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银行挂钩指数的理财产品如何运作
商品市场的牛气冲天带动农产品价格一路飙升,这股波澜壮阔的上涨行情也激起了银行理财产品挂钩农产品的热情。
业内纷纷发出了农产品牛市还会继续的预测。据了解,去年以来国内外农产品价格都呈现出一股猛烈上涨的态势,有的产品价格翻了不止一倍。数据资料显示,2007年,美国玉米、棉花分别涨了30%,美国大豆涨了83%,而美国小麦涨幅超过了100%。而今年1月和2月CPI连创新高,其中以粮食和肉类为代表的农产品价格涨幅列前。2007年我国粮食生产价格同比上涨10.26%,较上年增长9.26个百分点,其中谷物类上涨8.95%,豆类上涨22.62%,薯类上涨9.04%。在通货膨胀的持续压力下,除了黄金这类典型的保值商品外,能否利用这波商品牛市行情抵御通货膨胀引发了机构和投资者的一致关注,购买此类挂钩产品是否成为明智之举呢? ⊙本报记者 涂艳 实习生 刘雨峰 秦国安
资金运作解密
一般来说,这类挂钩农产品类产品一般都是由银行从国际投行手中购买某个看涨或看跌期权,并非部分投资者所理解的“用募集资金直接投资于证券市场或期货市场”。也就是说,银行募集资金大部分用以保本,而以投资期权的收益来博取浮动收益。另外,目前市场上还有一类涨跌双赢型产品,即不论涨跌,挂钩标的价格波动越大,最终收益率就越高。所以,此类理财产品虽然挂钩农产品期货价格或相关指数,但最终收益并不一定与农产品价格走势呈正相关。
具体来说,这类银行产品一般会涉及三方的关系:投资者、银行、投行。银行由于受相关政策限制不能直接参与证券交易,而只能将大部分资金投放至银行间市场进行保本操作,而另一部分则从国际投行处购买某份期权以博取更高收益。 当形势有利,银行行使期权,投资者可以获得相应的回报;如果形势不利,银行放弃行使期权,损失的期权费则以银行间市场产生的收益抵消,以实现保本或部分保本。
挂钩对象存在差异
据记者了解,目前银行推出的农产品相关理财产品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与国际期货市场有着密切联系,挂钩于农产品指数或期货市场的商品价格;另一类是与股票市场挂钩,即资金主要投资于二级市场中的涉农型股票。就记者所掌握的资料来看,前一类理财产品在数量上占有较大优势,多家银行都以此类产品为主,如招商银行(600036行情,股吧)早在2006年11月就推出了与雷曼兄弟农产品指数挂钩的保本浮动收益型人民币理财产品,预期最高年回报可达6%。之后又于2007年2月推出了与高盛农产品指数挂钩的人民币和美元理财产品。交通银行的“浓青1-4号”系列产品也是行业中的典型代表。
对于后一类股票挂钩型理财产品,它的主要投资方向是农机制造、化肥农药、农作物生产加工、农业技术研究等涉农企业股票。如农业银行在2007年11月发行的“金土地2号”股票型结构存款就将投资对象锁定为在港上市的国内大型农业企业股票。
挂钩方式还需分清
上述理财产品除了挂钩对象有所不同以外,挂钩方式同样存在差异。而挂钩方式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到期收益的多少,甚至会造成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但理财产品收益为零的情况。所以投资者在购买产品之前还须对挂钩方式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例如,交通银行推出的“浓青3号”的收益率就与所挂钩的德银小麦、玉米、大豆价格指数与初始指数之差挂钩,投资收益率取决于占不同权重的三种农产品的综合表现。在这种挂钩方式下,投资者除了对所挂钩的产品加以考察外,还应该注意各个产品所占的权重比例的差异。如该产品,小麦的权重占到了45%,接近一半,其价格走势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投资收益。而渣打银行推出的环球农业股票挂钩型产品的收益率决定于到期日三只股票的综合表现,同时单只股票的表现过差也会使得投资者收益受到影响。
产品前景及市场
在全球证券市场被次贷危机拖累而普通疲软,国内发行的QDII产品几近搁浅,新募集QDII及打新股产品因行情欠佳而遭遇募集失败的冷遇最近频频发生的现状下,包括农产品在内的商品涨势被市场一致看好,俨然成了“救命稻草”。然而挂钩农产品的银行产品是昙花一现还是有长期投资价值呢?
花旗银行(中国)零售银行产品部总监梁展霖先生表示:“花旗很早以来就在关注商品市场,旗下的多款产品都涉及了农产品,而在近期即将推出的一款挂钩一篮子股票产品中也将农产品股票列为了挂钩标的。之所以没有如某些银行一样专门性、大规模地发售此类产品是基于多元化投资策略的考虑,将投资方向集中在农产品上不利于风险的分散,这对投资者承受风险的能力也要求很高。”
荷兰银行(中国)消费金融部副总裁、高级产品投资经理吴蔚认为,2008年整个全球资本市场将是震荡的一年,从全球范围来看,今年投资热点已经从股市慢慢转向商品市场,特别是农产品市场。
另外,现在“中立型”产品越发受到追捧,这类产品不需要投资者做出看好或看跌的趋势性判断:
波动的幅度决定收益大小。花旗银行就推出过几期保本型“涨跌双赢”结构产品,挂钩股票的价格波动绝对值与产品收益呈正比。由于农产品期货市场价格也处于高度波动状态,将某个观察日的商品期货价格列入到最后的收益计算公式中也是有不小市场风险的。故包括花旗、荷兰银行在内中外资银行都表示了对这类产品的高度重视。
此外,目前发售的农产品挂钩产品多数只挂钩国外商品市场,业内人士解释,由于多数银行的产品设计源于国外,中国农产品市场的市场化程度不高,农产品指数可参考性不大,成为国外投行回避国内市场的重要原因。这也提示投资者在购买产品时切勿以国内通胀形势来衡量此类产品的投资价值。
Ⅱ 农行理财产品亏损过吗
会
理财都是有风险。据《中国经济网》报道,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招行、邮储银行及渣打银行等8家银行均表示,目前零收益及负收益理财产品在银行所有产品中占比很小,有的不足银行产品发行规模的1%,这种现象仍属正常。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风险收益情况良好,大部分理财产品取得了正收益,而且收益远高于定期存款利率。在2008年商业银行募集的3.7万亿元理财产品中,亏损比率不到2%,按照金额计算,亏损幅度不到1.7%。
目前各大银行的理财产品风险分为:
1、无风险的理财产品R1
银行存款和国债
2、较低风险的理财产品R2
货币市场基金或偏债型基金
3、中等风险的理财产品R3
结构性理财产品(一般银行固定理财产品,比如28-几年不等)
收益比例R3>R2>R1
所以风险与收益相伴,风险越高,收益越高。
农行的理财产品也是分三个姿核风险等级。
(2)渣打银行的股票挂钩存款怎么样扩展阅读
面对亏损理财产品,是继续持有还是提弊册敬前赎回?东方华尔高级研究员韩莹认为,投资者在决定继续持有还是赎回前,应该先“四看”:
一看产品结构。首先应看自己是否了解挂钩的标的。有的理财产品挂钩境外标的,投资者平时连查询数据都困难,更别谈深入了解了。对于自己不熟悉、没把握的挂钩标的,则需要非常谨慎。
二看收益实现的可能性。有的理财产品设定的收益条件是限定于某段期限内,而有的理财产品则限定于某一个观察日,只有在这一天这个股票涨幅达多少,才可能实现收益率。相比之下,在一个观察区间内实现收益的概率高,而在某一个观察日实现收益的概率要低。
三看产品期限。理财产品短的一年期,不少亏损的理财产品是在股市高位发行的,并且设定的收益条件又比较苛刻,现在股指已经腰斩。这样的短期理财产品亏损了,连翻本的机会都没有。
而有租慎些理财产品则时限较长,尤其是一些外资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有的期限长达五六年,设计的结构又比较好,即使现在亏损,也完全可能扭亏为盈,不妨长期持有。
四看赎回条件。有的理财产品不允许提前赎回,有的虽能赎回,但只能在特定时间赎回,还有的要支付赎回费用。不少理财产品赎回费用远远高于基金,一家外资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赎回费用高达2%。
韩莹提醒,还有一点需要注意,有的理财产品虽有保本一说,但必须是到期保本,如果提前赎回就可能亏损本金,对此,投资者一定要看清理财产品条款。
Ⅲ 目前,国内各大银行的主营业务有哪些
银行业务主要分为三类: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中间业务。
负债业务是商业银行形成资金来源的业务,是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和资产的重要基础。商业银行负债业务主要由存款业务、借款业务、同业业务等构成。
负债是银行由于受信而承担的将以资产或资本偿付的能以货币计量的债务。存款、派生存款是银行的主要负债。
中间业务是指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包括交易业务、清算业务、支付结算业务、银行卡业务、代理业务、托管业务、担保业务、承诺业务、理财业务、电子银行业务。
(3)渣打银行的股票挂钩存款怎么样扩展阅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管理暂行条例》:
第十二条国家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设立专业银行。各专业银行按照规定的业务范围,分别办理本外币存款、贷款、结算和个人储蓄存款业务。
第十三条专业银行是依照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独立核算、独立行使职权、开展业务活动的经济实体。
第十四条专业银行履行下列基本职责:
1、根据金融业务的基本规章制度,制定具体的业务制度和办法;
2、根据国家政策和计划决定对企业的贷款;
3、规定范围内的浮动利率;
4、负责系统资金调度;
5、对信贷和结算实施监督;
6、按照国家规定对开户单位实施现金管理;
7、按照国家规定对开户单位的工资资金进行监督;
8、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授权管理国有企业的流动资金;
9、按照规定拥有和控制利润中的留存资金;
10、经国务院或者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批准,从事有关国际金融业务活动。
第十五条设立专业银行分支机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1、真正适应经济发展需要,有与规模相适应的业务量;
2、符合业务范围;
3、有合格的财务业务管理人员;
4、符合经济核算原则。
专业银行的总行对分支机构实行垂直领导。
第十六条专业银行总行的下列项目,应当报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审批:
1、本条例第五条第一款第一项范围内的经营方针、政策事项;
2、超出规定的业务分工范围的事项;
3、超出现行金融业务基本规章制度或者涉及其他专业银行需要统一的业务规章制度;
4、公司章程的制定和修改;
5、建立海外分支机构。
前款所列事项超出本条例规定的中央银行职权范围的,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应当统一报国务院审批。
第十七条专业银行分支机构的下列项目,应当报中国人民银行省级分支机构审批:
1、根据各自司法管辖区的具体情况而订定的重要业务条文;
2、信贷资金投资发生重大变化;
3、本辖区内其他专业银行统一的业务规章制度。
第十八条专业银行应当按照规定向中国人民银行报送授信计划、统计报表、会计报表和业务报告的执行情况。
Ⅳ 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趋势
2010年11月19日央行发布,自11月29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预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月内央行第二次上调,今朝存款预备金率已经处于历史最高位。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胡晓炼暗示,中国将继续连连系理的行动性供给和银行系统行动性,慎密亲密关注物价走势,矫捷运用传统货泉政策,同时,考虑引进新的政策工具。
加息10天之后,中国人民银行2011年2月18日宣布,从2月24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自去年以来央行第8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也是年内第二次上调,这距离上次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也仅仅36天。1月底,我国人民币存款余额达71.23万亿,以此计算,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可大致锁定商业银行资金逾3500亿元。
在近日出炉的10月各项宏观经济指标中,除了超预期的CPI和PPI,M2(广义货币供给量)和新增贷款均创下新高。通胀的高企和行动性的泛滥势头配合榨取着消费者和投资者的抉择信念。
当前形势下,央行调控的标的目标会是什么?一些机构、学者和官员觉得,经由过程加息的可能性不大。“央行对加息手段的利用很是稳重,因为加息会损害实体经济,对于通胀的手段也不太适合。”北京市平谷区金融办主任刘腾说。
传统的货币政策手段仍然是央行首选,胡晓炼暗示,“上调存款预备金率是央行在治理行动性方面所采纳的法子,也剖明中国会继续连连系理的行动性供给和银行系统行动性。此后我们还将慎密亲密关注物价的走势,继续有用矫捷运用传统的货泉政策。”例如,为增强公开市场对冲力度,央行常规的公开市场独霸几回。央行10月21日上调了3月期央票利率20.22基点,1年期、3年期央票利率随后也上调20基点摆布。
此外,经济学家成思危在第六届中国证券市场年会上指出,外汇占款成为M2高企的首要推手。据悉,10月外汇贷款增添59亿美元,当月外汇存款增添33亿美元。截至10月末,外汇贷存比为184%,依旧处于高位。在外汇大量流进情况下,央行不得不回笼大量货币,经由过程对冲来节制过多的货币。 再度加息
央行决定年内第四次统一上调存款准备金率,10月份中国近三年来的首度加息,就是伴随着央行要求六大商业银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而来。另外,央行在10月9日的公开市场操作中,提高了一年期央票的收益率。基于以上种种举措,市场猜测,今日公布的CPI增幅可能超过4%,央行也将在年内再度加息。
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10月份CPI增幅可能向上冲破4%到4.2%,这样一来,年内再次加息的可能性就很大。”
上海社科院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潘正彦则预测,除10月CPI持续上涨,11月、12月CPI增幅也将维持在3%以上。在他看来,央行可能在12月再次加息,而不是11月。“全年CPI破3%已无悬念,不过,决策层对于加息与否仍需进一步观察:一方面观察第四季度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程度;另一方面观察国际经济的走势。”
但渣打银行指出,未来决策当局面临的一个风险是,如果未来6个月经济迅速放缓,加息作为一种调控资产价格的政策工具可能被认为力度过大。
不过渣打银行也认同第四季度央行再次加息的说法。
“未来几个月经济可能逐步放缓,但这不足以影响到当局将抑制房产泡沫作为首要任务的方针。货币决策部门已将利率政策与房地产问题战略性地挂钩,而决策当局将会以提高利率和出台更多房地产调控措施来抑制房地产价格的涨势。”
无论是通胀的不断高涨,还是房地产调控的需要,都在预示着加息的必要,然而一旦再度加息,人民币与美元之间利差的进一步扩大将加剧已日显严峻的热钱流入态势。
“防通胀和防热钱,是中国当局面临的两难。一旦无法有效阻挡热钱流入,在中国大肆炒作农产品等商品,将进一步加剧国内通胀。”潘正彦指出。
不过,鲁政委认为,中美利差的扩大并非热钱流入的主因,“今年以来,中美利差一直是稳定的,但4-6月国际资本是流出的,外汇占款从此前的2000多亿元一直下降到1100亿元;而7-9月份外汇占款则逐月增加,从1700亿元迅速增加到接近3000亿元。在前后的反差之间,惟一发生变化的是6月19日人民币汇改重启。它点燃了市场的升值预期,造成国际资本流入速度加快。因此,国际热钱流入的主要动力,是升值预期而非加息。”
鲁政委认为,如果加息后,人民币升值速度有所放缓,即加息带来的升值预期弱化,反倒有助于抑制热钱的流入。渣打银行表示,在美联储推出二次量化宽松政策的形势下,且明年可能还会推出更多宽松政策的预期下,中国央行愿意加息的幅度有限。“不过,在担忧更多热钱流入前,央行还有75个基点的加息空间。”渣打进一步预测,明年上半年央行仍会有两次加息举动,分别在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第5次上调存准率
调整介绍
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靴子如期而至。央行2010年11月10日晚间宣布,自11月16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年内第4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预计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共计冻结资金超过3000亿元。
调整影响
此次调整,央行不再对农村信用社和村镇银行等小型金融机构实施优惠政策。调整完成后,加上今年10月份对6家银行采取的差别存款准备金率措施,工、农、中、建四家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已高达18%,创造了新的存款准备金率历史纪录,但该比例到12月15日期满。而其他大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达到17.5%,与历史纪录持平。中小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达到15.5%,个别银行达到16%。农村信用社和村镇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达到14%。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
从2011年1月20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从2011年2月24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从2011年3月2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从2011年4月21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从2011年5月18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从2011年6月20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达21.5%。
从2011年12月5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达21%。
从2012年2月24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达20.5%。
央行宣布,从2012年5月18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2012年以来央行第二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距离2月24日今年第一次正式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近三个月。
6月14日下午消息,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1年6月20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达21.5%。申银万国首席经济学家李慧勇对新浪财经表示,存款准备金上调的空间不是很大了,预计今年下半年还会上调两到三次,可能会止于22.5%。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3%,增速比4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6.9%,增速比4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财经评论员叶檀认为,这已经给决策层提供了经济滞涨的预警信号。
2011年上半年,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基本上维持着每月调整一次,每次调整0.5个百分点的频率。李慧勇认为,在经过将近一年的密集的货币政策,存款准备金的上调空间不是很大,上调频率将会有所下降。
存款准备金率5月18日起上调0.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连续第11次,也是今年(2011)年内第5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1年5月18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2011年以来,央行以每月一次的频率,在过去一季度里先后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同时这也是央行自去年以来准备金率的第十一次上调。此次上调之后,大中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达21%的历史高位。据估算,此举将一次性冻结银行资金近3700亿元。
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谭雅玲认为,存款准备金仍有很大的上调空间。此前央行行长周小川表示,中国的存款准备金率不存在绝对上限。
专家指出,在3月份CPI(居民消费价格)攀升至近年新高的大背景下,通过回收流动性进而调控不断走高的物价指数,也是央行继续提升存款准备金率的重要原因。统计局最新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3月份CPI同比涨幅达到5.4%,创出32个月来新高,凸显当前中国通胀压力仍在不断凝聚。
据港媒报道,央行2011年4月11日发布通知,将对中国银行(行情,资讯,评论)、工商银行(行情,资讯,评论)、建设银行(行情,资讯,评论)、农业银行(行情,资讯,评论)这4家国有商业银行和招商银行(行情,资讯,评论)、民生银行(行情,资讯,评论)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各家均上调0.5%。据初步估算,预计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或冻结资金1680亿元左右。
目前,央行已经4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再加上5月12日的调整,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已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21%。
中国人民银行30日宣布,从2011年12月5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调整后,中国大型金融机构和中小金融机构将分别执行21.0%和17.5%的存款准备金率。
这是近3年来,中国存款准备金率首次走出“上调”区间。
中国上一次宣布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是在2008年12月25日。此后,中国货币政策在2010年由“宽松”走向“稳健”,央行在2010年和2011年连续12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其中仅2011年就密集地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从2012年5月18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此次调整为2012年内第二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来自国泰君安证券公司的分析认为,此前中国已有20多家农村合作银行恢复执行正常的存款准备金率,这已释放出一定政策信号,即中国央行将采取行动,缓解当前货币市场资金偏紧的状况。
主要原因
央行此次上调部分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或许与9月新增贷款有关。消息人士称,「9月新增信贷可能在6500亿-7000亿元人民币左右,虽然月末被压下来点,但还是比央行预期的目标要高。」对于这则消息,央行未作公开表态。
但是也有分析师认为,此举是和新增外汇占款连续回升有关。
市场反应
无碍流动性
在股市上,昨日银行股全线上涨。涨幅最大的是深发展A,涨4.76%,涨幅最少的是农业银行,涨1.12%。有分析指,从短线而言,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对于金融、地产的利空很大部分上将会在资源类个股维持强势的境遇下逐渐得到消化。
据业内人士测算,本次准备金率临时调整后,所冻结资金规模将在1800亿至1900亿元之间。但是,这并不会影响目前的流动性。
本周公开市场将迎来四季度最大单周到期释放资金量,解禁规模高达到2950亿元,占到本月到期量的一半以上。因此,即使央行在本周通过采取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的方式冻结1900亿元流动性,本周公开市场还是「富余」出1000亿元资金。
资金情况
11日,中国货币市场指标利率———7天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较上一交易日小幅上涨6.5BP至1.955%。
上海一银行间市场交易员表示,节后资金回流银行至资金利率下跌。未来银行间市场资金面情况受信贷控制仍将处于偏宽松状态,10月银行间资金面料将宽松。
措施看法
周一两市总成交金额一举超过4300 亿元,较前一交易日成交水平相比增幅近50%,创出了今年以来成交量最高水平。周一央行上调工行、中行等6 家银行存款准备金率0.5 个百分点,意味着短线指数存在展开技术性调整行情的可能性。中金分析称,股指短线存在技术性调整的可能性,但阶段性上涨趋势不变,建议继续投资重点不受中国宏观政策面打压的周期性股票。
该行表示,就总体趋势而言,股指阶段性上涨格局不会改变,建议逢短线股指振荡过程中,继续增持不受宏观政策面打压的具备高贝塔特征的周期性股票,即继续看好有色金属板块、煤炭板块、保险板块、券商板块、农业板块、石油化工板块、交运服务板块、汽车板块等品种。
该行预计,即将公布的今年第三季度宏观经济数据有望再度超出市场预期,上市公司三季报信息披露工作即将于本周正式拉开序幕等因素,都将有望对当前股指上涨行情构成正面刺激作用。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研究员殷剑峰认为,央行不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意在逐渐消除物价上涨的货币因素。货币学派经济学家弗里德曼认为,通货膨胀终究是个货币现象。而在我国现阶段,物价上涨的背后确实具有比较明显的货币因素。
根据殷剑峰的观察,近年来,我国物价走势与货币供应量增减之间,存在着相当直接的关联,往往在货币供应出现快速增长后,物价走势亦会跟着抬头向上,其间二者走势的时滞大约在半年至一年间。
今年以来,央行以每月一次的频率,连续四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如此频繁的调升节奏历史罕见。
对于货币工具今后的使用情况,央行行长周小川日前在博鳌表示,消除通胀走高的货币因素是当前货币环境适当收紧的一个重要原因,尽管存款准备金率已位于历史高位,但上调没有上限要求,当前货币政策已从适度宽松转为稳健,即货币政策要适当收紧,这个趋势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短期中观面潜在催化剂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1)周一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创下汇改以来新高6.6732,这可能对民航运输板块等人民币升值受益品种短期走势形成正面刺激。
(2)11 日宝钢股份(600019)出台了11 月钢材价格政策,其中热轧、冷轧、宽厚板、电镀锌、镀铝锌等大部分钢材品种维持原价,但部分品种上涨100-200 元/吨,对钢铁板块短期走势构成潜在利好。
(3)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日前表示,进一步规范、引导借壳上市活动。要统筹协调退市机制和ST 制度改革,在产权清晰、治理规范、业务独立、诚信良好、经营稳
定和持续经营记录等方面执行IPO趋同标准,要求拟借壳资产(业务)持续两年盈利,这可能对绩差重组类公司股票走势带来压力。
(4)工信部11 日公布了《轮胎产业政策》。与此前公布的征求意见稿相比,《政策》大幅提高了轮胎产业的进入门槛,同时要求到2015 年,乘用车胎子午化率达到100%,有利行业集中度提升与产品结构调整,对轮胎板块走势有望构成正面刺激。 2012年7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2年7月6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31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及个人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相应调整。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不作调整,金融机构要继续严格执行差别化的各项住房信贷政策,继续抑制投机投资性购房。此次为央行年内第二次降息。
此前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2年2月24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为央行年内首次降息举措。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4年4月25日起下调县域农村商业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下调县域农村合作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据媒体报道,务会为贯彻落实国务院第49次常议精神,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三农”和小微企业的支持,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4年6月16日起对符合审慎经营要求且“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达到一定比例的商业银行(不含2014年4月25日已下调过准备金率的机构)下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5年9月6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以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同时,为进一步增强金融机构支持“三农”和小微企业的能力,额外降低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和村镇银行等农村金融机构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额外下调金融租赁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准备金率3个百分点,鼓励其发挥好扩大消费的作用。
表格统计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2011年5月18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今年年内第五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此次上调后,我国大型金融机构和中小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已经分别高达21%和17.5%的历史高位。
以下为存款准备金率历次调整: 次数 时间 调整前 调整后 调整幅度
(单位:百分点) 45 2012年5月18日 (大型金融机构)20.5%
(中小型金融机构)17% 20% -0.5 16.5% 44 2012年2月24日 (大型金融机构)21.0%
(中小型金融机构)17.5% 20.50% -0.5 17.00% -0.5 43 2011年12月5日 (大型金融机构)21.50%
(中小型金融机构)18.00% 21.00% -0.5 17.50% -0.5 42 2011年6月20日 (大型金融机构)21.00%
(中小型金融机构)17.50% 21.5% 0.5 18.0% 0.5 41 2011年5月18日 (大型金融机构)20.50%
(中小型金融机构)17.0% 21.00% 0.5 17.50% 0.5 40 2011年4月21日 (大型金融机构)20%
(中小型金融机构)16.50% 20.50% 0.5 17.00% 0.5 39 2011年3月25日 (大型金融机构)19.50%
(中小型金融机构)16% 20.00% 0.5 16.50% 0.5 38 2011年2月24日 (大型金融机构)19.00%
(中小型金融机构)15.50% 19.50% 0.5 16.00% 0.5 37 2011年1月20日 (大型金融机构)18.50%
(中小型金融机构)15.00% 19.00% 0.5 15.50% 0.5 36 2010年12月20日 (大型金融机构)18.00%
(中小金融机构)14.50% 18.50% 0.5 15.00% 0.5 35 2010年11月29日 (大型金融机构)17.50%
(中小型金融机构)14.00% 18.00% 0.5 14.50% 0.5 34 2010年11月16日 (大型金融机构)17.00%
(中小型金融机构)13.50% 17.50% 0.5 14.00% 0.5 33 2010年5月10日 (大型金融机构)16.50%
(中小型金融机构)13.50% 17.00% 0.5 不调整 - 32 2010年2月25日 (大型金融机构)16.00%
(中小型金融机构)13.50% 16.50% 0.5 不调整 - 31 2010年1月18日 (大型金融机构)15.50%
(中小型金融机构)13.50% 16.00% 0.5 不调整 - 30 2008年12月25日 (大型金融机构)16.00%
(中小型金融机构)14.00% 15.50% -0.5 13.50% -0.5 29 2008年12月5日 (大型金融机构)17.00%
(中小型金融机构)16.00% 16.00% -1 14.00% -2 28 2008年10月15日 (大型金融机构)17.50%
(中小型金融机构)16.50% 17.00% -0.5 16.00% -0.5 27 2008年9月25日 (大型金融机构)17.50%
(中小型金融机构)17.50% 17.50% - 16.50% -1 26 2008年6月7日 16.50% 17.50% 1 25 2008年5月20日 16% 16.50% 0.5 24 2008年4月25日 15.50% 16% 0.5 23 2008年3月18日 15% 15.50% 0.5 22 2008年1月25日 14.50% 15% 0.5 21 2007年12月25日 13.50% 14.50% 1 20 2007年11月26日 13% 13.50% 0.5 19 2007年10月25日 12.50% 13% 0.5 18 2007年9月25日 12% 12.50% 0.5 17 2007年8月15日 11.50% 12% 0.5 16 2007年6月5日 11% 11.50% 0.5 15 2007年5月15日 10.50% 11% 0.5 14 2007年4月16日 10% 10.50% 0.5 13 2007年2月25日 9.50% 10% 0.5 12 2007年1月15日 9% 9.50% 0.5 11 2006年11月15日 8.50% 9% 0.5 10 2006年8月15日 8% 8.50% 0.5 9 2006年7月5日 7.50% 8% 0.5 8 2004年4月25日 7% 7.50% 0.5 7 2003年9月21日 6% 7% 1 6 1999年11月21日 8% 6% -2 5 1998年3月21日 13% 8% -5 4 1988年9月 12% 13% 1 3 1987年 10% 12% 2 2 1985年 ① - - 1 1984年 ② - - 注:①央行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统一调整为10%;②央行按存款种类规定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企业存款20%,农村存款25%,储蓄存款40%
Ⅳ 高分求交通银行个股分析
关于这个公司本身,我没有发言权.但该公司属于金融行业.我可以发表一点看法:
我个人觉得:研究银行,不能用小算盘,不能只看报表。如果我们只看报表,其实我们得到的也只是一个“传说”。但事物总是有办法度衡的。我发现,研究银行可以用大算盘。什么是大算盘?就是算大帐,不算小帐。下面是我个人为银行算的几笔帐:
一,地方银行风起云涌,银行竞争十分激烈,行业已经过剩:过去,老股民都记得深发展的长期牛市。但那是一个什么时代?金融行业一片空白、深圳改革开放才刚刚开始、银行没有几家、网点没有几个。这样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二,银行的发展模式千篇一律,经营项目雷同,同质化严重:中国有一家工商银行,还有三家类似工行的国有大行,此外就是几十家想成为工行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几百家想成为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地方银行.难道中国真的能够容纳上百家"工商银行"吗?需不需先放在一边,问题是为了实现他们的工行梦想,不停地开分行,不停地缺资金,不停地募集资金,最后的结果都是:死亡或无效率。
三,银行业绩的真实性,难以令人信服:1,赚了钱,为什么没有一家银行敢于坚持大比例现金分红?2,赚了钱,为什么全部都需要不停地配股/增发/定向增发/发转债/发H股(往往是轮番不停地发)?如果说,股份制银行是因为新开了分行,那为什么国有大行也全部需要?无法理解。
四,银行利润来源单一,本金让人担心:国外的银行的利润大多来自中间收入(包括证券/期货等手续费)和投资收入(包括股权收购和商品投资等)。中国实行的分业经营,银行不得从事这些行业。那么银行的收入只能依靠贷款,而贷款就无法不让人担心本金的安全,这个风险太大了(而且贷款利率还没有实现市场化)。
五,银行是一个高杠杆行业,随时面临灭顶之灾:银行是拿别人的钱做生意的高杠杆行业,有红火的时候,但当银行“背时”的时候,往往来的非常意外,而且大多时候是从地球上彻底消失。美国倒掉的银行就不用说了(其中有多少百年银行?)。单说中国吧:古代大商乔志庸,近代大商孟洛川、胡雪岩等,谁不是依靠实业起家,最后栽于“钱庄”,甚至丢了身家性命。
六,银行是一个强周期性的行业:银行的本质决定了其悲惨命运。银行的行业本质是什么?自古以来,古今中外,正是因为银行是百业之母,银行其实就是政府的一个工具。需要搞活经济的时候,政府对银行是一个态度,比如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降低利率等。不需要的时候,又是一个态度,比如,让银行灭亡,让银行承担政府应该承担的后果。银行是一个棋子而已。
七,管理银行的人必须是投资高手,而且良心非常好,银行才有好的未来。巴菲特说过保险不是一个很容易的生意,我觉得银行也不是一个很好的生意。一要会钱生钱,二要始终有如临深渊的安全意识。目前,我没有发现一家这样的银行。
八,没有一家银行给股民的现金分红大于他们IPO所获得的现金。不少金融企业,目前的净资产小于IPO所获现金的总额。
银行的报表,我没能看懂。但这八条,我看懂了。
(个人观点,仅供批评或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依据。股市有风险,决策在自己,买进卖出都需要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