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发生增资行为时,原先的期权数量和行权价格需要改变吗
作者:弈骁
是不是上市公司不重要。
是否需要对行权价格及期权数量进行调整,原理都是相同的,就是各个期权持有人持有的期权总价值在事件发生前后没有发生变化。
通过推导,也就是各个期权持有人全部期权行权价*行权数量在事件发生前后不变(此处是关键)。证明过程见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行权价格与数量调整问题研究的103页-104页。原作者是证监会广东监管局上市公司监管一处的谢可平、黄王侯,链接的文章显示是青岛科技大的周红艳,不知道谁抄的谁的。
还是贴一下吧。
"保持管理层期权总价格不变调整方案应满足的条件:
在影响管理层获得期权总价值三个主要因素中,公司股票除权情况受发生特殊情况的股票拆细、缩股以及融资方案影响,属不可控因素。因此,调整方案只能通过对期权数量、行权价格的合理调整,来维持调整前后期权总价值保持不变。以下根据Black-Scholes公式,对公司正股价格变动时,行权价格及权证数量如何变动才能使权证总价值不变进行推导。
设有S0、X0、Q0和C0,分别表示在调整前的正股价格、行权价格、期权数量与期权价格,S1、X1、Q1和C1分别表示在调整后的正股价格、行权价格、期权数量与期权价格。在无风险收益率r、期权有效期T和股票波动率б已确定的情况下,期权的价格C等于:
<img src="https://pic2.mg.com/_b.jpg" data-rawwidth="386" data-rawheight="16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86"><img src="https://pic3.mg.com/_b.jpg" data-rawwidth="357" data-rawheight="16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57"><img src="https://pic2.mg.com/_b.jpg" data-rawwidth="389" data-rawheight="25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89">
上述公式证明当行权价按正股价格变动的比例进行调整时,每份权证的价值也按同样的比例变化。要使权证总价值不变,权证数量应该按照正股价格变动的反比例进行调整。"
因此,对行权价格和数量进行调整的目的是保证各个期权持有人全部期权总价值在事件发生前后没有发生变化。只要保证股权调整等事件发生前后期权价值没变化,就不用费劲去同时调整数量和行权价格。但是了,有些时候不是你不想调整就可以不调整的,比如出现股票拆细、缩股、资本公积转增等因素属于逼不得已,是属于被动调整期权数量,因此只能是配套的反方向调整期权行权价格。
因此上市公司股票期权的调整办法如下:
<img src="https://pic1.mg.com/_b.jpg" data-rawwidth="550" data-rawheight="3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0" data-original="https://pic1.mg.com/_r.jpg">
理论上而言,若每股增资价格与企业增资前的每股真实价值不一样,那么增资完成之后,公司的每股价值肯定发生变化了。增资前企业价值M=P1*Q1,增资N元=P2*Q2,增资完成后公司每股价值P3=(M+N)/(Q1+Q2)=(P1*Q1+P2*Q2)/(Q1+Q2)=P1*(Q1+P2*Q2/P1)/(Q1+Q2);
P3/P1=(Q1+P2*Q2/P1)/(Q1+Q2);
若增资前期权的每股行权价格是P0,则理论上增资后每股行权价格应该调整为P0*(Q1+P2*Q2/P1)/(Q1+Q2)
为了保证全部期权总价值不变,期权数量应该按照反比例进行调整,即期权数量应该调整为Q0*(Q1+Q2)/(Q1+P2*Q2/P1);
但是、但是这又有什么意义呢,属于不需要的调整,如果不对期权行权价格和数量进行调整,管理层获得期权总价值肯定也与增资前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对于增资而言,股票期权的行权价格及数量均不需要调整。
㈡ 股票激励期权行权价格对股价有什么影响
国有企业采取的一系列"放权让利"的改革措施,目的在于调整国家所有者和企业之 间的利益分配结构,并向企业经营者和生产者倾斜,以诱导其生产性努力,生产积极性带来 的经济增长又为构建与激励相容的产权结构和治理结构提供了有利条件. 但是, 随着市场竞 争的加剧, 在不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和引入创新机制的条件下, 单个企业的生产性努力所能获 取的利润增长空间越来越小,而政府对企业的"软预算约束"没有根本改变,使企业从分配 性努力中获利变得相对容易, 就导致了对分配性努力的激励. 这一结果使所有者的利益受到 了企业经营者和生产者等"内部人"的侵害.在"穷庙富方丈""59 岁现象" , ,过度在职消 费以及屡禁不止的贪污腐败等等问题的背后, 根本的原因就在于: (1) 缺乏企业家市场和经 营者的筛选及其退出机制, 从而缺乏对经营者的外部约束. (2) 缺乏对经营者的有效激励机制,经营者谋求在职期间的收益最大化.同时,改革的深化造成经营者对控制权预期的不稳定,加剧经营者行为的短期化. (3)国家所有者无法对经营者实行全面的严格监控,在缺乏 充分竞争环境和企业家市场的条件下,很难确定企业的实际绩效及其中包含的经营者贡献. 所以,现阶段国有企业内部改革的重点,是解决好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问题. 为了适应从计划向市场的转型,大中型的竞争性国有企业都将改造成具有现代企业特 征的微观主体, 与私人独资企业或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有企业相比, 现代企业最核心的要素 1 是法人财产所有权相对独立和企业内部独特的治理结构. 内部治理的主要作用在于协调企业 不同产权主体之间的经济利益矛盾, 克服或减少代理成本. 在西方现代企业治理结构的制度 创新中,与经理人员持股一样,股票期权也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长期激励方式.它把经营者的 个人利益与企业未来价值挂钩,形成对经营者(代理人)的长期激励和约束. 那么,这一激励机制是否具有普适性?它是否可以用于国有企业的经理人员?是否有 助于解决改革过程中因经营者利益不断强化而产生的代理成本问题,行为短期化问题以及 "内部人控制"问题?这是一个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 本文试图提供一个研究国有企业经理人员股票期权激励机制及其方案设计的初步框架.其中涉及的主要问题包括:股票期权的激励机制,西方股票期权的经验,国有企业试行 股票期权的各种方案及其比较,股票期权方案设计的原则和要点等问题.一, 股票期权激励机制与效应 1.1 概述 股票期权起源于 20 世纪 70 年代的美国,是为解决现代企业中的"代理问题"而提出的. 根据现代企业理论, 风险与收益的对称关系在企业中表现为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的 分配(相当于契约规定而言) .如果经营者的行为及其努力程度无法完全预测,赋予经营者 对剩余成果的索取权是使其为企业价值最大化而努力的最佳方式, 或者至少通过参与企业剩 余的分享来提高其对所有者利益的关心, 这就是股权激励的基本含义. 但股权本身并不能避 免经理人员采取损害企业长远利益来获得股价的短期上升, 或者放弃长期有利但对近期股价 不利的发展计划. 消除这种短期行为的有效办法, 是在经理人员的报酬结构中引入反映企业 价值增长的远期因素. 于是金融衍生市场中的期权被运用到企业的股权激励机制中. 股票期 权是给予经理人员在将来某个时间购买企业股票的权利, 从期权中获利的条件是企业股票价 格超过其行权成本即股票期权的执行价格,并且股价升值越大,获利越多.经理股票期权 (Executive Stock Options, 简称 ESO)正是适应这一要求而形成的特有的对管理者的激励 机制. 1.2 股票期权的内在激励机制 期权在金融衍生品交易市场上是作为独立的标的而存在的,但是用于企业内部激励的 股票期权本身并不是作为交易的对象. 在大多数情况下, 经理人员获得股票期权不需要额外 付费,也就是说期权的价格(通常表现为手续费)为零.这似乎给人一种印象,经理人员是 2 风险规避或"负赢不负亏"的,企业的股票期权实际上减少了受益人的风险.但是,股票期 权的激励作用显然不在于减少经理人员的风险.假定 S 代表股价,E 代表行权价,S-E 反映 了受益人获得的期权的内在价值(Intrinsic Value) .即使行权价格等于股票价格,期权仍然 具有激励作用,因为其依靠的主要是期权的时间价值(Time Value) .当 S=E 时,股票期权 的内在价值为 0,其所有的价值(也就是激励)全部为时间价值,它意味着在"等待期"中 股价的变动仍然可能超过行权价格.虽然 S=E 是一种特别的或极端的情况,但它表明了期 权时间价值的存在如何激发了经理人员提高股票价值的努力. 因此, 股票期权最本质的激励 作用正是体现在时间价值上 (对于买权方也就是股票期权的受益人) 的经营者获受期权数随 公司价值的上升而形成的价值升水. 上述分析可以扩展出三个影响经理人员获得期权时间价值的结论: (1)期权指向的股 票价格特征对于期权的激励强度是重要的. 股价波动幅度越大, 股价超过行权价格的概率越大,买权方(经理人员)获利的机会越大,激励强度也就越大.这也是高科技行业广泛使用 股票期权的一个重要原因.这类企业都具有高风险,高成长性的特点,期权的时间价值对其 具有充分的吸引力.一些产业与行业的股价对于经济信号(如利率)的敏感度较强,其股价 波动也会较大, 使用期权的效果要好于股价预期稳定的企业 (如零售企业, 电信等垄断企业) . (2) 授权期和行权期的规定对于股票期权的激励作用具有重要影响. 在相对较长的时间里, 股价变动的概率大,对期权的时间价值会产生较强烈的作用.但是,如果期权具有抵押性或 者只能在某个固定的到期日行使的话(被称为"欧式期权",一些因素也可能对时间价值起 ) 抵消作用,如授权期出现了发放股利的情况等.所以"欧式期权"的激励强度对于授权期和 行权期的长短较不敏感.这也告诉我们,如果股票期权具有一个类似于"二级市场"的退出 机制,其激励作用会更强. (3)企业在设计期权激励契约时,买方(受益人)与卖方(作为 股东代表的董事会 )对未来股票价格的预期是不同的,这就给行权价格的确定带来了很大 的不确定性.同时我们假定经理人员(代理人)具有信息上的优势,即他的预期更可能接近 股价的真实水平, 那么对委托人来讲, 理论上对其最为有利的能够带来最大激励的行权价格 应该是,使期权的时间价值最大化. 1.3 股票期权在现代企业中的运用与效应 股票期权作为使经理们的报酬与业绩挂钩并满足长期激励要求的激励方式, 在西方越来 越多的现代企业中得到了运用.美国投资者责任研究中心鲁克斯顿对 1997 年标准普尔 1500 家企业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 使用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的企业在市值超过 100 亿美元的公司中 比例高达 89%,中型和小型企业的比例分别为 69%和 70%.同时,股票期权数量在公司总 3 股本中所占比例也在逐年上升,70 年代,大多数公司股票期权计划允许收益人购买的全部 股票数量一般只占公司总股本的 3%左右,到 90 年代达到 10%,有些计算机公司高达 16%. 标准普尔 500 家企业总裁名下的既得期权价值达到了 420 万美元(中位数) .而其获得的期 权如果按增值 10%计算,价值中位数超过 680 万美元.另据《财富》杂志对美国 282 家中 型企业的调查,1985-1997 年间经理薪酬的构成明显地由工资向股票期权倾斜.1985 年工资 占薪酬总额的比例为 52%,1997 年降到 28%,相反,1985 年股票期权收入占工资总额的比 例为 8%,1997 年上升到 42%. 股票期权作为一种激励机制, 其效应是明显的: (1) 薪酬结构的调整使经理人员的报酬 与公司业绩挂钩, 鼓励经理人员更多的关注公司的长期发展, 而不仅仅将注意力集中在短期 财务指标上,从而有效的克服了经营者的短期行为; (2)股票期权对人力资本价值的体现, 使经营者有机会参与企业剩余所有权的分配,实现了经营者与公司利益和股东利益的统一, 强化了公司价值的最大化与股东价值的最大化. 对股权与企业业绩之间的实证检验表明,股 票期权激励与公司业绩及股东机价值最大化正相关. Mehran 的研究证实, CEO 的股权利益, 持股比例与反映企业业绩的指标(托宾 Q 值,ROA 值)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因此, 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表明, 股权激励和股票期权激励对于现代企业的效率具有 重要和积极的作用,这也是国有企业引入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的基本依据.二,国有企业股票期权激励模式及其比较 2.1 国有企业实行股票期权的背景与制度环境 从激励机制的角度来看,国有企业传统薪酬结构僵硬,平均主义色彩浓厚.改革以"工 资—效率"假说为基础,通过提高工资和奖金对经营者和生产者实施激励.由于工资基金受 到政策的限制,奖金(特别是以承包制为代表的"利润分成" )成为了主要的激励手段.结 果基本工资占薪酬总额的比例越来越小.决策权和分配权越是下放,利润分成的比例越高. 要使这一报酬激励机制良性运转, 企业家才能的竞争性市场价格和企业业绩与企业家贡献的 考核技术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否则就会出现严重的代理问题并导致前文指出的由生产性努力 向分配性努力转移. 利润分成诱发的短期行为迫使国有企业必须建立对经理人员的长期激励 机制,股权激励和股票期权的实践由此产生. 但是总体来讲, 虽然国家和各地方政府允许经营者持股和进行股票期权的试点, 当前国 有企业对股票期权激励的探索仍然缺乏基本的制度环境.
(只供参考.....................)
㈢ 股票期权行权价格调整是什么
行权调整价格是因为,公司拿出现金分红了,那么公司的每股净资产就降低了,所以要在每股的原价格上减去每股分到的红利,就是行权后的价格~如果还赠股和送股的话,那么每股的价格行权后就是原来的价格分到送配后的总的股份上。
股票期权: 期权是指在未来一定时期可以买卖的权力,是买方向卖方支付一定数量的金额(指权利金)后拥有的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指美式期权)或未来某一特定日期(指欧式期权)以事先规定好的价格(指履约价格)向卖方购买或出售一定数量的特定标的物的权力,但不负有必须买进或卖出的义务。期权交易事实上是这种权利的交易。买方有执行的权利也有不执行的权利,完全可以灵活选择。 期权分场外期权和场内期权。场外期权交易一般由交易双方共同达成。
行权是指权证持有人要求发行人按照约定时间、价格和方式履行权证约定的义务。
美式行权(A):指权证持有人有权在期权存续期内的任何时候执行期权,包括期前和到期日(即一般情况下,行权起始日=权证挂牌首日,行权截止日=权证到期日)。
欧式行权(E):只能在权证到期日行权(即行权起始日=行权截止日=权证到期日)。
百慕大混合式(B):介于美式与欧式之间,持有人有权在到期日之前的一个或者多个日期行权(即行权起始日=<行权截止日=<权证到期日)。
证券给付结算方式:指权证持有人行权时,发行人有义务按照行权价格向权证持有人出售或购买标的证券,即认购权证的持有人行权时,应支付依行权价格及标的证券数量计算的价款,并获得约定数量的标的证券;认沽权证的持有人行权时,应交付约定数量的标的证券,并获得依行权价格及标的证券数量计算的价款。
现金结算方式:指权证持有人行权时,发行人按照约定向权证持有人支付行权价格与标的证券结算价格之间差额的现金。
㈣ 调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行权价格对股票本身有什么影响
调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行权价格调整不太大的影响不大,行权价与激励作用起负相关作用。
股权激励就是公司与员工(包括高层管理人员)的一个约定,约定一个时期公司的经营业绩达到一定标准,员工就可以约定价格(一般比市价低较多)得到一定数量的公司股票。这种办法是把员工的利益与公司的利益绑定在一起,促进公司的良性发展,所以对二级市场的股票也有利好作用。
㈤ 股票上涨时的看跌期权行权价格
看跌期权:如果行权价格高于标的资产当前价格,那么属于实值期权,低于标的资产当前价格,则属于虚值期权,等于标的资产价格,就是平值期权。 行权价格与权利金的价格是同向的(对于看跌期权),对于卖方来说因为权利金的定价是根据相关公式进行定价而不是主观判断的,公式包括:BS模型,二叉树模型,蒙特卡洛模拟等等。权利金影响的参数包括:时间,波动率,无风险利率、行权价格、资产目前价格等等,
㈥ 内部激励股票期权行权价格是什么意思
就是在未来某一确定时刻满足一定的条件时,员工可以以固定的价格购买一定数量的公司股票。股东为达到所持股权价值的最大化,在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现代企业制度下,实行的股权激励。
公司董事会在股东大会的授权下,代表股东与以经营者为首的激励对象签订协议,当激励对象完成一定的业绩目标或因为业绩增长、公司股价有一定程度上涨。
公司以一定优惠的价格授予激励对象股票或授予其一定价格在有效期内购买公司股票,从而使其获得一定利益,促进激励对象为股东利益最大化努力。
(6)股票期权行权价格上调扩展阅读
公司不得收购本公司的股票,但为减少公司资本而注销股份或者与持有本公司股票的其他公司合并时除外;证监会对发行股份要求比较严格,因此,中国一直缺乏实行股权激励的法律、政策环境。
2005年以来,为配合股权分置改革,证监会推出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并且2005年新修订的《公司法》规定。
公司在减少公司注册资本、将股份奖励给本公司职工等情况下可以收购公司股份,这为公司进行股权激励提供了政策、法律环境。截止2008年底,30余家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方案获批。
㈦ 股票期权行权价格调整后股票市值会变吗
市值不变,但长期会影响股票价格,导致市值变化。
㈧ 授予股票期权行权价格是什么意思
内部激励股票期权是指公司发行的员工认购的,在未来某一确定时刻满足一定的条件时,员工可以以固定的价格购买一定数量的公司股票,这是公司对于员工的一种激励措施,当激励条件例如公司股票价格上升某一水平满足时,员工可以行使权力——以固定价格购买股票,通常这个价格都低于公司股票的市价,这一价格就是股票期权的行权价格。
㈨ 上交所股票期权行权价格间距如何设置
你好,行权价格间距,是指相邻两个期权行权价格的差值,根据期权合约标的收盘价格分区间设置。ETF期权的行权价格间距如下表所示:
㈩ 中集集团:关于调整股票激励计划股票期权行权价格这条消息是利好还是利空呢我是新
基本算是中性的消息,完全按股票激励计划股票期权规程进行的,不存在利好或利空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