⑴ 奧運會歷史
奧林匹克運動會的由來和發展,從歷史上看,可分為兩大階段,公元1896年開始 至今舉辦的奧運會被統稱為現代奧運會。 14世紀初,歐洲文藝復興導致人們對古奧林匹克精神的贊揚。義大利早期活動家馬 泰奧·帕爾米里亞1450年提出要把古奧運會和平與友誼精神,貫注卜鏈於人們的社會生活 思想意識中去。在這一時期,對奧林匹亞的考察挖掘不斷受到重視。德國人庫齊烏斯率領 的考察團,進行了長達6年之久的挖掘,獲得大量文物和史料,被堙埋多年的奧林匹亞村 得以重見天日。1852年1月10日,庫齊烏斯在柏林宣讀了以「奧林匹亞」為題的考 察、挖掘報告,建議把這個運動會恢復起來,引起社會強烈反響。從1895年到 1889年之間,在希臘人札巴斯的倡導下,希臘舉行過五次全國奧運會,但始終沒有擴 大。
19世紀的歐洲,隨著科學文化教育的發展,各國建立了本國的體育組織,有些國家 舉行了某些項目的競賽,德國、瑞典、英國還形成了各自的體隱弊隱育制度或競技運動。正當人 們進而要求組織國際比賽時,第一批國際體育聯合會成立,如1881年建立了國際體操 聯合會,1892年建立了國際賽艇聯合會和國際滑冰聯合會。此外,19世紀末,世界 上出現了帝國主義和壟斷資本,新的強大的威廉德國欲發動戰爭來重新瓜分世界市場,法 國是德國的近鄰,如果德國發動戰爭,戰爭的災難首先就會落到法國人民頭上,所以法國 人民想保持和平。也就在這樣的局面下,有人想了重新恢復象徵過和平和友誼的奧林匹克 運動會。
法國教育家皮埃爾·德·顧拜旦,於1883年提出舉辦類似古奧運會的比賽,並把 它擴大到世界范圍。1892年,他遍訪歐洲,宣傳奧林匹克思想,呼籲復興奧林匹克運 動。同年,在巴黎運動聯合會成立10周年會議上,倡議恢復「奧林匹克運動會」, 1894年1月,他致函各國的奧林匹克組織,建議於同年在巴黎召開國際體育會議。同 年6月16日-24日,在巴黎舉行的國際體育大會上,15國代表決議每4年舉行一次 奧林匹克運動會,為了籌辦奧運會,6月23日成立了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希臘人維凱 拉斯出任主席,顧拜旦任秘書長,還親自設計了奧運會的會徽、會旗。並於1896年4 月6日-15日在希臘的雅典舉辦了第一屆現代奧運會,共有13個國家的311名運動 員參加了雅典大會。美國運動員詹·康諾利以13.71米的成績獲三級跳遠金牌,從而 成為第一位現代奧運會冠軍。
現代奧運會歷史上最有意義的一件事是打破了古代不允許女子參加的規定。在第二屆 奧運會上,盡管顧拜旦執意反對女子參加,女運動員還是踏上了在此之前一直屬於男子的 體育場。但性別歧視並未就此了結,田徑運動直到1928年第九屆奧運會才對女子開 放。奧運史上另一個讓人刻骨銘心的事是開始了現代奧運會誕生地希臘雅典引燃奧林匹克 火炬,之後以接力方式傳遞至奧運會舉辦地,並在開幕式上點燃奧運聖火的儀式。 從1924年開始,現代奧運會又分為夏季奧運會、冬季奧運會兩種。當時在巴黎舉 行的是第8屆夏季奧運會,在夏蒙尼舉行的是第1屆冬季奧運會。
以政治問題為由抵制奧運會於1956年墨爾本奧運會上首開先河。英、法出兵蘇伊 士運河造成埃及、伊拉克和黎巴嫩抵制,而前蘇聯出兵匈牙利導致瑞士、西班牙和荷蘭拒 絕跨進當時奧運會大門。1980年莫斯科奧運會,發生了由美國倡議、61個灶廳國家加入 的奧運史上最大「抵制事件」,抗議前蘇聯入侵阿富汗。為此,前蘇聯糾集其東歐盟友在 四年後的洛杉磯奧運會以安全問題為由回敬了美國。
丹麥自行車選手詹森在1960年羅馬奧運會比賽中倒地身亡,自此,葯物問題便形 影不離地尾隨奧運會。直到1988年漢城奧運會,世界和奧運會雙料冠軍、世界紀錄創 造本·約翰遜仰仗類固醇的事昭然天下。 現代奧運會誕生100年來,歷盡艱難,它的興衰、榮辱牽動著全世界億萬民眾,它 為加強世界各國人民和運動員之間的友誼,促進世界和平及世界體育事業的發展,起到了 不可抹滅的功績,這是人們在回憶奧運會歷史時所不會忘記的。
⑵ 奧運會歷史是什麼
奧運會的歷史:
奧運會的全稱是「奧林匹克運動會」,「奧林匹克」一詞源於希臘的地名「奧林匹亞」。奧林匹亞位於雅典城西南360公里的阿菲斯河山谷,這里風景如畫,氣候宜人。古希臘人在這里建起了許多神殿,因此,古人把這塊土地叫做阿爾菲斯神城,也稱「聖地」奧林匹亞,依當時的信念,它象徵著和平和友誼。
公元前884年,古希臘爆發戰爭,各地戰火連綿,瘟疫成災,農業欠收。希臘平民非常渴望和平,懷念當年的那種慶典活動。
奧運會標志
奧林匹克運動有一系列獨特而鮮明的象徵性標志,如奧林匹克標志、格言、奧鉛禪運會會旗、會歌、會徽、獎牌、吉悔好祥物等,這些標志有著豐富的文化含義,形象地體現碧激鉛了奧林匹克理想的價值取向和文化內涵。
奧林匹克五環標志,它由5個奧林匹克環套接組成,有藍、黑、紅、黃、綠5種顏色。五環的含義是象徵五大洲的團結以及全世界的運動員以公正、坦率的比賽和友好的精神在奧林匹克運動會上相見。
《奧林匹克憲章》規定,奧林匹克標志、奧林匹克會旗、奧林匹克格言和奧林匹克會歌的產權屬於國際奧委會專有。國際奧委會可採取一切適當措施使奧林匹克標志、旗、格言和會歌在各國和國際上獲得法律保護。
⑶ 奧運會的歷史
古代奧運會的產生
奧運會的全稱是「奧林匹克運動會」,「奧林匹克」一詞源於希臘的地名「奧林匹亞」。奧林匹亞位於雅典城西南360公里的阿菲斯河山谷,這里風景如畫,氣候宜人.古希臘人在這里建起了許多神殿,因此,古人把這塊土地叫做阿爾菲斯神城,也稱"聖地"奧林匹亞,依當時的信念,它象徵著和平和友誼。
古代希臘和地中
海區域其他國家的人們在祭典和收獲季節,常常舉行盛大集會,並進行各種游樂和競技活動,熱鬧非凡。最初這項活動分散在各地,也不定期,但以奧林匹亞的集會最為盛大。
公元前884年,古希臘爆發戰爭,各地戰火連綿,瘟疫成災,農業欠收.希臘平民非常渴望和平,懷念當年的那種慶典活動。於是,奧林匹亞所在的伊利斯城邦國王聯絡其他幾個城邦的國王,達成了一項定期的奧林匹亞舉行運動會的協議,並規定在運動會年實行「神聖休戰日」。「神聖休戰日」期限是三個月。在這期間,任何人不得動刀兵發動。肢談即使正在交戰的雙方,也得放下武器,准備去奧林匹亞參加運動會。從此,就產生了全希臘性的賽會.到公元前776年,第一次用文字記錄下獲獎者安全名。這就是後人所說的第一屆古希臘運動會。之後,這種賽會每四年舉行一次.因此比賽地點在奧林匹亞,也稱它是古代奧林匹克運動會,簡稱古代奧運會。從公元前776年到公元349年,古代奧運會被羅馬帝國的皇帝廢除為止,古代奧運會一共舉行了293屆。
古代奧運會並不都是歡樂
古代奧運會對普通奧運觀眾並不意味著歡樂。一個典型的奧運觀眾,如果是從雅典出發,他必須跋山涉水穿過大半個伯羅奔尼撒半島,沿著一條崎嶇不平的朝聖者古道,頭頂地中海夏季的炎炎烈日,步行或藉助騾馬的腳力,用兩個星期的時間才能走完雅典到奧林匹亞的300多公里路程。如果來自海外殖民地,走海路則需要更長時間
。
當筋疲力盡的觀眾終於抵達奧林匹亞,真正的考驗才剛剛開始。奧林匹亞基礎設施極為簡陋,僅有一家稍微像樣的旅店,並且只向外交使團和官員開放,級別不夠的貴族只能自己搭帳篷解決住宿問題。至於另外8萬名普通觀眾——其中將近一半是兜售飲食、仔飢岩紀念品的小商販——不得不到宙斯神廟附近的曠野里自便。於是,奧運期間這里變成了一片衛生狀況惡劣的露營地。
奧林匹亞的運動場不設觀眾席,也沒有樹陰遮蔽,因為宗教原因,奧運會上不允許觀眾戴帽子,人們只能從早到晚站在塵土飛揚的運動場中間,暴曬於烈日底下。由於夏季河水斷流,井水供不應求,觀眾脫水、中暑的情況時有發生。那時,希臘沒有完善的排污系統,乾涸的河床成了幾萬人的臨時廁所,垃圾就地堆放,再加上遍地的蒼蠅,衛生狀況可想而知。
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古代奧運會連續舉辦了一千多年。據說,奧運會的臟亂程度令人聞之色變,以至於有這樣一種說法——對於不服管教的奴隸,主人會以威脅的口氣對他說:再不聽話,就罰你去奧林匹亞看奧運會! (《南方周末》8.19賦格文)
奧運會會歌
現代首屆夏季奧運會於1896年4月6日在念御雅典開幕,開幕典禮中,演奏了一曲庄嚴的古典弦樂,1958年國際奧委會將它定為奧運會會歌,會歌作曲者為希臘薩馬拉斯,作詞者為帕拉馬斯。
奧運會會旗
1913年,法國顧拜旦建議設國際奧委會會旗,並設計為白底,無邊,中央從左至右有藍,黃,黑,綠,紅5個套連圈環,依次代表歐亞非澳美5洲,白底意指所有國家都能在自己旗幟下參賽。1914年7月,奧林匹克大
會首次懸掛奧林匹克旗。1920年,舉辦第5屆夏季奧運會的比利時奧委會贈送國際奧委會一面同樣的旗,奧運會期懸掛,後成定製,歷屆奧運會開幕由上屆舉辦城市轉交此旗,由舉辦城市保存,比賽期間主運動場僅懸掛借用品,1952年,奧斯陸市贈送國際奧委會冬季奧運會旗,交接,保存和使用方法同夏季奧運會。1970年,國際奧委會在《奧林匹克評議》第4期上對會旗賦予新含義:它象徵5大洲團結,運動員以公正,坦率的競賽和友好的精神在奧運會上相見。
奧運聖火
1934年,國際奧委會雅典會議決定恢復古奧運會舊制,奧運會期間主體育場燃燒奧林匹克聖火,聖火火種取自奧林匹克,採用火炬接力方式傳到主辦國,在此之前1928年的第9屆奧運會在荷蘭的阿姆斯特丹市
的主體比賽上自始至終有一高塔燃著熊熊的焰火。火種用聚光鏡集陽光點燃而成,然後通過接力傳送經4個國家至東道國主辦地,這是奧運會首次舉行這種活動。1936年7月20日,奧林匹亞為第11屆夏季奧運會舉行點火儀式後每人手持火炬跑1公里的接力,經保加利亞,南斯拉夫,匈牙利,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8月1日傳到柏林,全程3075公里,參加接力的共有3075人,從這屆起,國際奧委會正式規定點燃奧林匹克火焰是每屆奧運會開幕式不可缺少的儀式.此外,燃點聖火是為了紀念一次大戰中犧牲的戰士,而火炬傳送則象徵在世界各地傳播和平的友誼。
現代奧運會的奠基人——皮埃爾•德•顧拜旦
皮埃爾·德·顧拜旦是現代奧運會的奠基人。他出生於巴黎貴族家庭。中學畢業後入巴黎大學攻讀法律、政治、後又去英國深造,學教育學。當時英國的戶外體育對顧拜旦震動很大,他立志
回去要改變法國對體育的漠不關心,他更嚮往的是擴大世界的體育交流。1863年,顧拜旦提出舉辦類似古奧運會的比賽,但不是照搬,而是把過去只限於希臘人參加的古奧運會擴大到世界范圍。盡管顧拜旦的主張遭到一些反對派的杯葛,但在他不懈努力下,1894年6月16日終於有20個國家派代表在法國巴黎大學召開了第一屆「重建國際奧林匹克運動會國際會議」。6月23日晚,委員會正式宣布成立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這一天,對世界體育運動的發展,對奧林匹克運動都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不少國家把這一天作為體育節日,中國也於1986年將這天定為奧林匹克日。
現代奧運會的歷史
奧運會自公元 776 年於希臘的奧林匹亞舉行以來,已經有 1200 年的歷史。當時的運動項目有五項全能(包含鐵餅、標槍、跳遠、賽跑和摔跤)、賽跑、拳擊、摔跤、Pankration(拳擊和摔跤的混合運動)、四輪馬車賽跑和騎馬。
奧林匹克的復興始自 1896 年,當時希臘的雅典舉辦了第一次現代奧運會,當時有來自 14 個國家的 245 名運動員參加。 此後,參賽運動員、參賽國家和比賽項目與日俱增,在 2000 年澳大利亞的悉尼奧運會上,有來自 199 個國家的 10,000 多名運動員參賽。
冬季體育項目最早在 1908 年添加到奧運會中,當時是花樣滑冰運動。冰球項目自 1920 年加入。在 1924 年,冬奧會第一次在法國的查米尼斯單獨舉行。 自 1994 起,冬奧會定於不和夏季奧運會同年舉行,因此目前奧運會為每兩年一屆,冬季奧運會和夏季奧運會交替進行。
⑷ 奧運會的發展史
奧運會自公元 776 年於希臘的奧林匹亞舉行以來,已經有 1200 年的歷史。當時的運動項目有五項全能(包含鐵餅、標槍、跳遠、賽跑和摔跤或讓)、賽跑、拳擊、摔跤、Pankration(拳枯嫌擊和摔跤的混合運動)、四輪馬車賽跑和騎馬。
奧林匹克的復興始自 1896 年,當時希臘的雅典舉辦了第一次現代奧運會,當時有來自 14 個國家的 245 名運動員參加。 此後,參賽運動員、參賽國家和比賽項目與日俱增,在 2000 年澳大利亞的悉尼奧運會上,有來自 199 個國家的 10,000 多名運動員參賽。冬季體育項目最早在 1908 年添加到沒團手奧運會中,當時是花樣滑冰運動。冰球項目自 1920 年加入。在 1924 年,冬奧會第一次在法國的查米尼斯單獨舉行。 自 1994 起,冬奧會定於不和夏季奧運會同年舉行,因此目前奧運會為每兩年一屆,冬季奧運會和夏季奧運會交替進行。
⑸ 奧運會的歷史是怎麼樣的
奧運會的歷史是:
奧林匹克運動會發源於兩千多年前的古希臘,因舉辦地在奧林匹亞而得名。古代奧林匹克運動會停辦了1500年之後,法國人顧拜旦於19世紀末提出舉辦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倡議。
1894年成立奧委會,1896年希臘雅典舉辦了首屆奧運會,1924年舉辦了首屆冬奧會,1960年舉辦了滾乎首屆殘奧會,1976年舉辦首屆冬季殘奧會,2010年舉辦了首屆青奧會,2012年舉辦了首屆冬青奧會。
標志:
奧林匹克運動會有一系列獨特而鮮明的象徵性標志,如奧林匹克標志、格言、奧運會會旗、會歌、會徽、獎牌、吉祥物等,這些標志有著豐富的文化含義,形象地體現了奧林匹克理想的價值取向和文化內涵。
奧林大搏悉匹克五環標志,它由5個奧林匹克環套接組成,有藍、黑、紅、黃、綠5種顏色銀巧。五環的含義是象徵五大洲的團結以及全世界的運動員以公正、坦率的比賽和友好的精神在奧林匹克運動會上相見。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奧運會
⑹ 奧運會的歷史
奧運會歷基友睜史
發起和興盛(公元前776年至公元前388年)
公元前776年,伯羅奔尼撒的統治者伊菲圖斯努力使宗教與體育競技合為一體。它不僅革新宗教儀式,還組織大規模的體育競技、活動,並決定每4年舉行一次。時間定在閏年的夏至之後。所以公元前776年的古代奧林匹克運動會就正式載入史冊,成為古代奧運會的第1屆。當時僅有一個比賽項目。即距離為192.27米的場地跑。
這一時期各城邦之間雖有紛爭,但希臘是一個獨立的國家,政治、經濟、文化都較發達,是運動會的黃金時期。特別是公元前490年,希臘雅典在馬拉松河谷大敗波斯軍之後,民情奮發,國威大振,興建了許多運動設施、廟宇等,參賽者遍及希臘各個城邦,奧運會盛極一時,成為希臘最盛大的節日。
衰落(公元前388年至公元前146年)
由於斯巴達和雅典長期的伯羅奔尼撤戰爭(公元前431年至公元前404年),希臘國力大減,馬其頓逐漸吞並了希臘。馬其頓君王菲利普還親制自參加了賽馬。隨後亞歷山大大帝雖自己不喜愛體育活動,仍積極支持,並視奧運會為古希臘的最高體育活動開幕式,為其增添設施。不過,這一時期古奧運會精神已大為減色,並開始出現職業運動員。
消亡(公元前146年至公元394年)
羅馬帝國統治希臘後,起初雖仍舉行運動會,但奧林匹亞已不是唯一競賽地了。如公元前80年第175屆奧運會,羅馬經濟規律就把優秀競技者召集在羅馬比賽,而奧林匹亞只舉行了少年賽。這時職業運動員已開始大量出現,奧運會成了職業選手的比賽,希臘人對之失去了興趣。公元2世紀後,基督教統治了包括希臘在內的整個歐洲,倡導禁慾主義,主張靈肉分開,反對體育運動,使歐洲處於一個黑暗時代,奧運會也隨之更趨衰落,直至名存實亡。公元393年羅馬皇帝狄奧多西一世宣布基督教為國教,認為古告塵奧搏歲運會有違基督教教旨,是異教徒活動,翌年宣布廢止古奧運會。公元395年,拜占廷人與歌德人在阿爾菲斯河發生激戰,使奧林匹亞各項設施毀失殆盡。公元426年,狄奧多西二世燒毀了奧林匹亞建築物的殘余部分。公元522、511年接連發生的兩次強烈地震,使奧林匹亞遭到了徹底毀滅。從此順延了1000餘年的古奧運會不復存在,繁榮的奧林匹亞變成了一片廢墟。
⑺ 奧運會的歷史
希臘人於公元前776年規定每4年在奧林匹亞舉辦一次運動會。 運動會舉行期間,全希臘選手及附近黎民百姓相聚於奧林匹亞這個希臘南部的風景秀麗的小鎮。
公元前776年在這里舉行第一屆奧運會時,多利亞人克洛斯在192.27 米短跑比賽中取得冠軍。他成為國際奧林匹克運動會榮獲第一個項目的第一個桂冠的人。後來,古希臘運動會的規模逐漸擴大,並成為顯示民族精神的盛會。比賽的優勝者獲得月桂、野橄欖和棕櫚編織的花環等。從公元前776年開始,到公元394年止,歷經1170年,共舉行了293屆古代奧林匹克運動會。 公元394年被羅馬皇帝禁止。
1875~1881年,德國庫蒂烏斯人在奧林匹克遺址發掘了出土文物, 引起了全世界的興趣。為此,法國教育家皮埃爾·德·顧拜旦認為,恢復古希臘奧運會的傳統,對促進國際體育運動的發展有著十分重大的意義。在他的倡導與積極奔走下,1894年6月,在巴判咐衡黎舉行了首次國際體育大會。國際體育大會決定把世界性的綜合體育運動會叫做奧林匹克運動會,1896年4月在希臘首都雅典舉行第一屆現代奧運會,以4年一次,輪流在各會員國舉行。到1992年,已經舉行了25屆奧運會。
古代奧林匹克運動會基本上是每四年舉行一次,這一周期被稱為「奧林匹亞德」。按此周期算,則從公元前776年到公元394年間共應舉辦293屆;但實際上召開的次數要少得多。不過,古代奧運會有規定,一個奧林匹亞德為一屆,不管舉行與否次數照算。
古奧運會初期,競賽項目不多,所以前22屆時間僅一天。後來隨著比賽項目的增加,又延長為兩天。從第37屆增加少年比賽項目後,時間又延長到5天。其中第一天是開幕式,舉行獻祭和宣誓儀式,第二掘做、三四天是比賽的具體內容,第五天是閉幕式,進行發獎和敬神活動。
目前奧運會的比賽項目有(未含冬奧會項目):田徑、游泳(含跳水、水球、花樣游泳)、射擊、舉重、自行車、射箭、籃球、排球、足球、手球、曲棍球、體操(含藝術體操)、擊劍、國際式摔跤(自由式和古典式)、拳擊、柔道、賽艇、皮艇和劃艇、帆船(含帆板)、馬術、現代五項、乒乓球、羽毛球、網球、棒球等。
現代奧林匹克運動不論從發展規模,還是從發展水平上來看,都已為舉世所矚目。奧林匹克精神得到了廣泛傳播。人們看到,作為一種文化現象,奧林匹克主義以競技的形式,將不同膚色、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緊密聯系在一起,對人類的社會活動,對人類的文明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作為一種體育現象,奧運會是人類探索體能極限的最引人入勝的賽場,奧運會紀錄、獎牌成為運動員追求的崇高目標,奧林匹克運動已成為參與國家和地區眾多、具有巨大吸引力、穿透力和凝聚力的一項全球性活動。
古代奧運會的由來
在半島上的阿爾菲斯河之濱,克羅菲斯山麓,屬於伊林斯地區的奧林匹亞村,被認為是諸神聚居之所。因此在這里建築廠宙斯神廟,其附近被稱為阿爾齊斯神域。當時每年七、八月間,各城邦都要來此祭祀宙斯。除獻納祭品、舉行儀式外,競技運動也被列為—種祭神活動。4年一次的閏年擴大祭祀,後來形成制度,這就是奧運會4年舉行一次的由來。4年一次的古代奧運會周期,被稱作「奧林匹亞德」。
關於古代奧運會的最早的誕生,有不少的神話傳說,其中.最為噲炙人口的神話傳說是:海神之子伯羅普斯為娶公主希波達米亞,在賽馬車中戰勝了國王俄諾馬依斯,因而得到了公主和王位。為了慶祝勝利和感謝神靈佑護,在奧林匹亞舉行了競技盛會。
當然神話井非歷史。事實上,古代奧運會所以在古希臘出現,是由地理環境,經濟生活方式、文化習俗、宗教信仰、價值觀念,審美觀點等多種歷史文化因素鑄造成的一個客觀歷史現象。—般歷史學家都認為,從公元前776年始,競技表演以比賽形式出現,因而人們通常把這作為古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起始年代。
現代奧林匹克運動興起於歐洲資本主義工業時代,但其淵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臘的奧林匹克運動會,古奧運會簡正每四年一屆,從公元前776年有文字紀錄的第一屆奧運會到公元393年,共舉辦了293屆,歷時1169年,經過了產生,發展和衰弱幾個階級。
第一, 古希臘自然環境與竟技運動習俗的形成。
優越的地理位置,使古希臘成為多種文化的交匯之處,並因此加快了社會發展的進程,在科學,文化,藝術和體育等領域里為人類做出了多方面的卓越貢獻,成為西方文明的發祥地。竟技運動是希臘人生活的重要內容。
第二, 奧運會初期的比賽項目也反應了戰爭與古奧運的發展關系。從公元776年開始長達500年期間,奧運會項目逐步擴大,從單一的賽跑發展為有摔跤,混斗,拳擊,四馬戰車,馬車賽,角力,賽馬,五項運動項目等的綜合運動會,這些比賽項目,多與軍事技能有關,反應了戰爭對奧運會比賽項目發展的驅動作用。雖然古奧運會的比賽項目有明顯的軍事烙印,但是奧運會本身卻是整個希臘民族歡聚一堂的盛會。雖然各城邦間的沖突經常發生,但是它們之間聯系也是十分密切的,特別自公元前8世紀開始,隨著古希臘殖民運動的興起,在地中海區域形成了一個希臘文明圈。
第三, 古希臘的宗教習俗與奧運會模式的形成。
古奧運會是一種泛希臘的宗教慶典,有如下三個特點:一是對奧林匹斯山諸神的膜拜;二是有一獨特的祭祀制度;三是有豐富的宗教神話傳說。
第四,古奧運會的盛衰。
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公元前8世紀-----公元前6世紀)發展為各希臘城邦參加的盛會,第二階段(公元前6世紀----公元前4世紀)為古希臘城邦奴隸制的全盛期,古奧運會達到鼎盛。第三階段(公元前4世紀-----公元4世紀)古希臘先後被馬其頓和羅馬帝國征服,古奧運會進入衰落期。
二:奧林匹克運動的動因:
體育國際化發展的需要,19世紀下半葉,隨著國際政治,經濟形勢的發展,現代體育的發展出現了兩個明顯的傾向。一是竟技運動的迅速發展,二是體育的國際化趨勢,1881年第一個國際單項體育組織----國際體操聯合會成立。隨著國際體育交往的擴大,建立一個綜合的國際體育交流的大舞台,建立一個協調各單項組織活動的國際體育組織以發揮管理作用,已成為時代的迫切需要。
終於在1893年根據顧拜旦的建議,法國田徑協會聯合會舉行了一次國際性體育會議。討論復興奧運會的問題。
1894年國際體育運動代表大會在巴黎索邦神學院隆重開幕。並通過了一個重要文件----(復興奧林匹克運動會)的決議。由於首屆奧運會將於1896年在古奧運會的發源地希臘雅典舉行,因此希臘人維凱拉斯任第一任主席,顧拜旦為秘書長。大會規定每隔四年在哪個國家的大城市舉行奧運會。
三:現代奧運會與古代奧運會主要特點的比較
1. 沿用了「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名稱。
2. 繼承了「奧林匹亞」每四年一個周期的傳統
3. 借用和發展了古代奧運會的某些儀式。
4. 吸收和發展了古代奧運會的傳統思想。
古代奧運會的歷史
古奧運會從公元前776年起,到公元394年止,經歷了1168年,共舉行了293屆。按其起源、盛衰,大致分為三個時期:
公元前776年至公元前388年,公元前776年,伯羅奔尼撒的統治者伊菲圖斯,努力使宗教與體育競技合為一體。它不僅革新宗教儀式,還組織大規模的體育競技,活動,並決定每4年舉行一次。時間定在閏年的夏至之後。所以公元前776年的古代奧林匹克運動會就正式載入史冊,成為古代奧運會的第1屆。當時僅有一個比賽項目。即距離為192.27米的場地跑。
現代奧運會歷屆回顧
屆數 年份 舉辦國
第28屆2004希臘雅典
第27屆2000澳大利亞悉尼
第26屆 1996 美國亞特蘭大
第25屆 1992 西班牙巴塞羅那
第24屆 1988 韓國漢城
第23屆 1984 美國洛杉磯
第22屆 1980 蘇聯莫斯科
第21屆 1976 加拿大蒙特利爾
第20屆 1972 德國慕尼黑
第19屆 1968 墨西哥城
第18屆 1964 日本東京
第17屆 1960 義大利羅馬
第16屆 1956 澳大利亞墨爾本
第15屆 1952 芬蘭赫爾辛基
第14屆 1948 英國倫敦
第13屆 1944英國倫敦,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未能舉行。
第12屆 1940日本東京,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未能舉行。
第11屆 1936 德國柏林
第10屆 1932 美國洛杉磯
第9屆 1928 荷蘭阿姆斯特丹
第8屆 1924 法國巴黎
第7屆 1920 比利時安特衛普
第6屆 1916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第六屆奧運會未能舉行。
第5屆 1912 瑞典斯德哥爾摩
第4屆 1908 英國倫敦
第3屆 1904 美國聖路易
第2屆 1900 法國巴黎
第1屆 1896 希臘雅典
早期歷史------歷盡艱難,歷史作證
中國與奧林匹克運動的聯系最早可以追溯到1894年。當時,中國清政府曾經接到了希臘王儲和近代奧運會發起人皮埃爾?德?顧拜旦代表國際奧委會發出的邀請書。但由於昏庸的清政府不知"體育"為何物而未作答復。
1904年許多中國報刊曾報道過第三屆奧運會消息。
1906年中國的一家雜志介紹了奧林匹克歷史。
1907年10月24日著名教育家
中國奧委會第一任主席張伯苓先生在天津學界運動會發獎儀式上,以奧林匹克為題發表了著名的演說。他指出,雖然許多歐洲國家獲獎機會甚微,但仍然派出選手參加奧運會。他建議中國組隊參加奧運會。
1908年倫敦奧運會後,天津一家報紙再次介紹了奧林匹克運動的歷史,還提出要爭取這一盛會在中國舉行。天津體育界人士用幻燈展示了倫敦奧運會的盛況,舉辦了奧林匹克專題演講會。
1910年10月18日至22日,在"爭取早日參加奧運會"和"爭取早日在中國舉辦奧運會"口號的鼓舞下,在南京舉辦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全國運動會--"全國學校區分隊第一次體育同盟會"。
1913年開始舉辦的遠東運動會(最初名為"遠東奧林匹克運動會"),是奧林匹克運動在亞洲的先驅,中國是發起者之一。在遠東運動會上中國運動員取得了較好的成績,表現了良好的體育道德。
1915年國際奧委會致電遠東運動會組委會,承認了遠東體協,並邀請中國參加下屆奧運會和奧委會會議。
1922年,我國的王正延當選為國際奧委會委員。
1924年中華全國體育協進會成立後,中國陸續加入了田徑、游泳、體操、網球、舉重、拳擊、足球、籃球等8個國際單項體育聯合會。 在第8屆奧運會上,我國3名選手參加了表演賽。
1928年第9屆奧運會上,我國派觀察員宋如海參加,並進行了考察工作。
1931年,當時的中華全國體育協進會被國際奧委會承認為"中國奧林匹克委員會"。中國正式參加奧運會的歷史由此開始。
1932年,第10屆奧運會在美國洛杉磯舉行。我國本不想派選手參加,僅由全國體育協進會總幹事沈嗣良前往觀禮。而日本帝國主義扶持的偽滿,為了騙取世界各國的承認,竟然電告國際奧委會:擬派劉長春、於希渭作為"滿州國"選手參加奧運會。舉國一片嘩然,劉長春也予以拒絕。在強大的輿論壓力下,國民黨政府決定,劉長春、於希渭作為運動員,宋君復為教練員,沈嗣良為領隊,代表中國參加奧運會。在開幕式上,劉長春執旗前導,沈嗣良、宋君復以及中國留學生和美籍華人劉雪松、申國權、托平等6人組成了中國代表團。於希渭因日方阻撓破壞,未能成行。劉長春在100米、200米預賽中位於小組的第五、六名,未能取得決賽權,但他以我國第一位參加奧運會的選手而留名於中國奧運會史。
1936年,第11屆奧運會在德國柏林舉行。中國派出了140人組成的代表團,其中運動員69人,參加籃球、足球、游泳、田徑、舉重、拳擊、自行車等7個項目的比賽。另外,還有11人的武術表演隊和34人組成的體育考察團。其中籃球比賽勝過法國隊,撐竿跳選手符寶盧取得復賽權。中國武術隊的多次表演轟動了歐洲。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中國第一位國際奧委會委員王正延和體育家袁敦禮、董守義等人提出請求第15屆奧運會(1952年)在中國舉行,引起了國人的興奮。
1948年,第14屆奧運會在英國倫敦舉行。我國派出了33名男運動員參加了籃球、足球、田徑、游泳和自行車等5個項目的比賽,但沒有一人進入決賽。奧運會結束後,代表團在當地華僑總會的幫助下,解決了路費,運動員才得以返回祖國。
1952年,第15屆奧運會在芬蘭的赫爾辛基舉行。中國正式接受邀請較晚,只派出了40人的代表團,可當代表團到達赫爾辛基時,比賽已接近尾聲。只有吳傳玉參加了百米仰泳比賽,但是將五星紅旗升起在赫爾辛基奧林匹克體育場,就是新中國的驕傲。
1954年在雅典舉行的國際奧委會第50屆全會上,國際奧委會以23票贊成21票反對通過決議,接受中國奧委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國際奧委會中的合法地位得到承認。但是,與此同時,以當時的國際奧委會主席美國人布倫戴奇為首的少數人的操縱之下,卻又將台灣所謂的「中華奧委會」繼續保留在國際奧委會承認的成員名單上,繼續搞「兩個中國」。中國奧委會於1958年8月19日宣布斷絕與國際奧委會的關系。
1956年到1979年間,中國奧委會沒有派代表參加奧運會。但是中國台北選手楊傳廣在1960年羅馬奧運會上奪取十項全能比賽的銀牌。他是第一位獲得奧運會獎牌的中國運動員。1968年墨西哥城奧運會上,台北女選手紀政獲80米欄銅牌,她是第一位獲得奧運會獎牌的中國女子運動員。
中國奧運會金牌零的突破
1984年,第23屆奧運會在美國洛杉磯舉行。中國有史以來第一次派出大型代表團參加這項體壇盛事。開賽第一天,射擊選手許海峰在男子自選手槍慢射比賽中勇奪得冠軍,從而實現了中國在奧運會歷史上零的突破。而在2002年鹽湖城冬奧會上,中國女選手楊揚又為中國隊實現了在冬季奧運會上金牌零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