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網景的發展簡史
1993年,美國伊利諾州的伊利諾大學的國家超級計算機應用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Supercomputing Applications,簡稱NCSA),發表了一個瀏覽器,命名為「Mosaic」,在當時人氣爆發的大受歡迎,Mosaic的出現,算是點燃後來網際網路熱潮的火種之一。
1994年4月4日,MOSAIC開發的中心人物馬克·安德森和Silicon Graphic(計算機繪圖用的高性能計算機製造公司,簡稱為SGI,中譯則是「視算科技」或「硅圖」)公司的創始人吉姆·克拉克在美國加州設立了「MOSAIC Communication Corp」。
Mosaic公司成立後,由於美國伊利諾伊大學的NCSA擁有Mosaic的商標版權,且伊利諾伊大學已將技術轉讓給望遠鏡娛樂公司(Spyglass Entertainment),開發團隊必須徹底重新撰寫瀏覽器代碼。
1994年10月13日,該公司開發的瀏覽器Mosaic Netscape 0.9發布,雖然仍是beta版本,該瀏覽器獲得重大成功,成為當時最熱門的瀏覽器。
1994年11月14日,為了避免和NCSA的商標擁有權問題,更名為網景通信公司(Netscape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同年12月15日,網景瀏覽器1.0正式版發布,軟體改名為網景導航者(Netscape Navigator)。 網景導航者是以共享軟體的方式販賣,因為功能追加得很快,所以當時佔有率相當地高。經歷後續版本的用戶積累,網景成為瀏覽器市場佔有率的首位。
1995年8月9日,公司首次公開募股獲得巨大成功。原本股票價值,為每股14美元,但因一個臨時決定,股價倍增至每股28美元。第一天收市,股價升至每股75美元,幾乎是當時創記錄的「首日獲利」。1995年,該公司的收入每季上升一倍。
稍後時間,網景公司更多次嘗試創做一種能夠讓用戶通過瀏覽器操作的網路應用系統。這引起微軟注意,擔心網景可能威脅到微軟的操作系統和應用程序市場,於是在1995年向望遠鏡娛樂公司(Spyglass Entertainment)買下Mosaic的授權,以此為基礎開發了Internet Explorer ,進軍瀏覽器市場,雙方激烈競爭就此展開。網景公司的Netscape Navigator與微軟公司的Internet Explorer之間的競爭,後來被稱為「瀏覽器大戰」。 1998年1月,網景與微軟IE瀏覽器競爭失利以後,為了挽回市場,網景通信公司公布旗下所有軟體以後的版本皆為免費,並開放網景通信家(Netscape Communicator)4.0的源代碼,成立了非正式組織Mozilla(謀智)。Mozilla項目啟動,最終Mozilla組織開發出了在功能和穩定性上更出色的新一代網路應用軟體套裝「Mozilla Application Suite」,它所採用的新排版引擎最後被網景市場部門命名為「Gecko」。
1998年10月,公司耗資100萬美元收購Newhoo並重新命名為「Open Directory Project」,在內容開放條例下發布其資料庫。 1998年11月24日,美國在線以42億美元、免稅換股的方式,收購網景。而在2000年美國在線又與時代華納合並。最終,網景的伺服器產品和專業服務團體,成為iPlanet的一部分。iPlanet為美國在線和太陽微系統共有的營銷和發展聯盟。
延遲近2年後,2000年11月14日,美國在線跳過了Netscape 5,終於發布了採用Gecko引擎的新版本Netscape 6。 證實微軟因濫用壟斷能力而敗訟後,美國在線向微軟提出索償訴訟。在2003年5月,微軟和美國在線達成和解協議,願意支付網景7.5億美元,並同意向美國在線提供7年無限制的使用和散布Internet Explorer的權利。這被認為是「網景退出的信號」。
2003年7月15日美國在線解散網景公司,大部分程序員被解僱,網景的標志也從辦公大樓中去除。而Mozilla基金會(Mozilla Foundation)亦在當天成立。網景只作為一個商標存在。 2007年12月28日,美國在線在博客表示將停止網景瀏覽器的開發 ,並於2008年3月1日停止安全更新和所有的技術支持,並建議用戶轉移使用Mozilla Firefox瀏覽器。這就意味著於1994年問世的 Netscape 將正式退出歷史舞台。
1998年11月,網景被美國在線(American OnLine,AOL)收購,而後來美國在線和時代華納合並,之後再獨立。美國在線依然使用網景這品牌,於2008年3月1日停止支持的網景瀏覽器後,保留了門戶網站Netscape。此外也有經營著一個以網景為名的廉價互聯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