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司股票 » 美国富国银行股票最低价是多少钱
扩展阅读
中国科技公司股票排行榜 2025-02-13 11:18:46

美国富国银行股票最低价是多少钱

发布时间: 2023-08-29 09:04:20

① 2018年2月8日美国股市涨跌情况

2018年2月8日美国股市涨跌情况虽然投资的市场价值可能每天都在上升或下降,但其基本价值应该会持续多年。如果具有强劲长期前景的资产被当今市场低估,那么可能存在买入机会。这种情形之下娶来的老婆,

银行股投资价值如何看

银行股投资价值如何看?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从巴菲特买富国银行看银行股投资价值。

以前,银行股是A股市场上为数不多估值体系与国际接轨的股票。随着去年以来的震荡调整,现在成为估值较国际同类股票严重打折的品种。这仍未能提振银行股走势,以周五收盘为例,银行板块仅有一只个股飘红。

少不了先聊下估值工具,本文将用市盈率来对比几个主要市场的银行股。市盈率对银行股而言可能是有争议的估值方法,经常有人说市净率是较正确的方法。考虑到市净率不能反映出银行的盈利能力,而且文中提到巴菲特买入银行的理由时会涉及这一点,就采用市盈率这个指标吧。

从最新收盘价看,A股银行股市盈率全部在7倍以下,均值略低于5倍,最高是平安银行6.8倍,最低是兴业银行3.9倍,中农工建四大国有银行都是4倍多。

对比其他股市的同类股票,上述股票估值显然低很多。香港市场银行股的标杆企业汇丰控股,市盈率12.5倍;美国市场的富国银行为11.8倍,美国银行更高达18倍。

咱们开始聊巴菲特。从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2013年四季度报告可以看出,巴菲特投资仓位最显著的变化是继续增持富国银行,减持了康菲石油。经过多年增持,巴菲特持有富国银行4.635亿股,按最新收盘价46.05美元计算,持仓市值为213亿美元。2009年一季度,巴菲特增持1236万股富国银行。当年,伯克希尔持有富国银行超过3亿股,占总股本的6%多;2012年增至4.08亿股,持股7.7%,早已成为该银行第一大股东。

之前很多投资人士分析过巴菲特为什么多次增持富国银行,包括巴菲特非常了解富国银行,1989年开始买入富国银行股票,持有的年头非常长。富国银行的业务竞争优势明显,一直都是美国盈利最多、效率最高的银行之一,在起伏不定的银行业里,业绩相当稳定。富国银行资金成本低,客户基础庞大。

但在买点上,我觉得巴菲特最看重的是估值低。翻看巴菲特的言论,他把几次买股的理由说得很清楚:1990年买进富国银行股票是因为该股数月时间股价几乎腰斩。他说:1990年我们买入富国银行的股价低于每股税后利润的5倍。”2009年富国银行再次暴跌,巴菲特再次增持时,又解释说富国银行股价低于每股税后利润的4倍。巴菲特说他评估银行股的方法主要是看资产盈利能力,而且要以一种稳健保守的方式来获得盈利。

股价相对每股税后利润的倍数,其实就是市盈率。按照巴菲特的这个标准,A股市场上所有的国有大银行、股份制银行,都在估值极低、投资价值极高的区间,因为它们的市盈率都在4倍至5倍。

富国银行是一家盈利能力强的企业,2013年净资产收益率同比增长16%。A股银行业的2013年报尚未出炉,从2012年报、2013年三季报看,大部分银行没达到这个数字,也基本都在10%以上。不论如何,股价与每股收益的关系,直观体现在市盈率上。相比富国银行,估值低一半多的A股银行股已经低于巴菲特的买点。

当然,估值高低、股价趋势,综合反映市场的新生态,投资者对行业、股票未来的预期,这远不是市盈率等估值指标可以具化的。只是,作为寻求投资安全边际的代表人物,在蓝筹股低迷市道中,巴菲特的角度是可以参考的角度之一。

更多银行股投资价值知识请关注股票知识网

③ 美联银行的收购事件

受席卷全球的美国次贷危机影响,深陷困境。美国花旗集团于美国东部时间2008年9月29日宣布,已在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FDIC)的协助下与原美国第四大商业银行美联银行达成原则性收购协议,同意以21.6亿美元股票收购美联的银行业务,包含承受美联530亿美元负债。美联银行则会继续拥有它于2007年收购的经纪公司AG Edwards、以及共同基金Evergreen。
据悉,花旗集团收购美联银行的协议已经得到双方董事会的批准,不过最终协议还需要美联银行股东会表决,其表决的最后期限是2008年12月31日。
北京时间二零零八年十月三日晚消息,富国银行(Wells Fargo(WFC)和美联银行(Wachovia)(WB)宣布就150亿美元并购计划达成协议。这起并购案让市场清晰地看到了富国银行强大的经济实力及其扩大公司在美国东部业务范围的决心。
这一大胆动作使得美联银行和花旗集团(Citigroup Inc.)(C)之间的交易落空。上周一,花旗表示同意收购美联银行的银行和抵押贷款业务。在这一由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促成的交易当中,花旗同意以21亿美元的股票收购美联上述部门。美联银行也表示已与花旗进行了联邦储蓄保险公司监督下的谈判,交易有望得到美国政府的援助。
富国银行宣布准备,准备按照0.1991比1的比例交换美联银行股票。
以富国银行周四收盘价35.16美元计算,本次对美联银行的收购出价相当于每股7美元,而周四,美联银行收盘时的股价为3.91美元。
美联银行首席执行官罗伯特-斯蒂尔(Robert Steel)表示,与富国银行合并不需要政府支持,这有助于公司保持完整,更能体现美联银行作为一家完整公司的价值。
根据熟悉内情的人士提供的消息,花旗集团高层对这一消息表示遗憾。据悉,富国银行是在得悉花旗集团的收购计划后才加入对美联银行的追求的。
另外,花旗集团的收购条款当中不包含违约金,否则美联银行要为中断与花旗合作付出沉重代价。
总部设在旧金山的富国银行是美国最大的抵押贷款保险公司机构之一,由于没有接手那些将自己的同行和其他金融服务公司拖垮的高风险贷款业务,该公司在房地产市场崩溃以及接踵而至的信贷危机当中躲过一劫。
富国银行宣布,准备以100亿美元的代价将美联银行的问题资产转移至自己的资产负债表上,同时发行200亿美元证券以改善自己的资产负债表状况。
美联银行宣布其董事会已经在周四晚间批准了富国银行的收购提议。 截至美东时间上午9:50(北京时间晚上9:50),美联银行飙升2.97美元,至6.88美元,涨幅76%;富国银行大涨3.27美元,至38.43美元,涨幅9.3%;而花旗集团重创2.81美元,至19.69美元,跌幅12.6%。
FDIC帮助
美联银行和富国银行指出,与稍早前华盛顿互惠(Washington Mutual)(WAMUQ)与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 & Co.)(JPM)合并案不同的是,他们之间的合并不是在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的撮合下进行的。
富国银行对美联银行的收购显然对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有利,因为这样一来,后者就不用再为花旗因承担美联银行3120亿美元问题资产而遭受的损失提供保护了。在这些数额庞大的问题资产当中,有美联银行在2006年房市繁荣期收购Golden West Financial时接收的超过1000亿美元的选择性浮动利率抵押贷款。
交易完成后,富国银行将得到美联银行4480亿美元银行存款。这笔存款将成为其稳定的资金来源。
该银行宣布,两公司合并后,其业务范围将遍及美国39个州的10,761个区域。
在这起交易当中,非常值得一提的是富国银行将以公平值计算美联银行不良资产,这具有两个方面的 首先,它表明富国银行的资产状况非常稳健,能够应付收购美联后必须进行的资产减记;其次,它对赞成按市值计价规则的从业者和监管人员投出了信任的一票。
该公司宣布,“我们预计可能发生100亿美元左右的并购和整合开支。为了保证良好的资本状况,我们计划发行200亿美元证券,其中主要是普通股。”
联邦反垄断监管机构2008年10月10日批准富国银行以117亿美元价格收购美联银行,为历时一周的美联银行收购争夺战盖棺定论。
富国银行的收购计划,在花旗集团退出竞购后一天内便迅速获批。9日晚些时候,花旗集团因在如何分割美联业务上未与富国银行达成一致而宣布退出收购谈判。当天,富国银行称将继续推进收购进程,并计划在第四季度未完成交易。
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在10日公布的一份“提早结束”反垄断审查的交易名单中把该交易包括其中。“提早结束”表示,该委员会或司法部门在反垄断法规定的30天审查期结束之前便完成了审查。
目前,该收购交易还有待美联银行股东的一致通过。
据花旗集团提供给法庭的文件显示,上月26日,美联银行储户从该行取走50亿美元储蓄存款。当天美联银行首席执行官鲍勃·斯蒂尔约见花旗集团首席执行官维克拉姆·潘迪特商谈收购事宜。
9月29日,花旗集团宣布已在联邦储蓄保险公司的协助下与美联银行达成原则性收购协议,同意以21.6亿美元收购美联的银行业务。但本月3日富国银行突然介入,宣布美联银行董事会已同意富国提出的以117亿美元收购全部美联银行的方案。花旗集团以同美联银行的排他性收购协议遭非法终止为由,计划向法庭提交诉讼,索赔最高600亿美元。 那年夏天贝尔到任后,她才发现联邦储蓄保险公司是一个漏洞百出的机构。她说:“这么久以来竟然没有一家银行倒闭。我们那时还在所谓的银行业黄金时期,监管措施不受欢迎,而向来被认为是严厉监管者的联邦储蓄保险公司更是处境艰难。”公司的预算被大幅削减,员工被辞退,士气低落。在任的第一年,除了和亨利·鲍尔森有过长达十秒钟的握手以外,她从来没有和鲍尔森说过一句话。
但是,联邦储蓄保险公司开始在次级贷款问题上回归管理本位,虽然当时还没有其他的监管机构这样做。到了2006年,次贷金融行业开始跨入雷区,给任何想贷款的人发放贷款,但是这些贷款很多是欺诈性的,带有隐藏性收费和不平等条款。大多数次级贷款带有可调节的利率,一开始非常低,但是几年之后会突然高得吓人,使许多拥有房产的人无法支付月付房贷。而贷方则毫不在乎,因为他们把贷款卖给了华尔街金融机构,华尔街的金融机构再把这些打包到抵押保证债券中,再卖给投资者。
控制次级贷款泛滥本应是拥有消费者部门的美联储的职责。但是当时的美联储主席艾伦·格林斯潘非常讨厌过分监管市场,对控制次贷一点儿也不感兴趣。还有其他的银行监管机构,比如监管全国性银行的美国金融管理局,以及负责监管储蓄和贷款业务的美国储蓄机构监理局,本来也应该对此作出反应。但是他们对这个日渐严重的问题的回应,好的时候是不冷不热,坏的时候简直是充满敌意。(美国金融管理局实际上利用了自身的联邦权力,来阻止地方控制次贷泛滥的努力。)到贝尔进入联邦储蓄保险公司的时候,金融管理局已经用了一年去为监管的银行制订“自愿执行的次贷指导条例”,但还是没有正式颁布这个条例。
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在这一片混乱中站了出来。贝尔十分了解这个条例,因为她在财政部任职的时候曾经努力使次贷贷方同意停止他们最坏的放贷行为,但是没有成功过,那时候这个产业还远没有现在这么大。她发现,情况正在急剧恶化。贝尔指导联邦储蓄保险公司花大价钱买了一个昂贵的数据库,里面列出了所有华尔街卖给投资者的包含在抵押保证债券中的次级贷款。她为自己所见到的结果所震惊了。“突然大幅调高贷款利率、滥用提前预付罚金等,这些我们在2001和2002年认为是掠夺性的做法,现在却变成了主流行为。”她说。
到了2007年春的时候,她开始和金融业高管们会谈,敦促他们提高贷款门槛,优化贷款结构也就是修正贷款泛滥这样当房地产泡沫破裂、大量贷款无法偿还的时候,人们才不至于失去他们的房产。“这很正常,”她对我说,“调整结构是银行业可以随意支配的工具之一。”
她从这些会谈中看出的一点:抵押贷款服务商一般都是大银行的业务分支,大多数情况下,修改为拥有贷款债券的投资者安排的贷款,是他们拥有的法律权力。但是他们却没有这个动力。在施加了压力之后,贝尔觉得自己已经使他们做出了必定会履行的承诺。
她还迫使美国金融管理局颁布了次贷指导条例,虽然这个条例只能起到微弱的改善作用。绝大多数的次级贷款是由监管下的银行系统之外的金融机构发放的,根本不在美国金融管理局和联邦储蓄保险公司的管辖范围之内。但是这些非银行机构自身的融资却依靠被监管的银行。为了监管这些不受监管的借贷方,贝尔想到了一个主意:用官方颁布的次贷指导条例监管任何依靠联邦管制的银行来融资的公司。她说:“那些银行简直是拼尽全力和我们对着干。”结果她败了。
同时,贝尔还在银行业的另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上打一场后卫战。针对所谓的最低资本要求,也就是银行必须持有的一定金额的资金,以抵御损失。银行总是希望他们的资本要求越低越好,这样他们就可以冒更大的风险,而这将带来更多的收益,更能给高管带来更多的分红。2004年的时候,一个叫巴塞尔银行监理委员会的国际机构公布了新的条例,允许银行以风险资本比例为基础来调整最低资本金额,也就是说,如果资本的风险低,那么最低资本限额也相应地降低。(后来事实证明,三A级别的充斥了大量的不良次级贷款的抵押债券其实在巴塞尔框架下也被认为是低风险的。这就是为什么在危机之前的几年里会有那么多银行大量买入这些证券组合。)更糟的是,巴塞尔框架II协议允许银行以自己的风险评估模型来评估自己的资产。
大多数欧洲国家很快就接受了巴塞尔框架II协议。美联储也非常希望这么做,美国金融管理局也是。但是联邦储蓄保险公司却担心,降低资金标准、让银行自己选择风险评估模型会增加银行破产的风险,所以反对执行巴塞尔框架II协议。这和贝尔自身的直觉简直是天作之合,她一到任就成了这些新条例的头号反对者。其他监管机构不高兴了,尤其是美联储,一直催促她签署同意;这并不需要联邦储蓄保险公司的同意,但是所有银行监管机构联合执行重大政策变革却是在政治上极为重要的。而贝尔承认,他们并没有这么做,“我们一直在拖延时间”。她拖延了很久,以至于直到金融危机降临美国的时候,巴塞尔框架II协议还根本没有执行。
拖延时间并不是那种能赢得赞赏甚至引起注意的政治策略,但是我一直认为,贝尔反对执行巴塞尔框架II协议,是金融危机时拯救金融系统的重要因素之一,但这一举措的重要性很少为人所知。欧洲银行业因为缺少足够的保底资金,在危机的打击中几乎崩溃。爱尔兰、冰岛这些国家的大银行纷纷倒闭,德国拨出了几千亿美元来支撑本国的银行。即使在危机之后的今天,欧洲银行的状况也比美国银行要糟很多。美国银行的资金也不充足,但是总比欧洲的同行要多得多。尽管当时也有许多问题,但是今天,美国银行的状况已经好了很多。
到了2007年夏,次贷危机泡沫破裂。不出贝尔所料,次级贷款的拖欠率急剧上升。预想未来,不难看出2006和2007年年初发放的那些可调节利率的贷款肯定会在一两年之内提高利率。在泡沫没有破裂的时候,房产价格一路上涨,房产拥有者还可以重新募集资金来抵消提高利率的影响。但是现在这条路行不通了。数以万计的美国人再也无法按期支付贷款,于是灾难降临了。但是,似乎只有联邦储蓄保险公司把可能到来的灾难当回事,并且对后果抱有警惕。而鲍尔森和伯南克则坚持说,次贷泡沫破裂带来的破坏效应将会得到“遏制”,这是他们常用的说辞。

④ 巴菲特持有多少苹果股票

截至2016年9月30日,伯克希尔哈撒韦持有苹果1520万股股票。而到了12月31日,所持股票达到了5740万股。基于3月31日的收盘价,伯克希尔哈撒韦目前大约持有1.3365亿股苹果股票,占苹果流通股的约2.6%。美国数据提供商FactSet数据显示,伯克希尔哈撒韦已成为苹果的第四大股东。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5月9日晚间消息,“股神”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旗下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Berkshire Hathaway)日前在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文件中称,最近数月其所持苹果公司(以下简称“苹果”)股票的价值已增加到约200亿美元,成为其第二大重仓股。
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布该消息后,苹果股价于周一再次上涨,并首次突破8000亿美元。
伯克希尔哈撒韦在SEC文件中称,今年第一季度,该公司增持了苹果股票。截至今年3月31日,其所持苹果股票已价值192亿美元,而截至2016年12月31日为71亿美元。
3月31日至今,苹果股价又上涨了6.6%,意味着伯克希尔哈撒韦所持苹果股票已价值近200亿美元。按市值计算,苹果股票已成为该公司第二大重仓股。
美国富国银行(Wells Fargo)股票是伯克希尔哈撒韦的第一大重仓股,截至3月31日价值278亿美元。可口可乐股票排名第三,价值166亿美元。IBM股票位居第四,价值135亿美元。美国运通(American Express)股票排名第五,价值112亿美元。
截至2016年9月30日,伯克希尔哈撒韦持有苹果1520万股股票。而到了12月31日,所持股票达到了5740万股。基于3月31日的收盘价,伯克希尔哈撒韦目前大约持有1.3365亿股苹果股票,占苹果流通股的约2.6%。美国数据提供商FactSet数据显示,伯克希尔哈撒韦已成为苹果的第四大股东。?
今日,苹果股价一度达到153.70美元,创下历史新高。基于52.1亿股流通股,苹果市值已达到8013.7亿美元。最终,苹果股价今日以153.01美元收盘,涨2.7%,市值为7977.7亿美元。
相比之下,谷歌母公司Alphabet市值约为6592亿美元,微软市值约为5303亿美元,亚马逊市值约为4510亿美元,而伯克希尔哈撒韦市值约为4070亿美元。
华尔街投资银行Drexel Hamilton分析师布莱恩-怀特(Brian White)昨日曾发布报告称,苹果的股价仍被低估。为此,怀特将苹果目标股价从185美元调高至202美元。基于此,苹果市值将达到1.053万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一家市值突破万亿美元的企业。(李明)

⑤ 富国银行新任CEO,查尔斯的前任是因为什么原因离职的

富国银行在国际中的地位是我们有目共睹的,而且在之前的一系列事情当中,我们也看到了富国银行的地位。但是它的前任CEO为什么会辞职呢?为什么会在银行客服困难的时候突然宣布辞职。据媒体的报道,斯隆已经在银行业干了非常多年,可以说已经有了相当丰富的经验。


富国银行的声誉受损,法律费用飙升,银行的财务业绩受到了损害。而富国银行的股票周四收盘价低于其丑闻前的1.4%。相比之下,标准普尔500指数在此范围内飙升了29%,竞争对手银行美国银行 (BAC)飙升了74%。所以在那个时候他作为CEO也是特别困难的,一个公司的CEO没能帮助公司度过难关,所以就是非常失败的。而且斯隆也是处于媒体,外界的舆论和各界行业的影响下宣布辞职了。

⑥ 不要被银行股涨不动所误导,从历史经验中看到银行股曾经表现不俗



“银行股盘子大涨不动” 这在散户脑中已经是根深蒂固,所以有很多中小投资者都是不买银行股的,这太可惜了,他们已经和最赚钱的财富机遇擦肩而过了。没办法的事情,这永远注定在资本市场成功的人只有极少数。


如果你有经历过2007年的蓝筹大牛市,相信你都看到银行股的超强表现了,招商银行从2005年的最低价5.86元上涨到2007年的46.33元,期间还有一次10股送2.596股,就是一只10倍股,你说银行股赚得还少吗?


大家有兴趣打开民生银行看看,其2005年最低价才3.48元,涨到2007年18元,其中两次送股,10送4股,10送1.9股,那么算一算,18/3.48*1.4*1.19=8.61倍,你看看,本金增长至8倍多,你说说银行股赚不赚钱?



如果不够痛快,再举一个例子,浦发银行,2005年最低价6.41元,到了2007年火爆的牛市里冲到62元,仅仅股价就涨至接近10倍了,而且那两年间还有一次送股是10送3股。难道这就是银行股涨不动的现象吗?


以上我们所举的例子不包括每年的分红回报,只是谈一谈股价和分股后的表现,目的是让大家认识到银行的巨大潜力,所以我给今天还在持有银行股的投资者以强大的信心。从现在开始请大家抛弃掉银行股涨不动的想法。


我从来没有怀疑过银行股,在我眼里银行股就是最赚钱的行业,最赚钱的行业理当会有最优秀的表现,巴菲特不是告诉过我们:“长期投资就如称重机,最终公司的实力会反映到股价上。”现在银行股处于低迷时期,不正是你投资布局的机会吗?


有一些股友就说了:“银行股曾经表现抢眼,那已经是过去的事情了,今后银行不会再有那样的表现了。”是吗,我要请问,在美股,在港股等成熟的资本市场,是蓝筹股表现好还是垃圾股表现好呢?



富国银行从2009年5元多涨到2018年初60元(前复权),美国银行从2009年3元多涨到2019年35元(前复权),联合银行从2009年2元多上涨到2019年25元(前复权),而标普500指数10年牛市只是上涨4倍左右。


我要问一句,A股是不是最终也会步入成熟的资本市场行列?如果是的话,是垃圾股涨还是蓝筹股涨,是赚钱的公司表现好还是不赚钱的公司表现好呢?相信你的心中已有答案,最终能够成功与否取决于你的选择了。


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再次重申:小六忠诚从来没有搞投资合作,也不对外搞代客理财。最近网上有李鬼假冒本人名号骗人合作,请大家明辨。

⑦ 巴菲特巴菲特历史上持有过哪些股票

1973年开始,他偷偷地在股市上蚕食《波士顿环球》和《华盛顿邮报》,他的介入使《华盛顿邮报》利润大增,每年平均增长35%。10年之后,巴菲特投入的1000万美元升值为两个亿。

1980年,他用1.2亿美元、以每股10.96美元的单价,买进可口可乐7%的股份。

1992年中巴菲特以74美元一股购下435万股美国高技术国防工业公司——通用动力公司的股票。

2006年6月,巴菲特宣布将一千万股左右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B股捐赠给比尔与美琳达·盖茨基金会的计划,这是美国有史以来最大的慈善捐款。

(7)美国富国银行股票最低价是多少钱扩展阅读

巴菲特清仓IBM索罗斯增持金融股

13F数据显示,巴菲特投资旗舰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第一季度在美股市场上的持仓规模达到1889亿美元,市值仅比前一个季度减少了22.2亿美元。经历了美股2月份的大幅波动,巴菲特不为所动,只是稍许减仓。

值得注意的是,在持有IBM股票七年后,巴菲特选择了彻底放手,上季度还持有的200万股IBM股票已一股不剩。分析人士认为,巴菲特投资IBM的时机并不好,这一笔投资并不能说是成功的“巴菲特式”投资。

⑧ 美国银行股价为什么那么低

美国银行股价低?那中资银行股岂不成了白送的了?
我们看事实:
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 Corporation )BAC
股价7.25美元,每股收益-0.03,市盈率-241,股息0.04,股息率0.55%
富国银行 (Wells Fargo & Company) WFC
股价30.92美元,每股收益2.82,市盈率10.9,股息0.48,股息率1.55%
摩根大通公司 (JPMorgan Chase & Co) JPM
股价37.66美元,每股收益4.47,市盈率8.43,股息1.00,股息率2.65%
JP摩根已经是我能找到的最便宜的美国商业银行了。
中资银行A股:
华夏银行 600015
股价12.12元,每股收益1.38,市盈率8.76,股息0.2,股息率1.65%
兴业银行 601166
股价14.05元,每股收益2.23,市盈率6.31,股息0.255,股息率1.82%
工商银行 601398
股价4.36元,每股收益,市盈率7.65,股息0.184,股息率4.22%
综上所述,中资银行无论从哪个方面都比美国银行便宜。

⑨ 巴菲特为何减持富国银行

2018年8月14日,巴菲特旗下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的报告显示,2018年第二季度,该公司增持了1240万股苹果公司股票,增幅5.2%,共持约2.52亿股,季末市值约466亿美元。

在5月举行的伯克希尔2018年股东大会上,巴菲特曾表示,苹果公司有一些非常好的消费类产品,不管要不要买,苹果股票都物有所值。对于苹果今年4月宣布包括回购股票在内的1000亿美元规模资本返还计划,他感到很高兴。当时巴菲特说,伯克希尔持有5%的苹果股票,也许以后持股比例会增加到6%、7%。

“如果你看看苹果,我认为它的收入几乎是美国第二大盈利公司的两倍。”巴菲特曾说。

银行股方面,伯克希尔·哈撒韦选择了增持高盛、减持富国银行。

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首次购买高盛的优先股。在2018年第二季度,它的持股数量增加了21%,增加到了约1325万股。截至今年6月底,这些股票价值约29.2亿美元。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以来,高盛的跌幅已接近10%。

与此同时,伯克希尔·哈撒韦对富国银行的持股仍在继续减少。

二季度伯克希尔减持富国银行450万股,减持股份数量为一季度减持规模172万股的2.6倍,持仓降至约4.52亿股,季末市值约251亿美元。使得富国银行成为该公司二季度末的第二大持仓。8月14日,富国银行股价收涨0.8%,报58.07美元,较二季度末涨近4%。

不过,这一减持未必代表伯克希尔对富国银行的不看好。

8月13日,伯克希尔·哈撒韦在官网上发布的一份声明中称:“这些买卖决策并未反映我们的投资管理层对相关股票吸引力的看法,而是遵守持股不超过10%的原则”。

伯克希尔公司在这份声明中称,除了少数例外,该公司希望避免持有10%或更多的被投资股票。

“由于许多投资者正在回购这些股票,伯克希尔有时需要进行少量出售,以避免达到10%的门槛。在第二季度,这种自我设定的限制导致伯克希尔出售了银行和航空业的少量股权,同时伯克希尔还购买了同行业其他公司的股票。”声明中这样写道。

⑩ 巴菲特怎么分析银行股

闪牛分析:仅供参考!

第一:巴菲特持有银行股一览!

2016年年底巴菲特管理的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所入股的银行主要有7家!

其中,拥有最多股份的是美国运通银行,达到15.47%,价值84亿美元!

而在富国银行的9.18%股份价值则高达231亿美元!

此外,该公司还持有美国银行(6.4%)、美国合众银行(4.77%)、高盛银行(2.54%)、纽约梅隆银行(1.81%)和M&T银行(2.96%)的股份!

第二:银行绝对是个好行业!

巴菲特:银行业是个很好的行业, 很多银行都有很高的有形资产回报率!

银行存在的唯一问题是它们有时候会发展得特别疯狂,做出一些傻事!

如果银行不在资产上做出傻事,它就稳打稳赚钱!

如果银行不跟随潮流,也不放坏账,那它就是一个非常好的行业。!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在困境之外的银行其ROE(净资产收益率)一直很好。!一些运营良好的大型银行ROE高达20%,令我惊讶的是,银行业的利润并没有被挤掉!

第三:银行管理层特别重要!

巴菲特:银行这个行业杠杆太高,高达15到20倍杠杠!

高杠杆的放大效应将所有的优势和缺点都成倍放大,只要资产出现一点问题就有可能把股东权益全部亏光,所以优秀的管理层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巴菲特重视银行管理,因为管理对银行业绩影响很大!

在许多大型银行中,错误不是例外,而是已经成为惯例。大多数错误源自于一种管理上的失败,这就是我经常提及的“机构盲从症’,管理层盲目模仿同行行为!

第四:绝对不用便宜价格买垃圾银行

银行的高杠杆属性,决定了我们绝对不能买垃圾银行,因为你所含有的风险将会成倍放大!

巴菲特:“我们对于用便宜的价格买下经营不善的银行一点兴趣都没有,相反地我们希望能够以合理的价格买进一些经营良好的银行。”

第五:3亿美元买入富国银行!

1990年,巴菲特在美国房地产破裂、投资者逃离银行股份风潮之中以不到3亿美元的价格买入富国银行10%的股份!

当时他对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股东说,“这是迄今为止最棒的一次投资”,原因是,自己以低价买到了一家管理水平一流的公司股票!

该投资成为巴菲特投资史上的经典之作。事实证明他的决策是对的,巴菲特持有这家银行的25年里,为他带来了100倍的回报!

富国银行前年的效率比为57.8%!

效率比用于衡量银行的经营效率,数值越高就代表该银行效率越低,即银行的费用成本占营收的比重较高,银行普遍的效率比都高于60%,这说明,富国银行在效率上领先美国其他银行,不仅令它具备了更强的盈利能力,而且在产品定价上相比其他竞争者更有空间,更有利于抢占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