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08年金融危机中国股市什么点
1 股市深调 最大跌幅近70%
2008年,中国股市经历了其18年成长史上的又一次深度下跌。
其中,上证综指从最高点的5522.78点一度跌落至1664.93点,最大跌幅达到69.85%;而如果从去年十月的股市最高点6124点算起,中国股市本轮的最大跌幅则更加惊心动魄。07年英国媒体曾经称赞中国股市为全球表现最好的股市,而今一年过去,中国股市360度反转,成了全球最差的股市之一。
2 股票交易印花税经历两次大调
为刺激股市交易,挽救股市一路单边下跌的局面,管理层在08年两度出手调整印花税:4月24日起印花税税率由千分之三调整到千分之一,9月19日印花税改为单边征收。印花税的两次大调曾一度令股市小幅回调,然而最终未能阻止市场继续下跌,与此同时,鼓吹“印花税为中国股市乱源”的人也似乎越来越少了。
3 汶川大地震 股市停市3分钟致哀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自建国以来有记录最大的地震。为表达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于2008年5月19日14时28分起,临时停市3分钟。地震的发生使得川渝地区上市公司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部分公司紧急停牌。与此同时,一行三会展开了紧急地震救援行动,积极支持灾区公司重建。而股民也自发“满仓锁仓,为救灾出力”,一时间,团结战胜一切,地震激发出“爱国市”。
4 国家推出4万亿救市计划,五次下调利率,救经济保股市
9月份,随着雷曼兄弟的轰然倒下,全球金融危机的幽灵迅速蔓延到了全世界。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的中国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为了保增长促发展,国家高层迅速决策,批准了总额4万亿的投资计划,并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在百日内连续5次下调利率。国办则于12月15日“金融30条”,明确提出要采取有效措施稳定股市运行。一系列的经济刺激措施抑制了股市的下跌速度,在10月份跌至最低点1664之后,A股逐渐回调,到12月份沪指一度回暖至2000以上。
5 维稳未奏效,奥运行情成空
尽管郎咸平一再提醒我们“不要有幻想”,但是前有积蓄已久的奥运概念冲动,后有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奥运之前多次维稳讲话,舆论普遍仍对奥运行情充满想像。然而事实却残酷的告诉我们,所谓奥运行情,不过是一厢情愿的虚空一场。整个8月,上证指数从最高的2830点跌至最低的2284点,跌幅达到了14%。
6 股市大跌引发“救市”之争
3月27日,上证综指跌破3500点,距逾6100点的高位跌幅近半。股市的急跌让不少专家学者频繁发出要求政府救市的呼吁,但以胡舒立为代表的学者人士则加入到了反救市的阵营。在《何必讳言不救市》一文中,胡舒立强调“股市自有沉浮,政府不应救,不能救,亦不必救”,一时间引来板砖无数,也使更多的人加入到论争队伍。自此,“救市”在整个08年成为一直延续的重要话题。“救市”之争实际上反映的是各方在股市制度建设上的不同观点,是对中国股市道路选择的一次理论大比武。
7 证监会开出史上个人最大罚单 惩治股价操纵在行动
还投资者一个“干净”的市场,已经成为更多人的呼声和共识。08年,证监会在打击股价操纵等问题上的力度有了更大的增加。11月,证监会对北京首放法人代表汪建中开出1.25亿元个人最大单笔处罚。随后几日,国美老总黄光裕也被警方调查,据称调查原因也与股市操纵有关。对内幕交易和操纵市场的查处已经成为中国证券监管的重头戏之一,但数量有限的证监会罚单,掀起的仍只是股市违法行为的“冰山一角”。
8 千亿股出笼 大小非成千夫所指
08年共有千亿股大小非解禁,巨量的限售股解禁被众多市场人士一致认定为A股下跌重要因素,部分人甚至将大小非称为股市下跌的罪魁祸首。
对于大小非的争论一直伴随股市的下跌过程。不少市场人士都为大小非的解决支招献策,比如龚方雄建议设立封闭基金解决大小非问题,金岩石则主张设立平准基金锁定大小非,就连《人民日报》也曾刊登对发改委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李琨的访谈,要求对"大小非"开征暴利税。然而,证监会则回应说:对于大小非的政策不会改变。
9 汇金出手增持银行股 成就熊市“919”行情
2008年9月18日,中央汇金公司宣布将在二级市场自主购入工、中、建三行股票,并从即日起开始有关市场操作。加上同日的印花税调整以及国资委表态,不期而至的三大利好促使9月19日A股大盘近乎涨停,而甫一开盘,工行、中行、建行三家银行的股票就牢牢封在涨停板上,全天下来一刻都没打开。此谓记录A股历史的“919”行情。
据统计,自9月至11月,汇金分别增持工行和中行7.63亿元和1.77亿元。与其它“救市”措施相比,汇金入市全靠真金白银,因此,市场上普遍认为其对市场的意义最为重大,有人甚至直接称其为股市的平准基金。
10 中石油破发,中石油董事长深感对不起中小股民
2008年4月18日,中石油跌破发行价。
虽然中石油的破发在当时看来就是没有任何悬念的事情,但其破发的象征性意义仍然不可忽略:中石油在2007年是亚洲最赚钱的公司,如今却跌破发行价,至少从某种意义上表明整个市场所面临的潜在危机;而后来的股指继续下行,则更印证了中石油在市场上的标杆作用。
对于中小股民来说,“死了都不卖”的中石油破发则更称得上是一种标志性的打击。就连中石油的董事长也不得不对中小股民表示歉意:“深感对不起大家”。
Ⅱ 2008年汶川地震导致股票大跌,大部分人都赔钱了,庄家为什么还能挣钱,难道还能控制股票上涨吗
补充一点 2008年股票大跌和汶川地震没有任何关系,在2007年走势已经出来了从周线上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而庄家货已经出了,钱已经赚 了里面都是些散户懵懂不知而已,但不是所有的庄家都那么幸运,没有跑掉的一样要割肉逃
Ⅲ 旱灾、洪灾、地震发生后,哪些股票会涨
农业股(粮食、肉类)、机械类、医疗类股票会上涨。
准备买入股票之前,首先应对大盘的运行趋势有一个明确的判断。一般来说,绝大多数股票都随大盘趋势运行。
大盘处于上升趋势时买入股票较易获利,而在顶部买入则好比虎口拔牙,下跌趋势中买入难有生还,盘局中买入机会不多。
另外,还要根据自己的资金实力制定投资策略,是准备中长线投资还是短线投机,以明确自己的操作行为,做到有的放矢。所选股票也应是处于上升趋势的强势股。
(3)2008年地震后股票交易扩展阅读:
商品市场与股市之间的联动为何越来越剧烈。资金的作用非常大。央行不断扩大信贷规模,市场规则不健全,股市投机行为依然存在。
在实体经济还没有复苏,市场缺乏投资机会,很多资金进入股市、楼市和商品期货市场,也有一些资金在期股之间来回辗转。
从而,一方面不仅使得两个市场的联系愈发紧密,另一方面也使得两个市场的波动加剧。而且由于期货市场有做空功能。
但是股市却无法做空,一些投资者做空的动能无法释放,就可能会转移到期货市场上来抛空,以对冲股市的多头风险。
Ⅳ 如果发生大自然的灾难比如是洪水,地震了等等有哪些基金和股票涨,金融会发生怎样
自然灾害对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来说,不会改变其经济运行的基本方向,因而也不会改变股市运行的基本方向。
汶川大地震对2008年的股市运行虽然只是带来短期影响,但它引发了我们对实施巨灾金融工程的重视,从这种意义上讲,它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影响又将是深远的。
2008年5月12日,令人刻骨铭心。下午14时28分,我正在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大厦办公室中。突然,文化大厦晃动起来,持续了大约十几秒钟。过后,从网络信息中得知——四川地震、上海地震、北京通州地震。再后来,我们都知道,是四川汶川8级大地震震动了大半个中国。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类型多、发生频繁且损失最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地震、洪水、暴风等自然灾害几乎年年发生,2008年年初的雪灾、5月的大地震更是触目惊心,损失惨重。
一、即时影响:66家公司停牌
汶川8级大地震发生后的次日,川渝66家上市公司停牌,这是中国证券史上首次因灾集体停牌。之后,有超过半数的川渝上市公司公告未受地震影响,旭光股份、水井坊、四川长虹、广安爱众、金路集团等5家公司表示有损失但损失不会太大。
四川省内共有上市公司61家,当时A股总市值为5 012.23亿元,在震源200公里以内的有45家,其中31家上市公司距离汶川在100公里以内,可能受地震影响较大,而离震源较远的上市公司可能不会有太大的损失。
二、阪神之鉴
1995年1月17日凌晨5点46分,日本大阪、神户一带发生了里氏7.2级地震,这是自1923年以来在日本城市发生的最为严重的一次地震,造成了6 400余人死亡,30 000多人受伤,超过30万人无家可归。地震给日本造成的全部损失达数万亿日元。从日经225指数K线图上可以看出,地震发生的当日,日本东京股票市场只是轻微下跌,建筑等行业还出现了上涨。
不过,1月23日日经指数大幅下跌达5.6%。在地震发生后的第10天,东京股票市场蒸发市值高达10%。不过,与建筑、建材等相关的股票也涨了一阵子,其他包括公用事业和矿物相关类股票的走势也相对抗跌。接下来,日经225指数开始了一波大幅杀跌,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指数下跌超过了5 000点,见下图。
地震意外导致新加坡巴林银行倒闭。此前1月,新加坡巴林公司期货经理看好日本股市,买进大量期货合同,巴林银行因此损失14亿美元,不得不宣布破产,最终以1美元的象征性价格卖给荷兰国际集团。
历史不会重演:
一、权重不同。大阪、神户是日本重要的工业区和重要的经济中心,其制造业产值占整个日本的13%,钢铁产量占24%,机械制造业占19%。另外,其汽车零部件、化学制品、造纸、造船业等也十分发达。
在地震发生后,该地区停水断电、交通瘫痪,神户市很多中小企业房屋倒塌,而且还影响到了周边其他工业区和一些港口,对日本的整个经济都有很大的拖累,对连续三年不景气的日本经济无疑是雪上加霜。因此有专家认为,日经225指数暴跌5 000点也是对基本面的正常反映。而汶川地处中国较边远地区,在中国经济中的权重较小,其影响是局部的和结构性的。
二、日本正处于经济衰退周期,阪神地震只不过是导火索;中国经济虽然2008年会放缓,但仍然处于上升期。
采用同样的理由可以解释1998年的长江洪涝灾害、2003年的非典疫情、2008年初的南方雪灾等,它们虽然导致一些地方经济的发展暂时停滞,但只是影响了中国经济的局部和相关上市公司的业绩。
其实,中国台湾地区的一个案例也同样印证了这一判断。1999年9月21日凌晨1时47分,中国台湾地区发生里氏7.3级大地震。三周后,台湾当局公布死亡(含失踪)人数为2 378人,死亡人数最多的是台中县,为1 138人;另外,南投县死亡人数也达到了928人,一共有40 845栋房屋全倒,有41 373栋房屋损失严重。
Ⅳ 地震会导致什么股票上涨
地震会使以下股票上涨:
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厦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东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鲁抗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东方雨虹防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等。
发生地震对水泥、医疗、公路、钢铁等股票都是利好。
1.海螺水泥(600585):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最大的水泥生厂商,水泥是灾后重建的重要建筑材料。
2.京新药业(002020):主营业务包括抗感染药物。
3.鲁抗医药(600789):国家大型医药生产企业,抗生素研发、生产基地。
4.哈药股份(600664):抗感染药物是公司主要产品之一,可用于震后伤员救治。
5.震安科技(300767):震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曾用名:云南震安减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云南震安减震技术有限公司,下称:震安或者震安科技)是专业从事建筑减隔震技术咨询,减隔震结构分析设计,减隔震产品研发、生产检测、安装指导及更换,减隔震建筑监测,售后维护等成套技术为-体的高科技企业。
6.三一重工(600031) :三一集团生产挖掘机,起重机打桩机,混凝土机械,压路机等机械设备并销往全球100多个国家。
【拓展资料】
受灾害影响,地震对股市的影响肯定有,但影响程度各不相同。例如,在汶川地震期间,地震感觉很强烈,灾难更严重。2008年5月13日,沪深交易所暂停了66家无法联系到的川渝上市公司。当天在四川上市的6家公司中,有5家下跌。接下来的一个月,四川和板块股市也大幅下跌,41只股票下跌超过10%。
地震对a股的影响通常是短期和局部的。从近年来中国发生的几次大地震来看,由于情绪的影响,市场在短时间内可能会有小幅波动。但是,从很长一段时间来看,这场灾难不会对整体市场产生直接影响,而更多地取决于整体市场形势。
地震将影响地震地区企业的份额,并将对灾后重建所需的物品,如建筑材料、药品等带来好消息。重大自然灾害通常会导致短期内,股市下跌,尤其是一些直接受损的行业和上市公司。但是,通过我们的努力,我们可以将自然灾害的风险和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并尽快恢复正常的业务活动,因此对股市的负面影响往往会很快过去。此外,在救灾和灾后重建过程中,一些行业和公司也将获得一定的新需求,以提高短期内的业绩,形成短期内股市的投资热点。
地震后对药物的需求通常很大,而且供过于求。尤其是血浆和血液制品,如上市的华兰生物和天坛生物,可能不会有任何销售增长。对大型输液生产企业的需求将会增加。
保险业订单可能会增加。地震涉及到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人们经历了地震之后,保险公司将损失更多的钱,这将拖累保险股的短期趋势。但与此同时,更多的人将购买保险,保险费率将上升。
霍乱、伤寒、痢疾和破伤风等很容易在地震后地区发生。这些疾病主要通过疫苗或抗生素治疗。
客观地说,目前对相关上市公司的影响无法量化。面对大规模的灾难,制药公司通常通过捐赠药物和其他形式来展示他们的社会责任。因此,这场灾难对医药上市公司的影响也应该客观看待,而不是猜测。
Ⅵ 今天四川汶川发生7.8级大地震,请问哪位知道明天的股市会怎么走向
不会改变大盘的总体走势的。对部分板块的股票有一定的影响。
现在拿地震来讨论利好利空,个人认为是对死难者的不尊重,希望不要再讨论了
Ⅶ 股市在汶川大地震当天和次日有大幅波动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当天,股市尾盘出现跳水,次日开盘低开100多点,但随后几天指数震荡反弹,反映了地震对股市影响的短暂性。
Ⅷ 地震的发生对于股票有什么大的影响
受灾情影响,当地股票或将受到一定影响,但根据灾情影响程度不一而足。比如四川汶川地震时,震感强烈灾情较严重,沪深交易所在2008年5月13日将无法取得联系的66家川渝上市公司做停牌处理。当天有交易的6家四川上市公司,有5家下跌。随后一个月中,四川板块股票也大幅下跌,有41只个股跌幅超过10%。
地震对A股的影响总体而言是短期和局部的。从近年来国内几次较大地震来看,受情绪影响,短时间内市场或有有小幅波动,但从长周期来看,灾情并不会对大盘造成直接影响,更多的还是依赖于市场整体行情。
(8)2008年地震后股票交易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通常地震后对药物需求大,供不应求。尤其是对血浆和血液制品,如上市的华兰生物和天坛生物可能不会带来销量的增加。大输液生产企业需求将增加。
保险行业订单可能会增加。地震涉及了人身生命及财产安全,在人们经历过地震后,保险公司赔出上升,将拖累保险股的短期走势。但同时将会更多人去投保,投保率会上升。
震后地区将容易会发生瘟疫,比如包括霍乱、伤寒、痢疾和破伤风等,这些疾病主要通过疫苗或抗生素治疗。
客观来说,目前相关上市公司所受的影响还无法量化,面对大型灾难的时候,医药企业也通常会通过捐赠药品等形式来体现医药企业的社会责任,因此还应该客观看待这次灾害对医药类上市公司的影响,切勿疯狂投机。
Ⅸ 地震对股市来说是利空还是利好消息
属于利空消息。
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
地震开始发生的地点称为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称为震中。破坏性地震的地面振动最烈处称为极震区,极震区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区 。地震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
据统计,地球上每年约发生500多万次地震,即每天要发生上万次的震。其中绝大多数太小或太远,以至于人们感觉不到;真正能对人类造成严重危害的地震大约有十几二十次;能造成特别严重灾害的地震大约有一两次。人们感觉不到的地震,必须用地震仪才能记录下来;不同类型的地震仪能记录不同强度、不同远近的地震。世界上运转着数以千计的各种地震仪器日夜监测着地震的动向。
当前的科技水平尚无法预测地震的到来,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地震也是无法预测的。所谓成功预测地震的例子,基本都是巧合。对于地震,我们更应该做的是提高建筑抗震等级、做好防御,而不是预测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