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股票的意义与作用是什么
股票的作用和意义可以分为下面四点
1.股票是筹集资金的有效手段。股票的最原始作用就是筹集资金。通过发行股票, 股份公司可广泛地吸引社会暂时闲置的资金,在短时间内把社会上分散的资金集中成为 巨大的生产资本,组成一个“社会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而通过二级市场的流通, 又能将短期资金通过股票转让的形式衔接为长期资金。正是基于这个特点,现今世界上 许多国家特别是西方一些发达国家,都是通过发行股票的形式来组织股份有限公司,以 经营工业、农业、运输业、金融保险业中的一些大企业。我国一些股份公司发行股票的 主要目的也是筹集企业进一步发展所需的资金。
2.通过发行股票来分散投资风险。发行股票的第二个作用就是分散投资风险。无论 是那一类企业,总会有经营风险存在,特别是一些高新技术产业,由于产品的市场前景 不明朗,技术工艺尚待成熟和稳定,在经营过程中,其风险就更大。对这一些前景难以 预测的企业,当发起人难以或不愿承担所面临的风险时,他们总会想方设法地将风险转 嫁或分摊与他人,而通过发行股票来组成股份公司就是分散投资风险的一个好方法。即 使投资失败,各个股东所承受的损失也就非常有限。
3.通过发行股票来实现创业资本的增值。在股票发行市场上,股票的发行价总是和 企业的经营业绩相联系的。当一家业绩优良的企业发行股票时,其发行价都要高出其每 股净资产的许多,若遇到二级市场的火爆行情,其溢价往往能达到每股净资产的2~3倍 或者更多,而股票的溢价发行又使股份公司发起人的创业资本得到增值。如我国上市公 司中国家股都是由等量的净资产折价入股的,其一元面值的股票对应的就是其原来一元 的净资产。而通过高溢价发行股票后,股份公司每股净资产含量就能提高30%甚至更多。
4.通过股票的发行上市起到广告宣传作用。由于有众多的社会公众参与股票投资, 股市就成为舆论宣传的一个热点,各种媒介每天都在反复传播股市信息,无形之中就提 高了上市公司的知名度,起到了宣传广告作用。 而对于股票的购买者来说,股票的基本作用有如下三点:
①由于股票具有收益性,股票投资就成为大众投资的一种工具。人们总是希望钱能 生钱,而除了银行存款、购买债券及亲自创办经济实体以外,通过购买股票也可取得收 益,实现资本的增值。
②通过购买股票来实现生产要素的组合。通过购买股票,投资者可非常方便地实现 参股投资或控股及购买、兼并股份公司的目的,从而实现生产要素的组合,以提高企业 的经营效益。如美国和日本的大型企业,通过购买我国江西的江铃汽车股票、北京的北 旅汽车股票来参与这两家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将西方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式引进这两 家企业,从而实现生产要素的组合,达到提高经营效益的目的。
③通过购买股票进行赌博或投机。由于受众多因素的影响,股票价格具有较强的波 动性,因而人们可通过股票来进行投机活动,从买进卖出中赚取股票的价差,这也是股 票市场吸引众多投资者的原因之一。而又由于股票价格特别是其短期趋势较难预测,股 民投资股市时并不作基本的分析研究,就是进行详细的分析也不一定能把握胜机,所以 许多股民往往都抱着一睹而决胜负的心理进行股票投资,故股票有时也成为某些股民变 相赌博的一种工具。
㈡ 银行股具有怎样的优势
银行股就是目前在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商业银行。比如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浦发银行、招商银行、深发展银行、交通银行、兴业银行等等。
银行股具有的优势:银行股票的估值相对较低、银行股票盈利能力强、银行股票回报率高。
拓展资料:
首先,银行股票的估值相对较低。目前,在沪深股市上市的银行股票有25只,除了去年和今年上市的次新银行外,其他银行股票的动态市盈率都是个位数。比如兴业银行是4.7倍,光大银行是5.18倍,工行, 建行, 中行,交通银行和农行的市盈率也是这样,相比整个市场的估值水平,银行股票有一定优势,属于市场上真正的“价值洼地”。
其次,银行股票盈利能力强。与其他上市公司相比,银行股票是一个真正的“吸金机器”,其盈利能力是普通上市公司无法比拟的。一季报显示,上海银行第一季度每股收益为0.645元,杭州银行为0.501元,招商银行为0.792元,最差的江阴银行也达到了0.099元。超级盈利能力是银行股票吸引机构投资者的另一个法宝。
第三,银行股票回报率高。由于银行股票估值低、盈利能力强以及每年实施分红计划,高股息收益率已不再是新闻。以工行为例。目前,工行股价在4.8元左右。2016年计划10股支付2.343元。不考虑股息税,股息收益率高达4.88%,远高于银行的一年期利率和贵州茅台的股息收益率,但由于贵州茅台的股价已经很高,投资风险大大增加。购买像贵州茅台这样的蓝筹股显然不如购买银行股票,这使得这些机构在心理上更加实际。
除了以上三个优势,银行股份还处于进与攻、退与守的趋势。就像现在的股市没有市场的时候,你可以享受分红;的回报,如果股市进入牛市阶段,未来也可以赚取差价收益。因此,银行股票可以被称为大资金和大机构的避风港,具有投机和投资的双重价值。
㈢ 股票市场对经济的意义
1.股票市场是公司企业筹措生产资本的重要渠道资金对于公司企业就好像血液对于人体是不可短缺的。公司企业要发展、要扩大再生产就离不开生产资本。如果从银行借款,一方面数量有限,另一方面银行贷款多则几年短则几个月或几个星期,根本不可能投入长期生产。如果发行企业债券,公司企业不管经营好坏,都需要承担债息并还本。而发行股票,不仅可以迅速获得所需要的生产资本,而且可以长期使用不用归还本金,从而满足公司企业日益增长的资金需求。
2.股票市场有利于社会资金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在股票市场上,股票价格与企业经营状况紧密联系,经营状况好的公司企业,其股票在市场上畅销,价格看涨,经营业绩差的公司企业,其股票在市场上滞销,价格看跌。财经网(caijingz.com)专家表示,股票市场可以通过这种机制来引导投资方向,促进社会资金向经济效益好、有发展前途的企业流动,从而实现社会资金的优化配置,对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起到自动调节的作用,可以大大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3.股票市场可以降低股票持有者所承担的风险。股票已经是不能退还本金的,如果再不能在市场上流通转让,就将使投资者承担过大的风险,从而吓跑大多数股票投资者。而有了股票市场,就可以使长期资金短期化,持股人就相当于掌握着一笔随时可以转化为现金的资产,从而降低了所承担的风险。股票市场上买主和卖主随时随地都能交易,买主与卖主在平等的条件下进行竞争,完全由市场调节。投资决策与投资者的自身经济利益融为一体,这就使得每个股票购买者在投资前必须进行各方面的可行性研究,力求使投资失误降低到最小限度。
4.股票市场可以促进企业不断改善经营管理。股票在市场上的价格,主要取决于企业的经济效益如何、企业的发展趋势如何。企业经济效益好,股票的价格就高,投资者必然乐于向这些企业投资。财经网(caijingz.com)专家认为,对于股票持有者的股东来说,增加积累、保证企业资产的不断增值,能够使企业有一个良好的发展前景,比多得一些股息和红利更为重要,这就迫使企业必须不断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使企业行为长期化、合理化,从根本上克服企业行为短期化的倾向。
5.股票市场是重要的经济信息中心通过大量的、频繁的买进卖出,交易所熟悉并掌握了各地、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商业信息。各个行业、部门的经营状况、发展前景.整个经济的运行情况、经济周期的周而复始,都可以通过股票市场这个晴雨表反映出来。财经网专家研究经验总结指出,如果善于加工、分析这些信息,将使个人投资者、企业生产者捕捉到受益匪浅的有用资料。如果政府能够作出必要判断和引导管理,则可以使生产与消费朝着比较合理、比较正确的方向发展。
㈣ 银行股票适合长期投资吗
银行股票适合长期投资、适合长期持有。银行股属于金融类的大蓝筹股票,具有很高的长期投资价值。与其他的类型的股票相比,银行股票业绩好,是投资者的首选。不过因为股票价格是波动的,通常不建议一次性把所有的钱在同一价格买入,投资者可以分批买入。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银行股不是任何时候都可以长期持有,投资者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投资者在投资银行股票的时候只需要当前价对应的股息率,哪个高就买哪个。对于长期的投资者而言,银行股分红高、稳健增长,持有银行股其实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拓展资料:
银行板块股票一览表:
中国银行(股票代码601988)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吸收人民币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等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是中国第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拥有最广泛的海外分支机构网络,在外汇存贷款、国际结算、外汇资金和银行 卡等业务领域居于领先地位
农业银行(股票代码601288)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金融服务商业银行,公司主要业务包括公司银行业务、个人银行业务、资金业务及其他,主要产品及业务。主要包括结算、现金管理、投资银行、资产托管、对公理财、担保及承诺、代收代付、证券 交易结算资金第三方存管以及期货保证金存管等。
工商银行(股票代码601398) 中国工商 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公司和个人金融业务、资金业务、投资银行业务,并提供资产管理、信托、金融租赁及其他金融服务的商业银行,是目前中国最大的商业银行,本外币合计存贷款市场份额均占据国内25%左右.公司是目前全球市值最大、客户存款第一和盈利最多的银行
建设银行(股票代码601939)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营业务为银行业及有关的金融服务,主要产品有公司存款业务、公司贷款业务、小企业业务、个人存款业务、个人贷款业务、信用卡业务、借 记卡业务、私人银行业务、委托性住房金融业务。
民生银行(股票代码600016) 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从事公司及个人银行业务、资金业务、融资租赁业务、资产管理业务及提供其他相关金融服务。荣获第九届中国证券“金紫荆”奖最佳IR团队奖,同时摘取中国社科院“2019年中国企业300强社会责任发展指数”银行业第一名和民企第二名
华夏银行(股票代码600015) 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主要经营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等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各项商业银行业务,是全国第五家上市银行。
招商银行(股票代码600036) 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全国性商业银行,国内最大的零*银行。公司主要提供公司及个人银行服务、从事资金业务,并提供资产管理、信托及其他金融服务。在境内30多个大中城市、香港设有分行,网点总数400多家,在美国设立了代表处,并与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900多家银行建立了代理行关系。
浦发银行(股票代码600000)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主营业务是提供银行及相关金融服务;主要产品为大客户经营业务、对公存贷款业务、投资银行业务、交易银行业务、国际业务平台业务、个人客户与存款业务、消费及小微金融业务、个人理财业务、借记 卡及支付结算业务、信用卡业务、私人银行业务、投资交易业务、金融机构业务、资产管理业务、资产托管业务
兴业银行(股票代码601166) 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营业务是提供银行及相关金融服务。主要产品包括企业金融业务、零*银行业务和金融市场业务。
工商银行(股票代码601398) 中国 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公司和个人金融业务、资金业务、投资银行业务,并提供资产管理、信托、金融租赁及其他金融服务的商业银行,是目前中国最大的商业银行,本外币合计存贷款市场份额均占据国内25%左右.公司是目前全球市值最大、客户存款第一和盈利最多的银行。
㈤ 中国工商银行股票的上市对国内银行业有哪些具体作用
通过股份制改造和公开上市,启动产权制度和公司治理结构改革,有利于加快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的根本转变,有利于整体构建完善的现代金融企业制度。 首先,上市将促使工行建立明晰的产权制度,并在竞争性的金融市场中设计出一个好的激励机制来改善经营管理。因为上市后,股价的涨跌成了银行当前经营状况和未来发展前景的反映,为了防止股价下跌和信誉下降,就必须时刻保持竞争力。 其次,上市还可以直接增加工行资本的流动性,增强其资本实力和盈利能力。工行上市后,来自资本市场的200多亿美元的广泛资金改变了长期以来主要依靠财政的筹资局面,资金来源的分散避免了银行对财政的过度依赖性,从而分散了风险,有利于形成良性的资本金补充机制。 工行在上市的同时还获得了再融资的渠道,有利于提高资本充足率。除了新股上市筹资外,上市增加了银行资本管理的工具和手段,诸如股票回购、库存股票出售、拆股、送股、红利再投资计划等,便利了银行的市场筹资。 另外,工行加盟股市还有助于增强自身的抗风险能力。工行上市后实现了股份的多元化,有利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严格要求提高了工行在经营上的透明度。 从世界经济的发展经验看,银行上市是极为普遍的现象。在欧美及许多发展中国家的股票市场中,金融股均占有较大比重。据统计,纽约证券交易所的约900家上市银行占到上市公司总数的30%。近年来,中国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也为国有商业银行改革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通过股改上市,不仅筹集了大量发展资金,而且主动从外部引入压力和监督机制,有的在较短的时间达到脱胎换骨的效果。 上市只是工行改革进程中的一个环节,一个机遇,要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金融企业,最根本的还在于提高核心竞争能力。
㈥ 商业银行为什么要上市上市背景是什么
金融类上市公司市值在美国股市比重超过40%,是权重最大的一类。
至于银行股上市和中国股市的稳定,个人认为有一定的关系,因为在目前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银行利润保持持续较快速增长,能够体现经济成长所带来的好处,而国有商业银行和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等相继在国内上市并占据了较大权重,可以使股市向真正成为国民经济晴雨表的方向发展。
一、成效卓著的二十年改革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金融自由化、电子化和信息化的影响,全球商业银行的经营方式和竞争格局一直处于迅速的发展变革之中。与之不同的是,中国商业银行组织体系的形成、市场化竞争的兴起、经营管理方式和竞争格局的演变,则主要是由渐进的经济金融体制改革所推动的。
80年代以来,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为金融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生机与活力。从重建金融体系、实现金融宏观调控到全面展开金融部门的市场化改革,中国的金融改革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发展之路。伴随着整体金融体制改革发展的步伐,中国商业银行业从无到有,不断壮大和规范,演绎着生机勃勃的改革篇章。
其一,组建“专业银行”,标志着中国商业银行体系雏形的出现。八十年代初期,人民银行“一统天下”、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不分彼此”的格局被打破,形成了由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和农业银行四大行组成的专业银行体系,这是中国商业银行体系的最初形态。
其二,商业银行概念诞生,四大专业银行逐步改造成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革初期,中国没有“商业银行”这一概念。八十年代中后期,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对银行业和金融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银行运作中存在不少弊端也逐渐暴露,中国开始考虑建立体制较新、业务较全、范围较广、功能较多的银行,从而出现“综合性银行”的提法和“银行企业化” 口号。而真正形成商业银行的概念,把商业银行作为一种分类标准、作为一种体制选择、作为一个行业来对待是在90年代初期。大约从1994年前后开始,在中国的银行体系中不再有“专业银行”这一类别,在中国的银行体系中起绝对支撑作用的工、农、中、建被改造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
其三,设立一批新型商业银行,丰富和完善商业银行体系。1987年国家重新恢复交通银行,以及招商银行等一批新兴商业银行随即产生,到目前为止,已先后设立了10家新型的全国性商业银行,包括交通银行、招商银行、中信实业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华夏银行、中国民生银行、广东发展银行、深圳发展银行、福建兴业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已剔除合并了的中国投资银行和被关闭的海南发展银行),十多年来,这些股份制商业银行迅速发展壮大,现在这10家银行的总资产已占全国商业银行总资产的十分之一以上。
其四,组建政策性银行,分离商业性和政策性银行职能。从1993年开始,我国先后组建了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三家“政策性银行”,从而实现了在金融体系内,商业性金融与政策性金融职能的分离,扫除了工农中建四大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方向改革的最大障碍。 其五,突破了地方不能办银行的限制,全国各地大中城市分两步组建了近百家地方性商业银行。从1995年开始,我国先后将分散的众多城市信用社改组、合并成城市合作银行,继而在1997年之后全部改称为“某某市商业银行”。这些银行基本上是由地方政府(通过财政渠道)掌握一部分股权加以控制。另外还有2家住房储蓄银行(即烟台住房储蓄银行、蚌埠住房储蓄银行)和约4500家城乡信用社。
其六,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制度。从1993年开始,在交通银行试点进行资金营运制度的改革,导入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制度,到1995年在各大商业银行全面推广该制度,从而按《巴塞尔协议》的要求建立了商业银行稳健、有效运作的制度规范。
其七,取消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控制。从1998年1月1日开始,全面取消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控制。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贷款增加量,从必须执行的指令性计划改为“供参考”的指导性计划。这既是中央银行宏观调控制度与调控方法的重大改革,也是商业银行按照自主经营、自求平衡、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要求进行新体制运行的必备条件。
其八,初步建立了能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商业银行风险控制机制。资产质量问题是任何体制下商业银行改革与发展的重心,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又是我国商业银行进入90年代以后面临的迫切任务。从1998年开始,我国改变传统的信贷资产按时间分类的办法,改按国际通行的五级分类制。同时,从更谨慎的原则出发,改革了商业银行呆账准备金的提取制度。
其九,强化了商业银行资本金补充制度。工农中建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长期低于8%,这是中国银行业既要快速又要稳健发展面临的一个大难题。1998年8月中旬,国家财政部定向发行2700亿元特别国债,补充四大银行的资本金,使其资本充足率达到国际通行的标准。其他商业银行也都通过投资者增加注资、定期扩股增资等办法来解决其资本充足率问题。
第十,积极推进商业银行上市步伐。自1991年深圳发展银行上市以来,银行上市一直受到严格限制,直至1999年末,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成为政策解冻后的第一家上市商业银行。2000年,中国人民银行明确表示支持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和股票的发行上市,至于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可以进行国家控股的改造,具备条件的也可以上市。自此,中国商业银行业掀起了一股上市的浪潮。继中国民生银行挂牌之后,招商、交通、光大、华夏、中信实业和福建兴业等新兴商业银行都在积极作上市准备工作。 综上所述,经过二十年的改革发展,我国在建立中央银行制度的同时,通过“存量改革”和“增量导入”两条途径,打破了“大一统”的银行组织体系,实现了中国银行业由垄断走向竞争、由单一走向多元、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功能狭窄走向健全完善的转变,建立起了以中国人民银行为中央银行,以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为主体,以股份制商业银行为生长点,中资和外资商业银行并存发展的统一开放、有序竞争的银行组织体系。我国银行业正向着规范化的商业银行的国际标准靠拢,银行业的综合实力和竞争能力得到不断提高。最有力的证据是,在英国《银行家》杂志的“世界1000家大银行”排行榜中,按照国际银行一级资本规模标准,我国商业银行不仅在数量上呈逐年增多之势,而且在排名位次上也不断提升。2000年度,我国已有9家银行(即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华夏银行和厦门国际银行)进入世界1000家大银行之列,较前一年增加了2家。位次排序除了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略有下降外,其他七家均有一定幅度的上升,其中招商银行上升了78位,名列第222位。这些数据说明,中国商业银行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
中国银行业二十年的改革发展,不仅增进了我国银行业的经营效率,而且较好地适应了宏观经济体制改革,满足了国家经济发展对银行业的要求,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随着商业银行的服务面不断扩大、服务手段不断增加、服务效率不断提高,全社会所需要的金融服务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由于商业银行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商业银行之间的业务竞争以及由业务竞争所派生出来的机构竞争、工具竞争、手段竞争、客户竞争、人才竞争等已愈演愈烈,其积极结果之一便是服务范围的扩大和业务运作效率的提高。
同时,中国商业银行的体制变革对整个国家的金融体制改革产生了深刻影响,促成了中国金融体制向现代金融制度转型。新兴股份制商业银行所进行的银行法人治理结构改革探索带来了中国商业银行产权制度的变革和内部经营管理体制与内控机制的重大变化,从而引起中国银行体制乃至整个金融体制的变革,并积极促进整个经济体制向市场化方向转型。
二、需要进一步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在看到中国商业银行改革与发展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商业银行在改革与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在向现代金融制度迈进和缩小与国外发展比较健全的商业银行体制之间的差距过程中,还有不少障碍要消除,还有不少瓶颈要疏通。 第一,商业银行之间发展不均衡,银行业市场结构呈现比较明显的垄断特征,市场竞争还不太充分。在我国目前的商业银行体系中,尽管有100多家中资银行,但能跻身于世界1000家大银行的只有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和极少数股份制商业银行,其他商业银行无论是资本规模还是资产规模都普遍弱小。显然,这种非均衡的银行体系结构不利于我国银行业整体竞争力的提高。就我国进入世界1000家大银行的银行数量而言,不仅与欧美、日本等发达地区和国家无法相比,而且不能与东南亚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甚至比我国的香港和台湾还少。商业银行之间发展不均衡,使我国银行业市场上的垄断一直难以动摇,尽管近年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成长使得高度垄断的格局有所改观,但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在资产方面仍占据国内银行业市场90%左右的份额,存款和贷款一直在70%以上。这说明,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具有比较明显的垄断特征,市场竞争不够充分。
第二,银行业的国际竞争力不足,商业银行的综合实力和竞争能力相对较弱。从1000家大银行排名看,我国银行业在税前利润、利润增长率、资本收益率、资产收益率等反映经营效益的指标排名中都属于相对较低水平。在国内需求不足仍未明显缓解、金融开放步伐加快、商业银行的国内外同业竞争加剧的情况下,中国银行业的盈利能力和经营绩效正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中国的银行业亟需更深刻的变革。
第三,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目前仍处于传统金融业务阶段,未能完全实现向现代金融业务的转变。在世界银行业综合化经营趋势不断强化的助推下,目前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已经实现了从传统金融业务向融存款、贷款、投资、证券、保险业务一体化发展的现代金融业务的转移。与之相比,基于历史原因和体制约束,我国银行业从传统金融业务向现代金融业务的转变可能还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这有可能进一步拉大我国银行业与世界银行业的发展距离,不利于我国银行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当然,在商业银行发展前沿——网上银行发展方面,我国银行业与世界银行业的差距不太大。招商银行的网上银行不仅在国内保持技术领先地位,某些方面即使在国际银行业也处于领先水平。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不能实现战略扩展,那么我国的网上银行发展可能只会在低层次水平上徘徊。
总体而言,与发达国家的银行业比较,我国银行业整体上呈现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大而不强”,股份制商业银行“不强不大”的发展格局,并存在着许多抑制我国银行业综合竞争能力提高的问题。面对世界银行业的巨大变革并基于我国即将加入WTO这一客观现实,迅速缩小与世界银行业发展的差距,加快中国银行业全面融入国际金融社会的步伐,是当前我国商业银行改革与发展的重心。
三、发展趋势展望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和金融自由化国际浪潮的推动下,银行业正朝着以金融品牌为主导、以全面服务为内涵、以互联网络为依托、以物理网络为基础的综合化、全球化、电子化、集团化、虚拟化的全能服务机构的方向发展。同时也面临着现代信息技术、客户需求多样化、金融风险控制、管理效率、人力资源等多方面的挑战。中国正在向世界敞开开放的大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最后关口已经在望,中国的商业银行必须放眼全球,认清未来发展趋势,为进一步深化改革、谋求更大发展而整理思路:
第一、 重组我国商业银行体系,实现商业银行的均衡发展。
重组我国商业银行体系,实现我国银行业的均衡发展,是矫正我国商业银行体系的非均衡结构态势,造就更多国际化大银行,提高我国银行业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制度转轨的宏观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体系重组的基点应定位于金融改革、金融发展和金融开放“三位一体”基础上的金融制度变迁,其根本目标是构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金融资源配置结构和配置机制,实现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保持金融稳定和良性发展。从我国经济金融发展的现实及未来趋势看,商业银行体系的重组必须实行“改革主体,发展两翼”战略。“改革主体”是指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革,解决发展的体制约束和产权主体缺位问题。同时,要在系统内进行机构撤并重组,实现减员增效。“发展两翼”是指大力发展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地方合作金融机构。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发展不仅取决于其自身的战略选择和既定目标下的努力程度,而且从根本上有赖于政府的政策支持。目前,股份制商业银行发展的现实途径是通过上市和资本运作,实现低成本规模迅速扩张。 第二,推动我国商业银行体系的购并重组,提高我国银行业的御险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目前我国银行业呈现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大而不强”,股份制商业银行“不强不大”的发展格局,不利于从整体上提高我国银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国际银行业并购浪潮启示我们:提高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的现实而有效的途径是在商业银行体系内引入购并重组机制。根据国际经验,银行并购的指的是市场化的“效率性”购并,而不是命令式的“行政性”购并。我国银行业实施“效率性”银行购并重组应在政策上把握住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近期应侧重于股份制商业银行之间的购并重组,以国内市场为主,购并对象主要是其所要涉足地区的城市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或信托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应在国际市场上寻找购并对象,进行购并活动。其二,银行业的购并重组不能就银行购并自身而进行购并,要根据世界银行业综合化全能经营这一发展趋势,积极探索银行的集团化发展道路。其三,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正确定位政府在银行购并重组中的功能角色。其四,健全法律法规,确保银行购并重组在法制基础有序进行。 第三,正确把握我国“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政策内涵和国际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的发展大势,根据经济金融发展的要求,逐步放松以至解除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的分业经营限制。
出于分散银行经营风险、规范银行银行运作的初衷,我国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管理”制度是十分必要的。但面对世界银行业的综合化发展的潮流,以及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商业银行与外资银行的平等竞争的要求,这一制度已经显露出其不适应性。尽管政策界已承认我国实行的“分业经营,分业管理”制度是一种过渡性的体制原则,但至尽尚难看到废除这一原则的“时间表”。我们必须以发展的观点来实施“分业经营,分业管理”制度,不能为分业而分业,现在实行的分业,必须为向将来的全能经营创造条件。在最终解除分业限制之间的过渡期间,可以试行混业经营、分业管理的方式,成立以大银行为主体的金融集团控股公司。各金融控股集团公司通过设立子公司的方式在银行、证券、保险和资产管理领域开展分业经营,并对其下属金融性子公司实施统一管理。 第四,建立健全商业银行资本供给机制,多渠道筹集商业银行资本金,在实现资本结构合理化基础上确保商业银行的资本有稳定广泛的供给,不断增强商业银行的风险抵御能力。 商业银行资本供给机制包括外部供给机制和内部供给机制。内部供给机制的核心是关于留存收益的诸多安排。外部供给机制的核心内容是关于普通股和优先证券发行的诸多安排。考虑到我国目前的经济环境、政策条件以及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内部供给机制的作用是有限的。现实有效的途径是发挥外部供给机制的作用,目前较为可性的方式途径可考虑:一是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革,进一步完善新兴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扩股增资机制,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商业银行上市;二是股份制商业银行发行优先股;三是扩大商业银行发行金融债券的规模。 第五,加快银行电子化建设,加速推进网上银行发展。
随着网络经济的到来和互联网的普及,传统银行赖以生存的基础已经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变化。面对网络经济引发的银行业的激烈竞争和动荡,网络经济时代的银行家应该具有更加敏锐的目光和超前的思维,必须彻底改变管理理念、经营方式和组织结构以及战略导向,以适应电子商务的需求、推动网络经济的发展。在业务体系上,银行业必须积极创新,完善服务方式,丰富服务品种,提供“金融超市”式的服务。面对资本性和技术性“脱媒”的压力,银行业必须重新构造业务体系,要以网络为业务发展平台,以银行业务为核心,构筑辐射保险、证券、基金等金融服务领域的“金融超市”,为“E-客户”提供“一站式”的全方位服务。在经营方式上,银行业应该把传统营销渠道和网络营销渠道紧密结合起来,走 “多渠道并存”的道路。一方面,金融产品日趋多样化和个性化,银行销售人员与客户之间面对面式的互动交流必不可少,而擅长于高效率、大批量地处理标准化业务的网络银行也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另一方面,发展“多渠道”营销方式,不仅可以利用网络化新服务手段维护原有客户资源,还有助于提高网络银行的发展起点。在经营理念上,银行业必须实现由“产品中心主义”向“客户中心主义”的转变。传统商业银行经营理念的核心是“以量胜出”和“产品驱动”,而在网络经济条件下,随着客户对银行产品和服务的个性化需求和期望越来越高,迫使商业银行必须从客户需求出发,充分体现“以质胜出”和“客户驱动”,为客户提供“量身度造”的个性化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在战略导向上,银行业必须整合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关系,争取成为网络经济的金融门户。网络经济对金融服务业提出了整合和协同的要求,各类金融机构将以建立金融门户的形式共享资源、提升效率。网上金融门户是多家金融机构网上服务的结合,与各类金融机构交易系统之间存在直接连接。其建立和经营是各类金融服务机构间关系从冲突到协同的过程,对于中国金融业向综合化、全能化转型具有特别的意义。
最后,正视加入WTO以后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加强与外资银行的竞争与合作,发展新型的伙伴关系。
加入WTO意味着中国商业银行业的进一步开放,外资银行的大举进入乃大势所趋,国内商业银行将迎来全面竞争时代。在大力改革经营体制的同时,国内银行必须在技术、人才、服务、产品创新、市场拓展等方面迎头赶上,逐步缩小与国际银行业的差距,在竞争中壮大规模、扩展势力。在战略上重视外资银行,并积极了解、学习其先进经验,加强彼此间的合作,也是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我国银行业与外资银行之间既有竞争,还有相当多的相互补充、相互合作的机会,我们既可以与其展开股权形式的合作,设立中外合资银行,也可以开展业务上的合作,诸如参与银团贷款、项目贷款、债券投资等。
㈦ 股票和银行,他们二者之间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股票的资金托管需要在银行帐户,股票和银行同属于金融体系的支柱,股票和银行都是属于投资,有一定的竞争关系。1、股票的资金托管在银行这一点炒股的人都知道,开股票帐户的时候就需要同时在银行开立帐户,并进行关联,以此做为资金的托管帐户。
3、在投资方面是有竞争性的股票市场好的时候,往往会吸引更多的资金进入,形成成交金额的放大,这个时候“沉睡”在银行的资金就会被股市的收益“唤醒”,存款搬家的情况就会出现,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双方是有互补性的。主做股权设计、并购,业余股民,爱好搏击欢迎点赞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