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哪些股票有激光武器的题材
激光武器概念股上市公司如下:
华工科技(000988)、大族激光(002008)、利达光电(002189)、福晶科技(002222);
机器人(300024)、大恒科技(600288)、深圳华强(000062)、青鸟华光(600076);
新南洋(600661)、金运激光(300220)。
拓展资料:
激光武器是用高能的激光对远距离的目标进行精确射击或用于防御导弹等的武器,也称为战术高能激光武器(THEL)。具有快速、灵活、精确和抗电磁干扰等优异性能,在光电对抗、防空和战略防御中可发挥独特作用。
目前中国的攻击激光雷达体积仍然十分庞大,达10吨,缺少强大的瞬时超强能源电池,容易受天气限制,空气中的微粒和水汽会严重干扰其能量和射程,只能陆基和海基。如何把攻击激光雷达装载于卫星,是我国目前正在全力研究攻关的目标,如果探月成功,如果我们的激光武器能量再提高一个数量级,会把攻击激光雷达装载于月球!
中国研制成功的新一代激光武器是国际上最先进的激光武器之一,可有效对付频频闯入中国领空侦察的“曙光女神”号超高速战略侦察机;中国的电子干扰机带态州,能使F-117隐形飞机的激光制导、红外导弹完全失灵。神奇的激光武器随着美国星战计划重新登台,中国也在1990年悄悄地把激光武器重新上马。
中国在激光武器的研究陆续进行了CO2激光(电激励、气动激励)、化学激光、自蠢蔽由电子激光和X射线闭睁激光等探索,其中CO2激光和化学器的输出功率达万瓦级以上,有广阔的开发前景。而在强光激光破坏研究方面,中国对激光的热和力学效应进行了广泛的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提高了对激光破坏目标的认识。
定下来的只有000776广发、000728国元、600837海通、000783长江、600369西南、600109国金
③ 华工科技怎么样
华工科技(10.38,-0.32,-2.99%)近期消息不断。继定向增发止步、重组楚天激光失败之后,公司再曝变卖旗下同济现代医药公司控股权。该公司的一系列举动引起市场人士对其经营理念和发展模式的反思。
研究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华工科技近年来的发展路径其实是一种类似于创投的模式,这种发展思路导致公司主业不明晰,企业始终无法沉下心去发展核心产业。这也是该公司一直“长不大”、甚至徘徊不前的重要原因。
多产业迷局
在由众多子公司和合营公司形成的产业架构背后,华工科技的核心业务在哪里?
驱车沿华中科技大学正门前行约5公里,即进入武汉东湖开发区大学科技园区。园区偏东角的华工科技园内,聚集了华工科技旗下的正源光子、华工激光、高理电子、华工图像、海恒存储等公司,华工科技主营的激光加工、光通信、激光防伪、信息安全与存储等各类产品均产自这里。
不过,这并不是华工科技的全部。公司最新财务报告显示,华工科技控股子公司及合营企业一共17家。在这些公司中,规模最大的是正源光子,注册资本为2.1亿元,最小的是南京开目软件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100万元,注册资本低于1000万元的有6家。这些公司主要分布在武汉、深圳等地。
另外,其他未纳入合并会计报表范围的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公司一共12家,包括长江证券、武汉华工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以及明确定位为高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武汉华工大学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等。
记者随后了解到,2000年,华工科技以每股13.98元的价格发行3000万股募资约4亿元后,随即进行了一系列投资,其中既有激光系列产品开发、计算机信息集成系统以及敏感元器件等计划内募资项目,也包括部分变更募资项目和自有资金投资项目。其间最主要的一次变资项目是将拟投资控股武汉华中数控系统有限公司的资金,变更为投资生物医药项目,包含投资3337万元改制设立同济现代医药公司,投入500万元收购湖北华工生化公司50%的股权,投资200万元设立武汉华中科大纳米药业有限公司等。
同时,在流动资金充裕的情况下,公司还加大了对IT产业的投入:出资900万元控股深圳赛百电脑工程公司,涉足金融证券企业系统集成和软件服务;投资2000万元收购武汉汉网高技术公司,开发高速无线互联网业务等。另外,公司还控股了一些孵化型企业,也参股了一部分类似华中科大精细华工公司这样规模不大的科技类公司。不过在这些投资中,单项投资额度均不大,去年6月设立的武汉开目佰钧成软件公司,公司仅出资区区25万元。
令人眼花缭乱的投资形成了公司今天庞杂的产业网络。主业在哪里?投资者无法厘清公司的核心业务和盈利点。
事实上,据了解公司财务内情的华中科技大产业集团人士透露,华工科技17家子公司和12家参股公司中真正给企业带来实质利润的并不多。公司2006年年报揭示了全年排名前三的几家子公司盈利情况,分别是华工激光920万元、正源光子578.6万元、同济现代364.4万元,华工科技公司全年净利润仅3536.6万元。
在今年初召开的年度股东大会上,公司董事长马新强曾告诉与会股东,2007年利润指标定为4500万元。但最新的三季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仅实现2676万净利润,这似乎预告了公司管理层诺言将很难实现,今年又将是一个“清贫”的年份。
类创投模式
如此庞杂又不能产生多少效益的产业布局,究竟反映了公司怎样的经营思路?
据一位长期跟踪公司的券商人士分析,作为一家由几个校办企业改制组合而成的上市公司,华工科技自身并无直接经营实体,总部做的事情其实就是定战略、投项目,然后再伺机转让,变现之后再孵化新的项目;“这有点类似于创业投资公司的运作模式”。
事实上,马新强此前也告诉记者,在新项目的选择上,华工科技早期倾向于“孵化”,“你(子公司)有个想法,我们就让你去做,研发出来了,再把它产业化”。这种做法不仅回收周期较长,耗费经营资源,而且盈利不稳定甚至无法预测,蕴含着很大的投资风险。
华工科技也曾一度对投资控股的孵化型企业进行了剥离,将其权益增资到武汉华工大学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不过,这样的调整并未从根本上转变公司的战略思路,正源光子和同济现代的股权转让就是例证。
作为国内最大的光通信器件制造商之一,正源光子是华工科技上市以来孵化的最为成功的一个盈利点。但在2006年5月,公司却突然与外资签订协议,拟转让其全部控股权;后因外资在尽职调查中对正源光子的某些现状不予认同而导致该项交易失败。
出售公司多年培育的核心资产,这项不合常理交易也引起业内哗然。马新强在记者采访时曾解释说,转让成熟的项目是为了公司能继续孵化另一些储备项目,为优化公司业务结构创造条件。据公司透露是打算用该项交易的收益投资新的项目即信息存储系统。
券商人士指出,正源光子事件其实就是典型的创投思维。同样,在近期的同济现代股权转让中也是如此。与正源光子作为成熟项目转让不同的是,同济现代作为上市当初更改的投资项目,其发展一直不尽如人意,或者说孵化并不成功。虽然公司在今年初仍强调生物医药行业是“永续增长的朝阳产业”,“2007年同济现代面临战略机遇期”,但在前三季度亏损400多万元的事实面前,公司最终还是决定将其净价转让,接盘的是位个人投资者。公司表示,转让的理由是尽快收回资金投向其他项目。
不管是成功的项目,还是失败的项目,公司最终都欲脱手。券商人士给出了这样的诊断:没有从根本上摒弃“类创投模式”的经营理念,长期陷入“孵化——转让”的怪圈,无法沉下心去做大产业,这是公司一直“长不大”、甚至徘徊不前的重要原因。
学院派思维
为何始终无法确立“做大产业”的思维?
一位已离职的某旗下公司高层告诉记者,华工科技存在很浓厚的“学院派”思维,这样会产生很多问题,诸如技术至上、缺乏实业思维、战略上的随意性等等。
资料显示,作为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华工科技拥有激光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激光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防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育部敏感陶瓷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科研机构,公司产品和技术创新也屡有收获。但如此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却始终未给公司的产业规模和盈利状况带来多大突破。
最典型的就是激光产品。在武汉,目前有大大小小50余家激光企业与华工激光“争食”,但拥有上市公司融资平台的华工激光一直没有能取得领先地位,不仅如此,公司与本地其他几家规模较大的民营激光企业相比也并不占绝对优势,以至于在此次激光产业重组中,无法主导同城各路“激光诸侯”而导致定向增发流产。投行人士指出,酝酿达三年之久的武汉激光产业重组以如此局面收场,反映的其实是华工科技产业发展和经营模式的尴尬。
尴尬的境地并不仅仅在武汉。作为曾经的激光擂主,华工激光原本拥有国内最强大的技术资源,但近年来却未把握好发展良机,被后来者、民营背景的深圳大族激光(26.20,0.88,3.48%)反超。数据显示,大族激光上市以来获得快速发展,已迅速取代华工激光成为新的激光霸主。今年前三季度,大族激光因产品销售收入不断增长,实现营业总收入10.8亿元,净利润1.3亿元。
此外,“学院派”思维的随意性在公司经营管理中也不乏案例。去年以来,华工科技有好几件事情都“黄了”:变卖正源光子、转让长江证券股权、定向增发、重组楚天激光等等。一位多次与公司打交道的投行人士告诉记者,感觉公司不少决策都是在没有经过周密部署的情况下即匆忙动手,结果导致“虎头蛇尾”。
-记者随笔
上市公司不是创投公司
⊙本报记者 王宏斌
华工科技这一案例反映的其实是上市公司该不该做创投?事实上,市场的态度很明确。
从监管部门的角度来说,并不支持上市公司直接投身创投,因为这很容易导致企业主业不明晰,无法造就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利于上市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和做强做大。监管层的意图贯穿在再融资项目审核等环节和过程中。
从投资者的角度来说,也不希望上市公司走这一经营模式,因为这种做法回收周期长,盈利不稳定甚至无法预测,同时也会因为不谙创投规律而蕴含很大的投资风险。投资者希望看到的是公司一门心思扎在明确的主业里,想法设法扩大产业规模,提高盈利能力,从而让其尽快享受到公司不断成长所带来的收益和快乐。相信没有哪个投资者愿意看到自己所投资的上市公司永远折腾在创投领域,“一眼看不到头”。
按照华工科技自己的宣传口径,公司的主营业务可以理解为激光加工、光通信、激光防伪、信息安全与存储、生物医药等。不过从公司的发展状况来看,投资者很难建立这种认识,在激光领域,公司上市以来由于没有加大投入,其“江山”正逐渐被对手吞噬,早已失去原来的“霸主”地位;在光通信领域,公司“见好就收”,一度要卖掉正源光子;而在生物医药领域,公司已决定转卖同济现代。公司报告显示,17家子公司真正成气候的并不多。
正如有网友在该公司重组楚天激光失败后所谈到的那样,如果公司上市后哪怕只集中精力重点发展一个产业,也不至于落入今天这般被动境地。
其实,不仅仅华工科技,其他不少有高校背景的上市公司也或多或少存在这一问题。这似乎很容易理解,就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了学院派思维的影响。高等院校一般都有很多研究课题,校办企业上市后一下子“阔”了起来,常常就会对这些研究项目实施“产业化”,孵化成熟后再转让,缺乏一种做大产业和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思维。这可能是问题的症结。
④ 华工激光股票代码
应该是国企
21世纪,中国光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风起云涌。作为国家发改委批准的唯一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武汉“中国光谷”的发展正吸引着全球光电子产业的目光。华南理工大学产业有限公司作为武汉“中国光谷”的大型骨干企业,也正以不断创新进取的精神,全力推动中国光电信息产业的发展。
华工科技产业有限公司是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和“863”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基地。成立于1999年7月28日,其3000万股a股于2000年6月8日在深交所上市(股票代码000988)。是华中地区第一家由大学产业重组上市的高科技公司,也是中国第一家以激光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
华工科技主要从事工业激光器及数控激光加工成套设备、光通信器件及信息、电子元器件、图像防伪及信息安全技术。隶属于华工激光、华工影像、郑源光子、高力电子等骨干企业。这些企业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2007年四大业务占比(数据来源:2007年财务审计报告)
2006年10月,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五部委联合审定,华南理工大学科技企业技术中心被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当年综合评价排名全国第54位。华南理工大学拥有激光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防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育部敏感陶瓷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科研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以国家振兴重大装备制造业为契机,抓住“武汉·中国光谷”激光产业结构调整的良好机遇,集中优势资源和有利条件,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截至2007年底,华南理工大学总资产为23.532亿元。2007年产值11.74亿元,销售收入10.03亿元,同比增长39%。利润总额5269万元,同比增长28%。
华工科技位于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中国光谷腹地。工业园占地500多亩,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目前已建成国内最大的激光加工设备生产基地、最大的激光全息防伪产品生产基地、敏感陶瓷电子元器件生产基地、一流的光有源器件光收发模块生产基地。
公司员工近2000人,平均年龄30岁。其中78%具有本科以上学历,32%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公司以培养“懂技术的职业经理人、懂管理的技术专家”为基础,通过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积极倡导“勤奋学习、勇于创新、勇于竞争、善于合作”的企业精神,致力于为员工创造创新空间,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共同成长。
未来,华南理工大学将实施三大战略——自主创新战略、品牌战略、国际化战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在光电子、信息安全、防伪等领域代表国家竞争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奋斗目标。这是所有华南理工大学科技工作者的誓言,也是中国光电子行业龙头企业义不容辞的使命和责任。
⑤ 华工科技和伊利股份哪个股票好
华工科技目前股价17.73元,流通市值178.20亿元,该股属于创投,新材料,物联网,移动支付,深成500,预盈预增,融资融券,3D打印,智能机器,特斯拉,苹果概念,蓝宝石,智能家居,国企改革,IPO受益,全息技术,中证500,量子通信,5G念,3D玻璃,新能源车,华为概念,富时罗素,标准普尔,传感器,半导体概念,湖北自贸,工业母机,F5G概念等概念板块。2022年前三季度净利润7.22亿元,每股收益0.72元。
伊利股份埋让目前股价31.75元,流通市值2003亿元,该弯裂局股属于HS300_,基金重仓,融资融券,央视50_,上证50_,上证180_,婴童概念,证金持股,超级品牌,MSCI中国,富时罗素,标准普尔,乳业源陆,茅指数等概念板块。2022年前3季度净利润80.61亿元,每股收益1.26元。
两个公司属于不同的板块,所从事的业务范围不同,各有优势。
⑥ 华工激光是上市公司吗
华工激光不是上市公司,其母公司华工科技是上市公司,代码000988。
⑦ 股票普涨普跌的原因
普涨普跌是中国股市大起大落之根源
武汉科技大学文法与经济学院 董登新(教授)
从上证综指来看,中国股市总给人一种“长不大”的感觉,因为它总是“大起大落”,与之相关联的便是整个股价的“普涨普跌”。我们经常看到的现象是:每逢牛市,所有股票普涨,尤其是垃圾股更会鸡犬升天;每逢熊市,所有股票普跌,哪怕是绩优股也会随大流。
2001年5月11日,上证综指收市2155.40点,这与后来的历史最高点2245点仅一步之遥。在当天交易的1091只股票中,最高股价为华工科技53.35元,最低股价为马钢股份3.94元。其中,2/3的股票价格集中窝在10——20元这区区10元的区间内,或者说,有86.7%的股价密集地分布在10——30元之间。由于股市的疯狂炒作,所有股票普涨、疯涨,不论垃圾与否,除了马钢股份,4元以下的股票就没了踪影,然而,除了华工科技(现在股价为5元),50元以上的股票也不存在。这便是中国大牛市的股价分布结构:普涨!疯涨!你涨、我也涨!平均主义大锅饭!
表一: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股价分布结构(2001年5月11日收盘价)
价格(元)
合计
7以下
7~10
10~20
20~30
30~40
40以上
股票(只)
1091
20
84
727
219
31
10
占比(%)
100
1.8
7.7
66.6
20.1
2.8
0.01
资料来源:董登新论文《中国股市与国际股市的差距比较》,原载《经济研究参考》。
2005年6月6日,上证综指创下1997年初以来的最低点(998.23点),收于1034.38点。在当天交易的1343只股票中,30元以上股票仅1只,1元以下股票仅2只。其中,71.33%的股票价格集中在3——10元的狭窄区间,或者说,有90.96%的股票价格集中压缩在2——10元的区间。与2001年大牛市相反,此时所有股票普跌,高价股不见了踪影,而低价股却谁也不愿望跌到1元之下,除了2只准退市股(现已退市)。于是,便出现了类似于牛市的现象:平均主义大锅饭!你跌、我也跌!大家一起杀跌!但再怎么垃圾,我也决不愿沦为“角股”甚至“分股”。
表二: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股份分布结构比较
价格分布
2005年6月6日收盘价
2006年8月7日收盘价
(元/股)
股票只数
比例(%)
股票只数
比例(%)
50元以上
0
0
0
0
30元以上
1
0.07
6
0.50
20——30
9
0.67
10
0.83
10——20
45
3.35
102
8.42
5——10
364
27.1
377
31.13
3——5
594
44.23
490
40.46
2——3
263
19.58
193
15.94
1——2
65
4.84
33
2.73
1元以下
2
0.15
0
0
合计
1343
100
1211
100.00
资料来源:董登新论文《大陆股市与香港股市股价结构比较》,网上可搜索。
由此可见,无论在牛市,抑或是在熊市,大陆股市价格分布总是高度密集、拉不开差距。随着股市的大起大落,股价重心作同步上下移动,基本特征是普涨普跌。在股价分布上,表现出了高度的平均主义“大锅饭”:你涨我也涨,你跌我也跌,大家五十步笑百步。因此,平均主义与大锅饭的股价分布,也是投资不足、投机有余的基本特征之一。
股票价格是上市公司投资价值的外在体现。在一般情况下,股票价格应该围绕股票投资价值正常波动。但在市场机制不健全、供求关系扭曲以及投资非理性的情况下,股票价格常会严重偏离其投资价值。
一直以来,大陆股市的平均市盈率大多介于20—60倍之间,而香港主板平均市盈率则大多介于10——20倍之间。由此可见,大陆A股总体市盈率水平远高于香港主板市场。但自2005年夏季以来,大陆股市市盈率逐步跌至20倍左右。例如2006年8月7日,上交所A股市盈率为19.14倍,深交所A股市盈率为22.78倍,香港主板市盈率则为13.48倍,两者似乎相差并不悬殊。然而,再看两地市场行市之反差。2006年8月7日,上证综指仅为1547.44点,只相当于上次大牛市2245.43点的69%;而恒生指数收于16953.55点,约为上次大牛市最高点18301.69点的93%。也就是说,香港主板市盈率是强市场行市下的市盈率,它竟低于我国弱市场行市下的市盈率。从这一意义上讲,我国股市的平均市盈率即便在大熊市依然是不算低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垃圾股甚至超级垃圾股均不肯成为“角股”或“分股”。因此,低价股(主要是垃圾股)整体价格居高不下,是造成大陆股市平均市盈率偏高的最根本原因。
试想:如果有大批垃圾股敢于跌入“角股”或“分股”的行列,则大陆股市的平均市盈率一定会大打折扣。
⑧ 武汉市有总共几家上市公司发行多少万股,市值是多少
600005 武汉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000707 湖北双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600298 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 000783 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000708 湖北新冶钢有限公司 000952 湖北广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600068 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 600498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0785 武汉中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600006 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600168 武汉三镇实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600355 武汉精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600035 湖北楚天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 000826 合加资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000971 ST迈亚 600879 航天时代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000988 华工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000760 湖北博盈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600743 华远地产股份有限公司 600801 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000615 湖北金环股份有限公司 000926 湖北福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0852 江汉石油钻头股份有限公司 600345 武汉长江通信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000627 天茂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600769 武汉祥龙电业股份有限公司
600421 武汉国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0520 长航凤凰股份有限公司
000939 武汉凯迪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000665 武汉塑料工业集团股份公司
000553 湖北沙隆达集团公司 600107 湖北美尔雅股份有限公司
600774 武汉市汉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000759 武汉中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600086 湖北东方金钰股份有限公司 600568 中珠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002194 武汉凡谷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000821 京山轻机公司
600993 马应龙药业集团 000966 国电长源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600293 湖北三峡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002281 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0422 湖北宜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600745 中茵股份有限公司
600885 力诺太阳 600260 湖北凯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600141 兴发集团 600976 武汉健民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600275 ST昌鱼 000678 襄阳汽车轴承股份有限公司
000668 荣丰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000501 鄂武商A
000883 湖北三环股份有限公司 002013 湖北中航精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2305 武汉南国置业股份有限公司 600703 三安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002159 武汉三特索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600079 武汉人福高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600133 武汉东湖高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600566 湖北洪城通用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600136 武汉道博股份有限公司 300018 武汉中元华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600184 新华光信息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300041 回天胶业股份有限公司
600886 国投电力公司 300161 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
002414 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
这些都是我找出来的 你可以慢慢去对一下··发行多少万股 我不知道你说的是每一只 还是全部综合··市值至少也是上百亿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