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上市公司退市债券怎么办 会不会就全亏了
上市公司退市后,债券持有者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处理债券,且并不一定会全亏:
进入三板市场交易:
- 当上市公司股票退市后,通常会转移到三板市场进行交易。
- 持有可转债的投资者可以选择进入三板市场,将其转为股票进行交易,但前提是需先开通三板市场的交易权限。
公司回购:
- 可转债和普通债券都是基于协议发行的,公司退市并不影响债券的有效性。
- 债券到期后,公司必须按照约定支付本金和利息,无论其是否退市。
等待再次上市:
- 退市公司在经营改善后,有可能在三年后重新上市。
- 如果持有的可转债仍在期限内,等公司重新上市后,可以随时转换为股权。
破产清算:
- 若公司退市并宣布破产,可转债将转变为债权。
- 在破产清算的顺序中,债权排在应缴纳的税款和人员安置费用之后,但排在股权之前。不过,可转债的清算顺序在普通债权之后。
总结:
- 上市公司退市对债券持有者的影响有限,只要债券到期,持有者仍可获得约定的收益。
- 若公司破产,虽然影响会较大,但债券持有者在清算顺序中仍处于相对靠前的位置,仍有机会获得部分或全部本金和利息的偿还。
- 因此,债券持有者不必过于担心上市公司退市会导致债券全亏的情况。
❷ 上市公司退市后可转债怎么办
上市公司退市后可转债通常会有相应的处理机制。
首先,要了解可转债的本质。可转债,即可转换债券,是债券持有人可按照发行时约定的价格将债券转换成公司的普通股票的债券。如果债券持有人不想转换,则可以继续持有债券,直到偿还期满时收取本金和利息,或者在流通市场出售变现。然而,当上市公司退市后,可转债的持有者会面临一些特殊情况。
在上市公司退市的情况下,可转债的处理方式主要取决于退市的具体情况和退市后的公司策略。如果公司是因为被收购或合并而退市,那么可转债可能会根据收购或合并协议进行转换或赎回。如果公司是因为破产或清算而退市,那么可转债的持有者可能需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清算程序来处理。
举个例子,假设某上市公司因为被另一家公司收购而退市,其发行的可转债可能会根据收购协议进行转换。具体来说,如果收购方同意承担被收购方的债务,那么可转债的持有者可能有机会将债券转换为收购方的股票或其他形式的证券。另一种情况是,如果公司因为财务状况恶化而退市,可转债的持有者可能需要等待公司清算后,根据债权优先级来获得相应的赔偿。
总的来说,上市公司退市后可转债的处理方式并不统一,而是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对于可转债的持有者来说,关注公司的退市公告和相关法律法规,及时了解自己的权益和可能的处理方式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建议咨询专业的金融顾问或律师,以确保自己的利益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