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北京安元鼎
擴展閱讀
股票價格預測可採用matlab 2024-11-19 09:56:36

北京安元鼎

發布時間: 2023-06-12 06:15:08

① 中國古代有南代表尊貴北代表低微的這個說法嗎

有這個說法,古代,南面是帝王的朝向,坐北朝南.北,有低微的意味在裡面,這個可以從一些詞引申出來,如我們常聽到的敗北,就表示失敗了,可以引申為這個意思吧,呵呵.不知道說的對不對啊,歡迎指教!

② 曾經盛世王朝的大清王朝為什麼會走向失敗

大清從興旺走近終點

1644年的一天,李自成攻下北京城。那個下令將守邊功臣袁崇煥處以剮刑的崇禎皇帝,這一天再也沒有當年下詔殺袁崇煥的那種氣勢了,皇帝老兒獨自一人,(後面跟了個王姓太監)「親自」爬到煤山上,「親自」在一棵樹上投環自盡。大明王朝就這樣結束了。他的宮廷的庫房裡,還留下3500萬兩白花花的銀子,皇帝捨不得給天下的災民用,捨不得給他的士兵用,也捨不得人自己用,留給李自成用了。

李自城攻下了北京,這個土包子天下不想要,只想要銀子。他用各種辦法掠奪銀子。雖然他建立了大順王朝。可惜這個王朝十分短命。大明的邊關重臣吳三桂為紅顏一怒,引清兵入關。清兵和吳三桂的明軍合攻打敗了李自成。李自成手下的士兵將士,褲帶子上一個個縛了許多金子銀子,打仗時惦念著腰裡的銀子,結果仗打敗了。李自成匆匆退出北京,一路上帶了幾百輛裝載了金銀財寶的車子,匆匆地南逃。最後如鳥獸散,李自成在九宮山被殺。一忽兒功夫,大順王朝也匆匆地完了。銀子害了大順。

明王朝的腐敗、內亂、大順政權的腐敗和內斗,被多爾袞揀了個大便宜,他名正言順、兵不血刃佔領了北京,清兵又南下撲滅了各路反清部隊,開始了大清朝對中國的統治。

經過鴉片戰爭、太平天國戰亂後,大清漸漸敗落。到了1911年,當年無比強大的大清王朝終於走到了歷史的終點。這個被今天的歷史學家推崇建立了康乾盛世的王朝,在十九世紀底到二十世紀初,已經是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了。

滿清鐵騎曾屠殺了數千萬中國民眾。它血洗江南、血洗嶺南。屠江陰,屠崑山,屠常熟,屠海寧,屠廣州,屠贛州。轉戰燒殺三十七載,使中國人口從明天啟三年(1623年)的5165萬銳減至順治十七年(1660年)的1908萬,殺死漢人3200萬,中國人口減少近三分之二!清朝入關是中國歷次改朝換代中殺人相當多的一次。不是第
一,也算第二。即使後有來者,也是前無古人了。這么殘暴的政權不得人心。它的滅亡,順天理,快人心,時勢然也。

1911年,武昌清朝新軍中的反清人士在試驗炸彈時不幸爆炸,時態緊急,臨時決定提前起義。這就是武昌起義。武昌起義,既不是孫中山親自發動的,也不是他親自指揮的。它帶有某種自發性,偶然性。隨後,黃興趕來指揮,袁世凱的北洋軍的馮玉章部被派去鎮壓。武昌起義引起了全國性的震動,各省紛紛宣布獨立。袁世凱利用手下的軍隊向起義部隊施壓,又拿起義部隊向清廷施壓。在武昌起義的新軍和各地獨立浪潮的壓力下,再加上袁世凱的軟硬兼施,清朝皇室不得不宣布退位,從此,只能在紫金城裡做皇帝。雖然依然可以像玩過家家似地上朝退朝,但顯赫一時的大清王朝畢竟走到了終點。

大清帝國在滅亡之日,它的國民經濟總產值在世界上還處於領先地位。它還有強大的軍隊。他的軍隊,除了八旗鐵騎之外,還有擁有先進武器的北洋6鎮。可惜,強大的國力沒有幫上它的忙,強大的軍力也沒有幫上它的忙。它還是亡了。

更奇怪的是,大清帝國滅亡之日,也正是「改革開放」取得輝煌成績之時。慈禧太後和袁世凱倡導開放,一度還真有點中興的氣象,西方的憲法、警察制度、技術、學校,也被大清學了過來。然而,這種中興只是一種迴光返照,不久,它還是壽終正寢了。

大清究竟為什麼而亡?這真是奇怪。這是一個有趣的問題,一個令人深思的問題。

大清之亡,亡於腐敗

蘇洵在論述秦朝和六國之亡時,認為六國之亡,非亡於秦,亡於六國也,秦朝之亡,非亡於六國,亡於自身。一個王朝的興衰,主要是自己對自己負責。秦和六國是這樣,清朝之亡,也同樣是這樣。

辛亥革命與其說是被革命派推翻的,不如說是因為清朝的腐敗而被自己推翻的。革命派只是輕輕地推了一下,它就轟然而倒。論實力,革命派與清朝的力量相比,還弱小得很。孫中山的惠州起義,黃花崗起義,鎮南關起義,無一不以失敗告終,清朝輕而易舉地將它們鎮壓了下去。武昌起義後,清朝的新軍也能輕而易舉地奪回武昌,鎮壓起義。大清之亡,首先是亡於自己的腐敗。

大清王朝,名曰大清,其實早已是清者不清了。各級官員買官賣官,揮霍浪費,中飽私囊,大大小小的蛀蟲,一個勁地啃蝕著國家,大清終於被蛀空了。在大清末年,腐敗已經成為常態,大清只是一塊蛀空了的巨木,一個被無數蟻穴扒松的江堤。一旦風吹浪打,它們就轟然倒下。

大清的腐敗之狀,讓我們來看看歷史的真相。

宣統三年(1911年),作為中央機關事務局的內務府(大約相當於中央辦公廳),其一年支銀預算高達1024萬兩,而在咸豐年間,僅為40萬兩,兩相比較,足足增加了24倍。至於冒領公款、揮霍浪費、侵吞賑災款糧等事項,更是層出不窮。

清朝上層官吏的腐敗觸目驚心。和紳,是皇帝手下的一個掌有實權的大官。他的地位,相當於一個政治局委員,至少在部長之上。他當政二十多年,貪污受賄的數額價值連城。和紳一生貪污的金銀財寶抵得上朝廷10年的收入,除了金銀玉器等珍寶以外,還有金銀元寶各1000個,沙金200餘萬兩,赤金480萬兩,白銀940萬兩。再加上種種銀號、當鋪、古玩店、田地等摺合成銀錢,總計約有8億到10億兩,就連其僕人被抄沒的財產也達700多萬兩。因此,當時有一句民諺:「和紳跌倒,嘉慶吃飽」。

當年腐敗成風,送禮成風。大官們是這樣,一般的官吏同樣是這樣。《官場現形記》是晚清揭露官場丑態的小說,書中借一個官員的話說:「千里做官只為財」,表明斂財是清朝官場第一定律。書中借唐二亂的嘴說:「我想這趟進京,齊巧趕上萬壽,是得進幾樣貢禮的。你替我想想,這趟進貢要預備多少銀子?」何孝先說,「少了拿不出手,我想總得二三萬兩銀子,你看夠不夠?」唐二亂又嘿嘿嘿地笑,「二三萬兩銀子夠什麼,至少得十萬兩。」你看,地方官為了討好朝廷,送禮是多麼慷慨、多麼闊綽啊。他們的錢,當然不是自家的,而是盤剝來的。

清朝買官賣官的市場十分興旺發達,可謂購銷兩旺。商人、讀書人捐官成風,有關官員則得到了好處,取得了雙贏的大好局面。朝廷得到了錢,買官人得到了官。國家財政收入的三分之一,是靠賣官得來的。紅樓夢中賈蓉的妻子可卿死了,公公賈珍為了喪事辦得體面,也花了幾千兩銀子,給兒子捐了一個官。可見,當時買官很普遍,人們不以為怪,更不以為恥。《官場現形記》一書中,也記載了買官的普遍。書中借一個人物的口說道:「玉山的王夢標,是一萬三,萍鄉的同小辮子八千,新昌鬍子根六千,上饒莫桂英,五千五,吉水陸子齡五千,廬陵黃沾甫六千。。。。一時也記不清,至少也有二三十注,我筆筆都有帳的。」一個地方官僚,賣了二三十個官,價格從數千到上萬不等,總數起碼在一二十萬兩銀子。而且,似乎也並不避著手下人。這樣的情況,今天我們只有東北某市的一個組織部長才能與他相比擬。

大清官場里的腐敗,水平也很高,行賄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的送錢,有的送古董,有的送女人。要看各人愛好,總之是投其所好。例如,《官場現形記》中就寫到給一個高級官員送禮,「這位老中堂,他的脾氣,我是知道的,最恨人家孝敬他錢。你若是拿錢送他,一定要生氣,說,「我又不是鑽錢眼的人,你們太瞧不起我了。"你們送錢怎麼能夠不碰釘子呢?所以,他愛古董,你們要送古董。」這條經驗,被後人學會了,重慶的一位官也受賄,收受的禮品中有張大千的畫。這一套辦法似乎是向那個老中堂學來的。

大清官場腐敗,軍隊也腐敗。軍隊大量地參與走私販私。軍隊中的一些官員,有了錢就抽鴉片,軍隊抽鴉片成風。甲午海戰時,有些官兵得先抽了大煙過足了煙癮之後再打仗。號稱世界八強的北洋海軍,雖然船堅炮利,卻在日本的海軍面前不堪一擊。骨子裡的腐敗是造成甲午一戰全軍覆沒的主要原因。

大清的國營企業也十分腐敗。大清搞過一陣子「改革開放」,也搞過一陣子技術引進。在洋務運動中,權力是最核心的生產力,也是最基本的生產要素。一代又一代的大清企業家,成功的多是官員企業家。或者是與官員相勾結的企業家。有學者做過統計,在1885-1894年間創辦民營企業的55人中,有布政使銜的2人,候補道、候選道5人,候補知府、候補知縣6人,其他佐貳雜職7人。大清企業家的「從政熱」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而不斷升溫。甲午戰爭後,1895~1900年新辦的64家民營企業,其創辦人中具卿、寺、布政使銜的有5人,候補道9人,候補、候選知府、知州、知縣17人,其他佐貳雜職28人。對1878-1907年的10家民營毛紡廠統計,創始人中的半數都有捐官的身份。稍有點經濟能力,就要買個機關幹部的身份,寫在名片上,掛在房樑上,刻在墓碑上。當時,老佛爺就注意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了。也注意讓一部分先富起來的人捐個官,成為體制內的人了。洋務運動中先富起來的人群,都是與官場有關系的人,或者就是官員本身。

歷史上,任何一個政權,如果腐敗不加約束,最後到了腐敗的官員比不腐敗的官員多,到了腐敗者比不腐敗者神氣,如果到了這一步,無論朝廷外表做得怎樣光鮮,國家的肌體一定會變得千創百孔。即使你維穩的錢花得再多,也難以長久地維持下去。清朝末年,不說百分之百,70-80%以上的各級領導都已經腐敗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了。大清朝滅亡是順乎天理的,如果它不亡,就違反了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規律了。

大清皇朝是不是不知道自己腐敗的嚴重呢?不是的。它也一次次下過詔書,也一聲聲地反對過腐敗。慈禧太後也認識到腐敗是會葬送大清江山的。她老人家也曾經親自發動過反腐敗運動。但是,大清的腐敗仍然不斷地發展,由局部發展成為整體,由小腐敗發展成大腐敗,最後不可收拾。

為什麼慈禧的反腐敗不見成效呢?舉例來說,浙江楊乃武一案,是由貪官腐敗發展到刑訊逼供、官官相護、層層相掩,釀成了一起大冤案,製造了一起大冤獄。慈禧太後當時是允許老百姓上京告狀的,老百姓上告上訪,沒有安元鼎那樣的民辦黑警察來毒打你。她老人家獲悉楊乃武之姐上訪告狀的信息後,派員調查重審楊案。當時的報紙也揭露了這起案件的腐敗,太後還嚴肅處理了一大批在此案上受賄枉法的官員,流放的流放,坐牢的坐牢,體現了反腐敗的氣勢。當瞿鴻銘揭露袁世凱向軍機處領導的貝勒爺行賄以收買東三省的行政權力時,她老人家也雷厲風行地派員調查取證,她反腐敗的決心不可謂不大。但是,大清的腐敗有增無已。這是什麼原因呢?

第一,官僚體制使腐敗者互相勾結,上下左右,抱成一團。腐敗者上頭還有腐敗者,左鄰右舍也有腐敗者,腐敗的利益上下左右都得到好處,腐敗有了強有力的保護傘。此時反腐敗,震動太大,成本太高,於是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就是想要反腐敗的人,也擔心反腐不成後自己的危險處境,退避三舍了。

第二,腐敗日積月累,腐敗者在官場盤根錯節,已經由少數轉變成了多數,整個官場成了腐敗者的天堂。此時如果有少數官員希望反腐敗,已經是少數對多數,勢單力薄,很可能被驅趕出局。甚至可能被加上一個罪名成為腐敗者,而真正的腐敗者只要所謂政治上正確,就能以反腐敗之名鎮壓不同的派別。當反腐敗已經成為政治斗爭的一根籌碼、一種工具的時候,由於當時大多數人已經成為腐敗者,腐敗者已經習以為常,不腐敗者反而會擔驚受怕。此時要真反腐敗,其阻力之大、風險之大,已是為政者不得不考慮的因素了。

第三,腐敗一旦嚴重到一定程度,全面徹底地揭露腐敗,會嚴重損害大清王朝形象,動搖大清的根本。因此,大清的反腐敗,只是在揭示一些小腐敗,揭露一些散兵游勇式的個體戶式的腐敗。例如,某個腐敗分子如果與知縣有關,又與知府有關,又與戶部或禮部的大官有關,大清就不願意深入細查。因為查出什麼,大清的臉面何在?慈禧的臉面何在?國家的形象何在?還不如掩蓋的好。大清還是大清,表面上還是光鮮得很。

就這樣,大清的腐敗在發展著,終於使大清動搖了國本。它終於病入膏肓,支持不下了。

內斗加速了大清之亡

專制政權不能處理不同政治勢力、不同力量之間的平衡。爭權奪利是專制政權的常態。到了大樹將倒,大廈將傾的時候,內斗必然加強。統治集團內部的斗爭加劇,從而大大削弱統治的力量。大清的晚年,情況就是這樣的。

清朝末年的內斗,表現於多個方面。

第一是後黨與帝黨之間的斗爭。

老佛爺與干兒子光緒皇帝之間,本來雖然有矛盾,但是,尚未表面化,還維持在共撐危局的范圍內。維新變法後,後黨與帝黨的矛盾加劇。表面上,後黨取得了偉大勝利,慈禧太後直接出面掌握了政權,光緒被軟禁於瀛台。慈禧太後有可能是軟禁國家領導人的創始人之一。直到大半個世紀後,慈禧的辦法才再次得到重視。慈禧將光緒軟禁後,雖然表面上風光得很,但是,她統治的合法性不足,外國使節心中不承認,全國人民也並不買賬。這對大清的統治的穩定是很不利的。

慈禧與干兒子光緒有矛盾,與自己的親生兒子同治皇帝也有很深的矛盾。這個矛盾使同治青年夭亡。老佛爺還與當軍機大臣的小叔(丈夫的弟弟)也有矛盾。一度關系很緊張。這種無止無休的內斗,使統治力量大大削弱。

第二,權臣之間的激烈斗爭。

晚清的兩個重臣之間,爆發了一場你死我活的斗爭。一方是軍機大臣袁世凱為代表,另一方是清流派的瞿鴻機為代表。兩派之間開始了你死我活的內斗,從而加速了大清的滅亡。

歷史是錯綜復雜的,交叉重疊的。當年反對、鎮壓維新派的力量,後來一部分人變成了改革派,例如,袁世凱。反對改革的人中,不僅有害怕自己失權的高官,也有世代享受特權的滿清貴族,他們的反對可以理解。但反對的人中間,還有清正廉潔的大臣瞿鴻機。他的反對是出於對袁世凱野心的擔憂。他反對的辦法是利用老佛爺的惜權戀權心態。他深知老佛爺的心理,那就是無論怎樣改革,決不能動她的奶烙。當慈禧向他咨詢的時候,他就向太後提出,有了總理衙門,一切用人的大權,處理政務的大權,全在總理,「太後您能放心嗎?」聰明的太後心裡立刻明白了,原來袁世凱的改革,是要分她的權。這還了得?

1905年11月2日的御前會議上,討論改革方案時,西太後就將那份袁世凱編制的政治體制改革之一的新官制草案,交給瞿鴻機辦理。4天後,經過長久的醞釀、經過大喊大叫了無數遍後的立憲改革方案終於隆重推出了,這是一個偉大的政治改革方案的第一期方案。這個方案中,朝廷的權力依舊,慈禧太後的偉大權力一切依舊;舊的軍機處的權力,一切如舊。它的偉大的變革只在於,有幾個舊衙門的機構改變了名稱,其他一切如舊。就是說,瓶子換了,酒是老的;湯換了,葯還是那個葯。這次改革當然也有其偉大之處,它終於改革出了一個新的部,那就是郵傳部,它負責郵政,電報等項工作。

主持改革方案的偉大的「改革家」袁世凱大人看到情況有變,他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但明白老佛爺才是中國最有權力的人,明白自己失了寵,被懷疑了,這可是件危險的事情,改革成敗與否,總沒有身家性命要緊。現在,他也不想當偉大的改革家了,他也不要甚麼權啊,勢啊。他奏請朝廷免除他的鐵路、電報、輪船等十二個官職。交了權,讓慈禧放心。這次改革斗爭的結果,是最積極倡導改革的改革家被改革了。

這還不算。這位大改革家命懸一線。袁大人想讓自己的親信獲得東三省的領導權。他聽說了慶王爺的公子載振看上了天津一個美麗的名妓翠喜,於是以一萬兩銀子將這她贖了出來,送給了這個貝勒爺,又送了十萬兩銀子為慶王爺祝壽。這件事不知怎的被泄露了,反對派上奏老太後,高舉起反腐敗的大旗,老佛爺大怒,下令必須堅決反對腐敗,火速派人調查。如果查實,一定從嚴處理。這樣,袁世凱的政治生命危在旦夕。

清流派眼見得勝利在望。但是,袁世凱絕處逢生,居然轉危為安。袁世凱端的了得。他在危急之中,鎮靜如山,急忙在調查人員取證之前將翠喜送回原地。調查的官員無法查到翠喜姑娘,此事就查無實據,只得否定對袁世凱送美行賄以圖謀東三省權力的指控。袁世凱行賄買官,擴張勢力,雖然是事實,卻躲過了一劫。他喘了口氣,定一會神,開始瘋狂反撲。

袁世凱不僅是一個能乾的「改革家」,也是一個出色的陰謀家。他開始了反擊行動。他知道太後最恨的人是康有為。她老人家認為康有為教唆光緒皇帝,製造了她母子的不和,也害得她名聲受損。她老人家在菜市口殺了六君子,她也知道,這畢竟不是她的光榮史。她認為,這一切都是康有為害的。當後來康有為寫信要求回國時,他說什麼人都可以赦免,只有康有為除外,她將康有為的信撕得粉碎,以表明她與康有為不共戴天。袁大人了解一個女人的這種心結。他製造了瞿鴻機勾結康梁的罪證,並收買了(只要用錢)太後心腹李蓮英,讓他有意無意地將這些罪證讓太後知道,此招果然激怒了慈禧。她不辨真偽,信以為真,她不能原諒自己信任的大臣與她的死對頭康有為有什麼瓜葛。於是盛怒之下,她罷免了瞿鴻機。太後要處理屬下,是從來不會聽臣下申辯的。

袁世凱打倒了瞿鴻機,又用陰謀打倒了另一個強有力的對手岑春煊。此人是慈禧逃難時的勤王者,太後那時正比一個農村老嫗還狼狽。岑保護了太後,並安排太後吃好住好,讓她恢復了皇家尊嚴,太後對他十分感激。他後來當了郵電部長。袁世凱製造了一張假照片,照片上岑與康梁在一起,慈禧看了照片一眼,馬上決定罷免這個當年的寵臣。她認為鐵證如山。雖然慈禧被說成是十分聖明的太後,她萬萬沒有想到,照片也是可以偽造的。她罷免了岑宣煊。就這樣,袁世凱的政敵們一個個被打倒了。朝中無人可用,也無人敢於為敵,於是,袁世凱又一次被提升為軍機大臣,操持國家大事。

一場改革,就這樣亂烘烘地結束了。改革中朝廷權臣之間的爭斗,大大削弱了清廷的力量,也影響了它的威信。它的敗亡之象,越來越顯露了。

大清之亡亡於拒絕改革

鴉片戰爭後,大清病情日沉,國力日弱,危象日露。長毛之亂,江南破壞極大,國家如大病一場;甲午一戰,北洋水師被小小日本打得全軍覆沒,不得不割地賠款;義和團之亂,八國聯軍攻入北京,慈禧不得不走上逃亡之路。國家的情況一日不如一日,病勢一日重於一日。如此下去,敗亡似不可避免,只在時間短長。

清朝雖然有病,是不是患了絕症呢?歷史是否給了大清以機會呢?清朝有沒有可能挽救危局、避免覆滅的命運呢?

機會是有的。辦法也是有的。辦法就是順應歷史潮流,革除弊政,變法維新,特別是改革清朝的封建專制的政治制度,走上民主立憲或者共和的道路。甲午戰爭慘敗之後,中外人士分析,中華泱泱大國敗於日本彈丸小國,不是別的原因,是敗於政治制度。後來,日俄交戰,日本領土、人口、兵力等遠不及俄國,卻打敗了俄國,輿論也都認為是先進的政治體制打敗了落後的政治體制。這兩場戰爭,給了中國人以深刻的啟發,只有維新變法,實行立憲,進行政治體制的改革,大清才有可能避免覆巢之禍。

清朝是有可能實現轉型的,歷史是給過他機會的。並且給過不止一次。但是它都放棄了。

第一次是光緒皇帝領導下的康梁變法。如果這次變法成功,大清皇朝可以以較小的代價實現歷史的轉型,一個封建的王朝可以通過改良而走上近代化的道路。中國的國力有可能增加,中國的政治有可能進步,中國的法制有可能建立。日本明治維新、俄國彼得大帝的改革都表明,改革也是一種可以嘗試的辦法。這種辦法破壞較小,對國家的震動較小,也能實現社會轉型,走上興旺強盛之路。

但是,維新運動中,改革派和反改革派雙方都犯了嚴重錯誤。改革一方,光緒皇帝年少輕率,急於求成,幅度太大,損害了太多的權勢者的利益。康有為是個不成熟的政治家。他的改革多局限於依靠皇帝的詔書,缺乏合理的改革策略,未取得有效的改革實效。改革派也沒有努力地去團結和分化反對派中的成員。慈禧大後其實是可以利用的力量,但改革派不去利用。卻希望通過暴力行動消除改革阻力。其實,即使袁世凱真的逮捕榮祿,拘禁慈禧,也不能保證改革的順利進行。而反對改革的一方,腐敗昏庸,目光短淺,不了解世界大勢,只看到一己私利。那些保守的滿族老朽,更是缺乏世界眼光和歷史眼光。只知為保護自身已經獲得的利益而反對改革,不知道他們對改革派的鎮壓正是醞釀革命的催化劑。最後,保守派鎮壓了維新派,六君子喋血菜市口。雖然譚嗣同死得慷慨激昂,維新運動畢竟是失敗了。清朝政府失去了一次維新圖強的機會。

第二次機會是立憲派的改革。立憲派要求訂立憲法,成立國會,中國是可以通過這一條西方走過的道路實現近代化的。慈禧太後也部分地認識到了世界的趨勢,認識到大清的腐朽和危險,甚至也認識到了革命派崛起的危險。她部分地同意立憲,她派出五大臣出國考察,並且開始醞釀憲法。如果沿著這條路走下去,中國有可能實現民主改型,通過漸進的方式走進世界先進行列。但是,保守勢力是過於強大,過於看重自己的權益了。他們看到的是小利,看不到國家的大利,只看到自己近利,看不到未來中國的遠利。他們努力將憲法做成皇權的翻版。結果,立憲只是換湯不換葯,滿族皇室成員佔了國會成員的絕大多數,皇權仍然凌駕一切。這樣,立憲失敗了,人民失望了,立憲的失敗再一次為革命派作了大動員。中國社會終於不得不走上一條充滿血與火的道路,中華民族不得不忍受更大的犧牲,走上另一條代價更大些、也更徹底的近代化的道路。日本成功地走上了立憲之路,而中
國終於突不破封建的梓梏。

康梁譚等人維新變法時,改革是有殺頭風險的勾當。十年之後,改革則成了時髦的套裝,連袁世凱和慈禧太後也成了改革家了,也積極地呼籲改革。月換星移,改革、立憲成了時代思潮,他們兩位現在也成了改革派,立憲派了。1905年,袁世凱從天津乘火車到北京,第二天一早,在早朝時向朝廷呈上了一份奏請大清國實行立憲的奏章。他的主題是,救亡非立憲不可,立憲非取法鄰邦不可。就這樣,一個是當年的告密者,一個是當年的屠殺者,成了中國新一輪的改革派。這兩位大清帝國最有實權的一男一女,一個成了大清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一個成了改革開放的最時髦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