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股票 » 2018年股票型基金收益率排名
扩展阅读
股票行情600625 2024-11-13 14:26:16
中油资本股份股票行情 2024-11-13 14:20:46

2018年股票型基金收益率排名

发布时间: 2024-11-11 00:49:42

⑴ 我们国内很少有人愿意买基金,问题的根源出在哪里

国内很少有人愿意买基金,问题的根源在几个方面:一是我国的公募基金管理水平太差,让买基金的投资者都赔了钱,投资者买基金总是赔钱,当然是不愿意再买基金。投资者投资基金的目的是赚钱,如果投资者买基金能赚钱,当然会买基金。明知道买基金会赔钱,谁还会买基金呢?

二是我国公募基金经理的道德风险太高,公募基金经理们为投资者管理基金赔钱的原来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就是道德风险,公募基金管理基金不用承担任何风险,又都是高薪,公募基金经理们为了自己个人获得更多的财富,就与证券市场的机构庄家合作,当庄家把股价炒高后,公募基金就当庄托,在高位买股票,引诱投资者上当,庄家机构就给公募基金经理很多好处费,这样的做法并不违法,只是道德上有问题,这就叫做道德风险,而现在我国的公募基金经理只要能发财,才不管什么道德不道德。这种公募基金经理当庄托在高位接盘的道德风险在公募基金行业非常普遍。许多公募基金经理就是这样发了大财。这种情况下公募基金只能是赔钱,反正赔了钱还照样收取管理费。

三是我国证券市场是个投机的市场,大量的上市公司都是包装上市的,上市公司质量都不高,这就造成了我国证券市场上能长期投资的股票太少,90%的上市公司的股票都只能是进行短线的虚假题材概念炒作,在这样的背景下,基金想赚钱也是非常困难的。

以上几个方面是公募基金赔钱的主要原因,也是大家不愿意买基金的原因。

我们国内很少有人愿意买基金,问题的根源出在哪里?

我认为:我们国内很少有人愿意买基金,问题根源出在如下:

第一:没有赚钱效应,自然就不会买啦。大家知道,中国人的特点是什么?哪里人气旺就往哪里去,如街道两边同样开的饭店,无论好与不好吃,大家都看人气,是吧!最简单的道理, 汽车 停得多,人多,就算排位也要等,而旁边的,无论广告招牌做得多好,没车就每人气,大家都不去。

因为大家就认这个理,既然人多,味道更定好,所以人气很重要。

如果买基金大家都能赚,自然一传十,十传百的效应,不用你打广告,都争着买。

第二:基金不专业,据我观察,水平还不如散户。为什么?因为你看基金经理有多少还是小伙子,小姑娘,刚从学校出来的,仅凭一个资格证,无实战经验,就杀入股市,亏了,无责任,股市有风险,是投资者的责任,你想谁敢把血汗钱交给你理财。

就好比考车牌,仅考理论,就开车上路,连路考都没有,谁敢上你的车,其实一样道理。

除非你通过一,二年实盘,证明你有实战能力,起码收益比银行存款高,比如年利率6%吧,估计投资者会相信你了,在加上你的理论与实践水平。

大家都看到2016到2018年,基金及机构的盈利水平知道了,明知熊市还投入,那有不亏的。

因此说:上述因素是导致我们国内很少有人愿意买基金,问题根源就出在这里……

2009年买的银华抗通胀,十年过去了,十年又通胀了多少!然而这垃圾,通胀没抗住,本金损失了55%。所以相信中国基金,中国股市和价值投资的人不是脑残就是神经病!话又说回来,在中国不管投资什么都是死路一条(万恶的房子除外),放在银行也是被贬死,死的慢些而已!

朋友们好!

现在国内确实很少有人愿意买基金,主要是基金没有赚钱的动力,可以说是旱涝保收,而且基金公司管理水平太差,还有就是基金名声也不太好。下面来分析一下。

基金公司现在实行的是提成制,不论是否赚钱,每年都会提取固定的管理费,好多亏损的基金公司也是提取管理费,维持着高工资。

这样的机制之下,可以说基金公司根本就没有太多的动力去盈利,反正是按时按点提取管理费,因此,可以说基金公司的危机感不强,更是没有上进的动力了。

曾经见一个朋友买过几次基金,后来几乎没有一次赚钱的,后来朋友气愤了,再也不投资基金了。

因此,基金公司旱涝保收,虽然是保证了基金公司人员的高工资,但是慢慢也失去了投资者的信任。

现在的很多基金公司可以说管理水平太差。现在的基金是很多的,但是能够盈利的基金可以说只能是靠碰,能够稳定盈利的基金可以说是比较少的,感觉上好像基金公司也是靠天吃饭一样的水平。好多基金公司并没有体现出非常专业的管理水平。

曾经有一个朋友在2008年购买了两款QDII海外投资基金,据说是投资美国股市的基金,结果倒霉了,过了将近10年,美国股市大盘都涨到08年指数的几倍了,结果这两款基金还不到1元钱,没办法亏着卖了。

这样的基金不知道到底是怎么买的股票,到底是怎么管理的,以后谁还敢买呢?

因此,好多基金公司管理水平比较低,盈利率不稳定,这个可能是制约大家购买基金的非常重要的原因。

好多基金公司口碑不好。好多基金公司不仅在大盘不好的情况下亏算,而且在大盘上涨的情况下,有些基金也是亏损。这样的基金肯定是口碑不好了,而且这些基金即使亏损,也不影响基金管理人员的高工资。

而且有些基金公司还存在着老鼠仓,还存在盲目投资,故意亏损的风险,可以说这样的基金怎么能够让大家放心呢。

因此,好多基金公司口碑不好,也是大家不买基金的原因了。

综上所述,现在大家不愿意买基金,主要是有些基金公司口碑不好,管理水平有点差,而且基金公司旱涝保收提取管理费,可以说是毫无盈利的动力。

感谢阅读!

国内是不是很少有人愿意买基金?我没有调查过,也没看到过相应的资料,不敢乱说。但我个人是非常喜欢购买基金的,我身边也有一些朋友在通过基金进行理财。

指数基金属于被动型基金,指数的构成是相对稳定的,且不由基金经理操控。指数基金经理在投资上的自由度是很低的,这种基金和指数的走势基本一致。

我不太喜欢购买主动型基金,因为选择这类基金和自己选择股票去投资没有多大的差别,还是要去花很大的精力进行研究。提问的朋友说很少有人愿意买基金,估计指的是主动型基金。

在选择主动型基金上,的确比较困难,就像我刚才说的难度不亚于选股票。与其花大量时间研究后,把钱交给他人打理,还不如自己直接去投资。

另外,主动型基金被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操纵的几率会很大,容易出现老鼠仓等违规操作,导致投资者损失。

以前买基金的人很多,现在买基金的人确实越来越少了,究其原因,我觉得可能有以下几点吧:

资本都是逐利的,如果买基金不能取得正收益,或者收益还不如存定期或者其他理财产品,那作为投资者为什么要去买基金呢?还不如把钱存在银行,我们以2018年公募基金的收益排名为例,2018年股票型基金居然没有一个取得正收益,排名第一的上投摩根医疗 健康 股票基金全年亏损4.34%,排名第十的股票型基金亏损则将近13%,看到这种业绩,你还愿意去买基金吗?

基金行业鱼目混杂,许多基金公司没有最基本的职业操守,老鼠仓现象非常严重,有些基金公司为了捧红旗下的某只基金,不惜通过老鼠仓抬拉该基金重仓的某只股票,进行利益输送,做高这只基金的净值,而使旗下的其他基金出现亏损,最终买单的还是广大基民,所以,很多人对基金公司都不信任,如其把钱给他们管理,还不如自己玩股票,即便是亏钱了至少亏得明明白白!

一方面是基金行业的从业者素质参差不齐,另一方面,相关立法和监管有些缺失,违规现象比较频繁,投资者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所以,很多人都不愿意投资基金!

笔者认为,主要还是因为国内人民都比较自信,相信自己可以操作的比机构更好,只不过事实并非如此。

先说一个大家都听腻了的数字, 美国股市中90%的资金来自于共同基金、社保基金等机构投资者,中国A股中90%的资金是来自于个人散户的,机构投资者市值仅占10%左右。

为什么会这样呢?笔者觉得, 主要是国内A股机构投资者从来都没有拿出过什么亮丽的成绩来 ,国内大多数机构投资者的投资业绩往往是跑输市场平均收益的,在这种情况下,个人投资者为什么要把钱交给这些机构呢?

回顾美国机构投资者的崛起 历史 ,可以发现,机构投资者之所以能够占大90%的比例,原因是因为在上世纪50-60年代期间美股一轮长达10年的牛市, 在这轮牛市中很多机构投资者的投资业绩远远跑赢大市 ,而很多美国家庭个人投资者却业绩平平。

这个时候, 这些家庭个人投资者开始注意到共同基金、社保、401K等投资计划 ,并且很多人都将大部分资金投资于这一类机构投资,从而导致了美股机构投资者占比的上升。

有数据统计,在上世纪50年代初期的时候,美股机构投资者占比仅为30%左右,而到了60年代初的时候这一比例已经上升到了60%-70%。

同时,也是因为机构投资者占比的不断提升,促成了美国牛长熊短的特点。而A股的特点恰恰是牛短熊长,原因也恰恰相反,机构投资者占比太小。

所以,A股就成了,因为散户太多,投机性太强,牛短熊长;又因为牛短熊长,机构投资者业绩总是不理想,散户不愿意把钱交给机构打理,更愿意自己进行投资;但个人投资者的天性就是追求暴富,这就不可能产生长期牛市。

这就像那只咬着自己尾巴的狗,一直转圈圈。

机构投资者自己不突破,真正做出点业绩出来,是不能吸引太多个人投资者的,所以,笔者认为, A股投资者机构的改变还得看机构投资者有没有突破 。

基金有很多类别:封闭式基金、对冲基金、QDII基金、ETF基金、认股权证基金、契约型基金、平衡型基金、公司型基金、保险基金、信托基金、投资基金、股票基金、货币基金、债券基金、其他类型基金。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基金不受到广大投资者热爱,只有一些基金对比其他类型的基金时,会选择其他类型投资。那么,我们再来看问题:我们国内很少有人愿意买基金,问题的根源出在哪里?

市场常见的基金有股票基金、货币基金、债券基金、信托基金、保险基金、ETF基金等,最为常见的则为股票基金、货币基金以及债券基金。我们先来了解了解这几类基金的不同:

股票基金,又称之为股票型基金,主要是投资于股票市场的近。股票型基金投资股票的所占比例不得低于80%的资金总比例,常分为了三类型基金:1、价值型股票基金,投资的渠道多为公共事业、金融、工业原料等稳定性强的行业,市盈率倍数较低,偏向于价值投资;2、成长型股票基金,就如其字面,偏向于成长型高的上市公司投资,多数会投资 科技 类、新兴、互联网行业;3、平衡型股票型基金,也就是将价值与成长进行了综合,投资的渠道有价值公司也有成长型公司。

货币基金,是聚集了市场中倾向于投资的闲散资金,由基金托管人保管资金的开放基金。灵活、安全系数高、流动性强、收益稳定性好。投资的渠道有国债、央行票据、商业票据、银行定期存单、政府短期债券、高信用等级的企业债券、同业存款等有价证券。日常常见到的货币基金有余额宝、零钱通等,均是货币基金的模式。

债券基金,基金资产80%以上的资金需要投资债券,一小部分的资金可以用来投资可转债、股票以及打新市场。主要投资债券、央行票据、回购等。安全系数高,收益稳定。

三类基金有不同的风险系数,也有不同的年化可能收益率,是不同的。虽然统称之为基金,但细分下来的区别很大。

货币基金、债券基金的年化收益率是多少呢?货币基金现阶段的年化收益率约为2.5%-4%之间,不同的基金有不同的年化收益率;债券基金现阶段的年化收益率约在3%-4.5%之间,不同方向的债券基金有不同的年化收益率。当然,如果扣除基金的运营费用,货币基金的年化收益率约在2.1%-3.5%之间,债券基金约在2.5%-3.8%之间。当然,货币基金与债券基金具有很好的流动性,特别是货币基金能达到“灵存灵取”的程度,并且没有门槛。

那么,再来看银行理财。银行理财的年化利率要比货币基金与债券基金的年化利率高一些。银行理财有五类风险等级:低风险、中低风险、中等风险、中高风险、高风险。常见的有两类:低风险以及中低风险。这两类理财产品的年化利率是多少呢?一般低风险等级银行理财为2.5%-3.5%水平,中低风险等级理财产品为3%-5.5%之间。当然,银行理财的年化利率高于货币基金以及债券基金,却是固定期限,灵活度要弱于货币基金与债券基金。

对比货币基金、债券基金与银行理财,这三类是势均力敌,投资者都有选择,不同的需求,选择的不同。

股票型基金与股票,之所以更多的投资者会选择后者,个人认为有三点:1、对于投资,更多的投资者是“零认知”,也就是说没有什么专业不专业、理论不理论的知识,甚至根本不知道股票型基金与股票之间的区别,也全然不知股票型基金与股票之间的风险孰轻孰重。

2、不管是私募基金,还是公募基金,基金管理人不管基金盈亏都是需要从基金里拿酬薪,并且基金如果效益好,是具有一定比例份额的提成,普遍来说是20%业绩提成。这对于很多的投资者而言,是不能接受的。2018年有这样的一项数据,A股共计有1.5亿户投资者,但资金体量小于50万的投资者占比高达95%。而基金经理的年薪通常就能超过50万,从心理的角度讲,更多的投资者无法从心理上接受,进而自己进入股市投资,放弃选择股票型基金。

3、从心理上看,投资基金与投资股票没有太大的区别,资金掌握在自己手里会更加“踏实”。下面两图分别是最近三个月基金的盈亏情况,有的基金能实现正盈利,有的基金一样是亏损:

而股票市场呢?一样是有盈利,也有亏损,并且可能发生的盈利幅度会特别大,存在“一夜暴富”的心理撞击。

那么,在这种可能发生的情况下,更多的投资者会选择直接进入到股市,而不是选择基金投资。

总结:并不是所有的基金对比其他理财产品会逊色,只有股票与股票型基金之间的选择下,更多的投资者并不愿意去购买基金,问题的根源出在认知、知识的欠缺以及心理的偏向。

对于一个不了解的事物,人的本能反应是避而远之。虽然大学学了四年金融,我对基金的认识也是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先是相信媒体上各种基民亏钱的负面报道,后是自己找数据研究,学习基金的投资方式。

即便是花了这么多功夫,买基金也要忍受浮亏的过程,每一步都是门槛,如果没有良好的心态和稳定的投资方法,大部分人买的基金都将以失败告终。

从我个人经历出发,我终于理解大部分人对基金的认知水平,是很低的。这不是挖苦和嘲笑,而是基于大量数据的事实。请看各类理财平台上,很多人连最基本的基金种类都分不清,更遑论投资方法和风险控制了。

即使具备了一些金融知识,没有真实的投资经历,在市场上,就好比第一次上战场的士兵,全凭本能反应,平时的训练早忘了。市场每天都在波动,都在考验人脆弱的神经,很多人连100块钱的波动都难以忍受,更不用说基金投资百分之二三十的波动了。

很多人对投资的定义就是“快速致富”、“不劳而获”,带着这样的思想,不论投资什么都不会长远。

其实买基金的人不少,只是赚钱的人少,亏钱的人骂骂咧咧,认为是基金害了他,殊不知根本原因在于自身的无知和贪婪。

随着智能投顾的兴起和投资者认知水平的提高,基金会成为主流的资产配置之一,这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我国的基金市场就目前来看还处于一片蓝海之中,无论是证券公司的基金平台还是几个主流的基金头部平台,比如天天基金网,支付宝蚂蚁财富等,总体的基金用户量级还是有待进一步开发。为什么这么少的用户愿意主动购买基金呢?主要原因还是在于以下两方面:

在我国A股开市的时间也还不到30年,而基金投资的时间就更短。A股市场从经历过去几十年的坎坎坷坷,历来牛短熊长的特点,中国股民能够最终赚到钱的没有多少。所有的散户在股市中亏钱的效应更高,据统计有80%的用户在A股市场上处于亏损的一个状态。

基金市场大多数由基金经理进行打理,然而基金经理却也没能逃过A股牛短熊长的这个怪圈,在A股的牛市中,大部分的股票的涨幅通常在100%~300%之间,而基金的涨幅大多数在100~200%之间。当一种投资品类赚钱效应没那么高时,自然不会成为投资者心中首选的投资产品。散户最大特点是追高,那么投机的重心放在A股的股票上,买基金的人自然就少,因为毕竟没有那么多人愿意慢慢变富,都梦想着一夜暴富。

基金交易相对于股票来讲,它的收费项目会更多,因为是基金是有基金经理和基金公司的专业打理,包括了购买手续费、基金管理费、基金托管费、甚至还包括基金经理投顾咨询费等。这些费用其实长期累积起来,并不比我们购买股票时的印花税要低,因此股票中的印花税则变成了较为低廉的费用支出,因此大多数用户可能不愿意去支付基金中的各项管理费用,然后转而投向购买股票。

综上所述,我们从基金的赚钱效应以及交易机制去分析,我国基金用户我国的投资用户选择股票而不是基金的主要原因。

随着市场越来越成熟,国内投资者的认知也在随之提升,这几年基金的规模和基金的用户群体呈现出井喷式的爆发。中国基金业协会昨日发布8月底公募基金市场数据,继续7月份实现接近2600亿增长后,8月份总规模增长再超1200亿,至此总规模达到13.84万亿元,逼近14万亿大关。

因为有更多的人意识到了基金的赚钱效应以及基金的稳健投资的特点,相对于股票来讲会更加的稳定。

同时随着投资市场以及投资者教育的逐渐普及,基金投资市场被逐渐认可,投资者越来越成熟。我相信未来基金市场一定是会占据更高市场的份额,因为基金的投资特点就已经证明了稳健投资才是投资中最最重要的一种选择。

以上就是我对该问题的分析和建议,希望可以帮助到题主及更多的人。

我是杜耶,价值投资的布道者

⑵ 买了20多支基金,每只涨20%就卖,然后再买,这样操作对吗

这是傻瓜式的操作,确实很省心但是需要花费的是你的时间。

可能很多人在去年的时候看到投资基金很赚钱,但是大部分人也只是看到赚钱的时候。并没有看到很早之前被套的时候!我们的股市大部分的时候都是牛短熊长,股市的好坏直接影响基金的收益(不要问我为什么,如果你连这个不懂那就不要投资基金)。但是基金有一个很好的地方就是不管你是什么时候被套,只要坚持定投等个3-4年都能解套,有的甚至可以收益翻倍。但是有一个前提是拟投资的基金都是比较准确跟踪大盘的指数基金,如果买的是混合基金那就另说了。

买20多只基金其实太多了,那需要你很多的本金投入。如果赶在熊市入场那么很快就能达到20%收益,如果赶在牛市入场那么可能需要等待几年的时间,在等待的这段时间还要不断的坚持定投或者低点买入。其实持续买入坚持定投很多人都很难坚持下去,毕竟已经亏了很多有的甚至本金已经损失还是要持续不断的投入,很多人的内心就会收到极大的折磨。有的忍痛割肉那么你就是成为韭菜了,只要不离开这盘棋那么你就会有翻盘的机会,如果都离场了那么肯定就是被割的韭菜了。

另外涨20%就卖掉这个事情也有很多人 不能坚持,毕竟看到收益每一天都在创造新高。谁也不想离场,都想等在最高点离开。但是很多人都会错过最佳的立场时机,等到反应过来就发现已经开始下跌了。这时候立场肯定不甘心还要等待曾经的新高,那么只会越套越深,收益越来越少。如果能在收益达到20%果断立场,然后再继续买坚持下去其实也是不错的选择就看你有没有这个定力和耐心了。

我作为新手感觉非常对,但是需要严格执行,再买的时候要埋伏找低点。

去年超过二十个点的我没卖,今年倒亏十几点

方法对,我只设定涨15%就卖,然后找低点再买。确保每只基金都赚。

持有不动我认为不可取,曾有一只涨20%了,我没卖,结果又跌回去了。做了几次过山车。

基金也要落袋为安。拿着盈利再找低点。总是过山车,熬不起那时间。

20多只基金,说实话,与国外投资大师彼得林奇同时持有上千只股票相比,还是太少了。

但为什么不建议持有太多基金,主要源于 投资者个人精力所限,持有太多基金,容易分不清主次,找不到重点。

另外,持有几十上百只基金,根据调查研究,就越接近市场的平均走势,和沪深300指数高度吻合,与其投资几十只基金,还不如直接申购沪深300指数基金,即以沪深300指数里包含的股票种类和所占权重作为参考,开发出相应的指数基金,以求谋取市场平均收益,现在各大基金公司基本都有自家沪深300指数的基金,比如:易方达沪深300ETF链接A、华夏沪深300ETF链接A。

作为普通投资者,我们需要精准定位, 建议同时持有基金的数量保持在5-8只差不多

一来分散化投资,东方不亮西方亮嘛,最大化的规避风险;

二来这个持有基金数量基本覆盖了各大行业,面对行业轮动,各大基金普遍会轮番上涨。

作为基民,我们要 时刻牢记基金定投止盈不止损 。这绝非一句空话、套话,而是无数基民用钱砸出来的。

在设定止盈率,我们最好了解一下国际投资大师的收益,本杰明·格雷厄姆、沃伦·巴菲特、沃尔特·施洛斯、乔治·索罗斯等的年化收益率都集中在20%—30%。

根据中国基金业协会2018年发布的《公募基金20年专题报告》显示:近19年,偏股型基金年化收益率16.18%。然而,有多少基民能达到这个收益?别说年化16%了,10%已是屈指可数。

以上数据并非为了让我们放弃20%收益率,相反是让我们坚定信心,虽然投资难度较大,但并非高不可攀,撸起袖子加油干吧。

当然,你做投资也不是只做一次以后就撒手不干了,所以我们计算收益率也要按照年化计算更加合理。

不要孤立地设定一个止盈目标值,这只会让投资变得没有动力,因为1年—2年实现20%收益率和4—5年实现20%收益率是完全不一样。

所以,固定时间,卡死收益率,确定自己的年化收益率为20%,比肩巴菲特也未尝不可。

要实现这个目标,我们起码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并严格执行:

1.大前提,不借钱炒股,不杠杆融资。 人的贪欲是无穷的,你在工作生活中可能出类拔萃,但优秀的人才在股市、基市从来不吝惜犯错误,这错源自于人的本性,投资中的贪婪、恐惧交织着,很快就会迷失方向,借钱投资更容易让你变得敏感,平时大师级的操作也可能被割韭菜,被套牢只是雪上加霜而已,如果融资后被强行平仓,才是团灭,连给你改错的机会都没有。

2.保持良好的入场姿势,不追高、不杀跌。 一旦入场,你就你,是特立独行的你,任何人的表态,包括股评专家、投资大V的话都只是建议,下注投资的是你自己,投资成败也由你自己负责。目前国内大盘30余年,往往在5000点位以上和3000点位以下都是少部分时间,大多数集中在3000点和5000点之间,或上或下,或震荡徘徊,如果能够在3000点以下进场,逢低买入,越跌越买,底部积累更多的筹码,在3000点以上,逐步减少投入或者静观行情变化,到5000点以上,基本上处于 历史 高位,结合市场行情可以选择卖出。

3.拆解目标,条条大路通罗马。 遇到市场上涨20%甚至30%以上的行情毕竟是少数,能不能抓住机遇也是一种能力。因为,把30年的市场行情拉长来看,除了07年和15年的大牛市,绝大部分时候都是震荡行情,如果强行把一次性投资的目标设定在20%甚至更高,的确非常考验我们选择基金和投资基金的能力。

为了更好更快实现我们的投资计划,不妨拆解投资目标,就像很多年以前有个参加马拉松比赛的日本选手,通过提前设定无数个中途的目的地,即小目标,最终成功赢得了比赛,实现了大目标。投资基金也很相似,你可以事先设定2个10%、10%的小目标,或者3个6%的小目标,最终的收益率都在20%左右,这也是实现目标的一种方式,毕竟6%的小目标要比20%的大目标看起来容易很多。

这是一般新加入的投资者,在正式踏入投资市场时,所做的一些理想的操作策略。还有一种想法就是如果我去买了股票,亏损了我就不卖,盈利的我就将它卖出去,然后一直等到亏损的变成盈利的,再把它卖出去。同买基金的想法一样多买几只基金,每只涨20%就卖,然后亏损基金就5不卖,等到他盈利了20%我再去卖。但实际最后结果呢?

其实大家都能想到结果了,结果就是这位股民或者基民可能亏得越来越惨,而且被套得越来越深。同时还会出现一个奇特的现象,那就是手中的股票或者基金数量越来越多。因为股票或者基金都没有涨到心理价位,卖又卖不了,只能捂在手中,那么怎么办呢?只好再筹措钱去买新的股票或者基金,结果股票或者基金的种类越来越多,自己的总投入也越来越多。

其实做这些权益类的风险投资,不论是投资股票还是投资于股票型的各类基金。他们的操作思路都应该是基本相同的。因为我们面临的是资本市场的高风险,所以必须要确定一定的投资策略,来保证可以得到一定的收益,或者避免更大的损失,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投资纪律。那么针对这个新股民或者基民,其实真正的专业的投资纪律是什么呢?

1.鸡蛋不能放入同一个篮子,但也不要放入太多的篮子。否则最后的结果就是承担了风险,结果又没获得收益,玩来玩去剩下的只有寂寞。太多种的股票或者基金,其实他们之间是有着对中对冲性或者关联性很低,那么整天有的涨,有的跌。随着大盘有可能随波逐流,没有一个中心思想,也没有一个突破方向。看着每天都很热闹,但是收益却是非常的低,如果是这样还不如去买一个指数基金,这样相当于将所有的鸡蛋都装到篮子里,买了所有的基金和股票。

2.要学习到主动回撤,不要硬扛在手里,既占用了自己的资金,而且可能还要忍受更多的亏损。有些股票跌了,经过自己的分析之后,未来很长时间可能都不会有太多起色,那么该减仓就减仓。将资金腾挪出来,可以去购买其他未来可能上涨的股票,难道不好吗?为什么要硬扛着呢?并不是所有的股票最终都能上涨的,有可能一直持续亏损,最终归零退市了。

想想当年在最高点买入中石油的散户买,可能现在过了时间之后账户中仍然有着中石油,但是中石油10年也没有涨回去。此时资金被占用了10年,什么收益都没有。

所以如果去买基金,千万不要本着这个思想,如果觉得未来还能持续上涨,那就牢牢把握住,不论涨多少都应该,如果觉得未来会持续下跌,那么该卖其实就要卖掉,即使亏损也要果断减仓。

20多只基金,涨20%就卖,这个采用目标止盈法,看似很不错,但其实存在很大问题:

1、20多只基金,对普通投资者来说,数量太多了,这是过于分散的投资。一般投资额不是很大的情况下,几只基金就够了。

2、设定止盈标准要根据市场环境。例如,若是2008年的大熊市环境下,20%止盈根本达不到,不亏就挺好,还要设定止损;若是2020年的牛市环境下,20%止盈就比较尴尬,卖了以后还在涨,还需要制定再次买入的标准。

其实,基金操作有两种方法:

1、市场低迷时买入,然后长期持有,直到市场狂热时卖出;

2、中线波段操作,这仅针对牛市的中期调整或熊市的中级反弹,一年中这样的机会也就一二次。这样操作需要较为专业的操作技巧。

欢迎关注,分享职业基民的实战经验。

这种操作是一种稳健的操作,基本思路是对的。

为什么说这是一种稳健的策略?因为这就是设定预期盈利目标的20%。这个思路很清晰。20%的盈利看起来不多,但长期复利下去也不得了。长期看,能够一直年化收益20%的话,基本上可以进入世界前茅里了——据说巴菲特年化收益也就是22%左右。

从本人的研究来看,20%也是机构操盘的一个“坎”,也就是大多数个股上涨20%左右都会调整一下(主升浪除外)。所以,我本人是经常使用这个20%的盈利幅度进行减仓的。这也是我赞同这种操作的原因。因为我实践过了,很多机构确实有这种操作习惯。所以,有利用的机会。

当然,这种操作也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缺少买入条件。有卖无买的策略是不完整的。卖的策略确定了,但是买的策略没有制定,最后仍然可能是亏的。包括基金定投的投资者,最后坚持不了,还是缺乏卖的策略。定投本来就是说的只是买的方法。

所以,涨20%就卖这个策略是可以的,但是需要增加买的策略。具体如何买,这里不做探讨。反正将关键点出来给大家思考,大家能够认识到这个问题,做出自己的策略,总比没有策略的好。

我曾经也是这么操作的,个人认为,这种操作在今年的震荡行情中,可能是非常合适的,但是,如果是去年的单边上涨行情,可能就会错过一大波行情。

19年6月的时候,我看中了医疗赛道,于是底仓加定投的方法买入了葛兰的中欧医疗创新股票基金,在11月左右的时候,持有收益已超过25%,于是全部止盈。

后遇到了医药集采,整个板块迎来调整,于是我又重新开始定投中欧医疗创新,在20年3月份的时候,收益再次达到20%以上,我再次止盈。

科技 板块在3月大跌中迎来调整,我开始担心医药和白酒板块的高估,相信 科技 强国的梦想。于是进入了银河创新成长这支网红半导体行业基金,虽然也适合20%止盈的操作,但2020年同期的医药和白酒却是真正的王者。

个人认为20%止盈的方法更适合单一赛道的行业基,或者说震荡行情的市场。

但作为一个长期投资理财的基民,选择适合自己投资风格的基金经理才是关键,剩下的去交给基金经理选股和择时。

首先,很高兴能回答您的问题!

20多只基金,涨20%就卖,这个是采用了目标止盈法,对于小白来说,看似还不错,但其实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20多只基金,对于投资小白来说,数量太多了,这是过于分散的投资需要很大精力来操心。所以,在投资总额不是很大的情况下,精选几只基金就够了。

其次,设定止盈标准要根据市场环境。例如,若是在2008年的大熊市环境下,20%止盈根本达不到,不亏就挺好,还要设定止损;若是在2020年的牛市环境下,20%止盈就有点尴尬,卖了以后还在不停地涨,很容易就搭不上车了。

其实,基金操作有两种方法:

1、正所谓:别人恐惧我贪婪,别人贪婪我恐惧!市场低迷时买入,然后长期持有,直到市场狂热时卖出;

2、中线波段操作,这仅针对牛市的中期调整或熊市的中级反弹,一年中这样的机会也就一二次。这样操作需要较为专业的操作技巧。

我就是这样操作基金的,以前曾经买过基金,据说要长期投资才有收获,可是我没有把握好赎回基金的机会,结果到手的钱眼看着又变得越来越少最后还赔了钱,去年开始我再次投资基金,接受以前的教训,自己设定的目标是涨到20%果断赎回,有一只基金投资半年多涨到35%,就在今年春节前我果断赎回了,收入一笔钱,春节后眼看着这只基金一直在跌,如今已经跌到当初的购买净值了。所以我觉得这样投资基金有道理。

每个人投资理财有自己的风险控制能力,长线投资基金也不是一直持有,要懂得见好就收,不能让自己的资金坐着过山车上上下下的。

⑶ 2018年偏股型基金亚军是谁

2018年偏股型基金亚军是中海量化。
2018年的偏股型基金排名剧烈变动。股票基金方面,7月底排名和上半年相比几乎完全变样,半年排名在前十名的基金,到7月底只有4只还在前十,其中上半年的亚军鹏华价值优势依靠相对抗跌的优势,以2.61%的收益率夺得前7月股票基金冠军,第二名则是中海量化,收益率为2.35%,宝盈泛沿海、南方隆元、鹏华消费位居第三到第五名,收益率分别为1.84%、1.83%和1.69%。
偏股型基金是以投资股票为主的基金,收益很大,一般年收益可达20%左右,但风险也很大,也许一年下来收益是负数。偏股型基金指的是那种相当大比重的投资在股票市场上的基金,股票配置比例通常为60%-95%,也可以把偏股型基金是混合基金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