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基金的骗局揭秘
事实上,股市中的大多数股票都能盈利。即使是那些年年亏损的股票,如果我们懂得逆向思维去操作,也能赚很多钱。我说完之后发现他好像有点疑惑,好像是我在忽悠他。于是我让他买基金,然后他就更迷茫了。我说的是基金,不是炒鸡精。
什么是基金?就是我们这些普通人把钱凑在一起,不管拿出来多少钱,然后交给专业的公司帮我们管理投资。很多人不觉得自己不专业吗?觉得自己没时间研究这些东西?所以你觉得自己很业余,对吧?然后请专业人士帮你管理,你出钱就可以了。
首先说一下为什么要买基金而不是股票。什么是基金?比如你想买房收租,但是需要100w人民币,而你只有10万,你买不喊键晌起吧?但是买基金对你有好处,因为有10个人每人凑10万买这个房子,然后房租收的钱每人分1/10。听起来不错,不是吗?但是大家听好了,这个基金不是10,是11,因为你凑的100万需要有人帮你管理,他要划。
一般基金获得收益后,分成28%,20%给基金公司,80%给投资人。比如这个基金赚了10万,一开始抽2万,然后剩下的8万分你们十个人。无论是公募基金还是私募基金,还是各类基金,遵循二八原则是一个行业的基本情况。当然也有19,37,甚至五五开的。比如保本基金,基金经理可以多拿一些。因为保本基金的本金早已保证给你,让你立于不败之地。本金是我为你承担的风险,所以收益我会比你多。你明白吗?所以保本基金可能是64,也就是人家拿六,你拿四。
万一亏了呢?如果我是基金经理,大家给我十亿美金,结果我三年投资亏了八亿美金。我该怎么办?答案是,赔了钱跟我有什么关系?输了就输了。买卖总有得有失,我们的协议说,亏了就亏,赚了就分,但是我不承担损失。你明白吗?而且我每郑锋年还要额外收2%的管理费。
大家听好了,不管亏还是赚,都要给我2%的管理费。比如你想跟我一起投资,没问题。门槛是100万,你们1000个人给我贡献了10亿。然后,你可以赚28%的钱,我拿2%你可以拿8。如果你亏了,对不起,跟我没关系。你每年要给我2%的手续费。你明白吗?简单来说,亏了之后,钱是投资人出的,然后你要交管理费。
其实大部分人买基金都不知道自己买的是什么。你买基金,其实你的钱给的是基金交易的管理费。因为不管基金公司亏还是赚,他的管理费都是很赚钱的。你知道你的大基金公司一年管理多少钱吗?中国比较大的基金公司基本管理8000多亿人民币,中型的都是3000亿人民币。每年8000亿人民币的管理费是多少?2%是60亿人民币,稳定盈利。这不是空手套白狼吗?
公司没有成本吗?否则,我们不会投资基金。直接开基金公司吧。你想得真美。你知道公开发行基金的牌照要花多少钱吗?让我告诉你。如果你想购买公募基金的牌照,你至少要支付120亿元,所以谁有120亿元可以来找我。咱们开个公募基金,咱们什么都不干,天天去找钱就是了。老百姓把钱留在我这里,就算收2%的管理费,每年也有十几个亿的净利润。我们就招几个基金经理,给他们几千万管理一个基金吧。我开玩笑的。我只是想让你知道大多数人是怎么割韭菜的。基金的商业模式就是这样赚大家的钱的。如果以后有钱了,也可以这样做,稳赚不赔。
好了,现在我给大家讲讲基金的种类。先说大类。有公募基金基金,也有私募基金,其实并不复杂。你可能没听说过。公募就是公开募集,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做广告。比如银行渠道等。对公众开放,每个人都可以购买,无论你是富人还是穷人。
所以我告诉你一个商业秘密。在证券公司开户,经常会遇到向你推荐基金产品的人吗?为什么这么多人愿意做这种工作?当然有利可图。买基金不用每年交2%的管理费吗?其实不要讨厌这些基金公司。他们很难。他们当初收的管理费,大部分都要花在宣传上。就像我刚开始做基金的时候,是好事,但是不宣传的话,没人知道这件事,所以基金的管理费就要分配,谁卖基亮键金我就给谁钱。高达1.8%。
比如银行融资100万,然后我不是有2%的管理费吗?2万的1.8%给银行,剩下的都在基金公司自己的口袋里。有的银行比较黑,第二年要分一半,第三年基本不分,因为基金公司第三年就能赚钱。你经常在机场看到那些基金公司的广告吗?这些都是基金公司支付的广告费。这笔广告费从何而来?是你交的手续费。但是你必须付这个钱,因为一个基金很多人买这个基金经理是为了有钱做好决策。但如果有人想买,他们必须做广告,所以这是公开发行基金。每个人都可以买。
什么是私募基金?就算有钱也可以投资。这个私募基金不是到处打广告。通常是用钱内部宣传。比如今天A哥过生日,然后开派对,是内部宣传平台。然后A哥到处发卡说开了私募基金,然后几十个富豪给他钱。不要小看这个基金只有几十个人。世界被3%的人控制了90%以上的财富。这个私募基金今天晚上可能融资一两千亿。
其实这些私募基金并没有大家想的那么高的门槛。我自己也见过一些,主要是你得认识人,所以你有钱也不一定能投资,他们也会选人。所以很多比较高级的人投资私募基金,至少是中产以上的,但是不要觉得跟你没关系,大。
家既然看了我的文章,就要朝着这门槛前进。我告诉大家这私募基金的管理费是可以协商的,他们的条款非常的好,基本大家都能达到这个门槛,就会发现原来赚钱真的可以不动脑子,我给大家讲的这些东西,都不是重书上看来的,是我跟身边高人学习过的,亲眼看见他们操盘私募。
很有意思,我举个例子:假如一个亿的私募,比如我是管理机构,我是基金经理,然后有1000个人对我的投资很有信心,我就成立一个基金,我先放2000万然后你们1000人每人出80万,你们凑够了8000万最后我们凑够了一个亿,如果我亏了先亏我的,我们是利益共同体,设定我亏20%,亏完我的以后就清盘。假如我操盘亏了20%那就清仓,全卖完了。投私募基金就是可以这么稳的,这些比较高级的基金管理人才就是这么自信,那是不是这样做就没有风险呢?也不是,也同样有风险,但这个私募基金我就不在这里对外说了。
好了,大家是不是有疑问我还说买什么基金呢?是想让大家都被割韭菜吗?我刚才说的是大部分人买基金会被割韭菜,但大家看了这篇文章就不是大部分的人了,还怕割韭菜吗?其实如果大家会选、会买基金,亏钱的风险还是比较低的。因为他买了很多标的物,比如说股票基金,他会买很多股票,就有一种分散风险的效果。就是如果你有一两百块,你本来只买得起一股苹果公司的股票,然后这苹果公司分盘了,你这一两百块就直接亏掉了,但是如果是买基金呢,这基金盘里面可能有几十只股票,苹果公司的股票下跌了,其它公司的股价上涨了,那你还是赚钱的。所以我才说适合新手去投资,因为基本上就是看你的眼光,我等一下告诉大家选什么类型的基金。
我先告诉大家投基金的方法,这方法即简单又稳,我自己也在用,我们不用太多花里胡哨的东西,我们直接用定投的方法去买基金,也就是平均成本法。其实定投是一个很科学的方法,对于普通中产特别是小中产、没什么大资金、没有本金的人来说定投是个挺好用的方法,就算是对于有资一族来说,定投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定投最大的原理是什么呢?就是你可以每个月都投一笔固定的钱进基金里。比如1万,然后这基金价格涨了,你用这个固定的钱买到的份额就少了对不对?但这基金如果是跌的话,你就能买到比较多的份额,这样下来你就能以平均的价格买到基金。就是你高点也买了,低点也买了,那可以把你拉平;就是说通过你买的高点和低点,最后你的成本就比较低,时间长了以后,它会把风险分摊,他涨了100块你买了、他跌了50块你也买了,所以平均下来你的成本就比较低,然后你就可以在涨得够多、赚得够多的时候把你的基金卖了。
因为大家要先知道一个事实,就是从古至今,我们的股票市场都是上涨的,因为科技的发展。大家回想一下十几年前的生活和现在的生活一样吗?十几年前连智能手机都没有,这科技和经济肯定会不断地进步,因为人类就是不断进步才有现在的文明,所以就算是08年的金融危机,股票市场大崩盘也会在几年很快恢复,而且不但是恢复了,还变得越来越好了。
所以,很多电影都有一种情节就是说比如男主昏迷几十年,昏迷前买了很多股票,醒来之后就变成了亿万富翁。这个就是经济的定律,除非出现什么天灾、战争,把人类文明都毁了,不然长期来说肯定是会涨的。但天灾不可控,发生这些事,你我可能都拜拜了,还管得了那么多吗?所以我建议你们去开一个定投的账户,开一个定投账户这件事是挺有必要的。
不过这基金和股票不同,大家亏损了也不要着急,保持镇定,基金短期亏损,那是很正常的,时间久了自然赚钱了。当然前提就是你必须要先听懂我后面讲的,如何选基金的种类。这里大家注意一下,这定投是长期的,你不可能像我趋势投资一样很快就能赚到钱。为什么?我们能快速赚钱,因为我们是用脑力换时间然后换金钱。那你想懒一点,就要用时间去换金钱,所以你定投了钱,肯定也是闲钱。我自己也放了一部分的现金去定投,不过没有开定投的户口,因为我都是直接在股票市场买一定数量的,可能每个月1万股这样。
定投的方法也适用于很多范畴,债券、基金、股票都可以入手。如果是新手,或想要把心力全部放在主业上的人,还是建议大家先从基金入手。我们怎么选择基金呢?主要是看他的分类,看这基金买的是什么东西。我帮大家缩减一下范围,先说一下什么不建议买。有一个叫货币型基金的,就算你再有钱你也不要买这种类型的基金,因为没有什么意思,它没什么回报,大家知道这东西就行了。
然后混合型基金也不建议大家去买,因为顾名思义,混合型基金就是基金经理他什么都可以买,他可以买股票,也可以买债券。那你可能就会问,这不是很好吗?可以分配风险啊,对的。监管机构发明这个东西也是这么想的,但由于钱不是自己的嘛,你看那些基金经理会多买股票呢还是债券呢?当然是股票吧,而且是风险极高的创业板。因为这些东西可能会涨几十倍,赚的话他们跟你分成,他们未必会管理什么风险不风险的,因为他们可以说这混合型基金已经是风险很低的了,有债券的对冲嘛。
其实我告诉大家一个秘密,华尔街有很多基金经理,就是研究生刚毕业三年就当上了基金经理,他懂什么?他连商业模式都不懂,更不懂团队、人性、营销等,他管那么多钱,结果疯狂的炒作。巴菲特也告诉我们,很多基金经理比散户还散步。C君,你说着说着我都不敢买基金了。
那其实是有两样基金还是可以买的,就是最简单的债券和股票型基金。我们先说债券基金吧,这些基金是投资什么债?就投资国债、央行票据、政策性的金融债,也包括了企业债,主要是这些风险比较少。比如说国债,只要国家不破产,你的钱是稳收的、企业债也是这个道理。这里我也建议大家可转债的基金大家不碰,因为这债务可以转成股份。就是本来我欠你100万的债,然后我说现在不还了,我给你我公司的股票吧,不过公司快倒闭了,大家明白了吗。
还有定期开放债券、混合债基金、短期债券我建议大家不要碰,因为他们这些风险比较高,我不一一解释了。我们就买一种债券基金,叫做长期存在基金,顾名思义,这基金只能买长期的债券,不能买股票。所以长期存在基金的风险就相对比较低,债券型基金小风险,所以回报肯定也不会很高,但如果你买了2-3年以上的话,几乎是没有亏损的。甚至你看今年年初的时候,正好是债券流失,这种债券的年收益好多都在10%以上,而且手续费还比较低,大部分也就百分之零点几左右,而且很多每年都有分红,通常在股票市场熊市的时候,你去买就好了。
另外,我们还可以投资股票基金。顾名思义,就是基金经理帮你去买股票,就不是你自己买了,是他买。如果你认为他比你专业,你就让他帮你去选股票,所以这里更多的是投资人。有一个好处就是他们会有一些内幕消息是我们不知道的,大家可以到各大证券商或银行去看那些股票基金每一年的表现数据,去选那些每年都赚钱的股票、熊市都赚钱的基金去投资。然后看看他们是投资什么类型的股票。
股票基金有几种可以投,最简单的就是指数基金。就是所谓的ETF,是投资大盘指数的,就是如果整个股票市场是涨的话,你的基金就会涨,相反就会跌。但这ETF长期来说如果用我上面所说的定投方法去投资是稳赚的,如果大家投资美国的股票基金,我建议全部新手都去定投ETF。因为巴菲特也证明了在美国基本来说大部分的股票基金是跑不赢大盘的,而且它的手续费也便宜,因为不需要怎么管理就跟着大盘去选股嘛,这个ETF每年稳定的回报率比债券的高很多。
我夸张一点说就算像华尔街那些毕业几年的研究生就当了基金经理的人,他们闭着眼随便去选几只龙头股,都还是会赚到很多钱。大家自己看国内就是有很多股票基金都会投资这些龙头股。所以整体来说,如果大家是投资中国的股票基金,去选择排名表现比较好的,然后用定投的方式去买。十年左右吧你会提升一个阶级,就是穷人会变中产,中产会变富人,富人会变富豪,这是我观察到的,我推荐大家自己去留意一下。
这其实不需要什么严厉的推论, 是肯定的事实、一定会发生的,因为已经发生了,你们自己去品一下我说的话吧,天机就不泄露太多了。我想说的是这个行业指数有一个好处就是你可以尽量忽略基金经理的能力,只要大方向你看对了,你就能赚到钱了,省的他给你操作。简单来说就是完全看你的眼光。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你应该买股票型的还是债券型的基金呢?熊市买债券,牛市买股票,定投去买。然后还可以这样,穷人买股票、中产阶级以上的去买债券,大家知道为什么吗?大家知道穷人和富人最大差别是什么吗?穷人的最大希望就是成为富人、富人最大的希望就是不要变回穷人。那如果你不创业的话也只能投股市,因为别的东西都不可能让你发财,所以对于中产来说不创业就投资,你连股市都不投你就永远都发不了财。而富人剩下好几亿,如果他去借钱买股票只有一个原因,他疯了。
相关问答:基金1000块跌10个点亏多少钱
基金1000块跌10个点亏损为100元。投资者投资某基金1000元跌10%,亏100元,而投资者再用这900元去回本,得涨回原来的1000元的时候,即需要上涨12%才能回本。所以基金跌10个点需要上涨12个点才可以回本,这种情况是在不加仓的前提下,如果加仓的话则会回本快一点。而且,在基金市场上,一般来说,投资者亏损之后,则需要其上涨幅度大于原来的亏损幅度,才能回本,其上涨多少回本的公式为:上涨回本幅度=1/(1-亏损幅度)-1,即当投资者亏损10%时,上涨回本幅度=1/(1-10%)-1=12%,因此,亏损10%,需要上涨12%才能回本。但货币基金的七日年化收益率是不断变动的,并不会固定在 1.76%,有可能会升高,也可能降低,累计下来一年会有个大概的年化收益率,目前一般在2%左右。另外,以最熟悉的货币基金为例,比如余额宝背后的货币基金。跟据资料数据余额宝七天年化收益率是1.76%,也就是说你把1000块钱放进余额宝,每年收益率是1.76%,一年收益17.6元,一天收益0.05元左右,也就是每天5分钱。如果想稳定,回报不太高,可以提高债券基金和货币基金的比例,比如30%的股票基金,40%的债券基金,30%的货币基金。按这个年化收益计算,投入1000块钱一年的收益是 68.7 元,再细化到一天的收益是 0.19 元,每天差不多2毛钱。最后,基金是按照份额算收益的,如果是买的原始基金的话,单价就是1块钱的,那么你1000块钱买的的就是减掉手续费的份额。份额数和金额数这个时候相等;不是原始基金的话1000块钱买到的份额就除以单价。涨跌都和份额有关系。如果涨了百分之10,份额数*10% 如果第二天再涨10% 累计就是份额数*(10%+10%)。㈡ 股票质押是什么意思
作为刚刚进入证券市场的投资者,关于自己持有的股票背后的上市公司公告称要解除质押这事有时候也是会看到。那么到底质押是什么情况呢?质押又要怎么分类?又会影响什么呢?今天我这个鏖战市场多年的老股民给大家好好讲一讲,大家也只需要来看这篇就行了!开始之前,先点击下方链接获取一份机构精选牛股:【绝密】机构推荐的牛股名单泄露,限时速领!!!
一、股票质押是什么意思?
股票质押,即上市公司的最大控股股东把他持有的股票当作抵押品,从银行处申请贷款或是给第三者的贷款提供担保。跟股票质押相对应的还有一个概念就是股票质押式回购,简单地来理解的话也就是符合条件的资金融入方以所持有的股票或其他证券质押,再找符合条件的资金融出方融入资金,并约定在未来返还资金、解除质押的交易。
我们需要去留意下,针对股票质押来说,有相关限制的规定,如一家商业银行接受的用于质押的一家上市公司股票,高于了上市公司全部流通股票的10%就是不行的。另外来说,股票作为质押物品已经抵押给了其他的单位,要是进行操作交易的话,质押的股票是不可以的。无论是警戒线,还是平仓线,都是质押悬在头顶的两把利剑。总而言之,平仓线为140%,比警戒线少20%。要是股票下跌并且触及了质押平仓线,那质押机构就会强制的售出质押的股票,造成的影响不可小觑。大家还有要注意的是股票质押是有时间以及比例限制的,股票质押贷款的期限由双方协商的答案为定准,但最长期限为一年,最高的时候质押率也不能比60%高。
而股权质押,可以理解成是一种担保方式,等于就是担保债务的施行,根据法律,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将会把股权出质给债权人,债务人如果没有履行债务或者发生了当事人约定的实现质权的情况,债权人本就有权利最先享受股权。股份质押--出质人与质权人协议在出质人所持有的股份上设定限制性物权。当债务人期满了还没有履行债务的时间,债权人可以依约定就股份折价受偿,或将该股份出售而就其所得价金优先受偿的一种担保方式。就平时闲的无聊,也可以看看股市播报,了解股市的最新情况,及时了解股票相关的信息,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以防亏损风险。投资者朋友想要了解质押情况的话,推荐【股市晴雨表】金融市场一手资讯播报
二、为什么会有股票质押?股票质押是好事还是坏事?
股票质押其实是上市公司经常会使用的一种融资手段。通常在财务状况不好,公司经营不善的情况下,一些占股比例较大的大股东就偏向于这种融资方式。但事实上,股票质押是有风险的,要是股票下跌并且触及了质押平仓线,这时候,大股东也没有补仓或回购,{还不上,股票质押-22}结果可能会出现股价下跌乃至崩盘。所以,作为合格的投资者,一定时刻注意公司的质押行为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
1、股权质押公告在短期内会给上市公司的股价形成消极的影响,因为股权质押意味着公司现金流不够周转的一种情况,市场预期被降低。
2、我们以更长远的来看,上市公司股东对质股票押,对股价有中性偏好的影响。
股票质押会对股价有一定影响,但是影响股价的不单单有股票质押,必须联系多种的技术指标进一步剖析。如果实在没法判断,可以直接进入这个诊股平台,输入股票代码,可以帮你判断解禁股的情况如何,值不值得买:【免费】测一测你的股票当前估值位置?
三、怎么办理股票质押?
按照物权法规定,股权质押需要签订书面的质押合同。之后到工商局申请股权出质设立登记,提供相关的资料就行。分析到这里,大家是不是都明白了股票质押的相关内容了呢?希望大家都能有收获,希望投资成功!
应答时间:2021-08-31,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㈢ 股份质押是什么意思
你好,股票质押是一种和减持股份一样非常常见的融资方式。从业务定位来看,股票质押交易定位于服务实体经济,解决中小型、创业型上市公司股东融资难的问题,绝大多数资金融入方为上市公司主要股东,且资金主要用于企业经营周转,与其他杠杆资金加杠杆用于购买股票有明显不同。
举例:宁波建工(601789)2018年12月22日公告,公司于2018
年 12 月 21 日收到控股股东广天日月通知,广天日月已将所持有的本公司37,200,000
股股票质押给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分行,上述股权已于近日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办理了质押登 记手续,本次质押股份占公司总股份比例为
3.81%。
风险揭示:本信息部分根据网络整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作出决策,不构成任何买卖操作,不保证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请注意仓位控制和风险控制。
㈣ 民营企业融资案例
民营企业的融资管理探析
摘 要 民营企业除了外部融资约束外,常因缺乏理性的融资管理,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并形成恶性循环,又反作用于外部环境,加剧了民企资金融通的困难。
关键词 民营企业 融资 融资管理
1 引言
我国民营企业缺乏良好的外部融资环境,如何通过资金融通和资本经营来加速企业的发展就成为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除了历史原因、金融体制和社会环境等因素之外,融资瓶颈的另一关键因素在于民营企业缺乏对不同发展阶段融资规律的科学认识和理性的融资管理机制。本文着重从融资管理的理性化入手,强调民营企业应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扩大内部盈余的积累,由此产生的内部资金管理的优化,必将产生好的外部效应,会在降低经营风险同时,增强了企业的外部融资竞争力,在努力化解外部约束的同时,实现企业的良性发展和企业价值的提升。
2 民营企业融资管理原则
企业价值最大化也称企业总价值最大化,即企业权益价值和负债价值之和的最大化,结合企业融资管理的内涵,企业的融资管理的目的在于——合理筹集企业所需资本,在投资收益一定的情况下,使得资本成本和财务风险最低化从而实现融资管理的最终目标,即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因此,企业通过好的融资管理模式来低成本地为企业的发展筹集资金,同时做到资金成本、风险控制和价值创造之间优化和平衡,是企业财务规划和融资管理的主要原则。
3 民营企业发展中的融资管理思路
从资金融入效应和风险控制角度看企业融资管理,当论及企业的融资需求时,企业融入的长期资本与短期资本在用途上有着本质上的不同。一般来说,长期资本主要用于满足企业长期发展需要的扩建项目、新建项目和对外投资等方面,而短期资金主要用于解决企业运营资金的周转等方面。资本结构一般是指长期资本的比例关系,因此,我们可以从长期资本的融入和其产出收益方面,从企业的良性资本循环角度(不考虑不顾及成本的用融入资本来偿还债务等方面)来说明企业的融资管理问题。从企业融资的价值创造来看,企业在融资决策时,一般要符合融入资本的投资回报率要大于融入资本的综合成本。因为当企业投资收益率高于融资综合成本时,提高了原有资本收益率,增加了企业原有投资利益,并产生了价值创造;当企业投资收益率低于融入资本综合成本时,企业使用融入资本将使原有资本收益率降低,损害了企业原有投资者利益,甚至发生亏损,严重的可能产生经营危机甚而破产。
企业融资理论也认为,企业为了达到市场价值最大化往往寻求最佳的融资结构。由于各种融资方式的资金成本、净收益、税收以及债权人对企业所有权的认可程度等存在的差异,在给定投资机会时,企业就需要根据自己的目标函数和收益成本约束来选择合适的融资方式,以确定最佳的融资结构,从而使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本文借助虚拟的案例,并借助简洁的定量分析思路,把融资和投资结合起来,在我国民营企业特有的融资环境和常见的管理思维方式的前提下,在我国民营企业特有的融资环境和常见的管理思维模式下,探讨基于价值创造的融资管理方法,该思路和方法适用于一般性的企业,但对于众多规模实力有限、存在外部环境约束和缺乏理性的融资管理观念的民营企业而言,更具有实际意义。
一般来说,企业首先要从融资来源的结构和数量入手,预测未来的融资能力。从来源来看,不外乎外源性融资,主要指银行贷款和证券融资,内源性融资主要是留存收益和业主资本追加,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改革和国有资本在竞争性领域势力的弱化,民企融资来源将更加广泛和合理。如股票融资对于一些发展势头良好的企业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但在我国民营经济领域则出现了不愿发行股票和上市融资现象,甚至一些前景非常好而且又急需资金来发展壮大的民企,在政府的支持和证券融资门槛降低的情况下也是如此。如浙江、广东等很多优秀的民企宁愿借助非正规金融的渠道融资和常规的银行借贷,即使成本很高、风险大,也不愿上市融资,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守财的思想作怪,就其后果,一方面使企业发展资金不足或资金成本过高,另一方面,使他们丧失了通过上市规范企业管理的良机。所以民企融资决策时,要根据发展阶段和发展需要,适机吸纳社会资本,抛开狭隘的守财思想,多渠道融通资金。
其次,选择与企业发展战略相适应的投资方案,很多民企,在历史上抓住了一些机遇迅速成长,自然而然存在决策的路径依赖,投机思维甚于投资理念,不做企业的发展规划和投资项目的遴选,决策跟着机会走,盲目多元化,不考虑企业核心能力的培育和建设,结果抓空了一些看似机会的机遇;还有一些民企强调社会资本和政府资源,常通过寻租来巩固既得利益,一旦政策变化和人事变迁,则从此一撅不振。目前来看,国家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趋于深化,市场经济法治化、政策协调透明化,产业趋于成熟化,市场中投机的成份和泡沫将越挤越小,因此,民企应该树立正确的市场经济思想,科学地进行投资项目的选择,这就需要认真分析宏观经济形势、中观行业资迅和微观自身状况来确定可选的投资方案,并通过成本——收益分析和风险性分析来测算各方案的预期收益率,然后在融资能力限额下,找到价值创造最大的投融资组合。
再次,需根据各项目的资金需求量和需求特性(如合资企业的股权比例),以及融资来源的资金成本,可利用线性规划的方法来解决融资分配问题。
以某企业融资方案规划为案例。某企业欲投资两个项目,一个扩建项目,一个新建项目。两项目投资分别为5 288万元和1 540万元(包括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投资收益率分别为20%和25%。在融资来源上,预计发行股票最大额度为3 500万元(预期的资本成本为14.7%),考虑到股票发行的规模成本,企业最小的发行额度为2 000万元;该企业银行的长期贷款最大额度为4 000万元(资本成本为6.7%);留用利润的最大利用额度为800万元(预期的资本成本为8.10%)(见表1)。
该企业可根据以上情况,做出以下融资规划,目标是融资的综合资金成本最低。
即:MIN■×14.70%+■×6.70%(1-33%)+■×8.10%(1)
在考虑约束条件的前提下,利用EXCEL线性规划计算出:
X1=1288,X2=4000,X3=0,X4=740,X5=0,X6=800
最低融资综合成本为9.24%。且融资组合为,股票融资在两项目中的分配分别为1 288万元和740万元;贷款融资分别为4 000万元和0万元;留用盈余分别为0万元和800万元。比较成本与收益,加权投资收益率21.13%大于融资综合成本9.24%,表明该融资方案是有利的。很多民企出于逐利的思想,强调低成本,认为最低的资本成本将意味着最大投资收益,财务部门上报给决策层融资方案时,也常迎合民企老板的增利动机,忽略了企业经营和财务的风险,国营企业尚可依赖国家加以解决,而民营企业常以自身资产做融资保证,难以套现,转而求助相关企业时,又因社会对民企资信非常敏感,多愿锦上添花不愿雪中送炭,因此陷入困境。
所以,民企更应高度重视融投资的风险性分析,需借助各方案下的预测现金流量和债务偿还筹划表进行分析。先假设企业前期资产负债表如下(见表2):
根据该融资组合并结合前期企业资产负债状况来测算和分析,那么项目的现金流量预测、融资及债务偿还筹划见表3:
从表3我们看到,该融资组合,融资结构中负债比率较高,导致头一年期末现金流量为负,面临进一步融资偿债的问题,从预测的净现金流量的累计值11 094.05万元来看,企业的投融资是有价值的,因此需对融资组合调整。为了降低财务风险,增加股票融资,改变后的融资组合(当然这种融资组合,要多重比较,选择一较满意方案):股票融资在两项目中的分配分别为2 288万元和740万元;贷款融资分别为3 000万元和0万元;留用盈余分别为0万元和800万元。线性规划得出融资综合成本为9.44%,满足收益大于成本,进一步对财务风险和价值创造进行分析。
如果按照方案⑴融资,企业头一年需筹得174.36万元的短期贷款来偿还银行贷款本息。而方案⑵(见表4),头年就可产生92.64万元的现金净流量,没有偿债压力。累计净现值为11 918.42万元。因此不论是从风险的角度还是价值创造的角度来看,企业选择组合⑵融资模式较为合适。
所以,企业融资管理的科学性很重要,不仅要考虑资金的成本,还要考虑到财务风险,否则,就是用较低的资金成本融入所需资金,也无法维持正常运营,因此,企业融资管理的目标应是在资金成本、财务风险和价值创造这三者之间取得最优平衡。
我国民营企业在发展初级阶段,更多是考虑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在融资来源单一的情况下,资本成本高低的因素对民营企业融资的影响较少,可以说更多是通过资本结构的适应性调整而非资本结构的优化角度,来维持企业的生存和未来现金流量的创造。在民企发展的高级阶段,多种融资渠道并存,更符合融资次序理论的前提,我国民企应根据特有的融资成本次序,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注重成本的同时兼顾风险的平衡,来优化资本结构实现企业价值的增值。
民企美国借壳上市创出新意四方信息开创借壳和融资同步进行的先例
6月23日,从事电信增值业务的上海四方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反向收购的借壳方式在美国OTCBB市场成功挂牌上市交易,与此同时还实现了首期融资。据悉,这一项目是国内第一个在美国股市借壳上市和融资同时进行的案例。
上海四方信息前身是上海颇为知名的四方寻呼台,此后转型从事以无线金融信息服务为主的电信增值业务。2003年度,公司主营业务收入1.4亿人民币,税后净利润2400万元,是国内最大的无线金融信息服务商之一。
公司总经理毛明表示,实现境外上市的根本目的在于,在国际范围内进行人才、知识和资本等更高层次的竞争,提升公司的整体实力。
四方信息董秘傅思行告诉记者:之所以选择反向收购的方式在美国上市,主要是因为相对IPO而言,反向收购方式上市现金成本低、时间短、操作简便且上市成功有保证,非常适合民营中小企业,而且反向收购上市同样可以实现融资。相对新加坡和香港市场,美国市场资金容量最大、市盈率最高、具有全球影响力,是较为理想的上市之地。
据悉,此次反向收购的对象是一家代码为BAQI公司,在过去的几个月内,其价格一直在1.05美元附近。昨天是收购完成后的恢复交易的第一天,开盘后一个小时内,该公司股价一度飙升到5美元,到记者截稿时止,其股价在3美元左右。
此次借壳上市的幕后总策划,是在美国以“借壳王”著称的美国沃特财务集团。该公司在反向收购方面具有丰富经验,近年来共完成六十多个此类案例。上海四方是该公司在中国的第三个案例。沃特集团还充当顾问帮助中国汽车配件和天狮国际在美国上市。据不完全统计,仅美国OTC市场,从去年底至今,除中国汽车系统、天狮国际以外,至少还有7家中国企业在美国成功借壳,其中包括新亚洲食品、深圳雅图、保定Solartouch、山东宏志广告、四川电器、托普集团等。
美国沃特财务集团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张志浩解释:所谓反向收购是指国内企业在资本市场并购一家已经上市的公司,然后将自身的业务和资产置入上市公司,获得上市资格,俗称“借壳”。张志浩表示,美国沃特财务集团将充分发挥该集团在美国资本市场的优势,从境内企业的需求出发推动其国际化向更高层次发展。
黄光裕一夜间到手88亿--解读国美上市四大疑问
●一直钟情IPO,为何最终还是借壳?
●虽是借壳却巧妙破解了联交所反收购规则?
●黄光裕高价卖国美“左手倒右手”?
●房地产业务分拆上市还是借壳上市?
本周一,炒作了近三年时间的国美上市之旅终于尘埃落定,黄光裕凭一夜之间“拿到”88亿元再次成为资本市场的焦点人物。然而,在一系列风光背后,黄光裕和国美还是留下了诸多的疑问有待解答。
何以借壳而非IPO?
众所周知,国美一直在做IPO的准备,为何最终又采用蛇吞象的借壳方式?
曾多次主刀操作内地民营企业赴香港借壳的刘梦熊指出,IPO对拟上市公司过去3年资本、负债、营业额、税利和董事会架构有严格的限制。从时间成本上讲,如果一切进展顺利,IPO需耗时9个月,但这9个月是非常理想的情况,即呈报的资料真实完整性完全达标,中间没有任何反复。刘梦熊介绍:“如果在审核过程中,有关机构对其中任何一项有质疑,半年内得不出结论的情况都有可能。届时,由于时效性,比如报表已经过时,拟上市公司只能把准备工作推倒重来。”而国美是否遭遇到类似的情况尚不可知。
刘梦熊还指出:国内民营企业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环境过渡的发展过程中,难免不出现“两盘账”等问题,借壳上市是他们“潇洒告别历史,脱胎换骨”的最佳时机。
有业内人士用“心急火燎”四个字来形容国美的心态———时间是黄光裕关心的重点,落脚点则是资金。国美拟订了庞大的扩张计划,对资金的需求巨大。根据中国鹏润披露的信息,装入上市公司的“国美电器”未来两年的开店成本超过4亿元人民币。
破解联交所反收购规则?
投行人士称,虽然均属借壳上市,国美电器与借壳海尔中建(1169.HK)的海尔集团相比,其效果完全不同,国美电器的财技更高一筹。
海尔集团的借壳将被联交所视为新公司上市,必须从头走完IPO的全部审批程序,而这至少需要9个月时间。
香港联交所于3月31日实施的新修订的《上市规则》关紧了借壳上市的后门。
新规则的限制主要体现在增设“反收购行动”一项,将进行反收购的上市公司视作新申请人,必须按照IPO的程序审批。
刘梦熊指出:中国鹏润大可放心,“国美电器借壳注定不会被联交所界定为反收购。它并不符合《上市规则》对反收购的界定”。
《上市规则》对反收购的一种界定是:注入资产值达到壳公司资产的100%,且收购事项发生后,上市公司控制权发生变动。中国鹏润2003年年报显示,截至2004年3月31日,公司总资产约7.1亿港元,而注入的国美电器截至2004年3月31日的总资产约31.9亿元人民币(约合29.6亿港元),远远超过100%的比例。但在收购国美电器之前,中国鹏润的控制权已掌握在黄光裕手中,而收购后黄光裕的持股量不减反增,不存在壳公司控制权变动的情况,因此并不符合反收购的这种界定。
反收购的另一种界定是:在上市公司控制权发生变化的24个月内,上市公司向取得控制权的人士收购的资产值达到壳公司资产的100%.黄光裕取得中国鹏润(原名“京华自动化”)控制权是在2002年2月,如今已超出24个月的时限,也不符合反收购的这种界定。
49倍市盈率赢家是谁?
中国鹏润用88亿元人民币的代价购买国美电器2.41亿元人民币的净资产,溢价超过30倍。若计算市盈率,去年年底国美电器净利润为1.78亿元人民币,则此次收购作价的市盈率高达49.4倍。这种“左手倒右手”高价是否公允?
“这个49.4倍是按照国美电器2003年的业绩算出来的,并不代表国美电器未来的业绩情况。”鹏润投资集团副总裁张志铭昨日向记者解释说,“国美电器业绩增长的幅度很快,2004年第一季度净利润达到了8454万元人民币。如果按照这个增长速度,把未来的净利润贴现来计算,收购的市盈率并没有49.4倍那么高。”
从股权结构看,黄光裕是88亿元人民币(约83亿港元)收购代价的受益者。市场人士关心的问题是,黄光裕在取得这些证券后,是否会择机套现,以兑现这几十亿诱人的纸上财富?
刘梦熊指出:黄光裕必须找到足够成交量,把得到股份和可换股债券处理出去,否则只是纸上富贵,但减持套现的手续相当简便,只需选择证券公司或投资银行,签订承配协议,将股份及可换股债券折让出手,中间只经过签订承配协议、钱款到账、报交易所公布这几个步骤。
中国鹏润与GomeHodingsLimited确定的收购条款对黄光裕未来的减持相当有利。黄光裕所得的中国鹏润新股不受任何禁售期限制,可以随时选择适当的时机出售。可换股债券期限为三年,在到期前黄光裕可随时行使换股权或择机转让。
可换股债券转让需经中国鹏润批准,但黄光裕又是中国鹏润的实际控制人。
房地产业务分拆或借壳上市?
即将更名为“国美电器”的中国鹏润还有一块房地产业务。2002年初,黄光裕控制中国鹏润后,后者以1.95亿港元的代价向黄光裕收购北京市朝阳区西坝河北里7号院物业项目39.2%的权益。今年2月,中国鹏润宣布向黄光裕控制的ShinningCrown发行可换股债券,以筹集资金3亿港元,主要用于收购上述物业项目剩余60.8%的权益,从而将该项目装入上市公司,这也是中国鹏润目前惟一的一块房地产业务。
对于这块房地产业务未来的走向,中国鹏润6月7日的公告指出:“于本公布刊发日期,董事并未就该物业发展作出决定。”黄光裕在同日表示,中国鹏润会继续经营原有的地产业务,但不会在这方面再投入更多资金,未来以零售业务为主。
房地产是鹏润系的重要产业。在银行收紧信贷的背景下,鹏润的房地产未来如何在资本市场上施展?是否会考虑中国鹏润分拆上市?
亦或寻找新的壳资源?刘梦熊指出,按照联交所《上市规则》规定,上市公司业务中如有一块业务上市期满3年,盈利超过5000万港元或资产规模超过2亿港元,即可分拆。而中国鹏润的房地产业务在2002年才拿到39.2%的权益,2004年才得到100%的权益,在上市时间上并不符合分拆的要求。张志铭昨日表示,中国鹏润的这块房地产业务目前尚无明确的分拆计划,近期也没有资金的需求。投行人士指出,在短期内无法实现分拆的情况下,房地产业务另外借壳应是不错的选择。
国美集团尚有37个门店未装入上市公司,包括位于香港、上海等地的公司。中国鹏润执行董事杜鹃于6月7日指出,虽然国美在香港拥有4家门店,但其业务尚未成熟,因此并未注入中国鹏润。除这些门店外,国美集团于上月底在全国启动的音像业务也未注入上市公司。
㈤ 融资炒股是什么和融资融券有区别吗
目前股票市场发展的越来越好,有很多人在火爆的股票市场赚得了不少利益,这也引发了广大人民对于股票市场的热情想要投入于股票市场,但前提条件是要有足够的资金用来运转,于是人们就行刚到了融资炒股,但是融资炒股要求是什么呢?下边就随沪深通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融资炒股要明确要合作的公司是否实盘,虚拟网络平台不会在证券公司买你下单的股票这样它才能获得更多的利益,这样的平台不仅会导致股民挣不到钱最终可能连保证金都拿不回来。实盘操作平台只以收取信息服务费为主保障股民的根本利益。
融资炒股要求就是要有仓位控制以及风险控制的经验,选择合适的杠杆。不过在小编看来,融资炒股要求繁琐限制条件也比较多,在各方面综合来看还是配资炒股更安全更快捷。股票配资配8倍 每上涨1%就是8% 涨停一天收益80%沪深通帮您解决资金短缺、以小博大、杠杆效应、充分利用市场波动放大收益!
㈥ 股权,期权有哪些坑
4.1、未上市行权的障碍
计划有时候却赶不上变化的,当初跟公司是约定4年后可以完全行权,每年可以获得25%。可是,会出现预料不到的情况,自己需要离开公司了,想行权。你打算离职,你跟老板说,我要行使期权。答复是:公司没上市,中国的法律不支持未上市公司行权。
笔者在跟身边的打工族聊起这个情况的时候,他们觉得很正常:你离开公司了,期权当然没有啦。
从这个想法,可以看出,很多人忘记了一点:你当初加入公司是为了什么? 如果是为了工资,那就按照行情的工资来。你忍受的是低薪、免费无偿加班,就冲着那个期权的回报。所以,其实这是你应该得的。
法律的弱势方
很多公司在与员工签署期权合同的时候,并都没有告诉员工这里会存在障碍和风险。而公司制定期权协议时,往往是经过人力资源和法律专家给予专业建议的。所以员工往往是弱势,他们只能自己去读一堆的法律条文,而且还是英文的法律条文。
为什么未上市公司行权会存在障碍?笔者查阅法律知识,归纳起来有两个方面原因。
原因一:因为期权只有海外公司才有的概念
谈到期权专门指海外上市公司。国内公司只有股权。
先了解一下期权和股权的区别
国内的法律只有股权(工商局备案)概念,没有期权的概念。所以,只有准备去海外上市的公司才有期权的说法。美国法律则是支持期权的。
如果你呆的公司,是在国内注册的,那么就是国内公司,就按照国内法律来。如果是在国外注册(维京群岛、开曼群岛等),那么就是国外公司,会按照国外法律来实行。
所以呢,要谈到期权的话,其实是指去准备海外上市的公司。
原因二:持股海外公司会涉及到外汇管制问题
员工行权的时候,由于这家公司是准备在美国去发行股票。那么它会注册成海外公司(开曼岛、维京岛)。就需要把人民币换成美元,用美元去美国购买股票。
如果要套现退出,卖掉成美元后,要换成人民币。人民币换成美元、美元换成人民币,这就是外汇交易。
由于中国是严格外汇管制的国家,这种外汇交易必须按照外汇管理局的规定来进行。不符合规定的,银行不会给办理外汇购回结汇手续。
外管局并没有规定未上市的境外公司如何操作期权。导致无法律依据。于是,很多没有上市的海外公司,当员工要求行权的时候,他们会以外管局没有规定为由,拒绝为员工办理行权。
在2014年的时候,国家外汇管理局虽然颁布了《关于境内居民通过特殊目的公司境外投融资及返程投资外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汇发[2014]37号),未上市公司的员工期权也是可以办理外汇登记的。但是,这在实际操作中,外管局还是没有放开,仍然办不了外汇登记。
有什么解决办法吗?
彭嘉诚老师觉得一般两种办法:
方法一, 在合同中约定,留着期权,等到上市后可以去行权。
其实这样操作的公司公司也不少。虽然外汇局是有限制。离职后可以暂时不行权。等到公司上市后,去行权。笔者看到那个搜房网的员工与公司打官司的案例,就是这样的。
方法二、解除劳动合同后可由公司进行回购期权。公司没上市,没法行权。可以回购期权。比如原来有3块钱价格认购的权利,公司回购的时候,用10块钱(只是举例)。让员工离职的时候,多少有点补偿。
4.2、考虑期权以后被稀释的情况
优酷就出现这种情况。老员工的股权被稀释掉了。
很多打工族不知道有这么个情况。笔者跟一些同事提起稀释,他们确实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有人疑惑,怎么会被稀释掉呢?
答:因为需要继续融资。别人投钱给公司,肯定是要占公司股份的嘛。那这些股份从哪里来呢?要从原来公司的股份中,拿一部分去给新的投资人。
那是让出谁的股份呢。是创始人的,还是员工的? 创始人又出多少,员工又出多少? 一般是按照比例来稀释。比如创始人稀释掉1份,员工则稀释掉10份。
根据网上资料,优酷当时被稀释的比例是:18:1。优酷是这么操作,自己稀释1,则员工要稀释掉18。这就是1:18的比例,对外宣称是为了保证创始人对公司的绝对控股。一般期权在3W以上,稀释之后普通员工的股票大概有1000股左右。
现在笔者明白了那句话,关键是决策权掌握在谁手里。基层没有决策权,那么就算你有股权,也意味着是被刀宰割一样的。因为决策层可以用各种办法来获取员工应有的利益。比如稀释股份。决策层导致股价下跌。员工结果得不到什么。
有人看到这里,会感叹:果然发财不是那么容易滴;数年忍受着低薪、无偿加班着、一心盼着上市后就可以一夜后可以解放,对于这样的老员工来说,确实是梦想破灭了。
总结:要不要继续融资,怎么个稀释法,这个规则的决定权,往往在老板的手里面,由老板和新投资人进行协商,而作为基层员工,其实并没有多少资格去参与进去讨论。
对策:当规则的制定你没有机会参与的时候,未来还得看老板的人品了。老板为员工着想,就会替员工争取利益。
4.3、考虑公司被卖掉的情况
期权还没行权,公司可能恰好卖给其他公司。这个时候,员工的期权怎么办?
先要搞清楚有几种被收购的办法:现金收购、换股收购。
第一种办法、对方公司现金收购你们公司。那你就可以直接拿现金了。因为对方的钱直接给到了你所在的公司。
第二种办法、对方是换股收购你们公司。怎么个换股法? 你们公司的股份都换成是对方公司的股份。最后,你现在持有公司的股份,就直接变成了对方公司的股份了。所以你持有的就是买方公司的股份。
换股收购,还要分清楚,对方是上市公司还是未上市公司。如果对方是上市公司,你就直接持有对方公司的股份了。
如果对方公司是未上市公司,那么,你得等到那家公司的股票可以变现或自由买卖的时候才能变成钱了。
还有一种换股方式,几股合成对方公司一股的形式。经常听到一个专业术语ADR,没错,说的就是这种。文章会专门开一个章节介绍ADR。
还有一种可能:老板或投资人从员工手里回购期权。
这样可能性多大? 不知道。那得看投资人对公司的前景非常看好,那么愿意拿钱来回购员工的期权。
总之,对于被收购的情况,这需要看管理层与另外买方公司进行沟通的结果。沟通采用哪种方式:是全部废弃,还是补偿一部分现金给员工,还是现金购买公司公司。
4.4、注意期权合同里的附加条款
对于期权合同,一定要认真地一条一条去看。多花点时间是值得的。以前笔者看过有个这样的事情:
2011年,Skype 的高管 Yee Lee 在 Skype 工作一年多之后主动离职。按照典型的硅谷四年奖励传统,Lee 可以得到最初期权的四分之一以上。这部分期权据说价值接近百万美元。但是离职之后,Lee 惊讶的发现:他一分钱也拿不到。
原来 Skype 的股票授权协议中隐藏了一个条款:员工在主动或者被迫离职的时候,Skype 有权选择收回所有的期权。
其实,期权授权协议一般是几十页的法律文件,大部分的员工并没有耐心仔细去读。
比如搜房网以前就发生过一个期权纠纷的事情,上市后,最后赖债不兑现。员工打官司告公司,公司用合同里面的附加条款来作为理由,企图不给,比如说这是外国公司应该按照外国的法律来审理、在多久以内没有行权。这个事情说明了,附加条款里面是有猫腻的,如果不认真、仔细研读,到时候扯上纠纷了,对自己不利。
如果计划是在国外去上市,为了方便上市,那么公司一般会注册成国外公司(如英国开曼岛)。这种情况下,期权合同是用英文写的,十多页纸。即便是英文,即便条款很长,也要认真研读里面的条款才好,做到心中有数。
4.5、公司上市之前被解雇
如果被公司解雇后,期权要怎么处理?
这种情况,不是不可能。完全有可能发生。要考虑进去。
笔者特意找了几个现实版的例子扒出来:
1、傅盛被360开除。
2、搜房网副总经理孙宝云。在上市前一年被开除。
3、冯大辉与丁香园。在丁香园干了6年,任首席技术官。解雇后,期权没谈拢。
对策
看明白期权合同里面针对劳动关系解除后,期权怎么处理。在这方面进行约定,一般的办法是:劳动关系解除后,期权按照工作年数来行权。
比如干了2年,就拥有2年的部分。干了3年,就3年的部分。
合同里面一般会写明一句:当受让人因其他原因终止同公司的雇佣关系时,则所授予的期权,在雇佣关系终止日起的30天后终止,股票期权中尚不能行使的部分将失效。
也就是离职后,30天内必须行权,不行权。就失效了。
针对这种情况,离职后,就要申请行权。就算公司没上市,按照中国法律不能行权,但也是可以进行约定的。至少你申请了行权,就表示你没有放弃行权的权利。
4.6、认真看合同里的行权条件
自己辛苦加班,忍受低工资,结果因为合同一个条款,导致自己没法行权。
这需要认真研究合同里面写的行权条件部分。
比如合同里面写:离职后就不能行权了;公司未上市不能行权(一般写着:行权的前提条件如下)。业绩必须达标才能行权等等。
如果合同约定,公司不上市,不能行权,此时如果也没有相应的补偿方案。这样的期权方案确实是忽悠员工的。因为一直不上市,那就没法行权。
按照业界规矩,都是分年限,每满一年可以得到25%的行权资格,分四年,刚好是100%。所以如果干满了2年后离开公司了,那么可以得到50%的行权。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开除、合同到期等)离开了公司,都要保证可以行权。
业绩未达标,这里面是一个隐藏的坑。公司如果想从你手里收回期权,可以给你设置一个较高的业绩目标,让你无法完成这个目标,最后按照协议,无论你工作多努力,表现多优异,公司借此开除你,并收回所有“授予”你的股权。
4.7、故意推迟上市
一般会捆绑4年成熟期的期权来招聘员工。员工们如果要拿到这些他们辛苦赚来的期权,工作的时间可能要远远超过这所谓的4年。
很多公司上市的时间越来越晚(目前科技企业上市的平均时间需要11年),目的就是:不允许员工自行转让手里的股权,员工就不能轻易离开公司,否则要么期权就被收回了,要么马上行权、交了高昂的所得税换来不能卖出去变现的股权。员工被带上了一副“金手铐”。
而老板们似乎从来不会面临员工的这些问题。他们甚至毫不掩饰公司不打算尽快上市,完全不考虑员工是不是能尽早将自己赚来的期权变现。
“我们会尽可能推迟上市的时间”。说这话的,是Uber 的CEO特拉维斯·卡兰尼克,他不止一次表示Uber在最近3-5年内没有上市的计划。
“我建议Palantir尽可能保持不上市的状态。”说这话的是彼得·蒂尔,他是《从0到1》的作者、Paypal创始人,同时也是Palantir的投资人。
Palantir目前估值近90亿美元,专注于大数据处理,据说帮助美国CIA和军方调查到本拉登的下落。
但是,对于Palantir的员工们来说,这却是一个苦果。Palantir用远远低于市场价的工资标准,聘用了大量优秀的工程师,原因是给了这些工程师更多的股权。但是,却不让他们有机会卖出股权、变现赚钱。
创始人却不会遇到这个问题,因为他们有投资人的支持。一旦创始人把公司做到了某个阶段,比如做到了独角兽级别,那么投资人会积极促使创始人提前变现出一部分股权,让创始人在带领公司高速发展时,生活上也比较宽裕,不会面临经济压力。
有的创始人是很慷慨, 他们可能会组织员工通过类似交易渠道共同出售股份,但大部分创始人或公司不提倡这种做法。一方面,大多数员工根本没有足够的股权来出售。另一方面,对于公司来说,让你继续持有股票是最符合他们利益的。
员工持有股票(少量),可以使其对公司更忠诚。因此,创始人的这种私下退出,变现的交易,通常是在秘密进行的,除非创始人变现后新买的法拉利跑车太过招摇,那就马上知道创始人有钱的。
4.8、与中国公司签vs与外国公司签
与谁签订期权很重要! 请看下面的分析!
现状
由于很多互联网企业,融资和上市都是以海外公司的名义去发行股票的。如在开曼群岛、维京岛注册,而实际的经营主体是在中国的公司。境外的公司控制着中国国内的公司。这就是常常说的vip架构。
员工往往是与中国公司签订劳动合同。而签订期权协议时,有可能是与中国公司签订,也可能是与外国公司签订。
问题
员工是与中国公司签订期权协议好,还是与国外公司签订协议呢? 各自又存在什么样的风险呢? 归纳如下:
1、跟中国公司签的期权协议。此时分到的是境外公司的期权。可能存在的风险:行权的时候,中国的公司可以说,我这里没有境外公司的期权。我也给不了你股份。你找境外公司去要。到时候员工也没其他办法。公司赔点钱给员工了事了。
2、跟境外公司签订期权协议。此时,可以直接跟境外公司要股份。这些境外公司,按照当地的法律规定,是可以给员工发股份的。
法律纠纷的适用法律
如果出现了纠纷,适用哪个地区的法律?
在协议里面的术语是”司法管辖”。如果写着是,境外法院的排他性管辖,就是说,管辖权是外国公司,排他,意思是不允许用中国的法律来审判。这种情况出现纠纷,还要那个国家去起诉。要请当地的律师。耗费的时间和金钱成本就比较大。手里是很小的股份,不是很值钱,那打官司的成本员工也耗不起,最后员工也会放弃了。
解决办法:所以员工要睁大眼睛看清楚,合同里面写着这份合同适应于哪个地区的法律。最好是写明白,有争议时在中国打官司。
举例
笔者恰好找到一个现实版的例子
海淀法院受理了原告刘先生与被告北京三快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快科技公司)劳动争议纠纷一案。该案系因美团股权激励计划引发的争议,与刘先生一同提起诉讼的还有三快科技公司的前员工包女士,二人诉请类似,均为离职后股票期权的行权事宜相关。
三快公司辩护的说明是这样的:
1、你告错人了。《股票期权授予通知》是与海外公司签订的。又不是三快公司签订的。海外公司与你又不存在劳动合同关系。
2、你应该找香港法院。《股票期权授予通知》及《股票期权授予协议》中载明管辖法院为香港法院,海淀法院没有管辖权
看到这里,是不是感觉是如出一辙? 两个坑被踩着了。这个案子是最新看到的新闻,还在审判中,不知道结果。
4.9、避免白干:被公司收回期权的情况
有些员工干了8-9年,之前忍受着低薪、无偿加班,由于意外导致,协议中约定的所有的期权都没了,对此感到很无奈。找老板理论也没用,协议中明明写着那么个条款,怨谁。
所以,一定要注意合同中的条款,哪些情况公司可以收回期权。
比如协议里面写着:劳动合同解除后,公司有权收回所有期权。
笔者看资料提到,某某员工在A的期权,离职的时候,公司找了个理由以一元收回,理由之一就是“同业竞争”。
过错离职,通常公司以 1 元回购所有期权,你一夜就回到了解放前。
什么行为会被认定为“过错”,自己搞清楚就特别重要了。
员工违反公司规章制度,比如违反保密义务、违反竞业限制规定等等,都有可能成为公司取消、收回期权的理由。总之,合同要认真研究,必要时可以找一个律师帮自己看看,里面有哪些坑。付点咨询费就好。
笔者截了一个国内公司的期权合同(海外公司的合同是英文的)图
注意看笔者描红的部分。辞职、辞退、解雇,就直接解除了期权了。所以啊,哪怕你在公司辛苦干了n年,之前很多期权,但是一瞬间就没了。再强大的撕逼都抵不过一纸协议。
笔者认为,像上面的这样的期权合同确实是一个坑来着,明显是倾向于公司利益最大化。为什么这么说?如果老板想把你搞走,可以找很多的理由与你解雇劳动关系,根据合同中的约定,一旦劳动关系解除了,期权就失效了。
再比如,按照上面协议,可以说你业绩没达标啊,然后取消掉期权。这个业绩标准谁来定? 我定得很高,你肯定难实现,那么就达不了标了。
笔者认为,公平的期权协议需要写明白,若出现劳动关系解除时,员工如何行权,能够行权百分之多少。在里面约定。员工在公司干了多久,哪怕离职了,也要按照约定给予一定量的期权,既对离开的员工是安慰,对在职员工也吃个定心丸。
三、期权其他注意事项
3.1、行权资格不及时用就失效
为什么一些公司约定雇佣关系结束后,3个月内(90天)没有行驶期权,就被认为是无效呢?
既然是权利,那么就不能无限期,必须在指定日期内使用完这个权利。
就好比一些公司,当月的加班假期,必须当月用完,不用完就消掉了。一些手机的流量包,当月没有用完,下月就失效了。
所以离职后,赶紧申请行权。这个时候,就算公司没上市,也是可以的。表明了你的意愿。到时候纳入的是合同纠纷上去。
3.2、需了解股票的解禁期
原来是3块钱的低价,从公司内部认购了几千股股票。股票的市场价格是涨到了10块,自己能不能马上卖掉套现呢?不能。
如果我低价认购了几千股后,是不是可以离职了呢?
不行的。公司有个约定,叫做解禁期。
一般公司设置了一个解禁期。一般是两年。每年可以套现50%,两年可以套现完毕。如果干了一年后离开,那么也只能套现50%。
哇,本来有好的机会,也不敢跳槽离职,就是为了等到股票解禁啊。等了2年,好不容易熬到了股票解禁了,现在终于可以套现了呀。
但新情况来了:恰好这个时候股价跌幅很大。原来是3块钱买的,后面是涨到了20块钱一股,信心满满的。可是恰好解禁的时候,股价跌到了5块钱,那相当于只赚了2块钱。后面还要纳税的。如果你的股票份数比较少,比如就3千股,那么你赚到了3000*2=6000元。这6000元并不是完全拿到手的,还要纳个人所得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