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天津为何要发展滨海
当初天津为何要举全市之力发展滨海?客观来看,抛开产业结构问题,目前导致天津市政设施建设跟不上的原因就是没钱,没钱才会卖地炒房,中国第一个卖地的城市,就是2002年的天津,而为什么天津没钱呢,抛开行政效率等问题,根结还是摊子铺得太大,步子迈得太大,扯到蛋了。也就是老的争议,把宝都押在滨海以及于响上了。
其实这在十年前是对的,不能说当时决策考虑不周,因为当时的确有想法分散北京经济职能,复兴天津,所以当初天津这边举全市之力发展滨海,为了迎娶新三板等新娘,天津下了血本。
但是很无奈的是,尽管经过一番争夺,新三板还是只能留在北京。由于当时没有得到预想的重视,尤其是经济中心已经流产,所以于响乃至滨海的宏伟蓝图已经流产了,是不可能达成十年前的定位了。
于天津袭闭而言,这是个难题,就是沉没成本效应。你已经投入的太多,让你全身而退,不可能。但是进,就得花更大的代价,而且还不一定成功。所以为了解救滨海,解救天津,靠别人是不行了,还是得靠自己。
办法就是重新调整滨海定位,适当减压,把部分资本回撤到市区和其它区。衡量方法就是各区GDP进一步平衡,其实挤掉水分(比如空港都算滨海GDP),滨海的GDP也就7000亿。
当初天津为何要举全市之力发展滨海?不能说十年前的这一决策是错的,没有滨海新区,你能保证今天的天津会更好? 历史 不容假设,某种程度上天津也在为我国城市跳跃式发展做出 探索 ,那就是在远离主城区的荒地,全力打造产城融合的城市新核,成为北方旦庆经济中心几率有多大,现在看来,天津步子太大扯到了蛋,还得慢慢消化!
以上观点你有异议吗?
天津自改革开放以来,错过多次发展的机会,这与为政者制定政策思路有关。
1984年乘改革开放之风,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中就有天津,也有了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滨海新区的主部分前身)以己稍后保税区,可以这么说天津起步点和政策机会是很高的,虽然没有四个当初的经济特区政策力度和国家扶持程度大,但当时在全国也是处于领先水平的,本可以利用政策优势把经济开发区做大做强,可惜在迈小步不迈错步找着机会迈大步的思路指导下,自己缠上了裹脚布,错过很好的发展机会,本可以利用吸引外商投资的机会,借鸡生蛋的机会,把经济开发区做为一个今后天津发展的印钞机的机会错过了,客观的讲,虽有错过,但机会还在。毕竟南方广东天生经济头脑我们天津人基因里不具备的。错过在所难免。
1992年邓伟人南巡后,改革开放之风盛行,深圳上海,海南,等地均得到政策进一步开放的的首肯,天津当时是可以乘政策之风,利用已有经济开发区已有招商优势,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可惜,当时政策制定者存在观望情绪,不敢试错,总是看着别人走还走稳的路之后再走,再一次错过天津大发展的机会。目送着上海深圳的超越。客观的讲,这和当时中央对天津定位有关,更和我们天津人小富即安,苟且偷生的性格有关。
天津最大发展机会出现2000之后,天津发展受到中央重视,原央行行长戴相龙来天津为政,借国家房地产商品化的机会天津迎来最好的发展机会,天津更加重视老城区的发展,借由快速路模禅握的修建,激活老城区土地价值,运用金融手段及国家默许的土地财政,快速路修建,海河沿线开发,地铁修建,京津城际,开发区与市区连线高架城铁修建,可以说已经盘活天津的大棋,天津城市土地价值和城市发展后劲进一步激发,可以说2003前后天津可以说呈现 历史 上最好的发展状态,尽管当时天津大部分干部还沉迷于过去发展思路中,但可以说我们天津借中央改革开放的大门和钦差大员的思路打开发展思路的大门让天津干部有机会接触新的思想和开放搞活的思维。并且当时民营经济也迎来最好的发展机会。只可惜的是随着戴相龙的离任,一切又归于平静发展的思路,就像死水微澜后激起的浪花,喧嚣后归于平静,虽然其后的政策制定也是大开大合,当总体思路还是看着北京发展后,等别人的路走稳了后再走,并没有自己城市发展的思路,错过老城区的改造的大好机会,当时,天津的土地成本如此之低,如果当时在如此低成本土地下招商,大的房产开发公司落户天津,天津老城区会迅速得到开发,整个城市面貌和财政环境会达到进一步改善,同时也带动天津多个行业和民营经济的大发展,也不会到现在由于财政的原因,土地成本高企,老城区改造举步维艰,可以说天津错过最好的发展机会。其后虽然中央给予滨海新区的大政策,但由于政策制定基本上没有自己城市自己发展思路和合理的城市定位,盲目看浦东发展,以为靠中央的想法就可以得个大馅饼,盲目扩大滨海新区范围,在没有自己的印钞机的基础透支自己财政能力,摊大饼式的发展,有没有北京得天独厚的优势,眼睁睁看着北京广州杭州等多个城市的发展超越自己,到现在陷入进退维谷的地步,滨海新区发展陷入半拉子工程,进一步发展滨海新区,会透支财政能力,不发展又进一步失去造血机能,并且会使老城区受到制约,真心希望新的发展思路要立足天津自己,找好自己城市定位,一步一个脚印,为民所想,莫维上,一个城市发展还是要靠自己,中央政策和扶持会锦上添花,但天津的发展还是要立足自己,一个城市有一个城的性格,关键要激发天津民营经济发展,扶持造血机能,国企发展不是根本他和中央政策投资密切相关,民企发展才是造血来源,有血才会骨骼强壮。希望我土生土长天津再不要因为政策思路问题错过发展的机会。上帝与天津同在!
天津一些傻缺只想发展市里,导致滨海新区错过了10年的最佳发展期。这帮鼠目寸光的人把天津搞好吗。
天津市下一步应该把天津市政府整体搬迁到滨海新区,以点带面盘活整体经济
没有滨海新区天津就等着要饭去吧,因为天津的财政收入最起码得有60%是滨海这面创造的!把塘汉大沿海连接起来发展港口物流优势提高制造业占比才能有钱,光买地早晚连裤衩都得卖了
天津建国后没有再形成民营产业资本。而国企资本所涉及的行业本就狭窄,恶性竞争激烈。建国前的民营产业资本被公私合营了,变成了国有资本。与天津类似的上海因为建立股票交易所,盘活了一部分国有资本。但是天津没有股票交易所。80年代,乡镇企业阶段,天津一度搞得不错,国企比较滋润,乡镇企业出现了大邱庄标杆。不过后来大邱庄沉沦。目前大邱庄民营经济仍比较活跃,可见民营资本的生命力之顽强。90年代,外资阶段,上海成为外商投资中心。天津只是搞了开发区引进摩托罗拉康师傅,这些都属于制造工厂,因为周边河北北京与天津形不成高低搭配,不可能像上海与江浙那样融为一体。产业上京津冀同构,都搞重化工和制造工厂。河北有煤炭钢铁资源专注于钢铁行业。相反,江浙两省没有资源,地少人多,扬州人修脚搓澡,温州人剪发卖皮鞋,完成原始资本积累。因为穷反而没得选没得争,只能低头被上海引领,用好这个平台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江浙也没什么大型国企,地方政府只能安心发展民企,不会有天津大邱庄那样因与国企竞争钢铁行业而遭打压的情况出现。随后的故事就简单多了,民企发展起来了,不断升级进化,形成民营资本。珠三角与长三角情况类似。天津不可能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甚至河北都不可能,因为京津冀地区8090年代都是中国工资高地之一,人民不够穷,没有低成本劳动力,大量引进农民工又有损首都圈稳定。因此必然错过原始资本积累阶段。总之,企业是市场经济的核心,天津输在民营企业发展不足,国企又陷入恶性竞争,外资随时准备转移,政府陷入过度负债的经营城市陷阱之中。国有体制以及经济运行成本限制了天津的发展。不过如果能够抓住技术进步的快车,积极发展技术类民企,发展上市公司体系,未来仍有希望。愿我的家乡越来越好。
滨海新区经历三十多年的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昔日盐碱地滩涂地崛起了一座崭新的充满活力的新城。眼下遇到一些困难在所难免,我们天津人民尤其是滨海新区人民有能力有信心克服困难砥砺前行,滨海新区的明天会更好。
把北京的央企总部,各大银行。金融中心全部搬到余家堡,响罗湾。塘沽就发展了北京也就不那么拥挤了,何乐而不为呢?而且有京津塘京津高速。滨保高速。。京津高铁。京津高铁二线正在建设中。而且还有103国道这么多条联络线,北京到塘沽,非常方便,塘沽去北京也很容易。。
天津举全市之力发展滨海是大错特错。不接受反驳,试回答以下问题就明白了:是荒漠上建绿洲容易还是绿洲上建花园容易?
天津虽然靠海,但天津沿海与荒漠类似,几乎寸草不生,四季大风不断,根本不是宜居之地。但由于有港口优势,发展工业还是可以的,天津开发区就是成功的例子。
借开发区成功之势,将塘沽建设成天津第二核心城市,大搞商务区、金融区,就是大错特错了。别不信,为什么商务区、金融区沦为空城,造成天津市大幅举债无法偿还,看看全球成功的cbd 就知道了,哪有建在寸草不生的盐碱滩上的。
尽管响螺湾、于家堡的高楼看上去很气派,但整个塘沽还是上不了档次,给人以县城的感觉,就是因为这片盐碱地你只能改造局部,无法改变全部。
我的观点,将cbd 建在除沿海之外的任何其他区,并建设与天津港区的快速通道,cbd 都能成功,就是不能建在滨海新区。
什么举全市之力支持滨海新区,要没滨海新区托着市内六区,市内六区早完蛋了,就会找滨海新区要钱建市区,有能耐就把滨海新区和市区脱离。
Ⅱ 请问海南国际旅游岛推出利好哪几只股票
你好,有这些:海南航空、三特索道、中国国旅、罗顿发展这些都受益于海南旅游到的建设。希望能帮到你!
Ⅲ 股票这几天一直在谈受利空影响怎么怎么样金融里面的利空是什么意思怎么影响了股票呢
利空是多方面的不只金融的,还有地产,有色,钢铁等,再加上大小非问题和巨额增发问题,能够影响到股市运行的负面消息很多。而这些影响因素中最严重的是大小非问题。
这周大盘如果量能继续维持放大状态,大盘有继续挑战3950的机会(已经缩量了),但是如果继续快速缩量下跌就不乐观了,建议逢高出局规避风险,而今天大盘小幅度红盘,大盘横向运行,这更符合主力横盘出货的要求,下跌出货利润损失过大,建议谨慎对待,上周四印花税降低带来的巨额疯狂资金狙击股市时,本人曾以为主力机构的减仓行为应该会有所减缓,虽然仍然认为机构会继续拉高出货但是并不认为当天会出货。但是当天盘中曾经有波巨大资金的抛售行为,大幅度打压股指将巨大的疯狂追高资金都打得招架不住,原来以为是大小非所为,现在结果出来了。根据最新的数据统计在当天基金和保险两大机构借大涨大幅度减仓高达317亿,广大散户再次成为追高的主要力量。而这几天累积下来主力资金如果仍然是保持24日的抛售态势,从24日到现在,机构减仓估算接近500亿,而这些筹码再次落到了散户手里,主力出货态势不停止,后市仍然不乐观。
3300仍然是牛熊的转折点。而在降税政策的刺激下,短线资金进入疯狂状态,之前我多次提及的大盘20日均线,在疯狂的资金面前轻松收复并站稳走高突破了30日均线,后市只要能够守住30均线,在资金惯性的作用下大盘还有冲高的机会。但是如果冲高失败,请注意逢高减仓了,要防止短线资金的获利回吐和机构再次抛售筹码和大小非的综合压力。投资者可以根据反弹的力度选择逢高减仓的点位,大盘反弹乏力的时候就是出局的时候。 如果这周能够守住30日均线还有机会,守不住,可能再次考验3000!请注意减仓回避风险。
资金的供需决定了股市的运行规律,买的资金多于卖的就涨,卖的多于买的就跌,而在一个趋势内因为一个大利空消息卖资金长期大于买资金,那这个较长的时间内都会是下跌行情。
大盘24日暴涨,而多数散户套在5000点上方,这10%的涨幅不足以使这些人出逃的,大多数深套散户都不会选择卖出,现在的量能不能够简单的认为机构进来了等片面的认识,现在新老基金之间的搏弈非常复杂,新基金被迫建仓,老基金在高位就在逐渐吐出筹码边打边撤逐渐降低仓位以规避大小非的压力,24日盘面曾经有过一波幅度很大的杀跌,在利好消息带来的巨大的疯狂资金面前能够把大盘打低这么多的绝对不是那些炒短线的散户和游资能够办得到的,不排除是大小非减持所为(现在数据已经出来了是基金和保险两大主力大幅度减仓317亿造成的)。而之前晚上公布印花税降了,有可能为机构和大小非再次出货带来利好。看习惯了我帖子的人都知道我不太喜欢做表面的文章,而是更愿意去分析大多数人不愿意承认不想去承认的风险部分,不过该说的我还是要说,可以做为朋友们的参考,采纳与否可以自己抉择。这次的政策不排除后续可能还会有其他政策的可能性但是短期的风险我们却仍然得关注,导致这次大跌的真正原因是巨大的大小非解禁资金和巨额增发,不是印花税,大小非解禁资金已经远远超过了主力资金的承接能力,主力资金能够选择的只有逐渐降低仓位,这样他们的损失会相对来说小些。而印花税的下调很多人认为是特大利好足以改变股市运行轨迹使行情反转,但是这种想法有点片面,印花税给市场带来的增量资金有2000个亿就很不错了,而大小非今年要兑现的资金量近3万亿,这相当于整个市场主力资金的规模,而这只是开始而已,2009年2010年解禁的大小非资金量还要以几倍的数量进入流通市场,而大小非才是根本问题,最关键的是本来就是想让市场来消化大小非而不是政府自己掏钱来解决,就算由中央来解决这么巨大的资金中央也很难承受得起!
有专家提出政府救市有4个方面可做
一、降低印花税,现在已经做了,不过前面也分析了2000亿的资金量不足以支撑起近3万亿的大小非
二、将国有限售流通股划归社保基金,令其坚持价值投资、长期持有(这就存在一个问题,国有限售股的拥有人数数量众多,资金量巨大,如果国家出政策强行将这类股划到社保基金阻止这类股权人套现,那国家怎么解决和这些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如果是让社保基金以购买的形式收购这类资金,又存在钱远远不够的问题)
三、效仿香港特区政府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成立平准基金(需要钱呀)
四、效仿美联储向证券公司等投资机构直接国家注资,扩大市场对股票的需求(还是需要钱呀,维持社会平稳运行本来就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让国家用财政收入来救股市不太现实)
所以说在有真正的解决大小非问题的措施政策出现前,主力会看得很清楚的,实质问题不解决,还是会导致主力资金在大小非的逐渐的抛压下瓦解的,既然救市政策已经出来了,就要顺短时间内的势而为,对机构来说拉高出货才是明智的,大资金投资股市也是为了赚钱,不是为了当长期的股东。所以印花税现在建议暂时看成主力机构拉高出货的一个利好消息吧,在实质性政策出来前,主力都会对大小非一直处于警觉状态,不敢做大行情,做得越大,主力资金死得越惨。
而这段时间的新股以不可思议的疯狂数量发行没有断过,国家降低印花税的目的就更令人深思了,不排除顺便满足股民要求的同时(政府面子也做足了),逼迫主力资金在现在的点位做多,去接大小非,而连续的大量新发基金也是借市场的钱(羊毛出在羊身上,政府什么都没出,还是散户的钱)去接大小非,市场在短时间火暴的情况下,又引诱其他场外的资金介入,新股发行的资金压力也短暂缓解了,一箭多雕。
而之前的熊市是由国有股减持造成的,05年1月熊市进行时印花税调低的结果是有一定幅度拉升后主力再次出货,大盘再次震荡下行探底创下新低,现在的情况和当时有点类似可以谨慎参考。
但是在弱势状态下一个小小的负面消息可能因为恐慌的心理被数倍放大,请已经介入的散户朋友要保持一份警惕心,随时关注有没有什么利空消息再出来。
现在要顺势而为了,不做死多头,也不做死空头,做个滑头就行了。
上纯属个人观点请谨慎采纳。祝你好运
Ⅳ 上市公司天津股票有哪些
广宇发展
国恒铁路
泰达股份
滨海能源
鑫茂科技
津滨发展
一汽夏利
*ST天保
中环股份
天津普林
海泰发展
中体产业
天房发展
中新药业
鼎盛天工
百利电气
天药股份
中金黄金
天士力
海油工程
天津港
SST天海
中储股份
S*ST磁卡
津劝业
创业环保
中海油服
中国远
Ⅳ 股票的基准价是什么意思/
股票的基准价是刚刚在创业板设立的价格笼子里的术语,是指盘面上的卖一和买一的价格,价格笼子就是以这两个基准价确定买入、卖出的最高限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