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司股票 » 上市公司董事亲属买卖股票
扩展阅读
150019基金股票 2024-06-28 13:19:51
血恋 2 打真军吗 2024-06-28 13:14:23

上市公司董事亲属买卖股票

发布时间: 2024-06-23 23:17:05

『壹』 与上市公司老板有关系的亲属能不能购买公司的股票

这个从规定上来说是不可以的,因为这是存在消息泄露的风险,存在内幕交易的风险。因为上市公司的老板甚至说上市公司的高管它本身的这个股票持有一般都只能来源于公司内部的股权激励,而不能来源于市场上面股权的购买,他的亲属也是这样的要求。

不过规定是规定,只要是现实生活中去操作,也不是完全不能不相干账户操作可以,比如说你自己是这个上市公司高管的亲属,你自己买不了,但是让你朋友的朋友买买不了吗?这都是嘴里悄悄操作的东西,一旦真的因为获得巨大的利益引起关注的引起背后追查的,这事情也很麻烦。

『贰』 上市公司高管的配偶的兄弟姐妹可以买卖公司股票

可以,什么股票都可以买。但是在窗口期(年报季报前一个月)不能有买卖。以及重大事项前

『叁』 高管的子女(直系亲属)可以进行短线交易吗

不可以。
根据《证券法》第四十七条规定,高管持有公司的股票在买入后六个月内卖出,或者在卖出后六个月内又买入,构成短线交易,其所得收益应归公司所有。
此规定针对的是高管本人、以及父母子女等直系亲属。

『肆』 和上市公司老板什么关系的亲属不能买公司股票

法律分析:一般指直系亲属,包括当事人的父母、兄弟姐妹、配偶和子女。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

第八十三条 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控股的企业买卖上市交易的股票,必须遵守国家有关规定。

第一百九十九条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禁止参与股票交易的人员,直接或者以化名、借他人名义持有、买卖股票的,责令依法处理非法持有的股票,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买卖股票等值以下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伍』 上市公司亲属参与股票买卖利空吗

上市公司签售参与股票买卖,不是利空。上司上市公司亲属参与股票买卖表示对上市公司的看好,公司股票有可能会大幅上涨,对股票市场来说应该是利好。

『陆』 和上市公司老板什么关系的亲属不能买公司股票

直系亲属(指配偶、父母、子女)在特定期间内是不能买公司股票的,并不是在所有期间都不能买。
(1)看持股比例。默认题目中的“上市公司老板”为持股5%以上的大股东
根据于2020年3月1日实施的新《证券法》第四十四条关于短线交易的规定:上市公司、持股5%以上的股东、董事、监事、高管人员,将其持有的公司股票在买入后6个月内卖出,或者在卖出后6个月内又买入,构成短线交易。所得收益归上市公司所有,上市公司董事会应当收回其所得收益。
因此可知,如果上司公司的老板(还包括其配偶、父母、子女),在买入股票后(以最后一笔买入起算)必须锁定6个月不卖出;如果是卖出股票(以最后一笔卖出起算),6个月后才能再买入,所以,距离最近一次卖出不超6个月的话,是不能买入的。

(2)看任职情况。如果该“上市公司老板”是上市公司董监高人员的

除了受到上条所述的“短线交易”的约束外,同时还受到“敏感期禁止交易”的约束。以深交所为例。在以下期间上市公司董监高人员及其配偶不得买卖上市公司股票:定期报告公告前30日内;业绩预告、业绩快报公告前10日内;自可能对公司股票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的重大事件发生之日或者进入决策程序之日,至依法披露后2个交易日内。
禁止在敏感期交易,主要是为了避免董监高人员及其近亲属掌握上市公司尚未公开的内幕信息,而利用该消息获利。

『柒』 上市公司高管的亲属买卖他公司的股票合法吗

违反规定。

根据《关于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个人证券投资行为若干规定》第四条:上市公司的主管部门以及上市公司的国有控股单位的主管部门中掌握内幕信息的人员及其父母、配偶、子女及其配偶,不准买卖上述主管部门所管理的上市公司的股票。

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及其派出机构、证券交易所和期货交易所的工作人员及其父母、配偶、子女及其配偶,不准买卖股票。

本人的父母、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在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任职的,或者在由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授予证券期货从业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投资咨询机构、资产评估机构、资信评估机构任职的,该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不得买卖与上述机构有业务关系的上市公司的股票。

掌握内幕信息的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在离开岗位三个月内,继续受本规定的约束,由于新任职务而掌握内幕信息的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在任职前已持有的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必须在任职后一个月内作出处理,不得继续持有。

(7)上市公司董事亲属买卖股票扩展阅读:

本规定所称党政机关工作人员,是指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中的工作人员。

依照公务员制度管理的事业单位,具有行政管理职能和行政执法职能的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文联、作协、科协等群众团体机关中的工作人员;各级党政机关、工会、共青团、妇联、文联、作协、科协等群众团体机关所属事业单位中的工作人员适用本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