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泛美航空公司的运营与扩展
当时美国政府为避免当时由德国资本持有的哥伦比亚航空公司控制美国来往拉丁美洲的航权,曾把泛美航空视为美国国外航线的指定公司。泛美航空在政府扶植及垄断国外邮件运送合约的情况下不断扩展,泛美航空的航线网扩展至中、南美洲。
19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时,泛美航空公司在中南美洲购入了许多经营不善的航空公司。
1929年开辟沿南美洲西岸前往秘鲁的航线。
1930年,购了NYRBA(New York, Rio, and Buenos Aires Line),取得一条沿南美洲东岸前往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再转向智利圣地亚哥的航线,并把航空公司易名为“Panair do Brasil”.
泛美与Grace Shipping Company于1930年代组成Pan American-Grace Airways,以利于在南美洲安地斯地区拓展业务。
泛美航空的母公司——美洲航空公司在1929年时是纽约场外证券交易所(New York Curb Exchange)里最炙手可热的股票。
泛美航空公司扩展南美洲航线的同时,开始筹办由美国前往英国及法国的航线,1937年两国与泛美航空公司达成协议合作开办由维吉尼亚州诺福克(Norfolk)经百慕大及亚速尔群岛前往欧洲的航线,同年取得由波士顿往哈利法克斯的邮件运送合约。
飞越大西洋商业航班正式展开。
1934年,泛美航空公司取得珍珠港、中途岛、威克岛、关岛和马尼拉苏比克湾(Subic Bay)的着陆权。
❷ 霍华·休士的广泛创业是什么
现在我们来看一看另一类型的老板——一种你无以名之的老板。这一类型的老板在从事商业冒险上,不甘心“从一而终”,他的作法是向各个方面广撒种子。有的种子凋萎、死亡,其他的则发育成长,变成了枝繁叶茂的大树。到头来如果反观这一切行为,他本人和其他任何人都不能替他找到一个适合的称谓,说他是靠着某种行业致富的。你不能把他说成是:“他是一个某某样子的人”,或“他是在这种或那种行业中发了财”。你只能吞吞吐吐地说,“噢——他很富”。
霍华·休士(HowardHughes)便是这样一种人。
你可能争辩说,从某种意义而言,休士不属于我们所集合在此的这一集团。许多大富翁都是从低微处(即使不能称之为衣衫褴楼)挣扎向上。他们开始时同你我一样——除了时常荡漾在他心头的那种野心勃勃的念头之外,并无特殊经济上的凭借。这种属性便是他们成为有趣之人的原因。就这一意义来说,霍华·休士并不是我们所要特别介绍的一位,因为他开始已有一笔可观的遗产。
但是,尽管有这一不合条件的事实,却有两个理由可以把休士包括进去。其一,不管人们定出什么样的条件限制,休士是那样令人吃惊的,其大无比的富有,你很难把他忽略过去。他是美国最富有的两或三位人士之一——而且,天知道,也该是全世界最富有两三人之一。把他忽略掉,就像我们对着一盏弧光灯说:“没关系,它不是那里,我们看看它下面那些萤光就好了。”
另一个原因是,我们可以很公道地说,在休士那么庞大的财产当中,绝大部分是靠他自己的脑筋和脊梁骨赚来的。所以,他的经历或许能够给我们一些启示。他并不是坐在父亲的遗产上,看着红利滚滚而来,逐渐变为一个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他的遗产毕竟不是那么巨大——估计大约50万美元。当霍华·休士在20年代开始他那奇异的生涯时,他不过是得克萨斯州成千位在该州石油繁荣时期发了财的父亲的子女之一而已。那些子女中的大多数现已默默无闻——事实上多已没落,他们的名字再也不是响当当的了。年轻的霍华·休士走的是截然不同的路。他没有把父亲的资本看做可以开花的种子——是要有人站起来踏人世界,把他们散播下去。
霍华·休士便是一个播种的人。他所种植的树林包括很多的奇花异木。
霍华·休士在其一生当中,缺少一个类似办公总部的地方。这是一项很显眼的事实。
他从公用电话亭、旅馆房间或者任何他碰巧来到的地方,指挥他的企业。他那些差别明显的企业的情报,大都贮藏在他的脑子里。而一般制度化了的商人则必然将这种情报好好的保存在档案柜里。他所雇佣的人,甚至他的亲密僚属也很难知道某一天他会在什么地方。他会随时来往于他散布很广的各个冒险事业中,显然没有计划,更没有正式的日程,他的这种作风使他那些习惯于有条不紊的同事,大为气恼与迷惑。
如果你需要与他有接触,你拨了一个电话号码而连上了总机,他(可能在他事业中的某个阶段)在好莱坞、拉斯维加斯或是休士顿。你把你的话留给一位秘书。可能等了几个星期,最后,如果休士觉得喜欢与你接洽,他会回你的电话,或许是从一个邻近的市镇,或许是遥隔着半个地球。回电可能是在夜里1点钟来到,当然是你那里的时间。休士不会介意这些,此时在他那里可能是凌晨4点。
休士全未把商业界的正式结构放在心上:它的指挥系统、它的文件、它的时间表,一切他都不放在眼里。他想要工作的时候就工作,有时会连续工作36小时或更久。工作热情泛起时,他不管是正常的工作日或是周末,不管是子夜还是正常的工作时间。他搞电影时期的新闻发言人,对他的行事作人,一语道破:“他就是那种把哈佛大学经济学院的教授的每一种规律都打破的人,他只听从一种规律,那个规律说你应当去赚钱。”
他看来是一个全无秩序的人,甚至像一个心不在焉的人。这种印象是错误的,霍华·休士可能是位天才。他有一个对各种阿题的答案贪得无厌的头脑,就如同一只狗对肉贪得无厌一样。当他吞下并消化了一个问题之后,休士便出去寻找另一个。他的兴趣范围非常之广,他对每一件事都觉得好奇。他的头脑记忆力特强,能够同时对十几件事发生兴趣。他永远不会对只经营一种生意感到满足,因为总是有另外的生意引起一个办公总部。他的好奇心,他对各类事实的无厌的渴求以及他的第一手经验已到了那种程度,使他不能让旁人来经营他那庞大王国的部分事业,而自己去坐在一个位居中央的宫殿里去数钞票。正如女明星凯瑟林·赫本曾说过“他永远不会固定在一个地方,他永远都是在赴另一个地方的途中。”
在他70岁在望的时候,休士显然已经有些安定下来。永远不和新闻界交谈,而把自己的行动深深裹在巧为布置的秘密中;因此,人们很难时时知道他身在何方。但他看来像是把他的部分时间花在加勒比海某地,部分时间在拉斯维加斯度过。在拉斯维加斯,他有多得出奇的价值连城的房地产。他可能已经感觉年华老去。且有些疲倦,或许他因某些飞机失事造成的伤害,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有所恶化,使他行动不便。在他一生中,他曾赶上多次飞机失事。在另外一方面,或许在他生命中的这一显然的脱节,只是一段反省与重整的时间。他可能正在插足另一个不同方向的大胆的新事业。
霍华·休士的生平,是一个如何从多方面致富的范例。
“多方面分散”,当然是某些小心谨慎的在股票市场走动的人所惯用的技巧,这回是经营一个公司的技巧。这种观念是让很多事情同时为你进行,因此使所谓“平均律”(Lawofaverage)为你所用。在这种行事的方式之下,一件事情可能失败,但其他的事情,得幸运之助,将会成功。
这种技巧并非是万无一失。走这条路走得过了头,你的事业变得过于分散,使你没有时间去照顾你的任何一项事业,因此,会使其中一些或全部事业崩溃。有些人,就像体士,他们的头脑能够在完全不相似的思想领域转来转去,不这样会感到厌烦和不安;也有另外一些人,诸如希尔顿,当他们集中精力于一小束心思时,他们才会觉得更为舒适和有效。这一类型的头脑似乎都不能在另一类型的环境中做好。每一个人必须认清自己的头脑如何才能表现得最好。如果你想尝试走休士发财的路,首先你须确知你是否有休士类型的头脑。
1905年12月24日霍华·休士生于体士顿。他的父亲是一位石油投机商和一位冒险探油的人,在当时来说并不是一个特别成功的人。但老休士头脑里有一个可贵的观念,这一观念在小霍华趑趄学步的时候就已结了果。那是发明一种新的钻井机具的观念,这一观念如果可行,便可击穿坚硬的岩石而深深的进入地表之下,因而启开以前未曾达到过的巨大的石油库藏。
这一观念终于付诸实施。老休士申请了专利,并且找到了一家制造的公司,而把这一专利租让。这一冒险心转化为那个规模虽然不大,但却十分兴旺的休士机具公司。
在1924年,也就是霍华18岁时,老休士逝世了。以休士钻具公司为主的那份产业估计略略超过60万美元。根据他父亲的遗嘱,18岁的霍华获得了这个公司3/4的股权,其余的1/4分赠给一群咕咕呱呱的亲属。
在通常的情况下,法律吝于让未成年人执行其股票的投票权,如果他们继承了一个公司的具有控制性的权益。在这种情形下,可以假定小霍华·休士会遵行通常的方式:在他到达21岁以前,他可以把他的股权交由某种股票信托组织代为处理。
“大多数十多岁的孩子都会采取这条道路,”一位和休士有来往的纽约银行家在以后的岁月里说,“为什么不呢?不须怎样,只需再等3年。那是一个繁荣的年月,公司做得很好,不需怎么操劳便可赚钱。这个孩子可以假定,红利将扶摇直上,他的股票价值将不断上升。任何普通孩子都会高高兴兴的坐在他的驴子上度过三年,不必做任何工作便有花不尽的钱。但这个特别的孩子——休士家的孩子他不是一个普通的孩子。”
的确,他不是一个普通的孩子。几十个传记作者曾经访问过他的小学教师和他从小的朋友,想通过他们找出休士的一些特点,但这些探寻所得的只是一些“干洞”(按,探寻石油者的术语,意即不产油的井、没有结果的井。)那些认得幼年时代休士的人,只能爱莫能助的耸耸肩说:“他只是——你是知道的,一个和常人无异的孩子。”
像我们所遇到的以及我们及将遇到的许多富人一样,休士毫无疑问的是一个在才智上晚熟的人。除了在数学和物理学方面表现较佳之外,他在学校里只是个中驷之才。在他的空闲时间,他喜欢玩弄一个小收音机或其他的小玩艺儿,但就任何人能记忆的情形来说,他在孩童时期未曾显示其特殊的创造力;他也没有露出任何明显的企业精神:他即没有叫卖过报纸,也没有做过其他工作,他不善应酬,女孩子们似乎对他没有多大兴趣,他对女孩子们似乎也没有多大耐性。的确,在他们十几岁的人圈子里面,休士看起来实在并不起眼。他是那种呆呆板板循规蹈矩的小伙子中的一个,从来不会有什么逾越的地方。他们来到班上,做他们的并不出色的功课,而后放学回家。多少年以后人们说:“他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真的坐在我的教室里面吗?”
但,突然之间,在他18岁时,为了他自己或任何其他人都不能圆满解释的原因这个安安静静地孩子发了火。
他决定他不需要再只是安安静静的过三年,使每一个人(尤其是那些拥有老休士所余下另1/4机具公司股票的亲属们)大为惊讶的是,他走上法庭去争辩说,他有资格去表决他自己的股份。一项少被引用韵得克萨斯法律准许法庭给予他这种股票权力,如果他能提出合理的申请。他提出来了。
“我愿意向你建议,”法官在交给他裁决的决定时对他说:“去找几位年老的人来分担你的新责任若干年。你的教育不该到此为止,而应该继续上大学。”
休士礼貌的点着头,但他已不打算再回到任何教室里去。他从未得到过一个大学学位。但他听从了法官建议中的另一部分,他物色了能干的人去帮他经营休士机具公司。
“尽管他的年龄稚嫩,”约翰·济慈在他所写的那本《霍华·休士传》中说,“尽管他那种尴尬的神经质样子,那种无来由的郁郁寡欢和他那孤寂的生活,这个年轻人是个少有的知人善任的人才。”在法庭裁决几个星期以后,他便坐在父亲在休士机具公司的办公室里接见一些向公司谋求一个账房职务的人。他所雇佣的是戴德利(NoahDietrich)。这位苦干、精明的人很快便成为休士机具公司的总经理。在以后的三十年中,当老板为旁的事情外出时,他便全权管理这家公司以及休士的其他企业。而老板外出则是经常的事。
十多岁的休士已经在开始想要完成一项商业方法论。“对待一项事业有如一座时钟,”一位银行界的相识说,“他开始时去把它拆开,看看是什么使它滴嗒滴嗒作响,然后再把它安装起来,把它拨弄拨弄直到它能有效运行,最后把它的发条上紧,便走开来不再去管它。只有在他打破或是重上发条时,他才再回到它那里。”
他便是用这种方法对待休士机具公司的。这个年轻的主持人仔细地研究它的业务,反复揣摸,调整这个或是那个零件(部分)。他开除了一些人,用了一些人,戴德利便是其中之一。他把他亲属的股份买了回来,因此而取得了100%的控制。最后,有了戴德利为其总管,一切都畅行无阻且财源滚滚而来时,休士走开了。
一项全然不同的生意引起了他的注意,并抓住了他永远无休止的好奇心:电影。
一位演员朋友知道他的财富情形以后,带着一部电影的设想来到他的面前,并申请支持。休士同意投资5万美元,这次电影是一次可怜的失败。当电影在好莱坞拍摄时,他的好奇心使他无法安坐在休士顿。他曾经注视着,甚至参与了整个过程,从第一个脚本的讨论,直到电影最后的剪接。
这个经验使他大为振奋。在他看来,如果运气好并有好的管理,在好莱坞能同在得克萨斯一样赚钱。他一步步地开始向好莱坞的各种公司投资,包括一个制片厂、一个实验彩色影片的实验室,以及一个有声电影的实验室(在那个时代,观众只能看无声电影)。在所有这些投机背后的公司组织发展得越来越复杂。休士机具公司变成每一个在电影世界的新冒险中的大股东与债主,但机具公司的出现,是在幕后,好莱坞很多人不知道这个新来的年轻人到底是什么人,或是他从哪里弄来这些像是不见底的资金供应。
休士在他初次失败后的三部电影都大赚其钱。影评家们认为,那些电影都空然无物、肤浅而过分商业化,但休士似乎并不在意——这一情况使得那些批评家们在日后的年月里更为气恼。这个曾经一度十分孤独的年轻人,在其青年时代似乎对人性懂得很少,已经发展了一种几乎是百试不爽的公众口味感,能够对幽默、性、暴力、血腥以及电影“菜单”里的其他销路好的东西,一尝便知。他的电影是为抓牢人们的品味而设计的,不是为开发人们的智慧。“这是商业”,据说在一次好莱坞宴会里,他对一位冲他大挖苦、文质彬彬的年轻女士说:“商业的目的在于赚钱。如果它碰巧能够表现艺术,这也是它的目的之一,但那是次要的,偶然的。”
休士的第五部电影是一部花费很大的英雄故事,取名为《地狱里的天使》(Angels),是描写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空战。最初是花了100多万美元拍摄的无声电影,在其刚刚要发行时,有声电影突然引起了人们的兴趣。让他的财政顾问们,包括戴德利在内都大为吃惊的是,休士把整个胶片都毁掉,开始从头再摄制成有声电影。原来所用的女郎名叫珍·哈露(Jean·Harlow)。有人说珍·哈露不会表演,但她会说英语,而她的每个动作都道出了“性”的普天之下皆能懂得的含义。
休士自己亲自指挥这部电影的拍摄,需要时常换帽子,因为一会儿指导写脚本,一会儿他又去指导剪接。他经常24小时地工作,不眠不休。珍·哈露说:“我从未看到过一个人那样专心致志的辛苦工作,而且工作那么久。”
珍·哈露似乎情意深长的关心着休士,但却从未得到一点回报。休士本身是个富有的、相当英俊的青年人,在那些“准星群”中享受着一种有趣而多方面的性生活,但他不大和他自己电影中的女明星搅在一起。这就是他能全神贯注的能力之所在,他把那些特有的女士们看做生意上的财产。珍·哈露的金光闪闪的秀发和那含情脉脉水汪汪的眼睛,使他想的是钱,而不是性。
《地狱里的天使》在1930年推出,批评家们仍然是喋喋不休地对它进行指责。但休士智虑的温度计再一次表明了对大众感情气候量度的准确性。这部影片变成一部赚大钱的电影,珍·哈露也成了世界知名的大明星,单是她的名字便成了性的源泉。休士对这部电影投下了300多万元,它上演的总收人在800万元左右。
同时,休士机具公司也扩展得非常顺利。现在他不仅制造油田用的钻井机,也生产不断增加种类的工业机具与设备。它的股票价值无法准确地量度,因为它从未在公开市场上买卖过,但在戴德利的经营和这位年轻老板不时的监督下,其价值必然大大地上涨了。好莱坞的产业,在休士尝试寻求越来越大的利益,进行越来越大的冒险的情况下,必定同样地大升其值。
1930年底,休士到了二十五岁生日。他在十八岁时继承了50万元。他现在的净值,保守的估计也在2000万元左右。
而他的注意力又转移到商业中的另一个领域。
是什么新的生意又触动了他的好奇心?飞机。
在他拍摄《地狱里的天使》时,他显然又被飞机所打动。他向驾驶员与机械师提出数不清的问题,以小孩子的好奇心注意着人家把飞机拆下来修理,他甚至上飞行的课,并且获得了一个飞机驾驶执照。
《地狱里的天使》杀青不久,休士开始长时期地离开好莱坞。他会离开几个月,会回来几天看看他在好莱坞的事业是否仍有效而准确地运行,而后便又消失了。没有人知道他去了哪里,如果有人问他,他仅仅会说:“噢,我去旅行来着。”
事实上,这个令人吃惊的渴求知识的,在忙于学习对飞机懂得更多一点。他曾秘密地去了得克萨斯州,在一个航空公司里找了一份副驾驶的工作。
航空公司的薪水在那时是很低微的,这位年轻的百万富翁所需要的当然并不是钱。因为他那日益庞大的企业那时每天所赚的钱,必然比他做副驾驶一年所赚的钱都多。虽然他不曾对任何人解释过他的动机,但是很明显的只有一个原因使他接受了这个秘密的工作:他需要求知。
当他觉得已学得够多了时,他离开了。在随后的几年里,他曾为自己买了好几架私人飞机。他在加利福尼亚建立丫一个小型的修理厂,以使他的飞机能保持良好的飞行状态。但基本的修理工作对休士来说并不够有趣,他是一个不断向前走的人,他必须改良他的飞机,在其引擎中增加更多的动力,试验其空气动力学。修理厂很快的进步为飞机制造厂,驾驶着自己制造的飞机,体士开始在空中比赛中获胜。一架改造的洛克希德飞机,休士会在控制室,作环球飞行,于1938年成为新闻的大标题。他的那个从修理厂变成的制造厂,现在更发展为休士飞机公司。
当这些演变发生时,正是三十年代末期,休士又环顾航空工业,想找一个可能的新投资点。这个工业仍很年轻也尚不十分健全。大不景气已经使这个工业的成长缓慢下来,事实上已近于停滞。多数航空公司严重缺少顾客与现金的周转。如果有哪一个人,傻到想买一个航空公司,他可能在交易台上随便去选。
休士深信总有一天会从州际航空服务中赚大钱。他认为那很可能是他。因此,用了1000万到1500万美元,他买下了一个叫做“越州与西方航空公司”()的公司的大约3/4的普通股。
这个名称可能吸引了他。后来更名为“环球航空公司”(TransWold),以反映这个小公司未来扩充的新境界。但仍保有这个公司原有名称的缩写TWA,而成为世界最有名的商标之一。(当他在1966年将其TWA的股票出售时,这家股票共给他带来5亿多美元,扣除长期资本所得税后,他在这件交易中所得的利益接近4亿元)。
比及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霍华·休士已在不断地穿梭于他的很多商业冒险之间,如此的奔波在旁人必觉不堪其苦。
在这个时刻,他的事业可能已过于分散了。美国联邦政府中已有很多人抱怨他的这种分散情形。休士飞机公司接受了很多各类型飞机的设计与发展合同。花费数以千百万计的政府美元,结果没有制出一种有利作战的飞机。大为沮丧的军事官员咆哮着说,主要原因即在于休士那种飘忽不定的鬼魅般的习惯。
每当飞机公司的经理与工程人员需要休士批准某一重要决定,或是在一文件上签字时,没有人能找到他身在何方。十万火急的电话打到他好莱坞总部或是在得克萨斯的休士机具公司,对方那位愉悦的年轻女士会告诉你,她会把你的口信传给他。几天或是几个星期以后,休士可能从纽约、多伦多、或者从某个没有听说过的遥远市镇打回电话来。这时飞机制造的工作可能已经完全停顿下来。而军事采购官员可能正在大发雷霆急得团团转。
好莱坞的生意做得很好。在三十年代早期接着《地狱里的天使》获得惊人成功后,休士又拍摄了一部同样成功的歹徒影片《疤脸》(Scarface)。这部影片是休士开始参加收音机制造业时制成的。在其后的几年里,休士在好莱坞的生意呈现了一段时期的静止。然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正紧锣密鼓的进行时,当每个人都认为他必忙于他的飞机问题和他的机具公司的国际合约时,他却突然又投身于他在好莱坞的制片工作。
环球航空公司像世界大多数航空公司一样,在战后曾经历艰苦时期。休士希望他能成为一家主要的洲际航空公司,另一家成长中的航空公司——泛美航空公司也抱有同样的野心。两家公司非常激烈的争夺航线。他们把票价压低至荒谬的程度,向很多国家政府与市政府赠送各种财务上的让与。环球航空公司在1946年的金钱损失太大,以致它的股票从战时最高的50多美元,降到了不及4美元。
这时休士因为一次驾试飞机撞毁而受伤,正在医院疗养。有人劝他在底牌完全揭开以前,(他是以不到两美元的价钱买进这家公司的股票)把环球航空公司卖掉,他拒绝了。他可以享受分散经营的“安慰”,虽然这一项冒险使他受苦。他也非常清楚环球航空公司当时所处的非常有趣的地位。因为他拥有78%的股票,够在公开市场上买卖者也就所余无多了。只要环球航空公司能够从其财政病态中复苏,只要能够开始显示有点利益(休士深信终会如此),则这少黼的股票必有很多人急着要买,价格便可扶摇直上了。
事实上,情形确实这样发生了。到1966年中期,当体士将环球公司的股票卖掉时,是以每股大约100美元成交的。
人们会以为休士在70年代末期有很多的事情要做。他正忙于整顿环球航空公司,试验新的飞机,为他的机具公司谈判新合约,制作更多的电影,计划作诸如收买RKO制片厂与电影院的更多的投资。但这些显然不足以使他感到满足,因为他突然又踏进另一个新领域:电子。
休士飞机制造公司及休士机具公司都已开始走进电子工业的边缘。休士猜想这一工业在未来几十年间必然大有发展,他现在创立一家电子公司作为休士飞机制造公司的附属公司。他再一次证明自己有识人的惊人才能。在他为这家公司所挑选的高级经理人员中,有索恩敦(chriesB.Thorn—ton)这位精明的管理人才,能后被称为“李东企业”(Lin-tonInstris)的那个广大工业组合的主要创始者。
这家初出道的电子公司,在其年轻有为的经理人员经营之下,立刻受到外界的注意。陆军、空军及以后的航空暨太空总署都购置其产品,以发展武器瞄准装置、雷达、飞弹导航系统、各类的太空精巧设计。到五十年代中期,这家公司的销售量达到每年5亿美元的惊人效益。
同时,霍华·休士又看上了另一冒险,他对拉斯维加斯发生兴趣。他对这个城市着迷的原因,即使事后看来仍不十分清楚,而休上对他的各项作为也向来是讳莫如深。或许他对这个赌博之都人口的流动性发生了兴趣。拉斯维加斯人有一个很小数量的永久居民,所有其他的人都是从其他地方来,向旁的地方去的人。休士是个居无定所的人,或许他在这个漂泊者聚合的社会特别感到舒适。不管怎样,他开始买旅馆、赌场,以及市内与市郊的大片房地产。
这可能是使其出乱子的最后一点因素——一个使其“分散”经营终于走上混乱的步骤。因突然之间,休士那广大的、五花八门的王国开始崩溃。他的经理们,他的雇员们,他那些公司的重要主顾们,都开始抱怨,说他变得比以前更为行踪飘忽。没有人知道在哪里找到他。他和人定下了约会而不能守约,他不回家人的电话,战时发生于休士飞机制造公司的情形,现在开始在休士的整个公司内发生:因为老板不在不能签约,或不能授权购买,或者不能有所决定,计划遂一个接一个的陷入停顿。
环球航空公司所引起的抗议是如此之大,使得休士不得不终于将其股票卖出:RKO也遭到了同样的命运。休士新建立的电子公司也始众叛亲离,其高级经理人员皆纷纷离去——先是索恩敦,接着是拉莫与伍德利奇,两个极其出色的博士工程师。
休士现已消失在一种如人迹罕至的荒野的退隐状态。他仍拥有其休士机具公司与休士飞机制造公司(现已几乎只是一个电子公司)的庞大的股权,也还在其他的一些公事有一些较小的股权,但他已不再试图以那些股权去控制那些公司。他仍拥有其在拉斯维加斯的土地旅馆,他仍有如山的金钱。
对休士已知的财产价值的估计不一,从9亿元至15亿元,让我们将其定为10亿元。我们这种估计猜对的机会和任何人所作的估计(猜对的机会)一样多。
这当然只是一种猜度。人们对这个幽灵似的人所能说的每一件事,必然都是猜度,因为休士很少证明或否认关于他的任何报道,结果是每每增加了他周围的神秘性。
1972年,纽约两出版商提议出版一本他们自称是关于休士的自传——据说是一本大部分由这位10亿富翁本人口述的书。休士,或者是一位自称是体士的人,安排了一次电话记者会,在这个记者会里,他否认曾经授权出版这种自传的书,并指斥这本书是伪造的。
这本书是真是假?电话上的声音是不是休士本人的声音?除了休士本人,或者是他的亲信助理外,没有人知道。
我们对霍华·休士所能找到的一句最能传神的形容语,也许正是“无人得知”。
纵观霍华·休士的奋斗与发展史,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他之所以能成为10亿巨富,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广泛创业,并且又不是盲目投资,而是看准了有利可图。
❸ 世界范围内的股市名称,国别,指数有哪些
先把几个重要的股指介绍一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道.琼斯指数
全称为道.琼斯股票价格平均数,在1884年由道.琼斯公司创始人查尔斯.道开始编制,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股票指数。
道.琼斯指数的计算方法采用简单算术平均法,其计算公式为:
股票价格平均数=入选股票价格之和/入选股票数量
道.琼斯指数分为四组:第一组是工业股票价格平均指数,由30种有代表性的大工商业公司的股票组成;第二组是运输业股票价格平均指数,包括20种运输业股票,其中8家铁路运输公司、8家航空公司和4家公路货运公司;第三组是公用事业股票价格平均指数,由15家煤气公司和电力公司组成;第四组是平均价格综合指数,是从前三组中选取65种股票而得出。
目前的道.琼斯指数是以1928年10月1日为基期。
(二)、标准普尔指数
由美国最大的证券研究机构标准普尔公司编制的用以反映美国股市行情变动的股票价格指数。标准普尔指数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编制,最初由233种股票组成,在1957年经过调整以后样本数扩大到500种。S P500指数的计算方法采用加权算术平均法,其基期并非确定的某一天,而是以1941—1943年这3年作为基期,基价为这3年的均价。
S P500指数包括的股票数量多,对美国股市的覆盖面与代表性要高于道.琼斯指数,且计算方法采用加权算术平均法,能比道.琼斯指数更精确的反映股票市场的变化,因此从投资角度讲,S P500指数更具有参考价值。
(三)、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价格指数
由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编制,从1996年6月开始编制,成分股为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1570种股票,具体包括工业类股票1093种,金融业股票223种,运输业股票65种,公用事业股票189只。
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价格指数是以1965年12月31日为基期,基点确定为50点,由纽约证券交易所没半小时公布一次指数的变动情况。该指数虽然编制时间不长,但因为能全面及时地反映股票市场活动的综合状况,因而较受投资者欢迎。
(四)英国金融时报股票价格指数
全称为“伦敦《金融时报》工商业普通股股票价格指数”,由英国《金融时报》编制发布,反映伦敦证券交易所工业和其他行业股票价格变动情况。该指数以1935年7月1日为基期,基点为100点。
(五)日经股票价格指数
该指数由日本经济新闻社从1950年9月开始编制并公布,用以反映日本股票市场价格变动的股票价格指数。日经指数按采样数目的不同,分为两类:一是日经225指数,包括225种在东京证券交易所第一市场上市的股票,样本选定后原则上不再更改。另一类是日经500指数,从1982年1月4日开始编制,样本股有500只,并且每年4月份要根据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成交量、成交金额和市价总值等因素进行更换。
(六)香港恒生指数
由香港恒生银行于1969年11月24日开始发表,以在香港上市的33家有代表性且经济实力雄厚的大公司股票作为成分股,其中有4只金融业股票、6只公用事业股票、9只房地产股票和14只其他工商业股票。恒生指数以1964年7月31日为基期,基点为100,其计算方法是将33种股票按每天的收盘价格乘以各自的发行股数作为计算日的市值,在与基期的市值相比较以后,乘以100就得出当天的股票价格指数
❹ 金融电影,推荐下
:开水房 硅谷传奇 可口可乐少年 我成功的秘密 优势合作 甜心先生 土豆工厂 审计风云 午夜巴塞罗那 上班一条虫 企业人格诊断书 惊爆内幕 金钱帝国 反托拉斯行动 魔鬼交易员 别人的钱 炮轰内幕 男人百分百 门口的野蛮人
这些都很好的哦~~还有 建议你去看看 哈佛商学院要求本科生看的20部电影啊~很不错的~~我觉得 颠倒乾坤 和 华尔街很赞
还有香港的 窃听风云~~是我看过的最佳的国产~~~
望您采纳~~~~谢谢
❺ 谁有网站论坛的管理经验的,发几个上来研究研究
从20个经典管理案例学决策0
商场如战场,这是久经商场的人士总结出来的金玉良言。决策者审时度势、发挥决策艺术的能力各不相同,因此所领导的企业才会在商战中各有沉浮。美国《财富》杂志刊登的一篇文章列举了20个决策实例,有的决策英明让人敬佩,有的决策却愚蠢可怕,它们不仅塑造了整个现代商业世界,而且给人以深刻启迪与教训。
1.1876年:西方联合电报公司大意失荆州
1876年,亚历山大。格雷厄姆。贝尔发明了电话,并先于伊莱沙。格雷几小时申请了专利。但是,其所做的一切努力也使贝尔几乎倾尽所有,因此贝尔的岳父加德纳。哈伯德打算将电话专利权卖掉。当然,他所瞄准的目标就是当时长途通讯业的霸主西方联合电报公司。
但是西方联合电报公司总裁威廉。奥顿拒绝了哈伯德的请求,他认为,“电话”有太多的缺点,因此不能严格地作为一种通讯方式,这种装置对他们来说没有任何价值。奥顿拒绝哈伯德不仅因为他们之间早有过节,而且他认为不管电话取得多大的成就,他的公司都有实力轻松地将贝尔逼出市场。
很快,西方联合电报公司就为它的短视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公司的客户纷纷放弃电传打字机而改从新成立的贝尔公司租借电话机。西方联合电报公司不得不被动跟进,利用格雷的专利以及托马斯。爱迪生的设计推出了自己公司版本的电话机。随后双方之间爆发了激烈的诉讼之争,西方联合电报公司最终败北,并被迫从贝尔公司租用电话设备。
2.1903年:“安全剃刀大王”金。吉列开辟美国一次性物品时代
如今的美国到处充斥着一次性尿布、一次性相机等用后即可丢弃的一次性商品。但是当金。吉列在1903年开始销售装有一次性刀片的安全剃须刀时,美国人并未随意接受它,因为这与美国人的节俭观念相冲突。
当时男人剃须是一件不容易的活,吉列也常常深受其害,因此他决定发明简便的安全剃须刀。吉列花费了8年的时间研究如何将刀片变得足够薄、足够便宜,从而在其被用钝之后可以毫不心疼地将其扔掉。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1901年,他发明了第一把带有一次性刀片的剃须刀,申请了专利,并成立了吉列公司。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吉列公司更是向美国军队提供了350万把吉列剃须刀及3200万个刀片,赴外作战的美国士兵把吉列安全剃刀的影响扩展至全世界。
3.1906年:詹尼尼地震后打开金库贷款给急需的人
当旧金山的地震将意大利银行创始人詹尼尼从床上抛出时,他的脑海中只有一件事:他的银行。他立刻与两个雇员一起赶在大火将银行吞没前抢救出价值8万美元的黄金。其他银行的金库则由于太热而数周不能打开。并且詹尼尼随后立刻向那些急需用钱的人贷款,帮助他们重建生活。
詹尼尼的这一举动为他赢得了荣誉。詹尼尼是意大利移民的后代,他于1904年创办了意大利银行,他所服务的对象并不是富裕的少数人,他向任何拥有工作的人提供10美元到300美元不等的贷款。
是詹尼尼使住房抵押、购车贷款及其他消费信贷方式得到进一步的普及。1945年之前,他的名声已经响彻海内外。他的意大利银行也更名为美洲银行,位居全球最大银行之列。
4.1914年:福特向工人提供每天5美元的报酬
1914年,亨利。福特宣布,将工人的工作时间从9小时减为8小时,并且向工人提供每天5美元的报酬,这是之前2.34美元工资水平的两倍多。 这一消息犹如晴天霹雳击中了美国人民。一时间,成千上万人聚集到工厂门口寻求工作,同时也有不少媒体指责福特犯了一个巨大的经济错误。自从1913年他的汽车生产线开工以来,他为不能留住工人而烦恼。370%的工人流转率使他不得不每年雇用几乎5万人才能保持1.4万人的劳动大军,从而使生产不受影响。福特希望每天向工人的口袋里放5美元可以获得更多的回报,即不仅可以大批量生产汽车,还可以占领大部分市场份额。
在某种意义上,每天5美元报酬的举措似乎改变了一切。历史上第一次一位主要的工业家提出了雇主和雇员之间的合同不应该仅仅包括工资。
5.1925年:西尔斯零售大扩张
金斯。罗伯特。伍德一战后归来发现,连锁商店开始席卷全国,通过产品价格手册邮购的业务受到冲击。1921年,伍德向他的新雇主蒙哥马利-沃德公司指出,公司有四个分销点、一个组织有效的采购体系以及良好的声誉,如果公司能够利用这些优势便能竞争过其他连锁店。但是伍德的意见没有被管理层采纳,并于1924年被开除。伍德随后加入了西尔斯罗巴克公司,后来成为公司的总裁。
伍德意识到城市对零售商店的重要性,因此一上任,他就开始了行动,包括在哪里开设新店,谁将来管理它们。西尔斯早期的一些店铺选在城市外的高速公路旁边,这似乎有些滑稽,但是后来,随着城市的扩张,这些店被容进了城市之中。
3年之内,西尔斯的零售商店已经扩张至300多家。在西尔斯,伍德被尊为西尔斯零售扩张之父。
6.1929年:乐天派梅里尔大萧条来临前卖掉手中的股票
美国美林证券公司的创始人查尔斯。梅里尔被人们称为乐天派,虽然他出身贫穷,却靠个人奋斗跻身华尔街。梅里尔对股票投资有着惊人的洞察力,在1929年美国大萧条来临之前他预测到股市将会遭受重创,因此早在1928年梅里尔就开始提醒他的顾客出售手中的股票,几乎所有的人都对他的意见嗤之以鼻。但是梅里尔相信自己的判断,及时将公司的大部分股票兑成现款,从而让美林证券公司逃过了那场大劫难,梅里尔也将由于这一明智之举而永载美国金融界史册。 梅里尔还最先提出股票和债券并不只是投机者的股掌玩物,它们还是美国普通大众的有效生财之道。他努力将小投资者造就为现代市场的基础,1945年,美国只有16%的家庭投资于股票,而如今这一比例已高达50%。
7.1935年:泛美航空公司飞越大洋
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商业界阴霾笼罩,破产屡见不鲜,不过也有少数例外,泛美航空公司就是其中一例。自从查尔斯。林德伯格1927年单独飞越大西洋之后,航空业就迅速发展。泛美航空公司的老板胡安。特里普决心成为国际航空业的领头羊。起初,泛美航空公司严格上来说提供的是邮件服务。后来,特里普意识到捎带一两个乘客有助于提高利润,因此他就在机舱里安放了两个座椅供乘客使用。
不仅如此,特里普还将目标放得更远——中国。这简直是疯狂的举动,因为存在一系列的困难,比如缺乏跑道、导航简陋等,并且也不能确定到亚洲的航线有市场。但是特里普还是付诸实践,1935年11月泛美航空公司开辟了横渡太平洋的ChinaClipper航空邮件服务,并在一年后迎来了第一个乘客。1939年,泛美航空公司又第一个开始了跨大西洋服务YankeeClipper.1935年至1940年之间,进行国际飞行的美国人数量大增。是特里普的决定刺激了大规模国际航空的腾飞。
8.1950年:爱德华兹。戴明对战后日本产业起死回生功不可没
1950年的爱德华兹。戴明在美国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统计学家,之前仅到过日本一次,但是他却清楚地知道如何解决日本战后的经济问题。戴明指出,对质量的追求是提高生产力、获得更多利润、创造更多就业机会的关键。他表示,如果日本公司采取他提出的14个质量管理原则的话,它们的产品在5年内将达到世界级标准。
戴明从1950年到日本指导质量管理后持续长达近40年,且前二三十年几乎每年都去。结果也确如戴明所预料的那样,日本的产品质量赢得了全球的信赖。
由于戴明对日本质量管理指导的成功,美国人突然警醒,原来日本企业经营成功的背后竟然有一个美国人居功最大,因此开始对戴明另眼相看。从80年代开始,为了应对来自日本的挑战,美国企业采用了戴明的14个管理原则,戴明在美国开始名声大噪。
9.1955年:露丝。汉德勒在新兴电视媒体上打广告促销
1955年,美泰玩具公司创办人之一、后来“芭比娃娃”的创意者露丝。汉德勒接到ABC公司的一个电话,问她是否愿意赞助“米老鼠俱乐部”的表演,并问她美泰玩具公司是否愿意花50万美元在电视台播放一年的电视广告。
这并不是个小数目,它相当于美泰公司当时的资本净值。并且当时电视广告的效应还不被人所知,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那时的玩具业也几乎根本不做广告宣传,只满足于圣诞节之前在一些大城市做一些促销活动。
然而,在接到电话之后的一个小时内,汉德勒和她的丈夫埃利奥特给了ABC公司一个肯定的答案。从此,他们在电视媒体上打广告销售玩具产品。汉德勒在自传中写道,在做电视广告之前,80%的玩具是在圣诞节前六周内售出的,而电视广告的播出刺激了孩子们整年对玩具的需求。
10.1957年:风险投资大王阿瑟。罗克资助“八个叛逆”创办公司
1956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威廉。肖克利衣锦还乡,在旧金山成立了肖克利半导体实验室,同时还将八个知名的工程师及科学家招至麾下,其中包括戈登。摩尔、尤金。克莱纳。后来,由于肖克利与这八位相处不甚融洽,这八个人决定一起离开寻找新的雇主。肖克利愤愤地称他们为“八个叛逆”。
当时年仅31岁的阿瑟。罗克闻讯后,建议八个人一起工作的最好方法就是他们一起创业成立自己的公司,而非成为别人的手下。不过有一个小问题:资金。因此罗克提供了一个融资计划,这八个人分别拥有新成立公司10%的股份,他们提供的资产就是所拥有的技术,罗克的海登-斯通投资银行拥有剩下的20%股份。
罗克开始四处奔走寻求创业资本,1957年他接触的第36家公司费尔柴尔德照相器材公司终于同意资助成立费尔柴尔德半导体公司,根据协议投资公司以后有权将其买下。
罗克当时并没有意识到他发现了创办公司的一种全新的方式,同时也是加速新技术开发及创造个人财富的神奇法则。硅谷由此开始迅速发展壮大。
11.1964年:IBM首席执行官托马斯。沃森推出System/360计算机
如果买了一台新电脑,结果旧电脑上的一切文件都无用了,打印机也不管用了,它们之间互不兼容,你需要重写程序,你肯定快要发疯了吧。不过别担心,那是IBM在1964年推出System/360之前才会发生的事情。
一些人士认为,System/360是历史上最大的商业豪赌。当时正值IBM巅峰之际,首席执行官托马斯。沃森却将整个公司的命运压在计算兼容性这个概念上。为了研发System/360计算机,IBM雇佣了6万多名新员工,建立了5座新工厂,投入了50亿美元。终于在1964年System/360诞生了,历史上第一次,世界上的电脑有了一种共同的语言。由此引发了计算机和商业领域里的一场革命,并永远地改变了世界。
12.1970年:柯特。弗勒德对“保留条款”提起诉讼
柯特。弗勒德是美国圣路易斯一个棒球队的外场手,他对棒球运动员合同中的“保留条款”提出质疑,他认为这是不公平的,也是非美国的,棒球运动员应该有转会的权利。1969年圣诞节前夕,弗勒德给棒球委员鲍伊。库恩写了一封信,请求库恩建议其他俱乐部接收他参加1970年的赛季。 但是,库恩拒绝了他的请求。弗勒德提起上诉,结果法院判他败诉。虽然他为此举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不过,弗勒德的质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975年棒球投手达维。麦克纳利和安迪。梅瑟史密斯在对“保留条款”的挑战中胜诉。从而改变了运动业界的运作模式,它标志着终身运动员向行动自由的职业运动员的转变。
13.1972年:福特公司对Pinto车的安全问题听之任之
20世纪70年代初,福特公司的热销品牌Pinto车发生多起车毁人亡事故,但由于没有发现问题的所在,因此公司召回委员会经投票反对召回。大约一年以后,他们发现是油箱存在问题,但是他们决定不采取行动,他们的逻辑是小型车本来就是不安全的。并且公司还对减少汽车油箱起火的可能性进行了损益比较。
这一消息一经公布后,反响可想而知,福特被一系列公开发表的言论指责为了谋取利益无情地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但实际上,通过分析比较,将车辆召回为每辆车安装安全装置的成本仅为11美元。
1980年在一次昂贵的召回之后,福特公司停止了Pinto的生产,但消费者对公司的不信任感更有破坏力。
14. 1975年:沃尔特。里斯顿批准自动柜员机计划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是约翰。里德知道他是对的。所幸的是他的老板——花旗董事长沃尔特。里斯顿与他有相同的信念:技术能够与银行业相结合。因此在1975年,里斯顿同意了里德的计划。两年之后,花旗银行上市了,接着几乎一夜之间,花旗建成了400多台自动柜员机的网络。 新技术的采用受到了客户的认可,自动柜员机的使用量迅速攀升,一句妙语在当时流传开来:“花旗从来不睡眠。”到1981年之前,花旗在纽约所占的存款份额已经增长了一倍。竞争对手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它们停止嘲笑花旗“没有灵魂的机器”,开始跟进自动柜员机的设置计划。
15. 1980年:雷金纳德。琼斯选定杰克。韦尔奇为接班人
在杰克。韦尔奇成为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代名词之前,他是一个反通用人士,他常常嘲笑公司的官僚作风,因此公司总部的管理人士与他格格不入。并且刚开始的时候,他并不在首席执行官继任候选人名单之列,因为他太年轻、太急躁,而且口吃。但是,当时的首席执行官琼斯力排众议,在1980年任命韦尔奇为他的接班人。
也许琼斯在通用电气所做的最好的决定就是选择了一个改变通用决策方式的决策者——韦尔奇。在韦尔奇的领导下,通用公司从一家市场价值在美国上市公司中排名第10的企业发展成市值位居世界第二、盈利能力全球第一的世界级大公司。琼斯曾经指出,选择接班人的首要就是不要选择与自己相像的人。其次就是要展望未来的环境,选择一个适合未来环境的人,而不是适合自己任职环境的人。
16.1983年:萨姆。沃尔顿批准了卫星系统计划
世界最大零售企业沃尔玛的创始人萨姆。沃尔顿并不是高新技术发烧友,但是在1983年,他听取了一个下属的2400万美元的投资计划。这个人就是负责公司数据处理的格伦。哈伯恩,他建议建立一个卫星系统。
沃尔玛无疑将成为尝试这项技术的第一个吃螃蟹的零售企业。风险是存在的,但它却有两大卖点,第一就是它有助于事必躬亲的沃尔顿与员工之间的交流,因为沃尔顿坚持到每一个店铺视察,但随着连锁店数量的扩张,这变得越来越困难。第二就是卫星系统有助于沃尔顿及时了解库存、跟踪每个店的日销售额、新产品的上架等问题。
四年之后,卫星系统的建成使得沃尔玛的销售业绩一路飘红。1985年,卫星系统完工前两年,沃尔玛的销售额为84亿美元,而10年后已经升至936亿美元,再10年后达到2880亿美元的历史最高记录。
17.1984年:“贝尔大妈”与“贝尔宝宝”分离
以“贝尔大妈”著称的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在美国称霸近一个世纪之后,受到了来自美国国会、联邦电信委员会及司法部等反垄断的压力。因此在1982年,公司董事长查利。布朗宣布,AT&T自愿在1984年1月1日将公司分拆,保留设备生产企业西电、贝尔实验室以及公司最盈利的长话业务,将7个市话业务部门分离出去,也即“贝尔宝宝”。
当时,许多人士认为布朗会保留“贝尔宝宝”而剥离西电。但是布朗认为,拥有长话业务及技术两项资产可以使AT&T像以前一样强大,并且可以轻松击败“贝尔宝宝”们的竞争。
这是一个从来没有遇到过残酷价格竞争现实的人所做出的决定。结果我们可想而知,AT&T迅速失去了许多客户,并且今年1月31日没能摆脱一个“贝尔宝宝”西南贝尔电信公司宣布以160亿美元将其收购的命运。
18. 1985年:安迪。格鲁夫砍掉存储芯片生产业务
上世纪80年代,英特尔的主营业务存储器受到了来自日本企业的挑战,日本的存储器生产厂家以价廉物美的优势在很短的时间内使英特尔感受到了竞争和生存的压力。有关数据显示,英特尔曾为此连续6个季度出现亏损,这样的业绩令业界对其能否生存下去表示了极大的怀疑,英特尔的管理层也围绕是否放弃存储器业务而一度展开了激烈争论。
当时,在所有人的心目中,英特尔就等于存储器,但格鲁夫却力排众议,坚决砍掉了存储器生产的业务,并把微处理器作为公司新的生产重点。到1992年,微处理器的巨大成功使英特尔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半导体企业,甚至超过了当年曾在存储器业务上打败过它的日本公司。
19. 1985年:德崇证券商品有限公司写了一封“高度自信”的信函
一个二月的深夜,一个名叫卡尔。伊坎的无名之辈想敌意收购美国飞利浦石油公司,但不幸的是他缺少80亿美元,这会妨碍他计划的实施。但是垃圾债券大王迈克尔。米尔肯发明了一种利用垃圾债券筹集资本的新方法,因此伊坎向米尔肯供职的德崇证券商品有限公司求助。 最后,德崇公司同意在次日早晨草拟一封信函,信中指出公司“高度自信”可以筹集到足够的资金。虽然最后伊坎放弃了敌意收购飞利浦石油公司的计划,但是敌意收购公司的时代从此开始。仅在1986年,美国就发生了3973宗接管、合并、及收购案,涉及总成本高达2360亿美元。
20. 2000年:杰里。莱文认为不需要保护性措施
2000年1月,网络巨头美国在线公司宣布以换股及债务方式,收购世界最大的媒体公司时代华纳公司。时代华纳董事长杰里。莱文认为这简直是“天作之合”,由于他对这次传统和新兴媒体结合所产生的巨大商机深信不疑,以致于他坚决反对采取任何限制性的保护措施,即如果买方的股票价格下降至某一水平以下,买方将可以重新改写交易条款。
不幸的是,两家公司刚一宣布它们之间的合并,互联网泡沫就爆破了,美国在线的股票价格骤跌。由于没有保护措施,时代华纳不能就交易重新谈判。时代华纳的一些管理人士敦促莱文以美国在线的股价急剧下跌为借口取消这次合并。
但是莱文并没有听取这些建议,依然固执己见,从而使得曾经拥有价值750亿美元的公司100%股份的时代华纳股东如今只拥有价值约750亿美元的公司45%的股份。
❻ 75年12月出厂的茅台值多少钱
不会超过一千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