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股票 » 房地产股票证券
扩展阅读
仪证化纤股票代码 2025-01-18 04:38:19
重庆民宿网 2025-01-18 04:26:29
美悦优选 2025-01-18 04:24:06

房地产股票证券

发布时间: 2021-05-09 07:28:34

1. 与房地产有关的金融股票有哪几支

房地产股参与金融:
中粮地产 *ST珠江、 广宇发展 *ST高新 、浙江东日 、中恒集团、 北京城建 、金丰投资 、“新黄浦”、浦东金桥、 爱建股份 、陆家嘴 、中华企业 、世茂股份 、新湖创业
金融参与地产:
中粮地产 *ST珠江 、阳光股份 、中国武夷、 浙江广厦、中江地产、 中恒集团、 北京城建 、浦东金桥 、运盛实业 、世茂股份
房地产股票是指房地产企业或公司发给股东作为入股凭证并藉以取得股息的一种有价证券。它代表股东对企业或公司的财产所有权。其发行方式通常是由房地产开发机构通过银行进行金融性的发行。例如我国首家发行房地产股票的上海兴业房产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委托上海万国证券公司代理发行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股份制的推行,作为房地产金融企业也可以选择股份有限公司的经营方式。房地产金融企业发行的房地产股票,也是以股份有限公司形式组织起来的房地产的投资入股的凭证。

2. 房地产证券化是什么意思

房地产证券化,就是将房地产投资直接转变成有价证券形式。房地产证券化把投资者对房地产的直接物权转变为持有证券性质的权益凭证,即将直接房地产投资转化为证券投资。从理论上讲,房地产证券化是对传统房地产投资的变革。它的实现与发展,是因为房地产和有价证券可以有机结合。房地产证券化实质上是不同投资者获得房地产投资收益的一种权利分配,是以房地产这种有形资产做担保,将房地产股本投资权益予以证券化。其品种可以是股票、可转换债券、单位信托、受益凭证等等。

3. 房地产股票在证券市场有何种表现

你好,请给个好评,今天这个板块很多涨停,表现抢眼,我的重庆实业涨停,

4. 请问什么是股票.房地产

都是投资工具。。 当然房地产还有非投资用途、 股票是一种虚拟经济,房地产是不动产实体经济。 股票只是一种凭证,一个符号,就是价值的凭证。 房地产比较实在一些。 不过股票投资比房地产方便一些。。

5. 请教一下——房地产、证券和股票

房地产,证券,股票,甚至包括现金(各种货币,就拿人民币和美金打比方)在不同时间有着不同的价值。就好比同一条马路上的5量汽车,有的向前甚至,有的向后贬值,即使有的同方向但是速度不同。所谓的投资理财就是要想办法通过换车等手段始终坐在最前面的一辆。别坐在最后的。

6. 谁知道房地产股票近期走向如何

《维赛特财经》提供(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地产股大跌的背后

■中国证券报
12月6日,广州市土地拍卖市场出现惊人信息,部分地块拍卖价格下跌五成; 与此
同时,厦门集美地块的拍卖价格也出现了五成左右的下跌.本周以来,在地产行业新政
的共同作用下,市场开始了较为剧烈的反应:万科A下跌12.29%,招商地产(000024)下
跌15.71%,保利地产(600048)下跌16.47%,华侨城下跌17.72%,金地集团(600383)下跌
17.71%,泛海建设(000046)下跌19.87%.地产股的下跌有没有其合理的逻辑性呢?
股价和地价
1998年开放商品房市场后,地价,房价一路走高,从未见过地价下跌的事情. 别说
我们普通投资者, 就是基金经理,行业研究员,资深媒体人士对此也是一头雾水,于是
我们在最近两周还频频见到推荐地产股的报告,还能看到在股票下跌前的机构买进大
单.
事实上,我们在1981年的香港市场也见到过同样的事情.当时房地产市场,股票市
场同时进入泡沫阶段, 1981年8月,港府的两宗土地交易反映出地价大幅调整的信息,
但股票市场直到9月份才开始反应,长江实业股价在9月下跌约30%,其他地产股也差不
多.此后,在房价下跌的进一步推动下,10个月后,长江实业最终跌幅高达60%以上.
吸取这个教训后,此后的香港股票市场对地价的反应就相当快速:1997年,香港地
产市场在泡沫中再度迎来了地价的首度大跌,当日长江实业大跌11. 04%,而且在此后
的58个交易日里,股价累计下跌65.06%.相比前面而言,第二次地价大跌引发的市场反
应相当快速.
值得一提的是, 尽管长江实业在房地产市场的周期峰谷中,每隔10年左右会有一
次深幅调整,每隔三五年会有一次大幅调整,但长期看,长江实业还是给长期持有者带
来了丰厚的回报.
反思地产业四大问题
首先,地价是核心中的核心.从香港经验来看,地价拐点往往会比股价拐点来得迟
一些,但地价的阶段性拐点将对房价,房地产股的阶段性趋势起到确认作用.在1981年
8月份香港地价下跌之前, 长江实业已经自高点出现了15%左右的调整,而地价的下跌
使得长江实业股价确认了阶段性下跌的趋势.1985年香港地价在多年下跌后终于出现
向上的拐点,而此时长江实业已经从最低点上涨了137%.
其次,慎用销售竣工比.真正决定地产股,决定房价运行的根本因素在于房屋的供
求关系, 但目前投资界普遍运用销售竣工比来衡量市场供求关系,这在一定时候是管
用的,但在一些重要时点会出大问题.人们是买涨不买跌的,在房价一路走高的过程中
,一些打算明年,后年买房的人被迫会提前购房,这样会比较容易形成一个购房高峰 .
这个过程中,我们会看到发展商的销售收入上升非常快,会比竣工量高出很多,但一旦
房价逆转后,买家会突然阶段性变得非常稀少,人们不愿意买跌. 而另一方面,发展商
却在原有预期上进一步扩大生产,于是在销售大幅缩减的同时,竣工量反而大幅提升,
消极者可能马上会认为,房子供过于求了.其实,这时人们又在犯另一个错误.
第三,人口红利下,房地产股股价也会出现巨幅调整.上世纪80年代是香港人口红
利的主要发放期,但就此认为房价将一直走高,地产股将一直走高就不一定正确.在人
口红利发放过程中,地价的下跌同样会令房价出现阶段性走低.
第四, 长期持有型的价值投资者一定要注意买进价格,尤其是投资周期性较强的
行业股票. 以长江实业为例,如果人们不小心在阶段性的价峰购入,如上所述,可能会
遭受非常惨重的被套过程.

7. 房地产投资与股票投资有何异同

(一)买卖股票、投资房地产,都有赚钱的机会,但也都有亏本的风险。
(二)从投资金额来讲,股票也是可多可少;而房地产则需要动用少则几百万,多则几千万甚至上亿元的资本。
(三)从投资报酬(按投资金额计算)而言,期货交易由于其保证金的杠杆原理,可以放大得益,四两拨千金,以小博大,一般要比股票与房地产更高,但风险也相对较大。
(四)从资金灵活性来说,期货使用保证金制度,只需付出合约总值的百分之十以下的本钱;买股票则必须100%投入资金,要融资则需付出利息代价;房地产除银行贷款外(需承担贷款利息),需要全数投入庞大的资金。
(五)从投资回报的期限来分析,期货短至数分钟或半年、一年都可以,包括现货,中期及远期,投资者可选择远期月份进行买卖,而不必顾虑现货交割的期限,若因预测错误而导致暂时的浮动损失,你仍有充分的时间加以取巧挽救。
(六)以买卖手续来比较,期货成交手续简便迅速,可在数分钟内甚至一刹那完成;买卖股票的手续也简单,但必须马上全额交割;房地产手续则最为繁杂,冗长。
(七)说到交易灵活性,期货可作多头或空头买卖;而做股票则仅能先买后卖,我国《证券法》规定,严禁证券公司给个人或机构提供融资、融券服务;房地产也是只可先买后卖。
(八)就影响因素而论,期货因为是大宗商品,商品的价格波动属于公开性、国际性的,投资者可从报章、杂志、电视、广播中得到气候变化、产量增减、关税变动等消息,不容易被少数大户人为操纵;股票则容易受国家政策、上市公司及大户人为因素影响;房地产供求双方的参与者则远不及期货、证券市场那样人多势众,相对影响因素亦较为狭窄,易受哄抬、打压。
(九)若以技术性相比,期货交易可以运用套利、对冲、跨期买卖等方式降低投资风险,而证券、房地产则办不到。

8. 股票和房地产有什么相互关系

当前国内股市火爆,吸引了各方眼球,决策者密切注意,很多学者也纷纷发表宏见,纵论是真牛市还是幻像。但这里我不想点评股市火爆背后的原因,想关注的是,股市火爆之后,那些获丰厚收益而畅怀开心的股民们会把盈利用到何方,特别是到底会把多少比例的盈利用到扩大自己的消费上。

真正意义的个人浮动资产

在过去,中国经济主要是靠投资拉动,政府行为处于主导。但现在已经慢慢过渡到靠内需推动的时代,居民的消费行为对经济增长起到决定性作用,而且这个重要性会越来越大。这时候,居民在消费倾向上的微小变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都能凸现出来了。

在计划经济时代,中国人基本上都没有什么个人资产,消费完全由收入决定,而绝大多数的收入就是靠工资,而工资高低又是由宏观经济,更准确地说,宏观经济中的实体部分来决定的。

居民的生活消费是完全被动地接受宏观经济作用,特别是国家政策和政府投资的作用。那时候,条件好一点的人能有一些现金和银行储蓄存款或者一点黄金,再后来,又开始拥有些国债和企业证券。中国居民们逐渐累积属于自己的个人资产,其消费模式也不再是当月吃光工资,有多少用多少,而会开始做长远决策和短期决策相结合,跨期消费。但这些个人资产收益小而稳定,资产价值几乎不会发生波动,也不会对居民的消费发生任何意外的冲击和干扰。

1991年国内股市开通,中国居民们开始拥有真正意义上的个人浮动资产。股市的第一桶金和几轮牛市熊市变换行情让很多人积累了大量的股票资产,也让更多人认识到股市的阴晴变化之快,股价的变化无常。相当比例的人因为股市行情的一点波动就会使生活处境和消费能力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当房子有了价格

中国居民的经济生活在上世纪90年代还遇到另外一件大事:房地产市场的放开。这意味着住房不再是免费发放的福利品,房子可以买卖了,有价格了,而且这个价格还会变化,且变化还很快、很大。

当资产价格变动引起居民消费的变动,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财富效应”。这个话题在国外已经被研究了很长时间。如前面所说,因为现金和银行存款、债券等资产价值变化很小,一般人们主要讨论股票市场和住宅房地产的财富效应。早在20世纪70年代,著名经济学家、曾因为创立“生命周期消费假说”而获198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莫迪格亚尼(Modigliani)就在一系列文章中就提出,假定劳动收入不变,财富每增加1美元会导致美国消费者支出增加5美分。从那时起,资产价值变动对消费的财富效应就逐渐成为经济学尤其宏观方针政策研究的一个讨论重点。莫迪格亚尼的5美分论断也被广泛引用,包括成为美国宏观经济决策的参考。

之后的研究虽然对这个论断有一些微调,但总体上经济学界承认,财富变动会引起消费变动。

学者们开始区分股票价值变动对居民消费的长期效应和短期效应,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长期和短期效应从字面上就可以理解,是仅仅影响当前消费支出,还是会作用到很久之后的消费决策。直接效应,简单来说,就是觉得自己变富了,至少手头变阔绰了,就想多花钱了。

有人就此质疑,股票盈余还停留在账面时候不存在这个效应,“纸面财富”只有真正卖了、套现了、落袋为安了,才可能算是财富。但如果套现了,那只是一次性收益,该股民不会预期将来每次都遇上好运气,不会认为自己的一生收入(劳动收入+资产收益)真的发生重大改善,那么最多有短期效应,长期来看就没有什么了。所以,有人认为间接效应更重要。

直接和间接效应

所谓股票市场的间接财富效应,是指股票价格的变动,会被人们认为是重大的宏观基本面信息,导致人们对未来经济发展的预期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居民的消费支出。简单来说,股市上升会让你对未来更加乐观,你因此增加消费。你会预期到未来收入会增加,那么何不现在就开始消费。但如果如此去理解股票市场的间接财富效应,那股市财富效应就变得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因为如果股票上升本身就不过是个传导信号的作用,并不是效应发生的真正根源,股价和消费只是有形式上的统计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