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昨天面试了沈阳中国平安保险,今天说通过了明天让我带100元培训费去培训,转正后在返给我在分配具体工作,
培训的内容是保险代理人考试的基础知识。
做保险的话 首先需要去考一个 保险代理人资格证书。
有的公司是公司承担培训费用和考试费用。
有的公司则是让来应聘的人自己拿钱。
保险公司分内勤和外勤。没有转正不转正之说。
按照你的这个情况来说 肯定是让你去培训然后去考证。
考下来之后会教你该公司产品和销售方面的内容。
然后会让你去销售保险。
B. 日本“失去的十年”对今天的中国有何借鉴意义
日本“失去的十年”对今天的中国有何借鉴意义
【资料档案】1985年9月,美国财政部长詹姆斯·贝克、日本财长竹下登、前联邦德国财长杰哈特·斯托登伯(Gerhard Stoltenberg)、法国财长皮埃尔·贝格伯(Pierre Beregovoy)、英国财长尼格尔·劳森雪(Nigel Lawson)等五个发达工业国家财政部长及五国中央银行行长在纽约广场饭店(Plaza Hotel)举行会议,达成五国政府联合干预外汇市场,使美元对主要货币有秩序地下调,以解决美国巨额的贸易赤字。这就是有名的“广场协议”(Plaza Accord)。
“广场协议”签订后,五国联合干预外汇市场,各国开始抛售美元,继而形成市场投资者的抛售狂潮,导致美元持续大幅度贬值。1985年9月,美元兑日元在1美元兑250日元上下波动,协议签订后,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快速下跌到200日元附近,跌幅20%。据说在广场会议上,当时的日本财长竹下登表示日本愿意协助美国采取入市干预的手段压低美元汇价,甚至说“贬值20%OK”。 在这之后,以美国财政部长贝克为首的美国政府当局和以弗日德·伯格斯藤(Fred Bergsten,当时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为代表的专家们不断地对美元进行口头干预,表示当时的美元汇率水平仍然偏高,还有下跌空间。在美国政府强硬态度的暗示下,美元对日元继续大幅度下跌。1986年底,1美元兑152日元,1987年,最低到达1美元兑120日元,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美元兑日元贬值达50%。 1993年2月至1995年4月,克林顿政府的财政部长贝茨明确表示,为了纠正日美贸易的不均衡,需要有20%左右的日元升值。根据美国政府的诱导目标,日元行情很快上升到1美元兑100日元。以后,由于克林顿政府对以汽车摩擦为核心的日美经济关系采取比较严厉的态度,到了1995年4月,日元的汇率急升至1美元兑79日元,创下历史最高记录。从1985年到1995年,10年间美元贬值达到了三倍(300%)。
评:在世界经济和金融发展史上,有过一段到今天为止仍值得世界各国高度重视、借鉴和启思的历史,它就是著名的“广场协议”。它见证了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未期,当时世界上第二大经济强国日本“失去的十年”和世界上第一大经济强国美国“兴旺的十年”,各自的国家命运演化出惊天大逆转。 日本,这个世界的第二大经济体,经过战后35年的飞速发展,日本经济规模不断扩展,到1980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GDP)已经升至10279亿美元,由1970年(2068亿美元)约占当年美国GDP(10255亿美元)的20%,上升至占当年美国GDP(27956亿美元)的38%。并且成功确立了日元世界第三大储备货币的地位。 整个80年代,日本对国家的前途充满乐观和骄傲的情绪,日本人信心膨胀:以日本经济发展而创造出惊人的“日本速度”,相信谁也阻挡不了日本经济的发展前景,超越美国是命运中铁定的事,唯一可以让日本人考虑的仅仅是时间的迟与早问题。而世界各国,也似乎都在兴奋的期待着日本GDP超过美国GDP的哪个“历史性时刻”!
历史的天平此刻也在向日本倾斜。经历了60年代、70年代的高速增长,日本发展的势头并没有停止,80年代,日本经济在最发达的西方七国中仍能保持最高的增长率。其中,1980—1984年日本GDP年均增长率为3%,1985—1991年达到4.6%。日美经济差距越拉越近,眼看就要超越美国了。到1990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GDP)更上升至30522亿美元,并超过当年美国GDP(58033亿美元)的一半。这也是目前为止唯一一次其它国家和美国的经济差距,缩小到一半的程度。在日本人的眼中,只要超过美国的GDP,日本就可以恢复“正常国家”,从此摆脱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耻辱的战败国命运,从此扬眉吐气,一举成为举足轻重的“政治大国”,从此证明日本人是比美国人更“优秀”的民族。
日本人更加是兴奋异常的大举进入美国,大规模掀起了一浪接一浪的并购美国的资产和大企业的热潮:从美国经济的象征---洛克菲勒广场,到美国的精神象征---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好莱坞),再到美国的领土象征---夏威夷的土地。在整个美国的惊呼中,倾刻间被日本人买下来了,换了一个新主人。当一切发生了才意味过来,美国人没有那一刻象此刻般清醒过:渲楦凼录螅飧龈盟赖娜毡揪谷挥镁梦淦鳎僖淮喂セ髁嗣拦就粒。。?ldquo;世界第一”就快保不住了!!!美国人的心情一下子掉到了谷底,美国人的荣耀感在急剧下滑,新仇与旧恨, 美国民间开始蔓延仇日情绪!!!
美国人没有吭声。 按理说, 日本还是美国的盟国, 其经济也是美国扶持起来的, 美国也没有分裂日本的必要(要分裂,二战时就分裂了, 也不用等到80-90年代)。美国也不可能对盟国日本使用“颠覆性煽动”。但是,在日本一步步咄咄逼人的经济进攻面前,美国真的无计可施了吗?美国真的认输了吗? 美国人没有认输,美国人不动声色地反击了,让我们见识了现代经济史上的最经典一幕:1985年美国等国迫使日本签订“广场协议”。在美国强大的压力下,日元经历了长达10年的时间持续升值的过程。
20多年过去了,传说中的日本GDP超越美国的那一个“历史性时刻”并没有出现。1995年,日本的GDP达到52600亿美元,美国的GDP是73970亿美元,日本的GDP是美国GDP的71%,之后,日本和美国的GDP之比重新拉开了距离,到2006年,日本的GDP只有43790亿美元,美国的GDP却直线攀升到131950亿美元,日本的GDP只相当于美国的33%,远低于1980年的38%!!! 日本和美国,谁输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惊天大逆转?这中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难道这才是日本和美国这对冤家早己注定的宿命吗?
其实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和分析事情发生的前因后果,找到了事物发展内在规律,我们就能明白日元升值的这10年为什么会发生了这样大的变化。 为了让大家清楚,举个例子说明:美国资本利益集团的成员,当然知道1985会发生什么。(广场协议本来就是美国资本利益集团一手导演,协议何时签订,早就知道了。)假设当中有某一个财团(假设为A财团)在1985年9月前,用100亿美元兑换成25000亿日元, 进入日本市场,购买日本股票和房地产。
按美国资本利益集团预先设定的时间和步骤,1985年9月,广场协议终于签订了, 日元开始持续而急速的升值,在日本经济沉浸在繁荣与欢笑中,来自日元“值钱”的信心膨胀+大规模的国际热钱的流入+日本经济的蓬勃发展,促使日本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异常火爆。日本人从信心膨涨到热衷投机,上市公司的股票受到追捧,导致股市和房地产发疯一样的上涨。
设伏也成功了:从1986年1月开始,日本股市进入大牛市,当时日经指数为13000点,到1989年底飙升到最高点39000点,四年间上涨了三倍。1987年,东京证券交易所的股票市值超过纽约证交所,1987—1988年,东京股票市场的市盈率平均高达60倍。1985—1990年,东京的商业用地价格上涨了3.4倍,住宅用地上涨了2.5倍,全日本的商业用地价格上涨约1倍,住宅用地价格上涨约60%。 而此时,好戏上演了。到1989年初,假设A财团在日本的股市和房地产市场已经赚到了二倍盈利, 那就是75000亿日元。 这时, 日元升值到1:120。 A财团把日本的房地产和股票在一年中抛售完, 然后兑换回美元, 那么, 就是625亿美元!在不到5 年时间中, A财团净赚525亿美元(还是最低假设)!而A财团连本带利的把625亿美元带回到美国, 你想一想,美国经济能不旺盛吗?!这只是美国财团中的一个, 其它财团呢? 而且这个假设还只是到1989年, 如果是到1995年,日元升值到1:79, 你我能想象美国在这场经济战争的胜利中,到底从日本刮走了多少财富?!
而日本呢?1989年初,日本为了应对逐步显露出来的经济危机(房地产和股市经济泡沫),开始改变低利率,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在不到两年时间里,连续五次大幅度调高利率,官方贴现率由2.5%提高到6%,以防止泡沫进一步扩大危害日本经济。但是,美国没有打算放过日本,反面火上加油。1989年秋,美国强烈抨击日本股市的封闭交易和相互持股做法,要求日本的银行持有企业股票的标准由5%降到2%。由于日本企业的股票主要是由关联企业相互长期持有,市场上的流通股相对较少,一旦改变相互持股的做法,特别是要求银行降低持股标准,股市必然下跌。
大规模突然撤离的巨额外资+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挤压+美国给日本股市带来的沉重压力+投资者信心动摇。1990年下半年,日本股市出现下跌,最后演变成恐慌性出逃,并在1991年后形成土崩瓦解之势,长达四年的股票市场大牛市就此结束。股市崩盘、楼市崩溃,给日本银行体系、金融市场、消费投资以近乎毁灭性的打击,日资在艰难度日中大规模亏本退出美国,日本经济陷入了二战后最严重的长达10年的不景气状态,直至在最近2-3年才逐渐走出低谷。这就是日本常说的:“失去的十年”。经济学用词叫“泡沫经济破灭”。
这是一场美国对日本的经济阻击战,美国人无情的动用它的国家力量,使用它的汇率武器,迫使日元升值,用长达10年的时间,一举扭转败局。通过日元升值,把日本20多年发展的国家财富,大转移到了美国,成功的击退了日本的经济进攻。这就是日本“失去的十年”=美国“兴旺的十年”的根本原因!!!而美元长达10年的贬值,并没有实质地损害到美元的国际地位。这场美日之间的经济战争,以美国的完胜而告终。
这就是金融战争,支撑美元霸权的第三根支柱。“广场协议”和其后发生的97年亚洲金融风暴,都是这种金融战争的外在表现形式。也正是由于它们的出现,使人们第一次清晰地看到了,战争的销烟不仅仅弥漫在军事上,而且还弥漫在金融战线上,虽然那是一场没有销烟的战争。中国和世界各国,目睹了日本“广场协议”发生的一切,因而清醒的认识到金融安全的重要性,防范严谨,时刻警惕来自美国的金融黑手。
中国面临的处境与日本签订广场协议前非常相似。2003年以来,美国以各种各样的理由,用尽一切的手段,想方设法压迫人民币升值。2004年-2005年,是人民币升值第一个高峰期。2005年-2006年,中国的楼市被推高到危险价位,2006年-2007年,股市被推高。这与广场协议亚洲金融风暴的步骤,在时间点上惊人的相似。
人民币升值仍在高峰期中,人民币自汇改以来,(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价由挂钩美元改为参考一篮子外币;人民币兑美元实时升值2%,报8.11元人民币)来自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最新数据显示,2008年2月29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又一举突破7.11关口。意味着进入2008年来短短的2个月中,人民币对美元汇价中间价己经先后19次创出新高。近年,人民币升值被迫加快的态势,己跃然纸上。
由此可见,美国加重人民币升值压力,是想再来一个中国版的广场协议,目的是整跨中国经济、崩溃人民币、掠夺中国30年改革开放的经济发展成果和财富。而一切的行动目标都清晰的指向2008年。中国应如何冷静应对美国的压力,吸取“广场协议 ”中的警示,避免重走当年日本走过的老路,化解美国的金融黑手,从而保障国家的金融安全,也就成为我们今天思考的借鉴日本广场协议的意义所在。
C. How to use the pocket money
小故事,希望对你能有所启发
比尔·盖茨如何花钱
金诚致 编译
2004年2月,美国《福布斯》杂志公布:比尔·盖茨以其名下的净资产466亿美元,仍排名世界富翁的首位。
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位世界首富没有自己的私人司机,公务旅行不坐飞机头等舱却坐经济舱,衣着也不讲究什么名牌;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他还对打折商品感兴趣,不愿为泊车多花几美元……为这点“小钱”,如此斤斤计较,他是不是“现代的阿巴公(吝啬鬼)”?
可另一面的事实显示,比尔·盖茨并不是那种悭吝的守财奴———比如,微软员工的收入都相当高;比如,为公益和慈善事业一次次捐出大笔善款,他还表示要在自己的有生之年把95%的财产捐出去……
看来,这位世界首富跟那种“一掷万金、摆谱显阔”的富翁迥然有异。他是不是富者中的“另类”?他对金钱持有怎样的理念和规则?读了这篇文章,我们当会有所了解,或从中悟出些什么。
衣裳不求名牌 爱买打折商品
在美琳达刚踏入微软的时候,她就被告知,比尔是个非常特别的人。
确实比尔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单从他对待金钱的态度上就可以看得出来。对他而言,创业是他人生的旅途,财富是他价值量化的标尺,他曾经说过:“我不是在为钱而工作,钱让我感到很累。”
“我只是这笔财富的看管人,我需要找到最合适的方式来使用它。”这就是比尔对金钱最真实的看法。
事实上,钱既不会改变他的生活,也不会使他从工作上分心。他经常告诉那些向他求经的朋友:“当你有了1亿美元的时候,你就会明白钱只不过是一种符号而已。”
比尔非常讨厌那些喜欢用钱摆阔气的人。他在杂志上发表自己的见解:“如果你已经习惯了过分享受,你将不能再像普通人那样生活,而我希望过普通人的生活。”
同所有企业家一样,比尔也在进行分散风险的投资,他除了拥有股票与债券外,还进行房地产投资,以及其他行业投资。虽然比尔是个经营天才,但是他从不认为自己的理财更胜一筹,所以他聘请了一位“金管家”———小他十多岁的劳森,比尔除了让他管理自己50亿美元的私人投资外,还让他管理比尔———美琳达慈善基金会的资金。
比尔总是告诉妻子,自己努力工作并不只是为了钱。对待这笔巨大的财富,他从没有想过要如何享用它们,相反在使用这些钱时却很慎重。他不喜欢因钱改变自己的本色,过着前呼后拥的生活,他更喜欢自由自在地独立与人交往。甚至见到熟人时,还像从前一样热情地与他们打招呼:“哦,你好,让我们去吃个热狗如何?”
在生活中,比尔也从不用钱来摆阔。一次,他与一位朋友前往希尔顿饭店开会,那次他们迟到了几分钟,所以没有停车位可以容纳他们的汽车。于是他的朋友建议将车停放在饭店的贵客车位。比尔不同意,他的朋友说:“钱可以由我来付。”
比尔还是不同意,原因非常简单,贵客车位需要多付12美元,比尔认为那是超值收费。比尔在生活中遵循他的那句话:“花钱如炒菜一样,要恰到好处。盐少了,菜就会淡而无味,盐多了,苦咸难咽。”
所以即使是花几美元钱,比尔也要让它们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婚后,比尔与美琳达很少去一些豪华的餐馆就餐,有时由于工作上的需要才不得不光顾一些高级餐厅。一般情况下,他们会选择肯德基,或是到一些咖啡馆。有时还会一块光顾一些很有特色的小商店,在西雅图有法国、俄罗斯、日本,以及南美一些国家的人开设的商店,在那里可以找到这些国家的一些特色商品。
一次,比尔与美琳达来到一家墨西哥人开设的食品店,这里被公认是西雅图最实惠的商店,刚一进店门,比尔就被“50%优惠”的广告词吸引,在不远处的葡萄干麦片的大盒包装上的确写着这样几个字。比尔似乎不敢相信这个标价。因为同样的商品在本地的一些商店要比这里的价格高出一倍。比尔想得知它的真伪,便上前仔细端详。当他确认货真价实时,才付钱买了下来,并告诉美琳达:“看来这里的确如同人们所说的那样,我今天很高兴自己没有被多掏腰包。”
对于自己的衣着,比尔从不看重它们的牌子或是价钱,只要穿起来感觉很舒服,他就会很喜欢。一次比尔应邀参加由世界32位顶级企业家举办的“夏日派对”,那次他穿了一身套装,这还是美琳达先前在泰国普吉岛给他买来拍照时穿的衣服,样子还不错,只是价格还不到歌星、影星一次洗衣服的钱。但比尔不在乎这些,很高兴地穿着这套衣服参加了这次会议,他生活的信条就是:“一个人只要用好了他的每一分钱,他才能做到事业有成、生活幸福。”
平日里,如果没有什么特别重要的会议,比尔会选择便裤、开领衫,以及他喜欢的运动鞋,但是这其中没有一件是名牌。
再富也不能富孩子
比尔认为,自己的成功只与个人努力有关,而与金钱多少没多大关系。确实,比尔几乎所有创业的钱都是他自己在上学之余打工挣来的,从来没有向父母伸过手。几乎所有人都钦佩他这点。
现在,微软公司的员工所得的各项收入,即使在美国也是最高的。比尔也从不吝啬对员工发放一些奖金。早在创业之初,公司总经理的年薪就达到了22万美元,而那时,比尔每年只领取13万美元。他认为,自己对公司做出的贡献并不是最大的。
在微软还有一些让人不敢相信的数字,每年都会在几千名员工中产生几十个百万富翁。比尔认为,这些钱只是他们成功的象征而已,除此之外,他不觉得还有什么意义。
不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有问题出现时,比尔都不会首先想到用钱来化解一切。他甚至没有自己的私人司机,也从没有包机旅行过。对他来说,钱失去了它对一般人那样的诱惑力,他始终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他也承认,自己的这种看法和行事方式,在许多人看来也许并不是一个榜样。
美琳达曾经抱怨比尔说:“我们的家庭显得如此特别,总会招来别人的非议,他们会说你是个喜欢出风头的人。”
比尔笑着告诉美琳达:“这是不可避免的,当初我在求学的时候,也有人说我是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可我并不这样认为。我很珍惜每一分钱,我从来都是这样的。”
比尔父母本身的经济收入很丰厚,对于儿子的富有,他们持有什么看法呢?每每有人拿这个问题问比尔,比尔总是不正面回答,而是用玩笑的口气说:“我不炫耀给他们看就是了,我会把钱藏起来,埋在草坪下面,现在草皮都鼓了起来,我希望天不要下雨。”
谁都知道,西雅图的夏天是不可能不下雨的。后来,比尔认真谈了自己的观点:“我赚的钱对我的父母来说一点意义也没有,真的,我的钱对我与他们之间的关系一点影响也没有。如果我们中谁生病了,我们可以请最好的医生,钱在这一点上会有点用。但是一般情况下,我们不会谈论钱的问题。”
的确,即使现在,他也很少谈家庭用钱的话题,但他已经向美琳达保证过,在有生之年把95%的财产捐出去。
众所周知,比尔与妻子都十分疼爱自己的孩子,但是在满足孩子们的一些要求上,他们绝对是一对吝啬鬼。比尔从不会给孩子们一笔很可观的钱,当小儿子罗瑞还不会花钱,但女儿珍妮佛已经可以拿着一些零用钱买自己喜欢的东西时,罗瑞总是抱怨父母不给自己买他最想要的玩具车。比尔有自己的说法,他认为:再富也不能富孩子。
的确,在钞票中长大的孩子,他们的养尊处优终将会让他们一事无成。所以比尔夫妻二人宁愿将这些钱捐给最需要它们的人,也不随意交给孩子挥霍。比尔甚至公开表示过:“我不会将自己的所有财产留给自己的继承人,因为这样对他们没有一点好处。”
该花的钱一点也不吝啬
在私人的金钱花费上,比尔非常节制,但是在事业上,有时他会不惜重金让自己的产品打入市场。
起初,微软公司的DOS、Windows软件是搭配在个人电脑上的,这样可以让电脑的购买者产生一种想法:这些软件是完全免费的,最终使Windows系统软件在市场上的占有率高达90%。在微软推出DOS的时候,IBM虽然与其选择的几家软件公司进行了合作,但是操作系统都是作为配件选购的,消费者可以自行决定购买哪种产品。
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时候,比尔会不惜一切代价取得市场,那时,他并不在乎钱的问题。在占领DOS市场的时候,其他软件价格都在50-100美元,而比尔会以接近免费的低廉价格,即1.5美元推出自己的产品。正由于微软公司操作系统的普及,客户会认为这些系统整合得很好,便会一同购买微软公司的其他软件。
当互联网逐渐发展起来的时候,微软为了与网景抢占网络浏览器软件市场,比尔决定免费赠送客户大量的软件、使用手册与免费的电话服务。相比之下,网景的行销则显得很保守。虽然,这些让微软一时亏损许多,但是却由此获得了大份额的市场。
凡是做过营销的人,都会明白这些,产品销路不畅的问题对一些小公司来说特别重要,如果以很低的价格出售自己的产品,对他们来说也是非常危险的。但是比尔更清楚,一旦自己的产品成为行业标准,将会产生不可估量的价值,所以他一直告诫美琳达,不要为了在营销上少花钱而绞尽脑汁。
微软掌门人坐经济舱
让美琳达感受最深刻的一点是,微软的员工都非常懂得节俭。因此一些人称这是微软的“饥饿哲学”。比尔告诉他的员工:“我们赚的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是我们的血汗钱,所以不应该乱花,应花在刀刃上。”
从微软创业时起,比尔就非常注重节俭。一次,兼任微软总裁的魏兰德将自己的办公室装饰得非常气派,比尔看到后非常生气,认为魏兰德把钱花在了这上面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他对魏兰德说微软还处在创业时期,如果形成这种浪费的作风,不利于微软的进一步发展。
即使在微软开始成为业界营业额最高的公司时,比尔的这种作风也没有改变过。1987年,还是在比尔与温布莱德相好的时候,一次,他们在一家饭店约会,助理为他在该饭店订了间非常豪华的房间。比尔一进门便发呆了,一间大卧室、两间休息室、一间厨房,还有一间特大的、用于接见客人的会客厅。比尔简直气蒙了,禁不住骂道:“是哪个混账东西干的好事?”
比尔一年四季都很忙,有时一个星期要到四、五个国家召开十几次会议。每次坐飞机,他通常都坐经济舱,没有特殊情况,他是绝不会坐头等舱的。
有一次,在美国凤凰城举办电脑展示会,比尔应邀出席。主办方事先给比尔订了张头等机舱的票,比尔知道后,没有同意他们的做法,然后硬是换成了经济舱。还有一次,比尔要到欧洲召开展示会,他又一次让主办方将头等舱机票换成经济舱机票。
比尔几乎很少回家吃午餐,通常他会在公司以汉堡包当午餐,这已经成为他的习惯。有一次,办公室来了一位新秘书,名叫里卡,为了庆祝她的生日,比尔特意带着她,以及米丽亚娜·露宝与其他几个职员来到一家高级饭店,每个人都点了酒与风味菜肴,只有比尔点了酒与汉堡包。美琳达后来抱怨说:“你为什么不点些菜,你那样会让里卡感到难堪的。”
比尔笑笑说:“我就喜欢吃汉堡包,没想那些。”
在与员工平时相处中,比尔从不像是个有钱人,他常对人说,与其说他有钱,还不如说他是“软件产业的卓越开拓者与领导者”更让他感到兴奋。他不喜欢什么事都与钱挂在一起,把金钱看成万能。一次,他在出席会议的时候,主持人给他租了一辆高级轿车,他硬是拒绝了,然后租了一辆很普通的汽车前往会场。
在微软,比尔已经成为员工,尤其是一些新员工的榜样,他的作风感染了许多人。所以微软员工的朴素也是很出名的。这并不是说比尔吝啬,或是小气,他是在锻炼自己的意志力,也是在培养员工的艰苦创业精神,无疑这是一种非常可贵的精神。
D. 投机之王--杰西.利弗莫尔的疑问
何必在乎这一点一地呢,杰西.利弗莫尔的所谓第六感其实就是长期看盘的经验。也就是盘感。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E. 有关金钱的故事,
成语有钱有势:既有钱财,又有势力。
有钱能使鬼推磨 俗语。旧时形容金钱万能。
饮马投钱:比喻为人廉洁,不损公肥私。
一钱如命:一个钱看得象性命那样重。比喻极端吝啬。
一钱不值:一个铜钱都不值。比喻毫无价值。
一钱不名:谓身无分文。常以形容囊橐一空或甚为贫穷。
一钱不落虚空地 比喻丝毫不浪费。
万选青钱:比喻文章出众。
食日万钱:每天饮食要花费上万的钱。形容饮食极奢侈。
日食万钱:每天吃喝花费上万钱财。形容生活极其奢侈。
青钱万选:比喻文章出众。
钱可通神:比喻金钱的魔力极大。
见钱眼开:看到钱财,眼睛就睁大了。形容人贪财。
见钱眼红:见“见钱眼开”。
不值一钱:比喻毫无价值。
不直一钱:直:通“值”,价值。比喻毫无价值或无能、品格卑下
不名一钱:名:占有。一个钱也没有。形容极其贫穷。
爱钱如命:某些人贪爱钱财就像吝啬生命一样。形容十分贪婪、刻薄。 多钱善贾:亦作“多财善贾”。谓钱多好作买卖。比喻具备充分条件,则事容易办成。俗语火到猪头烂,钱到公事办:形容钱能通神,不管办什么事,都必须用金钱打点贿赂才能办成。
一文钱难倒英雄汉:〖解释〗比喻一个很小的困难却使一个很大的事情无法进行,无法完成。也指一个很有本事的人,面对一个小问题而束手无策。时间就是金钱,有钱能使鬼推磨。
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是万万不能的. 对钱要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用什么手段赚钱比赚多少钱重要学会花钱比学会赚钱重要能用钱买来的都不贵贫穷而知足不失为一种富有钱多而糊涂的人带来的可能是不幸富有而不知足,最后则可能一无所有富人很少有伟人,而伟人一般都曾经是穷人
君子爱财,取知有到
金钱能让你买到一条最好的狗,但是只有爱才能让它摇尾巴.有钱办事事事通典故青钱学士:《新唐书·张荐传》:“员外郎员半千数为公卿称‘鷟(张鷟)文辞犹青铜钱,万选万中’,时号鷟‘青钱学士’。”后因以“青钱学士”誉称才学之士。 孔方兄:亦称“孔方”。即钱,中国旧时铜钱外圆内孔方形,故称(鄙视意,谐称)。据说宋朝大诗人黄庭坚因得罪了朝廷被降职,他的亲友们便渐渐与他疏远起来,他很伤心,遂写了一首诗,诗中有这样两句:管城子无食肉相,孔方兄有绝交书。诗意是我被降职后,只有笔墨相随(“管城子”是笔的别称),只有笔墨无庸俗相,不像有些人都不愿和我来往了;而钱,更与我绝交了。由于此诗的广泛流传,“孔方兄”就这样成了“钱”的代名词。名言有了金钱就能在这个世界上做很多事,唯有青春却无法用金钱来购买。——莱曼特
莎士比亚诅咒金钱的名言:“金子,黄黄的,发光的,宝贵的金子!只要一点点儿,就可以使黑的变成白的,丑的变成美的,错的变成对的,卑贱的变成尊贵的,老人变成少年,懦夫变成勇士……”... —— 莎士比亚
有钱的人从来不肯错过一个表现俗气的机会。 —— 巴尔扎克
大凡不亲手挣钱的人,往往不贪财;亲手赚钱的人才有一文想两文。 —— 柏拉图
为什么一个人要富有?为什么他一定要有马匹,精致的衣服,漂亮的住宅,到公共场所与娱乐场所去的权利?因为缺少思想。你给他的心灵一个新的形象,他就会逃遁到一个寂寞的花园或是阁楼上去享受它,这梦想使他们那样富有,即使给他一州作为采邑,也还抵不过它。但是我们最终是因为没有思想,所以才发现我们没有钱。我们最初是因为耽溺于肉欲,所以才觉得一定要有钱。—— 爱默生
金钱能做很多事,但它不能做一切事。我们应该知道它的领域。并把它限制在那里;当它想进一步发展时,甚至要把它们踢回去。 —— 卡莱尔
一个人要在年轻的时候,感到世界上一切都生气勃勃、趣味无穷,那才需要钱财啊。老天爷为什么不把通常的过程颠倒一下,让多数为首先获得财富,慢慢把它花掉,然后让他们在不需要再有钱的时候,变成一个穷光蛋死去呢? —— 马克吐温
人从生到死的生活每一步都应是一种隔着柜台的现钱买卖关系,如果我们不是这样登天堂的话,那么天堂也就不是为政治经济学所支配的地方,那儿也就没有我们的事了。 —— 狄更新
金钱是能让我们去除了天堂以外的任何地区性方面军的一份护照;同时,它也能向我们提供除了幸福以外的任何东西。 —— 查尔斯·兰姆
一个非常喜爱钱财的人,是很难在任何时候也同样非常喜爱他的儿女的。这二者就仿佛上帝和财神一样,形同冰炭。 —— 塞缪尔·巴特勒
金钱!金钱是人类所有发明中是近似恶魔的一种发明。再没有其它东西比在金钱上有更多的卑鄙和欺骗,因而也没有其它方面能为培植伪善提供这么丰脾的土地。 —— 马卡连柯
一切对财富的过于仔细的关心都散发着贪婪的气味,甚至以一种过于有意的不自然的慷慨去处理钱财,也是不得去费心指挥和关心的。 —— 蒙田
如果你把金钱当成上帝,它便会像魔鬼一样折磨你 -----菲尔丁
如果您失去了金钱,失之甚少;如果您失去了朋友,失之甚多; 如果您失去了勇气,
失去一切。 (德)哥德
有了金钱就能在这个世界上做很多事,唯有青春却无法用金钱来购买。 ——莱曼特
金钱和享受的贪求不是幸福. ——《伊索寓言》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 名谚火到猪头烂,钱到公事办
除了天堂的门,金子可以叩开任何门语言无法做到的事情,金子可以做到金钱是毒蛇金钱是陷阱金钱是万恶的渊薮贪财是万恶之源我们靠金子活命,有人却为金子送命花过多的精力去赚钱,会使许多人窒息金钱是个好仆人,但是个坏主人有钱是可怕的,没钱是可悲的没有钱苦恼,有了钱烦恼有数的钱多数人都会花用,太多的钱只有少数人会享用钱多而有头脑,带来的可能是幸福钱袋轻的人有时可能心事很重,钱袋重的人只会有短暂的轻松故事一钱太守的故事 东汉刘宠,是齐悼惠王刘肥(汉高祖刘邦子)的后人。刘宠在汉桓帝和汉灵帝两朝大大小小当了不少官。直到建宁二年,因上日食策而被免职,回归乡里。他虽然最高的官做到了卿相,但清约省素,家无货积。最后以老病逝于家中。 刘宠在任会稽郡(今浙江绍兴市)太守时,政绩卓著,操守廉政,朝廷调他为将作大匠(主管工程建设的官)。在他离任前,会稽郡山阴县若耶山谷五六位鬓发斑白的老人各带了一百文钱(即一百个铜板),想送给他,可刘宠不肯受。老人们流着泪对刘宠说:“我们是山谷小民。前任郡守屡屡扰民,夜晚也不放过,有时狗竟然整夜叫吠不止,民不得安。可自从您上任以来,夜晚狗都不叫吠了,官吏也不抓捕老百姓了。现在我们听说您要离任了,故奉送这点儿小钱,聊表心意。”刘宠说:“我的政绩远远不及几位老者说的那样好,倒是辛苦父老了!”老人们一定要他收下,盛情难却,刘宠只好收下几位老人各一文钱。他出了山阴县界,就把钱投到了江里。后人将该江改名为“钱清江”,还在钱清镇建了“一钱亭”、“一钱太守庙”。从此,“一钱太守”的美称便在当地传开了。元朝时王叔能参政路过太守庙下,题诗道:“刘宠清名举世传,至今遗庙在江边。近来仕路多能者,也学先生拣大钱。”褒扬刘宠之余,也幽默地讽刺了元朝官员的贪污。历朝历代像刘宠这样的清官虽然不多,但也不少。明朝就有一名清官,名叫黄绾,可称为“刘宠之后”。明世宗嘉靖时,黄绾担任刑部主事,却因为谏阻世宗南巡而被杖打。后任刑部郎中,又从中央到地方绍兴担任知府,治理手段颇宽大。后来因复核案件而被宰相张璁和刑部主事桂萼诬陷,被调回京师。临行前,绍兴府士民哭声震野,人们争相赠送财物,可黄绾只收每人二文铜钱。这与刘宠何其相似!但不幸的是,黄绾到京后,就被投进了监狱,病死于狱中。至明穆宗朱载垕(音后)隆庆初年,黄绾被追封太常少卿。一文亭的故事清朝有一位著名的清官,名叫施世纶,是靖海侯施琅的次子,人们把他比作宋朝的包拯和明朝的海瑞。他清正廉洁,精明强干,能体恤下属。他任扬州、江宁知府时,“不侮鳏寡,不畏强御”,人们都很感激他。离任时,有一万余人遮道挽留他,挽留不成,便每人出一文铜钱,建双亭于府衙前,名“一文亭”。后来施世纶官至督漕运,也就是总管漕运。清朝山东潍县人刘继圣(字衍泗),由教职升任湖南慈利县令,当时滇寇才平息,人们生活雕敝。刘继圣以宽大为政,不忍轻用刑杖。有人犯罪,理当杖笞,刘继圣便对他说:“儿何苦忍痛呢?”慈利人民很感激他。不久,刘继圣因病辞职,人们执意拘留他,但未果,人们纷纷送钱给他。刘继圣不接受,人们固请,刘继圣才接受每人一文铜钱,共数万文。黄金难换心明代李汰任朝廷主考官时,有一年在福建主持科举考试。一天深夜,有位求情者送去一包黄金,请他给予通融,当即遭到李汰的回绝。李汰还挥笔写下了一首表露心迹的拒贿诗:“义利源头识颇真,黄金难换腐儒心。莫言暮夜无知者,须知乾坤有鬼神。” 檄文禁馈送清代乾隆年间,张伯行出任江苏巡抚。上任伊始,他便公布了一份别出心裁的官箴《禁止馈送檄》:“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谁云交际之常,廉耻实伤。倘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他正是这样惠政励己、廉洁自律,始终不违誓言,在历史上享有“江南第一清官”之誉。
F. 世界上最有钱的人
我认为是比尔盖茨。
G. 深水鱼的种类--克劳森深海鱼
深海鱼生活在百米以下深海区域,所以对于其捕捞方式只能是远洋深海拖网或者勾掉捕捞,然后捕捞上船,及时速冻。而且由于其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多不饱和脂肪酸,所以在克劳森深海鱼在零下18摄氏度的保存状态下并不会导致营养流失,气逆鲜度和质量可以被很好的保留,切相比淡水鱼和近海鱼,深海鱼被当代工业污染的可能性会更低。由于深海鱼含有丰富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和矿物质。如钙,铁,锌等微量元素,而且还含有维生素a.b.c等,所以对人体健康具有很大益处。 “集天下美味一品,送全家健康一生”是我们全体员工的服务宗旨。我们把欧美国家验证了上百年的健康海产品以合理的价格推向中国市场,带给中国人民一种全新的饮食理念。随着这些产品走进千家万户,我们看到的将是每个家庭成员健壮的骨骼、强健的体魄,聪明的头脑。各种心脑血管疾病必将逐渐减少,乃至消失,健康的饮食文化带给人们的将是高品质的生活。
深海鱼的品种主要有老虎斑、青斑、粉斑、加力鱼、马加鱼、红利鱼等十多种。在餐馆里见的最多的就是石斑,石斑又包含了芝麻斑、海虎斑、油斑、青斑、东星斑等等十余种,这些鱼都属石斑类,但长像相差甚远。东星斑是石斑里的大美女,火红的鱼鳞,带着蓝蓝的小星点,产量不大,因些很名贵,大多在三、五百元一斤。老虎斑身着白色虎皮斑纹,肉质雪白细嫩,吃起来十分美味。还有些斑鱼长得十分丑陋,如北方海鲜餐厅里常说的老板鱼,全身长得参差不齐,实在不堪目睹。但这种鱼不好动,整日爬在水底,眼睛从不滴溜溜乱转,显得很沉稳,因此得名。另外,最常见得的是偏口鱼,也分左口鱼、多宝鱼等。这类鱼身材扁平,也不好看,但在水中游动时如同一只大蝴蝶,姿态很美。海鲜池里最名贵的鱼属苏眉,苏眉分大苏眉、小苏眉,大苏眉体重可达八、九斤一条;小苏眉产量极低,价格每斤可高达600—800元。海鲜餐馆里还可以见得如银枪鱼、沙尖鱼、黄鲫、小黄鱼及银鲳等近海产的小鱼种,这些鱼产量大,多见得的是冰鲜品,价格就很便宜。但它们肉质雪白、细腻,吃起来也十分美味。也因此我们能再次吃到真正鲜活的大黄鱼。
H. 比尔盖茨资产最高时是多少
2004年,这已经是第十年了,比尔盖茨坐稳了《福布斯》富豪排行榜的头把交椅。这位微软公司的创始人之一和董事长,从1997年就居住在一所方圆两公顷、价值1.1亿美圆的豪宅里。同时他还是2004年世界上最慷慨的人,他的慈善捐款超过了30亿美圆。
根据《福布斯》统计。这位电脑时代的“奇才”目前名下净资产为466亿美圆,虽然仍大大少于他在1998年创下的1000亿美圆的记录,但是这样的财富,已经超出常人的想象。也许这样计算会更容易理解:
盖茨每秒赚250美圆,即每天赚2000万美圆,一年赚78亿美圆;
假如盖茨掉了1000美圆,他也懒得去捡,因为他去捡要花掉4秒钟,这一弯腰他已赚回1000美圆;
美国的国家债务约56200亿美圆,如果由盖茨来还,他能在10年之内还清美国的债务;
如果盖茨将钱捐给地球上每个人15美圆,到头来,他还剩下500万美圆零用钱;
假如盖茨是一个国家,他将是地球上第37个富有的国家,或是美国第13家大公司,甚至比IBM还大;
如果盖茨将所有钱换成1美圆一张,你可以建一条路连接地球和月球,来回14次,但你必须用1400年不停的建造这条路,而且用731架波音747飞机来运这些钱。
真不知道这么多钱他怎么花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