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麼是買入價,賣出價,中間價
1、中間價(middle rate),即買入價與賣出價的平均價。常見於報刊雜志或經濟分析之中。中間價:不對個人,指銀行通過外管局的基準價制訂本行牌價的標准,一般是本行現匯買入價與賣出價的平均數。
中間價發行是指以介於面額和時價之間的價格來發行股票。我國《公司法》規定,股票發行價格可以按面值發行(等價),也可以超過票面金額(溢價),但不得低於票面金額(折價)。
股份發行或上市後,其市場價格通常會高於發行價格,中間價發行是給予投資者的一種利益。我國股份公司對老股東配股時,基本上都採用中間價發行。
2、賣出價 (Selling rate/Ask or Offer rate)是股票買賣中或銀行賣出外匯時使用的匯率。不同標價方法下賣出價的含義不同。
賣出匯率也叫外匯賣出價、賣出價。是外匯銀行向同業或客戶賣出外匯時所使用的匯率。因為其客戶主要是進口商,所以賣出匯率又被稱為進口匯率。
賣出匯率,即賣出價。在採用直接標價法時,銀行報出的外幣的兩個本幣價格中,後一個數字(即外幣摺合本幣數較多的那個匯率)是賣出價;在採用間接標價法報價時,本幣的兩個外幣價格中,前一個較小的外幣數字是銀行願意以一單位的本幣而付出的外幣數,即外匯賣出價。
買入價和賣出價都是站在銀行(而不是客戶)的角度來定的;另外,這些價格都是外匯(而不是本幣)的買賣價格。買入價和賣出價的差價代表銀行承擔風險的報酬,一般為1%一5%。銀行同業之間買賣外匯時使用的買入匯率和賣出匯率也稱同業買賣匯率,實際上就是外匯市場買賣價。
3、買入價(Buying rate/Bid rate),即買入匯率,是銀行從客戶或同業那裡買入外匯時使用的匯率。
買入價 :該價格是市場在外匯交易合同或交叉貨幣交易合同中准備買入某一貨幣的價格。以此價格,交易者可賣出基礎貨幣。位於報價中的左部,例: USD/CHF 1.4527/32, 買入價為1.4527; 意為投資者能賣出1 美元買進1.4527 瑞士法郎。
買是站在銀行角度來說的,買就是銀行買,即我們把外幣交給銀行,換回人民幣.
不同標價方法下買入價的含義不同。在直接標價法下,買入價指銀行買入一定的外幣而付給顧客的若干本幣數。銀行實行賤買貴賣的原則,買入價是較小的數,即買入外幣時付給顧客較少的本幣。因此,在直接標價法下,買入價在前;在間接標價法下,買入價指銀行買入若干個外幣而付給顧客一定的本幣數。銀行實行賤買貴賣的原則,買入價是較大的數,即買入較多的外幣時付給顧客一定的本幣。因此,在間接標價法下,買入價在後。
『貳』 銀行的買入價與賣出價是什麼意思
若是招商銀行一卡通:銀行買入外幣現匯或現鈔,客戶賣出外幣現匯或現鈔的價格分別叫做現匯買入價和現鈔買入價;反之,銀行賣出外幣,客戶買入外幣的價格叫做賣出價,賣出價部分現匯和現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