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司股票 » 美国的公司股票回购历史
扩展阅读
买的股票进入退市整理 2025-02-06 00:05:16
贵研铂业股票2019年价格 2025-02-05 23:42:50

美国的公司股票回购历史

发布时间: 2023-10-23 12:58:53

⑴ 巴菲特公司现金储备达1466亿美元,他是怎么做到的

受美股反弹影响,公司第二季度盈利大增 。与此前的减持动作有关 。回购规模创新高

一、受美股反弹影响,公司第二季度盈利大增

伯克希尔第二季度回购了超过46亿美元的B类股票和大约4.866亿美元的A类股票。该回购是该集团在巴菲特历史上近2019年四分之一的最高回购数量。第四季度翻了一番,达到22亿美元,相当于2019年的年度赎回支出。 巴菲特表示,在回购方面,他希望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票数量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减少。如果股价与其内在价值之间的折让扩大,则赎回将变得更加活跃,但这是为了支撑股价。巴菲特在5月初的一次股东大会上表示,回购的吸引力不如从前,但最近的数据改变了他的想法。

巴菲特公司现金储备达1466亿美元,不仅仅是她一个人的功劳,还有她手底下的精英人才为他撑起的。

⑵ 半数公司回购静默期已过 美股重燃希望

美股市场波动幅度加大,市场寄希望于三季度财报以及企业回购股票之上。美股三季度财报季早已拉开序幕,已有近半数美股上市公司度过股票回购静默期。在市场人士看来,回购这个美股上涨的最大“推手”有望回归,美股的春天或许不远了。

据媒体报道,美股企业在公布财报前的一个月内禁止回购自家公司股票,也就是回购静默期。按照美国监管规定,在上市公司存在可能影响股价的非公开信息时,就不得回购自家股份,否则就可能构成内幕交易。对于执行回购计划的高管来说,他们通常会早于公众获取公司财报信息,因此在财报公布前的一个月为股票回购静默期。

高盛首席股票策略师David Kostin在报告中指出,在标普500公司成分股企业中,已有48%的企业过了股票回购静默期,意味着这些企业又可以开始购买自家股票。德银统计也显示,从本周开始,度过静默期的美股上市公司数量开始显著增多。

截至上周五收盘,标普500指数月内累计跌幅达到8.8%。对于近期的市场动荡,市场此前给出了许多下跌的理由,例如10年期国债收益率超过3%,美联储“鹰派”作风等,但市场却忽略了回购管制期的问题。对比2月份美股市场“闪崩”,当时也恰好处在财报公布前的回购管制期尾声。随着公司密集发布三季度财报,股票回购静默期的集中到来也是美股下跌难以忽视的原因。

美国上市公司一直都将大笔资金用来给股东分红和回购股票,分红和回购成为美股牛市的主要动力来源,高盛更将其称之为“最大的股票需求来源”和美股的“最大买家”。自金融危机以来,美国上市公司已斥资4.4万亿美元回购股票,规模甚至比美联储的量化宽松还要多。今年以来,标普500指数成份股企业的最大现金开支就是用在股票回购之上,上半年企业股票回购额同比增长48%至3840亿美元。截至9月中旬,所有美国上市企业已批准的股票回购总数达到7620亿美元,年底有望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刷新历史纪录。

一般来说,美股企业管理层通过回购股票在向华尔街发出信号,象征这个公司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高盛指出,这主要是源于美国上市公司强劲的营收增长以及管理层对未来的乐观态度。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首席执行官巴菲特曾表示,如果公司无法找到其他方式来配置其庞大的现金储备,他也会考虑回购股票。

高盛和德银均认为,在可预见的未来尚无利空消息,投资者没有理由进一步削减仓位的背景下,上市公司股票回购的归来将对美股股价带来支撑。不过,即使更多的企业度过回购静默期,也并不意味着股价就会上涨。有分析人士表示,美股投资者还非常关注2019年的企业盈利预期,包括利率和原材料成本上升、美元走强等多项变量,也都将在美国企业财报数据中体现。

值得注意的是,手握巨额现金的美国上市公司或许发现,除了回购,这些钱似乎无处可用。“企业将给现金找到一个家——回购、分红或者并购,但不会是资本支出。”B。 Riley FBR首席市场策略师Art Hogan如是说。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⑶ 美股退市是被谁并购的

美股退市有两种情况:被并购;私有化退市被交易所强制退市。在第一种情况下,投资者可老宽脊以按合同价格收回本金;在第二种情况下,投资者侍渗只能承认运气不好。
1.在第一种情况下,退市后将给出回购价格,该价格通常高于原始股价。以美国股票市场常见的要约收购巧举为例。如果您持有的公司即将通过要约收购进行并购,您接受要约意味着您同意以要约收购价格出售当前的持仓。如果您接受现金要约,您将在收购完成后收到现金,不再是被收购公司或被收购公司的股东。如果您接受换股要约,您将在收购后收到收购方公司的股份或新发行的股份,并代表您成为被收购公司的股东或合并后新公司的股东。
注意:如果您是个人投资者,错过或拒绝要约收购可能意味着您的股票流动性越来越小,因为在市场上流通的公司股票越来越少。当股票不再在交易所交易时,您可能很难实现自己的头寸。虽然私有化提供的要约收购价格通常比股票市场价格有溢价,但这并不意味着投资者必须通过接受要约获取利润,因为一些投资者在初始位置投入的成本远远高于要约收购带来的收入。
2.如果是第二种情况,它基本上是血本无归的。比如:2元跌到1.2元,然后跌到几美分,几美分,变成了垃圾股,然后退市,然后没有了,亏损了。一般来说,在公司私有化和退市的情况下,控股股东会发布公告,在特定时间内以特定价格回购市场上所有流通股,使上市公司退市,成为一家民营公司。私有化收购通常是溢价收购,收购价格通常比股票市场价格高10%左右。美国股票被交易所摘牌,这意味着该公司在主板的表现不佳。如果股价连续30天低于1美元或市值低于标准,则符合退市条件。这种情况非常危险。虽然投资者可以选择在退市前卖出股票,但基本上没有人会接受报价,而且股价很低,因此他们可能会赔钱。
拓展资料
上市公司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必须退市:
① 股东600人以下,持有100股以上的股东400人以下;
② 公众持有的股份少于20万股,或其总价值少于100万美元;
③ 过去五年的经营亏损;
④ 总资产低于400万美元,过去四年每年亏损;
⑤ 近两年总资产低于200万美元,年亏损;
⑥ 连续五年无股息。

⑷ 美股为什么喜欢回购股份,而很少通过增发再融资

在美股市场股票的回购已经形成了一套非常成熟的制度,巴菲特曾表示对回购股份的喜爱:“包括美国银行在内的多家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投资过的公司,一直以来都在回购股票,许多公司回购股票的数额相当惊人。

我们非常喜欢这种股票回购,因为我们相信大多数情况下,公司回购的股票在市场中是被低估的。毕竟,我们持有这些股票的原因也是因为我们相信这些股票被低估了。当公司的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但流通股数量不断下降,股东将会非常受益。”

美联储不断抑制利率,借钱变得便宜,导致公司发行的债务激增,这些债务的大部分没有用于合并,收购或资本支出,而是用于股票回购和股息发行的资金,越来越多的股票回购是通过使用杠杆进行的。

⑸ 美光宣布回购多少亿美元股票

据外媒最新消息,5月21日,美国存储芯片制造商美光科技宣布回购100亿美元股票,这一消息导致美光股价出现了暴涨。

据悉,今年年初以来,美光科技股价已经上涨了35%。

美光公司主要生产闪存和内存芯片,也是英特尔公司的长期盟友。在过去一两年中,全球存储芯片市场呈现出火爆场面,价格不断上涨,美光、三星电子、海力士在内的存储芯片制造商,自然受益匪浅。

⑹ 回购股票与注销股票是个什么过程

回购股票一般是指发行单位购买本单位发行的流通股。注销,是指发行单位在不涉及席位融资的情况下回购或者收回已发行股票的方式。

两者的区别在于,回购后,可以继续用于企业内部流通。注销意味着它们不存在。

股票回购,是指上市公司以现金或者其他方式向证券市场回购其发行的一定数量的股票的行为。股票回购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并购,改善资本结构,保持或提高每股收益水平,平衡股票市场。

注销股票,是指发行公司购买、注销本公司已发行的股票。股份注销是股份公司依照发行程序减少股份的一部分。所有被注销的股份仅在公司解散时发生。

股票的注销主要是通过适当的减资程序实现的。此外,还可以通过返还股份和与持有公司股份的公司合并来实现股份的消灭。

(6)美国的公司股票回购历史扩展阅读:

回购股票方式:

场内公开收购是指上市公司把自己等同于任何潜在的投资者,委托在证券交易所有正式交易席位的证券公司,代自己按照公司股票当前市场价格回购。在国外较为成熟的股票市场上,这一种方式较为流行。

据不完全统计,整个80年代,美国公司采用这一种方式回购的股票总金额为2300亿美元左右,占整个回购金额的85%以上。虽然这一种方式的透明度比较高,但很难防止价格操纵和内幕交易,因而,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对实施场内回购的时间、价格和数量等均有严格的监管规则。

场外协议收购是指股票发行公司与某一类(如国家股)或某几类(如法人股、B股)投资者直接见面,通过在店头市场协商来回购股票的一种方式。协商的内容包括价格和数量的确定,以及执行时间等。很显然,这一种方式的缺陷就在于透明度比较低,有违于股市“三公”原则。

股票注销两种方法:

一是股份收回,即由公司单方或公司与股东双方合意将股票收买,回收的股票不再发行,予以注销。

另一方法是股份合并,即以若干股合为一股或较少股。

⑺ 回购的动机分析

维持或提高每股收益水平(即给股东以比较高的回报)和公司股票价格,以减少经营压力。
例如,经历了五六十年代快速增长时期的IBM公司,70年代中期出现大量的现金盈余,1976年末现金盈余为61亿美元,1977年末为54亿美元。由于缺乏有吸引力的投资机会,IBM公司在增加现金红利(1978年的红利支付率为54%,而五六十年代红利支付率仅为1%至2%)的同时,于1977年和1978年共斥资14亿美元回购该公司股票。据统计,1986——1989年期间,IBM公司用于回购该公司股票的资金达到56.6亿美元,共回购4700万股股票,平均红利支付率为56%。另据了解,美国联合电信器材公司1975——1986年期间,一直采用股票回购现金红利政策,使公司股票价格从每股4美元上涨到每股35.5美元。无独有偶,步入80年代中期,日本的许多企业亦步入成熟期,按照企业发展理论,一旦企业步入成熟期以后,不再片面追求增加设备投资,扩大企业规模,而日益重视剩余资金的高效率运作。然而,如何高效率地运用剩余资金,成为当时日该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恰在此时,美国的HBO&CO.公司利用剩余资金回购了26%的发行在外的股票。受此影响,许多日本上市公司也开始利用剩余资金回购该公司股票。 按照股票回购的地点不同,可分为场内公开收购和场外协议收购两种。
场内公开收购是指上市公司把自己等同于任何潜在的投资者,委托在证券交易所有正式交易席位的证券公司,代自己按照公司股票当前市场价格回购。在国外较为成熟的股票市场上,这一种方式较为流行。据不完全统计,整个80年代,美国公司采用这一种方式回购的股票总金额为2300亿美元左右,占整个回购金额的85%以上。虽然这一种方式的透明度比较高,但很难防止价格操纵和内幕交易,因而,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对实施场内回购的时间、价格和数量等均有严格的监管规则。场外协议收购是指股票发行公司与某一类(如国家股)或某几类(如法人股、B股)投资者直接见面,通过在店头市场协商来回购股票的一种方式。协商的内容包括价格和数量的确定,以及执行时间等。很显然,这一种方式的缺陷就在于透明度比较低,有违于股市“三公”原则。 按照筹资方式,可分为举债回购、现金回购和混合回购。
举债回购是指企业通过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借款的办法来回购该公司股票。其目的无非是防御其他公司的敌意兼并与收购。现金回购是指企业利用剩余资金来回购该公司的股票。如果企业既动用剩余资金,又向银行等金融机构举债来回购该公司股票,称之为混合回购。 按照资产置换范围,划分为出售资产回购股票、利用手持债券和优先股交换(回购)公司普通股、债务股权置换。
债务股权置换是指公司使用同等市场价值的债券换回该公司股票。例如1986年,Owenc Corning公司使用52美元的现金和票面价值35美元的债券交换其发行在外的每股股票,以提高公司的负债比例。 按照回购价格的确定方式,可分为固定价格合约回购和荷兰式拍卖回购。
前者是指企业在特定时间发出的以某一高出股票当前市场价格的价格水平,回购既定数量股票的要约。为了在短时间内回购数量相对较多的股票,公司可以宣布固定价格回购要约。它的优点是赋予所有股东向公司出售其所持股票的均等机会,而且通常情况下公司享有在回购数量不足时取消回购计划或延长要约有效期的权力。与公开收购相比,固定价格要约回购通常被认为是更积极的信号,其原因可能是要约价格存在高出市场当前价格的溢价。但是,溢价的存在也使得固定价格回购要约的执行成本较高。
荷兰式拍卖回购首次出现于1981年Todd造船公司的股票回购。此种方式的股票回购在回购价格确定方面给予公司更大的灵活性。在荷兰式拍卖的股票回购中,首先公司指定回购价格的范围(通常较宽)和计划回购的股票数量(可以上下限的形式表示);而后股东进行投标,说明愿意以某一特定价格水平(股东在公司指定的回购价格范围内任选)出售股票的数量;公司汇总所有股东提交的价格和数量,确定此次股票回购的“价格——数量曲线”,并根据实际回购数量确定最终的回购价格。
到期回购金额=回购价格+成交价格÷100
回购价格=100+成交年收益率×100×回购天数÷360 中国实施股票回购的若干政策建议
国外上市公司回购该公司股票的历史和现实已经证明,允许上市公司在特定条件下,通过特定方式回购部分该公司股票,不仅有利于振兴股市、防止敌意兼并与收购,而且有利于稳定股东队伍、充分挖掘管理人员的管理才能,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全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虽然中国并不完全具备大规模实施股票回购的条件——《公司法》规定,公司不得收购该公司股票,但为减少资本而注销股份或与持有该公司股票的其他公司合并时除外,但这并不会影响我们在局部范围内有条件地实施或推广。 1.允许部分上市公司利用部分剩余资金回购国家股和法人股,不仅有利于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国家股和法人股不能够流通的负面影响,而且有利于股市功能——优化资源配置功能的充分发挥,更重要的是为我们实现三股并轨创造了条件。
2.通过股票回购的方式将既有A股又有B股的公司转换成只有A股或只有B股的公司,有利于上市公司的发展。A、B股并存虽然在发行初期给发行企业带来了较多的资金,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A、B股市场不同的运作特征,尤其是两个市场的投资者的投资理念相差甚远,A、B股并存的公司遇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沪深两市A、B股并存的79家公司,基本上都是在1997年以前上市,这些公司中有一些公司尤其是上市较早的老公司,上市后一直没有实施配股,即使是实施过配股的公司,其扩张速度较之只有A股的公司也相差甚远。管理层实际上已经认识到这一点,因此在1997年下半年就已经宣布“一企一股”的政策。因此,我们认为,在B股股价较低,不少公司股价低于面值的情况下,应该允许这些公司回购B股。
3.允许部分发行有A股的公司回购该公司股票,可以相应改善股本结构不符合现行《公司法》规定的问题。《公司法》规定,上市公司向社会公开发行的股份应占到公司总股数的25%以上,但总股数超过4亿股的,该比例为15%以上。从目前来看,沪深两市存在股本结构不符合要求的仅有轻工机械等极少数公司,其中轻工机械总股数1.75亿股,流通股仅占11.4%。此外还有一批国企大盘股,如申能股份、扬子石化、莱钢股份、石炼化、广电股份、电器股份以及云天化等,公司的国家股和法人股比例达到75%以上,但尚符合《公司法》要求。可以看出,将《公司法》中对回购和股本结构的规定联系起来,两者有一定的相关性和配套作用。
4.允许部分业绩优良但股价较低的公司进场回购该公司股票,一方面有利于价值回归,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稳定现有的股东队伍,引导社会资源的流动方向。 当然,不恰当的公司股票回购有可能损害股票交易的公正性和股东及债权人的利益。这是因为,第一,企业内部管理人员有可能利用这一内部消息,抢先一步自己买卖该公司股票,从中牟取暴利;第二,企业有可能利用回购该公司股票欺瞒一般的投资者。因此,有关部门应该从购入方法、时间、价格和数量等方面严格约束企业行为,并依法禁止不正当交易,防止企业的操纵股价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