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股票 » 牛市买股票还是买基金
扩展阅读
推特的股票代码是 2024-12-26 15:18:42
如何看哪个是要张的股票 2024-12-26 15:13:25

牛市买股票还是买基金

发布时间: 2021-05-01 04:17:30

『壹』 牛市来了买股票基金还是买股票

股票投资是一项极其浩大的工程,这个工程主要是指自己的学习积累和经验积累,没有多少业余时间的投资者,或者说没有一个对股票投资热爱之心者,最好还是选择股票指数型基金。
为什么楼上说基金不靠谱呢?因为中国很多基金都在昧着良心干坏事,他们拿着基民的血汗钱,为自己谋福利,这就是沸沸扬扬的老鼠仓。所谓老鼠仓是指很多基金管理者,先在低位用自己的钱买进大量股票,然后用基民的钱推高股价,使自己的投资大赚特赚,导致基民的资金处于危险的境地而不顾。所以选择基金公司很重要,必须具备孙悟空般的火眼金睛,而对于一般新投资者,谁具备这样超人的能力呢?

『贰』 在牛市中自己炒股好还是买指数型基金好

会炒股不见得能炒明白,赚大钱,或者说会炒股你也未必能跑赢指数。
建议你最好实践一下,看看自己的能力,把资金平分两半,一半自己炒股,一半买指数基金,然后结束总结对比。
这个答案你就清楚了。

『叁』 牛市的时候,应该选择进入基金还是股市

理财产品里的中等风险股票和股票型基金,受到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所青睐,不同的理财产品所带来的投资回报也会大不一样,那么在市场出现明显变化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选择理财产品呢?牛市行情来临时,买股票还是基金更好呢?

如果投资者在股市上无法做到得心应手,但是又不想在牛市中错失股票上涨的机会,可以考虑进行资金配置的操作方式。骑牛看熊认为投资者在哪一方面更容易赚钱,就多配置一定的资金,风险较大的理财产品就更加稳妥一点少买一些,这样做既不会让自己后悔没有上车,也不会在亏损后导致本金大幅度地缩水,这是一举两得的好办法。无论是什么样的行情,有一点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赚钱才是硬道理,所有的投资品种都是为了投资者可以更好的获利,而不是为了去铤而走险的。

『肆』 牛市买基金还是买股票

牛市中,投资者可以选一些股票型或者指数型基金,跟着股票上涨赚钱。回顾2006年和2007年那一轮超级大牛市行情,以及2014年股指大涨的情况下,指数型基金的年平均净值增长率高于股基的年平均净值增长率。因此,从一般性的策略角度出发,指数基金,不妨多多关注,起码不会跑输大盘。
对于没什么投资经验的人来说,明智的选择是从买基金开始,逐渐增强对股市的了解,或许有一天你觉得自己对市场的感觉足够好,就可以以投资股票为主。

『伍』 牛市来了,新手买基金好还是买股票好

基金现在就不要买了,如果买刚发行的新基金,它有个建仓期,等到仓建好牛市可能就结束了。而且买基金就是把钱交给陌生人去打理,你放心吗?所以还是买股票好一些,看情形不对可以立即出局。
但总的来说,新股民最好现在不要进股市了,风险已经很大了,你们又不会止损,所以还是等下一轮牛市吧!

『陆』 在股市牛市中,是自己炒股的收益率高,还是买股票型基金的收益率高二者的成功的机率又是怎样请解释地

如果是处在牛市的情况下,如果自己投资股票水平比较高,当然自己直接炒股收益率更高,不过,在中国,个人投资者能够在股票市场上获得的很少,在网络上听到的那些股神,很多也只是传说,想依靠个人力量直接炒股,确实难度不小
购买股票型基金(在牛市是建议直接购买指数型基金,跟踪股指)的收益率水平基本与股指涨幅相差无几,因为在牛市中,能跑赢股指的股票型基金是很少的。
所以,如果自己直接投资股票的水平有所欠缺,还是购买股票基金的收益率高一些。

『柒』 牛市买股票,熊市买基金,大家对此有什么样的看法,

其实之所以有“牛市买老基,熊市买新基”的说法,主要是从基金的仓位来考虑的。对于老基金来说:股票型基金的股票持仓不能低于80%,混合型基金的股票持仓不低于60%,这样的话就会出现以下两种情况: 1、在熊市中,老基金因为仓位规定,哪怕跌成狗也要保持规定的持仓,所以容易造成基金净值大幅下跌; 2、在牛市中,因为老基金的持仓比较高,所以基金净值涨得也快。对于新基金来说:虽然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也有持仓规定,但是新基金有一定时期的建仓期,通常是3个月左右,也会出现以下两种情况: 1、在熊市中,新基金可以考虑延迟建仓,就可能空仓或者轻仓躲过熊市中杀跌最厉害的几个月,从而保证基金净值不会大幅下跌; 2、在牛市中,新基金因为有一定时期的建仓期,所以牛市大涨的时候,新基金因为来不及重仓跟上大涨,所以基金净值涨幅往往不会太大。综上考虑,就有“牛市买老基,熊市买新基”一说。但是,这种说法不一定完全正确,熊市中,老基金也可以通过选股、仓位控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回撤;牛市中,新基金也可以通过快速建仓,赶上牛市的上涨势头。所以,这种说法仅供参考,具体如何挑选基金,要需要考虑更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