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市行情 » 三胞集团股票价格
扩展阅读
买股票选择哪个证券公司 2024-11-26 01:51:41
公司被收购股票跌 2024-11-26 01:31:36

三胞集团股票价格

发布时间: 2024-09-09 05:17:24

『壹』 南京新百股吧分析讨论社区

南京新百(600682)股吧,股民朋友可以在这里畅所欲言,分析讨论股票名的最新动态。
南京新百公司于2021年12月8日收到股东银丰生物关于其所持公司部分股份解除质押及再质押登记的说明,此次解质股份3843.58万股,此次质押股数3843.58万股。安康通是南京新百下属的一家护理机构,是南京首批定点护理单位之一。
2021年年报显示,南京鑫百的主营业务为医药制造业、健康养老服务业、专业技术服务业、商品流通业和科研服务业,占比分别为32.91%、30.26%、21.51%、分别占收入的9.11%和1.12%。南京新百董事长翟凌云,男,49岁,具有硕士学位。总统,张璇,男,51岁,硕士学位。
8月8日,南京新街口百货有限公司发布了关于控股股东自愿延长解除股份出售限制的咨询通知。2018年8月14日,南京谢口百货股份有限公司以180738946股向控股股东三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购买资产,股份出售期限为36个月。南京新白向三胞集团增发股份,收购世鼎生物科技(香港)有限公司100%股权。
截至2020年10月31日,宏图地产交易目标净资产账面价值4.06亿元,评估价值19.65亿元。在亏损状态下,公司评估增值率达到384.34%。
同日,在三胞集团官网,创始人袁亚非发布“89.91% pass!”谢谢你!向政府、债权人、供应商、客户、债委会、华融及全体员工表示感谢。但这两家上市公司的股价在12月1日表现不同,ST Hongtu上涨10%,收于每股1.75元,而南京新白下跌9.84%,收于每股12.37元。作为回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致电两家上市公司,但没有得到回应。
拓展资料
根据《关于做好三胞集团债务风险化解有关工作的通知》(银保监办便函),三胞集团金融债委会于2018年9月26日成立。在三胞集团金融债委会的协调、指导下,三胞集团制定了《三胞集团有限公司重组计划(草案)》,并于近期正式提交三胞集团金融债委会第四次全体会议表决

『贰』 【专稿】匡时国际拍卖与宏图高科事件始末

一连三个问号,让曾经致力于打造“中国拍卖第一股”的匡时国际拍卖与江苏宏图高科股份有限公司之间的“恩怨”,慢慢浮出水面。

终于,这最后的一层双方“隐私”的保护膜还是在2019开年被曝光于公众。

宏图高科与匡时国际拍卖之间的“恩怨”

事件还原(step 1)

2019年1月30日,江苏宏图高科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2018年度业绩亏损公告,2018年度亏损金额达17.5-21亿元,在其后的业绩亏损主要原因“艺术品拍卖业务”中提到:受到宏观经济、外部金融环境以及自身业务调整等因素影响,匡时国际拍卖取消了北京、香港等部分场次拍卖,导致营业收入下降,同时由于租赁费及宣传费的增加,致使该公司净利润大幅下滑,无法完成2018年业绩承诺。

重点解读:

你匡时国际拍卖要对我宏图高科2018年度业绩亏损的负一定的责任。

事件还原(step 2)

但显然匡时国际拍卖对于母公司宏图高科的责任划分并不满意,旋即在2019年1月31日发出声明:

匡时国际2018年度业绩下滑完全系受累于宏图高科:匡时国际因宏图高科的债务危机受牵连而被法院查封资产、冻结银行账户,公司的正常经营活动受到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此外,匡时国际还因宏图高科的债务危机而遭遇前所未有的客户信任危机,商业信誉严重受损。

匡时国际拍卖在2019年1月31日发出的“澄清声明”一文,迅速引发业内关注

在这份澄清声明中,匡时国际拍卖另曝出宏图高科非但影响了公司的业绩和商业信誉,更是违约在先,并未按照协议约定支付匡时文化、董国强相关款项。并且早在这件事情被曝光媒体之前,匡时拍卖创始人董国强早在2018年11月28日一纸诉状把宏图高科告上了法院(目前正在诉讼阶段)。

重点解读:

你宏图高科连累了我匡时国际拍卖的业绩和名声,不按照约定支付款项,现在还倒打一耙。

那么,从立志打造“中国拍卖第一股”到今天的公开“互撕”,究竟发生了什么?

事件还原(step 3)

2016年3月4日,率先有媒体曝出三胞集团旗下江苏宏图高科股份有限公司拟以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匡时文化、董国强合计持有的匡时国际10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

2016年4月10日,宏图高科发布资产收购预案:拟以13.01元/股发行合计2.08亿股,合计27亿元收购上海匡时文化艺术股份有限公司、董国强持有的匡时国际100%股权。

2016年12月6日,在最终的收购资产公告中,宏图高科表示为了实现公司多元化发展战略,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公司拟以自有资金收购匡时文化和董国强合计持有的匡时国际100%的股权,拟以22亿元现金完成购买,收购完成后匡时国际将成为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自此,匡时国际拍卖成为国内首家登陆A股的拍卖公司,成为2016年度资本与拍卖领域最值得关注的超级新闻。

但其中有三个关键点值得注意:

1、从匡时国际拍卖最初曝光的估值27亿元到最终的22亿元,在名为北京北方亚事资产评估事务所所出具的估值报告中,核实匡时国际彼时资产账面、负债账面以及净资产账面等维度,最终确定宏图高科收购匡时国际拍卖100%股权的交易价格为22万元,这中间5亿元的缩水被认为是资本及拍卖市场的调整。

2、宏图高科与匡时文化与董国强签订了相关的对赌协议,100%股权的22亿元现金被分为四期支付给匡时文化和董国强,其中匡时文化与董国强首期13.2亿元转让款全部用于购买宏图高科股票,但同时也约定匡时国际拍卖未来三年(2017年、2018年、2019年)必须完成约定的年度净利润(其中2017年度为1.6亿元)。

3、匡时国际拍卖是否完成了2017年度及2018年度的业绩对赌协议?这是目前造成双方争执的核心点。

首先,宏图高科拍卖在2018年度业绩亏损报告中声明,匡时国际拍卖未完成2018年度业绩承诺,并指出经过减值测试,宏图高科拟计提资产减值约8亿元。

但是,匡时国际拍卖随后指出,2017年度匡时国际扣除非经常性前后的净利润取低值计算的实现1.623亿元,达到并完成了该年度的年度净利润1.6亿元的业绩承诺,并且宏图高科在2017年度报告中都有说明。在匡时国际完成首年度的承诺利润后,宏图高科应该在2018年4月21日前支付2.86亿元的100%股权交易的第二期对价,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宏图高科并未完成约,开始出现违约情况。

第二次的违约出现在匡时文化与董国强多次催讨之后,宏图高科表示资金困难并无力支付这2.86亿元,并提出取消对赌条款、返还40%股权的要求以解脱债务,匡时文化与董国强选择接受这一建议,并且签订了相关补充协议。但事实是,宏图高科再次违约,并未返还匡时文化与董国强那40%的股权。

重点解读:

宏图高科因为自身的债务危机,没有能力支付给匡时文化与董国强相关的款项,并和两者商量了planB,但即便如此也没有完成B计划内的承诺。

匡时国际拍卖认为,早在2017年度完成协议约定利润之后,宏图高科接二连三违约,现在拿2018年度业绩亏损来说事儿。

那么,从2016年12月6日之后,匡时国际拍卖被收购之后,是否出现了所谓的取消拍卖场次及增加其他费用等情况?

上海匡时首拍于2017年秋举行

如果从2017年春拍开始计算,匡时国际拍卖应该包括北京匡时每年春秋两季拍卖、北京匡时每年夏拍及迎春拍(俗称小拍)、上海匡时每年春秋两季拍卖(2017年11月首拍)以及匡时香港拍卖每年春秋两季拍卖,共计15场拍卖。

匡时香港拍卖现场

但在所能查看到匡时国际拍卖2017-2018年度拍卖中,合计举行了11场拍卖,其中取消了北京匡时2017年夏拍、2018年迎春拍、2018年夏拍、匡时香港2018年春拍等4场拍卖。但值得注意的是,首先在匡时国际拍卖与宏图高科的协议中并未标注每年有确定的拍卖场次,仅是以年度业绩来考核,减少场次并不代表着一定会降低利润;其次受到经济大环境以及艺术品拍卖行业生态环境的影响,2017年及2018年仅在拍卖重镇就出现了中小拍卖公司暂停拍卖的情况,这也被认为是各拍卖行降低成本的必要选择。

匡时拍卖在逐步减少的纸质图录的印刷

谈及成本,就出现了宏图高科指出匡时国际拍卖非但没有实现约定盈利,甚至出现了成本增加,比如租赁场地以及推广宣传费用等。但长期跟踪匡时拍卖来看,仅以2017年及2018年度来看,匡时国际拍卖相反是在不断的采取降低成本的做法:首先是减少了纸质图录的印刷及套数,这项投入被认为是传统拍卖公司在推广宣传中最大的支出;其次取消了此前大力推广的艺术体验季等预展期间的嘉年华以及“匡时汇”等项目;再次预展期间的场地搭建较之以往,明显出现降低成本简化搭建的行为;另外也逐步减少和取消在相关媒体及平台中的广告投入。

曾经匡时拍卖大力推广的艺术体验季项目目前是停止状态(资料图片)

考虑到艺术品拍卖领域在近几年来的持续低迷,各大拍卖公司在征集和招商以及交割等方面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难度,匡时国际拍卖作为国内第三大拍卖公司,同样不可避免的遇到这些问题,导致了年度业绩的浮动。

从2009年度开始,彼时的北京匡时拍卖年度成交总额突破十亿元,此后在调整中也是节节高升,到2016年度最高峰时期年成交额超52亿元,而后开始出现浮动,其中2017年全年成交总额达45亿元,此时以成交总额来看,匡时国际拍卖依然处于国内第三大拍卖公司的位置。但时间来到2018年度,匡时国际拍卖出现了收购以来的首次波动,春拍取得15亿元成交总额,但秋拍时缩水严重,北京匡时拍卖仅获得不足8亿元的成交。这也直接导致了匡时国际拍卖未完成与宏图高科协议约定的净利润。(备注:目前尚未看到匡时国际2018年度成交总额相关公告)

再来看宏图高科在与匡时国际拍卖完成收购之后的业绩,从2010年开始,宏图高科每年营业总收入平均在163.25亿元,净利润收入平均为3.5亿元,其中净利润收入为近8年来的最高,达到6.08亿元,而其中匡时国际拍卖完成了1.623亿元,占据其中的26.6%。

所以,在宏图高科2018年度业绩亏损说明中,占据近三分之一业绩的匡时国际拍卖没有完成约定的业绩,自然就被宏图高科认为是亏损的原因。

那么造成匡时国际拍卖没有完成2018年度业绩的原因除了经济环境和拍卖行业自身调整之外,匡时国际拍卖所发声明中的“业绩下滑完全系受累于宏图高科”具体是指什么呢?

据相关媒体报道显示,2018年度第三季度开始三胞集团就出现了债务危机,三胞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宏图高科一直备受困扰。2018年12月11日、12日宏图高科连续发布公告称,公司2015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2018年度第二期超短期融资券未能按期兑付。究其原因,则是受到控股股东三胞集团流动性风险的影响,宏图高科目前部分资产被冻结,导致流动资金紧张,使宏图高科不能按时足额兑付。

而作为宏图高科控股的子公司匡时国际拍卖则是受到相关的财务冻结等影响,导致拍卖业态中正常的交割等受限,失信于委托方以及买受人,致使正常拍卖陷入僵局。

以上,宏图高科与匡时国际拍卖之间的恩怨全然明朗。

但对于匡时国际拍卖,在经历了2017年度A股拍卖公司风光,旋即陷入2018年度的困顿,曾经带给拍卖业态无数成功案例的匡时拍卖,令人担忧。

作为一家成立十多年的传统拍卖行业,作为创始人的董国强对于北京匡时拍卖倾注了所有的心血,从凡事的亲力亲为,图录、征集、招商、预展、拍卖,董国强堪称为最勤奋的拍卖人,逐步把北京匡时拍卖塑造为国内第三大拍卖公司,在这个过程中了,见证和培养了中国本土藏家群体的崛起,同时也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拍卖人才。

对于大众所关心的匡时拍卖的业绩,我们更愿意回顾董国强和他的匡时拍卖带给业内的无数创新和纪录。

首先以业务框架来看,匡时拍卖早期以书画拍卖为重点,其中在古代书画领域内更是一度占据业绩第一的成绩,提出“学术派才是实力派”这一观点,尤其是在书法领域内深耕,引发了全行业乃至全社会对于书法的关注,而后成功打造了澄道与畅怀这两个拍卖标杆夜场,先后创造了八大山人、张大千、乾隆书法、王铎、蒋廷锡、吴镇等名家的拍卖最高价纪录。

由匡时拍卖策划的“过云楼”藏书拍卖堪称拍卖界内值得铭记的大事件之一

在古籍拍卖领域内,匡时拍卖在2012年度成功策划了过云楼藏书拍卖,随后了举办的梁启超档案、北宋刻本《礼部云略》等一系列重要的古籍文献拍卖,从而树立了新的古籍市场的标杆,直接推动了古籍文献的市场与研究。

瓷器杂项领域内,匡时拍卖则是不断推陈出新,以宫廷艺术和瓷器、玉器为核心,在国内率先推出佛像、铜炉、古琴和宫廷艺术品的专场拍卖,创造了乾隆青花瓷器、清代翡翠、田黄、铜炉等多项成交纪录。

匡时拍卖预展同时也在承担着大众艺术普及和教育的社会责任

艺术品拍卖本来是极为小众与高端收藏群体的行为,但依托于匡时拍卖及各大拍卖行的不断尝试,每一季的拍卖预展早已经成为艺术教育及普及的重要途径,艺术品拍卖也在不断的承担起社会教育的责任。

这正是拍卖行商业属性之外,给予大众的艺术回馈,匡时拍卖,正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但今天的匡时拍卖,却面临着成立以来最大的一次挑战,自然牵动全行业的心。

『叁』 这是哪支股票

600122 宏图高科

1 业绩爆增500%
2 新近基金及券商,筹码集中
3 公司拥有华泰证券147618708股股权,占总股本3.28%。以100万元投资恒泰保险经纪公司,占3.33%。
4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预测,“十一五期间”我国对光电线缆的年需求量将达到2000亿元,这为公司提供了难得发展机遇。公司将加大西南地区光电线缆市场的开拓和对周边地区辐射力度。
5 投资房地产:公司通过股改注入源久房地产97.11%股权,该公司主要资产为宁南新区8号地块,占地约280亩,项目工程将分为住宅楼、景观及配套设施建设,工程分三期完工,一期13200平方米多层住宅,50000平方米小高层住宅;二期63160平方米小高层住宅,5000平方米商业;三期56250平方米低层住宅,1200平方米会所及配套,新区一期规划已完成。将加强在南京都市圈房地产业地位。
6 2008年2月26日公告,股东大会同意非公开发行8000万股-12500万股,
公司向三胞集团、南京盛亚、江苏苏豪和银威利等四家确定对象非公开发行股票的发行价格不低于16.21元/股。

『肆』 【WeNews】三胞债务重组方案出炉 650亿元金融债务如何化解

信达提供百亿资金支持、南京地方政府给予三胞集团的土地变性政策支持,将是撬动重组的重要杠杆;袁亚非仍有机会东山再起

【本文来自财新传媒在微信平台的新媒体单品  WeNews  “ 金融人·事 ” ,独家可靠,配置专业音频,工作日更新,线上订阅后可获每日特快价值专递】

债务危机爆发两年多后,南京民企三胞集团的债务重组进度有所加快(参见财新我闻|金融人·事2018年9月28日 “三胞集团袁亚非的激进扩张失败  什么样的困境企业值得救? | 债市爆雷调查之六” )。

据财新记者了解,三胞集团债务重组的第一稿方案已经出炉,并在近期发给三胞集团的主要债权银行和机构进行了一轮反馈。

“一稿方案出来以后可能根据债委会反桥陪馈的主要情况,还会有些微调,但大体应该不会变了。银行普遍的反馈挺好。”一位接近三胞集团的知情人士称。

按照债务人三胞集团在重组方案中提供的数据,截至2020年3月31日,三胞集团及控股的两家上市公司南京新百、宏图高科等关联方的整体金融有息负债规模合计约712.43亿元,其中南京新百(600682.SH)负债约16.57亿元、*ST宏图(600122.SH)负债约44.82亿元,三胞集团需解决的金融有息负债总额为651.07亿元,本次重组针对的是三胞集团层面的债务。

根据此次重组方案披露,三胞集团的金融债务涉及到了130余家各类金融机构。根据财新记者此前报道,2018年6月,由于此前几年激进收购了数百亿零售和医药健康资产,叠加金敏携蠢融去杠杆和资本市场的多轮下挫,三胞集团的债务危机全面爆发。其中债权本金较大的有中信系(中信银行、中信证券、中信信托)约70亿元,此外本地银行南京银行约有50亿元。

据称由于当地的省市政府对于纾困重组方案比较支持、同时方案有围绕着土地变性开发作为撬动以及近期资本市场回暖,令三胞旗下的股票资产市值回升,主要的债权银行和机构对重组方案还比较认可。

“我们看下来感觉是还可以,债权是足额清偿不打折,至少比彻底烂掉的一些企业好。”一位三胞集团债券的高收益债投资人对财新记者称。

不过前述接近三胞的人士也称,针对后续调整过的方案可能还将在8月底开一次债权人大会进行沟通,并给债权机构一定的决策时间,真正落定的时间还未可知。

财新记者就三胞的债务重组情况联系了三胞集团金融债委会的主席行南京银行,对方表示还不方便对这一方案发表意见。三胞集团实际控制人袁亚非则对财新记者称,债委会对重组方案有保密要求,暂时不能接受采访。

I.  分8年还清约465亿债务

根据财新记者看到的此次重组方案,三胞集团的全部金融债权中普通债权有464.59亿元(包括债券类债权47.06亿元),按照重组方案将分8年至2028年才能全部还清,而且还款隐档安排主要集中在后四年。不到14亿元的个人债务将优先得到偿付。超过160亿元的有抵押的债权,以相应资产处置偿债;不足部分按照普通债权的方案执行。

重组方案还提到,偿债资金来源主要为四个方面:一是联合纾困方提供的纾困资金,“资金纾困方”直接提供的纾困资金和“土地纾困方”实施四块土地开发后形成相应开发收益。上述联合纾困方就是中国信达和南京地方政府。方案的实质,是地方政府提供土地变性的政策支持,而中国信达提供纾困资金,用于土地收购和开发。二是处置三胞集团及关联方资产的回笼资金。三是三胞集团存量业务和新增业务经营的盈余资金。四是持续运营资产的价值。

“还款期限上基本是分成三条线,一部分是个人的,10万元以下部分先全额清偿,剩余的部分之后24个月清偿;第二个就是有抵质押的债务;第三个就是普通债权。”前述债券投资人形容。

根据财新记者看到的重组方案,三胞集团651.07亿元的债务被分为三类(10.71亿元共益债务和重组费用在下文未体现):第一类是涉个人敏感债权组,涉及11个金融产品,合计债权约13.76亿元,偿还期限是在纾困资金到账后一个月内,十万元以下本金全部清偿,剩余超出部分将在首期款支付之日起两年内,每六个月还25%逐步还清。

这部分涉及到个人的债权整体规模不大。据财新记者此前了解,主要是三胞曾通过包括立马理财、凤凰金融等一些互金平台发过理财产品。

第二类有财产担保债权组合计债权约 162.02亿元(本金不调整,利息调整为2%的年利率)。其中涉三胞集团持有南京新百公司或宏图高科股票质押担保的债权约101.92亿元,这部分被称为是“留待增值后处置财产对应债权”,约定是在8年内处置,同时可以按照普通债权受偿方案获得受偿;剩余的60余亿则为可处置财产对应债权,约定是三胞在3年内完成处置,不足部分按照普通债权在8年内清偿。

第三类债权为464.59亿元的普通债权(本金不调整,利息调整为2%的年利率)。偿债方案约定是在8年内还清,其中重组计划实施三年内(2021年-2023年)

“统一偿债资金额”不得低于25亿元,实施第五年至第七年(2025-2027),每年“统一偿债资金额” 分别为50亿元、75亿元和150亿元,实施第八年(2028年),三胞集团清偿全部剩余本金。 

II.   偿债资金何来?

从重组方案和财新记者的采访情况来看,三胞集团最主要的偿债资金将来源于四块土地的运作开发和三胞集团存量资产处置。

2020年5月,此前重组进展一直波澜不惊的三胞集团突然颇为高调地对外表示,中国信达江苏省分公司与三胞集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中国信达将向三胞集团提供规模近百亿元的流动性支持,债务重组启动在即。

据财新记者了解和重组方案显示,中国信达的流动性支持集中在三胞集团对南京四块土地的收购开发。这一围绕着四块土地的收购开发项目和信达的资金支持被视作是对整体方案的撬动。但重组方案也披露,地方政府的“土地纾困政策”需要以各债权人就重组达成一致意见为前提 ,而信达资产的资金提供则需要以土地纾困政策支持为保障。

“核心就是三胞有个土地改制的机会。它本来有块科研用地,当初债务危机发生的时候先把它给了政府,然后政府给了三胞约20多亿元,结果当时三胞也没救回来。现在政府想先让它把这钱还回来,政府再把这块科研用地还给三胞,然后帮它改制成住宅造房子卖,就是这个逻辑。”前述高收益债投资人说道,现在信达相当于就是给钱让三胞把土地买过来,剩下的钱再用来开发。

据了解,这一土地纾困的计划最晚在2019年9月就已开始在投资者人中流传,之前据称是一直卡壳在“三胞没钱把地买回来”,三胞方面也找过不少资金提供方接洽。

重组方案显示,纾困方案中的房地产项目公司将对应开发四块土地,分别位于南京板桥、江宁、(三胞)总部和汤山,四块土地将都会涉及到土地变性的操作。前述投资人所提到的科研用地据称是其中位于板桥地区的土地,是四块土地中最大最主要的一块,面积约有750亩。

重组方案还提到,四块土地运作回款扣除战投(即信达)融资本息以及政府投资本息后的剩余价值将用于三胞的整体债务清偿,方案预计到2024年土地开发项目可以进入集中回款期。

从重组方案来看,处置存量资产是三胞集团偿债的另一块主要来源。按照重组方案所称,资金来源之一是清理处置南京国际金融中心(IFC)物业、王府井(600859.SH)股票等在内的非主业资产38项,该等资产初步估值总价值约199.30亿元。非主业资产包括不动产、金融资产、长期投资等。

“对于三胞来说,这个方案的核心就是保留一部分核心资产——南京新百和宏图三胞两家上市公司的股票和对应的医疗资产,其他的像不动产等资产都是列在出售计划里的。”前述接近三胞集团的人士说道。

受益于“免税概念”,三胞集团子公司为第二大股东的王府井股票上半年曾一度被热炒,股价从2020年4月份的11元/股左右涨至最高的接近73元/股,目前在54元/股左右。截至一季度末,三胞持有王府井8732.59万股(持股比例11.25%),为后者的第二大股东,以此计算,所持股票市值约为47亿元。

从重组方案以及财新记者此前对袁亚非的采访来看,两家上市公司的控股权以及中国脐带血库(CO.US)的65.4%股权、natali(三胞此前收购的位于以色列的一家远程养老服务公司)、丹瑞公司、徐州肿瘤医院、安康通等医疗资产都为“非卖品”。重组方案甚至还畅想了将中国脐带血库等资产注入上市公司以提升股票价值的计划,不过这些医疗资产经营前景还未可知。

2018年12月的一次采访中,财新记者曾问过袁亚非是否考虑过出售医药资产,毕竟这是过去几年三胞集团对外收购投入最大的板块。而袁亚非则斩钉截铁地表示,没想过卖这块资产,“它是我们的主业,卖了那今后做什么呢?”■

主播: 李明明

图片: 视觉中国

线索: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