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股票多次购买,成本价怎么计算的求公式
现在有一支股票,原来持有3000股,成本价是14块,现在加仓,股价是10块,加5000股的话成本价会变为:(3000*14+5000*10)/(3000+5000)。这里没有考虑买卖的手续费。如果有多次买卖,计算剩余股票成本价的公式为:所有买入成交金额,加上所有买卖的手续费,减去所有卖出成交金额,最后除以剩余股票数量,就是剩余股票的成本价。
② 2次买入股票成本怎么变化
2次买入股票后,成本会根据两次买入的价格和数量发生变化,具体计算方式和影响如下:
成本计算:
- 加权平均价:当你分两次以不同价格买入同一只股票时,你的成本是两次买入的总金额除以总股数。即(第一次买入价格第一次买入股数+第二次买入价格第二次买入股数)/(第一次买入股数+第二次买入股数)=每股平均成本。
- 交易费用:成本还包括买入时的佣金、过户费等交易费用。这些费用会按照每次买入的金额或股数按比例计算,并加到你的成本中。
成本变化:
- 低价买入摊低成本:如果你第二次买入的价格低于第一次,那么你的平均成本会降低。这是因为低价买入的股票会“摊平”高价买入的成本。
- 高价买入增加成本:相反,如果你第二次买入的价格高于第一次,那么你的平均成本会上升。
卖出时的计算:
- 卖出价格与成本:当你卖出股票时,无论你是卖出第一次买入的还是第二次买入的,都是按照你当时的卖出价格和持股数量来计算盈亏。盈亏=卖出总价-买入总价(包括两次买入的总成本和交易费用)。
- 不分先后:卖出时不会分别计算你两次买入的先后或价格,而是统一按照你的平均成本和卖出价格来计算盈亏。
交易策略:
- 高抛低吸降低成本:通过在高价时卖出部分股票,在低价时再买回,可以降低你的平均成本。但这种方法需要准确的市场判断和时机把握。
- 长期持有:对于长期投资者来说,不必过于关注短期的成本变化,而是应该关注公司的基本面和长期发展前景。
综上所述,2次买入股票后,你的成本会根据两次买入的价格和数量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会影响你的盈亏情况。因此,在进行股票交易时,需要谨慎考虑买入和卖出的时机和价格。
③ 一只股票经过多次买和卖怎么算成本
股票买和卖的成本计算成本:股票成本=股票价格*买卖股票的股数*(1+交易费用比率)
交易费用比率包括交易佣金比率、交易印花税比率、上海证券交易所还要交股票过户费0.1%。
举例:假如你的在指数在2000点的时候,买入深圳交易所上市的股票,也就是不考虑交易过户费用。
股票价格刚好是20.00元每股,你买了100手(1手=100股),还有要考虑你的股票交易佣金的多少(一般交易手续费是0.05%~0.3%不等,看你所开户的证券公司给你的多少交易佣金比率,我们假设是0.1%)加上交易印花税比率。则你的买入成本是:
20.00*10000*(1+0.1%+0.1%)=200400元。相当于每股成本:20.04元
到指数到了2300点时,股票价格每股也涨到了23.00元,你在这个时候卖出一半,也就是50手,则你卖出的成本是:
23.00*5000*(0.1%+0.1%)=230元
你卖出的50手就收回资金:23.00*5000-230=114770元。则你剩余5000股股票的成本就是:200200-114770=85430元,则相当于每股成本为:85430/5000=17.086元。
到了指数跌回2000点时,如果股票价格也回落到20.00元每股,你再买入5000股,则这次5000股的成本是20.00*5000*(1+0.1%+0.1%)=100200元。
相加,你10000股的成本就是100200+85430=185730元。则每股成本为:18.573元,你的成本就由原来的每股20.02元降低到了18.573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