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抗日名将宋希濂:名鹰犬,真将军,黄埔军校毕业的高材生,陈赓大将的学弟,宋希濂参加抗战保家卫国!
“余闻英国有猎狼犬,平日无奇,每遇狼则凶性起,必噬之,希濂抗倭,如犬猎狼”。
“鹰犬”一词在古代并非贬义,而是用来赞扬勇猛的将军。民国时期的宋希濂将军,便是被称为“鹰犬将军”的最后一位。
宋希濂出身于书香门第,从小受到良好的传统教育。成年后,他进入了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成为了一名儒将。与他同期的同学,如杜聿明、陈赓、左权、徐向前等,都成为了中国军事史上的重要人物。
宋希濂年轻时深受革命思潮影响,多次参加革命爱国运动,并创办报纸和媒体宣传救国。他在黄埔军校学习期间,与陈赓同窗,后来加入了中共,但中山舰事件后,又退出了中共。
作为国民党将领,宋希濂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色。他深受蒋介石器重,仕途顺利。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前,他已经担任国民党中央军少将,指挥着当时国民党最精锐的德械师。淞沪事变时,他亲率部队强渡蕴藻浜,对日军展开猛烈攻击,成功粉碎了日军的进攻计划。
1937年,淞沪抗战爆发,宋希濂率领部队参加战斗,他的德械师36师战斗力强劲,与日军激战三个月,给日军造成了巨大杀伤。淞沪抗战后,中国军队撤退,目的是为了拱卫首都南京。
在南京保卫战中,宋希濂的表现一般,曾被短暂降职。但南京保卫战失败后,他被重新重用,参加兰封会战。兰封会战失败后,他又参与武汉会战,在河南省固始县富金山一线阻击日军,为防御武汉调整部署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1942年,日军从东南亚包抄中国大后方,宋希濂亲率军队歼灭了已经渡过惠通桥的日军部队,保护了昆明、陪都及整个后方的安全,因此获得青天白日勋章。
1944年5月,宋希濂为策应中国远征军与中国驻印军反攻,率部进围龙陵,攻下滇缅边境被日军盘踞的平戛、龙陵、芒市等强固据点,歼敌逾万,俘获尤多。
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向中国军民投降,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授予宋希濂青天白日勋章以嘉奖。
1945年10月10日,宋希濂获颁忠勤勋章。
在整个抗日战争中,宋希濂将军尽职尽业,为抗战立下了汗马功劳。1993年2月13日,宋希濂在美国纽约病逝,享年86岁,骨灰安葬在湖南长沙唐人永久墓地,墓碑上被我国政府题词“抗日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