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7月29日晚间上市公司重要公告汇总
7月29日晚间,沪深两市多家上市公司发布公告,以下是重要公告汇总。
万通地产:拟31.7亿收购动力电池企业星恒电源78%股权
万通地产公告,公司拟以现金收购星恒电源合计78.28%股权,交易总价款为31.7亿元左右。星恒电源一直致力于动力锂电池的研发、生产、销售。交易完成后,星恒电源将纳入万通地产合并财务报表范围,万通地产将增加新能源电池业务。
联美控股:拟23亿元收购兆讯传媒100%股份
联美控股公告,公司及全资子公司华新联美拟以初步定价23亿元,购买兆讯传媒100%的股份。兆讯传媒是国内最早从事铁路客运站数字媒体运营的专业公司之一,也是目前拥有铁路客运站数字媒体资源最多的企业之一。本次收购有利于联美控股积极培育和拓展新的业务增长点。
麦迪科技:拟收购大承医疗20%股份
麦迪科技公告,公司7月29日与鑫禾集团及杨罕闻签订《股份收购意向协议》,公司拟收购控股股东鑫禾集团及杨罕闻指定的第三方持有的大承医疗20%的股份。麦迪科技以现金作为对价支付方式。最终交易价款以各方签署的正式交易协议的约定为准。鑫禾集团作为大承医疗的控股股东将尽力促成公司收购大承医疗剩余80%的股权事宜。
华录百纳:董事胡刚减持近272万股
华录百纳公告,公司董事胡刚7月27日减持公司股票271.9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33%。减持后,胡刚与一致行动人胡杰、李慧珍合计持有公司9.23%股权。
林洋能源:拟1亿至5亿元回购股份用于员工持股计划
林洋能源公告,公司决定回购股份用于员工持股计划。回购的资金总额不低于1亿元,不超5亿元。回购的价格不超过7.29元/股。
梦网集团:拟斥资不超3.2亿元回购股份
梦网集团公告,公司拟回购股份,资金总额不超过3.2亿元,回购的股份将予以注销,从而减少公司的注册资本。回购价格不超过12元/股。
龙大肉食:与四川食品公司战略合作开拓四川市场
龙大肉食公告,为积极布局西南地区猪肉市场,公司与四川省食品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其中,四川省食品公司在建立安全可追溯的食品养殖、加工、物流、贸易骨干网络,促进产业升级换代的过程中,龙大肉食将给予专业知识共享以及设立机构参与的方式进行支持;四川省食品公司将会向龙大肉食分享自己在肉食加工及渠道端的资源,帮助龙大肉食在四川市场的开拓。
深圳惠程:拟与成都高新区发起100亿元数字文创产业基金
深圳惠程公告,公司与成都高新区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拟在产业投资、成立产业并购基金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其中,拟共同发起设立100亿元规模的数字文创产业并购基金。
光线传媒:公司从未与星美洽谈相关收购事宜
光线传媒公告,公司就《突击融资70亿光线或百亿级并购星美院线》的报道澄清,公司不存在报道所称“光线融资总额高达70亿元”的情况。截至目前,公司从未与星美方洽谈报道所称相关收购事宜,短期内亦无相关安排。
美锦能源:控股股东拟引枣矿集团战略入股
美锦能源公告,控股股东美锦集团有意在对集团内资产、负债梳理、剥离的基础上,拟引进枣矿集团成为战投。枣矿集团有意对美锦集团实施战略入股,获取美锦集团的煤炭、焦化以及相关产业链资产。双方将根据正式审计、评估结果,确定本次合作涉及的金额和增资入股的具体方式,美锦能源存在控股股东及实控人变更的可能。
中科新材:拟3亿元增资子公司
中科新材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兴禾源对经营资金需求逐步扩大,为保证兴禾源运营资金充足,提升市场竞争力,公司及全资子公司合肥禾盛拟以自有资金3亿向其增资,其中公司拟出资2.97亿元,合肥禾盛拟出资300万元。增资完成后,兴禾源注册资本由1亿元增加至4亿元。
广生堂:恩替卡韦胶囊一致性评价获受理
广生堂公告,公司收到药监局下发的公司恩替卡韦胶囊一致性评价的受理通知书。恩替卡韦胶囊一致性评价的受理标志着公司该产品的一致性评价工作已基本完成,进入了审评报批阶段。如顺利通过将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积极的影响。
中油工程:联合中标的尼日利亚项目合同额增至16.1亿美元
中油工程公告,此前公司下属企业联合尼日利亚Brentex,中标尼日利亚石油公司相关天然气管道工程。7月27日,上述合同方就天然气管道工程追加工作量签订了EPC合同补充协议,因新增工作追加合同额4.09亿美元。至此,该项目合同总金额为16.1亿美元,据测算公司承担的总合同额约11.27亿美元。
汇金通:预中标6240万元广东电网项目
汇金通公告,公司预中标“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2018年变电站钢结构、角钢塔等主网线路塔材类材料框架招标”,预中标金额约6240万元。
昆仑万维:参股公司Opera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
昆仑万维公告,参股公司Opera Limited于7月27日(美国时间)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上市后,公司通过香港万维持有Opera Limited 9600万股,占Opera Limited发行后总股本的43.7%。
三六零:参股公司Opera纳斯达克挂牌上市
三六零公告,公司参股公司Opera于7月27日(美国时间)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Opera挂牌上市后,公司通过Qifei持有Opera 4675万股普通股,占Opera发行后普通股总数的21.3%。
中国人寿:遭央行行政处罚
中国人寿公告,近日公司收到《中国人民银行行政处罚决定书》。中国人民银行认定,公司于2015年7月1日至2016年6月30日期间,未按照规定保存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以及未按照规定报送大额交易报告和可疑交易报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公司被合计处以70万元罚款。公司表示,截至目前,公司已完善反洗钱制度,建立了新一代反洗钱系统。
广誉远:广东广誉远药房与公司无股权投资关系
广誉远公告,多家媒体出现以“广东食药监:东莞3药企质量不合规涉广东广誉远药房等”为标题的报道。对此,公司表示,广东广誉远药房系马腾飞等自然人在广东东莞投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公司与其既无任何股权投资关系,也无任何直接业务合作关系。广东广誉远药房并未取得公司的任何授权,其行为已涉嫌侵犯公司的企业名称权和商标权,公司将采取必要的措施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冠城大通:斥资3.7亿元增资子公司冠城汇泰
冠城大通公告,为满足公司全资子公司冠城汇泰项目开发需求,公司拟以现金出资的方式对冠城汇泰进行增资,增资金额为3.7亿元。增资完成后,冠城汇泰注册资本将由0.8亿元增加至4.5亿元。
嘉澳环保 : 子公司收到退税款近600万元
江阴银行:可转债8月1日起可转股
江阴银行公告,公司发行的20亿元可转换公司债券将于8月1日起可转股,转股价格6.92元/股。
❷ 正极材料国内前十名
一、锂电池正极材料供应商前十名
1、贝特瑞
贝特瑞是一家新三板挂牌公司,同时也是上市公司中国宝安的控股子公司,公司负极材料出货量全球领先,硅碳负极已对三星批量供货,同时已完成石墨化及石墨矿的延伸布局,原料成本得到有效控制。
贝特瑞主要负极材料产品包括天然石墨、人造石墨、复合石墨、合金及硬炭等。贝特瑞凭借产业链的优势,以及高自动化水平的生产设备,产品质量及价格具有较强竞争力,已经成为三星SDI、LG化学、韩国SK、松下等国际大客户的第一供应商。
贝特瑞现有产能9.3万吨,拟在江苏金坛扩建2.5万吨、惠州扩建4万吨,总产能将达到15.8万吨。
2、杉杉股份
杉杉股份子公司上海杉杉成立于1999年,目前已成为我国主要的锂电池负极材料厂商,产品包括中间相碳微球、天然石墨、人造石墨、复合石墨、其他负极材料等。杉杉股份的负极公司材料业务由上海杉杉科技有限公司、宁波杉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郴州杉杉新材料有限公司等子公司运营。
依托杉杉集团资源支撑,与集团正极和电解液等锂电材料领域协同发展,杉杉科技在负极材料领域的竞争力有极大保障。杉杉股份主要客户包括宁德时代、三星、ATL、比亚迪、国轩高科、力神电池等。
公司现有产能12万吨,拟在包头扩建6万吨,总产能将达到18万吨。
3、江西紫宸
璞泰来控股子公司江西紫宸成立于2012年12月,是全球主要的锂电池负极材料供应商之一,公司主要产品包括人造石墨、复合石墨、硅碳复合材料等。
江西紫宸依托璞泰来,在动力电池领域与CATL深度协作,随着CATL的壮大而水涨船高。数码领域也与ATL、三星SDI、哈光宇等国内外一流企业合作。在产业链布局上,紫宸科技通过收购山东兴丰,大规模布局石墨化产能,有效控制原料加工成本,竞争力进一步加强。
公司现有产能5万吨,拟再扩建5万吨,总产能达到10万吨。
4、凯金能源
凯金能源成立于2012年3月,于2016年3月成功登陆新三板,2019年5月报送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的申请。公司主要产品为高性价比人造石墨AML400,高容高压实复合石墨Y600等。
目前公司总产能4万吨,拟在湖州扩建6万吨,总产能将达到10万吨。公司主要客户包括CATL、力神电池、鹏辉能源、远东福斯特、亿纬锂能、中航锂电、孚能科技、比克电池等
5、星城石墨
中科电气于2016年收购了星城石墨,依托中科电气实力,星城石墨具备一定资源禀赋,通过母公司收购格瑞特,星城石墨完成上游石墨化加工技术布局,降低负极材料加工成本。
公司品主要分为七大类,其中MBG、CGM、HAG、PSG、HCG 为人造石墨产品,CNG、MAG 为天然石墨产品。主要客户包括比亚迪、CATL、亿纬锂能、星恒电源、远东福斯特、中航锂电、SKI和ATL等。
公司现有产能2.2万吨,拟再扩建1万吨,总产能将达到3.5万吨。
6、翔丰华
翔丰华主要从事锂电池负极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分为天然石墨和人造石墨两大类,产品应用于包括动力、3C消费电子和工业储能等锂电池领域。7月29日,翔丰华创业板IPO成功过会。
翔丰华主要客户包括比亚迪、LG化学、宁德时代、鹏辉能源、南都电源、赣峰锂业、多氟多、卡耐新能源、孚能科技、国轩高科等。今年4月,公司还正式成为三星SDI的供应商,从6月起三星SDI开始小规模采购公司产品用于试生产或调试,预计于2020年12月起批量采购。
公司现有产能3万吨,拟在福建三明扩建3万吨,总产能将达到6万吨。
7、正拓能源
正拓能源成立于2008年3月,2015 年1 月成功登陆新三板,2018年6月,上市公司大连派思燃气公告了收购正拓能源重组预案,同年11月又终止该项重大资产重组。
正拓能源产品以人造石墨、天然石墨、中间相炭微粒负极材料为主,主要客户比亚迪、比克电池、卓能新能源、天劲股份、哈光宇、维科电池等。
公司现有产能1.3万吨,拟再扩建1.1万吨,总产能将达到2.4万吨。
8、深圳斯诺
深圳斯诺成立于2002年7月,公司以人造石墨为主,兼有少量复合石墨产品。2017年12月,被上市公司国民技术收购。
公司现有产能4万吨,主要客户包括远东福斯特、迪凯特、佳沃新能源等。
9、金润能源
金润能源是深圳市金科特种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公司以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为技术依托,是沈阳材料科学国家实验室先进碳材料研究部最新科研成果在深圳的产业化窗口,在高容量、大功率锂离子电池用纳米负极材料的研发上,有较强的技术优势。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天然石墨、人造石墨、纳米复合人造石墨、硅碳负极等,现有产能1万吨,主要客户包括远东福斯特、卓能新能源、哈光宇、德朗能等。
10、大连宏光
大连宏光专注于动力类石墨负极材料的生产,组建了新材料研究所、材料检测所、动力材料研究所、石墨化研究所等,在动力负极材料技术上具有一定储备。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天然石墨类、人造石墨类、复合石墨类、中间相类、动力材料类等,目前拥有大连和丹东两个生产基地,年产能4000吨,主要客户包括比亚迪、比克电池等。
❸ 中国十大电池公司排行榜,天能动力登顶(附完整榜)
导语:电池是我们生活中非常常见的,电池种类也非常多,大家对电池的需求很大。中国国内专业生产电池的公司有很多家,其中哪些比较强呢?让小编带你一起看看吧。
中国十大电池公司排行榜1、天能动力国际有限公司
2、超威动力控股有限公司
3、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4、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5、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6、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7、深圳市德赛电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8、理士国际技术有限公司
9、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
10、乐金化学(南京)信息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1、天能动力国际有限公司
销售收入269.04亿元
主要产品:铅酸蓄电池、锂离子电池及及铅回收业务等
天能集团,中国动力电池生产商,成立于1986年,地处浙江长兴。主要从事铅酸、镍氢及锂离子等动力电池、电动车用电子电器及风能及太阳能储能电池的研发、制造和销售。2007年6月11日,集团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正式进军国际资本市场,集团现已发展成为拥有20家国内全资子公司,3家境外公司。
2、超威动力控股有限公司
销售收入:246.54亿元
主要产品:铅酸蓄电池、锂离子电池等
公司创立于1998年,位于浙江省长兴县雉城镇新兴工业区。系专业从事动力型、储能型铅酸(胶体)与锂离子蓄电池研发与制造的全国行业龙头企业、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香港上市公司,先后荣获中国企业500强、中国轻工业行业10强(新能源电池行业首位)、全国民营企业综合竞争力50强。
3、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销售收入:199.97亿元
主要产品:新能源汽车用、储能用锂离子电池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11年12月16日在福建省宁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成立。2018年6月11日,深交所公告,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人民币普通股股票将在本所创业板上市。
4、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销售收入:185.89亿元
主要产品:锂离子电池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3月,是新能源(香港)科技有限公司(简称ATL)在中国大陆投资的第三家全资子公司。宁德新能源项目主要是推动新型复合正极材料、高温锰酸锂及磷酸铁锂,凝胶电解液等高性能材料及自动化制造工艺技术的应用,实现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的产业化生产。
5、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销售收入:149.88亿元
主要产品:锂离子电池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95年,2002年7月31日在香港主板发行上市,公司总部位于中国广东深圳,是一家拥有IT,汽车及新能源三大产业群的高新技术民营企业。
6、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销售收入:140.45亿元
主要产品:手机数码类、笔记本电脑类锂离子电池模组和汽车及动力类锂电池
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是以锂离子电池模组的研发、设计、生产及销售为主营业务的高新技术企业,是国内领先的锂离子电池模组解决方案及产品提供商,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安全、轻便、持久的绿色能源产品。
7、深圳市德赛电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销售收入:124.86亿元
主要产品:锂离子电池组及电池管理系统等
深圳市德赛电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1985年09月04日在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南山局登记成立。法定代表人刘其,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无汞碱锰电池、一次锂电池、锌空气电池、镍氢电池等。
8、理士国际技术有限公司
销售收入94.65亿元
主要产品:铅酸蓄电池及回收铅产品
理士国际技术有限公司始于1999年,是专门从事全系列蓄电池的研制、开发、制造和销售的国际化新型高科技企业,香港主板上市企业。经过多年成长,理士国际已成为中国领先的蓄电池制造商及最大的蓄电池出口商。
9、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
销售收入:94.25亿元
主要产品:新能源汽车用动力锂离子电池及新能源汽车运营等
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位于深圳市坪山新区,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是国内最早成功研发磷酸铁锂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汽车启动电源、储能系统解决方案并率先实现规模化生产和批量应用的磷酸铁锂电池企业之一。
10、乐金化学(南京)信息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销售收入:88.08亿元
主要产品:锂离子电池
乐金化学(南京)信息电子材料有限公司于2003年07月14日在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成立。法定代表人李香穆,公司经营范围包括研究、开发、生产偏光板和偏光片卷材等新型平板显示器件等。
11、浙江南都电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86.37亿元铅酸蓄电池、铅回收、锂离子电池及储能电站等
12、东莞新能德科技有限公司80.81亿元锂离子电池组及其零件
13、骆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76.18亿元铅酸蓄电池、铅回收及锂离子电池等
14、风帆有限责任公司73.21亿元铅酸蓄电池、蓄电池零配件及材料等
15、双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9.90亿元铅酸蓄电池、锂离子电池等
16、广州市虎头电池集团有限公司67.37亿元锌锰电池
17、无锡村田新能源有限公司63.00亿元锂离子电池
18、天齐锂业股份有限公司54.70亿元电池级碳酸锂、电池级氢氧化锂等
19、飞毛腿(福建)电子有限公司54.20亿元锂离子电池组
20、厦门厦钨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50.55亿元锂电子正极材料和镍氢合金等
21、深圳市比克动力电池有限公司50.22亿元消费电子用、新能源汽车用、储能用锂离子电池
22、天津巴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47.00亿元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23、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45.67亿元锂离子电池
24、江西赣锋锂业股份有限公司42.83亿元锂电池材料及锂离子电池等
25、湖南杉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42.60亿元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26、兰州金川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42.17亿元电钴、四氧化三钴、三元前驱体产品
27、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42.06亿元动力锂离子电池
28、广东猛狮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9.05亿元锂离子电池、铅酸蓄电池、清洁能源发电及新能源汽车运营等
29、北京普莱德新能源电池科技有限公司33.41亿元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
30、哈尔滨光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31.48亿元阀控密封铅酸蓄电池、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
31、珠海光宇电池有限公司30.98亿元聚合物锂离子电池
32、天津三星视界有限公司30.89亿元锂离子电池
33、北京国能电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9.80亿元新能源汽车用锂离子电池
34、深圳市贝特瑞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9.67亿元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正极材料
35、中银(宁波)电池有限公司28.39亿元碱性锌锰电池
36、湖南长远锂科有限公司27.55亿元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37、广西梧州新华电池股份有限公司26.97亿元锌锰、碱锰电池
38、深圳市雄韬电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6.56亿元铅酸蓄电池、锂离子电池等
39、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24.82亿元锂原电池、锂离子电池
40、贵州中伟正源新材料有限公司24.45亿元三元前驱体、四氧化三钴
41、江西长新电源有限公司24.43亿元铅酸蓄电池
42、福建南平南孚电池有限公司23.00亿元碱锰电池等
43、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1.58亿元钴酸锂、多元材料
44、广州鹏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98亿元锂离子电池、锂一次电池、镍氢电池等
45、宁波容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0亿元锂离子电池正极三元材料及NCA材料
46、河南科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19.08亿元三元材料、前驱体、球形氢氧化镍、普通氢氧化镍
47、江苏海四达电源股份有限公司18.46亿元锂离子、镍系二次电池及电池材料、电池极板、电池管理系统等
48、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18.23亿元锂离子电池设备
49、成都川西蓄电池(集团)公司18.22亿元铅酸蓄电池
50、中山天贸电池有限公司18.02亿元锂离子电池
51、天津国安盟固利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7.50亿元钴酸锂、三元材料、锰酸锂
52、山东圣阳电源股份有限公司17.06亿元铅酸蓄电池、锂离子电池等
53、香港豪鹏科技有限公司16.46亿元镍氢、锂离子充电电池、电源系统解决方案、废旧电池材料回收及循环利用
54、深圳市卓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16.37亿元锂离子电池
55、江苏智航新能源有限公司16.23亿元锂离子电池及电池组
56、深圳市赢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5.86亿元锂离子电池生产设备及生产线
57、湖南科力远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15.65亿元泡沫镍、镍氢电池及混合动力总成系统等
58、远东福斯特新能源有限公司15.63亿元消费电子用、新能源汽车用锂离子电池
59、湖南丰日电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15.13亿元铅酸蓄电池、电源成套设备
60、山东瑞宇蓄电池有限公司14.89亿元铅酸蓄电池
61、上海杉杉科技有限公司14.82亿元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62、江西紫宸科技有限公司14.74亿元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63、星恒电源股份有限公司14.36亿元动力蓄电池单体及系统
64、微宏动力系统(湖州)有限公司13.73亿元锂离子电池材料,电池单体及电池系统
65、卧龙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3.63亿元铅酸蓄电池
66、广州天赐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13.43亿元电解液、六氟磷酸锂、溶剂、添加剂等锂离子电池材料
67、贵州振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13.14亿元钴镍锰三元、钴酸锂、多晶材料
68、上海德朗能动力电池有限公司13.08亿元锂离子电池
69、淄博火炬能源有限制责任公司13.01亿元铅酸蓄电池
70、孚能科技(赣州)有限公司13.00亿元锂离子动力电池
71、天津杰士电池有限公司12.73亿元铅酸蓄电池
72、格林美(无锡)能源材料有限公司12.50亿元锂离子电池三元及钴酸锂正极材料
73、山东淄博迪生电源有限公司12.26亿元锂离子电池、氢镍电池、镉镍电池
74、宁波维科电池有限公司11.69亿元锂离子电池
75、上海格派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11.53亿元钴锂镍锰等基础材料、三元前驱体以及正极材料
76、福建亚亨动力科技集团公司11.04亿元铅酸蓄电池
77、广东品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10.91亿元移动电源、充电器、数码配件
78、河南新太行电源股份有限公司10.77亿元锂离子电池及系统、锌银电池、烧结电池、袋式电池
79、贵州安达科技能源股份有限公司10.76亿元磷酸铁、磷酸铁锂
80、湖南升华科技有限公司10.29亿元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81、浙江美都海创锂电科技有限公司10.20亿元三元正极材料及前驱体
82、桑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10.13亿元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材料
83、金霸王(中国)有限公司10.10亿元碱性锌锰电池
84、张家港国泰华荣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10.05亿元锂离子电池电解液
85、三星环新(西安)动力电池有限公司9.65亿元锂离子电池
86、三星(天津)电池有限公司9.59亿元圆柱型锂离子电池
87、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9.35亿元锂离子电池
88、上海西恩迪蓄电池有限公司9.16亿元铅酸蓄电池、铅炭电池
89、上海恩捷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8.96亿元锂离子电池隔膜
90、深圳新宙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8.52亿元锂离子电池电解液
91、宁波东海蓄电池有限公司8.35亿元铅酸蓄电池
92、四川长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8.43亿元碱锰电池、锌锰电池及锂离子电池
93、广东天劲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8.06亿元三元及磷酸铁锂电池
94、深圳市恒翼能自动化有限公司8.02亿元电池化成分容设备、充放电设备、BMS检测设备、动力电池组EOL测试系统等
95、东莞市迈科科技有限公司7.94亿元锂离子蓄电池、动力电池
96、东莞博力威电池有限公司7.25亿元两轮车动力电池,笔记本电池,便携式储能,移动电源等
97、江西迪比科股份有限公司6.88亿元动力及储能用锂离子电池
98、山东中信迪生电源有限公司6.88亿元锂离子电池、氢镍电池
99、河北奥冠电源有限责任公司6.80亿元胶体铅酸蓄电池
100、江苏天鹏电源有限公司6.79亿元电动汽车和电动工具及智能家居用圆柱型动力锂离子电池及电池组
❹ 电动车电瓶前十名的牌子
电动车电池品牌:旭派、星恒电源、超威电池、海宝牌电池、天能电池
1、旭派:领先的新能源产品供应商,高品质电动车电池领导品牌,三大电动车电池供应商之一,是专业从事蓄电池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旭派始终秉承质量,诚信,服务,发展的经营理念,保持全球新能源产品供应商的持续领先地位。
4、海宝牌电池:经过上海自行车二厂与“海宝”人的通力合作和技术创新开发,中国诞生了第一辆电动车和第一块电动车电池——海宝牌电池。正是由于海宝电池技术开拓的引领示范效应,几年后,其它品牌的含镉电动车电池才相继进入市场。
5、天能集团是中国新能源电池龙头企业。集团成立于1986年。经过28年的发展,集团现已发展成为以电动车环保动力电池制造为主,集锂离子电池,风能、太阳能储能电池以及再生铅资源回收、循环利用等新能源的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实业集团。2007年,天能动力以中国动力电池第一股在香港主板成功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