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重组的科技部有何变化
新一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经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五次全体会议表决通过。
值得注意的是,经过此轮机构改革组建的新部委中,只有科技部部长王志刚是唯一一位首次担任部长级职务的“新部长”。
而不管是新部长王志刚,还是前任部长万钢,科技部的两任部长都是工程师出身,分别是电子信息和汽车领域的专家。
专家部长的任命也恰恰契合了科技主管部门是为了满足国家对于“大科研计划”统筹推进的建立要求,在全球科技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今天,科技部担任着推动科技发展的重要使命。
王志刚上任后,面对媒体发表的履新感受也道出了科技部未来的发展目标:“现在脑子里想的是如何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怎样让科技工作更好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
这位60岁的新部长能否带领重组后的科技部达成目标,科技部重组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顶层思考?
这要从科技部的前身——由科学规划委员会、国家技术委员会合并而成的科学技术委员会说起,科学技术委员会成立于1958年,也是从那时候起,中国才初步形成了一个对科研规划进行统筹管理的机构,该机构的主任由当时主管科学技术的国务院副总理兼任。
随后,1970年起,科学规划委员会曾经一度撤销,直至1977年才重新恢复。重新恢复的科学规划委员会主要职责为调查研究有关科学技术工作的方针、政策执行情况,同时负责编织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等。1978年,科学规划委员会改名为“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
此后,在数次国家机构的调整中,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被始终保留,直至1998年,根据《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的决定》,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正式更名为中国科技部,成为国务院职能部委之一。其主要工作是研究提出科技发展的宏观战略和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方针、政策、法规;研究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等。
十几年的时间过去了,中国已经从科学创新能力薄弱、长期依赖他国技术的困境中走出来了,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国内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10.3万件,是继美国和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国内发明专利拥有量超过百万件的国家。
但是面对当代科技竞争日趋白热化的现状,以及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重组后的科技部的职能也需要有新的提升。
重组后的科学技术部的职责是,拟订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方针以及科技发展、基础研究规划和政策并组织实施,统筹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科技体制改革,组织协调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编制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规划并监督实施,牵头建立统一的国家科技管理平台和科研项目资金协调、评估、监管机制,负责引进国外智力工作等。
对此,清华大学校长邱勇表示,这次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将科技部、国家外国专家局的职责整合,同时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改为科学技术部管理,将有利于更好地统筹海内外科技人才的需求和供给,有利于科技资源和项目在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技术创新引导专项以及基地和人才专项五大科技平台上合理分配和协调。
“为了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要扎实推动基础研究;推动更多原创性科研成果的产生;在重要领域产生颠覆性技术,并加快应用;要更加重视科技队伍的建设;在科研管理上加强协调统筹。”邱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