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外汇中的MM制跟MK制指什么
做外汇保证金一定要知道自己的交易商是ECN方式还是 MM方式的
ECN方式的交易商。因为ECN方式的交易商不人工修改点差,也不人工修改数据来触发止损。他们是平台是pass-through,把交易直接传给对手客户或12家以上的大银行(客户和银行好像一个大池子中的水),这些银行提供市场流动性,因此交易没有上限。他们的主要货币对通常是1个点差或没有点差,有时点差是负的。另外,他们允许在点差之间设置限价,最小到1/10的点。比如英镑兑美元报1.9515/17, 你可以设置限价买入为1.951650, 有几个交易商允许这样设置限价?Market Maker方式的交易商们通常是让你在bid/ask 4点到5点以外设置限价。他们的收入来自佣金,不然几天就倒闭了。
MM(做市商制度)的公司是没有佣金的,但是他们靠什么生存呢?靠吃点差!也就是说他们的点差是固定的,但是他们的报价是他们给的,而不是当时国际外汇市场上真实的价格.
如果当客户赚了很多的时候,因为客户是和他们直接交易,那么客户赚了就意味着他们亏损了.这样一来他们就可能破产,而一破产,客户的资金也就没有了保障.瑞富就是这样的例子
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对客户有利的单子就不容易成交,或者有亏损的还平不掉.所以会有人为的干预.也不允许扒头皮.因为客户如果利用平台见价格的差异来获得利润,其实是必然会导致做市商的亏损的.
他们的点差虽然是固定的,但是一般为了防止风险,点差会比较大,如果说做市商制度的公司点差很小,那他们是要亏损的.而且出数据的时候,点差也同样会很大.
而ECN 是靠什么生存呢?靠佣金,他们本身不参与客户的交易,而是直接把客户的单子拿到国际市场上去交易,他们只是收取传递的费用,服务的费用.那么客户无论是赚还是亏,和他们都没有关系,他们做的只是给客户提供一个交易的平台.所以客户无论什么单子,只要当时国际市场上有人肯接,那就会立刻成交,也不会有人为的干预.也随便大家做超短线
而他们的价差虽然是不固定的,但是一个熟悉市场的人都会理解.当市场活跃的时候点差是非常小的,甚至有负点差的出现.但是当市场成交很清淡的时候,因为人们没有多少交易兴趣,那么BID/ASK就可能会相差很大.但这是真实的市场价格.可以这么说,ECN的公司他们根本不关心点差是多少,他们扮演的角色只是传递市场价格的一个传递者.
Ⅱ MM理论的内容
MM理论 【简介】
最初的MM理论,即由美国的Modigliani和Miller (简称MM )教授于1958年6月份发表于《美国经济评论》的“资本结构、公司财务与资本”一文中所阐述的基本思想。该理论认为,在不考虑公司所得税,且企业经营风险相同而只有资本结构不同时,公司的资本结构与公司的市场价值无关。或者说 ,当公司的债务比率由零增加到100 %时,企业的资本总成本及总价值不会发生任何变动 ,即企业价值与企业是否负债无关,不存在最佳资本结构问题。修正的MM理论(含税条件下的资本结构理论 ) ,是MM于1963年共同发表的另一篇与资本结构有关的论文中的基本思想。他们发现 ,在考虑公司所得税的情况下,由于负债的利息是免税支出 ,可以降低综合资本成本,增加企业的价值。因此 ,公司只要通过财务杠杆利益的不断增加 ,而不断降低其资本成本,负债越多,杠杆作用越明显,公司价值越大。当债务资本在资本结构中趋近100%时,才是最佳的资本结构,此时企业价值达到最大。最初的MM理论和修正的MM理论是资本结构理论中关于债务配置的两个极端看法。
【相关资料】
MM理论相关一:米勒模型理论
米勒模型是米勒于1976年在美国金融学会所做报告中阐述的基本思想。该模型用个人所得税对修正的MM理论进行了校正 ,认为修正的MM理论高估了负债的好处 ,实际上个人所得税在某种程度上抵销了个人从投资中所得的利息收入 ,他们所交个人所得税的损失与公司追求负债 ,减少公司所得税的优惠大体相等。于是,米勒模型又回到最初的MM理论中去了
MM理论相关二:权衡模型理论
该理论认为 ,MM理论忽略了现代社会中的两个因素 :财务拮据成本和代理成本 ,而只要运用负债经营 ,就可能会发生财务拮据成本和代理成本。在考虑以上两项影响因素后,运用负债企业的价值应按以下公式确定 :运用负债企业价值 =无负债企业价值 +运用负债减税收益 -财务拮据预期成本现值-代理成本预期现值上式表明,负债可以给企业带来减税效应 ,使企业价值增大 ;但是 ,随着负债减税收益的增加 ,两种成本的现值也会增加。只有在负债减税利益和负债产生的财务拮据成本及代理成本之间保持平衡时,才能够确定公司的最佳资本结构。即最佳的资本结构应为减税收益等于两种成本现值之和时的负债比例。
早期的“MM理论”的三个重要结论
米勒的“MM理论”,在财务理论界引起较大反响,在于它与传统财务理论的大相径庭。早期的“MM理论”(“无关论”)包括如下三个重要结论:
1、资本结构与资本成本和公司价值无关。“MM理论”认为,如果不考虑公司所得税和破产风险,且资本市场充分发育并有效运行,则公司的资本结构与公司资本总成本和公司价值无关,或者说,公司资本结构的变动,不会影响公司加权平均的资金总成本,也不会影响到公司的市场价值,这是因为,尽管负债资金成本低,但随着负债比率的上升,投资者会要求较高的收益率,因而公司的股权资金成本也会上升,也就是说,由于负债增加所降低的资金成本,会由于股权资金成本的上升所抵销,更多的负债无助于降低资金总成本。
2、资本结构与公司价值无关。“MM理论”认为,对股票上市公司而言,在完善的资本市场条件下,资本向高收益公司自由地流动,最终会使不同资本结构的公司价值相等。例如A公司没有负债时,财务风险较低,投资收益率也较高,而B公司负债较多,财务风险较大,股价也较低,那么其股东可能出售其股票,转而购买A公司的股票,以追求较高的投资回报,这种追求高收益的资本流动短期内看会造成A公司股价上涨、B公司股票下跌,但从长期来看,当投资者发现以较高的股价投资A公司的收益还不及投资B公司的收益时,情况却会相反,从而导致A公司股票价值下跌而B公司股票价格上升。因此,“MM理论”认为,若以股票市价总值来衡量公司价值,那么公司的资本结构与公司价值无关。
3、如果筹资决策与投资决策分离,那么公司的股利政策与公司价值无关。“MM理论”认为,公司价值完全由公司资产的获利能力或投资组合决定,股息与保留盈余之间的分配比例不影响公司价值,因为股息支付虽能暂时提高股票市价,但公司必须为此而扩大筹资,这样会使企业资金成本提高和财务风险上升,从而引起公司股价下跌,两者将会相互抵销。因此,米勒认为,股息政策仅能反映目前收入与未来期望收入的关系,其本身并不能决定股票市价或公司价值,这一论断与传统财务理论也是大相径庭的。
“MM理论”的前提是完善的资本市场和资本的自由流动,不考虑公司所得税,然而现实中不存在完善的资本市场,且还有许多阻碍资本流动的因素,尤其是所得税对各个公司而言都是存在的,因此,米勒等人后来又对“MM理论”进行了一定的修正,他们认为:考虑所得税因素后,尽管股权资金成本会随负债比率的提高而上升,但上升速度却会慢于负债比率的提高,因此,修正后的“MM理论”认为,在考虑所得税后,公司使用的负债越高,其加权平均成本就越低,公司收益乃至价值就越高,这就是修正后的“MM理论”,又称资本结构与资本成本、公司价值的相关论(简称“相关论”)。
按照修正后的“MM理论”,公司的最佳资本结构是100%的负债,但这种情形在现代社会显然不合理,因此,后来有些学者引入市场均衡理论和代理成本、财务桔据成本(因偿债能力不足而导致的直接和间接损失)等因素,对“MM理论”进一步加以完善。首先是斯蒂格利兹(Stiglitz)等人将市场均衡理论(Market Equilibrium)引入资本结构研究,他们认为,提高公司负债比率,会使公司财务风险上升,破产风险加大,从而迫使公司不选择最大负债率(100%)的筹资方案而选择次优筹资方案;另一方面,随着公司负债比率的上升,债权人因承受更大的风险而要求更高的利率回报,从而导致负债成本上升,筹资难度加大,这样也会限制公司过度负债。在此之后,又有一些学者将代理成本、财务拮据成本等理论引入资本结构研究,结论是:当公司负债比率达到某一界限之前(如50%),举债的减税收益将大大超过股权资金成本上升的损失,随着负债比率的升高,举债的减税收益与股权资金成本的增加将呈现此消彼长的关系,超过此点后,财务桔据成本和代理成本会上升,在达到另一个峰值时(如80%),举债减税的边际收益正好被负债提高的损失(包括股本成本、财务桔据成本、代理成本的提高)所抵销,超过此峰值后,负债提高的损失将超过举债的减税收益。因此,资本结构与公司价值相关,但也不是负债越高越好,从而使资本结构理论更趋完善。
米勒教授所提出的资本结构理论尽管有一定的前提和假设条件,但对于开拓人们的视野,推动资本结构理论乃至投资理论的研究,引导人们从动态的角度把握资本结构与资本成本、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以及股利政策与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因此,“MM理论”被西方经济学界称之为一次“革命性变革”和“整个现代企业资本结构理论的奠基石”。正如瑞典皇家科学院在对米勒、夏普(Sharpe)、马克维兹(MarkowitZ)三人(后两人亦为财务经济学家)授予诺贝尔经济学奖时的声明中所说:米勒在财务经济学方面的开创性工作,对企业财务理论贡献重大,获奖乃实至名归;声明又说:米勒参与革新企业财务守则,将之从一系列松散的规则转化成可尽量扩大股东价值的守则,影响深远。米勒生前曾多次到我国香港访问讲学,尤其是在亚洲金融风暴时期的精彩演讲,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因为如此,香港《情报》在评论米勒逝世的消息时说:“巨星陨落,影响长存”。
莫顿·米勒
米勒教授1923年5月16日出生于美国的麻省波士顿,1943年在哈佛大学获得文学士学位,1952年于霍浦金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他的学术研究活动开始于1950年代初期进入卡内基工学院(即现在的卡内基·梅隆大学)之后。在那里,他遇到了他学术生涯中最为重要的伙伴,即1985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莫迪格莱尼教授,并在1958年发表了他们彪炳千古的学术巨作,论文《资本成本、公司理财与投资理论》。他们的合作——理财学界著名的MM组合——一直延续至1960年代中期。1961年之后,米勒教授任教于芝加哥大学。在1980年代以前,米勒教授的工作主要集中于公司理财方面,奠定了他作为理财学一代宗师的地位。学界普遍认为,米勒教授在奠定现代公司财务理论的基础上所做的开创性工作,彻底地改变了企业制定投资决策与融资决策的模式。现代公司财务理论不仅对金融和商务领域中存在的问题给予了深刻描述,而且也使其渐趋成型。很少有经济理论分支能够如此贴近企业管理的实际决策过程。
美国芝加哥大学商学院财务学教授米勒博士(MertonH.Miller),今年6月3日因癌症在芝加哥逝世,享年77岁。米勒教授1923年生于美国波士顿,中学就读于波士顿拉丁学校,1940年进入哈佛大学学习,3年后获哈佛大学文学学士学位。二战期间,米勒先后任职于美国财政部税务研究部和联邦储备委员会研究及统计部。1949年进入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学习,1952年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其后任教于伦敦经济学院和卡内基——米伦大学,1961年开始任教于芝加哥大学商学院,直至1993年退休,在此期间,米勒于1983年至1985年还曾兼任芝加哥交易所理事,1990年以后,米勒还一直担任着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理事。
米勒教授是世界知名的财务学家,在财务理论方面卓有建树,出版了八部著作。他早期一直致力于财务理论的研究,后期因工作关系,其研究范围还涉及证券及期权交易的监管问题,不过他最突出的贡献是在资本结构理论方面。他与另一位财务专家莫迪格莱尼(Franco Modigliani)通过大量的分析研究,于1956年在美国计量经济学会年会上发表了著名论文《资本成本、公司财务及投资理论》(The Cost of Capital,Corporation Finance and the Theory of Investment),此文经修改后发表于《美国经济评论》1958年6月期上,该文提出:公司价值取决于投资组合,而与资本结构和股息政策无关(称之为“MM理论”),1961年又与莫迪格莱尼合作发表了《胜利政策、增长及股份估价》(Dividend Policy, Growth and the Valuation of Shares)一文,进一步阐述并发展了这一理论,并因此而获得了1990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在现代财务理论的发展过程中,MM的无关理论—资本结构无关论与股利无关论具有极其核心的作用。这两种无关论绝非仅仅是对公司资本结构决策、股利政策等所做的政策性分析,而是在理论上对企业价值、资本成本、资本结构、现金流量、风险等重要的财务概念所做的深入地、系统地分析。没有哪一位理财学家像米勒教授那样对现代财务理论中的基本概念做出如此精密而科学的研究,从而奠定了现代理财学大厦的基石。
米勒教授与莫迪格莱尼教授的学术研究工作在方法论方面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即将无套利证明引入财务理论的分析、论证过程,并使其成为理财学的基本分析方法。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确认,不了解无套利分析方法,便不可能从根本上了解现代财务理论。简要而论,所谓套利,是指在不承担任何风险的情况下获取利润的过程,即在同一时间低买(买入低估的股票)、高卖(卖出高估的股票),从中实现利润。无疑,买入行为会提高低估商品的价格,卖出行为则会降低高估商品的价格。如果套利活动能够带来利润,那么,套利者会一直持续这种活动。当套利者无利可图时,套利活动会自动终止。此时,商品价格反映其内在价值,市场达到均衡状态。无套利(No-Arbitrage)分析就是一种均衡分析,这种分析技术将研究方法与金融活动的特质极为精巧地结合在了一起。目前,在金融经济学中,这种分析方法已经完全替代了传统经济学中的边际分析方法。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以价值为基础的管理(VBM)风靡国际企业界,为众多的跨国大型公司所推崇和采纳。基于价值的企业管理(米勒VBM)是以企业价值最大化观念为先导、以折现现金流量模型(DCFM)为技术支持的、汇合企业内部各层次、各环节、各种雇员共同参与的一个管理系统。该系统融预期、计量、控制、激励甚至于文化等诸要素于一体,是经济金融化环境下企业管理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从理论渊源上讲,以价值为基础的管理模式的理论基础正是1958年MM两教授所提出的资本结构无关论。
MM模型的含义
MM理论是莫迪格利安尼(Modigliani)和米勒(Miller)所建立的资本结构模型的简称。
美国经济学家莫迪格利安尼和米勒于1958年发表的《资本成本、公司财务和投资管理》一书中,提出了最初的MM理论,这时的MM理论不考虑所得税的影响, 得出的结论为企业的总价值不受资本结构的影响。此后,又对该理论做出了修正,加入了所得税的因素,由此而得出的结论为:企业的资本结构影响企业的总价值, 负债经营将为公司带来税收节约效应。该理论为研究资本结构问题提供了一个有用的起点和分析框架。
MM模型的两种类型
“MM”理论主要有两种类型:无公司税时的MM模型和有公司税时的MM模型。
1)无公司税时MM理论指出,一个公司所有证券持有者的总风险不会因为资本结构的改变而发生变动。因此,无论公司的融资组合如何,公司的总价值必然相同。资本市场套利行为的存 在,是该假设重要的支持。套利行为避免了完全替代物在同一市场上会出现不同的售价。在这里,完全替代物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相同风险而只有资本结构不同 的公司。MM理论主张,这类公司的总价值应该相等。
可以用公式来定义在无公司税时的公司价值。把公司的营业净利按一个合适的资本化比率转化为资本就可以确定公司的价值。公式为:
VL=Vu=EBIT/K=EBIT/Ku
式中,VL为有杠杆公司的价值,Vu为无杠杆公司的价值;K= Ku为合适的资本化比率,即贴现率;EBIT为息税前净利。
根据无公司税的MM理论,公司价值与公司资本结构无关。也就是说,不论公司是否有负债,公司的加权平均资金成本是不变的。
(2)有公司税时MM理论认为,存在公司税时,举债的优点是负债利息支付可以用于抵税,因此财务杠杆降低了公司税后的加权平均资金成本。
避税收益的现值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表示:
避税收益的现值=tc*r*B/r=tc*B
式中:tc为公司税率;r为债务利率;B为债务的市场价值。
由此可知,公司负债越多,避税收益越大,公司的价值也就越大。因此,原始的MM模型经过加入公司税调整后,可以得出结论:税收的存在是资本市场不完善的重要表现,而资本市场不完善时,资本结构的改变就会影响公司的价值,也就是说公司的 价值和资金成本随资本结构的变化而变化,有杠杆的公司的价值会超过无杠杆公司的价值(即负债公司的价值会超过无负债公司的价值),负债越多,这个差异越大,当负债达到100%时,公司价值最大。
MM理论的发展MM理论认为企业负债率越高对企业越有利,当企业负债率为100%时企业价值最大。但是这种分析未考虑企业的破产成本,因此100%负债使企业价值最大的结论远离经济现实。现代西方资本结构理论中的权衡模型在此基础上引入了破产风险,进一步完善了资本结构理论,使其更具有现实意义,因而引起了各国的重视。
Ⅲ MM定理是什么
MM定理:就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企业无论以负债筹资还是以权益资本筹资都不影响企业的市场总价值。企业如果偏好债务筹资,债务比例相应上升,企业的风险随之增大,进而反映到股票的价格上,股票价格就会下降。
也就是说,企业从债务筹资上得到的好处会被股票价格的下跌所抹掉,从而导致企业的总价值(股票加上债务)保持不变。企业以不同的方式筹资只是改变了企业的总价值在股权者和债权者之间分割的比例,而不改变企业价值的总额。
MM理论的基本假设为:
1、企业的经营风险是可衡量的,有相同经营风险的企业即处于同一风险等级;
2、现在和将来的投资者对企业未来的EBIT估计完全相同,即投资者对企业未来收益和取得这些收益所面临风险的预期是一致的;
3、证券市场是完善的,没有交易成本;
4、投资者可同公司一样以同等利率获得借款;
5、无论借债多少,公司及个人的负债均无风险,故负债利率为无风险利率;
6、投资者预期的EBIT不变,即假设企业的增长率为零,从而所有现金流量都是年金;
7、公司的股利政策与公司价值无关,公司发行新债不影响已有债务的市场价值。
(3)股票交易MM是指的什么扩展阅读:
早期的“MM理论”(“无关论”)包括如下重要结论:
⒈资本结构与资本成本和公司价值无关。“MM理论”认为,如果不考虑公司所得税和破产风险,且资本市场充分发育并有效运行,则公司的资本结构与公司资本总成本和公司价值无关,或者说,公司资本结构的变动,不会影响公司加权平均的资金总成本,也不会影响到公司的市场价值。
这是因为,尽管负债资金成本低,但随着负债比率的上升,投资者会要求较高的收益率,因而公司的股权资金成本也会上升,也就是说,由于负债增加所降低的资金成本,会由于股权资金成本的上升所抵销,更多的负债无助于降低资金总成本。
⒉资本结构与公司价值无关。“MM理论”认为,对股票上市公司而言,在完善的资本市场条件下,资本向高收益公司自由地流动,最终会使不同资本结构的公司价值相等。例如A公司没有负债时,财务风险较低,投资收益率也较高,而B公司负债较多,财务风险较大,股价也较低,那么其股东可能出售其股票,转而购买A公司的股票,以追求较高的投资回报。
这种追求高收益的资本流动短期内看会造成A公司股价上涨、B公司股票下跌,但从长期来看,当投资者发现以较高的股价投资A公司的收益还不及投资B公司的收益时,情况却会相反,从而导致A公司股票价值下跌而B公司股票价格上升。因此,“MM理论”认为,若以股票市价总值来衡量公司价值,那么公司的资本结构与公司价值无关。
Ⅳ 美股 mm是什么意思
Market Maker的意思,也就是做市商。
我们一般把做市商和庄家联系起来,他们有区别也有共同点。
楼主可以到司空金融论坛看看,上面有专门的美股板块,里面有关于MM的很多文章,都非常专业!而且有很多对MM的分析。
如果是做美股交易员的话必须对MM有所认识!
Ⅳ 关于公司财务的MM理论,懂的各位亲们帮忙指点下
建议你重新理解一下什么是杠杆交易,实际上那一个初始成本(这个并不是指购买股票的成本,而是指投资者投入的资金)那一列根本就不用计算,本身就是有点多余的一个列式,而向经纪人借款不属于成本,原因这个钱到最后需要归还的,由于是杠杆交易,无论你从别处借来多少钱投资,实际投入的成本只是你的自有资金,而自有资金所冒的风险是整体投资的盈亏(包括借来的钱进行投资),所谓的杠杆交易简单来说就是通过融资方式,放大自有资金的购买能力和盈亏变动幅度。
实际上题目上也说到保证金交易一词,最后建议你也理解一下什么是保证金交易,一般来说保证金交易多数是指投资时并没有投入100%足额的款项进行投资,只是投入一定比例的数额,而投入的数额实际上就是你的初始成本,不足额的部分是融资款项,其所有权并不属于你的,只是给你使用而已。
Ⅵ 外汇平台里 ECN、STP、与MM模式有什么区别
你好,要做好外汇交易,选择交易商是第一步功课,所以您有必要了解关于交易平台分类的知识。
外汇保证金的交易商分类:
• Straight Through Processing,直通式处理系统,简称 STP;
•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s Network,电子通讯网络模式,简称 ECN;
• 询价(Dealer)和单一做市商(Market maker)模式,简称 DD 或 MM;
我们平常接触到的外汇保证金经纪商通常采用后一种交易方式(MM),所以这里也用最多的篇幅去介绍了MM模式平台的运作方式。
STP 直通式处理系统 模式
通过直通式处理系统 (straight through processing system - STP),让客户的下单发送到银行,按银行的价位接近即时交易。交易量偏高期间可能出现单子悬空,表示单子已经执行但仍然留在挂单窗口。一般来说,这样的单子已经执行,只是还需要一点时间等待银行确认。交易频繁期间,可能出现多项下单需要等待处理。等候的单子增加有时会影响银行延迟确认部分单子,视乎单子的种类,情况可能不同。
ECN 电子交易网络 模式
ECN是一个电子交易网络,是一个使用集中-分散市场结构的外汇交易科技。此模式通过与银行、机构、外汇市场及科技供应者紧密合作来完成。交易者的单子都直接且匿名的挂在这个网络上,每个单子都是同等的地位,按照价格和时间的最优化公平撮合成交。所以ECN上的价格是真实的市场价格,点差不固定。ECN的运营者不参与交易,向交易者收取设当比例的交易手续费。所以他们会尽可能提供给客户更好的服务。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服务于个人投资者、小型银行、投资机构、对冲基金的ECN交易商开始出现。ECN的商业运行模式被美国的证券行业普遍认为是一个典型的全自动化的电子证券交易所。
DD 询价 和 MM 做市商 模式 (有交易员平台)
个人投资者面对单一的对家进行询价和交易,报价的公正性依赖于交易商的诚信。交易商本身就是做市商,他们一般先会总和过滤银行或ECN的价格,然后加上自己的利润再报价给客户,因此客户实际上是在与作市商做交易(在ECN上是与匿名的真实交易者进行交易)。客户看到及交易的并不是市场的真实价格,并且交易的执行价格由外汇做市商决定,所以成交价格常常有利于做市商也就不足为奇了。客户的单子进入做市商的系统后,首先进行多头头寸和空头头寸之间的内部对冲,然后将余下的净头寸拿到他们所依附的银行或者ECN上对冲,也可以部分对冲或者干脆不对冲,这就不对冲的单子就属于对赌的范畴。
现在介绍一下什么是对赌,对赌就是这些做市商们不把所有的净头寸拿到ECN或银行去对冲。比如,某家外汇交易商收到客户1000手(外汇交易单位,通常是指10万单位基本货币)买入欧元/美元的指令和800手卖出欧元/美元的指令,那么内部对冲后余下200手欧元/美元的净多头头寸,但是该公司愿意承担了这部分头寸的市场波动风险,并没有把这200手欧元/美元净多头头寸放到银行或ECN上做交易,这就叫做和客户“对赌”。在美国相关法律法规中并没有硬性规定如何对冲风险,这完全取决于交易商自己的风险控制策略。如果客户的单子能及时完全对冲掉,那么做市商几乎不用承担额外的市场风险,获得的收益比较稳定。但是现实中做市商一般或多或少的会进行对赌,这加大了其本身的风险。这种对冲/对赌模式的存在,意味着在某些特定时段(比如美国重大数据公布的时候,或者市场价格剧烈波动的时候),您可能经常性的无法连接到交易商的交易系统上进行有效迅速的交易,因为此时交易商很难在有限成本区间内及时地把市场风险转嫁出去,所以干脆限制客户下单或者采用一些其它的方式,随后却把问题归咎于网络故障或其他原因。这种特定时段经常出现单子无法成交的现象在国内银行外汇实盘交易中也是普遍存在的。
另外,大多MM模式的交易商还会把客户进行分类,客户可能分为两类,盈利能力强的客户被单独划分出来,进入慢速模式,此类客户面临着滑点、订单难以成交(反复询价)等多重障碍,但是交易商总是会很谨慎的操作以不让客户有所察觉。而盈利能力差的客户被归入自动执行模式,因为从平均数上看,这些客户最终是亏损的,所以这些客户的单子不用理会,让他们自己开开平平的折腾,最终净值就会变成零,而钱自然就全进了做市商的口袋。做市商和这些盈利能力差的客户对赌交易,当然胜算很大。至于透明性,只能取决于这些做市商公司的内部政策。
做市商的优势是开户门槛低,杠杆大,所以客观的讲,做市商的存在是历史的必然,正是由于做市商,才使得外汇零售交易市场迅速发展,使更多的中小投资者得以参与外汇交易。
如何辨别一个汇商是无交易员平台还是做市商平台
NFA早在2008年1月25日便提出了要求美国所有做市商模式的外汇交易商向其客户披露其交易对赌的性质。
但是多数外汇交易商并没有按照要求将其对赌性质直接翻译成中文。国内的外汇经纪人也常常对此避而不谈或者含糊其辞,甚至有的外汇经纪人自己都不懂得对赌是怎么回事。所以投资者自行掌握一些判断汇商类型的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简单有效的判定方法有一个。
方法一:是否允许超短线交易。就是说剥头皮、炒单这些是否被允许。如果交易商明令禁止上述这些交易方式,或者对上述交易方式做出了限制,那么就可以确定该交易是做市商。无交易员平台是不会对交易有任何限制的。但不是说允许超短线交易就一定是无交易员平台。因为有的做市商也是公开宣布其对交易没有任何限制的。所以说这个方法可以判断汇商是不是做市商,但是不能判断汇商是不是无交易员平台。有的朋友在开户之前没有详细了解到交易商关于超短线交易的政策,结果因为自己某次交易平仓太快而被交易商封了帐号,这种事通常投诉是没有用的,只能怪自己当初开户的时候没有做足功课。
Ⅶ 股票交易行情中B、W、M分别是指什么
在股票交易系统中,B一般是指买入股票,W和M都是K线形态,W底对应著M头,是个别股的支撑、压力位。
例如:A股票今天的成交量是51.42M,B股票今天的成交量是1.52B
成交量51.42M就对应是5142万股,成交量1.52B,就是15.2亿股。
(7)股票交易MM是指的什么扩展阅读
股票的市场价格由市场决定的。股票的面值和市值往往是不一致的。股票价格可以高于面值,也可以低于面值,但股票第一次发行的价格一般不低于面值。股票价格取决于预期股息的多少,银行利息率的高低,及股票市场的供求关系。股票市场是一个波动的市场,股票市场价格亦是不断波动的。
股票的市场交易价格主要有:开市价,收市价,最高价,最低价。收市价是最重要的,是研究分析股市以及抑制股票市场行情图表采用的基本数据。
Ⅷ 股票交易量5m表示什么意思
股票交易量5m是指5分钟该股票的交易量,股票交易盘面中的:1M(1分钟) 、5M(5分钟) 、30M(30分钟)、 1H(1小时),这些是时间上的区分。
拓展资料:
1. 股票走势低迷信号
股票长期成交量减少,就是股票走势开始低迷的信号,如果在大盘缩量的状态下出现的话,这个信号就越强.
2. 确认股票走势
股票上涨可以通过大的成交量或成交量逐渐放大来确认其走势;股票下跌可以通过成交量缩量甚至地量确认。
3、成交量主宰股票价格
股票成交量情况是股票对股民的吸引程度真实反应,当股民看好某个股票股票就会有很多人买入,持有该股票的股民会持股待涨,从而推动股票价格的上涨;同理,如果对该股票不看好,持股的股民会卖出,空仓的股民不会买入,从而推动股票价格的下跌.所以说成交量是股票价格的主宰。
4. 区间突破的确认方式
股票走势如果在区间内想向突破,通常也需要得到成交量的支持才能有效突破,比如说常见的震荡突破,突破颈线等等,如果没有得到成交量的支持,股民朋友需要警惕突破的有效性。
股市成交量为股票买卖双方达成交易的数量,是单边的,例如,某只股票成交量为十万股,这是表示以买卖双方意愿达成的,在计算时成交量是十万股,即:买方买进了十万股,同时卖方卖出十万股。
而计算交易量则双边计算,例如买方十万股加卖方十万股,计为二十万股。股市成交量反映成交的数量多少。一般可用成交股数和成交金额两项指标来衡量。深沪股市两项指标均能显示出来。
当市场行情持续上涨很久,出现急剧增加的成交量, 而股价却上涨乏力,在高位盘旋,无法再向上大幅上涨,显示股价在高位大幅震荡,卖压沉重,从而形成股价下跌的因素。股价连续下跌之后,在低位出现大成交量,股价却没有进一步下跌,价格仅小幅变动,是进货的信号。
股价随着成交量的递增而上涨,为市场行情的正常特性,此种量增价涨关系,表示股价将继续上升。
Ⅸ 什么是MM理论
MM理论是指在不考虑公司所得税,且企业经营风险相同而只有资本结构不同时,公司的资本结构与公司的市场价值无关。
或者说,当公司的债务比率由零增加到100 %时,企业的资本总成本及总价值不会发生任何变动,即企业价值与企业是否负债无关,不存在最佳资本结构问题。
(9)股票交易MM是指的什么扩展阅读:
MM理论的作用
对于开拓人们的视野,推动资本结构理论乃至投资理论的研究,引导人们从动态的角度把握资本结构与资本成本、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以及股利政策与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因此,“MM理论”被西方经济学界称之为一次“革命性变革”和“整个现代企业资本结构理论的奠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