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炒股是一件好事还是坏事你是如何看待炒股的
我个人觉得炒股是一件坏事,因为我觉得炒股具有一定的风险,而这种风险是无法进行预估的。
在我们身边会有很多人喜欢炒股,有的人通过炒股让自己获得一定的利润,但是有的人通过炒股却让自己赔了本钱。所以我个人觉得炒股是存在一定的风险。
三、我认为普通人最好不要炒股。
我之所以说普通人最好不要炒股,是因为在一般情况下,普通人没有办法更好的了解股市,并且也不能根据古诗做出专业的分析。如果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炒股,只会增加炒股的风险。所以我个人觉得普通人最好不要选择炒股,应该选择通过工作或者是创业,用来维持自己的生活,并且让自己获得一定的积蓄,这样对于普通人来说才是比较稳妥的生存方法。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
『贰』 大学生开户炒股利大还是弊大
大学生炒股的利与弊
前言: 中国 A 股市场自 2001 年以来经历了长达近五年的漫漫熊途,后经过股权分置改革及资本市场法制建设的完善, A 股市场终于 在 2005 年 7 月谷底反弹,由此拉开了持续至今的牛市。 2007 年 2 月 16 日 上证指数突破 3000 点达到历史最高位,面对如此火爆的股市,不少学生族尤其是大学生们纷纷开户入市。面对大学生炒股,社会上褒贬不一。我们推出此文就是要探讨一下大学生炒股的利与弊,希望此文能给正在炒股或者准备炒股的学生族们一些指导。
一 诱人的股市
火红的股市早已不再只是吸引老股民了。 事实上,现在 " 股市学生军 " 已经不是新名词, 学生炒股 ,早在上一轮股市走牛的时候,就曾引发过不小的争论。
" 牛市就是(投身股市)最简单的原因。因为牛市,所以参与,所以赚钱。 " 大学生小蔡自信地说。一定程度上,学生们是被股市诱人的行情和全民炒股的热潮裹挟进来的。数据显示, 截至 2007 年 3 月 21 日 , A 股日开户数连续超 10 万的历史新纪录扩大至 8 天。目前,沪深两市账户总数已达到了 8591.53 万户 ,创历史新高。前不久更传出 广州小学生拿利市炒股的新闻,可想而知,作为“专业对口”的广东金融学院的大学生们 , 对股市外汇肯定不陌生,因而可以推测我们学校学生炒股的比例应该不小。
二 股市的陷阱
然而,中外股市历史都告诉我们,即使是牛市,也决不意味着市场不存在风险。一项关于投资者盈亏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 2006 年有 13.78% 的投资者持平,亏损的则高达 20.92% 。很显然,牛市里也有投资者成为 " 牺牲品 " 。
据《广州日报》载: “ 炒股已经深入大学校园,不少学校院系几乎全民皆股 ” 。这说明炒股热已波及宁静的校园,也反映出目前金钱至上以及 “ 吹糠见米 ” 的社会心态。
专家称,十人炒股二赚一平七亏是普遍规律。有报道说的珠海某高校金融系小潘先赔 5000 元后赚 50 万元只是个例,不足为据。另一位同学倒是说出了实情: “ 周围的同学都是有赚有亏,几乎打平手 ” 。
或许 2001 年 7 月末那次的 “ 黑色星期周 ” 能给我们一些启发,那一周的持续下跌结束了持续了几年的牛市行情,上证指数转入了长达五年的跳水期。而之前因为股市走牛而入市的许多大学生股民不得不 “ 喋血股市 ” 。在这次 “ 黑色星期周 ” 中,大多数学生赔了,有的甚至血本无归。
三 学生现身说法
在网上,时有“大学生股神”出现。最传神的故事之一来自复旦大学 -- 该校学生周强,靠着 3000 元资金起家,现在已经是一个私募基金的 " 头头 " 。
" 我是 2004 年股市在 1700 多点的时候入市的。 " 周强说,之后遭受股指一路下跌,虽然资金量小,也还是亏多赚少。 " 吃了很多亏之后,慢慢摸索出了一套选股的方法。比方我现在喜欢选择各个板块的龙头,或者业绩不错的二线龙头。 " 两年左右的股市历练,已经让周强颇有心得。
去年 11 月买入陆家嘴股份,被周强称为自己的 " 成名战 " 。当时他由 7.8 元 / 股买入,两周内飙升了 70% 。他当即卖出,再全部买入长安汽车,又在中途涨停的时候做了一次差价。这一系列操作让周强获利丰厚,整个去年,其收益率超过了 300 %。以至于现在已经有不少人找他推荐股票、委托理财,合作者也远不止身边的同学了。
“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 ,大学生炒股在某种程度上走一个比较冷静、理智的路子,即先模拟炒股,后进入股市搞金钱实战。对于已入市的大学生来说,他们大多都炒一些中线,因为大部分时间我们还得看书,他们认为炒股对自己有益的是,炒股使学生对经济形势的关注度大为增加。大部分学生股民 表现得比较理性,一夜暴富并不是他们的目标,他们希望通过股市操作,能够更多了解利率、汇率走势等等。
四 家长的态度:支持的声音越来越多
在大学生小蔡的爸爸看来,支持儿子炒股不是希望他能赚钱,他说 " 也许亏点钱对他更好,年轻人,心态不免浮躁,人生第一笔钱赚得太顺绝对不是好事,股市如人生,有起有落,这是对他们的额外历练。
一位姓伍的家长则称:我支持儿子炒股,通过炒股让他明白赚钱的艰辛,从而达到教育儿子用钱有度的目的 , 同时又教会他如何理财,增强了投资意识。
但有家长则表态,反对大学生炒股,因为他们心智不稳定,又没有经济基础,用父母的血汗钱去做摸不着边际的事,既影响学业,又加重父母的负担。
在大多数情况下,子女如果选择炒股,父母都会理解甚至是支持。毕竟对大学生来说,这是他们的自由了,但通常父母会要求子女在不影响学业的前提下进行。
五 专家 观点 股市有风险不鼓励学生炒股
对大学生炒股一事,人们有赞有弹, 赞者认为炒股可以培养财商,使其更适应社会发展 。反对者认为,沉迷股市必然会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荒废了学业,如果要做到炒股学习两不误可不太容易,对于应以学习为重的青年学子来说,如此心有旁骛将会得不偿失。
辽宁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我国著名经济学家林木西教授在谈到大学生炒股时认为,大学生炒股行为显然是弊大于利,高校和家长不应该支持。 他认为,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炒股一方面固然可以使大学生得到锻炼,但毕竟是一项风险较大的投资。再者,一些大学生之所以投身炒股,大多是出于利益驱动,想通过炒股取得一定的经济利益。正因为炒股具投机性质,大学生即使能够在炒股中获得一定经济利益,也将不利于大学生人生观的形成和塑造。很多刚入市的投资者在对待亏钱的问题上,也没有做好充分准备,盲目跟风的入市很可能放大这些风险。但无论是学生还是其他人,以平常心对待股市,不激进,也不恐惧,才是最重要的。
青年发展和成才研究专家、中国青年研究杂志社社长刘俊彦认为,对于经济类专业的学生和有志将来从事经济类工作的学生来说,如果家庭经济能力允许,在不至于影响到正常学习和生活的情况下,炒股是一种实践。但如果不顾自己的经济能力,耽误了学习,得不偿失。所以大学生炒股还是要自己把握好 “ 度 ” 。
总结大学生炒股要把握 “ 度 ”
看过本文后,我想同学们都对炒股有了更理性的认识,在此本刊小编给本校的学生股民们一些建议:首先学习是天职,炒股只能是学习活动,而不是赚钱手段;其次,炒股金额不能过多,否则会造成难以承受的压力;最后,每个星期用来炒股的时间不应超过 7 个小时,即每天 1 个小时,大学时代不应该让自己成为 “ 炒股专业户 ” ,而是应该珍惜大学这段美 好时 光。
『叁』 鑲$エ铻嶈祫涔板叆鏄鍒╁ソ杩樻槸鍒╃┖
铻嶈祫涔板叆渚挎槸鍊熼挶涔拌偂绁锛屾病鏈夊埄濂藉埄绌轰箣璇达紝涓昏佺湅浼佷笟鑷韬杩愯惀鐘跺喌銆傝瀺璧勬槸闈炲父鏅閬嶇殑閲戣瀺浜ゆ槗鏂规硶锛屽綋鎶曡祫鏂归渶瑕佷拱杩涙煇涓鑲$エ鏃讹紝鍥犱负璧勯噾鐭缂猴紝涓嶈兘杩涜岃偂绁ㄤ氦鏄撴椂锛屽畬鍏ㄥ彲浠ラ氳繃铻嶈祫鏂规硶杩涜屻傚樿嫢浼佷笟鐨勭粡钀ョ姸鍐佃壇濂斤紝淇冧娇鑲′环涓婃定渚挎槸濂戒簨锛屽樿嫢璐㈡姤涓嶈╂姇璧勪汉婊℃剰锛屼究鏄鍒╃┖銆
鑲$エ铻嶈祫涔板叆鏄鍒╁ソ杩樻槸鍒╃┖
铻嶈祫涔板叆灏辨槸涓绉嶅彲浠ユ潈琛¤偂绁ㄥ競鍦哄氱┖鍙樺姩鐨勬秷璐规暟鎹锛屽苟闈炴槸缁濆圭殑锛屽彂鐢熶互涓嬫儏鍐碉紝鍙鑳戒細鑷翠娇涓鑲″湪铻嶈祫涔板叆鐨勬椂鍊欙紝鑲′环鍙戠敓涓嬭穼璧板娍锛
1銆佷富鍔涘嚭璐э紝鍦ㄥ競鍦轰笂锛屾煇浜涗富鍔涗細鍒╃敤铻嶈祫涔板叆鏉ヨ繘琛屽嚭璐ф搷浣滐紝鍗充富鍔涜秮铻嶈祫涔板叆锛屽競鍦轰腑鐨勬暎鎴蜂拱杩涙椂锛屽湪涓婃柟娲惧彂鎵嬩笂鐨勭圭爜锛岀瓑绛圭爜娲惧彂瀹屾瘯涔嬪悗锛屼釜鑲′細鏈夊ぇ璺岃蛋鍔裤
2銆佷富鍔涙礂鐩橈紝鏌愪簺涓诲姏鍙戠幇鐩樺唴鐨勬暎鎴锋瘮杈冨氾紝涓轰簡鑳芥礂鍘荤洏鍐呯殑鏁f埛锛屽垯鍙浠ュ湪涓婃柟鎶涘嚭鍘讳竴灏忛儴鍒嗙圭爜锛屾潵鎵撳帇鑲′环锛屽紩璧峰競鍦轰腑鐨勬姇璧勪汉鐒﹁檻锛屾姏鍑哄幓鎵嬩笂鐨勮偂绁锛岃揪鍒版礂鐩樼殑鐩鐨勩
『肆』 大家都在同买同一只股票对股民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
是好事,股票是资金推动型的,大资金建仓,散户坐轿子。
『伍』 老人退休后,天天沉迷于股票,是好事还是坏事
老人退休后天天沉迷于股票当然是坏事,老人适度炒股是好事,天天沉迷于股票确实过度了,反而变成一种坏事。
也许很多人会不明白退休老人天天沉迷于股票是坏事呢?根据现实中的退休老人,以及结合股票市场的具体情况,主要有以下两个理由可以说明老人天天沉迷股票是坏事。
原因一:因为老人炒股可以,适度炒股是好事,但沉迷过度就是坏事了,所谓天天沉迷股票,意味着这种老人眼里只有股票,全部精力都在股票市场了。
总而言之,并非反对老人进来股市炒股,我个人反而支持退休老人进来股市,可以锻炼老人的心态,锻炼老人的脑力,最重要一点就是让老人有自己的精神寄托,让老人内心有期盼,让老人的退休生活更充实。
意思就是支持退休老人炒股,但记住一点,适度炒股,炒股只是当作退休生活的小部分,当作一种投资工具,千万不能过度炒股,更不能天天沉迷股票,这是错误的做法,退休老人天天沉迷股票犯了炒股的大忌,大家是否认可。
总结起来用一句话概括“适而可止,过度沉迷是坏事”建议哪些太沉迷于股票的退休老人好好思考思考。
『陆』 炒股的好与坏,利与弊
股市在不断创新高,进入股市里的小股民也在增多,办公室里伴随着不断被解放的呼声,谈论股票的同事也在增多,这是好事还是坏事了?我以为,全民炒股的时代已经来临,这是一件利大与弊的好事,做股票固然存在投机,但对于小股民而言,要想在股海中游的远,必须要学习,要学会看盘,要知道一些必要的知识,还要学习上网知识,一同事在小赚之后,便迫不及待地买了电脑,开通了宽带,股市的发展,对生活的影响可见一斑,有的股民,为了不浪费投资,甚至亲自登门上市公司,实地调查,看是否值得投资;我在单位开玩笑地说,如果我们三个月没理由不发奖金,呵呵,本公司的股票早跌回家了;报表也是许多股民盯着的地方,稍有不对,便会有人质疑,特别是网络时代,信息传的很快,全民监督上市公司,已经不是天方夜谈,而伴随着股市的发展,资本、股份这些似乎远离我们的概念,也在不知不觉中走入普通人的生活中,并将影响着他们的生活
『柒』 股票被动买入是好是坏
是好事。
被动买入:是指你自己设定一个买入价位,等股价跌下来到设定的价格成交。
被动卖出:是指你自己设定一个卖出价位,等股价上升到设定的价格成交。
主动买入:是指主动性买盘的成交金额,出现卖盘就买入,买方是在卖方那个卖出价上主动成交的。表明看好该股票的后市走势(看涨),被称作外盘。
主动卖出:是指主动性卖盘的成交金额,出现买盘就立即出货,卖方是在买方那个买入价上主动成交的,表明看空该股票的后市走势,被称作内盘。
【拓展资料】
股票交易费用:
股票买进和卖出都要收佣金(手续费),买进和卖出的佣金由各证券商自定(最高为成交金额的千分之三,最低没有限制,越低越好),一般为:成交金额的0.05%,佣金不足5元按5元收。卖出股票时收印花税:成交金额的千分之一(以前为3‰,2008年印花税下调,单边收取千分之一)。
2015年8月1日起,深市、沪市股票的买进和卖出都要照成交金额0.02‰收取过户费。
以上费用,小于1分钱的部分,按四舍五入收取。
还有一个很少时间发生的费用:批量利息归本。相当于股民把钱交给了券商,券商在一定时间内,返回给股民一定的活期利息。
费用介绍:
一、印花税:印花税是根据国家税法规定,在股票(包括A股和B股)成交后对买卖双方投资者按照规定的税率分别征收的税金。印花税的缴纳是由证券经营机构在同投资者交割中代为扣收,然后在证券经营机构同证券交易所或登记结算机构的清算交割中集中结算,最后由登记结算机构统一向征税机关缴纳。其收费标准是按A股成交金额的1‰计收,基金、债券等均无此项费用。
二、佣金:佣金是指投资者在委托买卖证券成交之后按成交金额的一定比例支付给券商的费用。此项费用一般由券商的经纪佣金、证券交易所交易经手费及管理机构的监管费等构成。佣金的收费标准为:
(1)上海证券交易所,A股的佣金为成交金额的3‰,起点为5元;债券的佣金为成交金额的2‰(上限,可浮动),起点为5元;基金的佣金为成交金额的3‰,起点为5元;证券投资基金的佣金为成交金额的2.5‰,起点为5元;回购业务的佣金标准为:3天、7天、14天、28天和28天以上回购品种,分别按成交额0.15‰、0.25‰、0.5‰、1‰和1.5‰以下浮动。
(2)深圳证券交易所,A股的佣金为成交金额的3‰,起点为5元;债券的佣金为成交金额的2‰(上限),起点是5元;基金的佣金为成交金额的3‰,起点是5元;证券投资基金的佣金为成交金额的2.5‰,起点是5元;回购业务的佣金标准为:3天、4天、7天、14天、28天、63天、91天、182天、273天回购品种,分别按成交金额0.1‰、0.12‰、0.2‰、0.4‰、0.8‰、1‰、1.2‰、1.4‰、1.4‰以下浮动。
三、过户费:过户费是指投资者委托买卖的股票、基金成交后买卖双方为变更股权登记所支付的费用。这笔收入属于证券登记清算机构的收入,由证券经营机构在同投资者清算交割时代为扣收。过户费的收费标准为:上海证券交易所A股、基金交易的过户费为成交票面金额的1‰,起点为1元,其中0.5‰由证券经营机构交登记公司;深圳证券交易所免收A股、基金、债券的交易过户费。
四、其他费用:其他费用是指投资者在委托买卖证券时,向证券营业部缴纳的委托费(通讯费)、撤单费、查询费、开户费、磁卡费以及电话委托、自助委托的刷卡费、超时费等。这些费用主要用于通讯、设备、单证制作等方面的开支,其中委托费在一般情况下,投资者在上海、深圳本地买卖沪、深证券交易所的证券时,向证券营业部缴纳1元委托费,异地缴纳5元委托费;其他费用由券商根据需要酌情收取,一般没有明确的收费标准,只要其收费得到当地物价部门批准即可,目前有相当多的证券经营机构出于竞争的考虑而减免部分或全部此类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