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2008金融危机全过程是
2008金融危机全过程:
2008年1月至5月,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卷入其中,美国陷入巨大的危机。2008年1月中旬,美国花旗集团和美林证券,摩根大通,瑞士银行受到严重亏损。
最先的牺牲者,是国内有广泛知名度的贝尔斯登,因流动性不足和资产损失,被摩根大通以2.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曾经的中国伙伴中信证券,急忙撇清关系。
2008年7月起,危机已经恶化成为全球性的问题.不再仅仅是股票市场大跌,许多非美元货币开始大幅贬值,恐慌四处蔓延。
2008年9月中旬,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巴克莱银行以2.5亿美元低价收购了雷曼兄弟北美市场的投资银行及资本市场业务;美国保险巨头AIG陷入困境;美林证券被美国银行以503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这一阶段,次贷危机转变成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欧洲受影响最大。
历史背景
最初,受影响的公司只限于那些直接涉足建屋及次级贷款业务的公司如北岩银行及美国国家金融服务公司。一些从事按揭证券化的金融机构,例如贝尔斯登,就成为了牺牲品。
2008年7月11日,全美最大的受押公司瓦解。印地麦克银行的资产在他们被紧缩信贷下的压力压垮后被联邦人员查封,由于房屋价格的不断下滑以及房屋回赎权丧失率的上升。
当天,金融市场急剧下跌,由于投资者想知道政府是否将试图救助抵押放贷者房利美和房地美。2008年9月7日,已是晚夏时节,虽然联邦政府接管了房利美和房地美,但危机仍然继续加剧。
『贰』 11个亿万美元的错误,每个大佬都曾蠢得不可思议
这些代价昂贵的教训,都发生在顶级投资家身上,每个都值得拿出来仔细研究一番。毕竟,这种亿万美元的错误不常有,而背后犯的错却经常在我们身上发生。
一笔投资亏掉亿万美元是什么感受?
首先,你得有一亿美元。
不过也不尽然。《亿万美元的错误》这本书描述了11个亏掉亿万美元的案例,其中多数人亏掉的钱并不属于自己,作为基金经理,他们亏掉的大部分是其他投资者的钱。当然,也有亏掉自己钱的,例如,德国第五大富翁阿道夫·默克尔,他最终选择了卧轨自杀。
赌业巨富、PE大神、对冲基金之王、页岩气之王、价值投资大师……这些代价昂贵的教训,都发生在顶级投资家身上,每个都值得拿出来仔细研究一番。毕竟,这种亿万美元的错误不常有,而背后犯的错却经常在我们身上发生。
1、拉斯维加斯的设计师、投资界老司机,开“车”开翻了
人物:世界排名第41 位的富豪,柯克• 克科里安
克科里安是美国赌业巨富以及米高梅最大的股东。八年级中途辍学,先后成为业余拳击手、二战时的战斗机飞行员,曾先后创建过飞机租赁公司,三次收购并出售米高梅电影公司,并坐拥西城赌场、米高梅大酒店等。克科里安被称为是拉斯维加斯的“设计师”,将其最终打造成为世界一流旅游胜地。2015年,克科里安逝世的时候大约有40亿美元财产。
事件:
这位投资界老司机也有开车开翻的时候,注意,是真正的“车”。克科里安非常喜欢汽车,也喜欢买汽车公司,并有四次重要投资。
1990-1995年,他通过投资克莱斯勒,赚了27亿美元。2005年,他成为通用汽车的最大股东,但因为董事会拒绝按照他想要的方向改变,他清仓退出,稍微赚了点股息钱。2007年,克科里安试图再次收购克莱斯勒,但在竞价中输给一家PE。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他躲过了金融危机中克莱斯勒、通用汽车的破产。
2008年4月到6月间,克科里安又瞄上了汽车公司,他花了10亿美元,占股6.43%,成为福特公司的最大个人股东。但之后因为业绩不佳和金融危机,福特股票大幅跳水,而克科里安因为本身的债务问题,不得不卖掉股票,在2008年10月-12月,克科里安清仓了福特股票,损失7-8亿美元。
2、PE界神一般的存在,却在最熟闷者神悉的公司上5个月亏光13.5亿美元
人物:德克萨斯太平洋投资集团(TPG)联合创始人,大卫• 邦德曼(中文名,庞德文)
TPG(德太投资)是世界最大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之一,目前通过旗下一系列私募投资基金而管理超过500亿美元的资产,甚至被嫌桥称为PE界神一般的存在蚂亏。相较于竞争对手黑石、凯雷和KKR,TPG在中国的知名度稍显逊色。但这并不影响TPG及邦德曼在业界的地位,其创造的一年1010亿美元(2006年)的并购交易量纪录,迄今仍无人能及。深发展、联想集团等投资案例也让TPG在中国成为真正的赢家。
事件:
收购陷入困境的企业,一向是大卫·邦德曼的拿手好戏,何况他对于华盛顿互助银行十分熟悉,当初让他一战成名的美国储蓄银行并购案,正是卖给了华盛顿互惠银行,他还曾在这家银行担任董事,并与CEO是多年好友。
2008年4月,TPG投资13.5亿美元,联合其他投资方,以总金额70亿美元入股华盛顿互惠银行。9月,华盛顿互助银行“由于资金流动性不足,无法履行债务”,被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接管,5个月内TPG的13.5亿美元化为灰烬,恐怕是私募基金业历来最失败的一笔交易,也入选了美国《时代周刊》评出的2008年度十大最糟糕交易。
3、“ 页岩气之王” 亏掉股份,还被赶出所创公司,最后横尸街头
人物:切萨皮克能源公司首席执行官、NBA雷霆队老板奥布里·麦克伦登
麦克伦登曾被福布斯评为美国最胆大的亿万富翁。他白手起家,以5万美元创办公司,在2008年时个人身家高达30亿美元。他创办的切萨匹克能源公司成为全美第二大天然气生产商,仅次于行业巨头埃克森美孚,改变了美国页岩气行业。他还和朋友合伙买下NBA球队“西雅图超音速队”,将全队搬迁到他所在的城市,更名为俄克拉荷马雷霆队。
事件:
麦克伦登对自己的切萨皮克公司非常有信心,不断买入股票,并且不惜动用高杠杆。他的融资手段之一,是用股票做抵押,每3美元股票借1美元贷款。但是随着2008年9月开始天然气价格跳水、股票暴跌,麦克伦登的抵押品大幅缩水。麦克伦登接到华尔街追加保证金通知,被迫卖掉了几乎所有他持有的切萨匹克能源公司的股票,净亏20亿美元,这占到他资产的2/3。
2013年1月,切萨匹克董事局赶走了麦克伦登,这位曾被评为美国年度最佳的总裁,不得不以这样的方式离开了自己23年前创建的公司。
2016年3月,麦克伦登被指控非法采购石油以及操纵天然气的招标等罪名。离奇的是,一天之后,他开车超速,撞向了高速公路的水泥墙,当场身亡。新闻报道,“不排除畏罪自杀可能”,但这都不重要了。
4、华尔街最知名的对冲基金经理如何接飞刀
人物:顶级维权投资者,比尔• 阿克曼
最为知名的对冲基金活跃管理人之一。作为潘兴广场(Pershing Square)管理基金的创始人及CEO,曾荣登2014年全球百家大型对冲基金年度排行榜榜首。过去数年间,其狩猎对象曾包括康宝莱、艾尔建制药、塔吉特百货、麦当劳、美国第三大汉堡连锁店温蒂汉堡、美国第二大传统图书零售商鲍德斯集团等。近两年比较著名的案例是,做多Valeant药业、做空康宝莱,均惨遭失败。目前,管理资产规模为82亿美元,远低于2015年7月200亿美元的高峰。他还曾是最大的人民币空头之一。
事件:
进入21世纪,传统零售商被电商打得节节败退,此时再大笔投资,不仅有价值发现的功效,也颇有些为了“传统”两肋插刀的意味。
在亚马逊出现之前,巴诺书店和鲍德斯集团垄断了美国的图书零售市场。但亚马逊出现后,事情就不一样了。2008-2009,潘兴广场接下了飞刀,逐步买入了鲍德斯1/3的股权,平均每股10美元,并通过维权投资者惯用的伎俩,改变公司管理层和战略方向去影响投资标的。但最终,这家公司仍然避免不了破产清算的命运,投资者血本无归。
在对另一个零售商的投资中,阿克曼甚至输得更惨。2007年,潘兴广场专门成立了IV基金,对塔吉特进行了20亿美元的股权投资,其中大部分买的是股票期权而非股票。虽然阿克曼对塔吉特的价值判断是对的,也成功地推动了塔吉特管理层释放公司价值。但2009年1月塔吉特股票短期下跌10%时,潘兴广场IV基金的净值下跌却达到了40%,到2月底,下跌达到了90%。原因就在于他买的是期权,而不是股票。
5、不凋花凋谢:6周赚12亿,然后5个月亏百亿
人物:不凋花顾问公司创始人 尼古拉斯•马奥尼斯
尼克·马奥尼斯是可转换债券套利的专家,并且聘请了兼并套利、多空股权投资、信用套利以及统计套利方面的专家。2000年,马奥尼斯用6亿美元创立了不凋花基金,意味永不凋谢的花朵,最辉煌的记录是6个星期赚了12亿美元。
事件:
明星交易员布莱恩·亨特2004年加入不凋花,2005年在天然气期货交易上有过辉煌战绩,马奥尼斯因此非常信任亨特。2006年,不凋花加大了在天然气期货上的投资力度,4月,亨特在6周时间内帮公司赚取了12亿美元的利润。但随后能源市场风云突变,不凋花之前的利润损失殆尽。此时,不凋花一半以上的资产都押宝在能源交易上。由于风险过于集中,巨额亏损排山倒海而来。2006年9月,不凋花公司因为巨量投机天然气期货亏损92.5亿美元而宣告破产,成为全球商品期货市场及对冲基金行业史上最大一起投机亏损事件。不凋花终于凋谢了。
6、与索罗斯齐名的“传奇投资者”,却被跳梁小丑骗了
人物:欧米加顾问公司创始人利昂• 库珀曼
在美国对冲基金界,利昂·库珀曼享受“传奇投资者”的声誉。他于1991年创立的对冲基金——欧米茄顾问公司,曾与朱利安罗伯逊的老虎基金、乔治索罗斯的量子基金以及梅里韦瑟的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并称国际四大对冲基金。而后三者则因为各种原因,先后关闭,只有欧米茄挺立至今。
事件:新兴市场是非常危险的投资地区,有时候,努力了半天赚到的利润,会全部被骗子卷走。像库珀曼这样最诚实、最博学、最慎重以及最精明的投资家,就是这样在新兴市场上一败涂地的。在外号为“布拉格海盗”的捷克人维克多·柯泽尼和自己手下的投资经理同谋诱骗下,库珀曼去买了阿塞拜疆的超大型国企油厂的期权。事实上,库珀曼付出每股25美元的价格,柯泽尼只花了不到每股1美元。最终,库珀曼的投资经理被捕,但柯泽尼却在与美国没有引渡协议的巴哈马逍遥自在。
7、“这次不一样”,当价值投资大师面对价值陷阱
人物:普泽纳投资管理公司创始人 理查德• 普泽纳
普泽纳(也有译作“泽纳”)和乔尔·格林布拉特(著有《股市天才》《股市稳赚》)、布鲁斯·纽伯格是沃顿商学院的同窗,曾合作写过证券分析的论文,后来三人都成为著名的价值投资大家。普泽纳则被后两位视为见过的最聪明的人,也以其信守“深度价值投资”闻名于世,他善于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和启示,尤其擅长研究周期性企业的正常利润,并在周期低谷进行抄底。截至2014年7月底,公司共管理264亿美元的资产。
事件:
普泽纳善于分析历史经验、往期数据,然而,“历史可以作为解读事实的参考,但却不能作为解读人们的心理状况的参考。”历史并非不断重复,新的历史正在创造中,这也成为投资的风险及魅力所在。2007年,他将资金投向那些历史证明高度可靠的投资对象,其中金融股占了40%以上的仓位,其中大部分是房地美和房利美,这两家公司在1980年代的金融危机中熬过难关并成为很多价值投资者(包括巴菲特)的经典投资案例。但这次真的不一样了,两房被国有化,普泽纳投资管理公司损失惨重,资产价值2008年下降了46%。
8、年度最佳对冲基金,领奖后1个月破产,亏掉179亿美元
人物:培洛顿合伙公司创始人杰夫·格兰特和罗恩·贝勒
培洛顿公司由杰夫·格兰特和罗恩·贝勒于2005年联合创建,是2007年业绩最好的对冲基金之一,收益率超过80%。2008年1月培洛顿公司在一个隆重的欧洲对冲基金颁奖礼上获得了两项权威大奖。然而1个月后,这家公司就破产了。
事件:
培洛顿公司成立了一个ABS基金,主要标的是美国房地产市场抵押贷款证券,策略是做多高信用证券、做空低信用证券。这一策略在美国次贷危机之后,因为做空部分赚的金盆满盈。然而,之后ABS做多头寸遭遇次贷危机的严重打击,同时,因为ABS基金像培洛顿通常的做法一样,运用了大约9倍的财务杠杆。此后,交易便朝着当初设想的相反方向不断发展,银行要求追加保证金。公司因此流动性耗尽,以投机者的结局告终,“数日之内”就损失掉了170亿美元。
9、德国经济“教父”、亿万富翁卧轨自杀
人物:德国第五大富翁阿道夫·默克尔
阿道夫·默克尔(这名字好霸气,又译“默克勒”)是全世界最富的商人之一,他的企业包括制药公司和海德堡水泥公司。默克勒其貌不扬、生活朴素、为人低调,集中体现了德国家族企业家精明踏实的品质,一度被称为德国工业精神的“象征”、德国战后经济腾飞期间的伟大“教父”之一。2006年,默克尔财富为115亿美元,在福布斯世界富豪排行榜上位列第36位,德国第3。 2007年财富为128亿美元,全球第44、德国第4。2008年,缩水到92亿美元,但仍然名列全球第94位,德国第5。
事件:
曾经保守的实业家默克尔,却戏剧性地栽在了高杠杆投资上。2008年10月,因为不看好汽车业在金融危机后的前途,默克尔大举做空大众汽车普通股,不料,他遇上了史诗级的保时捷-大众收购案,11月27日,大众的股票出现了空头轧平、一路狂飙,从200欧元升至1005欧元,这使默克尔家族损失惨重,同时因为家族企业欠债过多(上百亿欧元),无法按期偿还债务,银行家们又没有给足够的信贷支持,2009年1月,74岁的在疾驶而来的火车前跳下站台,自杀身亡,离他自己的豪宅仅几百米之远。(保时捷试图收购大众,最后却被大众反购,成为金融史、并购史上一段著名案例。)
10、戴维斯王朝:成也保险,败也保险
人物:戴维斯精选顾问公司董事长 克里斯托弗• 戴维斯
克里斯• 戴维斯是“戴维斯王朝”第三代,一贯以价值投资著称,他搜寻那些有投资潜力的股票并长期持有。 他的爷爷就是著名的 “戴维斯双杀效应”的发明者,1947年以5万美元起家,45年赚18000倍,年化回报23%,尤其擅长投资保险股。虎父无犬子,戴维斯家族三代都是著名投资家,孙子克里斯的公司,管理资产超过470亿美元。
事件: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克里斯托弗•戴维斯投资包括美国国际集团(AIG)在内的金融股,并希望它们能在困境之后浴火重生,但未能如愿,损失惊人。AIG已经远不是当初祖父投资的那家保险公司,而是一家庞大的高杠杆高风险、如同黑匣子一般的金融帝国。戴维斯纽约风险基金在2008年1月底之前持有价值超过16亿美元的AIG股票,但一年后,这笔投资就缩水至4130万美元,损失超过了90%。这成为戴维斯“过去5年犯过的最大错误”。
11、一场超过650亿美元的世纪巨骗
人物:麦道夫基金的投资者,包括大导演斯皮尔伯格等
伯纳德· 麦道夫,犹太人,是美国华尔街的传奇人物,曾经担任纳斯达克股票市场公司董事会主席。在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发生之前,他曾一直是华尔街最炙手可热的“投资专家”之一,与“股神”巴菲特齐名。截至2008年11月30日,麦道夫公司共筹得650亿美元,有4800个投资者账户,投资者包括汇丰银行、野村证券、国际奥委会、大导演斯皮尔伯格、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威瑟尔、对冲基金、慈善组织等。
事件:
麦道夫向投资给他的客户承诺每年8—12%的年收益率,而且是不管金融市场形势如何都旱涝保收,年年如此。与一般骗案的不合理高回报相比,这样“合理”的回报率骗倒了所有人。麦道夫每月向客户提交投资报告显示投资的都是些稳健的蓝筹股,客户也能随时在数日内赎回投资。由于回报稳定,麦道夫的名声越来越大,会员都以拥有麦道夫投资账户为荣。
2008年12月初,一个客户要求赎回70亿美元的投资,让麦道夫难以为继。 他不得不向自己的两个儿子坦白,这是一个巨型“旁氏骗局”。当晚,麦道夫被儿子们“告发”。后者都任职于麦道夫基金,但宣称对父亲的骗局一无所知,其中一个还在2010年自杀身亡、另一个则患癌症去世。
这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诈骗案,金额超过650亿美元。受害人只追回不到15亿美元。
2009年6月29日,71岁的麦道夫被判处150年监禁,目前仍然健在。真是,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
这些“亿万美元的错误”究竟错在哪里?篇幅所限,我们留在下一篇文章再说。您也可以留下自己的观点。
『叁』 美国国际集团介绍
美国国际集团(AIG),作为全球领先的国际化保险和金融服务公司,其总部坐落在纽约市的美国国际大厦。AIG的业务范围广泛,涵盖保险、金融、资产管理以及相关投资等领域,通过庞大的财产保险和人寿保险网络,为全球各地的商业、机构和个人客户提供全面服务。
经过多年的扩张,AIG的业务足迹遍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旗下子公司阵容强大,包括美国友邦保险有限公司、美国美亚保险公司、友邦资讯科技有限公司、国际金融租赁公司、美国国际集团(亚洲)投资有限公司、瑞士友邦银行有限公司和友邦华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1]
然而,在2008年9月16日,AIG因金融风暴的冲击,评级骤降,引发了银行对其的挤兑,流动资金面临严重压力。这一事件迫使美国联邦储备局采取行动,向AIG提供了史上最大一笔紧急贷款,总额达到850亿美元,以防止公司因资金链断裂而倒闭。这笔贷款以认股权证形式交换,联储局有权暂停公司部分股票分红。这次事件创下了美国政府收购私人公司规模的纪录,仅次于一周前对房利美和房贷美的收购提议。
2010年7月14日,AIG董事长葛洛柏宣布辞职,原因是与当时的首席执行官本默切存在意见分歧。这一人事变动标志着公司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3)保险公司AIG2008股票扩展阅读
美国国际集团(英语:American International Group,AIG)是一家以美国为基地的国际性跨国保险及金融服务机构集团,总部设于纽约市的美国国际大厦。集团在英国的总部位于伦敦的Fenchurch Street、欧洲大陆的总部则设于巴黎的La Défense、而亚洲总部则设于香港。根据2008年度《福布斯》(Forbes)杂志的全球2000大跨国企业名单,AIG在全世界排名第18大,自2004年4月8日开始一直都是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的成份股,直到因为金融海啸发生而于2008年9月22日被除名。
『肆』 AIG保险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之前要面临破产危机
转载一个,楼主慢慢看
2008年09月18日13:31
周二晚间长达3个小时的时间里,美国国际集团(AIG)董事会一直在痛苦权衡联邦政府提出的条件:政府同意向AIG提供850亿美元贷款,但这家保险巨头必须拱手让出控制权。
这一计划震惊了AIG的董事们,有人将此称之为“令人难以承受”的提议。他们对政府下令撤换公司首席执行长维尔伦斯坦德(Robert Willumstad)感到惊讶,对他们所认为的华盛顿痛下重手怨声载道。一位董事表示,他觉得受到了冒犯。
AIG董事、曾担任里根总统经济顾问的费尔德斯坦恩(Martin Feldstein)表示,收购私营公司并不是政府的职责所在。在董事会就是否申请破产争论不下之际——此举可能会引发全球金融市场混乱——维尔伦斯坦德发话挑明了AIG目前的两难处境。
据与会人士透露,维尔伦斯坦德对董事会表示,我们面临着两个糟糕的选择:要么明天早上申请破产,要么今天晚上接受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的协议。周二晚上7时50分,维尔伦斯坦德打电话接受了这一协议。
下面的内容主要根据对华尔街银行家和律师、AIG管理人士以及政府官员的访谈所写,我们可以看到上周末席卷华尔街的这轮风暴是如何横扫美国金融体系,并在周二吞噬了美国最大一家保险公司的。
目前还不清楚这场浩劫会停在何处。在这些市场振荡的日子,我们已经目睹了美国政府接管AIG以及两大抵押贷款巨头房利美(Fannie Mae)和房地美(Freddie Mac),几乎没有做尽职调查就匆忙达成交易。而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和美林公司(Merrill Lynch & Co.)这两大历史悠久的华尔街投行也不再作为独立实体而存在了。
正如AIG个案所显示的,即便是规模最大的公司,也可能迅速崩溃。直到本周早些时候,各方都没有提到过政府接管的想法。美国财政部长鲍尔森(Henry Paulson)周日对考虑为AIG融资的银行业人士表示,政府官员还不清楚问题到底有多大。
到了周二,仍然没有来自私营部门的融资,联邦官员认定任由AIG破产的风险可能超过当前虚弱金融市场所能承受的限度。但这一最新的拯救方案招致了美国国会异乎寻常的激烈反对,议员们担心危机正逐渐失控,他们质疑联邦政府下一步将把触角伸向何处。
保险巨头AIG的业务遍布全球130个国家,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919年。在前任首席执行长格林博格(Maurice R. 'Hank' Greenberg)将近四十年的苦心经营下,很少有其他公司能够匹敌AIG的实力。AIG向西弗吉尼亚的教师出售年金,向美国最大的公司出售责任保险,向餐厅出售劳工保险,其业务网络甚至覆盖到印度的贾拉瓦尔。
在很多方面,AIG依然状况稳健。该公司的问题主要来自于旗下一家出售信用违约掉期(CDS)的子公司。这一金融衍生产品旨在保护投资者免受各种资产的违约损失,其中也包括了次级抵押贷款。由于这一部门遭受了180亿美元的巨额损失,AIG不得不追加价值数十亿美元的抵押品,导致公司财务吃紧。而信用评级遭下调与股价持续承压下挫使得AIG本已虚弱的状况更加恶化。
在与花旗集团(Citigroup)首席执行长一职擦身而过之后,维尔伦斯坦德于6月15日出任AIG首席执行长。他向AIG董事会保证,会在劳工节之前制定出重组计划,决定公司的业务去留。
但这一计划遭遇了金融风暴的无情扼杀。9月初,在公布数十亿美元次级抵押贷款相关债务后,维尔伦斯坦德认定AIG必须迅速筹资。他对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 & Co.)首席执行长戴蒙(Jamie Dimon)说,我们要弥补的漏洞太大了,我们需要筹集资本。这两人曾在花旗集团共过事。
上周,AIG的危机变得愈加恶化。该公司曾试图按原计划在9月25日公布业务复兴方案。但上周五它的股价暴跌了31%,标准普尔(Standard & Poor's)也发出了调降评级警告,这使得AIG的筹资行动变得更加困难。
走投无路的维尔伦斯坦德紧急打电话给纽约联邦储备银行(Federal Reserve Bank of New York)行长盖纳(Timothy Geithner),就AIG面临的危机向后者发出了警告。维尔伦斯坦德认为,公司需要200亿美元资金,但他随后陷入了沮丧。维尔伦斯坦德对同事们说,我实在得不到盖纳的关注,雷曼兄弟正在崩溃,那才是他的关注焦点。
当天晚间,鲍尔森和盖纳在纽约联邦储备银行总部二楼的会议室召集华尔街头面人物举行紧急会议。雷曼兄弟危机是会议的首要议题,雷曼兄弟和AIG一样急需新资本,但却苦于无处筹措。不过鲍尔森对大家说,还有更多的问题要讨论。
据一位与会人士透露,鲍尔森在会上表示,我们不要只盯着雷曼兄弟的问题,应该向前看。AIG危机成为共同的担忧问题。由于当时没有AIG的代表与会,因此鲍尔森和盖纳给维尔伦斯坦德打电话,让他第二天到会介绍情况。
在AIG大楼里,维尔伦斯坦德与摩根大通和对冲基金百仕通集团(Blackstone Group)的银行家们彻夜工作,确定该公司需要多少资金。由于房地产相关证券迅速下滑,至次日凌晨,需要的资金数额已经翻一番,增至400亿美元。
纽约州保险业监管人迪纳罗(Eric Dinallo)告诉AIG,他可以不顾某些规定,允许AIG使用其分支机构约200亿美元的资金。维尔伦斯坦德忙不迭地告诉诸位高管和银行家,我们找到了200亿美元!他想AIG现在只要再筹措到200亿美元就能避免灾难的发生了。
周六上午
上周六早间,维尔伦斯坦德在AIG总部里遇到了另外一位花旗的前同事莫汉(Deryck Maughan),莫汉在那里是为私人资本运营公司Kohlberg Kravis Roberts寻找抄底机会。其他公司也来了,其中包括德国保险公司安联保险公司(Allianz SE)以及在雷曼兄弟和AIG之间跑来跑去的J.C. Flowers。法国安盛保险集团(AXA Group)也有意收购AIG旗下寿险公司的一部分业务。
周六晚些时候,维尔伦斯坦德走出AIG,走过几个街区来到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由于雷曼兄弟的高管也在那里寻求救助,鲍尔森不愿出手相助AIG,直到他对AIG问题的波及范围有了更多的了解。
维尔伦斯坦德坚持说,我是在提议一项交易,而不是救助;如果我们用抵押品换得了Fed的支持,我向你们保证,如果需要,我会尽力变卖资产还给你们。
不过至周六晚间,这个银行业小组认为,如果AIG能与私人资本运营公司达成协议,他们的筹资计划就能见效,他们对此很有信心。
周日早间,AIG的顾问们发现了一件令人担忧的事。AIG旗下一个受到监管的分支机构——证券借贷业务,也需要大约200亿美元的注资。
当日,J. C. Flowers提议投资大约100亿美元,不过有几个条件,其中包括AIG要保证其信用评级不会降到某个水平以下。KKR和TPG提出斥资200亿美元收购该公司一半的股份。两项交易都是有条件的,即需要Fed或是华尔街银行提供一定的信贷额度。
AIG的高管不愿接受这样的条件。不过这一点还可以商榷。根据AIG将需要400亿美元的假设,私人资本运营公司进行了评估。至周日晚间,亚洲市场开盘、AIG资产价值处于更大的压力之后,该公司需要逾600亿美元的资金已经是显而易见的了。
维尔伦斯坦德的外部顾问告诉盖纳,AIG的亏空在600亿美元以上。他还说,他不知道这个“以上”到底有多少。
两个小时之后,盖纳说,Fed会看看自己能做些什么,不过并没有做出任何承诺。
维尔伦斯坦德晚上11点离开办公室。在政府拒绝进行救助之后,雷曼兄弟即将申请破产。
就像对雷曼兄弟的处理一样,鲍尔森和盖纳希望用私营领域的方法解决AIG的难题。鲍尔森尤其感到苦恼,因为华尔街把他视为一位救金融公司于水火之中的白衣骑士。鲍尔森让高盛和摩根大通的高管们想想是否能为AIG筹集资金。他仍然不确定AIG一旦崩溃所带来的影响范围有多大。
与此同时,鲍尔森让财政部工作人员开始认真考虑一下政府的反应可能会是什么样的。鲍尔森的顾问、前高盛银行家杰斯特(Dan Jester)开始斟酌各种选择,看看政府该如何构建一次注资行动。
周一,维尔伦斯坦德通知迪纳罗说,AIG需要高达700亿美元资金来度过难关。迪纳罗回答说,除非已经有了一个计划为AIG补足需要的剩余资金,否则政府是不会采取行动的。他说,如果你们的公司破产了,我不能冒险损害投保人的利益。
摩根大通和高盛的代表周一整天聚集在曼哈顿下城Fed办公室中开会。他们与摩根士丹利一起评估了AIG的流动性需求,另外摩根大通和高盛还评估了私营领域解决方法的可行性。他们得出的新结论是:AIG需要大约800亿美元的资金。
周一下午1:30,鲍尔森在白宫新闻发布会上现身,回答了有关雷曼兄弟崩溃的问题。当被问及政府是否不再为任何陷入困境的金融机构提供帮助的时候,鲍尔森回答说,不要把这理解成“下不为例”,而是要把这理解为,我认为保持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有序性是非常重要的。
鲍尔森在谈及AIG时表示,政府当时并没有考虑发放贷款。他说:“纽约目前发生的事和政府提供任何过渡性贷款没有关系。现在在纽约,私人机构正在再次做出努力重点解决目前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在我看来,这个问题非常重要,以致于整个金融系统都在试图解决它。除此之外,我再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盖纳和Fed及财政部的官员举行了一个电话会议,该会议一直持续到半夜两点。
与会人士探讨了AIG破产可能带来的系统性影响,以及一旦AIG垮台将会发生什么。会谈是从这个问题开始的:“我们可以听之任之吗?”
在离开了盖纳的办公室后,摩根士丹利的团队一直工作到凌晨4点,制定了一项干预计划。
成本高企
雷曼兄弟的倒台已经推高了短期借贷的成本。盖纳和其他官员担心AIG的崩溃会给各个市场造成沉重打击,从散户投资者持有的非常安全的货币基金、到华尔街银行使用的复杂金融衍生品、再到那些为企业提供资金的金融工具无一能逃过冲击。AIG的规模和复杂程度意味着其触角已经遍及金融领域的各个角落,因此不可能准确预见其崩溃可能造成的影响,唯一清楚的一点就是那很可能是一场灾难。
到了周一傍晚,已经明朗的一点是高盛和摩根大通不会出手拯救AIG。这家保险公司的资产不足以获得所需的贷款规模。
周二,AIG高管认定已到了用尽自己的循环信贷额度的时候了,一般来讲,这也是一家企业在申请破产保护之前的最后一搏了。据知情者透露,大多数银行都拒绝了AIG的贷款申请,他们表示在AIG债券评级遭到下调的情况下不会为它提供贷款,除非确信这家保险公司并未濒临破产。
38.5亿美元不是什么大数目,但各家银行的回绝加剧了Fed的紧迫感。
维尔伦斯坦德知道自己所剩时间无多。他甚至不再关注AIG的股价了,当时股票已经跌破了2美元。
到了下午1:30,Fed发话愿意施救,但是需要得到理事会的批准,当时各位理事正要开会讨论利率决策。到了下午3:30,鲍尔森和贝南克向布什通报了情况。到了4点时,他们致电盖纳,确保三个人都认可即将宣布的AIG拯救计划。
这个决定做的是如此之快,以致于人们认为他们甚至没有足够的时间深入了解AIG的财务情况,或对其崩溃的可能影响做一彻底分析。但是没人想冒按兵不动、进而引发市场灾难性反应之风险。
下午4点,这份拯救方案交给了AIG管理层。那是一份三页纸的方案,上面冷冰冰地标明了超高的放贷利率,以及政府获得AIG约80%股权的权利。
维尔伦斯坦德吃惊但不震惊。一位AIG的顾问告诉管理层,鲍尔森对AIG的做法和他处理房地美、房利美、乃至贝尔斯登都如出一辙——如果政府插手了,股东就要为此埋单。
维尔伦斯坦德表示将在下午5点召开董事会会议。而在会议开始前10分钟,维尔伦斯坦德接到了鲍尔森和盖纳的电话,后者排除了所有讨价还价的可能,他说,这是你们唯一能得到的救助方案,而且还有一个条件,那就是请你走人。后来鲍尔森也重复了这一命令。
维尔伦斯坦德没有在这一问题上退缩。周二是他担任AIG首席执行长的三个月纪念日。他知道并非是自己让AIG走到了绝境,而且他也知道在这种情况下高管走人也是必须的。
在AIG董事会批准了这份提议之后,贝南克和鲍尔森周二晚间匆匆安排了一次和资深议员的会晤,他们当中许多人都对这个问题的严重程度以及政府所做的反应震惊不已。
参议院银行委员会(Senate Banking Committee)来自新罕布什尔州的共和党籍委员乍德·格里格(Judd Gregg)穿着礼服、连领带都没打就步入了会场。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House Financial Services Committee)来自马萨诸塞州的民主党籍主席巴尔尼·弗兰克(Barney Frank)最后一个赶来,衬衫都没有扣上。
参加了会议的伊利诺伊州参议员迪克·德尔宾(Dick Durbin)回忆道,贝南克坐在巨大的会议桌前,阐明了AIG崩溃的后果,他警告称,这将给整个美国乃至全世界带来切肤之痛。
『伍』 AIG为什么破产
AIG并未破产,AIG于2008年9月16日接受美国联邦政府资金援助免除了破产。
美国联邦准备理事会2008年9月16日晚宣布,将授权纽约联邦准备银行借贷850亿美元给美国国际集团(AIG);美国政府也将接受AIG79.9%的股权做为回馈。联准会说,这项决定受到财政部全力支持,其条件也保护美国政府与纳税人利益。
AIG为美国最大保险公司,2011年因财务危机向联准会要求注资;美政府在希望协调民间企业注资不成后,AIG可能受美国政府接管的消息稍早传出,其股价也因投资人忧心股值流失而狂跌。
联准会晚间在一项声明中指出,当前情况下,美国国际集团失序垮台可能让已不佳的金融市场情况更脆弱,并导致借贷成本大为提高,家庭财富减少与经济更为衰弱。
联准会并强调,美国纳税人的利益受到保护;借贷以美国国际集团所有资产作为抵押,并可望由公司资产出售获得回收。借贷以24个月为期;美国政府将接受79.9%的股权,并有对普通与优先股东红利的否决权。
财政部长鲍尔森随后发表声明指出,支持联准会采行的动作。白宫发言人也说,布什总统支持联准会的宣布,这些动作可促进金融市场稳定与限制对更广大经济的损害。
因财务形势危急,AIG计划改组企业业务并出售旗下若干优质业务,以筹措急需资金。业界估算,为维持收支平衡,美国国际集团最多需融资400亿美元。
AIG是美国最大的保险公司,在纽约地区雇用了约8500人。据《纽约时报》报道,AIG大多数业务运行良好,但其设在英国伦敦的金融产品部门却因一种抵押贷款关联债券“翻船”,正是这种债券把雷曼兄弟拖垮。
自美国次贷危机爆发,AIG连续三个季度出现净亏损。2008年第二季度的信贷违约掉期业务累计亏损已高达250亿美元,在其他业务上的亏损也累计达到150亿美元。
(5)保险公司AIG2008股票扩展阅读:
次贷危机影响:
1、对美国经济
首先,美国的许多金融机构在这次危急中“中标”,而且其次贷问题也远远超过人们的预期。其次,美国经济基本面强健,不乏继续增长的动力。
这是因为美国的各方面仍然是世界最强的,如最新的世界大学排行榜显示美国的科技实力和创新力仍然是世界第一,且在相当的时间内没有国家和组织能撼动;而且美国的自我调节能力很强,像在上世纪70年代,美国进行战略收缩就有效的缓解了当时的危机。
而有论者认为,70年代美国的经济危机根本上没有解决,负债逐年增加,从1975年至今没有出现过贸易顺差。无论是凯恩斯主义的罗斯福新政也好,还是在七十年代取而代之的新自由主义也好,没有解决社会分配和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之间的缺口问题,美国就从根本上无法摆脱其经济危机。
2、对全球经济
房地产泡沫的破灭将继续阻碍生产的增长。更大的问题的是,影响房价出现两位数下降的因素对在房地产泡沫鼎盛时期消费者大举借债的美国会产生什么影响。持乐观看法的人从消费者支出的反弹中得到些许安慰,但这可能是一个错误。
房价呈两位数下降将使越来越多的抵押贷款借款人陷入财务困境。问题已经在其他消费者债务上显现出来,如信用卡违约率正在上升,贷款机构很可能面临更加棘手的局面。随着住房拥有者感到自己越来越穷,消费者支出必将受到抑制,特别是在股市持续下滑的情况下。
即使控制了直接的金融蔓延,美国的次贷危机也可能产生心理蔓延,特别是房价的重估。尽管在美国不计后果向高风险借款人放贷的规模比世界其他地方更大,房价的膨胀一直比美国更为严重,英国、西班牙等国更容易受到房价泡沫破灭的打击。
另外,《经济学家》还指出,全球经济抵御美国经济疲软的能力也不应被夸大。尽管美国经常项目赤字一直在下降,但其仍占GDP约6%,因消费的产品远多于其生产的产品,美国人仍是世界其他地区最大的需求来源之一,其需求的急剧下降必然将损害其他地区的经济。
3、对中国经济
第一,次贷危机主要影响中国的出口。
次贷危机引起美国经济及全球经济增长的放缓,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不容忽视,而这其中最主要是对出口的影响。
2007年,由于美国和欧洲的进口需求疲软,我国月度出口增长率已从2007年2月的51.6%下降至12月的21.7%。美国次贷危机造成我国出口增长下降,一方面将引起我国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放缓,同时,由于我国经济增长放缓,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小于劳动力的供给,将使整个社会的就业压力增加。
其次,我国将面临经济增长趋缓和严峻就业形势的双重压力。
实体经济尤其是工业面临巨大压力。而大量的中小型加工企业的倒闭,也加剧了失业的严峻形势。
最后,次贷危机将加大中国的汇率风险和资本市场风险。
为应对次贷危机造成的负面影响,美国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弱势美元的汇率政策。美元大幅贬值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汇率风险。在发达国家经济放缓、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美元持续贬值和人民币升值预期不变的情况下,国际资本加速流向我国寻找避风港,将加剧中国资本市场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