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郎咸平说的股市快进快出什么意思
就是买进股票就是为了赚差价的,可能几天买过几天就卖了
快进快出
买进思考不多卖出思考也不多
❷ 郎咸平教授的主要言论,以及您对他的评价
郎咸平语录.(大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错不在家长,错在中国的产业链定位,在以制造业为主的国家,找不到工作是应该的。
中国的经济是二元经济,同时存在过冷过热,而这一点在广东更甚。广东企业90%的压力来自于二元经济。
最喜欢谈论广东,因为问题太多。
我反对‘国退民进’,即使企业家干得再好,也不能把企业送给他!
与其说是韦尔奇传奇,不如说是韦尔奇泡沫,韦尔奇带给GE股民的是一堆泡沫。
香港人只在乎股票赚多少钱、房地产什么时候涨,你在那里谈深层次的理念,人家不想听。于是想“转战”大陆。
假如哪个企业家所作所为是我看不出来的,我从今天开始封剑退出江湖。
------------------------------------------郎教授经典语录1、我最讨厌文过饰非的学者,你以为把事情压着,问题就解决了吗? 2、中国楼市产生泡沫,是中国的投资商环境持续恶化造成的。 3、我认为,真正能赚钱的好项目,应该由我们全体老百姓来做。 4、你敢内幕交易,打官司打到你家破人亡、妻离子散也未可知。 5、如果没有规则,金融大鳄进来之后,一定是以大欺小、以强欺弱。 6、我们被迫将产品大量出口到别的国家,赚取一些必定贬值的美元。 7、你可千万不要以为存储是美德。因为我们社会保障条件不足,逼得你不得不储蓄。 8、你如果想在香港请法官吃饭,那是绝对不可能的。法官根本不敢跟你去吃饭。 9、为什么美国大学生专业不对口能找到工作,而我们中国大学生专业不对口就找不到工作? 10、你知道许三多薪水多少吗?900块。那他凭什么热爱他的工作呢? 11、美国人纪律性之强是你不可想象的。 12、没有经过经济危机洗礼的民族,不可能是经济上成熟的民族;没有经过经济危机洗礼的企业家,不可能是成熟的企业家;没有经过经济危机洗礼的公民,不可能是市场上成熟的公民。
----------------------------------------------------------------------郎咸平-个人观点中国的高科技思维是中餐馆似的思维,也就是不讲工序、不讲纪律的思维;一个没有纪律的团队是根本无法成长为微软的。..不养高科技文明的七个传统文化观念:“失败是成功之母”;“杀鸡不用牛刀”;“四两拨千斤”;“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内行领导内行”;“宁作鸡头,不当凤尾”;“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中国高新技术的思维困惑:面向科研还是面向研发,面向专家还是面向产品,面向过程还是面向结果,面向机遇还是面向战略,面向研发规律还是研发速度,面向“以人为本”还是“以法为本”。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战略与研发组织结构根本就是错误的。------------------------------------------评价:(引用)作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用知识打败“资本大鳄”的第一人,郎咸平先生被人们尊称“郎监管”,意指他的存在,至少可以与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平分秋色。郎咸平敢言直言,不讲情面,开了中国近年来直接批评的先风;他的思想有大战略观,思路开阔,比较符合中国实际。迄今为止,我还没有发现他的明显漏洞。以上是我对朗的优点的总结。
但是,郎咸平先生也有三点不足,这些不足非常致命,注定阻碍他对中国影响的持续性:一是郎在走穴上投入精力过多,没有时间治学,且将过知识创造年龄;二是太惯于散兵游勇,自吹自擂,目中无人,不能团结优秀人才:三是游历于富豪官员之中,对中国下层缺乏了解。
郎咸平的缺点,似乎也可以从他对自己的评价中看出。他说:“我只是一个小教授我毫无权利,我解决什么问题呀?!我也很悲观,混到现在一事无成,什么都解决不了。我今天中午跟媒体也讲了,我人生目标也改了,不想当教授,也不研究金融炒家,完成中学时的遗愿,改作明星了,我现在最大的人生目标是参加明年的央视春晚,由我来取代赵本山演一段小品好不好?”
从这个自我评论中可以看出,就郎咸平的现状来说,他应该是消极的、颓废的。这个时候人们给予他的所谓“当代鲁迅”的赞扬,只能害了他那颗已然非常虚荣的心。目前来看,郎咸平先生的心态已经非常脆弱,因为他的强势和高傲,他不能容忍失败。但是,郎又没有自己的同盟者,他所交往的一些朋友,有的受市场理论影响太深,有的已经由于自己的错误认识失去民心。因此,我们只能看到一个天马行空、独来独往的郎咸平“侠士”。
曾经自信满满的郎咸平先生,缘何也如此失魂落魄呢?这正是郎咸平先生不了解中国国情的表现。曾几何时,郎咸平先生提出制度化解决民企原罪的问题,并被远在海外的仰融委托,出任“独立第三方”,试图调解仰融和辽宁省政府之间的矛盾。然而,官僚主义的势力何其强大,岂会被你一名言论学者左右局势;否则,以后有学者的言论一言九鼎,还要这些政府官员干什么?其实,在我看来,这次“调解”,就让郎咸平触犯了官员集团的利益和势力。但是,官员们的低效率,有的时候可以表现为包容力,特别是对于来自台湾的知名学者。这使得郎咸平先生后来挑起了震惊中外的“郎顾之争”,并以顾雏军的锒铛入狱而终结。此后,郎咸平名声大震,出场费节节提升,闪光灯、鲜花、掌声成了其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是,这种风光的生活,也形成了他本人难耐寂寞的新弱点。
等闲之人都羡慕明星,但明星的情绪受制于自己的小圈子。在这个圈子不被关注、关怀,他们就有可能陷入无助。对于明星,闪光灯是生活的一部分,一旦公众关注度小了,或者被新的明星顶替了,留给他们的就是失落、寂寞、颓废甚至自杀。明星更脆弱,更容易走向绝路,这是明星的们普遍的心态问题,也与他们有没有朋友开导有关。现在的郎咸平教授,离了大陆不能过,离了闪光灯不能过,惟一不想回去的,就是曾经造就他知识武器的书桌了。
当然,即使不再钻研学问了,以郎咸平先生的造诣,也是远超那些掌控中国经济命脉的高级官员们。为什么庸才可以治理国家,而有才华的人偏偏要承受孤独和寂寞呢?这正是中国的国情所在!人不能尽其才,是中国当前社会资源的最大浪费。其实,纵使是管仲再生,如果他现在的职位只是一位教授,他有可能担任我们泱泱大国的总理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所以,对于管仲式的人才,焦急不是唯一的办法,而是要静观时局,勤奋钻研知识,同时等待获得治理国家机会。
官场上庸才辈出的时代,大多处于太平盛世年间。但是,现在的中国是不是太平盛世呢?看看每年流出的不低于总产出30%的财富,30%左右的、有去无回的政府各项收入,30%的私人既得利益收入,而只有不到10%的产品为13亿工农群众获得。这种分配格局很快将掏空中国人民的每一分财富和每一滴汗水,这种局面显然是不能继续下去的。
当收拾残局时代来临的时候,我们的郎咸平教授,如果仍然保持着斗志和激情,他卓越的才华,将大有用武之地。
❸ 郎咸平说股指期货前面赢9次最后1次输,9次赢的全部输光,是什么意思
我个人认为目前股期是国内是刚刚兴起的一产物,成本较高,技术较复杂,目前中小股民还未参与,股期,这个东西是允许做空 的,
做空----关键就是做空
中国的经济没有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里,掌握在国外大投行
国有四大银行,有高盛,花旗,美国商业…………等等国际投行持股35%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中金公司被高盛持股35%,
中金公司是什么?
如果不是在今年股市的低点突然冒出来个中金、汇金。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个家公司
中金也就是中国的国际投资银行,其中国有四大银行参股65%国外投行35%
中国只有压榨民众的本事,去世界上搞投行,只有挨打的份,
外国人参股(股权)不是雷锋白求恩,那是要赚钱的,例:08年金融危机,美国商业银行巨额亏损,但是很快又发出公告美国商业银行从建设银行上市赚到1200亿美金,即使在08年金融危机美国商业银行依旧保持盈利,1200亿美金相当于什么?14E中国人每人给他了100元吧,持有的20%的股权相当于(中国建行有26000个网点),美国商业银行什么也没有干就直接拥有了5200个营业网点。
双汇,太子奶,等等等………………人家来是榨你的钱不是来做白求恩。。。
有点跑题了
为什么赚9次,亏1次就全亏完了
体制问题,
外行管理内行
内行过于外行
国内没有专业的投资银行人才,
中国的股市中国人都做不了主,您说您会赚吗?
举例说明:2011年11月11日,看股市大盘,在那一天里指数全红,但是绝大多数股票没有涨,全天两桶油几乎要涨停在2点半后2油开始跳水,~!
2011年11月是终结了08年以来的大熊市,但是2011年高盛对外唱多中国,国内各大券商,机构全部唱多,但是在2011年10月9日,高盛则在内部客户文件上要求所有客户全部清空手中股票。。并且下跌开始高盛依旧在唱多中国资本市场,同时在新加坡,香港等东南亚有中国盘的市场全面做空。中国在资本市场上亏损1W亿,但是高盛在那么几天的时间里轻松赚走400E。
==============华丽分割线======================================
做空A股根本就不需要进入A股市场,只需要在纳指、港股的国企盘与新加坡的A股盘就可以了
香港H股的中石油,中石化在H股下跌3%,杠杆比例到A股就是30%,所以国际投行只需要掌握H股就掌握了A股。。
中国没有完善的资本市场体系,用10多年的时间走完了,资本主义国家的一百多年的道路
资本市场发展是畸形的
美国的主板市场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只有800只股票,中国10多年的时间已经有了2000多只股票
您说您能赚吗?
❹ 什么是郎咸平
郎咸平祖籍山东潍坊。1956年出生于台湾桃园县,父亲是个军人。1986年获得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金融学博士学位,后执教于美国多家商学院,包括沃顿商学院、密歇根州立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纽约大学、芝加哥大学等,1994年他移居香港,郎博士现任香港中文大学和长江商学院金融学讲座教授。郎教授曾担任世界银行公司治理顾问,深交所公司治理顾问,亚洲开发银行的中国 行改革治理顾问,香港政府财经事务局公司治理项目顾问。
郎教授曾于1998-2001在世界银行担任公司治理顾问,于世银经济学家 StijnClaessens和SimeonDjankov合作,致力于研究公司治理以及保护小股民权益的课题。在质疑格林柯尔之前,曾三叩TCL、四问海尔。
香港人只在乎股票赚多少钱、房地产什么时候涨,你在那里谈深层次的理念,人家不想听。于是想“转战”大陆。
我是一个喜欢生活在闪光灯下的学者。
我讲一句大话,假如哪一个企业家的所作所为是我郎咸平看不出来的话,我从今天开始封剑退出江湖!
我是一匹来自南方的“狼”(郎)。这个社会历来不欣赏这种做派,而喜欢中庸、四平八稳。所以我这几十年走得比较辛苦。
❺ 有什么好的股票节目
好的股票节目有:《股市天天向上》、《财经郎眼》、《交易日》。
以下是关于这些股票节目的详细解释:
一、《股市天天向上》
《股市天天向上》是一档深度解析股市动态的节目。每期节目都会邀请业界专家、资深投资者,以及金融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股市的最新动态、热门板块和个股走势。节目内容实用,对于想要了解股市动态、学习投资技巧的朋友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二、《财经郎眼》
《财经郎眼》是一档以财经话题为主题的电视节目。节目中,知名财经评论家郎咸平会就宏观经济、金融政策、市场动态等方面进行深入浅出的解读。该节目观点独特、见解犀利,对于关注财经动态、希望拓宽财经知识的观众来说,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三、《交易日》
《交易日》是一档以实战为主的股票投资节目。节目聚焦于股市实时交易,通过专家解读、市场分析、个股推荐等方式,为投资者提供实时的投资参考。节目还注重投资策略的分享,对于投资者提高投资技能、优化投资策略有很大帮助。
以上股票节目都是集专业性、实用性和实时性于一体的优质节目,对于关注股市动态的投资者来说,是值得一看的。这些节目不仅能提供最新的股市信息,还能帮助投资者提高投资技能,做出更明智的投资决策。
❻ 欧洲股票市场的起源是什么,简单说下就行
股票市场的起源----郎咸平
1720年,英国、法国等国针对当时所发生的三次欧洲金融危机拟定了一个《泡沫法案》。所谓三次金融危机,是连续发生了三次股票市场大崩盘。各位可以上网查一下,包括法国的“密西西比泡沫”、以及英国的“南海泡沫”。我们再往回看,在1720年之前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从16世纪到18世纪的一两百年间,是所谓的“重商主义”时代。当时的欧洲各国,为了掠夺大量的黄金白银,所以成立了全世界第一家国营企业——东印度公司(这个公司给我们中国人带来了无穷的噩梦)。东印度公司是国有企业,是以炮舰为前导、以盈利为目的一家公司。欧洲各国,为了掠夺殖民地,不停的打仗,打得民穷财尽。不得已只有发行战争债券,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债券。但问题出来了,战争债券到期得还钱啊。如果还不起怎么办呢?那只有“打白条”了。同学们能不能告诉我一个英文单字-----把这些还不了款的“白条”摞成一堆的存量的英文怎么讲?对,就是同学们所说的“stock”。也就是说,利用国有企业掠夺财富,而还不起的债务就叫做“存量”。控制着一大堆还不起钱的债券,或者叫“白条”,到最后还是要还嘛,那怎么还呢?当时就有几个聪明的人说,要还掉“白条”就得搞个“市场”来骗。市场叫做market,所以就搞了一个stock market——“白条市场”(我们翻译成“股票市场”)。如果你要搞个市场来骗,就不能搞个脏脏乱乱的菜市场,不好看嘛。那你要怎么骗呢,就要搞的富丽堂皇-----大理石的地板,大理石的柱子,宏伟之极,就像今天的上交所和深交所一样。(笑声、掌声)。当时国王就说,好啊,这我可以做到,没问题。但我怎么骗人去买白条呢?聪明人说,“白条”现在千万不能卖,因为它没价值。那么国王说我怎么创造出白条的价值呢?聪明人就说白条的价值是可以创造的,你就告诉他们这个“白条”的价值是取决于未来的现金流。国王说,这个未来的现金流用什么做担保呢?聪明人就说用“东印度公司”未来掠夺的金银财宝来做担保。所以你们今天读财务管理,你发现股票价值取决于未来的现金流,这个概念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然后,就劝告老百姓买“白条”,因为它代表的是未来的财富,就是东印度公司从亚洲到非洲,到南美洲掠夺来的金银财宝,而这就是“白条”未来现金流的保证。将白条卖给第一批傻瓜。(笑声)第一批傻瓜再用同样理由卖给第二批傻瓜,然后卖给第三批傻瓜。到最后把“白条”的价格炒得无比之高。可是这么细小而不成熟的市场所寄托的只是未来不可预测的现金流。终于发生了三次金融危机。
到这个时候,欧洲各国才理解了股票市场官商勾结、内幕交易、操纵股价,以及借钱炒股的本质。我们今天在中国股市上看到的不法事情,在当时都发生过,只是我们不了解这段历史。欧洲三次金融危机之后,欧洲就在1720年推出了一个《泡沫法案》。英国禁止了股份有限公司达一百年之久。而法国禁止了银行这个名词达到了150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