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当一支新股上市的时候,购买的人多不多
一般情况下,当一只新股上市时,如果潜力好的话,那购买的人自然会很多,但若是新股潜力不好,购买的人自然就不会多。因此,并不能绝对地说新股上市时购买的人一定多,具体情况还得看新股本身是什么情况才能判断。
总的来说,新股上市不一定会有很多人去购买,得看上市的新股具体是什么样一个情况。
⑵ 会不会出现:上市公司发行股票,但没有人购买的现象
这位朋友你好
基本上不会出现新股没有人购买的情况,原因如下:
新股上市都需要一个或多个承销商,承销商的主要职责之一就是确保新股的正常上市。世界主要交易所都容许新股上市时有个股价稳定机制(price stablization)。中国或香港于十多年前亦容许IPO之主承销在新股上市之一个月内进行合法的股价稳定活动,用意是令股价不会因短期投机因素而轻易跌破招股价。新股稳定价格措施有叁种:1.在市场购入股份、2.行使超额配股权(overallotment option)、3.建立短仓。
当然新股上市之后可能出现市场价格低于发行价格的情况,尤其是熊市。但即使是破发,也是属于上市成功的。
⑶ 业内人士解读为公司员工为何从来不买公司股票求解
招商证券上市之前大有复制招商银行之势
借助招商银行的客户资源和大牛市招商证券上市之前是势头难挡
但是招商证券只是学到了招商银行的皮毛
第一,经纪业务遭受重创,基本已经瘫痪。上市的时候公司把客户经理从正式合同制,改成零时4小时制零时工,又改成经纪人,并于三年内剥夺经纪人的以前的成果。公司有能力的客户经理难受欺辱,基本上主力流失殆尽。客户经理名下的客户无人服务,只能靠降低佣金,佣金已到大券商中最低,为挽留没有人服务的客户很多佣金已经降到万分之三。从财务报表你就可以看到经纪业务下降的是多么快
第二,资产管理业务,借助招商银行的客户资源,发了很多理财产品,但是收益真是懒得去谈了,最终把名声做坏了,可以从招商证券交易软件看理财产品收益
第三,投行业务表现平淡,创业板上市有一半是深圳的,它却没把握住,应该是有资金去投的,只能说是部门领导能力太差。
第四,博时基金那笔买卖是亏大了,未来是私募的天下
为何没有一个员工会买公司股票?
⑷ 公司上市股民买它的股票有什么好对企业来说,有什么好处。如果没有人买他股票有什么好处
公司上市可以发行股票融资,股民购买其股票就是帮助其完成融资过程,如果没有人买其股票,那么该上市公司就不能正常完成融资,那么上市也就没有意义了!
⑸ 请问,为何现在很少有人会去购买网络游戏公司的股票
这6大网络游戏龙头备受机构青睐,
因为网络游戏需求大众化,所以可以让更多的玩家只需普通配置即可进行娱乐,所以在画面、剧情、音乐等方面上无法与单机游戏进行伦比。而单机游戏因为注重画面、剧情、音乐、可玩性等方面,所以在这些方面上都会更加真实、丰富、生动。
冰川网络(300533)
概念解析:公司主营业务为基于自主研发的引擎技术开发大型多人在线网络游戏,并采用以自主运营为主,授权运营、联合运营相结合的方式,运营自主开发的网络游戏,公司主要产品为客户端网络游戏,包括《远征OL》和《龙武》。
公司亮点:集大型网络游戏研发与运营和社区服务为一体的互联网娱乐平台
主营业务:网络游戏研发、发行与运营。
惠程科技(002168)
概念解析:2019年年报披露:公司互联网游戏业务以控股子公司哆可梦为核心载体,从事基于大数据精细化营销的流量经营业务和移动游戏的研发、发行及游戏平台的运营等业务。哆可梦拥有完善的网络游戏发行渠道,坚持精细营销策略,自建移动互联网流量平台提供手机娱乐资讯、产品下载、客户服务,旗下拥有9187.cn(国内)和YahGame(海外)两大游戏运营平台,全面覆盖海内外移动互联网用户。
公司亮点:领先的移动互联网游戏企业
主营业务:电气业务和投资业务,大数据精细化营销的流量经营业务和移动游戏的研发、发行及游戏平台的运营等信息科技业务
鼎龙文化(002502)
概念解析:2013年12月发布公告,公司拟使用超募资金5000万元收购深圳市第一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部分股权并进行增资。第一波主营业务为移动网络游戏的制作开发与运营推广; 2016年11月30日晚间公告,拟以自有资金3.128亿元收购风云互动49.6%股权,据悉,风云互动由骅威文化子公司第一波于2014年投资参与设立,并持有其50.3995%股权,本次收购后,上市公司将直接和间接持有风云互动100%的股权。公告显示,风云互动的主营业务为网页游戏研发、手机游戏研发及H5游戏研发,制作稳定的ARPG类型游戏,延伸发展休闲游戏、回合游戏及策略游戏,研发实力雄厚。
公司亮点:从事游戏、动漫、影视剧等业务的全版权开发和运营
主营业务:钛矿业务,游戏、影视业务。
大晟文化(600892)
概念解析: 2017年度游戏业务经营情况公司全资子公司淘乐网络专注于网络游戏领域中回合制端游与手游的研发与运营,已形成了研运一体的经营模式,通过自主创新进行新产品的开发及运营,巩固在端游领域优势的同时重点发展手游。公司控股孙公司祺曜互娱专注于H5游戏和网页游戏的细分市场,与淘乐网络协同发展。2017年,淘乐网络利用在回合制领域积累的丰富经验和领先技术优势,对原有已上线优秀产品不断进行升级、推陈出新,已有优秀产品《桃花源记》、《桃花源记2》在2017年保持了平稳的发展。祺曜互娱主要优秀产品《决战沙城》、《神仙劫》在2017年发展快速。2018年,淘乐网络及祺曜互娱将持续挖掘现有产品潜力,提供优质服务,开发优质新产品,进军海外市场。
公司亮点:公司网络游戏业务核心管理团队均有多年丰富网游行业从业经验
主营业务:网络游戏研发、运营以及影视剧制作、发行业务。
迅游科技(300467)
概念解析:公司主营业务是为网游等互联网实时交互应用提供网络加速服务,主要产品是“迅游网游加速器”软件。“迅游网游加速器”通过互联网智能路由导航、加速节点部署、智能加速算法等多项加速技术,为网游玩家提供网游数据传输加速服务,解决网游玩家在网游中遇到的延时过高、登录困难、容易掉线等问题。公司已经成为了我国网游加速服务市场的行业龙头。
公司亮点:国内领先的游戏云加速服务提供商
主营业务:为全球互联网用户提供差异化通讯服务。
三七互娱(002555)
概念解析:2017年2月3日,公司下属公司西藏泰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将以自有资金人民币10,005万元认购心动网络新增股票725万股,获得其增资完成后2.3841%的股权。据公告,心动网络主营业务为网页游戏及手机游戏的研发与发行,现旗下主营产品包括《神仙道》系列、《三国罗曼史》、《横扫千军》、《天天打波利》等
公司亮点:手机游戏和网页游戏的研发、发行和运营
主营业务:手机游戏和网页游戏的研发、发行和运营。
⑹ 为什么散户不愿意买中国铁建、中国银行等中国支柱企业的股票
很多散户不愿意去买类似中国铁建,中国银行等中国支柱企业的股票,主要是由于以下几大原因。
原因一:因为这些股票盘子太大了,股票根本没有什么波动,很多时候一两分钱可以玩一天,已经失去炒股的意义。
散户进来股票市场进来炒股是为了赚钱,想要在股票市场赚钱的前提条件股票必须要有活跃度,只有股票有活跃度才会有差价,股票吃差价才能有钱赚。
散户最喜欢的就是短线,今天买入明天就卖出,而且频繁买卖有钱赚的,散户就是最喜欢这样的股票。说句最简单的,散户即使知道中国铁建和中国银行持有几年后,肯定是稳赚不赔的,但散户就是不愿意去赚这些稳定的钱,总想去赚快钱,能实现一夜暴富的题材股。
最后总结起来,散户不愿意买这些中国支柱企业的股票有三大原因,其一盘子太大,没有活跃度;其二靠常年分红,散户看不上分红收益;其三散户持不住股票,不想做价值投资等因素,才会导致中国铁建和中国银行的股票缺乏散户,大部分都是机构持有。
⑺ 股票运行机理是啥比如公司发行股票,会不会无人买股票每天在交易,市值在变化,公司如何使用募资。
我对股票的理解(绝对原创和别人思想的结合 主要讲了5点)
1赚的钱从哪里来 赔的钱去了哪里
错误的 好比打麻将 4个人每人有100元,共400元,走的时候有人赚了,有人赔了,但是赚的钱数等于赔的钱数,总和没变,这是因为这是一个小环境。这是一种零和游戏。其实股票也是???既是也不是看你如何理解
正确的 好比买房子 第一个人10万买了房子,20万卖给第二个人,赚了,第二个人再30万卖给第三个人,也赚了,第三个人再60万卖给第四个人,也赚了,第四个人现在拥有了房子。可见,前三个人都赚了,共赚了50万,那么钱从哪里来呢,是从第四个人吗,第四个人60万买了原来10万的房子,他赔了50万吗,而如果现在第四个人卖房子的话,他能卖100万,他到底是赔了还是赚了,问题很难解释,这是因为这是一个大环境,东西(资产)(房子)没有增加,还是四个人才一套房子,但是虚拟的(钱)东西却出入很大。一句话:东西还是那个东西,就看你认为他值多少钱。可见股票的赚与赔是没有关联关系的,在极端情况下是存在大家都赚钱的情况的,即使有人赔了,有人赚了,但是赚的钱数并不等于赔的钱数,总和改变了。从股市2000点到6000点,大家都赚,从6000点到2000点,大家都赔。
另一方面也可以证明股票像房子,卖房子就必须有人买才能卖,卖股票也如此,炒过股的人都知道的。因为股票是一种股份,总和必须是100%,不能只买不卖,也不能只卖不买。你买了你就有了这个公司的股份,你就是股东,(虽然是很小的股东),你的股票就对应了这个公司的资产,比如房子,土地,机器等等,可见股票只是将实物房子虚拟化了,为了好进行买卖,和买卖房子等实体实质上是一样的,股票也是一种商品,是市场的一部分。举个例子,不一定精准,比如四川长虹每股80元,就相当于该公司的那一平方毫米的土地价值80元,每股40元,就相当于该公司的那一平方毫米的土地价值40元,你买不买,卖不卖,跟房子是一个道理,你认为值有人认为不值,你认为不值有人认为值。继续,如果这个公司赚钱了,总资产就增加了,每一股对应的资产也就增加了,(股票也就涨了,)???你也就赚了,在极端情况下,是存在所有的公司都赚钱的情况的,那么所有股民就都赚了钱了。反之就是赔了。???道理相同。那么股票凭什么涨凭什么跌,房子凭什么涨价,凭什么跌呢(大家都光见房价涨了),是凭人们认为值不值决定吗,还是说这个公司赚钱赔钱决定的,还是说这个股票想买的人多,想卖的人少就涨,反之就跌呢。请看下面
2 什么因素决定这支股票涨和跌,为什么涨跌
我认为是首先是大环境决定的,即所谓的经济景气不景气,大环境太复杂,不太懂,不说了。大环境好,垃圾股也涨。大环境不好,绩优股也跌。
下来就是刚刚提到的那三个因素,其实他们是有因有果的,这个公司因为业绩好,大家信任,所以想买的人就多,想卖的人就少,所以人们认为就值钱。还有其他因素一下
1供求关系(买的人多价格上涨)
2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相关上市公司业绩好股价就高,就涨得快)
3庄家人为操纵(庄家收齐筹码后开始拉升,股价上涨)
4大众投资者信心(人民群众都认为以后会涨,股价现在就会涨)
5周边市场或宏观形势影响(外国都涨、国内不打仗……股价涨)
6公众对未来政策、形势等发展趋势的判断(大家都认为以后一段时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股价涨)
7其他投资品种的收益高低(存款、其他投资收益率太低,不如作股票,股价也会涨)
8老百姓或机构手上闲置资金量规模(大量闲置资金需要投资项目,股票涨)
一、经济因素
国家实行何种经济发展思路,是快速还是慢速发展本国经济等因素.
二、政策因素
国家实行何种政策,鼓励出口,还是鼓励内销等种种政策面的因素.
三、政治和社会因素
国家主权是否统一,政局是否稳定,社会是否动荡不安等因素.
四、证券市场内部的原因
证券市场的管理层是否稳定,是否有不良制度,或者不公平制度的存在等因素.
五、上市公司内部的原因
上市公司是否有不规范操作,及否有利好及利空的消息发出等因素
3但是还是不太懂,这个股票涨了一毛,还是一块,如何计算得到的。
股票的供给与需求发生了变化,造成价格的变动.这个变动是通过卫星或者别的途径最后由”上交所”或者”深交所”的电脑撮合成交的.
成交的规矩是根据”价格优先”,同一价格”先来后到”次序办理的.涨几毛,跌几毛撮合过程中是完全自动的.再由卫星或者网络将各种数据即时传输到全世界需要用到它的地方.
4海外上市利与弊 A股B股深沪基金的区别 再研究
5股民买股票的钱,去了哪里,给了该公司了,当然只有第一次,即上市时,后来股民之间的买卖便与该公司无关了,公司上市的目的便是募集资金,那可不可能股票卖不出去(指第一次发行),应该不会,因为上市价格比较低,所以好卖。(只是个人理解)
大概的过程就是这样了.
对于这个问题,很多人可能会从政策、资金、国际环境等等来找答案,这是不错的,尤其是政策因素的影响,永远是伴随着股市运行的;资金就更不用说了,有资金流入,股市当然上涨,流出即下跌了;国际环境——包括汇率、主要股票、期货市场价格变化、战争等等都会影响到国内股票市场。但是,很多人都忽视了重要的一点:股票市场具有它自身的运行规律!
股票的买和卖,其实就是买卖双方的心理博弈,成交价格是买卖双方的利益平衡点,所有的因素最终都通过买卖双方的心理反映到价格上来。所以,股票市场的运行是以市场信心为基础的。是市场心理的具体反映:低买高卖、快涨回调、急跌反抽,这都能解释为:市场上取得某种共识——平衡!虽然在股票市场中,不平衡是常态,但是偏离平衡太远了,它就要回归平衡,就象钟摆一样,这就是规律。所有的因素都在这个基础上发挥作用,你可以打破趋势的进程,但不可以改变趋势。这就是规律的作用!例如:上升趋势中,1996.12底由于沪市上涨过猛,中央发了个文件,造成连续三天大跌,绝大部分股票三天内以跌停收盘,但是市场该涨的还是要涨,不会因为政策因素而转向,97年上半年一直继续在涨;同样,在2242点以后,下降趋势出现后,政府也多次出台了救市政策,但是均未奏效,原因就是市场还没有回归到位!
简单而言,影响股票市场的因素既有基本面的因素,也有市场其本身的运行规律,有些时候基本面因素影响大一些,更多的时候规律所起的作用大一些。
对于大盘而言,高位容易形成头部,低位容易产生底部。
应该说,市场的高与低是相对的,原来的高位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变成低位,同样,原来的低位也可以变成高位,但是在一个时间序列(一波牛市行情)里,高的就是高的,低的就是低的。有人要问:为什么不能创新高?问得好。资金停止流入了当然就不能创新高了。又问:资金为什么停止流入?答:因为觉得市场价格在高位,没有盈利空间。再问:如何判断市场在高位?答:市场心理影响到市场信心。
在股票市场上混的,都或多或少想从过去探知现在,从历史推导未来,那么,大盘的运行轨迹、时间、关键点位、支撑与压力等等,都会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思维,影响我们的判断,因为市场相信:历史会重演——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而已,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理高位和低位,而主流意见就是真理。
头部因资金不再流入而形成,底部是资金流出萎缩而产生;头部与底部之间是趋势。
当空头趋势形成时,资金在流出,持币者是不会介入的,只有在资金流出枯竭时,也就是成交量萎缩时,资金才会大规模入市,并且一举扭转趋势。
确定多头趋势以后,在没有形成头部之前,它会继续上涨,资金会不断地流入。
需要明确一点是资金与趋势的关系。
资金在空头市场末期的流入,改变了市场的趋势,使之由下降转变为上升,由此看来,适乎是资金在主导着趋势。其实不然,市场不平衡是常态,在空头运行地极点后,市场已经具备反向修正的条件,资金乘势入场形成合力,趋势形成后又吸引更多的资金进来,将市场推高。如果资金是在多空平衡点上入场会怎么样呢?会形成盘整,也就吸引不了其他资金进来。所以说,资金和市场的关系是,两者互相影响,但是先有趋势后有资金。(这一点,在楼市也适用,政府总是以为房价高是抄家的缘故,其实房价不涨,谁去抄?)没有趋势肯定没有资金。
资金是影响股票市场涨跌的直接因素,但是,决定资金流入与流出的是市场信心。
人的心理活动影响了判断,判断决定了行为,行为又导致了后果。
如果觉得上面说的还有点道理的话,现在做个小测验。
1、假设你有一笔钱要投入股票市场,在综合了轨迹、时间、成交量等等历史因素后,你认为在什么点位介入比较保险?(安全第一,盈利第二原则)
2、如果觉得目前的点位是底部,那么现在的成交量是否已经达到萎缩的地步?也就是说:资金流出枯竭了!如果真的是,当然离底部不远,如果否,就慢慢地等吧。
小故事1
股市:一个卖烧饼的故事
--------------------------------------------------------------------------------
假设一个市场,有两个人在卖烧饼,有且只有两个人,姑且称他们为烧饼甲、烧饼乙。
假设他们的烧饼价格没有物价局监管。
假设他们每个烧饼卖一元钱就可以保本(包括他们的劳动力价值)
假设他们的烧饼数量一样多。
——经济模型都这样,假设需要很多。
再假设他们生意很不好,一个买烧饼的人都没有。这样他们很无聊地站了半天。
甲说好无聊。
乙说好无聊。
看故事的你们说:好无聊。
这个时候的市场叫做很不活跃!
为了让大家不无聊,甲对乙说:要不我们玩个游戏?乙赞成。
于是,故事开始了。。。。。。
甲花一元钱买乙一个烧饼,乙也花一元钱买甲一个烧饼,现金交付。
甲再花两元钱买乙一个烧饼,乙也花两元钱买甲一个烧饼,现金交付。
甲再花三元钱买乙一个烧饼,乙也花三元钱买甲一个烧饼,现金交付。
。。。。。。
于是在整个市场的人看来(包括看故事的你)烧饼的价格飞涨,不一会儿就涨到了每个烧饼60元。但只要甲和乙手上的烧饼数一样,那么谁都没有赚钱,谁也没有亏钱,但是他们重估以后的资产“增值”了!甲乙拥有高出过去很多倍的“财富”,他们身价提高了很多,“市值”增加了很多。
这个时候有路人丙,一个小时前路过的时候知道烧饼是一元一个,现在发现是60元一个,他很惊讶。
一个小时以后,路人丙发现烧饼已经是100元一个,他更惊讶了。
又一个小时以后,路人丙发现烧饼已经是120元一个了,他毫不犹豫地买了一个,因为他是个投资兼投机家,他确信烧饼价格还会涨,价格上还有上升空间,并且有人给出了超过200元的“目标价”(在股票市场,他叫股民,给出目标价的人叫研究员)。
在烧饼甲、烧饼乙“赚钱”的示范效应下,甚至路人丙赚钱的示范效应下,接下来的买烧饼的路人越来越多,参与买卖的人也越来越多,烧饼价格节节攀升,所有的人都非常高兴,因为很奇怪:所有人都没有亏钱。。。。。。
这个时候,你可以想见,甲和乙谁手上的烧饼少,即谁的资产少,谁就真正的赚钱了。参与购买的人,谁手上没烧饼了,谁就真正赚钱了!而且卖了的人都很后悔——因为烧饼价格还在飞快地涨。。。。。。
那谁亏了钱呢?
答案是:谁也没有亏钱,因为很多出高价购买烧饼的人手上持有大家公认的优质等值资产——烧饼!而烧饼显然比现金好!现金存银行能有多少一点利息啊?哪比得上价格飞涨的烧饼啊?甚至大家一致认为市场烧饼供不应求,可不可以买烧饼期货啊?于是出现了认购权证。。。。。。
有人问了:买烧饼永远不会亏钱吗?看样子是的。但这个世界就那么奇怪,突然市场上来了一个叫李子的,李子曰:有亏钱的时候!那哪一天大家会亏钱呢?
假设一:市场上来了个物价部门,他认为烧饼的定价应该是每个一元。(监管)
假设二:市场出现了很多做烧饼的,而且价格就是每个一元。(同样题材)
假设三:市场出现了很多可供玩这种游戏的商品。(发行)
假设四:大家突然发现这不过是个烧饼!(价值发现)
假设五:没有人再愿意玩互相买卖的游戏了!( 大白)
如果有一天,任何一个假设出现了,那么这一天,有烧饼的人就亏钱了!那谁赚了钱?就是最少占有资产——烧饼的人!
这个卖烧饼的故事非常简单,人人都觉得高价买烧饼的人是傻瓜,但我们再回首看看我们所在的证券市场的人们吧。这个市场的有些所谓的资产重估、资产注入何尝不是这样?在ROE高企,资产有高溢价下的资产注入,和卖烧饼的原理其实一样,谁最少地占有资产,谁就是赚钱的人,谁就是获得高收益的人!
所以作为一个投资人,要理性地看待资产重估和资产注入,忽悠别人不要忽悠自己,尤其不要忽悠自己的钱!
在高ROE下的资产注入,尤其是券商借壳上市、增发购买大股东的资产、增发类的房地产等等资产注入,一定要把眼睛擦亮再擦亮,慎重再慎重!
因为,你很可能成为一个持有高价烧饼的路人!
说是有两个经济学家,在马路上散步,便讨论经济问题甲经济学家看见了一堆狗屎,思索着对乙经济学家说。你吃了这堆狗屎吧,我给你100万块钱。乙经济学家犹豫了一会儿,但是还是经受不住诱惑,吃了那堆狗屎,当然,作为条件,甲经济学家给了他100万块钱过了一会儿,乙经济学家也看见了一堆狗屎,就对甲经济学家说:你吃了这堆狗屎吧,我也给你100万块钱。甲经济学家犹豫了一会儿,但是还是经受不住诱惑,吃了那堆狗屎当然,作为条件,乙经济学家把甲给他的 100万还了回去。 故事还没有完 走着走着,乙经济学家忽然缓过神来了,对甲说不对阿,我们谁也没有挣到钱,却吃了两对狗屎。。。甲也换过神了,思考了一会儿说:可是,我们创造了200万的GNP阿!
⑻ 假如公司上市后其股票没有人买,会怎么样
如果没有买盘,跌倒0,一文不值。不过这是在中国,垃圾股都暴涨,ST都能翻几十翻。所以没买盘是不可能的,做梦说不定能出现。中国公司只要能上市就OK了,万事大吉,不管公司用什么卑鄙的手段。中国股市制造了无数的亿万富翁(上市公司原始股股东),更坑苦无数的小股民(散户)。
⑼ 为什么人们会买股票 一直都搞不懂一个问题,看好公司为什么会购买它的股票
人们购买股票有多种原因,以下是其中一些常见的悉圆原因:
赚取资本利润:人们购买股睁改塌票的歼槐主要原因之一是赚取资本利润。如果一个人购买了一家公司的股票,并且这家公司的业绩和股价都得到了提高,那么这个人就可以出售这些股票,获得资本利润。
分红收益:除了资本利润,许多公司还会向其股东支付分红。持有股票的股东可以从这些分红中获得收益。
投资多样化:购买股票也可以是投资多样化的一种方式。股票是一种可以与其他投资类别组合的投资产品,包括债券、房地产、黄金等。
信任公司:有些人可能购买股票是因为他们信任这家公司的管理团队和业务模式,认为这家公司有很好的前景。
社会责任:一些人可能购买股票是因为他们认为这家公司有积极的社会责任感,例如环保、公益等方面。
需要注意的是,在购买股票时,需要进行充分的研究和分析,包括公司的财务状况、管理层的背景和业务模式等方面。同时,投资股票存在风险,股价可能会波动,导致投资者的损失。因此,投资股票应该谨慎并考虑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
⑽ `为什么公司赚了钱股价会上涨,如果没人买这个股票,业绩好赚钱了也会涨的是吧,为什么呢
今年的A股市场专治各种不服。
从1200元的贵州茅台,到99倍市盈率的恒瑞医药,再到3000亿市值的酱油股。
什么样的白马股都可能会辜负你,只有消费行业的核心资产才是稳稳的幸福。
不过从传统意义上的估值情况来看,大消费板块无论市盈率(PE)还是市净率(PB),都已经不便宜了:
① 食品饮料行业的PE为32.17倍,达到历史百分位68%,PB为6.5倍,达到历史百分位的81%;
② 细分白酒板块市盈率更是高达32.17倍,远高于历史均值水平。
消费股的估值,过高了吗?
国泰君安零售团队最新发布《坚守消费龙头,分享中国成长》,详细地分析了消费股估值逻辑正在发生的转变。
本文共2303字,预计阅读时间10分钟,拉至本文底部可阅读本文核心观点。
还记得美国“漂亮50”吗?
探讨消费白马股估值是否过高的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先回顾下美国20世纪70年代初的“漂亮50”行情。
所谓“漂亮50”,指的是美国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备受追捧的50只大盘股,它们当中有很多我们至今仍然耳熟能详的消费品牌,比如麦当劳、可口可乐等等。
“漂亮50”一个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高盈利、高PE同时存在,直译为“很贵的好股票”。
自1971年开始,“漂亮50”股价和估值水平迅速抬升,1972年底估值中位数超过40倍,最高的宝丽来公司估值甚至超过了90倍,而同期标普500估值中位数仅为12倍。
纵观市场,我们不难发现,消费股尤其受到大资金的重点青睐。分析其背后原因,我们认为有两点:
1、业务模式清晰,财务内容简单 2、经济下行期更具避险属性
消费股抱团行情何时会结束?
仍旧以美国“漂亮50”为例,“漂亮50”行情走向终结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1)美国大幅的财政赤字和信贷扩张积聚高通胀泡沫,粮食危机触发CPI上行,美联储不得不加速收紧货币政策;
2)1973年石油危机爆发,导致通胀进一步恶化,原材料成本上升侵蚀企业盈利,企业毛利率和盈利增速双双下行,股市由牛转熊;
3)自1973年起,“漂亮 50”的盈利增速和ROE开始回落,盈利稳定性受到市场质疑。
我们认为,A股机构“抱团取暖”的现象只可能在两种情况下被打破:
1)消费龙头业绩持续低于预期,但目前而言,贵州茅台、五粮液、格力电器、美的集团等白马股营收和净利润保持稳定增长;
2)像美国“漂亮50”那样,A股遭遇大的外部变动,例如中美摩擦全面升级或全球经济断崖式衰退,但目前来看概率很小。
两种情况在目前来看可能性都很小。
后续如何配置?
后续配置上,我们建议从两条主线主线挖掘投资机会。
1)供给看效率:经营效率高、业绩增长稳健、竞争优势明显的龙头企业,将会持续通过挤压中小企业的市场份额来获得成长,值得重点关注。
2)需求看红利:三四线市场仍存在巨大的消费需求红利,看好所处赛道成长性强、行业逻辑和收入端均有支撑的企业,尤其是战略重心向低线级市场扩张、能够通过自身管理及成本优势提升市场份额的龙头公司。
本文观点总结:
1从传统意义上来说,大消费板块现在已经不便宜了。
2 但消费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其龙头股不应简单按照市盈率(PE)判断估值水平高低。
3消费行业的估值体系正在从PE模型向DDM模型转变。消费龙头一旦建立起足够深的“护城河”,稳健增长、市占率提升、盈利改善、持续分红等就足以支撑其估值水平。
4 国内资金和海外资金在大消费行业保持了较高的配置热情。消费股受到大资金青睐的原因是其业务模式清晰,财务内容简单,且在经济下行期更具避险属性。
5 消费股抱团行情在短期内不容易被打破。后续配置上,从供给看,关注龙头企业;从需求看,关注成长性强、行业逻辑和收入端均有支撑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