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基金持股是好事还是坏事
基金在股市上的出入会极大的影响个股的价格,基金入则价格涨,基金出则价格跌,基金持股不动,股价相对稳定。
不是拿了股票就长期持有。A股市场,是一个情绪化的市场。譬如,当大家都在讨论高铁、水利等板块的时候,这就到了调整的时刻。而当大家放弃的时候,却是进入的好时间。譬如,高铁板块,在经过充分调整后,一些个股仍会有投资机会。
把板块和机构行为做一些结合,通过分析股价、技术面的特点会发觉到一些比较好的投资标的,这样就可以帮你跨越周期。
选取指标:
1、选择净利润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主营业务利润增长的公司。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每年主营业务增长25%,已经是一个不错的涨幅。如果其他业务仍能保持快速发展,这说明公司未来发展速度很好。
2、业绩开始出现反转的个股也是精选个股常用的方法。例如当年的三聚氰胺事件,伊利利润下降,被大幅度抛售,但这恰恰是底部区域。但是与此相类似的双汇是否能重新起来,还需要继续观察。
3、还要看看市盈率,估值。与同行业、同类股票相比,找那些估值低的公司。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基金重仓股
② 公募基金有持仓限制,还会被平仓吗
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是有最低持仓要求的,但没有平仓风险!私募基金是有部分汇设置平仓线的!
③ 为什么股票型基金不公布当时季度的持仓,而是只公布上一季度持仓
基金的季报时点肯定是每个季度末的情况,但是公布出来就是下个季度了,比如1季度季报是在4月20日左右公布,所以只能说是上个季度末的持仓。
公募基金是不允许随时公布持仓信息的,这可能会损害投资者利益。极端角度考虑,如果你可以时时刻刻知道基金的持仓变化,那么你就可以根据基金的进出股票来决定自己的投资决策了,那相当于老鼠仓,这是严格禁止的。
④ 公募基金持仓比例要求
公募基金持仓限额为双十规定:一只基金持有同一只股票不得超过10%的基金资产,基金公司同一基金管理人不得管理的所有基金持有该股市值10%以上,股份证监会规定公募基金持仓不得低于65%。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稳定股市,以防大起大落。
公募基金设置持仓限制额是为了防止基金经理在重仓时买入股票,拉高股价但日后卖出就会导致股价暴跌;其次,如果一个基金经理持有某只股票的仓位太重,很难将仓位换成股票。
【拓展资料】
一、根据证监会的国际惯例,修改上述股票基金的最低仓位有三个原因
1.按照国际惯例,股票和债券之间调整幅度较大且灵活的基金资产应归类为混合型产品。
2.根据现有的《运作办法》规定,基金非现金资产的80%应投资于基金名称指示的方向,债券基金持仓下限也是80%。如果股票型基金仓位只有60%,则与上述规定存在冲突。
3.从投资实践来看,权益类基金的收益来源应该主要是深挖有价值的股票,频繁大幅调整仓位很可能引发追涨杀跌,容易导致基金风格的漂移和资本市场的波动。近年来,社会也对此提出了批评。
二、公募和私募的主要区别有以下几点:
1.募集方式
公募,是通过公开发售来募集资金的;
私募,是通过非公开发售来募集资金的。法律严格规定,私募是不能公开宣传来募集资金的,像我们经常在外看到那些满大街张贴的宣传产品的海报,都是违规的行为。
2.募集对象及门槛
公墓募集对象为广大社会公众,无人数限制,也无投资门槛。
私募,募集对象为少数的合格投资者,拥有300万金融资产证明或最近三年50万以上收入证明,而且每只基金都有人数上限,个人投资门槛在100万以上的。
⑤ 公募基金必须维持八成仓位吗
不是。公募基金仓位下限为60%,也就是只要保持6成仓位即可,基金经理可以根据市场行情随时调整仓位,基金持仓每个季度会公布一次,投资者可以在基金季报中查看,基金主要投资的是一篮子股票。
【拓展资料】
公募基金,金融学词汇,与“私募基金”相对。指面向社会不特定投资者公开发行受益凭证的基金。在我国采取契约型的组织形式。受政府主管部门的监管,有信息披露、利润分配、运行限制等行业规范方面的制约。
公募基金(Public Offering of Fund)是指以公开方式向社会公众投资者募集资金并以证券为主要投资对象的证券投资基金。公募基金是以大众传播手段招募,发起人集合公众资金设立投资基金,进行证券投资。这些基金在法律的严格监管下,有着信息披露,利润分配,运行限制等行业规范。
有利之处:
(1)以众多不特定的投资者为发行对象;
(2)筹集潜力大;
(3)可申请在交易所上市(如封闭式);
(4)信息披露公开透明。
特点:
享受市场整体的回报,基金的超额收益不可能长期脱离业绩基准,规模越大,基金获取市场平均利润的可能越大;
四权分立、信息透明、风险分担。
区别:
募集的对象不同。公募基金的募集对象是广大社会公众,即社会不特定的投资者。而私募基金募集的对象是少数特定的投资者,包括机构和个人。
募集的方式不同。公募基金募集资金是通过公开发售的方式进行的,而私募基金则是通过非公开发售的方式募集,这是私募基金与公募基金最主要的区别。
信息披露要求不同。公募基金对信息披露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其投资目标、投资组合等信息都要披露。而私募基金则对信息披露的要求很低,具有较强的保密性。
投资限制不同。公募基金在在投资品种、投资比例、投资与基金类型的匹配上有严格的限制,而私募基金的投资限制完全由协议约定。
业绩报酬不同。公募基金不提取业绩报酬,只收取管理费。而私募基金则收取业绩报酬,一般不收管理费。对公募基金来说,业绩仅仅是排名时的荣誉,而对私募基金来说,业绩则是报酬的基础。
私募基金和公募基金除了一些基本的制度差别以外,在投资理念、机制、风险承担上都有较大的差别。
首先,投资目标不一样。公募基金投资目标是超越业绩比较基准,以及追求同行业的排名。而私募基金的目标是追求绝对收益和超额收益。但同时,私募投资者所要承担的风险也较高。
其次,两者的业绩激励机制不一样。公募基金公司的收益就是每日提取的基金管理费,与基金的盈利亏损无关。而私募的收益主要是收益分享,私募产品单位净值是正的情况下才可以提取管理费,如果其管理的基金是亏损的,那么他们就不会有任何的收益。一般私募基金按业绩利润提取的业绩报酬是20%。
此外,公募基金在投资上有严格的流程和严格的政策上的限制措施,包括持股比例、投资比例的限制等。公募基金在投资时,因为牵扯到广大投资者的利益,公募的操作受到了严格的监管。而私募基金的投资行为除了不能违反《证券法》操纵市场的法规以外,在投资方式、持股比例、仓位等方面都比较灵活。
私募和公募的最大区别是激励机制、盈利模式、监管、规模等方面,具体的投资手法,尤其是选股标准在同一风格下都没有什么不同。
对于公募基金而言,其设立之初已明确了投资风格,比如有的专做小盘股,有的以大盘蓝筹为主,有的遵循成长型投资策略,有的则挖掘价值型机会,品种很丰富,可以为不同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提供相应的产品。
对于私募基金,大多数规模很小,国内很少有上10亿元人民币的私募基金,他们不是以追求规模挣管理费为商业模式,而是追求绝对的投资回报。
例如目前国内证券市场上的封闭式基金属于公募基金。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各有千秋,它们的健康发展对金融市场的发展都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⑥ 公募基金的仓位限制是多少为什么会有仓位限制
证监会规定公募基金仓位不得低于65%。主要目的还是为了稳定股市。防止出现大起大落。
你想,如果股市一旦出现下跌风险,公募基金那么大的盘子一下子清仓,后果无疑将是股灾。但是,私募基金则不受此固定约束
⑦ 公募基金、私募、股票型、混合型基金的最低、最高持股比例 下列权重板块占流通A股的比重
公募基金的股票型基金:股票型基金最高持股比例是95%、85%、75%,最低持股比例
60% 、30% 、25% 。
私募基金的持股十分灵活,没有固定比例。
从个行业板块市值比重情况来看,流通市值占沪深300指数比重达到5%以上的行业板块有:金属、金融、生活消费品、公用商贸、港口交通、电力热力、石化、机械材料和地产建筑。其中权重最大的板块是金属(包括钢铁和有色金属)和金融板块,前者流通市值比重占12.38%,后者比重也超过11%[根据2006年底数据计算,今年由于不断有金融大蓝筹上市以及金融股大幅度上涨,金融板块已成为第一权重板块,超过钢铁和有色金属]
⑧ 公募基金持仓多久披露一次
根据中国证监会规定,每季结束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基金季度报告需要在指定报刊和管理人网站上进行披露。在上半年结束之日起60日内,披露指定报刊上披露半年度报告摘要,在管理人网站上披露半年度报告全文。每年结束之日起90日内,在指定报刊上披露年度报告摘要,在管理人网站上披露年度报告全文。基金季度报告主要内容:基金概况、主要财务指标、净值表现、管理人报告和投资组合报告、开放式基金份额变动等内容。其中投资组合报告中,需要披露基金资产组合、按行业分类的股票投资组合、前10大股票明细、等内容。比如,一季报一般在4月1日至4月15号公布、二季报一般在7月1号至7月15号公布、三季报在10月1日至10月15号公布、四季报在1月1号至1月15号公布,具体时间以基金官网公布为准。
基金持仓每季度更新一次,目前按规定基金的持仓和规模都是在每个季度的最后15天公布的,投资者需要以基金公司的公告为准。 一般主动管理型基金是不会及时公布最新持仓的,也就是说,在基金持仓报告未公布之前投资者无法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基金持仓情况。 基金管理人应当在每个季度结束之日起十五个工作日内,编制完成基金季度报告,并将季度报告登载在指定报刊和网站上。
另外,有些人会问为什么不能每天公布。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假如你自己掌管了一笔小资金,你愿不愿意,每天公布自己的持仓和交易记录,假如你自己掌管了一笔大一点的资金,你又愿不愿意呢?换位思考很重要。
有这样期望的很多人,多数都是以为自己亏损是因为自己的信息渠道滞后所导致的,这其实只是借口,让他们亏损的,是他们自己的思维模式,还有懒惰心理,其实季报已经能提供很多有用信息了,前提你自己怎么去整合,挖掘和利用,对于多数人,给他们更多的信息,他们也只会被过多的信息泛滥所淹没,而改变不了自己亏损的命运,也改变不了金融游戏,只有少数人才能最终获利的格局和本质。
⑨ 基金持股比例高的股票好不好
很多公募基金的持股都是基金公司通过严格的管理调研进行挑选的,这类持仓股票还是比较有价值的。
⑩ 股票型基金仓位要怎么设置
基金仓位的意思是基金投入股市的资金占基金所能运用的资产的比例。投入股市的资金如何计算,是股票成本或是股票市值?基金所能运用的资产是净资产还是现金?这两个指标的不同理解,将构造出不同的仓位数值。
不管是什么股票型基金,总资金持股票都不能低于规定的百分比,例如百分之八十。如果股票市场持续下跌到某种程度,例如下跌百分之三十,可以减仓至百分之六十,具体是不是百分之六十得看基金公司的合同书。这些都是证监会规定的。不然股票市场暴跌时,所有的基金公司再全部大减仓,只会下跌更厉害,影响到整个股票市场。
按照基金管理的规定,开放式股票型基金的仓位上限为95%,下限是80%。
根据基金分类的定义:(证券法规定)
1、股票型基金:60%或以上的基金资产投资于股票的基金;
2、债券型基金:80%或以上的基金资产投资于债券的基金;
3、货币型基金:基金资产单纯投向金融货币工具的基金;
4、混合型基金:基金资产投向股票、债券,但投资比例不符合第1条、第2条规定要求的基金。
从定义可看出,股票型基金的“股票仓位”最低不能低于60%,如遇到单边下跌行情,股票型基金减仓也只能减到持仓60%,跟着市场下跌而受损。这是对公募基金的规定。2008年就上演了股票型基金最低持仓60%而大大受损的实例。
私募基金不受此限,许多私募基金2008年甚至持仓比例为零(歇着暂时不作了),私募的操作灵活性,也是往往私募业绩强于公募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