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市行情 » 金成亚信集团股票行情
扩展阅读
股票持仓多久才可买 2025-02-09 00:09:42
股票价格比可转债价格高 2025-02-08 23:56:35

金成亚信集团股票行情

发布时间: 2023-07-25 22:13:20

『壹』 股票置换的意思

股票(股权)置换,其目的通常在于引入战略投资者或合作伙伴。通常股权置换不涉及控股权的变更。股权置换的结果是:实现公司控股股东与战略伙伴之间的交叉持股,以建立利益关联。
交叉持股通常是母子公司之间互相持有绝对控股权或相对控股权,使母子公司可以相互控制运作,其产生的原因是母公司增资扩股时,子公司收购母公司新增股份。
股权置换的方式,实践中有三种方式,即股权置换,股权加资产式置换,股权加现金式置换。
股票置换用通俗易懂的话来解释就是:我想持有另一家公司的股份,可以用现金购买,但是这样会影响我的现金流,对方也可能不愿出售自己的股权;我也可以用自己的股份按照一定比例和对方进行交换,这样我不用拿出现金,就拥有了对方的股权,当然对方也拥有了我的股份,形成交叉持股,就有了共同的利益。

『贰』 亚信科技的收购事件

亚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亚信集团”)与联创科技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简称“联创科技”),于 2009年12月06日晚间联合宣布,双方已签署最终协议,合并成立亚信联创控股有限公司。预计该交易于明年上半年完成,联创股东将在收购完成时得到6000万美元现金与大约2680万股亚信公司股票
根据双方协议,联创股东将收到6000万美元现金与2680万股亚信股票。交易完成后,联创股东将拥有新公司35.8%股份,亚信原股东持股为64.2%。本次合并也正式宣告联创终止独立上市。
合并后的亚信联创将集两家公司领先的市场地位、更完整的解决方案和更全面的服务于一身,为全球电信运营商提供从咨询规划、系统建设到运营于一体的端到端、更强大的全面服务。基于亚信集团2009年12月4日的股价,此次交易总价值达到7.33亿美元。亚信集团将支付现金6000万美元,并新增发约2680万股亚信集团股票给联创科技。根据合并宣布后第一个交易日2009年12月7日亚信集团的股票收盘价,合并后的新公司市值已近23亿美元。 2015年9月1日,亚信科技与趋势科技联合发布公告 ,亚信科技收购趋势科技在中国的全部业务,包括核心技术及著作权100多项,同时建立独立安全技术公司——亚信安全,将亚信原有的通信安全技术与趋势科技云安全、大数据安全技术相结合,原趋势科技中国安全及技术服务业务的全部核心研发与技术人员将整体并入亚信安全。

『叁』 丁健的许戈辉的他

每个人的婚姻都值得祝福。许戈辉。不过,走入婚姻殿堂,许戈辉没有举行盛大婚礼,表现得相当低调,只是春节期间,在双方父母的陪同下,远赴南非,以旅行的方式完成了自己的人生大事。尽管蜜月归来,许戈辉不愿多谈夫君的背景,但人们还是可以轻易地查到这位IT界的知名人士:亚信科技(中国)公司董事长兼创始人,40岁的丁健。
2005年的开局对于丁健来说,可谓满堂彩:个人娶得美人归,公司出现利好消息。亚信公司发布的财报显示,2004年度总收入为10670万美元,净收入6810万美元,相比2003年度净收入5750万美元增长了18%。财报还显示,联想亚信第四季度为亚信公司全年净收入贡献11%,预计未来一年,联想亚信还将为亚信贡献40%以上的净收入。这是一组有些出人意料的数据。因为在7个月前的2004年7月28日下午,联想集团以其IT服务业务主体部分作价3亿元,置换亚信公司15%的股权,在问及新成立的联想亚信什么时候能够盈利时,丁健的回答是:“我们希望12个月。”当时,亚信公司与联想的IT服务盈利状况基本为负数。比预计时间整整提前8个月盈利,丁健可能也没有想到。
亚信十年
令丁健同样没有想到的是,1995年初成立的亚信科技(中国)公司,今天已经发展成为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的第一家中国高科技企业(NASDAQ交易代码:ASIA),而且还是其中唯一一家中国软件企业,并曾被“世界经济论坛”评为全球500家高速成长企业之一,还连续两年入选《福布斯》“全球最优300小企业”。他本人还被公认为“新一代留学生回国创业”的典范。
丁健用一个成熟的年轻人来评价十年亚信。“亚信有一个很职业的董事会,包括吴鹰、田溯宁、张维迎、孙强、龙涛、陆运刚等,有熟悉企业运作的,有经济学家,有创业者,有投资专家,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都有很强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我和田溯宁的相识,对我们双方而言都是很重要的事情”。提起亚信的诞生,丁健每次都显得激动与兴奋。“田溯宁有思想,是领路者,而我那时还是一个技术人员。我们两个合起来以后就变得有血有肉了,共同做一些事情,实现理想。他把握宏观层面,我操作技术层面。我们两个人无论性格上、思维方式上、为人处事上都有很大的不同,恰好我们两个是互补的,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互相支持着向前发展,和亚信一起成长。”
事实上,1993年,在美国达拉斯一条名为明天的街道上创立亚信时,丁健28岁,田溯宁30岁,当时的身份还都是留学生。被誉为民间外交家,一直热心于为中美经贸往来牵线搭桥的刘耀伦给了他们最重要的支持。亚信也是这位长者个人投资生涯中唯一一次非房地产项目投资。
公司在美运营两年后,丁健一行人选择了回国。“因为我学的是信息专业,一到美国就开始接触因特网。当时就感受到因特网可以作为一个信息传递的桥梁,尽管在美国那时候还只局限于学生里面。但我感觉到这样一个东西,如果在中国的话,可能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因为它这种非常自由化的一种媒体环境,不管是对高校学生或其他年轻人,还是对整个商业人士,都是一个新的比较低价的传播方式,可以很快地得到普及。”丁健的感觉确实没有错。实际上,回国才是亚信迅速发展的开始。难怪虽然成立和上市都在美国,但田溯宁和丁健始终认为亚信是一家中国公司。
1996年1月,中国第一个互联网骨干网络chinanet建成。包括后来出现的新浪、网易公司在内的今天中国大约70%的因特网信息,都是在亚信构建的网络上传输。“我虽然那时候就感受到这个东西的潜力应该是在的,但是再怎么预测,坦率地讲,没有预测到它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至今说起这个,丁健都觉得有点出乎意料和不可思议。在这之后,令丁健没有想到的事接二连三地发生。如今,亚信控股下面已经有三大块业务:亚信科技、联想亚信、新业务领域,是集团化经营的方式了。软件方案和服务涉及IP、VoIP、宽带、无线、3G等等技术领域,包括:电信级网络解决方案;业务支撑系统(计费、经营分析、客户关系管理、商业智能分析等);电信增值应用系统等。根据财报预告,亚信公司预计2005年全年净收入增长30%以上,将达到9000万至9300万美元。
很累的CEO
有着中国Internet建筑师之称的丁健是美国加州Hass商学院的EMBA,有深厚的技术背景。在去美国之前,他还曾是北京大学化学系理学学士。而1999年对于丁健来说,可谓是人生的一次重大挑战与转折。就在这一年,身为首席技术官的他接任田溯宁,出任公司CEO。“我差不多可以说是从学校直接创业的,而在这之前一直搞技术,管理经营对于我来说是什么也不懂。”不过,亚信在什么也不懂的丁健领导下,进入了另外一个时代。
2000年3月3日,在丁健的操持下,亚信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当日股价上涨314%,收盘于99.56美元,融资1.2亿美元,成为纳市当天最成功新股。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亚信成功投资英斯克公司,全资收购广州邦讯科技有限公司,收购太平洋软件公司核心HRM&BI业务,以及后来置换联想集团IT服务业务,实现了自己的战略转移。“本来我们可以有更好的发展,但是不幸的是赶上了整个IT行业的低潮,这是我们比较遗憾的事情。否则的话,我相信亚信这支团队所取得的业绩应该远比现在无论从数字还是股价上所表现出来好得多。”在分析亚信问题时,丁健不无感叹。
尽管转型后的亚信,发展已经不错,但丁健认为,如果不是由于外在原因,亚信的步子也许可以迈得更大些。“有市场的原因,还有我既要干活,又要把不懂的东西学明白,付出等于比一般人多一倍,所以在CEO的日子里,我真的很累。”
不再为主
“与其自己不停地学,不停地付学费,还不如请一个已经学好的毕业生来做。”于是,2003年4月1日,丁健不再是亚信的主人。爱立信原执行副总裁张醒生接替了他的职务,而丁健则成为亚信的董事长。“现在,亚信已经成了他们的孩子,我自己,要跟亚信保持好一定的距离,我要把握好这个分寸。董事长(chairman)就是chair上的man,坐凳子的人,他没别的事情,就是召集会议,没有多大的权力,真正的权力在CEO手里。我是代表董事会召集会议,但我也只有一票权,不比其他的董事权力大。”
可以看出,丁健卸任CEO后的一番演讲,表现得非常懂事与大度。在《时代人物周报》表示出要采访丁健意图之后,亚信市场推广部经理张小芊说:“我们董事长对私人问题一般很少谈,而涉及一些公司现状的问题,他作为董事长是不会回答的。他认为那是CEO该回答的问题。”“我做CEO最大的缺点,就是我太不强硬了。可能有些方面,特别是对待错误,对待管理上的失误方面容忍幅度比较大。应该说,我在工作中不应该算是很强硬的管理者。我如果再做一个公司,我相信会比我以前要强硬一些。”
丁健说,退下来后,从压力来讲,稍微小一点,可以有更多一点的时间看一下更远的、更大的环境方面的事情。以前作为上市公司的老总,压力比较大,每天要想怎么样能够跟股民有所交代,每个季度的数字有很大的压力。“一半时间稍微休息休息,创业这么多年一直没有得空,这一段时间照顾照顾家里的事情。另外的时间和业界朋友们多一些交流,包括跟国外同行、国内同行多一些交流,多和以前的客户进行交流,多了解整个产业下一步应该往哪个方向去走,到底能够做些什么。”丁健回答退位后做什么的话依然在很多人耳边回响。
不会再做管理者
丁健从不认为自己是一个出色的企业管理者,只是一个善于学习的人而已,在过去那4年的CEO生涯中,也完全是靠学习完成从技术向管理转型的艰难过程的。“我不大会回到运营一个公司的角色上,应该说做投资一直是我的想法,我也会以投资人的方式关注行业内比较好的公司,和一些朋友、同行一起从事一些投资活动,这是完全有可能的,而且也是我比较感兴趣的东西。”直到今天,当问起不做CEO,会做些什么时,丁健的回答仍然没有变。
见过丁健的人,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他不是那种活力四射的人。而很多人认为,丁健领导下的亚信对待股市过于保守。因为他们总是习惯将坏消息说得更坏一点,好消息却相对比较保守。与丁健一块创业的田溯宁,却有着与他大不相同的性格。“我们俩共同点都属于六十年代,有比较强的理想主义色彩,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感觉,只是采取的方式并不完全一样。相对来讲,田总富有激情、而且有很强的感召力,很擅长和周边不同类型的人打交道,他做的事情我是做不了的。我不擅长跟人打交道,我喜欢想好了让别人去实现沟通。”
丁健不怕寂寞。他说,即便在一个与世隔绝的孤岛上,他也能生活得好好的,因为可以静下心来思考。在坊间,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比喻:“车子在大路上前进,突然遇到一个大坑,丁健的第一判断是停车、调头,想办法绕过去。而按田溯宁性格就会鼓动整个车队的斗志,大声喊,没有退路,冲!”
熟悉他们俩的人把他们的性格做了一个比较,说田溯宁的激情就像一支搅拌棒,能把一潭死水搅得浪潮澎湃;而丁健的理性就像一包凝固剂,不温不火地就把激情固化成了行动和效益。他们在一起,是真正的黄金搭挡。
在制造中国百富榜的英国小伙胡润看来,丁健与田溯宁一起,领导了一个行业,使这个行业从无到有,对无论是后进入此行业者还是后来与他们一样创业者,都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而他们都很年轻,可以说很了不起。“我的优点和缺点都差不多,优点是逻辑性分析性比较强,缺点也恰恰在于做事情过于理性,有的时候太冷静。”看来,任何时候,最了解自己的人,永远都只能是自己。
扎扎实实。在刚刚卸任亚信CEO职务专担当亚信科技CEO的张醒生看来,董事长丁健用这4个字来形容最合适不过了。而与丁健有过接触的媒体记者对他的看法却是,这人很好交流,没有一丁点架子,有问必答,从不遮遮掩掩。丁健在美国时的同学,一位自称为安普若的先生在接受采访时,态度显然有点嘻嘻哈哈:“15年过去了,他长得比那会胖了许多,留美男生之中,长得比他还要寒碜的多得是。丁健其实长得还是可以的,就是那头发得修理修理,装扮也得与时俱进嘛。希望许戈辉在这方面能帮他做得更好。”
财富都在公司里
作为创业元老,丁健个人持有亚信15%的股份,《福布斯》据此计算,他的身价大概为0.8亿美元。在2000年,他出售了2万股股票,“那是迄今为止我唯一一次卖自己的股票。”“做这样的决定也是听从了个人理财顾问的建议,当时,个人理财顾问对我说,从市场的风险而言,个人财富集中于一点,风险会很大,没有必要集中于一种股票,一定要分散风险,应该每季度卖一部分。”事实上,丁健的持股数为9.85%。
说到个人财富,丁健显然也是一副大众论调:“个人的所谓财富意义不大,我的财富与亚信的命运息息相关。我不关心自己的身价几何,把亚信做成功是我们的目标。我们的财富都在亚信公司里,个人财富少得可怜,你要看我家里资产的话绝对是负值。”丁健说,财富唯一正面的是它也许能给你一种自由,人需要自由,而不能让钱成为束缚你的东西。他相信财富不会影响他做事情的方式,因为他追求的并不是财富上的成功。
他进一步解释,财富的影响应该有不同层次:第一个层次当然是生存,财富保证你基本的生活条件;第二个层次就是财富能够给你带来一种自由,使你能够做你想做的事情、你认为最重要的事情,而不是被别人来指挥。除此以外,财富带来的都是负面作用。
从财富的角度说,他也许真的不算什么富有,不管是美国的还是在中国的帐户上,没卖过多少股票,公司给他开的工资也不是很高,他本身也没什么现金。“我个人认为,财富这个东西看你自己怎么去衡量,我觉得最大的变化就是我希望拥有的每一分钱都能对自己的生活和周围的人产生积极的影响。”
而谈到生活状态,丁健表现出一种极其满足的样子:“我过得很幸福,而且我觉得一直都是很幸福的。人的幸福,不说是阿Q精神,说知足常乐吧,我是比较看中过程而不是结果的。我觉得人活着每一天都需要充实度过,而不是白白浪费掉。不要像行尸走肉一样,不知道自己每天到底想干什么。有时候,你所追求的东西,其实不要总是把它想像得那么伟大,总想着做一件巨大的事情,高估自己做的事对社会的影响。其实只要你做的事对得起自己就可以了。我觉得这样踏实的状态很好。”
“在生活上和消费上,我也是一个简单的人,没有什么特别的娱乐爱好,最多就是打打台球,除此之外还有睡觉,但那并不花费什么。”然而,关于丁健的财富,坊间和网上却流传着两个不同版本。在坊间传言里,说法是丁健的前妻在与他的离婚纠葛中,得到了一个亿。而在网上,一篇有些人认为是丁健前妻写的一个贴子中提到:“我和丁健的离婚案终于以庭外和解落幕,我分得现金200万元。律师给我打电话的时候还有些忿忿然,提出公司资产至少在6百万,此外还有车子和房产等等。我只好反过来安慰他,我得的是现金,总比那些电脑办公桌实在。”
不过,在文章中,她没有说这200万是人民币还是美元。而在那篇贴子的后面,大家普遍同意一位网友的观点:“且不管传言的真假和哪种说法更可信,可以肯定的是,丁健说自己没有钱,开玩笑吧,谁会相信?”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女士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以前是亚信的员工,丁健很年轻的,40刚出头而已,是中国20大富豪之一吧。以前亚信搞活动时,我见过他原来的太太和女儿。说实话,当时我很羡慕他的太太和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