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司股票 » 民国时期公司股票解读
扩展阅读
上海亿配资股票配资公司 2025-01-17 21:59:20
引擎公司股票估值 2025-01-17 21:53:40
爱微奶 2025-01-17 21:53:37

民国时期公司股票解读

发布时间: 2024-08-19 01:50:01

1. 70年前的股票有用吗

70多年前大上海的股票你见过么, 董事第一位骆清华

2017-09-04 18:52

这是一张中华民国三六年(1947)四月八日填发的“中国富强丝织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登记证,股东是石浩光,买有股份5000股,共计国币50000元整。股份号数是2235000,股票号数AA000447。

据骆清华儿子骆锡耀《忆父亲骆清华先生》一文记载:1985年,中央统战部为骆清华的子女和所在单位发了证明信,认定骆清华为爱国人士,证实“骆清华同志系上海工商界爱国人士,上海解放前夕受党的委托在香港从事统战联络工作,一直与我党保持联系,为党和人民做了不少有益的工作”。

2. 姘戝浗鑲$エ鏈璐电殑鏄鍝涓绉

姘戝浗鑲$エ鏈璐电殑鏄涓鍥藉疄涓氶摱琛岃偂绁ㄣ傛牴鎹鏌ヨ㈤噾铻嶄箣瀹剁綉淇℃伅鏄剧ず锛屾皯鍥芥椂鏈熺殑鑲$エ涓锛屾渶璐电殑鏄鈥滀腑鍥藉疄涓氶摱琛屸濊偂绁ㄣ傝ヨ偂绁ㄦ槸鐢变腑鍥藉疄涓氶摱琛屼簬姘戝浗鍗佸叚骞达紙1927骞达級鍙戣岀殑锛岄潰鍊间负100鍏冿紝鍙戣岄噺浠呮湁1000寮犮傝ヨ偂绁ㄧ殑璁捐$簿缇庯紝鍗板埛绮捐壇锛屽叿鏈夊緢楂樼殑鏀惰棌浠峰笺傛嵁鎶ラ亾锛岀洰鍓嶈ヨ偂绁ㄧ殑甯傚満浠峰煎凡缁忚秴杩囦簡100涓囧厓浜烘皯甯併

3. 民国时期股票交易抽不抽印花税

民国时期股票交易也需要收取税费的,这也是当时国家的缴税的一种方式

4. 谁能解释一下股票

什么是股票?它代表着上市公司的一份子。
股票的诞生依赖于其所代表的企业的资产。但股票一旦出生,脱离了母体,它就有了自己的 生命,不再完全领带母体了。
一头母猪现价 100 元,把它分成 100 份股票出卖,每股应是一元。这一小学生都不会算错的 题目在股市上就会走样了。假

设将这头母猪注册成凤凰大集团,发行 100 股凤凰大集团的股 票,你认为凤凰大集团的股票每股值多少?如果将这些股票上市

,你认为凤凰大集团的股票 会以什么价钱交易?答案是它既可能以每股一毛钱的价格交易,因为股民会认为母猪会老, 会死!

但也可能以每股上百元的价位交易,因为他们也会想像到母猪每半年能生 10 只小猪, 而小猪长大后又会生小猪,真是财源滚滚

,永无止境!只要养这头母猪的张嫂,也就是凤凰 大集团的张董事长,能说服股民们相信这头母猪的生育能力奇强,而她 经营

管理能力又是特 高!凤凰大集团的股票被炒到上千元也不奇怪。毫无疑问,凤凰大集团的公司介绍上不会说 只是一头母猪,它

会告诉股民们集团从事的是"饲料购销、良种培育"之类挑战性的业务。
到底股价和股票所代表的价值有什么关系?华尔街流传这样的故事:两位炒手交易一罐沙丁 鱼罐头,每次交易,一方都以更

高的价钱从对方手中买进这罐沙丁鱼,不断交易下来,双方 都赚了不少钱。有一天,其中一位决定打开罐头看看,了解一下为什

么一罐沙丁鱼要卖这么 高的价钱?结果他发现这罐沙丁鱼是臭的。他以此指责对方卖假货。对方回答说: "谁要你打 开的?这

罐沙丁鱼是用来交易的,不是用来吃的! "
股票的迷惑性不在于 股票所基于的价值,而在于它给炒股者提供的幻想。

详细资料参看我的空间

5. 民国时期不是已经有股市了吗

有。1916年孙中山与沪商虞洽卿共同建议组织上海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拟具章程和说明书,呈请农商部核准。1920年2月1日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在总商会开创立会。2月6日交易所召开理事会选举虞洽卿为理事长。

1920年7月1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采用股份公司形式,交易标的分为有价证券、棉花等7类。这就是近代中国最早的股票。



(5)民国时期公司股票解读扩展阅读:

中国股票发行经历了清政府、北洋政府、国民政府,新中国人民政府。使用购买股票的币种有银两、银元、法币、中储券、关金券、金元券、人民币。

如今,收藏界把这百余年发行的股票进行分组。分为清代、民国、解放区、新中国、新时期、上市公司股票再加股票认购证。

6. 谁给我说下民国股票历史

在已经挖掘出的清朝、民国时期的老股票中,银行类(钱庄除外)股票有40余种,除几种价格在千元以下外,其余的价格都在数千元至数万元。银行类股票的价格远远高于其它股票。在股票收藏中,银行类股票自成系列。上海的股票收藏家赵善荣先生,自1998年初开始进行银行股票专题收藏,至今已收藏银行股票30余种,在股票收藏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2000年3月,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分行,为建立中国第一家银行博物馆,有意整体购买赵先生的银行股票,赵先生开价80万元,由于博物馆的经费并不是很充足,而只好作罢。2000年4月9日,在上海浦东世纪金融大厦内,银行博物馆正式开幕,参观者们对馆内收藏的两千多件银行(包括钱庄),不同时期的印章、存折、徽章、账册、支票、钱币以及各类业务器具等展品充满

了浓厚的兴趣,但在这些参观者中,却很少有人知道:股份制对银行的产生所起到的决定性作用。

清朝、民国时期全国共有银行数百家,当我们翻开这数百家的银行史时,我们惊奇地发现:这数百家银行竟然全是股份制,这种特殊的现象,在其它各行各业都是绝无仅有的。所以可以说:是股份制培育了银行,如果没有股份制,就没有银行。而股份制的唯一标志就是股票。

经常有人问我:老股票中的银行类股票为什么这么贵?我和一些股票收藏朋友也常常探讨这个问题,大家都认为:由于银行业与其它行业的不可比性,也就决定了银行业的重要地位。任何一家银行的成立,都是必须经中央政府批准才行的。再有就是银行史。由于是股份制创造了银行,讲银行史就要讲股票,股票是银行的根,没有股票又哪有银行呢?

当一些钱币收藏家看到了银行股票时,他们感到很惊奇,对于股票大方得体的票幅,设计精美的印刷,多项内容

的填写、签署及印章,多年付息分红等记载,自叹他们手中的纸币而不如,尤其是银行发行的纸币,经过印刷即为成品,如今有些存量较少的纸币,价格已相当昂贵。但所谓的存量少也比银行类股票存量大很多,因为至目前为止,还

未发现哪种银行股票的存量超过30枚。在已挖掘出来的40余种银行股票中,有些还是孤品,而这些股票的价格相对于纸币珍贵品种的价格却低得可怜,这是很不应该的。

解放后的几十年里,股票作为资本主义的象征,已被批判得体无完肤,不劳而获的臭名,使人们对它深恶痛绝。所以在改革开放初期,因为搞股份制,就有了姓资姓社的大讨论。这种极不正常的现象,最终还是被扭转了。今天的股份制已遍及各行各业。事实证明,它深得人心。而记载着股份制历史的老股票,却已被摧残得所剩无几,难怪老股票的收藏这么难。

有聪明的钱币收藏家,设想在以后的钱币展出中,以某家银行的股票与钱币相配套,以期达到满意的效果。但银行类股票的难以寻觅,就又使他们望而却步。银行股票的发行量与银行发行的纸币是不能相比的,纸币的发行量至少几百万元,而银行的股本一般只有几千股至10万股之间,股票也是分为多种面值的,比如中国实业银行,民国八年发行第一期股票时,总股本定为20万股,股票分为壹股、伍股、拾股、伍拾股、壹佰股5种面值。民国二十二年换发新股票时,新股票上这样记载着:本银行资本暂以所收之3507400元为额,共计35074股。本银行股票分为壹股、伍股、拾股、伍拾股、壹佰股五种。由此看来中国实业银行的股票发行很艰难。14年中却未招足额定股本的18%,可银行发行货币时却都是足额甚至是超额发行的。

如果我们认真分析银行股票的价值,就会发现股票的价格并不是高了,而完全相反是太低了。银行发行的纸币,从辈分上讲,是银行的晚辈,更是银行股票的晚辈。从数量上讲,银行纸币的存量远大于股票,仅此两点,就说明银行股票与纸币间的价格倒挂是不正常的,股票这一新兴藏品,由于只有5年历史,参与的人还极少,正因为这样,股票巨大的价值潜力,才会等待人们去挖掘。
大概就是这么多了,对于详细的有几只股票那是看国家会不会让我们了解民国时期各方面的事情了。你也知道现在屁大一点事有可能和国家机密,或是国家形象扯上。

7. 民国南通实业家张謇的淮海实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现在价值多少啊

淮海实业银行是由中国著名实业家张謇先生创建的,1920年1月,淮海实业银行正式成立。 淮海实业银行总经理为张謇之子张孝若,协理为陈端,行长为徐赓起。银行为其民族工业,文化教育服务,张謇主张“实业救国”。他一生创办了20多个企业,370多所学校,为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为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宝贵贡献,被称为“状元实业家”。毛泽东谈到中国民族工业时曾评价到:““……(中国)最早有民族轻工业,不要忘记南通的张謇”。 银行老股票的存世量极少。这只股票它的精美印刷,签章,手写的票面,历时之久,保存完整,已属难得。由于当年的政治环境,淮海实业银行民国期间虽历经磨难,也有其鼎盛时期,历时短暂,票面发行量胜少,能保存完整者可以说是罕见,这张老股票市场上收藏价值较高,保守估计人民币1.8万。 若是持有者手中有若干张,舍得割爱,也可考录虑捐献博物馆一二。

8. 晚清民国三次股市崩溃:买橡胶股不知橡胶为何物

过去一周,我国哪里最“疯狂”?答案是股市!感觉没去炒股都不好意思跟人聊天。但股市有涨就有跌,有大泡泡就有崩盘之时,大起大落才是股市的常态。这种“大起大落”在新中国成立前的近百年中屡见不鲜。让我们回顾一下晚清民国的三次股市大崩溃,以为镜鉴。

炒股者从不问公司业绩好坏

早在1860年代,洋行股票就开始在上海问世。之后,在洋务运动的驱动下,第一只华商股票―轮船招商局于1872年底开始交易。接下来,江南制造局、开平煤矿等现代工业企业、矿业企业相继发行股票。

正如1882年9月2日的《申报》所评论的:“今华人之购股票者,则不问该公司之美恶,及可以获利与否,但有一公司新创、纠集股份,则无论如何,竞往附股。”就是说根本也不管你公司是干什么的,是蒸蒸日上还是面临倒闭,总之你敢发我就敢买。

于是大起大落的 *** 来了。1883年10月,对矿业股票的过分投机导致中国迎来了历史上第一次现代意义上的金融危机。当时矿业股票暴跌,形同废纸。于是股市崩盘,股民血本无归,纷纷上天台思考人生。

买橡胶股不知橡胶为何物

1910年爆发的橡皮股票风潮,让早期的中国股民再次体验到股票不可爱的一面。

所谓橡皮,是当时上海人对橡胶的称呼。1903年,英国人麦边在上海组织了一家蓝格志(橡胶产地名)拓殖公司,吹嘘其经营范围包括开辟橡胶园、挖石油、采伐木材等,然后开始招股,但虚假宣传了五六年却没什么业务。到1909年,因为世界性的橡胶涨价,外国开发成功的橡胶园企业主和投资人大获其利,于是购买橡皮股票的中国人逐渐增加。就像商场大减价一样,甭管卖什么,总会有人一窝蜂围上去,于是人人争先,个个奋勇,不甘落后。麦边和其他橡胶公司就利用这一时机疯狂抬价,由原本约60两的股面值抬升到1450余两。然后一众冒险家佯言回国,一去不回,股票价值遂一落千丈。

当时媒体是这样批评此事的,说“可异者市中尚有不知橡皮为何物者”,就是说很多炒股的人根本连什么是橡胶都不知道,照样炒。

实业都不做,钱都拿去炒股

第三次是在1921年,当时在北平和上海都成立了股票交易所。尤其是1920年7月的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成立仅半年间,就盈利20万元,让人以为开交易所赚钱容易,是发家致富奔小康的捷径。到1921年9月,上海有交易所70家,其后开交易所更是像如今开淘宝店一样容易,11月份上海就新增38家。当时人描述说,“报纸广告栏中,几日间有一交易所出现,十日间必有一信托公司发生。”其他国内各大商埠,如北平、天津、汉口,也纷纷步上海之后尘。

当时在交易所,布、麻、火柴、麻袋、烟、酒、沙土、水泥,什么都可以交易,市场一片兴旺。交易所、信托公司相互利用,哄抬股价。加上一战结束,外资再次涌入,和国内游资一道,不问缘由,盲目跟风,一起进入股票交易市场,没人去做实业。1921年9月,银钱业从资金安全考虑,开始紧缩银根,收回贷款,投机者措手不及,破产者十之八九。然后,连锁反应开始,和前两次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