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寇可往吾亦可往出处
电视剧《汉武大帝》中有句经典台词:“寇可往吾亦可往”,这是主角刘彻所言。这句话传达的是一种坚定的决心和战略上的果敢,表达了无论敌人行踪多么诡秘,我方军队也能紧随其后,彰显了汉武帝时期的军事策略和领导气魄。
⑵ 百科造史:寇可往我亦可往
在B站的漫游中,我发现了一个引人注目的短语,仿佛在视频弹幕和评论区里频繁出现——"寇可往,我亦可往"。这个词组虽然在鬼畜、影视剪辑中频繁出现,但大多数人似乎把它当作电视剧《汉武大帝》中的经典台词。那么,这个引人深思的表达出自汉武大帝之口吗?
我带着疑问,向网络寻求答案。据网络记载,源自《史记·孝武本纪》,汉武帝曾言:“寇可为,我复亦为;寇可往,我复亦往。”现代人通常简化为“寇可往,我亦可往”,体现了大帝主动应对外敌的决心。刘彻面对匈奴的挑战,面对朝中反对出征的声音,他用这句话激励士气,强调团结一致的重要性。《汉书》和《资治通鉴》的记载也证实了这一点。
然而,当我深入探究《史记》、《汉书》以及《资治通鉴》的原文,却并未发现与"寇可往,吾亦可往"完全一致的表述。国学大师网站的搜索结果同样空缺。这不禁让我质疑,这个在2004年《汉武大帝》第四十集中出现的台词,是否真的出自汉武帝,还是被后人篡改并赋予了新的出处。
事实上,网络上的一些帖子和讨论似乎证实了这个台词的演变过程,自那时起,它逐渐脱离了史书的记载,成为电视剧粉丝口中的经典。尽管《汉武大帝》中汉武帝的另一句台词"务要使夷狄,不敢小视中国,乱臣贼子,不敢窥测神器"并未被人为编造出处,却同样被广为流传。
综上所述,尽管"寇可往,我亦可往"在文化语境中显得深入人心,但其确切的历史出处似乎在电视剧的演绎中被模糊了。或许,我们应当重新审视这个网络条目的真实性,并考虑对其进行修正,以反映历史的本来面目。在英雄与虚构之间,寻找那一份历史的真实感,是我们探讨此类话题时不可忽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