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股利政策对股价的影响对市场波动有什么影响
股利政策对股价的影响是客观正面的,对市场波动有协调作用。
股利政策的差异是反映公司质地差异的极有价值的信号。但在实际投资中,发现证券市场也存在一些股利支付率较高的公司股价表现平平,股票长时间遭到市场的冷落的情况;而一些大比例送股的公司,在送股消息出台前或出台后股价却大幅度攀升。
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公司可以通过股利政策向市场传递有关公司未来获利能力的信息,从而会影响公司的股价。
(1)股利政策对股票价格波动性的影响扩展阅读:
股票红利使股东手中的股票在名义上增加了,但与此同时公司的注册资本增大了,股票的净资产含量减少了。但实际上股东手中股票的总资产含量没什么变化。由于要在获得利润后才能向股东分派股息和红利。
但年度中期分派股利不同于年终分派股利,它只能在中期以前的利润余额范围内分派,且必须是预期本年度终结时不可能亏损的前提下才能进行。
㈡ 股利政策会不会影响公司价值和股东财富
股利政策的变化会影响公司的价值以及股东的财富,这个其实是会有的,但是这个影响没有一个确定的说法。是说正向的影响大还是反向的影响大,因为这个如果利用的好的话,正向的影响是占大多数的,虽然公司大盘里面的资金少了一部分,但从公司长远发展的角度来说这是好事情。
如果不把这个钱分配给持股者,也就是说不进行股利分配,把钱留在公司,那公司能有更多的钱,这一点是肯定的。公司有更多钱的情况下,无论是扩展自己的生产设备,进行更大规模的营销,还是说把钱更多的投入到研发里面都可以,这些方面有一个方面做得好,对于企业的价值增长都是有好处的,企业发展的越来越好了,公司的股票自然也就值钱了,那公司的价值和股东的财富自然就多了。
㈢ 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及其选择
有很多因素都会影响到股利政策的制定 ,以下是我整理的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及其选择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及其选择
一、股利发放的限制条件
1.法律性限制。法律为股利政策限定了一个范围 ,在这个范围内 ,决策者再根据其他因素决定其具体的股利政策。法律对股利政策的规定是很复杂的 ,国与国之间的条例也有差别。如美国法律对股利分配的规定有三项原则 :①股利必须从公司现在或过去的盈利中付出 ;②股息不可用公司的资本支付 ;③当公司的债务超过其资产 ,而无力偿付债务时 ,公司不得派发股息。除此之外 ,一些国家为了防范企业低额发放股利而超额积累利润 ,帮助股东避税 ,往往从法律上规定超额累积要加征额外税款。我国目前有关的法规没有关于超额累计利润的限制 ,对股利发放的规定 ,与美国基本相同。
2.契约限制。当公司通过长期借款、债券、优先股、租赁合约等形式向外部筹资时 ,常应对方要求 ,接受一些约束公司派息行为的限制条款。例如规定只有在流动比率和其他安全比率超过规定的最小值后 ,才可支付股利。优先股的契约通常也会申明在累积的优先股股息付清之前 ,公司不得派发普通股股息。这些契约的限制都将影响公司的股利政策。确立这些限制性条款 ,限制企业股利支付 ,其目的在于促使企业把利润的一部分按有关条款的要求进行再投资 ,以增强企业的经济实力 ,保障债款的如期偿还。
二、企业内部因素的影响
1.变现能力。公司的变现能力是影响股利政策的一个重要因素。公司资金的灵活周转是企业生产经营得以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公司现金股利的分配自然也应以不危及企业经营资金的流动性为前提。如果公司的现金充足 ,资产有较强的变现能力 ,则支付股利的能力也比较强。如果公司因扩充或偿债已消耗大量现金 ,资产的变现能力较差 ,大幅度支付现金股利则非明智之举。由此可见 ,企业现金股利的支付能力 ,在很大程度上受其资产变现能力的限制。
2.筹资能力。公司如果有较强的筹资能力 ,则可考虑发放较高股利 ,并以再筹资来满足企业经营对货币资金的需求 ;反之 ,则要考虑保留更多的资金用于内部周转或偿还将要到期的债务。一般而言 ,规模大、获利丰厚的大公司能较容易地筹集到所需资金 ,因此 ,它们较倾向于多支付现金股利 ;而创办时间短、规模小、风险大的企业 ,通常需要经营一段时间以后 ,才能从外部取得资金 ,因而往往要限制股利的支付。
3.资本结构和资金成本。公司债务和权益资本之间应该有一个最优的比例 ,即最优化资本结构 ,在这个比例上 ,公司价值最大 ,资金成本最低。由于股利政策不同 ,留存收益也不同 ,这便使公司资本结构中权益资本比例偏离最优资本结构 ,从而对公司股利政策的选择产生制约。另外 ,不同的股利政策还会影响公司的未来筹资成本。留存收益是企业内部筹资的一种重要方式 ,同发行新股或举债相比 ,成本较低。但股利支付与企业未来筹资成本之间存在着矛盾 ,这就要求企业的财务人员权衡股利支付与筹资要求之间的得失 ,制定出适合企业实际需要的股利政策。
4.投资机会的制约。从股东财富最大化出发 ,企业之所以能将税后利润部分或全部留下来用于企业内部积累 ,其前提是这一部分属于股东的净收益 ,可以使股东获得高于股东投资必要报酬率的再投资收益。因此 ,如果公司有较多的有利可图的投资机会 ,往往采用低股利政策。反之 ,如果它的投资机会较少 ,就可采用高股利政策。
三、股东因素
1.股权控制要求。如果公司大量支付现金股利 ,再发行新的普通股以融通所需资金 ,现有股东的控股权就有可能被稀释。另外 ,随着新普通股的发行 ,流通在外的普通股股数必将增加 ,最终会导致普通股的每股盈利和每股市价下降 ,从而影响现有股东的利益。2.所得税负。公司股东大致有两类 :一类是希望公司能够支付稳定的股利 ,来维持日常生活 ;另一类是希望公司多留利而少发放股利 ,以求少缴个人所得税。因此 ,公司到底采取什么样的股利政策 ,还应分析研究本公司股东的构成 ,了解他们的利益愿望。
四、其他因素
1.通货膨胀因素。通货膨胀使公司资金购买力下降 ,维持现有的经营规模尚需不断追加投入 ,则需要将较多的税后利润用于内部积累。历史成本会计模式所确定的税后利润是以财务资本保全为基础的 ,在通货膨胀严重时期 ,以此为标准进行的税后利润分配必然使公司实物资本受到侵蚀 ,这时 ,采取相对较低的股利发放政策是必要的。
2.股利政策的惯性。一般而言 ,股利政策的重大调整 ,一方面会给投资者带来企业经营不稳定的印象 ,从而导致股票价格下跌 ;另一方面股利收入是一部分股东生产和消费资金的来源 ,他们一般不愿持有股利大幅波动的股票。因此 ,公司的股利政策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总之 ,确定股利政策要考虑许多因素 ,而这些因素之间往往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 ,其影响也不可能完全用定量方法来分析。所以 ,股利政策的制定主要依赖对具体企业所处的具体环境进行定性分析 ,以实现各种利益关系的均衡。
股利政策的类型
1.剩余股利政策
(1)含义:是指在公司有着良好的投资机会时,根据一定的目标资本结构,测算出投资所需的权益资本,先从盈余当中留用,然后将剩余的盈余作为股利予以分配。
(2)特点
优点:采用剩余股利政策的根本理由在于保持理想的资本结构,使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低。
【提示】股利是利润和未来投资机会的函数,股利额不稳定。
(3)利用剩余股利政策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一,关于财务限制
资本结构是长期有息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比率,不是资产负债率不变。
分配股利的现金问题,是营运资金管理问题,如果现金存量不足,可以通过短期借款解决,与筹集长期资本无直接关系。
第二,关于法律限制
法律的这条规定,实际上只是对本年利润“留存”数额的限制,而不是对股利分配的限制。
第三,限制动用以前年度未分配利润分配股利
限制动用以前年度未分配利润分配股利的真正原因,来自财务限制和采用的股利分配政策。只有在资金有剩余的情况下,才会超本年盈余进行分配。超量分配,然后再去借款或向股东要钱,不符合经济原则。因此,该公司不会动用以前年度未分配利润,只能分配本年利润的剩余部分给股东。
第四,注意是针对事后的利润分配还是事前的利润分配规划
2.固定或持续增长的股利政策
(1)含义:将每年发放的股利固定在一个固定的水平上并在较长的时期内不变,只有当公司认为未来盈余将会显著地、不可逆转地增长时,才提高年度的股利发放额。
(2)特点:
优点:
① 稳定的股利向市场传递公司正常发展的信息,有利于树立公司良好的形象,增强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稳定股票的价格。
② 有利于投资者安排股利收入和支出。
缺点:
①股利支付与盈余脱节。
②不能像剩余股利政策那样保持较低的资本成本。
3.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
(1)含义
该政策是公司确定一个股利占盈余的比率,长期按此比率支付股利的政策。
(2)特点
优点:能使股利与公司盈余紧密地配合,以体现多盈多分,少盈少分,无盈不分的原则。
缺点:各年的股利变动较大,极易造成公司不稳定的感觉,对稳定股票价格不利。
4.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
(1)含义:该股利政策是公司一般情况下每年只支付固定的、数额较低的股利;在盈余较多的年份,再根据实际情况向股东发放额外股利。但额外股利并不固定化,不意味着公司永久地提高了规定的股利率。
(2)采用该政策的理由:具有较大灵活性;使一些依靠股利度日的股东每年至少可以得到虽然较低但比较稳定的股利收人,从而吸引住这部分股东。
㈣ 股利政策对企业价值影响有哪些方面
四个方面分别探讨股利政策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一、是否支付股利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一鸟在手”理论尽管不够完善,但是这个理论和大多数股票投资者更倾向于获得股息收入的现实情况相吻合。股票投资者购买股票是为了获得股息,企业支付股利就会减少投资该公司股票的风险,收益稳定、风险小股票价格就会上升,企业就能筹集到更多的资金,那么企业价值就会得到提升。
另外根据信号传递理论,企业的股利支付会影响投资者对企业未来的预期,从而影响企业股票价格,进而对企业的价值造成影响。纵观国内外证券价格在股利宣告日的变化,可以发现,股利的宣告发放通常会引起股票价格的波动。
由此可见,股利的支付使投资者获得更加稳定的收益,降低投资该公司股票的风险,并能够向股票投资者传递公司经营状况良好的积极信号。但是是否支付股利还要看公司的盈利状况,如果公司本身经营状况不好但依然支付股利,就有可能造成公司资金紧张,影响公司的继续运营甚至导致公司破产。所以股利支付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是综合的。
二、股利支付方式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股利支付能够给投资者传递积极的信号,但是股利支付方式的不同形式对企业价值产生影响的作用机理是不同的。股利支付方式主要有现金股利、股票股利两种。股票投资者进行投资的目的是要获得收益,包括获得当期收益和获得未来收益的预期。发放现金股利使投资者获得当期收益,降低了投资的风险,从而获得投资者的青睐,引起股票价格和企业价值的上升,但现金股利的支付只能反映企业过去的经营成果,却较少反映企业未来的成长性,而发放股票股利股票投资者虽然不能获得当期收益,但却能反映企业具有良好的成长性,股票投资者可以获得未来收益的预期。如果股票投资者更加青睐于获得未来的预期收益那么就会投资于发放股票股利的企业,从而引起该企业股价上涨,进而引起企业价值的上升。
三、股利支付水平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企业向股票投资者支付股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投资者和管理层的利益冲突。一方面企业股利的支付会降低留存资金,即管理层所能够控制的资金减少,从而可以防止管理层对职权的滥用。另一方面企业要实现进一步的发展就必须从企业外部筹集资金,那么相关的监管部门、新的债权人和投资者便成为了新的企业监管者,更多的监督使企业的代理成本降低,管理层对投资者利益的损害将被降低,企业价值得到提升。股利支付信息发出的信号具有“低噪音”的特点,企业股利支付水平越高,支付信息向股票投资者所传递的信号越利好,越能说明企业的经营状况良好。同时股利支付水平越高股票投资者所承受的风险越小,越能获得投资者的青睐,从而使股价上涨、企业价值上升。
企业支付股利会使企业价值得到提升,但是是否股利支付越多企业价值提升越大?股利支付过多会导致企业留存资金的不足,那么企业继续运营所需资金就要从外部筹集,而无论是债务融资还是权益融资都是需要付出融资成本的,不能及时获得所需融资或者过高的融资成本将会影响企业的经营,从而给企业带来危机。
由此可见,股利支付水平高有助于企业价值的提升,但股利支付水平并非越高越好,进行股利支付的前提是要保证企业未来的发展拥有充足的资金,要避免由于股利的支付给企业造成经营困难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四、连续支付股利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基于信号传递理论,支付股利的信息作为一种有效传递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信号,可以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和盈利能力。如果股利支付水平呈现大幅波动,会给投资者传递出企业经营状况不确定性的信息,由于投资者是厌恶风险的,同样的,投资者也会对企业的未来发展持怀疑态度,此时投资者觉得该企业面临较高的经营风险,那么投资者将选择抛售该企业的股票,导致上市公司融资困难,影响企业的未来发展;如果企业选择连续支付的股利政策,则表明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稳定、经营状况健康良好、所面临的风险也都是可控的,另一方面稳定的股利支付也意味着投资者会得到源源不断的股息收益或是红利,该公司的股票受到更多投资者的追捧,企业价值上升。
由于大多数的投资者都属于风险厌恶类型,股利的大幅度波动通常会使投资者认为企业经营状况不稳定,投资风险较大,从而造成投资者谨慎投资,股价下跌,企业融资困难,影响企业经营发展,进而使企业价值降低。由此可见企业保持稳定的股利政策将有助于企业价值的提升。
㈤ 为什么股利政策会影响股价,为什么股利政策会影响股价
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公司可以通过股利政策向市场传递有关公司未来获利能力的信息,从而会影响公司的股价。
股利政策种类:现金股利(发放过多影响资金周转股价下跌);股票股利(大比例股票股利的发放引起股价的变化,小比例则不会);股票回购(一般情况下是抑制股价暴跌,刺激股价回升)。
股票分割(在不增加股东权益的基础上增加股票数量,降低了股票交易价格,提高了流通性,有利于股价上升。)
(5)股利政策对股票价格波动性的影响扩展阅读
对于市场上的投资者来讲,股利政策的差异或许是反映公司预期获利能力的有价值的信号。如果公司连续保持较为稳定的股利支付水平,那么投资者会对公司未来的盈利能力与现金流量抱有乐观的预期。如果公司的股利支付水平突然发生变动,那么股票市价也会对这种变动作出反应。
由于股票价格要受到诸如公司经营状况、供求关系、银行利率、大众心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波动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正是这种不确定性,有可能使股票投资者遭受损失。价格波动的不确定性越大,投资风险也越大。因此,股票是一种高风险的金融产品。
㈥ 股利政策的优缺点
股利政策是指公司股东大会或董事会对一切与股利有关的事项,所采取的较具原则性的做法,是关于公司是否发放股利、发放多少股利以及何时发放股利等方面的方针和策略,以下是我整理的股利政策的优缺点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股利政策的优缺点
股利政策的类型以及优缺点
1、剩余股利政策:在企业有良好投资机会时,根据公司设定的目标资本结构(在此资本结构下,综合的资本成本将降到最低水平),确定目标资本结构下投资所需的股东权益资本,先最大限度地使用保留盈余来满足投资方案所需的所有者权益资本,然后将剩余的盈余作为股利发放给股东。
【优点】有利于公司保持理想的资本结构,充分利用筹资成本最低的资金来源,使综合资金成本降至最低。
【缺点】会造成股票价格波动
2、固定股利政策:企业将每年发放的股利固定在一定的水平上,并在一定时期内保持不变
【优点】
(1)有利于树立公司良好的形象;
会造成股利的支付与盈余脱节,当企业盈余较低时,仍然要支付固定的股利,这可能导致资金短缺,出现财务状况恶化。
(2)有利于投资者安排股利收入和支出;
(3)有利于向市场传递企业正常发展的信息,稳定股票价格。
【缺点】
会造成股利的支付与盈余脱节,当企业盈余较低时,仍然要支付固定的股利,这可能导致资金短缺,出现财务状况恶化。
3、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企业确定一个股利占盈余的比例,即股利支付比率,并在一定时期保持不变。
【优点】发放的股利随着企业经营业绩的好坏而上下波动,体现了“多盈多分,少盈少分,不盈不分”的原则。
【缺点】导致各年股利不稳定,波动较大,不利于稳定股价,容易使股东产生企业发展不稳定的感觉。
4、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企业在一般情况下,每年发放数额较低的股利,当盈余较多时,企业再根据实际盈余向股东发放额外股利的政策。
【优点】
(1)有利于公司灵活掌握资金的调配;
(2)有利于维持股价的稳定,从而增强股东对公司的信心;
(3)有利于吸引那些依靠股利度日的股东,使之每年可以得到比较稳定的股利收入。
【缺点】无
股利政策理论
传统理论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学者们研究股利政策
理论主要关注的是股利政策是否会影响股票价值,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一鸟在手理论、MM股利无关论和税差理论,这三种理论被称为传统股利政策理论。
"一鸟在手"理论
"一鸟在手"理论源于谚语"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该理论最具有代表性的著作是M.Gordon 1959年在《经济与统计评论》上发表的《股利、盈利和股票的价格》,他认为企业的留存收益再投资时会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并且投资风险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不断扩大,因此投资者倾向于获得当期的而非未来的收入,即当期的现金股利。因为投资者一般为风险厌恶型,更倾向于当期较少的股利收入,而不是具有较大风险的未来较多的股利。在这种情况下,当公司提高其股利支付率时,就会降低不确定性,投资者可以要求较低的必要报酬率,公司股票价格上升;如果公司降低股利支付率或者延期支付,就会使投资者风险增大,投资者必然要求较高报酬率以补偿其承受的风险,公司的股票价格也会下降。
MM理论
1961年,股利政策的理论先驱米勒(Miller,MH)和弗兰克·莫迪格利安尼(Modieliani,F)在其论文《股利政策,增长和公司价值》中提出了著名的"MM股利无关论",即认为在一个无税收的完美市场上,股利政策和公司股价是无关的,公司的投资决策与股利决策彼此独立,公司价值仅仅依赖于公司资产的经营效率,股利分配政策的改变就仅是意味着公司的盈余如何在现金股利与资本利得之间进行分配。理性的投资者不会因为分配的比例或者形式而改变其对公司评价,因此公司的股价不会受到股利政策的影响。
税差理论
Farrar和 Selwyn1967年首次对股利政策影响企业价值的问题作出了回答。他们采用局部均衡分析法 ,并假设投资者都希望试图达到税后收益最大化。他们认为 ,只要股息收入的个人所得税高于资本利得的个人所得税 ,股东将情愿公司不支付股息。他们认为资金留在公司里或用于回购股票时股东的收益更高 ,或者说 ,这种情况下股价将比股息支付时高;如果股息未支付 ,股东若需要现金 ,可随时出售其部分股票。从税赋角度考虑 ,公司不需要分配股利。如果要向股东支付现金 ,也应通过股票回购来解决。
叠现代理论
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信息经济学的兴起,使得古典经济学产生了重大的突破。信息经济学改进了过去对于企业的非人格化的假设,而代之以经济人效用最大化的假设。这一突破对股利分配政策研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财务理论学者改变了研究方向,并形成了现代股利政策的两大主流理论--股利政策的信号传递理论和股利政策的代理成本理论。
信号传递理论
信号传递理论从放松MM理论的投资者和管理者拥有相同的信息假定出发,认为管理当局与企业外部投资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管理者占有更多关于企业前景方面的内部信息,股利是管理者向外界传递其掌握的内部信息的一种手段。如果他们预计到公司的发展前景良好,未来业绩将大幅度增长时就会通过增加股利的方式将这一信息及时告诉股东和潜在的投资者;相反,如果预计到公司的发展前景不太好,未来盈利将持续性不理想时,那么他们往往会维持甚至降低现有股利水平,这等于向股东和潜在投资者发出了不利的信号。因此,股利能够传递公司未来盈利能力的信息,这样导致股利对股票价格有一定的影响。当公司支付的股利水平上升时,公司的股价会上升;当公司支付的股利水平下降时,公司的股价也会下降。
代理成本理论
股利代理成本理论是由Jensen and Meckling(1976)提出的的,是在放松了MM理论的某些假设条件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是现代股利理论研究中的主流观点,能较强解释股利存在和不同的股利支付模式。Jensen和Meckling指出:"管理者和所有者之间的代理关系是一种契约关系,代理人追求自己的效用最大化。如果代理人与委托人具有不同的效用函数,就有理由相信他不会以委托人利益最大化为标准行事。委托人为了限制代理人的这类行为,可以设立适当的激励机制或者对其进行监督,而这两方面都要付出成本。"Jensen和Meekling称之为代理成本 (agencycost),并定义代理成本为激励成本、监督成本和剩余损失三者之和。
叠行为理论
到了20世纪90年代,财务理论学者们发现美国上市公司中支付现金股利的公司比例呈现下降趋势,这一现象被称作"正在消失的股利",随后时期在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国也相继出现了类似的现象,蔓延范围之广,堪称具有国际普遍性。在这种背景情况下美国哈佛大学Baker和纽约大学Wurgler提出了股利迎合理论最初来解释这种现象。
Baker和Wurgler指出,由于某些心理因素或制度因素,投资者往往对于支付股利的公司股票有较强的需求,从而导致这类股票形成所谓的"股利溢价",而这无法用传统的股利追随着效应来解释,主要是由于股利追随着效应假设之考虑股利的需求方面,而忽略供给方面。Baker和Wurgler认为有些投资者偏好发放现金股利的公司,会对其股票给与溢价,而有些投资者正好相反,对于不发放现金股利的公司股票给与溢价。因此,管理者为了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通常会迎合投资者的偏好来制定股利分配政策。
Baker和Wurgler先后完成了两份实证研究检验来检验他们所提出的理论,在Baker和Wurgler(2004a)的检验里,他们通过1962-2000年COMPUSTAT数据库里的上市公司数据证明,当股利溢价为正时,上市公司管理者倾向于支付股利;反之,若股利溢价为负时,管理者往往忽视股利支付。在Baker和Wurgler(2004b)的检验里,他们检验了上市公司股利支付意愿的波动与股利溢价之间的关系,检验样本期间从1962年至1999年,Baker和Wurgler同样发现,当股利溢价为正时,上市公司股利支付的意愿提高;反之,如果股利溢价出现负值时,上市公司股利支付的意愿降低,以上两项均支持了股利迎合理论。
㈦ 股利政策对股价的影响对市场波动有什么影响
股利政策对股价的影响是客观正面的,对市场波动有协调作用。
股利政策的差异是反映公司质地差异的极有价值的信号。但在实际投资中,发现证券市场也存在一些股利支付率较高的公司股价表现平平,股票长时间遭到市场的冷落的情况;而一些大比例送股的公司,在送股消息出台前或出台后股价却大幅度攀升。
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公司可以通过股利政策向市场传递有关公司未来获利能力的信息,从而会影响公司的股价。
(7)股利政策对股票价格波动性的影响扩展阅读:
股票红利使股东手中的股票在名义上增加了,但与此同时公司的注册资本增大了,股票的净资产含量减少了。但实际上股东手中股票的总资产含量没什么变化。由于要在获得利润后才能向股东分派股息和红利。
但年度中期分派股利不同于年终分派股利,它只能在中期以前的利润余额范围内分派,且必须是预期本年度终结时不可能亏损的前提下才能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