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順豐菜鳥之爭
擴展閱讀
a股有股票期權交易嗎 2024-11-20 07:05:43
美國人造肉股票代碼 2024-11-20 06:47:50

順豐菜鳥之爭

發布時間: 2023-05-29 17:01:35

Ⅰ 順豐菜鳥之爭 本是經濟亮點的快遞業怎麼了

1.菜鳥的說法
截至6月1日中午,順豐已經停止給所有淘寶平台上的包裹回傳物流信息。據了解,此次摩擦源於順豐旗下的「豐巢」與菜鳥網路推出的「菜鳥裹裹」存在業務競爭,導致雙方合作出現破裂。
菜鳥對外發布的聲明中稱,事情發生很突然。5月31日晚上6點,菜鳥接到順豐發出的數據介面暫停告知。6月1日凌晨,順豐就關閉了自提櫃的數據信息回傳。6月1日中午,順豐又進一步關閉了整個淘寶平台物流信息的回傳。
菜鳥同時稱,為保護消費者隱私、電話信息安全,菜鳥根據安全團隊的建議正在對全網物流數據進行信息安全升級。菜鳥將加強對海淘、快遞櫃等物流數據的多重交叉驗證,但順豐及豐巢等出於各種原因並不配合。
2.順雹磨伍豐回應
針對此事,順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公關游芹總監陳歡對央視財經獨家回應稱:出發點為信息安全,介面可能存在非法查單和敏感信息的外泄。並且,這不是突然做得決定,是昨天下午六點左右以郵件的方式正式通知了對方。事實是並非順豐關閉數據介面,而是菜鳥在6月1日下線豐巢介面信息。菜鳥之所以封殺順豐,背後原因是阿里方面希望順豐放棄使用騰訊雲改用阿里雲。
此外,順豐還向記者表示,淘寶業務占順豐比重不大,據順豐市場定位更加致力於淘寶客單價較高的高端商家、垂直電商平台和品牌商。
3.國家郵政局出言
昨晚深夜,國家郵政局回應順豐、菜鳥「數據介面」之爭:對此事高度重視,已與當事雙方高層進行溝通,強調要講政治,顧大局,尋求解決問題的最大公約數,切實維護市場秩序和消費者合法權益,決不能因企業間糾紛產生嚴重的社會影響和負面效應。
本是經濟亮點的快遞業怎麼了
我國快遞業已經連續六年保持50%左右的高速增長,在全球每年約700億件的快遞量中,中國佔了其中的40%。快遞業能否一直保持這樣的增長速度?
國家郵政局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曾軍山認為,當前消費升級和產業升級是中國經濟發展的主流趨勢,為快遞業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2016年,我國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接近65%,第三產業在GDP佔比超過50%,內需驅動和服務業領跑的格局已經確立,中等收入群體不斷擴大,消費升級持續進行,快遞行業仍將保持較高的發展速度。
雖然發展形勢不錯,但是快遞行業仍然面臨難點:發展快、問題多,亟須轉型升級。
當前我國快遞業迅猛發展,已經連續6年保持約50%的爆發式增速。但高速發展帶來了企業管理及行業治理源或能力水平跟不上行業發展速度的問題,離消費者的期望和現實需求尚有差距。比如,春節過後,圓通快遞公司在北京的個別末端網點出現運營異常、包裹積壓無人派送等情況,造成消費者不滿。
目前快遞發展過程中暴露的諸多問題,反映的深層次原因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末端服務問題有待系統性解決,快件延誤、投遞服務不規范等問題仍然存在;信息科技應用水平不高,智能終端、自動分揀、機械化裝卸、冷鏈快遞等技術裝備研發應用不足,機械化自動化信息化水平有待提升;行業人才建設相對滯後,從業人員素質亟待提升,快遞員流動性大。
目前快遞業存在的問題還和快遞企業「加盟」模式有關。「由於電商快速崛起,網購人群激增,為了搶占市場份額,國內多數快遞企業實行的是成本較低、更利於快速擴張的加盟模式。這種模式可以在短時間內迅速建立全程全網聯合作業所需的點、線、面資源,更大范圍地提供服務。但加盟模式下的低價競爭,使服務質量下降和產品同質化嚴重。此外,加盟模式導致的管理鬆散、准入門檻低,也增加了其違法違規的可能性。
快遞行業的競爭愈演愈烈,此次順豐菜鳥之爭便是其中一個縮影的表現,本是中國經濟亮點的行業,如今卻面臨問題不斷,今天有兩大快遞巨頭之爭,那麼明天又會上演什麼呢?

Ⅱ 為什麼順豐和菜鳥會發生信息之爭

菜鳥想分享順豐主喊碧導的自動快遞櫃「豐巢」所帶來的用鄭賣舉戶數據信息,所以要求順豐全部快遞櫃信息的觸發必須通過菜鳥裹裹,取件碼信息無條件給到菜鳥。而順豐目前在商務快遞領域的絕對優勢不可撼動,而商務快遞無疑預示著質地優良,近乎獨家的數據內容,其所能開啟的雲計算市場可以想見,順豐自然不願意把自己掌握的這些優質核心數據拱手相讓,為自己未來可配祥能的競爭對手「送彈葯」,這就是雙方在合作過程中的核心分歧所在。

Ⅲ 順豐菜鳥之爭,他們到底在爭什麼

雖然雙方都在說為了數據安全或客戶利益等理由在為自己澄清余好,但要弄清順豐和菜鳥到底在爭什麼,首先要豎則鉛了解這件事情的經過:5月31日晚上6點,接到順豐發來的數據介面暫停告知。6月1日凌晨至中午這段時間,順豐接連關閉了自提櫃的數據信息回傳和整個淘寶平台物流信息的回傳。順豐回應,菜鳥6月1日0點下線該公司旗下的快遞櫃系統豐巢的介面信息,是一場有針對性封殺行動,背後的原因是阿里方面一直希望順豐從騰訊雲切換至阿里雲。劉強東則強烈支持順豐,把握自己的核心競爭力。那麼這里核心競爭力究竟是什麼?從劉強東口中可以得知,順豐最核心的競爭力是大數據的獨立處理能力和擁有核心客戶信息的主動權,一旦順盯巧豐接入阿里雲,優勢將會被競爭對手逐漸侵吞。對於順豐來說爭得是商業利益,而對於廣大的順豐用戶來說,順豐爭得則是客戶信息隱私安全問題。客戶隱私對於一個企業來說重如生命,現在很多企業都在針對客戶隱私方面採取措施,比如出行行業、中介行業,在隱私通話安全方面都採用雲之訊的隱私通話保護,可以全方位的保障通話安全,對於客戶信息的保護也是能夠做到安保級別。這對一個企業來說,在提高自身業務的同時,也是樹立負責任、業務專業的形象。所以順豐在這方面決不能出現損害客戶利益的情況出現。

Ⅳ 電商行業知識:電商和快遞行業數據大戰

導語:中國快遞物流行業的兩大巨頭———順豐速運和菜鳥網路,6月1日出現公開爭執。先是菜鳥發布聲明稱順豐關閉了物流數據介面,平台因此建議商家暫停順豐發貨。

順豐隨即回應稱菜鳥無底線染指快遞公司核心數據,企業因此拒絕這一不合理要求。分歧公開化之後,國家郵政局介入調停。隨後,EMS趁機加入戰團,試圖填補順豐留下的空位。

值得注意的是,順豐和菜鳥屬於不同的領域,順豐有大隊人馬,能將貨物送入社區;菜鳥主要是做電商、倉儲、物流企業的平台服務。馬雲曾說過:“阿里巴巴永遠不會做快遞,因為我們沒有這個能力。”所以,兩家分屬不同行業的公司為何會掐起來,外行人恐怕會摸不著頭腦。

沒有一輛車,沒有一個快遞員,不碰具體物流配送,和物流夥伴是合作而非競爭關系的菜鳥網路,之所以引來順豐與之相爭,說到底還是“數據”。從雙方你來我往的表態來看,“客戶數據安全喊局”是雙方都在一直強調的關鍵詞。菜鳥網路之所以不招收快遞員,不送快遞,因為董事長馬雲明白,應該用自己的長處去搏對方的短處,於是以服務的名義,更以淘寶訂單流為誘惑,吸引各大物流企業入瓮。

對於所有進入瓮中的物流企業來說,他們都擔心馬雲會用電商訂單來控制自己,從而不斷消減自己的談判籌碼。但事實上,更為糟糕的是菜鳥收割了他們的物流數據,這比訂單控制更加可怕,因為訂單只能控制當下,數據卻能控制未來。“三通一達”也算行業中的佼佼者,但因為他們目前的訂單太過於依賴淘寶電商,導致一旦離開菜鳥網路就會遭遇斷崖式下跌,所以並不敢公返灶開與菜鳥對峙。

順豐創始人王衛曾說過,快遞行業最大的敵人不是同行,而是來自外行。頗有意味的是,馬雲也說過一句恰好可以與之相懟的話:未來競爭,不是外行幹掉內行,而是趨勢戰勝規模。事實上,兩句話並不沖突。順豐的遠景並不是一家簡單的快遞企業,而是一個數據公司。企業最重要的資產,將越來越不是那些快遞員、車輛、倉庫,而是數據本身。

物流行業的發展一定會高度智能化,人力投入將會銳減,也許五年後一線員工數量不足現在的一半,甚至數據分析員也會被人工智慧所替代。未來企業的所有資產中,不斷沉澱下來的數據會變得最為寶貴。趨勢就在數據一側,所以,王衛和馬雲不是什麼內行跟外行互掐,也不是什麼規模之爭,他們做的就是趨勢上的競賽。

然而,電商和快遞,不管怎麼競爭,合作總是要有的。趨勢之爭的大背景下,也不能排斥合作關系。但為何會出現如今的局面,恐怕還需要看到更重要的一點,即中國快遞咨詢網首席顧問徐勇說的:“電商業與快遞業之間的聯動發展機制並沒有建立起來,缺乏明確的規則,產業之間的規則尚未成型。”據阿里的數據,2016年菜鳥網路日均處理包裹量達到5700萬個,而2016年快遞行業日均包裹為8000萬個,菜鳥的處理量佔比為71%。在這種情形下,電商和快遞行業很難做出基於力量均等而進行的公平談判。

而順豐之所以例外,因為其來自菜鳥的業務只佔其業務總量的'10%多。順豐的業務主要來自商務件、垂直電商、高端品牌。另一方面,順豐在冷運、重貨、國際、同城配送等領域的布局,也使得阿里系的業務在順豐的業務中越來越不重要。所以,順豐作為物流行業唯一敢和菜鳥叫板的企業,最終選擇公開封殺,是底氣的體現,也是形勢危急的反應。

6月1日是我國《網路安全法》正式實施的第一天,個人信息保鄭世讓護是該部法律的立法重點。對於物流企業、平台來說,信息合規變得非常重要,而“保護客戶信息安全”也成了公開聲明中的常用語。但企業根本上更重視的是數據資產,而不是數據安全,所以,此次爭端背後也佇立在阿里雲和騰訊雲兩個雲服務商的博弈。對於數據資源的爭奪,使得騰訊和阿里各自捲入,客觀上也說明如今兩者的強大。

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物流快捷方便、個人信息安全,這就足夠了。不過,在這一場你來我往,以“保護客戶數據安全”名義開撕的封殺戰中,客戶信息是否真的得到保護了我們不得而知,但可以確定的是,電商和快遞行業的數據大戰僅僅才是一個開始。

Ⅳ 順豐菜鳥是啥意思

問題一:菜鳥順豐是什麼意思 一言不合就關閉數據介面,菜鳥和順豐之爭驚呆了業內,也模中傷到了無辜的消費者和商家。
國家郵政局1日晚連夜在官網發布消費提示,受菜鳥網路與順豐速運關閉互通數據介面影響,導致少量快件信息查團碼脊詢不暢,時下櫻桃、荔枝、楊梅、芒果等生鮮農產品寄遞業務會受到一定影響。
國家郵政局表示,將及時與當事雙方高層進行溝通,尋求解決問題的最大公約數,切實維護市場秩序和消費者合法權益,決不能因企業間的糾紛產生嚴重的社會影響和負面效應。各地要積極協調快遞企業組織運能,努力保持生鮮農產品外運渠道暢通。
菜鳥方面1日回應,本來是智能快遞櫃信息合作的問題,卻瞬間被順豐升級,停掉了順豐返回給淘寶平台的所有物流信息。菜鳥網路品牌與公眾溝通部總監牛智敬說,此前菜鳥和豐巢在數據安全合作問題上沒有達成一致意見。豐巢和順豐本是兩家互相獨立的公司,菜鳥和豐巢、順豐分別簽訂合同,和順豐的合同還沒有到期。順豐接著搬出物流信息「騰訊雲」與「阿里雲」之爭,是在混淆概念。
順豐方面表示,菜鳥曾於5月27日率先告知,將在5月31日停用快遞櫃信息介面。豐巢作為獨立第三方,不可能也不會將其他非淘寶系的電商物流平台數據同步至菜鳥塌滲,因為這與信息安全升級無關。
順豐方面6月2日對記者表示,自即日起不再對外界評論作任何回應,集中精力服務客戶、切實維護市場秩序,全力服務好豐巢5000萬用戶,保證寄遞渠道暢通。
關閉數據介面的背後,本質上是順豐和菜鳥對物流大數據的話語權爭奪。業內人士分析,來自阿里系的互聯網物流企業菜鳥和物流品質供應商順豐,兩家都是中國的龍頭企業,合作有共贏、斗則兩敗俱傷。
例如豐巢70%的業務來自於菜鳥聯盟的快遞企業,順豐無法徹底割裂和阿里系企業的合作;順豐聯合通達系快遞企業建立的豐巢,順豐是其最大股東,在全國布局了3.5萬個智能快遞櫃。順豐自身擁有37架全貨機、1.5萬輛車、37萬名快遞員,在生鮮農產品冷鏈配送、電商高端配送上占據絕對優勢,菜鳥需要順豐這樣的企業來作服務支撐。
有專家表示,順豐對物流信息的保護有點「過」,在互聯網商業領域,企業對「攻」和「守」應該把握怎樣的尺度,還缺乏一個合理的定位。
業內透露,與菜鳥鬧掰之後,順豐加入了京東物流平台。自去年年底,京東的物流子公司已經轉型成為「菜鳥版」的物流信息平台,對快遞企業開放。
中國物流學會特約研究員楊達卿說,所有的物流信息平台都會從商家獲取大數據,如果順豐今天跟菜鳥鬧掰了,今後還將面臨同樣的問題。「企業和平台之間的數據應該開放到什麼尺度,需要互相協商把握。物流信息數據的開放應該是分層次、分階段,逐步對接,不可能所有的企業都願意立即敞開。」楊達卿說。
楊達卿分析,順豐自有公路、航空貨運體系,自身的物流信息可以形成閉環。菜鳥要的是快遞大數據整體,而不是一家企業個體。兩家企業有交集也有獨立性,需要尊重獨立性、也需要達成協同。在互聯網大環境下的商業協同,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是對數據的駕馭能力、對供應鏈的優化能力。菜鳥和順豐沒有建立溝通機制,簡單粗暴一關了之,對菜鳥來說,失去了一個好的品質服務商;對於順豐,可能失去了天貓的電商平台。
「豐巢的業務有70%至80%來自菜鳥聯盟,也是用淘系的數據來獲利,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順豐需要自我保護,但是千萬別自我孤立。」楊達卿說,智能快遞櫃解決了城市配送最後一公里,是提高消費者服務體驗最關鍵的一環,商家需要了解物流流程的節點信息,才能優化整個全鏈路的物流服務。
北京郵電大學郵政發展研究中心教授趙國君說,雙方關閉數據介面,是一種極端的解決方式。數據不通了,目前對於行業最大的影響,就是生鮮農產品配送不暢通。作......>>

問題二:順豐快遞和菜鳥網路各是什麼功能 劉強東說的好,順豐踏踏實實做快遞,菜鳥是做平台攪局呢!!!

問題三:順豐快遞對菜鳥物流有什麼看法 菜鳥物流計劃.全國的主要城市,在1天送達

比如 *** 到深圳,今天上午下單,明天上午就到客戶手上

不過,這只是一個規劃

至少要1000億的投入

花5年以上的時間,才能實現

比順豐還要快。。。

問題四:順豐菜鳥之爭的原因是什麼? 「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這句話用在商場再適合不過。6月1日凌晨,菜鳥發文稱順豐突然宣布關閉對菜鳥的數據介面,已經停止給所有淘寶平台上的包裹回傳物流信息,菜鳥網路在起官方微博上發表聲明,對此感到很突然,正在與順豐緊急溝通。
但隨後順豐表示數據介面系菜鳥封殺。 順豐昨天突然宣布關閉對阿里旗下物流平台菜鳥的數據介面,停止給所有淘寶平台上的包裹回傳物流信息。就是比如用戶在淘寶上買商品繼續用順豐快遞,將不會再在淘寶上查詢到相關物流信息。
順豐與菜鳥網路在數據埠暫停的互懟,有報道稱,菜鳥之所以封殺順豐,背後的原因是阿里方面一直希望順豐從騰訊雲切換至阿里雲。如果是因為這個原因,阿里封停了順豐,那麼我們以後怎麼相信阿里。
慧聰域名在阿里,2011年4月21日下午,慧聰網域名突然無法解析,導致長達4個小時內,慧聰網無法訪問,之後慧聰網與其域名服務商中國萬網進行溝通,得知系早在一個月前有國外客戶投訴慧聰網上存在侵權產品,但中國萬網一直未與慧聰聯系,進而直接於一個月後,停止解析慧聰網的域名,導致網站無法訪問,中國萬網回應稱,停止解析是依據相關規定而為,屬依法行事。封停的有理有據。互聯網壟斷是挺可怕的。

問題五:為什麼大部分人沒看懂順豐和菜鳥在爭啥 就是信息不願意全部給菜鳥吧,感覺菜鳥幾年崛起的,以前壓根不知道……

問題六:順豐菜鳥之爭,他們到底在爭什麼? 雖然雙方都在說為了數據安全或客戶利益等理由在為自己澄清,但要弄清順豐和菜鳥到底在爭什麼,首先要了解這件事情的經過:5月31日晚上6點,接到順豐發來的數據介面暫停告知。6月1日凌晨至中午這段時間,順豐接連關閉了自提櫃的數據信息回傳和整個淘寶平台物流信息的回傳。順豐回應,菜鳥6月1日0點下線該公司旗下的快遞櫃系統豐巢的介面信息,是一場有針對性封殺行動,背後的原因是阿里方面一直希望順豐從騰訊雲切換至阿里雲。劉強東則強烈支持順豐,把握自己的核心競爭力。那麼這里核心競爭力究竟是什麼?從劉強東口中可以得知,順豐最核心的競爭力是大數據的獨立處理能力和擁有核心客戶信息的主動權,一旦順豐接入阿里雲,優勢將會被競爭對手逐漸侵吞。對於順豐來說爭得是商業利益,而對於廣大的順豐用戶來說,順豐爭得則是客戶信息隱私安全問題。客戶隱私對於一個企業來說重如生命,現在很多企業都在針對客戶隱私方面採取措施,比如出行行業、中介行業,在隱私通話安全方面都採用雲之訊的隱私通話保護,可以全方位的保障通話安全,對於客戶信息的保護也是能夠做到安保級別。這對一個企業來說,在提高自身業務的同時,也是樹立負責任、業務專業的形象。所以順豐在這方面決不能出現損害客戶利益的情況出現。

問題七:菜鳥與順豐鬧掰了嗎 是的,前幾天的菜鳥順豐之爭
順豐和阿里旗下菜鳥網路之間多年來的貌合神離在近期突然激化。
根據菜鳥發布的聲明,5月31日晚上,菜鳥接到順豐發來的豐巢數據介面暫停告知,而後順豐依次關閉了豐巢自提櫃對菜鳥的數據介面和針對淘寶平台的整個包裹回傳物流信息。6月1日,阿里巴巴發布公告,建議商家暫停使用順豐發貨。
但是,順豐發布的聲明截然相反:5月,菜鳥以數據安全為由停止對豐巢的合作,並從 6月1日零點下線豐巢介面信息,及後阿里系平台還將順豐從物流選項中剔除。
各自說法孰是孰非尚在其次,這次爭執,是自去年快遞公司紛紛借殼上市後,再次折射出:在中國大城市化、電商浪潮中崛起的物流快遞企業,極有可能在「數據時代」降臨和借殼上市後,在吞並與被吞並的生死涅中完成整合。
向上游電商和供應鏈金融拓展的「孤軍」順豐,正面迎戰佔領數據優勢、產業協同優勢的阿里+圓通,正式拉開了物流產業革命的序幕。

問題八:順豐與菜鳥「和好」了嗎? 6月2日晚,國家郵政局召集菜鳥網路和順豐速運高層來京,就雙方關閉互通數據介面問題進行協調。雙方表示,將從講政治、顧大局的高度出發,同意從6月3日12時起,全面恢復業務合作和數據傳輸。
持續數日的菜鳥順豐之爭昨天被解決。在國家郵政局的協調之下,雙方同意全面恢復業務合作和數據傳輸。
國家郵政局推動雙方恢復合作
昨天凌晨,國家郵政局官網發布《國家郵政局協調解決菜鳥順豐數據互通問題》的文章,其中稱6月2日晚,國家郵政局召集菜鳥網路和順豐速運高層來京,就雙方關閉互通數據介面問題進行協調。雙方表示,將從講政治、顧大局的高度出發,積極尋求解決問題的最大公約數,共同維護市場秩序和消費者合法權益,並同意從6月3日12時起,全面恢復業務合作和數據傳輸。
國家郵政局強調,近年來電商與快遞業共同發展的良好態勢來之不易,應倍加珍惜。希望上下游企業共同努力,攜手共進,合力推動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為廣大消費者提供更好的快遞服務。
這已經是國家郵政局第二次發布聲明。1日晚,國家郵政局已經表示「及時與當事雙方高層進行溝通」。當天,國家郵政局稱對此事高度重視,及時與當事雙方高層進行溝通,強調要講政治、顧大局,尋求解決問題的最大公約數,切實維護市場秩序和消費者合法權益,決不能因企業間的糾紛產生嚴重的社會影響和負面效應。
各大相關公司力挺順豐
不過就在2日晚,雙方的矛盾還在升級,各大相關公司開始「站隊」。京東、美團、網易、騰訊等站在順豐一方,紛紛表示與順豐合作升級。同時,蘇寧、易果生鮮、圓通速遞、全峰快遞等站在合作方菜鳥一方,表示願和菜鳥攜手。實際上,順豐的業務主要面向商務,也並非淘系訂單的主要物流商,在淘寶、天貓等平台上,順豐主要承擔生鮮、3C等具有時效性要求、且高價值的訂單。
京東、網易嚴選、網易考拉、美團外賣、騰訊雲等可以說是阿里系主要產品的競爭對手。電商系京東、網易嚴選、網易考拉等與電商平台阿里系形成競爭關系;美團外賣的主要競爭對手餓了么,其背後的金主是阿里巴巴,美團和阿里間接形成競爭;騰訊雲是順豐目前的雲服務提供商,順豐曾表示「菜鳥之所以封殺順豐,背後的原因是阿里方面一直希望順豐從騰訊雲切換至阿里雲」,阿里雲是阿里巴巴旗下的主要產品之一。
同時,在菜鳥背後站隊的企業也有阿里的合作夥伴。阿里巴巴目前是蘇寧的第二大股東,蘇寧雲商也認購了140億元的阿里新發型股份,雙方的合作一直很緊密;易果生鮮背後的大股東之一也是阿里巴巴,目前天貓生鮮的主要供貨商就是易果生鮮;圓通快遞、全峰快遞則是順豐的競爭對手,他們也是淘系訂單的主要物流商。
順豐市值蒸發28億元
事件發生後,上市公司順豐控股的股價有所下跌。周五,順豐控股股價低開1.8%,股價震盪。截至午盤下跌逾3%,市值損失逾80億元。午後有所回升,最終下跌1.28%或0.69元,報收於53.29元。目前順豐控股今日市值損失約28億元,總市值2229億元。

問題九:菜鳥和順豐為什麼會起沖突? 近日,快遞業爆出重大新聞,菜鳥網路與順豐快遞互相指責對方對自己關閉數據介面,這一事件使得阿里系的商家與買家無法在購物網站上跟蹤物流信息,菜鳥在阿里系電商強制下線了順豐,商家無法用順豐發貨。
目前還搞不清楚是誰先關閉了數據介面,但從菜鳥和順豐的表述可以看出,事件是由菜鳥引發的。菜鳥稱,在事件發生前,「菜鳥對全網物流數據進行了信息安全升級,加強對海淘、快遞櫃等物流數據的多重交叉驗證」,要求順豐提交所有物流數據(包括非淘系訂單),順豐「出於各種原因並不配合」。盡管菜鳥後來又否認曾經要求順豐提供非淘系物流數據,但這與菜鳥之前聲稱要「多重交叉驗證」似乎不吻合。
菜鳥為什麼要和順豐起沖突?我們得先從菜鳥的起源講起,2003年以後,中國電商井噴,快遞作為基礎設施,發展速度也很猛。但快遞行業的服務質量不高,影響了電商的發展。
彼時的阿里不得不考慮如何提高快遞的服務水平,這有兩條路徑:第一,是京東、順豐模式,自建物流、全直營,以此保證快遞的質量與效率;第二,提升現有快遞企業的服務質量和效率。菜鳥選擇了後者。
現有快遞公司的短板在哪裡?從業務鏈條看,品牌影響力差,除順豐外,上游的訂單依賴於電商,下游配送的最後一公里,除了干線以外的網點,依賴於加盟商,管控能力不足,服務質量無法提升。菜鳥創立之初,通過打通淘寶與快遞公司的訂單系統、面單標准化、路由分單、線路規劃、自建倉儲等,直接提升效率。這時的菜鳥身份是服務商,幫助快遞企業成長,菜鳥自然也是虧錢的。
在打通電商和快遞公司以後,菜鳥開始制定行業標准,加入菜鳥聯盟的快遞公司需要遵守菜鳥制定的標准,菜鳥對標京東等電商物流的領導者,推出當日達、夜間配送、開箱驗貨等服務。這裡面有一些標準是提升服務質量的,也有一些標準是阿里自身的需要,比如要求快遞企業提供額外的非淘系的物流數據、使用阿里雲。這些額外的、非提升快遞效率的要求可以讓菜鳥對平台有更強的掌控力,或者直接提高阿里系企業的利潤率。
問題是快遞企業有沒有能力拒絕菜鳥的過分要求?菜鳥與快遞企業是上下游關系,菜鳥既掌握著最大的電商訂單(電商訂單占快遞行業總營收的七成,阿里系電商的市場份額超過50%),又是行業最大的數據處理和中轉平台(2016年快遞行業日均處理包裹8000萬個,其中菜鳥網路處理5700萬個),菜鳥已經壟斷了快遞行業的上游,尤其是中低端的普通包裹。普通的快遞公司根本無法拒絕菜鳥的要求。順豐的業務不依賴於阿里,是唯一有能力拒絕菜鳥的快遞。
對於互聯網平台來說,對產業鏈上下游的掌控力至關重要,更高的掌控力意味著平台可以藉此向上下游產業攫取更多的價值。回顧阿里系淘寶、天貓的成功莫不如此,平台上游連接店鋪、下游連接消費者,通過低價、免費的模式清理掉易趣等競爭對手以後,向店家收取直通車的費用、店鋪裝修費,新設天貓(原淘寶商城)向品牌商家收取技術服務費進行收入分成。阿里系電商確實成就了一批公司,但絕大多數店鋪都利潤甚微,淪為給阿里打工的供應商。順豐的不聽話,影響了菜鳥對產業鏈的掌控力,形成示範效應,容易讓其他公司效仿,自然需要敲打。
由此可以預測菜鳥聯盟中快遞企業的未來,隨著菜鳥大舉建設區域性倉儲,吸引商戶將其庫存存儲至這些倉儲,即使阿里系電商的市場份額降低,菜鳥也會牢牢地控制住中低端電商的訂單,大多數快遞企業會越來越依賴菜鳥,在數據處理與中轉方面,快遞企業也無法與菜鳥抗衡,它們最終會淪為菜鳥的配送中心。菜鳥網路總裁萬霖說「快遞公司越成功,菜鳥越成功」,這話並不準確,在菜鳥聯盟中,快遞公司的成功將依賴於菜鳥的「厚愛」,這恐怕並不是四通一達想要的結局。
......>>

問題十:菜鳥順豐之爭的背後是什麼? 一言不合就關閉數據介面,菜鳥和順豐之爭驚呆了業內,也傷到了無辜的消費者和商家。
關閉數據介面的背後,本質上是順豐和菜鳥對物流大數據的話語權爭奪。業內人士分析,來自阿里系的互聯網物流企業菜鳥和物流品質供應商順豐,兩家都是中國的龍頭企業,合作有共贏、斗則兩敗俱傷。例如豐巢70%的業務來自於菜鳥聯盟的快遞企業,順豐無法徹底割裂和阿里系企業的合作;順豐聯合通達系快遞企業建立的豐巢,順豐是其最大股東,在全國布局了3.5萬個智能快遞櫃。順豐自身擁有37架全貨機、1.5萬輛車、37萬名快遞員,在生鮮農產品冷鏈配送、電商高端配送上占據絕對優勢,菜鳥需要順豐這樣的企業來做服務支撐。
中國物流學會特約研究員楊達卿說,所有的物流信息平台都會從商家獲取大數據,如果順豐今天跟菜鳥鬧掰了,今後還將面臨同樣的問題。「企業和平台之間的數據應該開放到什麼尺度,需要互相協商把握。物流信息數據的開放應該是分層次、分階段,逐步對接,不可能所有的企業都願意立即敞開。」
楊達卿分析,順豐自有公路、航空貨運體系,自身的物流信息可以形成閉環。菜鳥要的是快遞大數據整體,而不是一家企業個體。兩家企業有交集也有獨立性,需要尊重獨立性、也需要達成協同。在互聯網大環境下的商業協同,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是對數據的駕馭能力、對供應鏈的優化能力。菜鳥和順豐沒有建立溝通機制,簡單粗暴一關了之,對菜鳥來說,失去了一個好的品質服務商;對於順豐,可能失去了天貓的電商平台。
「豐巢的業務有70%至80%來自菜鳥聯盟,也是用淘系的數據來獲利,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順豐需要自我保護,但是千萬別自我孤立。」楊達卿說,智能快遞櫃解決了城市配送最後一公里,是提高消費者服務體驗最關鍵的一環,商家需要了解物流流程的節點信息,才能優化整個全鏈路的物流服務。
北京郵電大學郵政發展研究中心教授趙國君說,雙方關閉數據介面,是一種極端的解決方式。數據不通了,目前對於行業最大的影響,就是生鮮農產品配送不暢通。作為行業領軍型企業,要從國民經濟發展的大局來考慮問題,只有產業鏈順暢了,企業才能共贏。
「假如真如菜鳥所說,順豐進行了反擊,雙方打算把這件事引向何方,還是從此以後分道揚鑣?這不是大家都想要的結果。」趙國君說,菜鳥平台對大數據的要求,要從法條法理上看是否合理。產業鏈上一家獨大、打擊上下游企業,無法形成共贏。
趙國君表示,菜鳥應該反思其對企業大數據開放的要求,真實的出發點在哪裡。信息是為產業鏈服務,信息開放的目的是讓合作更順暢,而不是一家企業獨大的蓄水池、低窪地,只進不出。

Ⅵ 順豐菜鳥之爭站隊文化如何解讀

在國家郵政局的強硬幹預下,當前順豐菜鳥之爭已收官,要求雙方於6月3日中午12點前全面恢復業務合作和數據傳輸,至此雙旦盯方握手言和。盡管雙方紛爭已落幕,但這場互懟大戰背後的站隊文化值得玩味。我們看到,許多互聯網企業紛紛站出來聲援其中一方反對另一方。

在被裹挾的情緒中,低調神秘的王衛PK高調性情化的馬雲,用戶會支持誰,誰會在輿論戰中處於上風一目瞭然。因此許多用戶更傾向於認為阿里是更為強勢的一方,而順豐是弱勢的一方,有網友表示阿里此舉無異於店大欺客,吃相難看。還有網友說:「菜鳥如果壟斷了物流,以後包裹郵費它一家說了算,誰來保證消費者利益?」但吃瓜群眾沒有看到的是,這次事件恰恰說明了順豐在快遞行業的壟斷地位並且對整個產業鏈上下游的影響力,我們甚至看到順豐對當前需求正旺的生鮮產品寄遞業務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國家郵政局也不得不出來協調並要求「郵政企業和其他快遞企業組織運能,努力保持生鮮農產品外運渠道暢通。」而國家郵政局表態雙方要顧全大局也恰恰是一種敲打行為。

而對於站隊的互聯網大佬來說,它們的站隊智慧就是要順應用戶,多數用戶的立場站在哪裡,大佬們就順著民意往哪兒站是最好的。如果網民用戶的心聲跟自身的利益密切相關,那站出來表明態度就更是順勢而為的選擇了。從京東、網易到美團,選擇支持順豐幾乎是必然的選擇,因為當下都有在做著與電商相關或者與O2O相關業務,這是難得的可以站在道德制高點抓住把柄踹對方一腳並為自身業務順勢營銷的機會。而用戶則成了被輿論牽著走的一方。大佬們的力挺恰恰迎合了大眾的情緒,推動大眾將另一方推向不義的一方。

保持理性思考與就事論事的思辨能力特別重要,不過在互聯網狼性文化的土壤下,企業之間站隊是利益相關方與利益捆綁體要生存發展必然要做出的選擇。

Ⅶ 順豐、京東物流、菜鳥……物流巨頭的深層競爭聚焦在哪裡

充滿活力的2019年已經到來,與熱熱鬧鬧的2018年相比,競爭態勢越來越嚴峻已經是板上釘釘了。 2018年裡我們見證了物流巨頭們的各種重磅舉措,上市、起網、資本角逐、戰略升級、終端暗戰加劇、自動駕駛大戰、聯合與升級…… 看得人們眼花繚亂,比如德邦上市,德邦物流更名為德邦快遞,推出了3~60kg公斤段的大件快遞產品;滿邦集團完成合並後第一輪融資,金額高達19億美元;京東物流發力搭建全球智能供應鏈基礎網路(GSSC);上汽物流板塊全資收購天地華宇;順豐55億元收購DHL供應鏈;網路投資獅橋,入局干線物流智能駕駛……

可以看出, 如今整個產業鏈和生態的變化都在加速,巨頭們正通過各細分領域布局搶占市場先機,打造供應鏈生態圈。 在新的「質變時代」,作為供應鏈最核心的承載點,物流業如何應對高質量經濟發展提出的新要求成為人們關心的焦點。在國家政策的鼓勵和引導下,越來越多的物流企業向提供供應鏈服務方向延伸發展,並開始了向供應鏈一體化服務平台轉型。很明顯, 在細分領域爭奪的背後,每一步都能看到順豐、京東物流、菜鳥等巨頭們對於供應鏈業務的布局和寸步不讓,「看不見」的供應鏈與供應鏈之間的競爭才是巨頭們競爭的聚焦之處,而且將變得越來越「真槍實戰」。

「得供應鏈者得天下。」這句話物流企業都牢記在心,不過即使消費互聯網的繁榮已經帶動了業務後方的供應鏈業務的整合,相比於國際物流巨頭幾十年的供應鏈管理服務經驗積累,國內的供應鏈管理仍相對落後。 在一邊爭奪供應鏈業務、一邊奮起直追的路上,有的巨頭交了天價「學費」走了「近路」,也有巨頭通過多點布局來深入服務其供應鏈建設,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順豐

在2018年,有家巨頭交了巨額「學費」,獲取了國際物流公司積累了幾十年的供應鏈管理服務經驗,這家巨頭就是順豐。 55億元收購DHL在華供應鏈業務,是順豐由快遞企業向綜合物流企業轉型的重要一步, 收購後,順豐將迅速獲得國際領先的供應鏈解決方案能力,還可以分享DPDHL(德國郵政敦豪集團)高水平的運輸和銀升倉庫技術方案,降低學習成本,減少了過多的前期投入。除了補足供應鏈業務短板以外,收購後順豐將成為擁有多元化全鏈條綜合物流能力的公司,可以與公司快運、快遞業務產生顯著的協同效應,幫助公司快運、冷鏈等新業務盡快度過培育期。 考慮到未來的戰略規劃,55億元的天價「學費」算是用在了刀刃上。

京東物流

「氪金升級」的玩家到底還是少數, 作為最早在供應鏈領域進行布局的物流企業,京東物流是兢兢業業通過戰略高度和多點布局來深入服務其供應鏈建設的深耕者。

在過去的十年中,京東物流已經進行了優質供應鏈服務的實踐, 在2018年,京東物流把供應鏈建設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10月18日,京東物流CEO王振輝在「2018全球智能物流峰會」上表示, 未來5~10年,京東物流希望和 社會 各界共建全球智能供應鏈基礎網路(GSSC),推動全球供應鏈的智能化發展, 促進 社會 商業形態轉型升級,全面降低 社會 成本,提高流通效率。2018年京東物流的諸多舉措:海外布局進一步加強;無人 科技 的全面開放;首架全貨機成功首航;京東快遞上線、京東速運入局快運;「京 瞬達 」、「快遞到車」的推出…… 都與供應鏈建設密切相關,由點到線再到網,京東物流多點布局的步伐非常清晰。

菜鳥

和京東物流異曲同工,菜鳥同樣有一張「網」。 在2018全球智慧物流峰會上,菜鳥宣布全力打造國家智能物流骨幹網,並把這一目標明確為「一橫兩縱」戰略。 其中扮握「一橫」,是加大技術投入,做行業數字化升級的引擎;「兩縱」分別是為商家創新基於新零售的智慧供應鏈解決方案、加快全球化布局(包括全球運輸網路、全球供應鏈網路和全球末端網路三大體系)。智能物流骨幹網首先是基於連接,菜鳥通過IoT技術,把倉儲、干線、末端、車輛、人員、包裹、門店等全物流要素連接起來,然後通過疊加人工智慧和演算法,提升這張網路的智能化水平,進而推進供應鏈的建設。 2018年,菜鳥同多家企業開展了供應鏈領域的合作, 包括1919、瑪氏箭牌、雀巢、ALDI奧樂齊、資生堂、聯合利華等著名企業。

智能供應鏈創新發展下的「京東樣本」

供應鏈管理堪稱國際物流巨頭的核心競爭力,蘊含著復鋒缺老雜的 科技 、系統、標准,需要長期服務行業積累的理解和經驗,並擁有深厚的技術實力與解決方案的能力,這些不是短時間就能具備的。 在這個 探索 的階段,中國物流企業怎樣又快又穩地布局供應鏈建設?

就如上文所說,重金交學費只能是個例而不具有普遍性,更加沒辦法普及。雖說異途同歸,大家的目標都是相同的,但對比之下, 京東物流供應鏈布局比較成熟,其以供應鏈為核心、環環相扣、多點布局的路線或可作為一個參考「樣本」。

京東物流脫胎於京東集團,從2007年開始自建物流體系,在2017年4月宣布正式獨立,2018年便在「2018年中國物流50強名單」中位列前十,和順豐一起成為唯二進入前十的民營企業。雖然經營模式非常不同,但一路走來,業內常將京東物流與其他巨頭作對比,特別是2018年京東快遞上線、京東速運入局快運,彷彿直接對標順豐、德邦,將要掀起競爭浪潮。但實際上京東物流2018年所發布的涵蓋京東供應鏈、京東快遞、京東冷鏈、京東快運、京東跨境、京東雲倉在內的六大產品體系, 其核心在於京東供應鏈,這是六大產品中最為核心的部分,其他產品均是圍繞供應鏈展開。

回顧2018年京東物流的諸多舉措,看上去是在單個環節穩固第一梯隊的地位, 實際則是環環相扣,都服務於其核心能力——供應鏈的競爭,向著成為開放的供應鏈一體化服務平台進行多點布局, 這也是從電商物流起家的京東物流的優勢所在。

早在十年前,京東物流就通過 首創B2C的物流服務體系 顯著提升了中國零售行業的流通效率,同時, 作為「倉配一體化」的開創者 ,京東物流通過全國布倉,建立智能化物流中心「亞洲一號」倉庫、前置倉等,在行業里率先做到了幾乎所有自營商品的當日達、次日達,成為京東區別於其他電商平台的最大優勢,這些舉措都為其供應鏈布局打好了深厚的基礎。

2018年6月,京東物流發布國際化戰略,宣布以全球智慧供應鏈基礎網路(GSSC)為藍圖,以搭建830雙通全球網路、十大供應鏈 科技 輸出、五大全鏈條數字化賦能為方向,形成強大的全球化供應鏈服務網路。 10月,京東物流通過峰會將這一戰略進行了更深入的闡釋: 在「共生」理念下,京東物流希望和 社會 各界共建GSSC,推動全球供應鏈的智能化發展,打造針對不同產品的倉配、快遞、快運、分鍾級的即時物流等服務,實現消費場景的全景覆蓋,縮短全球商品的「距離」。

供應鏈建設的戰略高度已經確定,2018年京東物流的大舉措都是圍繞這一戰略展開的,由點到線再到面,步伐非常堅定, 同時隨著京東物流國際化戰略不斷升級,京東物流的倉配一體模式與智能系統也在國外得到了落地。

無人倉、無人車、無人機、配送機器人是數字化供應鏈的重要環節,2018年京東物流在這些領域持續加強前瞻性布局。行業首發自主研發L4級別無人重卡、全球首個機器人智能配送站啟用、投用全國規模最大的機器人倉群、物流無人機獲首張省域范圍經營許可證、京鴻無人貨運飛機首飛…… 隨著這些標志性事件的一一落地,京東物流干線—支線—末端三級智能物流體系逐步搭建,空地一體智能物流網正在形成。

近年來,京東物流在航空方面的布局不斷加速,先後與南航、國貨航、東航物流等企業達成合作。2018年11月,隨著首架全貨機成功首航,京東物流從此進入全貨機時代;12月,與南通市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同努力把南通機場打造成為航空貨運樞紐, 京東物流的航空戰略再進一步,這些都為GSSC的建設提供了很大的助力。

巨頭們供應鏈業務的優勢領域各有不同, 京東供應鏈的優勢領域是以服飾、消費品、3C、 汽車 後市場四大行業為核心 ,打造了從倉儲到配送、從線上到線下、從硬體到軟體的供應鏈一體化解決方案。作為最早布局智能供應鏈的物流企業,京東物流目前已經和超過200家行業領軍企業達成共生的戰略夥伴關系,共同推動GSSC全面搭建。

以高價值、安全性要求高的3C產品為例,京東物流構建全程可視、可追蹤的管控平台,確保全程貨品安全及 歷史 可塑;多地分倉,利用核心倉儲資源,以大數據分析賦能於多地分倉管理,實現智慧倉儲布局,既滿足上游品牌工廠分布對應,又滿足全國范圍的快速鋪貨。在家電領域,京東物流與歐洲第一大家電品牌博西家電(中國)結成戰略合作,博世和西門子POP平台店鋪排名在5個月內從第212名提升至第29名。截至目前,格力、海信、創維、奧克斯、博西五大家電巨頭均加入了京東物流的朋友圈。

結語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趨勢下,供應鏈水平是影響企業乃至國家競爭力的關鍵因素。物流企業貫穿供應鏈上下游,掌握各類渠道資源,向供應鏈一體化服務平台轉型具有先天優勢。在這條道路上,京東物流、菜鳥、順豐等巨頭是最積極的參與者,在各種路線中,京東物流以供應鏈為核心、環環相扣、多點布局的發展路線更具有可操作性和借鑒性。 市場非常廣闊,我們期待巨頭們的良性競爭,期待物流企業通過向京東物流這樣的供應鏈領先者學習進而成功轉型,期待物流行業在供應鏈領域的建設可以推動整個 社會 經濟流通速度和效率的提升,幫助中國在供應鏈模式創新、物流基礎網路建設等方面取得更矚目的成績。

作者 | 郭嘉

來源 | 物流沙龍

此文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物流沙龍立場

Ⅷ 快遞迎來大洗牌,菜鳥將顛覆快遞行業

從來沒有一家企業像菜鳥這樣特殊。

它更像是一個協會,但又確實是一個獨立的商業企業;菜鳥能夠拿到各家快遞企業的數據,提高整個行業效率的同時芹困,為阿里電商保駕護航。快遞企業願意提供數據,並沒有明確的回報,只是為了保住可能失去的電商訂單,獲取對通達系其他企業的優勢。

而與此同時,商流決定物流,物流又扼著商流的咽喉,再加上雙方之間地位和利益「分配」極不平等,導致了二者之間必然存在沖突。

由於不對等的關系,通達系又實際上存在著內心的無奈,暗暗地互相以及對菜鳥進行著抗爭。

制定規則,「裁判」菜鳥

現在已經很難界定,菜鳥是不是已經逾越了「不碰快遞,只做數據」的承諾,因為如今快遞的邊界被擴大了。

9月17日,阿里物流機器人小蠻驢發布,成為阿里機器人平台首款場景應用機器人,對快遞物流的重視度性不言而喻。這是菜鳥要對快遞物流行業「機器換人」。

另外9月20日,菜鳥裹裹CEO李江華宣布「1234戰略」,即未來一年,100城寄快遞可按需送達上門,20萬寄件點將覆蓋全國,30城上線環保袋,服務4億用戶。

6月份的數據是,菜鳥裹裹的使用人數已經超過了2億,而在一年前這個數字僅為1億。一年時間翻倍,迅速增長的用戶數背後,這是菜鳥對寄件這一場景的入口統一。

對快遞企業來說,情況不容樂觀。

舉個例子,此前終端用戶寄件時還會想一下,是用申通好,還是中通好?當時當菜鳥裹裹統一了寄件入口後,快遞企業將徹底失去收件端的主動權,失去入口的代價就是,每個快遞企業都變成了菜鳥裹裹的服務商,最終哪家快遞企業被用戶選擇,都像是被翻牌子。

這種被扼住命運喉嚨的感覺,快遞企業想必非常清楚。

一直以來,快遞企業的營收嚴重依賴電商件,在和電商平台的博弈中,這種依賴讓快遞企業非常的被動。

現在是同樣的邏輯,在菜鳥裹裹構建的商務件寄件體系中,菜鳥依然沒有碰快遞,但自己成為了快遞的入口。

可以看到的是,快遞的這個概念,邊界被擴大了,也意味著原先的規則存在了被修改的空間。

實際上,菜鳥對聯盟中規則修改不止一次。放到明面上的,就是電子面單永久免費這事兒。

電子面單作為菜鳥和通達系連接的重要橋梁和工具,2015年的時候菜鳥承諾電子面單永久免費,但是到了2019年,菜鳥升級的一聯單服務,向商家收取1分錢的技術服務費。

這中間有一個小小的博弈,通達系可以自願選擇使用一聯單還是二聯單,但是二聯單成本更貴,向菜鳥以技術服務費的名義支付這一分仿態錢,可以節省大筆的費用。

雖然只是1分錢,卻是從0到1。這也意味著,作為裁判員的菜鳥,聯盟的規則是可以改變的。這種雙備首源方不平等的地位,讓快遞企業在菜鳥聯盟中的話語權越來越低。

末端暗戰

正如當下很難判斷快遞業務的邊界,菜鳥自身的屬性也開始很難去判斷。

盡管菜鳥一直以來都宣稱只做數據,但是以數據為圓心,菜鳥的輻射半徑在不斷地擴大。

從用戶端的菜鳥裹裹、智能快遞櫃、菜鳥驛站、寄件櫃,到倉儲中轉側的產業園、菜鳥倉;技術層面的分揀機器人、配送機器人;配送端的丹鳥(後更名為菜鳥直送)、蜂鳥、溪鳥。

菜鳥依然沒有一個快遞員,依然沒有一輛車,但是就像是快遞公司的加盟網點一樣,菜鳥把所有的快遞元素都加盟進來,自己成了最大的快遞公司。

按照菜鳥的發展節奏,當快遞的各個環節都被菜鳥佔領後,快遞公司遲早要變成物流企業,只負責支幹線的運輸。

實際上,這種趨勢正在變得越來越明顯,快遞企業的各個環節被替代的程度也越來越深。

2018年的菜鳥物流大會上,菜鳥總裁萬霖宣布:未來3年菜鳥裹裹將和合作夥伴每年為超過10億人次提供全新寄件服務,菜鳥驛站共建10萬個社區級站點,菜鳥IoT技術和快遞行業共同連接智能物流終端1億個。

其中,10萬個菜鳥驛站,這個數據是非常恐怖的。普通人可能對於曾經遍布城市大街小巷的快遞網點沒有概念。

據四通一達的財報數據顯示,通達系5家快遞公司,加盟網點總數,也就是16萬家,其中申通2.9萬家,圓通3.2萬家,中通3萬家,百世匯通4.2萬家,韻達2.7萬家。

菜鳥的野心,未來僅在驛站這一個數據上,就接近四通一達總和。

再加上當下加盟網點的城市中心荒漠化嚴重,具有綜合商業化能力的驛站要比單獨的網點效率更高,未來快遞的配送流程中,驛站很可能取代網點。

驛站替代網點,依託加盟制快速發展的快遞企業,還有什麼優勢?此外,物流機器人小蠻驢將率先在菜鳥驛站大規模投用。

也就是說,雖然菜鳥曾經承諾不做快遞,但是通過龐大的體系建造,已經對快遞企業進行了釜底抽薪,終端替代。

當然,快遞企業也沒有坐以待斃,在終端的驛站和快遞櫃,盡管菜鳥在和快遞企業合作開發,但通達系也沒有放棄自建陣地。

5月份,順豐收購速遞易後快遞櫃漲價的事兒鬧得沸沸揚揚。當大家都以為菜鳥是得利者的時候。就在今年5月份,韻達推出了自己的智能快遞櫃業務——蜜罐智能櫃。

從2017年立項,韻達到2020年初才開始小規模投放,從時間節點上可以看出,這跟2017年底的順豐菜鳥數據之爭,以及通達系在此後退出豐巢的時間節點大致吻合。

當豐巢歸了順豐,韻達也沒有把所有的希望再次壓在「第三方」的菜鳥智能櫃上。

實際上,不止韻達,申通、圓通、中通等都在智能快遞櫃上暗暗布局。

申通的智能快遞櫃品牌喵櫃從2019年中開始布局,在今年5月豐巢風波期間,喵櫃開始悄悄投放;

中通的智能快遞櫃品牌兔喜2018年底成立,如今也在開始招商、投放,今年6月初兔喜開始在北京投放。

同時,中通兔喜同一品牌的快遞超市,模式類似於快遞驛站,也正在加盟招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圓通很早之前就布局的媽媽驛站,現在已經有1.6萬家加盟店,圓通的快遞櫃品牌袋鼠快遞櫃,也在布局。

有從業者認為,豐巢收購速遞易後市場份額佔比接近70%,但這不是行業合並走向終局,反而是新一輪爭奪的開始。

通達系的自救

通達系如今的糾結就是,一致對外的競爭對手依然是順豐,但是在和順豐對抗的過程中,很有可能就把自己打沒了。

擺在通達系快遞企業面前最現實的問題就是,不能完全依賴菜鳥聯盟打順豐,還要想著怎麼自救。

阿里的不斷入股投資,使得其與通達系的關系愈發微妙。

每年8-9月,阿里在物流領域的布局就開始為即將到來的雙11「未雨綢繆」。9月初,阿里以66億元的價格受讓圓通12%股權,交易完成後阿里及一致行動人將持有圓通股份達到22.5%。

這種深度的綁定就真的能夠利益最大化嗎?恐怕不見得。就在一年前,2019年8月阿里入股申通,可能導致申通實控人變動時,股價就遭到資本市場不看好,股價閃崩。

2020年4月30日,阿里巴巴2020年一季度財報披露的信息顯示,阿里持有韻達2%股份成為後者第七大股東。至此,阿里終於集齊四通一達,菜鳥就像是統領著四通一達,更像統治快遞江湖。

阿里終於把韻達象徵性地收入麾下,但是韻達並沒那麼「忠心」。

有媒體報道,今年6月初,韻達的關聯公司斥資5800萬元成立了5家電商公司。分別是:溫州韻泰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昆明韻達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永安韻松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永安韻吉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永安韻安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電商一直以來都是快遞公司的夢想。因為在整個發展過程中,電商件是快遞崛起的根本,也是卡快遞企業脖子最重要的因素。

順豐是最典型的例子。

這么多年以來,順豐試圖依靠自己的快遞配送優勢,嘗試了嘿客、優選等多個電商項目,但是都無法突破。

即使是現在,快遞企業依然沒有放棄在電商上的嘗試,電商方面的嘗試則是各家都在做的,比如韻達的優遞愛,圓通的e城e品,申通的申鮮生活。

電商做不成,在電商和快遞夾縫之間的業務,快遞企業也在嘗試——電商倉。

如今,倉儲一體化的雲倉業務成為各個快遞公司的標配,從近兩年的營收情況來看,針對電商企業的雲倉業務,已經成為快遞企業增長最快的板塊。

電商企業將商品存在快遞企業的倉庫中,當有訂單時通過各個電商倉直接發貨,相比於自己做電商平台,這種模式對於快遞企業來說,更有物流供應鏈優勢。

對電商訂單的依賴,以及四通一達實在是沒有什麼能拿得出手的話語權,導致了在快遞的爭奪上,只有價格戰這一條出路。

2019年各家快遞公司的財報數據顯示,營收增長遠高於利潤增長,以韻達為例,營收增速為148%,而凈利潤增長為-1.88%,價格戰慘烈可見一斑,這也是為什麼義烏在2019年會出現8毛錢發全國的神奇事件。

在發貨端建立起自己的優勢,快遞企業可以更加平衡在電商件上對於某個電商平台的依賴。往大了說,更像是京東的大倉模式,只不過缺少C端流量。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當菜鳥都在各個地方自建+加盟商建立電商倉的時候,也是快遞企業必須跟進的理由。

菜鳥地網的建設,通過自建+合作的方式,已經在全國21個省份、72個城市接入353個倉庫,建築總面積619萬平方米。

當下電商雲倉的配送方式,讓快遞行業商品流轉的路徑大大改變。很多的快遞包裹不再點對點地配送,而是從各地倉庫直接發貨。另外,快遞網點的城市中心荒漠化現象,也催生了很多的快遞公司從各地倉庫僱用同城配送企業直接發往各個站點,再交由快遞電動車直接配送。

也就是說,網點、中轉站這些曾經快遞企業的核心資產,在未來的快遞鏈條中,都有可能被取代。

菜鳥承擔了收、派全流程,而且,依然可以達成不碰快遞的承諾,只是原先的快遞已經被新的生產因素替代。6

Ⅸ 順豐菜鳥極兔開辟第二戰場,誰能搶占國際物流話語權

順豐菜鳥極兔開辟第二戰場,按照順豐快遞早就已經具備物流優勢以及先發優勢來看,順豐快遞應該是能夠搶占國際物流話語權的。

一、順豐菜鳥極兔開辟第二戰場:國際賽道

雖然目前順豐菜鳥極兔都在開辟國際賽道,但是對於他們來說並不是一個好的選擇,畢竟目前國際市場的環境還是比較差的,進出口額度本來就比較少,這一方面的市場可簡蘆以說沒得做。隨著全球經濟震盪進一步進行國際,物流市場也不可能順風順水,就算我們可以得知最後納前肯定會有巨頭脫穎而出,但是我們還是要更為謹慎地看待這種現象。

Ⅹ 順豐菜鳥之爭落幕,再次握手言和,你覺得順豐和菜鳥屢起爭端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我覺得順豐和菜鳥起爭端的根本原因是:利潤,利益。

俗話說的好「沒有永恆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隨著近幾年電子商務行業的蓬勃發展,人民的消費水平和消費觀念以及消費方式的變化,給物流行業帶來了很大的利潤空間,使得物流行業是競爭越來越激烈的一個行業,因為現在社會,電商離不開物流,人們的生活離不開物流,每天寄快遞,收快遞,已經成了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可以這么說電商平台是人么網上購物的入口,而物流這是購物環節的出口,為什麼騰訊,網易,新浪,搜狐這些網路公司掙錢?因為他們掌握著入口,他們是門戶網站,你要上網,總的用到他們的服務,有了用戶也就有了利潤,現在任何一個網站最珍貴的就是用戶量和用戶數據,在雲時代誰掌握了用戶,手裡有數據,誰就是主宰。

順豐和菜亂逗鳥起爭端,損害的是用戶的利益,綁架的永遠是用戶。這些互聯網大企業的斗爭已經屢見鮮了,就如當年的「360和qq大戰」「360和網路大戰」等等,爭奪的就是用戶數據和資源,損害的是用戶的利益。所以說今日的順豐和菜鳥之爭和他們是一樣的,為了「利益」而引發的對用戶不負責的一種行為。希望這些大的互聯網公司不要在以綁架用戶為籌碼去斗爭,我覺得應該相互分享利潤才是最大的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