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哈啰出行赴美上市,你觉得哈喽出行的前景怎样
曾经火遍全国的第一代共享单车哈喽出行已经在今年的3月20日秘密地在美国见证会递交了上市申请,目前从IPO的具体规模预测来看,高可能达到10亿美元。为何哈啰出行会服美上市呢?其背后或与其资本的融资以及当前共享单车行业打破盈利困难局面有一定关系。
哈啰单车之所以是迫切的要赴美上市,目的还是为了融资来对自己的业务层面进行横向化的拓宽,毕竟手握4亿用户还是可以做出一番新的挑战的,纵向化发展自己的全新业务是可以激活存量用户,提高他们的用户净价值,最后借用资本市场通过发行股票来够获得更大的利润。
B. 哈啰出行正式在纳斯达克递交招股书,未来的前景如何
最近在网络上,越来越多的公司会选择去上市,以此来增进公司的增长,而共享单车一直以来都是大家所关注的一块内容,尤其是哈罗出行,现在已经开始正式在纳斯达克提交招股书,从另一方面证明了这个公司很有可能将因此而上市,从而获取广大的资金来帮助公司的发展。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来看一下这个公司究竟前景未来如何。
但是投资都是需要谨慎的,像共享单车的前景虽然非常的不错,但是具体的发展还是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来看的,毕竟小黄车已经走向了结局,哈罗出行究竟如何,还需要我们观察。
C. 永安行,共享出行市场欠你一个王冠
在共享出行市场里,永安行一直被遗忘在角落里。
2010年,永安行从成立初,就开展与公共自行车系统的研发、销售、建设和运营的业务,这距离“共享单车”概念出现还有4年时间。
在共享单车早期的两大巨头ofo和摩拜带领一众小弟混战时,永安行已经成功登录A股。经过几轮增资扩股后,永安行总股本为1.88亿股,以9月25日收盘永安行21.3元的股价计算,市值39.95亿。
当滴滴、哈罗、美团还在为三足鼎立市场格局感到不安时,永安行早已实现盈利。
对了,顺便提一句,根据2019年年报显示,永安行实际持有哈啰出行7.7363%的股份,估值约18亿元,是除了蚂蚁金服以外的第二大股东。
尴尬的是,无论是在共享单车初步发展时期,还是现在已经形成的三足鼎立的市场格局中,有着“共享单车第一股”的永安行总是被排除在外。
根据国家信息中心分享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共享经济发展报告(2020)》,2019年中国共享出行市场规模在2700亿元左右,预计2020年市场规模将超过3000亿元。
最后一公里出行需求仍在,根据交通运输部公布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每天共享单车的使用量仍然在 1000 万人次以上,说明目前共享单车的需求量仍保持旺盛。
2010年,42岁的孙继胜看到了公共自行车市场的机会,创办了永安行,做政府投资的公共自行车系统的研发、销售、建设和运营。
这一年,戴威还是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大二学生,距离他创建国内首家“共享单车”ofo还有4年时间。
2015年,ofo共享单车才创建一年时间,永安行已经是承接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市、石河子、准格尔、北京昌平区、日照、章丘、湘潭、佳木斯、邯郸等165个公共自行车系统项目,营收达到约6.2亿元。
2015年6月18日,永安行首次向证监会报送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恰逢“股灾”来临,国内IPO暂停,永安行上市未果。
这距离胡炜炜创办摩拜还有将近一年时间。直到2016年4月22日,摩拜才在上海召开发布会,正式宣布摩拜单车上线。
在共享经济概念的刺激下,共享单车成为当时最为热门的投资项目,而ofo和摩拜也在那时受到资本的格外青睐,在此后的两年时间,ofo先后完成10轮融资,共计14.5亿美元,摩拜也经历了12次融资,总金额超过20亿美元。
参与此项目的明星机构多不胜数,滴滴是单一投资最大的股东,总投资额在3.7亿美元。而阿里系的阿里巴巴也砸下3.4亿美元,蚂蚁金服砸下1.4亿美元,是ofo最为重量级的投资方。
摩拜的背后投资机构也不容小觑,红杉资本中国、腾讯等知名机构均在其中。
从2016年底开始,资本对共享单车模式不断看好,大量的资金涌入这个行业。共享单车行业形成以OFO、摩拜两大巨头和一帮刚刚跑步入场的小弟并存的市场格局,其中就包括在后来成功实现“弯道超车”的哈罗单车。
为了抢占市场,背靠明星机构、手握巨量资本的ofo和摩拜两大共享单车巨头带着一帮小弟们,开始了疯狂的扩张过程。
在共享单车混战正激烈时,2017年3月23日,站在共享单车风口的永安行再次向证监会报送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4月14日,证监会通过了永安行的首发申请。相比较ofo和摩拜近百万辆的投放量,永安行此时在全国投放的共享单车不过5万辆。
在永安行第二次IPO的前几个月,即2016年9月,哈罗单车才刚刚成立。入场晚、资金实力弱的哈罗单车,根本无法像头部玩家那样烧钱扩张,更无法在一线城市与头部平台竞争。 因此,其管理层非常注重精细化运营,并制定了“农村包围城市”的发展战略,将目光投向了竞争并不激烈的二三线城市。
也正是这一差异化经营思维战略,让哈罗单车能够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共享单车市场得以生存,并且成功实现弯道超车,成为目前共享单车市场的三大巨头之一。
疯狂的烧钱的模式,即便是已经有了巨量资本注入的ofo和摩拜也难以维持。到了2017年底,共享单车市场格局出现新的变化,ofo和摩拜都处在严重失血中,账面现金根本不够支撑公司未来几个月的发展。
正是这场混战,让ofo、摩拜元气大伤,并逐渐失去行业霸主的地位。此外,还有一大批共享单车新生力量在这场较量中走向消亡。
在共享单车混战基本告于段落之际,刚刚从网约车市场争夺战中抽出身的滴滴,却一头扎进了这个基本已经饱和的市场中,并于2018年1月17正式宣布上线共享单车。
与ofo和摩拜不同的是,此时杀入共享单车市场中的滴滴,在商业模式和发展战略上有了新的变化,经历激烈厮杀的资本们,也慢慢清醒,烧钱的模式行不通。
2018年4月,美团以27亿美元、外加10亿美元债务,买下摩拜。而ofo也在这一年经历了一系列危机并最终走向没落,至今仍有约15亿的押金未退还给用户。
美团收购摩拜单车9个月之后,2019年1月,“摩拜单车”宣布正式更改名称为“美团单车”,产品也将全面接入美团,这时属于“摩拜单车”的时代已然落幕,新的共享单车时代悄然到来。
经历四年的沉淀,哈罗单车用户已突破4亿,并实现单车、助力车、景区车市场份额行业第一。
随着众多共享单车公司的倒闭,市场格局和行业的竞争态势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共享出行正从盲目追求规模和速度的粗放模式向更加注重效率的精细化运营模式加速转型。
目前市场一致认为共享单车三足鼎立格局已经形成,即哈罗、滴滴和美团。经历一段时间的休 养生 息后,共享单车三大巨头们又开始了新一轮的竞争。
随着消费场景的不断丰富,共享单车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多样化的出行消费需求,巨头们也顺应潮流推出了不同场景的共享出行方式,如共享电单车、共享电动车、网约车等。
随着市场格局的变动,已经走向平静的共享出行市场,又将掀起腥风血雨。
为了吸引用户,滴滴和哈罗相继推出了一系列的优惠活动。如滴滴推出的单车7天畅骑卡,抵扣优惠后仅需要1元;单车30天畅骑卡,抵扣优惠后仅5元。
而哈罗单车也推出了app专享卡优惠活动,自2020年7月16日至2020年12月31日,其中连续包月不限次仅需9.5元,90天不限次的价格为36.95元。
此外,在电单车投放上,滴滴、美团和哈罗都有不小的动作。
2020年3月份,有信息称阿里巴巴主打产品的哈啰与某电瓶车公司谈妥五十万辆共享电单车的大订单信息。进入4月,哈啰出行宣布哈啰第五代共享单车“云行”正式进驻深圳,首批共计投放7.5万辆。哈啰单车结合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在深圳全面推出“定点还车”模式。骑行用户需要通过“哈啰出行APP”在线上找到附近的停车点(地图上标有“P”字样),把车骑到停车点位后,点击“我要还车”按钮,同时手动关锁,实现定点规范停车。
在精细化运营方面,哈啰开发了智慧系统“哈啰大脑”,通过算法和大数据来做共享单车和电单车的智能规划、智能调度、智能派单,并推出蓝牙道钉、电子围栏、智慧公共助力车等创新模式。截止目前,采用哈啰大脑智能调度的全国近200个城市。
据哈罗单车工作人员透露,2019年,哈啰获得一些毛利,随着业务规模持续发展及效率持续提升,在2020年实现整体盈亏平衡是可预期的。
滴滴主打产品共享单车服务平台青桔单车在今年4月份,得到 由君联资本领投的超10亿美金股权融资,而据有关人员表露,共享电单车将是今年青桔的关键发展战略。
美团也在5月爆出将在今年购置超二百万共享电单车的信息。
正如前文所说,共享单车市场总是将永安行拒之门外。
在共享单车概念尚未兴起时,永安行已经与各地政府就公共自行车业务达成合作,这或许是共享单车早期的存在形式。
总之,永安行在开展相关业务时,戴威还是大二学生,ofo和摩拜还是几年后的事情,更别提现在哈罗和青桔。
2017年8月7日,永安行正式申购,发行价格26.85元,发行市盈率22.99,发行后总股本9600万股。经过几轮增资扩股后,永安行总股本为1.88亿股,以9月25日收盘永安行21.3元的股价计算,市值39.95亿。
在业务方面上,永安行甚至会比上述三家表现的更优秀。根据永安行披露的2020年半年报显示,永安行在共享出行领域先后发展了自行车、助力自行车、共享 汽车 等多种业务。 2020年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7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71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0.67亿元。
目前,永安行公共自行车系统覆盖近300个县市,其中有120多个市、县由公司独立运营公共自行车业务。
同时,永安行公共自行车业务都是获得了当地政府部门的市场准入,在常州、苏州、南通、徐州、聊城、昆山、泰州、菏泽、枣庄、张家港等30多个城市成功落地,2020年计划将扩展到50个以上城市。
此外,永安行已取得常州、阜阳、宿州、潍坊、安阳、盐城、枣庄、淮安、淮南、南通、泰州网约车运营许可证,其他各城市的运营许可证正在相继申领中,并开始试点运营。
顺便提一句,根据2019年年报显示,永安行实际持有哈啰出行7.7363%的股份,估值约18亿元,是除了蚂蚁金服以外的第二大股东。
D. 哈罗单车融资的投资方是谁
蚂蚁金服全资子公司上海云鑫以14.68亿美元整体估值,对哈罗单车增资18.93亿人民币,占股比例上升至36%。
6月1日,永安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永安行,603776)发布公告称,蚂蚁金服全资子公司上海云鑫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云鑫”)及其他投资人,拟对上市公司参股公司江苏永安行低碳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低碳科技”)进行增资,上市公司拟放弃对本次增资的优先认购权(以下简称“本次放弃增资权”)。
低碳科技是哈罗单车背后的运营方。
有意思的是,哈罗单车的股东中还有部分摩拜股东的身影,此次增资后持股比例从0.80%降至0.69%的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背后是摩拜的前董事长李斌,其在哈罗与永安行合并时入局。李斌与杨磊也颇有渊源,在2015年时就曾投资了杨磊的上一个创业项目爱代驾。
同时,公告还透露了哈罗单车的财务状况:总资产 36.51亿,净资产4.1亿。2017 年营收1.28亿元,净亏损却达到了4.8亿,亏损额接近于收入的4倍。
在此之前的2018年4月,哈罗单车股东方曾透露,哈罗单车完成新一轮融资,达7亿美元,除蚂蚁金服、复星等老股东继续投资,另有7名新的投资方。当时另有报道称,实际金额为3.5亿美元。
内容来源:凤凰网
E. 哈啰出行2020年营收60亿元,是否能顺利赴美上市
哈罗出行2020年营收达到60亿元,营收达到60亿元,这个还真的不能成为是否能够顺利赴美上市的根本因素,因为能否真正赴美上市,这是受到很多的因素考量的,比如说它的净资产收益率,市盈率,每股收益,还有最重要的是政策上的限制。
我们国内的投资者基本上做的都是长线投资,就是低吸高抛的传统投资活动,但国外它是有金融投资机构的,也就是所谓的金融狙击手,她们是有做空机构的,就是你这个股票价格现在比较高,我买了期权我帮你价格做下去,但是利益受损的肯定是你,但你受损跟我没关系啊,我赚钱就行了呀,我们国内几乎没有这样的做空机构,但国外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