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资讯 » 寂寞旧战场
扩展阅读
麦恩莉 2025-01-16 10:41:33

寂寞旧战场

发布时间: 2021-05-05 12:47:30

㈠ 寂寞天柱山的作品原文

现在有很多文化人完全不知道天柱山的所在,这实在是不应该的。
我曾惊奇地发现,中国古代许多大文豪、大诗人都曾希望在天柱山(潜山)安家。他们走过的地方很多,面对着佳山佳水一时激动,说一些过头话是不奇怪的;但是,声言一定要在某地安家,声言非要在那里安度晚年不可,而且身处不同的时代竟不谋而合地如此声言,这无论如何是罕见的。
唐天宝七年,诗人李白只是在江上路过时远远地看了看天柱山,便立即把它选为自己的归宿地:“待吾还丹成,投迹归此地。”过了些年,安禄山叛乱,唐玄宗携杨贵妃出逃蜀中,《长恨歌》《长生殿》所描写过的生生死死大事件发生在历史舞台上,那个时候李白到哪里去了呢?原来他正躲在天柱山静静地读书。唐代正在漫漫艳情和浩浩狼烟间作艰难的选择,我们的诗人却选择了天柱山。当然,李白并没有炼成丹,最终也没有“投迹归此地”,但历史还是把他的这个真诚愿望留下了。
想在天柱山安家的愿望比李白还要强烈的,是宋代大文豪苏东坡。苏东坡在40岁时曾遇见过一位在天柱山长期隐居的高人,两人饮酒畅叙三日,话题总不离天柱山,苏东坡由此而想到自己在颠沛流离中年方40而华发苍然,下决心也要拜谒天柱山来领略另一种人生风味。“年来四十发苍苍,始欲求方救憔悴。他年若访潜山居,慎勿逃人改名字。”这便是他当时随口吟出的诗。后来,他在给一位叫李惟熙的友人写信时又说:“平生爱舒州风土,欲卜居为终老之计。”他这里所说的舒州便是天柱山的所在地,也可看作是天柱山的别称。请看,这位游遍了名山大川的旅行家已明确无误地表明要把卜居天柱山作为“终老之计”了。他这是在用诚恳的语言写信,而不是作诗,并无夸张成分。直到晚年,他的这个计划仍没有改变。老人一生最后一个官职竟十分巧合地是“舒州团练副使”,看来连上天也有意成全他的“终老之计”了。他欣然写道:
青山抵在古城隅万里归来卜筑居
把到天柱山来说成是“归来”,分明早已把它看成了家。但如所周知,一位在朝野都极有名望的60余岁老人的定居处所已不是他本人的意向所能决定的了,和李白一样,苏东坡也没有实现自己的“终老之计”。
与苏东坡同时代的王安石是做大官的人,对山水景物比不得李白、苏东坡痴情,但有趣的是,他竟然对天柱山也抱有终身性的迷恋。王安石在30多岁时曾做过3年舒州通判,多次畅游过天柱山,后来虽然宦迹处处,却怎么也丢不下这座山,用现代语言来说,几乎是打上了一个松解不开的“情结”。不管到了哪儿,也不管多大年纪了,他只要一想到天柱山就经常羞愧:
相看发秃无归计,一梦东南即自羞!
这两句取自他《怀舒州山水》一诗,天柱山永远在他梦中,而自己头发秃谢了也无法回去,他只能深深“自羞”了。与苏东坡一样,他也把到天柱山说成是“归”。
王安石一生经历的政治风浪多,社会地位高,但他总觉得平生有许多事情没有多大意思,因此,上面提到的这种自羞意识总是一而再、再而三地浮现于心头:
看君别后行藏意,回顾潜楼只自羞。
只要听到有人要到天柱山去,他总是送诗祝贺,深表羡慕。“揽辔羡君桥北路”,他多么想跟着这位朋友一起纵马再去天柱山啊,但他毕竟是极不自由的,“宦身有吏责,筋事遇嫌猜”,他只能把生命深处那种野朴的欲求克制住。而事实上,他真正神往的生命状态乃是:
野性堪如此,潜山归去来。
还可以举出一些著名文学家来。例如在天柱山居住过一段时间的黄庭坚此后总是口口声声“吾家潜山,实为名山之福地”,而实际上他是江西人,真正的家乡离天柱山(潜山)还远得很。
再列举下去有点“掉书袋”的味道了,就此打住吧。我深感兴趣的问题是,在华夏大地的崇山峻岭中间,天柱山究竟凭什么赢得了这么多文学大师的厚爱?
很可能是它曾经有过的宗教气氛。天柱山自南北朝特别是隋唐以后,佛道两教都非常兴盛。佛教的二祖、三祖、回祖都曾在此传经,至今三祖寺仍是全国著名的禅宗古刹;在道教那里,天柱山的地理位置使它成为『地维”,是“九天司命真君”的居住地,很多道家大师都曾在这里学过道。这两大宗教在此交汇,使天柱山一度拥有层层迭迭的殿宇楼阁,气象非凡。对于高品位的中国文人来说,佛道两教往往是他们世界观的主干或侧翼,因此这座山很有可能成为他们漫长人生的精神皈依点。这种山水化了的宗教,理念化了的风物,最能使那批有悟性的文人畅意适怀。例如李白、苏东坡对它的思念,就与此有关。
也可能是它所蕴含的某种历史魅力。早在公元前106年,汉武帝曾到天柱山祭祀,封此山为南岳,这次祭山是连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也跟随来了的。后来,天柱山地区出过一些让一切中国人都难以忘怀的历史人物,例如赫赫大名的三国周瑜,以及“小乔初嫁了”的二乔姐妹。这般风流倜傥,又与历史的大线条连结得这般紧密,本是历代艺术家恒久的着眼点,无疑也会增加这座山的诱惑力。王安石初到此地做官时曾急切询问当地百姓知道不知道这里出过周瑜,百姓竟然都不知道,王安石深感寂寞,但这种寂寞可能更加增添了诱惑。一般的文人至少会对乔氏姐妹的出生地发生兴趣:“乔公二女秀所锺,秋水并蒂开芙蓉。只今冷落遗故址,令人千古思余风。”(罗庄:《潜山古风》)
当然,还会有其它可能。
但是在我看来,首要条件还是它的自然风景。如果风景不好,佛道寺院不会竞相在这里筑建,出了再大的名人也不会叫人过多地留连。那么,且让我们进山。
我们是坐长途汽车进天柱山的,车上有10多个人,但到车停下以后一看,他们大多是山民和茶农,一散落到山岙里连影子也没有了,真正来旅游的只是我们。
开始见到过一个茶庄,等到顺着茶庄背后的山路翻过山,就再也见不到房舍。山外的一切平泛景象突然不见,一时涌动出无数奇丽的山石,山石间掩映着丛丛簇簇的各色林木,一下子就把人的全部感觉收服了。我在想,这种著名的山川实在是造物主使着性子雕镂出来的千古奇迹。为什么到了这里,一切都变得那么可心了呢?在这里随便选一块石头搬到山外去都会被人当作奇物供奉起来,但它就是不肯匀出去一点,让外面的开阔地长久地枯燥着,硬是把精华都集中在一处,自享自美。水也来凑热闹,不知从哪儿跑出来的,这儿一个溪涧,那儿一道瀑布,贴着山石幽幽地流,欢欢地溅。此时外面正是炎暑炙人的盛夏,进山前见过一条大沙河,浑浊的水,白亮的反光,一见之下就平添了几分烦热;而在这里,几乎每一滴水都是清彻甜凉的了,给整个山谷带来一种不见风的凉爽。有了水声,便引来虫叫,引来鸟鸣,各种声腔调门细细地搭配着,有一声,没一声,搭配出一种比寂然无声更静的静。你就被这种静控制着,脚步、心情、脸色也都变静。想起了高明的诗人、画家老是要表现的一种对象:静女。这种女子,也是美的大集中,五官身材一一看去,没有一处不妥贴的,于是妥贴成一种难于言传的宁静。德国哲学家莱辛曾在《拉奥孔》一书中嘲笑那种把美女的眼睛、鼻子、嘴巴分开来逐个描绘的文学作品,这是嘲笑对了的。其实风景也是一样,我最不耐烦有的游记作品对各项自然风景描摹得过于琐细,因此也随之不耐烦书店里的《风景描写辞典》之类。站在天柱山的谷岙里实在很难产生任何分割性的思维,只觉得山谷抱着你,你又抱着山谷,都抱得那样紧密,途不到一丝造字造句的空间。猛然想起黄庭坚写天柱山的两句诗:
哀怀抱绝景,更觉落笔难。
当然不是佳句,却正是我想说的。
长长的山道上很难得见到人。记得先是在一处瀑布边见到过两位修路的民工,后来在通向三祖寺的石阶上见过一位挑肥料的山民,最后在霹雳石边上见到一位蹲在山崖边卖娃娃鱼的妇女。曾问那位妇女:整个山上都没有人,娃娃鱼卖给谁呢?妇女一笑,随口说了几句很难听懂的当地士话,像是高僧的偈语。色彩斑斓的娃娃鱼在瓶里停伫不动,像要从寂寞的亘古停伫到寂寞的将来。
山道越走越长,于是宁静也越来越纯。越走又越觉得山道修筑得非常完好,完好得与这个几乎无人的世界不相般配。当然得感谢近年来的悉心修缮,但毫无疑问,那些已经溶化为自然景物的坚实路基,那些新桥栏下石花苍然的远年桥墩,那些指向风景绝佳处的磨滑了的石径,却镌刻下了很早以前曾经有过的繁盛。无数的屋檐曾从崖石边飞出,筹钹声此起彼伏,僧侣和道士们在山道间拱手相让,远道而来的士子们更是指指点点,东张西望。是历史,是无数双远去的脚,是一代代人登攀的虔诚,把这条山道连结得那么通畅,踩踏得那么殷实,流转得那么潇洒自如。
如果在荆莽丛中划开一条小路,一次次低头曲腰地钻出身子来,麻烦虽然麻烦,却绝不会寂寞;今天,分明走在一条足以容纳浩浩荡荡的朝山队伍的畅亮山道上,却不知为何突然消失了全部浩浩荡荡,光剩下了我们,于是也就剩下了寂寞,剩下了惶恐。
进山前曾在一堵墙壁上约略看过游览路线图,知道应有许多景点排列着,一直排到最后的天柱峰。据说站在天池边仰望天柱峰,还会看到一种七彩光环层层相套的“宝光”。但是,我们走得那么久了,怎么就找不到路线图上的诸多景点呢?也许根本走错了路?或者倒是抄了一条近路,天柱峰会突然在眼前冒出来?人在寂寞和惶恐中什么念头都会产生,连最后一点意志力也会让位给侥幸。就在这时,终于在路边看到一块石头路标,一眼看去便一阵激动;天柱峰可不真的走到了!但定睛再看时发现,写的是天蛙峰,那个蛙字远远看去与柱字相仿。
总算找到了一个象样的景点。天蛙峰因峰顶有巨石很像一只青蛙而得名。与天蛙峰并列有降丹峰和天书峰,一峰峰登上去,远看四周,云翻峰涌,确实是大千气象。峰顶有平坦处,舒舒展展地仰卧在上面,顿时山啊,云啊,树啊,乌啊,都一起屏息,只让你静静地休憩。汗收了,气平了,懒劲也上来了,再不想挪动。这儿有远山为墙,白云为盖,那好,就这样软软地躺一会儿。
有一阵怪异的凉风吹在脸上,微微睁开眼,不好,云在变色,像要下雨,所有的山头也开始探头探脑地冷笑。一骨碌起身,突然想起一路绝无避雨处,要返回长途汽车站还有漫长的路途。不知今天这儿是否还会有长途汽车向县城发出?赶快返回吧,天柱峰在哪儿,想也不敢去想了。
后来,等我们终于赶回到那幅画在墙上的游览线路图前才发现,我们所走的路,离天柱峰还不到三分之一。许许多多景点,我们根本还没有走到呢。
我由此而不能不深深地叹息。
论爬山,我还不算是一个无能者,但我为何独独消受不住天柱山的长途和清寂呢?我本以为进山之后可以找到李白、苏东坡他们一心想在山中安家的原因,为什么这个原因离我更加遥远了呢?
也许不能怪我。要不然堂堂天柱山为何游人这般稀少呢?
据说,很有一些人为此找过原因。有人说,虽然汉武帝封它为南岳,但后来隋文帝却把南岳的尊称转让给了衡山,它既被排除在名山之外,也就冷落了。对这种说法只可一笑了之。因为天柱山真正的兴盛期都在撤销封号之后,更何况从未被谁封过的黄山、庐山不正热闹非凡?
也有人认为是交通不便,从合肥、安庆到这里要花费半天时间。这自然也不成理由,那些更其难于抵达的地方如峨眉乃至敦煌,不也一直熙熙攘攘?
我认为,天柱山之所以能给古人一种居家感,一个比较现实的原因是它地处江淮平原,四相钩连,八方呼应,水陆交通畅达,虽幽深而无登高之苦,虽奇丽而无柴米之匾,总而言之,既宁静又方便。但是,正是这种重要的地理位置,险要而又便利的生存条件,使它一次次成了兵家必争之地,成了或要严守、或要死攻的要塞所在。这样,它就要比其它风景胜地不幸得多。不间断的兵燹静乎烧毁了每一所寺院和楼台,留下一条挺象样子却又无处歇脚的山路,在寂静中蜿蜒。
我敢断定,古代诗人们来游天柱山的时候,会在路边的寺庙道院里找到不少很好的食宿处,一天一天地走过去,看完七彩宝光再洒洒脱脱地逛回来。要不然,怎么也产生不了在这儿安家的念头。
因此,是多年的战争,使天柱山丧失了居家感,也使它还来不及为现代游人作应有的安排。
空寂无人的山岙,留下了历史的强蛮。
天柱山一直没有一部独立的山志,因此我对它的历史沧桑知之不详。约略可说一点的只是——
南宋末年,义民刘源在天柱山区率10万军民结寨抗元达18年之久,失败后天柱山遭到扫荡,刘源本人则牺牲在天柱峰下;明朝末年,张献忠与官军多次以天柱山为主战场进行惨烈的搏斗,佛光寺等寺院都付之一炬,仅在崇祯十五年九月的一场战斗中,张献忠的起义军战死10余万人,天柱山地区『尸横二十余里”;以后,朱统价又以天柱山为据点抗清复明,余公亮也在这里聚众造反。他们都失败了,天柱山又一次受到血与火的荡涤;天柱山成为最大的战场是在清代咸丰、同治年间,太平天国的将领陈玉成在此与清兵厮杀十几年,进进退退,烧烧杀杀,待太平天国失败后再去打点这个旧战场,全山寺庙几乎都已不复存在;……
是的,天柱山有宗教,有美景,有诗文,但中国历史要比这一切苍凉得多,到了一定的时候,茫茫大地上总要凸现出圆目怒睁、青筋责张的主题,也许是拼死挣扎,也许是血誓报复,也许是不用无数尸体已无法换取某种道义,也许是舍弃强暴已不能验证自己的存在,那就只能对不起宗教、美景和诗文了,天柱山乖乖地给这些主题腾出地盘。
它本该早就彻底荒芜,任蛇蝎横行、豺狼出没,但总还有一些人在战场废墟上低头徘徊,企图再建造一点大体可以称作文明或文化的什么。例如直到本世纪20年代还有一个妙高和尚栖息在马祖洞旁的草庵里日夜开荒积粮,又四方化缘,竟以多年精力重建起寺院,实在是创造了个人意志力的惊人奇迹。但这又有什么用呢?本世纪依然兵荒马乱,油漆崭新的殿宇很快又在战火中颓圯。现在,战争停息已有很多年了,这儿,也许可以比较长久地改换一个主题?
终于又想起李白、苏东坡、王安石他们了,在我们辽阔的土地上,让这样的文人能产生终老之计的山水,总应该增加一些而不是减少下去吧。冷漠的自然能使人们产生故园感和归宿感,这是自然的人化,是人向自然的真正挺进。天柱山的盛衰升沈,无疑已触及到这个哲学和人类学的本原性问题。苏东坡、王安石本是不错的哲学家,天柱山寺庙的僧侣中一定也隐伏过许多玄学大师,他们在山间漫步沈思的时候,是否也曾碰撞到这些问题的边缘?王安石一直叹息在这里没有人能与他谈学问,他是否也想摩挲一下这方面的玄机?
至于我,现今也到了苏东坡所说“年来四十发苍苍”的年岁,浪迹四野,风尘满身。当然不会急着在这里觅地建房,但走在天柱山的山道上,却时时体会着“万里归来卜筑居”的深味。我不是也一直在寻找吗?
懊像寻找的人还相当的多。耳边分明响起比我年轻的人的恳切歌声:『我想有个家……”
是的,家。从古代诗人到我们,都会在天柱山的清寂山道上反复想到的一个远远超出社会学范畴的哲学命题:家。

㈡ 求诗歌!!!

元 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1、《夏日南亭怀辛大》【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2、《渭川田家》【唐】王维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句隹]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3《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秋天: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3、《秋夜曲》【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冬天:
1、《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2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3、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思乡: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月下独酌》
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离别: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渭城曲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㈢ 寂寞旧战场,桃花伴血开,两间余一卒,荷戈独徘徊。这首诗的作者和简介。

这首诗的作者是:月风先生。
2016年以此诗来抒发股票市场2015年中旬暴跌之后,看着身边的人一个一个的爆仓,之后的心情。
我记得应该是“两阵遗一卒,执戈独徘徊”

㈣ 麻烦好心人给我翻译下赵翼《瓯北诗话》第十二卷关于七言律的那段古文吧

逐句翻译,有些只是意译。个人看法,并不保证100%准确。【内为原文】,下面为译文。

【心之声为言,言之中理者为文,文之有节者为诗。】
心中的声音就是语言,语言中有条理的是文章,文章之中有节奏的就是诗。
【故《三百篇》以来,篇无定章,章无定句,句无定字,虽小夫室女之讴吟,亦与圣贤歌咏并传,凡以各言其志而已。】
所以从《三百篇》以来,每篇里面没有固定的章法,每个章法里没有固定的句式,每个句式里面没有固定的文字。就算是市井闺秀的呤唱,也和圣贤的歌咏一起流传。只是因为它们各自表述了自己的意愿而已。
【屈、宋变而为骚,班变而为赋。】
屈原和宋玉演变出了骚体,班固又演变出了赋(字面翻译,班固只是在赋上面比较有影响)。
【盖有才者以《三百篇》旧格不足以尽其才,故溢而为此,其实皆诗也。】
有才能的人以《三百篇》的旧格律做诗并不能尽显他们的才气,所以别出心裁的做了变动,它们都是诗。
【自《古诗十九首》以五言传,《柏梁》以七言传,於是才士专以五七言为诗。】
因为《古诗十九首》以五言流传,《柏梁》以七言诗流传,于是有才之士都用五言和七言作诗。
【然汉、魏以来,尚多散行,不尚对偶。】
然而,汉魏以后,崇尚散句,并不崇尚对偶。
【自谢灵运辈始以对属为工,已为律诗开端;沈约辈又分别四声,创为蜂腰、鹤膝诸说,而律体始备。】
从谢灵运这些人开始尊崇对偶的工整,成为了律诗的开端;沈约等人又分开了四种声调,创造出了蜂腰、鹤膝等等说法,至此律诗才完善。
【至唐初沈、宋诸人,益讲求声病,於是五七律遂成一定格式,如圆之有规,方之有矩,虽圣贤复起,不能改易矣。】
到了唐初,沈宋等人,追求声调这一垢病,于是五言七言律诗就形成了一定的格式,像是方和圆,都自有规矩,就算是古代圣贤复活,也不能再更改了。
【盖事之出於人为者,大概日趋於新,精益求精,密益加密,本风会使然,故虽出於人为,其实即天运也。】
事情都是人做的,基本上是一日比一日更新,越来越精,越来越密。这本就是定律,虽然是人为,但也是发展的必然。
【就有唐而论:其始也,尚多习用古诗,不乐******於规行矩步中,即用律亦多五言,而七言犹少,七言亦多绝句,而律诗犹少。】
就从唐代说起:唐刚开始时,大部分人都学习古诗,不喜欢循规蹈矩,就算是用律也多数用五言,七言用律的比较少,七言的多数是绝句,律诗还很少。
【《李太白集》七律仅三首,《孟浩然集》七律仅二首,尚不专以此见长也。】
……(就是白话)还不专以格律见长。
【自高、岑、王、杜等《早朝》诸作,敲金戛玉,研练精切。】
就是说从这些人的作品开始,精研声律。(金玉指声律)
【杜寄高、岑诗,所谓"遥知对属忙",可见是时求工律体也。】
杜寄高、岑诗所说的“遥知对属忙”,可以看出这个时候已经追求工整的格律了。
【格式既定,更如一朝令甲,莫不就其范围。】
格式已经定好,就像是国法,所有的都限定在它的格式之内了。
【然犹多写景,而未及於指事言情,引用典故。】
然而那时的诗多是写景的,还没有借事抒情,引经具典。
【少陵以穷愁寂寞之身,藉诗遣日,於是七律益尽其变,不惟写景,兼复言情,不惟言情,兼复使典,七律之蹊径,至是益大开。】
杜甫因为抱负得不到施展而落寞,借作诗渡日(KILL TIME),从此七言律诗也开始改变,不再只是写景,也抒情,也引典,七言律诗至此才别开蹊径。
【其後刘长卿、李义山、温飞卿诸人,愈工雕琢,尽其才於五十六字中,而七律遂为高下通行之具,如日用饮食之不可离矣。】
自此以后刘长卿、李义山、温飞卿等人,更加精雕细琢,在五十六个字中(七律共7*8五十六字)尽显才能,七言律诗才成了高手和新手都用的文体,就像和日用的饮食不能分离一样。
【西昆体行,益务数典,然未免伤於僻涩。】
李商隐的诗,多用典故,但却显得冷僻艰涩。(西昆 指李商隐)
【东坡出,又参以议论,纵横变化,不可捉摸,此又开南宋人法门,然声调风格,则去唐日远也。】
到了苏东坡的时代,诗里又参杂了议论,变化繁复,难以捉摸,从此又形成了南宋人的章法,然而声律风格,已经和唐时相差甚远了。

㈤ 寂寞旧战场 桃花伴雪开 两阵遗一卒 持戈独徘徊 ,大家知道谁写的吗好像是唐诗

不是唐诗,是网络上有人根据鲁迅的原诗修改的。
鲁迅原诗:寂寞旧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於一卒,荷戟独旁徨。”这是《彷徨》一书名的由来。

㈥ 文化苦旅里面有个章节是写关于乡愁的,有原文吗

寂寞天柱山
余秋雨

1
现在有很多文化人完全不知道天柱山的所在,这实在是不应该的。
我曾惊奇地发现,中国古代许多大文豪、大诗人都曾希望在天柱山安家。他们走过的地方很多,面对着佳山佳水一时激动,说一些过头话是不奇怪的;但是,声言一定要在某地安家,声言非要在那里安度晚年不可,而且身处不同的时代竟不谋而合地如此声言,这无论如何是罕见的。
唐天宝七年,诗人李白只是在江上路过时远远地看了看天柱山,便立即把它选为自己的归宿地:“待吾还丹成,投迹归此地。”过了些年,安禄山叛乱,唐玄宗携杨贵妃出逃蜀中,《长恨歌》《长生殿》所描写过的生生死死大事件发生在历史舞台上,那个时候李白到哪里去了呢?原来他正躲在天柱山静静地读书。唐代正在漫漫艳情和浩浩狼烟间作艰难的选择,我们的诗人却选择了天柱山。当然,李白并没有炼成丹,最终也没有“投迹归此地”,但历史还是把他的这个真诚愿望留下了。
想在天柱山安家的愿望比李白还要强烈的,是宋代大文豪苏东坡。苏东坡在四十岁时曾遇见过一位在天柱山长期隐居的高人,两人饮酒畅叙三日,话题总不离天柱山,苏东坡由此而想到自己在颠沛流离中年方四十而华发苍苍,下决心也要拜谒天柱山来领略另一种人生风味。“年来四十发苍苍,始欲求方救憔悴。他所若访潜山居,慎勿逃人改名字。”这便是他当时随口吟出的诗。后来,他在给一位叫李惟熙的友人写信时又说:“平生爱舒州风士,欲卜居为终老之计。”他这里所说的舒州便是天柱山的所在地,也可看作是天柱山的别称。请看,这位游遍了名山大川的旅行家已明确无误地表明要把卜居天柱山作为“终老之计”了。他这是在用诚恳的的语言写信,而不是作诗,并无夸张成分。直到晚年,他的这个计划仍没有改变。老人一生最后一个官职竟十分巧合地是“舒州团练副使”,看来连上天也有意成全他的“终老之计”了。他欣然写道:
青山只在古城隅,万昊归来卜筑居。
把到天柱山来说成是“归来”,分明早已把它看成了家。但如众所周知,一位在朝野都极有名望的六十余岁老人的定居处所已不是他本人的意向所能决定的了,和李白一样,苏东坡也没有实现自己的“终老之计”。
与苏东坡同时代的王安石是做大官的人,对山水景物比不得李白、苏东坡痴情,但有趣的是,他竟然对天柱山也抱有终身性的迷恋。王安石在三十多岁时曾做过三年舒州通判,多次畅游过天柱山,后来虽然宦迹处处,却怎么也丢不下这座山,用现代语言来说,几乎是打上了一个松解不开的“情结”。不管到了哪儿,也不管多大年纪了,他只要一想到天柱山就经常羞愧:
相看灵秃无归计,一梦东南即自羞!
这两句取自他《怀舒州山水》一诗,天柱山永远在他梦中,而自己头发秃谢了也无法回去,他只能深深“自羞”了。与苏东坡一样,他也把到天柱山说成是“归”。
王安石一生经历的政治风浪多,社会地位高,但他总觉得平生有许多事情没有多大意思,因此,上面提到的这种自羞意识总是一而再、再而三地浮现于心头:
看君别后行藏意,回顾潜楼只自羞。
只要听到有人要到天柱山去,他总是送诗祝贺,深表羡慕。“搅辔羡君桥此路”,他多么想跟着这位朋友一起纵马再去天柱山啊,但他毕竟是极不自由的,“宦身有吏责,觞事遇嫌猜”,他只能把生命深处那种野朴的欲求克制住。而事实上,他真正神往的生命状态乃是:
野性堪如此,潜山归去来。
还可以举出一些著名文学家来。例如在天柱山居住过一段时间的黄庭坚此后总是口口声声“吾家潜山,实为名山之福地”,而实际上他是江西人,真正的家乡离天柱山还远得很。
再列举下去有点“掉书袋”的味道了,就此打住吧。我深感兴趣的问题是,在华夏大地的崇山峻岭中间,天柱山究竟凭什么赢得了这么多文学大师的厚爱?
很可能是它曾经有过的宗教气氛。天柱山自南北朝特别是隋唐以后,佛道两教都非常兴盛。佛教的二祖、三祖、四祖都曾在此传经,至今三祖寺仍是全国著名的禅宗古刹;在道教那里,天柱山的地理位置使它成为“地维”,是“九天司命真君”的居住地,很多道家大师都曾在这学过道。这两大宗教在此交汇,使天柱山一度拥有层层叠叠的殿宇楼阁,气象非凡。对于高品位的中国文人来说,佛道两教往往是他们世界观的主干或侧翼,因此这座山很有可能成为他们漫长人生的精神皈依点。这种山水化了的宗教,理念化了的风物,最能使那批有悟性的文人畅意适怀。例如李白、苏东坡对它的思念,就与此有关。
也可能是它所蕴含的某种历史魅力,早在公元前一零六年,汉武帝曾到天柱山祭祀,封此山为南岳,这次祭山是连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也跟随来了的。后来,天柱山地区出过一些让一中国人都难以记怀的历史人物,例如赫赫大名的三国周瑜,以及“小乔初嫁了”的二乔姐妹。这般风流倜傥,又与历史的大线条连结得这般紧密,本是历代艺术家恒久的着眼点,无疑也会增加这座山的诱惑。王安石初到此地做定局时曾急切询部当地百姓知道不知道这里出过周瑜,百姓竟然都不知道,王安石深感寂寞,但这种寂寞可能更加增添了诱惑。一般的文人至少会对乔氏姐妹的出生地发生兴趣:“乔公二女秀所钟,秋水并蒂芙蓉。只今冷落遗故址,令人千古思余风。”(罗庄:《潜山古风》)
当然,还会有其他可能。
但是在我看来,首要条件还是它的自然风景。如果风景不好,佛道寺院不会竞相在这里筑建,出了再大的名人也不会叫人过多地留连。那么,且让人们进山。
2
我们是坐长途汽车进天柱山的,车上有十多个人,但到车停下以后一看,他们大多是山民和茶农,一散落到山岙里连影子也没有了,真正来旅游的只是我们。
开始见到过一个茶庄,等到顺着茶庄背后的山路翻过山,就再也见不到房舍。山外的一切平泛景象突然不见,一时涌动出无数奇丽的山石,山石间掩映着丛丛簇簇的各色林木,一下子就把人的全部感觉收服了。我在想,这种著名的山川实在是造物主使着性子雕镂出来的千古奇迹。为什么到了这里,一切都变得那么可心了呢?在这里随便选一块石关搬到山外去都会被人当作奇物供奉起来,但它就是不肯匀出去一点,让外面的开阔地长久地枯燥着,硬是把精华都集中在一处,自享自美。水也来凑热闹,不知从哪儿跑出来的,这儿一个溪涧,那儿一道瀑布,贴着山石幽幽地流,欢欢地溅。此时外面正是炎暑炙人的盛夏,进山前见过一条大沙河,浑浊的水,白亮的反光,一见之下就平添了几分烦热;而在这里,几乎每一滴水都是清澈甜凉的了,给整个山谷带来一种不见风的凉爽。有了水声,便引来虫叫,引来鸟鸣,各种声腔调门细细地搭配着,有一声、没一声,搭配出一种比寂然无声更静的静。你就被这种静控制着,脚步、心情、脸色也都变静。想起了高明的诗人、画家老是要表现的一种对象:静女。这种女子,也是美的大集中,五官身材一一看去,没有一处不妥贴的,于是妥贴成一种难于言传的宁静。德国哲学家莱辛曾在《拉奥孔》一书中嘲笑那种把美女的眼睛、鼻子、嘴巴分开来逐个描绘的文学作品,这是嘲笑对了的。其实风景也是一样,我最不耐烦有的游记作品对各项自然风景描摹得过于琐细,因此也随之不耐烦书店里的《风景描写辞典》之类。站在天柱山的谷岙里实在很难产生任何分割性的思维,只觉得山谷抱着你,你又抱着山谷,都抱得那样紧,逮不到一丝遣字造句的思维。猛然想起黄庭坚写天柱山的两句诗:
哀怀抱绝景,更觉落笔难。
当然不是佳句,却正是我想说的。
长长的山道上很难得见到人。记得先是在一处瀑布边见到过两位修路的民工,后来在通向三祖寺的石阶上见过一位挑肥料的山民,最后在霹雳石边上见一位蹲在山崖边卖娃娃鱼的妇女。曾问那位妇女:整个山上都没有人,娃娃鱼卖给谁呢?妇女一笑,随口说了几句很难听懂的当地土话,像是高僧的偈语。色彩斑斓的娃娃鱼在瓶里停伫不动,像要从寂寞的亘古停伫到寂寞的将来。
山道越走越长,于是宁静也越来越纯。越走又越觉得山道修筑得非常完好,完好得与这个几乎无人的世界不相般配。当然得感谢近年来的悉心修缮,但毫无疑问,那些已经溶化为自然景物的坚实路基,那些新桥栏下石花苍然的远年桥墩,那些指向风景绝佳处的磨滑了的石径,却镌刻下了很早以前曾经有过的繁盛。无数的屋檐曾从崖石边飞出,磬钹声此起彼伏,僧侣和道士们在山道间拱手相让,远道而来的士子们是指指点点,东张西望。是历史,是无数双远去的脚,是一代代人登攀的虔诚,把这条山道连结得那么通畅,踩踏得那么殷实,流转得那么潇洒自如。
如果在荆莽丛中划开一条小路,一次次低头曲腰地钻出身子来,麻烦虽然麻烦,却绝不会寂寞;今天,分明走在一条足以容纳浩浩荡荡的朝山队伍的畅亮山道上,却不知为何突然消失了全部浩浩荡荡,光剩下了我们,于是也就剩下了寂寞,剩下了惶恐。
进山前曾在一堵墙壁上约略看过游览路线图,知道应有许多景点排列着,一真排到最后的天柱峰。据说站在天池边仰望天柱峰,还会看到一种七彩光环层层相套的“宝光”。但是,我们走得那么久了,怎么就找不到路线图上的诸多景点呢?也许根本走错了路?或者倒是抄了一条近路,天柱峰会突然在眼前冒出来?人在寂寞和惶恐中什么念头都会产生,连最后一点意志力也会让位给侥幸。就在这时,终于在路边看到一块石头路标,一眼看去便一阵激动:天柱峰可不真的走到了!但定睛再看时发现,写的是天蛙峰,那个蛙字远远看去与柱字相仿。
总算找到了个像样的景点。天蛙峰因峰顶有巨石很像一双青蛙而得名。与天蛙峰并列有降丹峰和天书峰,一峰峰登上去,远看四周,云翻峰涌,确实是大千气象。峰顶有平坦处,舒舒展展地仰卧在上面,顿时山啊、云啊、鸟啊,都一起屏息,只让你静静地休憩。汗收了,气平了,懒劲也上来了,再不想挪动。这儿有远山为墙,白云为盖,那好,就这样软软地躺一会儿。
有一阵怪异的凉风吹在脸上,微微睁开眼,不好,云在变色,像要下雨,所有的山头也开始探头探脑地冷笑。一骨碌起身,突然想起一路无避雨处,要返回长途汽车站还有漫长的路途。不知今天这儿是否还会有长途汽车向县城发出?赶快返回吧,天柱峰在哪儿,想也不敢去想了。
后来,等我们终于赶回到那幅画在墙上的游览线路图前才发现,我们所走的路,离天柱峰还不到三分之一。许许多多景点,我们根本还没有走到呢。
3
我由此而不能不深深地叹息。
论爬山,我还不算是一个无能者,但我为何独独消受不住天柱山的长途和清寂呢?我本以为进山之后可以找到李白、苏东坡他们一心想在山中安家的原因,为什么这个原因离我更加遥远了呢?
也许不能怪我。要不然堂堂天柱山为何游人这般稀少呢?
据说,很有一些人为此找过原因。有人说,虽然汉武帝封它为南岳,但后来隋文帝却把南岳的尊称转让给了衡山,它既被排除在名山之外,也就冷落了。对这种说法只可一笑了之。因为天柱山真正的兴盛期都在撤消封号之后,更何况从未被谁封过的黄山、庐山不正热闹非凡?
也有人认为是交通不便,从合肥、安庆到这里要花费半天时间。这自然也不成理由,那些更其难于抵达的地方如峨嵋乃至敦煌,不也一直熙熙攘攘?
我认为,天柱山之所以能给古人一种居家感,一个比较现实的原因是它地处江淮平原,四相钩连,八方呼应,水陆交通畅达,虽幽深而无登高之苦,虽奇丽而无柴米之匮,总而言之,既宁静又方便,但是,正是这种重要的地理位置,险要而又便利的生存条件,使它一次次成了兵家必争之地,成了或要严守、或要死攻的要塞所在。这样,它就要比其他风景胜地不幸得多。不间断的兵燹几乎烧毁了每一所寺院和楼台,留下一条挺像样子却又无处歇脚的山路,在寂静中蜿蜒。
我敢断定,古代诗人们来游天柱山的时候,会在路边在寺庙道院里找到不少很好的食宿处,一天一天地走过去,看完七彩宝光再洒洒脱脱地逛回来。要不然,怎么也产生不了在这儿安家的念头。
因此,是多年的战争,使天柱山丧失了居家感,也使它还来不及为现代游人作应有的安排。
空寂无人的山岙,留下了历史的强蛮。
4
天柱山一直没有一部独立的山志,因此我对它的历史沧桑知之不详。约略可说的只是……
南宋末年,义民刘源在天柱山区率十万军民结寨抗元达十八年之久,失败后天柱山遭到扫荡,刘源本人则牺牲在天柱峰下;
明朝末年,张献忠与官军多次以天柱山为主战场进行惨烈的搏斗,佛光寺等寺院都付之一炬,仅在崇祯十五年九月的一次战斗中,张献忠的起义军战死十余万人,天柱山地区“尸横二十余里”;
以后,朱统钅奇又以天柱山为据点抗清复明,余公亮也在这里聚众造反。他们都失败了,天柱山又一次受到血与火的荡涤;
天柱山成为最大的战场是在清代咸丰、同治年间,太平天国的将领陈玉成在此与清兵撕杀十几年,进进退退、烧烧杀杀,待太平天国失败后再去打点这个旧战场,金山寺庙几乎都已不复存在;
……
是的,天柱山有宗教,有美景,有诗文,但中国历史要比这一切苍凉得多,到了一定的时候,茫茫大地上总要现出圆目怒睁、青筋贲张的主题,也许是拚死挣扎,也许是血誓报复,也许是不用无数尸体已无法换取某种道义,也许是舍弃强暴已不能验证自己的存在,那就只能对不起宗教、美景和诗文了,天柱山乖乖地给这些主题腾出地盘。
它本该早就彻底荒芜,任蛇蝎横行、豺狼出没,但总还有一些人在战场废墟上低头徘徊,企图再建造一点大体可以称作文明或文化的什么,例如直到本世纪二十年代还有一个妙高和尚栖息在马祖洞旁的草庵里日夜开荒积粮,又四方化缘,竟以多年精力重建起寺院,实在是创造了个人意志力的惊人奇迹。但这又有什么用呢?本世纪依然兵荒马乱,油漆崭新的殿宇很快又在战火中颓圮。现在,战争停息已有很多年了,这儿,也许可以比较长久地改换一个主题?
终于又想起李白、苏东坡、王安石他们了。在我们辽阔的土地上,让这样的文人能产生终老之计的山水,总应该增加一些而不是减少吧。冷漠的自然能使人们产生故园感和归宿感,这是自然的人化,是人向自然的真正挺进。天柱山的盛衰升沉,无疑已触及到这个哲学和人类学的本原性问题。苏东坡、王安石本是不错的哲学家,天柱山寺庙的僧侣中一定也隐伏过许多玄学大师,他们在山间漫步沉思的时候,是否也曾碰撞到这些问题的边缘?王安石一直叹息在这里没有人能与他谈学问,他是否也想摩挲一下这方面的玄机?
至于我,现今也到了苏东坡所说“年来四十发苍苍”的年岁,浪迹四野,风尘满身。当然不会急着在这里觅地建房,但走在天柱山的山道上,却时时体会着“万里归来卜筑居”的滋味。我不是也一直在寻找吗?
好像寻找的人还相当的多。耳边分明响起比我年轻的人的恳切歌声:“我想有个家……”
是的,家。从古代诗人到我们,都会在天柱山的清寂山道上反覆想到的一个远远超出社会学范畴的哲学命题:家。

㈦ 哪里能买到或下载潘东旭的《寂寞旧战场》这本书

西单图书大厦 最大的书厦

你要告诉我你的位置

㈧ 什么是战地黄花的人生观和雨后斜阳的审美观

前者是一种积极的处世人生,后者是一种自然与不容苛求的美.
都与战争美学有关.

㈨ 鲁迅的《野草》全文

鲁迅的《野草》全文如下:

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死亡的生命已经朽腐。我对于这朽腐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还非空虚。

生命的泥委弃在地面上,不生乔木,只生野草,这是我的罪过。野草,根本不深,花叶不美,然而吸取露,吸取水,吸取陈死人的血和肉,各各夺取它的生存。当生存时,还是将遭践踏,直至于死亡而朽腐。

我以这一丛野草, 在明与暗,生与死,过去与未来之际,献于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之前作证。我将大笑,我将歌唱。天地有如此静穆,我不能大笑而且歌唱。天地即不如此静穆,我或者也将不能。

为我自己,为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我希望这野草的朽腐,火速到来。要不然,我先就未曾生存,这实在比死亡与朽腐更其不幸。 去罢,野草,连着我的题辞!

(9)寂寞旧战场扩展阅读:

《野草》主要描写了北洋军阀政府统治下的社会状态,以及对革命力量的热烈呼唤,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国民劣根性不留情面的批评,和对自我严格的解剖等。

其中也涵盖着生与死、梦与醒、友与仇、爱与恨、过去与未来、光明与黑暗、爱者与不爱者、沉默与开口、眷念与决绝等一系列对立统一、希望与绝望、爱抚与复仇、激烈斗争又在斗争中融合的概念和形象。

《野草》区别于鲁迅其它作品的一个最大的特征,是它隐藏的深邃的哲理性与传达的象征性。不满足于当时一般闲话或抒情性美文来传情达意,而将从现实和人生经验中体悟的生命哲学赋予一种美的形式,创造一种特异的“独语”式的抒情散文诗。

《野草》将诗意和哲理相结合,为新的文学形式带来了特有的艺术光彩;它不再借助于诗的韵脚,使散文诗从新诗中完全独立出来,成为中国现代哲理散文诗的良好开端。

㈩ 鲁迅的诗歌怎么样文学上评价如何大神们帮帮忙

在中国革命和现代文学史上记录着这样一位伟人的名字,他就是驰名中外的现代文坛巨匠,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新文学的奠基人鲁迅先生。鲁迅先生以他如椽的巨笔在近半个世纪的革命生涯中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振兴而讴歌、呐喊、战斗,贡献了光辉的一生,为中国新文学宝库留下了极为宝贵的遗产。这里编辑整理出版的《鲁迅诗释读》,正是鲁迅先生宝贵文学遗产的一部分。它如同鲁迅先生的其他文学作品一样,如实地记录了鲁迅从事革命文学活动的光辉历程,使我们从又一个侧面深刻地了解鲁迅,学习鲁迅,从中得到人生的启迪和教益,更加焕发起对这位文学伟人的景仰而永远铭记他在中国革命和现代文学史上所创建的伟迹。
鲁迅生活的时代,是中国人民灾难深重的时代,也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革命运动风起云涌的时代。他目睹了中国人民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重压下的极端困苦和封建思想长期毒害而麻木了的民族意识,深切认识到要拯救祖国,振兴祖国,首先必须唤醒人民大众,振作精神,艰苦奋斗,创造出自己的新国家,使她跻身于世界强国之林。于是,他从旧营垒中冲杀出来,用高昂的热情和百折不回的毅力,以文学为武器,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在“五四”前后至二十年代中期,他不仅写作出版了《呐喊》、《坟》、《热风》《彷徨》《、野草》《、朝花夕拾》《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杂文集和小说集,同时还创作了许多既具有战斗风格又颇具艺术特色的脍炙人口的诗歌作品。这些诗歌也同他的杂文和小说一样,有的是掷向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其走狗们的锋利匕首和投枪,有的是对广大劳苦群众寄予的深切同情,而对他们麻木不仁的精神状态表示愤激之情,所谓“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从而呐喊、呼号。鲁迅以他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社会经验,在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掘出震动人心的社会问题,其笔触涉及范围十分广泛;政治、经济、文化、儿童、青年、家庭、社会教育、社会心理、道德、风习、读书、语言文字、历史等等,可谓包罗万象。由于他知识渊博,功底深厚,在诗歌创作中也表现了很高的艺术才能,行文造句,从无枯燥的抽象推理,而是通过活用典故和形象生动的语言,来进行论辩、驳难,寓情于理,寓理于情,情理交融,相得益彰,因而形成浓郁的艺术特色。常常寥寥数语,便刻划得精辟透彻,入木三分。同时又不为某一种固定格式所束缚,依据不同内容,灵活使用不同手法,使诗文形式丰富多采。有的义正词严,气势凛然;有的峭拔犀利,清新隽永,可谓喜笑怒骂皆成文章,往往在幽默轻松中便缴了论敌的械,弘扬了正气。
鲁迅青年时期由于研读了严复译述的赫胥黎《天演论》,受到生物进化的思想影响,在相当长一段时期,他是以 “进化论”作为思想武器,来观察社会,进行战斗的,这在早期的诗章中表现得较为突出。但至一九二七年“四·一二”政变后,他在广州目睹了大批工人、革命 知识分子惨遭杀害,腥风血雨的恐怖情景,使他思想发生突变,于是他认真研究马列主义,坚决抛弃了进化论而完全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他后来回忆此时的思想说: “我一向是相信进化论的,总以为将来必胜于过去,青年必胜于老年..然而后来我明白我倒是错了。” “我在广东,就目睹了同是青年,而分成两大阵营,或则投书告密,或则助官捕人的事实,我的思路因此轰毁。”他的终于成为共产主义者,固然有多方面的客观因素,但从主观方面看,则是他青少年时代就树立了牢固的为祖国而献身的志原,在生命历程中始终贯串着 “我以我血荐轩辕”的精神。因此,他在解剖社会的同时,也严于解剖自己。当发现自己的弱点、缺点和不足之处的时候,就毫无保留地予以克服纠正,弃旧图新。一九二七年至一九三六年间,是鲁迅由一个旧式的民主主义革命者向新式的民主主义革命者和共产主义者转变而最终成为一名共产主义者的时期。他撰写和出版《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伪自由书》《、南腔北调集》《、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以及他在这一时期所创作的诗歌作品,在政治思想、文学思想方面都产生了质的飞跃,文章在思想高度和色调上都与 “五四”时期和二十年代中期迥然不同,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刻分析各种社会问题。这一时期的诗歌和他的其他文学作品一样,表现了高瞻远瞩的政治见解与极为鲜明的爱憎感情。对于敌人,主张要 “无毒不丈夫”,连白眼也不给;对人民大众及代表人民利益的中国共产党,则表示深挚的热爱,充分体现了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鲁迅的一生,是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无私贡献的一生。他不但写下了光照千秋的不朽著作,还积极培养青年,介绍外国进步作品,同时对发掘整理祖国文化遗产,也作出了极为宝贵的贡献。当然,他的主要精力放在杂文及其他研究方面,至于诗歌作品,确乎为数不多。他在《集外集序言》中说; “我其实是不 喜欢做新诗的——但也不喜欢做古诗 ——只因为那时诗坛寂寞,所以打打边鼓,凑些热闹。待到称为诗人的一出现,就洗手不作了。”这尽管是实话,但也包含着自谦。诗的数量虽不多,但其质量却很高,决非仅仅是打打边鼓、凑凑热闹而已。从思想高度看,每首诗都饱含着坚韧的战斗精神,都饱含着对民族解放,对社会历史和现实的深沉思考。尽管早期的个别诗文不具备这种战斗性,但也蕴藏着丰富的感情和积极进取精神。由于鲁迅生活见识极为广泛,学识极为渊博,所以他的诗,含蓄凝炼,意境深远,形成了极富个性的艺术特色,读着这些诗,不禁令人遐想联翩,热血奔涌。从中可以使我们从又一个侧面了解鲁迅作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战斗的一生及其高尚的道德情操,同时又能使我们从中了解到旧中国社会的腐败、黑暗以及中国革命成功来之不易的坎坷历程。读鲁迅诗就如读中国革命史,不仅能满足审美要求,还能得到道德情操的陶冶。一个作家的作品,总是反映他的思想、观点、道德、品质、情操的。古人有云 “:文如其人”。读着鲁迅的诗篇,一个活生生的中国伟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的形象就如在眼前。这本诗集,是编著者搜集鲁迅自一九○○年至逝世前所作,包括旧体诗六十三首,新体诗(民歌体在内)十二首编纂而成。为便于阅读,除在每首诗后面详加注释和解析外,并用现代汉语词汇对旧体诗作了对译,以帮助读者加深理解。鲁迅的时代,是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时代,到处充满着压迫和反抗。今天,时代不同了,然而鲁迅为中国人民解放而刻苦学习的精神,爱憎分明、坚韧战斗、严于解剖自己的精神,却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这本诗集的编辑出版,大概会给广大读者一些启迪的吧。
鲁迅的诗词赏析
(1)惯于长夜过春时①
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
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浅析:
一九三一年一月十七日,柔石、殷夫等五位左翼作家被国民党当局逮捕,二月七日深夜,在上海龙华警备司令部里被秘密枪杀。国民党反动派在 “文化围剿”失败之后,以流氓、侦探、刽子手来对付左翼作家。这种径“一面固然在证明他们是在灭亡中的黑暗的动物,行,一面也在证实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阵营的力量(”。《二心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柔石等被捕以后,国民党反动派准备逮捕鲁迅,鲁迅于一月二十日迁居于花园庄公寓。五个青年左翼作家被害的消息传来后,鲁迅写了这首诗。他在《南腔北调集·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文中说到写这首诗时的心境: “在一个深夜里,我站在客栈的院子中,周围是堆着的破烂的什物,人们都睡觉了,连我的女人和孩子。我沉重的感到我失掉了很好的朋友,中国失掉了很好的青年,我在悲愤中沉静下去了,然而积习却从沉静中抬起头来,凑成了这样的几句:惯于长夜..”。这首诗,正是在这种悲愤的心境下,抒发了作者对革命青年牺牲的沉痛感情和在漫漫长夜里多年生活积累起来的深沉感慨,表达了他对国民党腐朽政权的仇恨和顽强不屈的战斗精神。“惯于长夜过春时”,在国民党统治的白色恐怖下,长夜难明,这种黑暗生活,他已经过惯了:一面是母亲的忧虑焦急,妇雏的流离颠沛,朋辈的牺牲,自己鬓上的白发;一面是反动军阀更相替代的统治,“禁锢得比罐头还严密”的文网。 “惯于”二字,说明长夜漫漫,黑暗统治的长久,也是鲁迅对黑暗的旧社会憎恶到极点的话;而就在这种过惯了的黑暗生活中,又有新的革命青年牺牲了。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鲁迅化悲痛为力量,以顽强勇敢的战斗来回击敌人,追悼战友。全诗,可以用鲁迅同期写的《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二心集》)中的一段话来概括 “:我们现在以十分的哀悼和铭记,纪念我们的战死者,也就是要牢记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历史的第一页,是同志的鲜血所记录,永远在显示敌人的卑劣的凶暴和启示我们的不断斗争。”这首诗鲜明地表现了他的大无畏的战斗风格。
释义:
白色恐怖就像是长夜漫漫,久而久之我早已过得习惯,
年过半百双鬓上丝发斑白,还带着爱人孩子外出避难。
年老的母亲为我担忧受惊,我在梦中似见她泪痕斑斑。
新旧军阀到处在你征我伐,城头上强盗旗号时时变换。
年轻的战友惨遭敌人杀害,痛定思痛我肝肠寸寸辟断;
写首小诗表示血泪的控诉,满腔怒火怕什么火海刀山!
低头寻思这诗文无处可登,堂堂中国密封得像只铁罐;
面对夜空只感到四周悲凉,黑衣照映着月光一片清寒!
(2)答客诮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于菟?
浅析:
这首诗,不仅是鲁迅回答别人对他爱孩子的讥讽,表现他对孩子深厚的感情,而且应该看做鲁迅对革
命后代的殷切期望。 “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于菟”。正是希望革命后代也能如自己那样勇猛,
那样 “兴风狂啸”,像一只小老虎。鲁迅的一生,是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买办阶级进行殊死
斗争的一生。早年,他喊出“救救孩子”的口号,坚决反对 “一代不如一代”的谬论。他在一九一九年所作《随感录 ·六十三(》《热风》)中引了一篇小说里的话,希望后代 “刚强勇猛”: “走罢!勇猛着!幼者啊!这固然是受了进化论的影响,但他那种对旧世界的强烈憎恨和把未来的希望寄于青年一代的热情,至今还给我们以鼓舞。一九二五年他在《华盖集题记》中又写道: “我早就希望中国的青年站出来,对于中国的社会文明,都毫无忌惮地加以批评..”在《灯下漫笔》中说: “扫荡这些食人者,掀掉这筵席,毁坏这厨房,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他看到青年中有的被杀戮,有的却为虎作伥, “或则投书告密,或则助官捕人”,鉴于这样的事实,又学习了马列主义的理论,作者的世界观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用阶级论代替了进化论。从此,他以阶级的分析方法看待青年,用了很大的精力去培养革命的青年。一九三○年
他又满腔热情地大声疾呼: “我们应当造出大群的新的战士。”《答客诮》这首诗直抒胸臆,即表达了鲁迅与反动派浴血奋战, “兴风狂啸”式的气势和豪情,又以 “回眸时看”四字表达了他对革命后代、革命青少年的热情关注和殷切希望,希望他们赶快成长起来,投入战斗,也能“兴风狂啸”,把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因此 “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于菟”这两句诗,与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在精神上是一致的。
释义:

冷酷无情未必就是真正的好汉,疼爱孩子的为什么不是大丈夫!
你可知道山中的猛虎兴风狂啸,尚且频频回顾它心爱的小老虎?

(3)无题
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
英雄多故谋夫病,泪洒崇陵噪暮鸦。
浅析:
轰轰烈烈的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蒋介石在南京建立了独裁政权,革命力量遭到严重的摧残。在这中国革命的紧急关头,党和毛泽东亲自领导了秋收起义,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武装斗争的烈火熊熊燃烧起来了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杀绝。他们从地下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他们又继续战斗了,他们高举起革命的大旗,举行了武装的抵抗,在中国的广大区域内,组织了人民的政府,实行了土地制度的改革,创造了人民的军队——中国红军,保存了和发展了中国人民的革命力量。 ”到作者写这首诗的时候,土地革命已取得辉煌的胜利,根据地军民已先后三次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军事 “围剿”。同时,以鲁迅为代表的革命作家,也拿起笔,作刀枪,英勇不屈地反击国民党当局的 “文化围剿“ ”。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
华”。这两句诗用极大的艺术力量概括了当时的革命形势。在烈士的鲜血灌溉下,革命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像疾风中的劲草一样经受了考验,英勇地战斗。在国民党反动派制造的白色恐怖之中,革命文化仍然显出了旺盛的生机,像春花萌发一般,冲破了雪压冰封的寒冬,报告着春天的消息。这两句诗,既是对流血牺牲的革命烈士的追悼纪念,又是对继承烈士遗志,勇往直前的革命战友的赞扬鼓舞。和革命力量的发展壮大形成强烈的对照的,是反动阵营的矛盾重重。 “英雄多故谋夫病,泪洒崇陵噪暮鸦”两句,就是讽刺,嘲笑国民党政权内部的各种勾心斗角的丑剧.
释义:
尽管反动派的炮火连天燃烧,烈士的鲜血滋润着原野劲草;
大地冰封白雪纷飞朔风怒号,严寒深处却焕发着灼灼红桃。
南京小朝廷狗咬狗正在争吵,托故出走装病避开多少花招;
中山陵有人把伤心泪珠弹抛,正是群鸦喧嚣衬着一抹残照。
(4)自嘲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浅析:
这首诗集中反映了作者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伟大的共产主义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战斗毅力以及爱憎分明的无产阶级感情,是作者最著名的诗篇。
毛泽东曾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 ”从这首诗里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这样的评价是当之无愧的。在国民党黑暗统治下,作者没有言论自由,所以用冷嘲热讽的杂文形式作战。他的杂文如匕首,如投枪,对这样一个英勇的战士,国民党当局想尽种种方法进行迫害 “。运交华盖欲何求,末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四句,选择几个典型的生活片断,形象而概括地描绘了作者的处境;国民党政权统治下白色恐怖的险恶,围攻鲁迅的各种势力的猖狂,闹市的污浊讨厌,生活的动荡不安,简直无法摆脱,就像交了华盖运一样。这四句表达了鲁迅对黑暗社会和反动势力的憎恶、轻蔑的心情和不妥协的态度。无论处境多么险恶,国民党的白色恐怖也好,来自其他方面的谩骂也好,都不能使作者后退一步。他 “横眉冷对千夫指”,同形形色色的敌人作了针锋相对的斗争,毫无畏惧,英勇不屈,一往无前,表现出无产阶级战士的革命战斗风格。在表示了对敌人的强烈憎恨的同时,他又满怀热情地表示自己甘心情愿做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牛”,作者对人民大众感情是何等的真诚啊!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 “鲁迅的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应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千夫’在这里就是敌人,对于无论什么凶恶的敌人,我们决不屈服。‘孺子’在这里就是说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一切共产党员,一切革命家,一切革命的文艺工作者都应学鲁迅的榜样,做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 ‘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译文】
交了倒霉运怎还会想有顺心事,躺在床上连身都不敢翻一下倒把头给碰到墙上。因此,上大街低低压下破帽遮住脸,唯恐被人看见,招来不测的横祸,我就像酒装在漏船里,在江心激流中打转,随时有被江水吞没的危险,逃不脱的晦气啊!我这人不招人喜欢,许多人指斥我,骂我,诅咒我,本该没病也死掉,但我偏偏横着眉毛一动也不动地既不悲也不怒地照常活着,真够不知羞的;自己也知道自己既无大志也没什么能耐,而甘心在家扮老牛让孩子牵着跑,逗孩子玩,也实在是个窝囊废。然而,咒骂任人咒骂,窝囊我自窝囊,只要自己还有能够安身的小楼,躲进小楼成为一统天下,楼外任什么我才不管它呢。
【赏析】
这是一首人们熟知并传诵的名诗。毛泽东同志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鲁迅的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应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千夫’在这里就是说敌人,对于无论什么凶恶的敌人我们决不屈服。‘孺子’,在这里就是说无产阶级人民大众。一切共产党员,一切革命家,一切革命文艺工作者,都应该学习鲁迅的榜样,做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极其精当地阐述了诗中这一联的正面意蕴,也画龙点睛地揭示了全诗的主题。这对于我们正确深刻地理解鲁迅诗中表达的思想无疑很重要。
诗的题目叫“自嘲”,离开了“嘲”的艺术特点而直接阐释此诗,那就会让读者把本诗理解成一首豪言壮语式的明志诗。“嘲”的艺术常规武器是反语,这首诗整个来说是说反话。反话自然应做正话解,但首先要从反话来鉴赏,才能领略到鲁迅在本诗中体现的他那种特有的犀利、辛辣、乐观的幽默风格,对人民无限爱对敌人无比憎的情感,从而得到艺术的美的享受。
诗中的“横眉”两句成为传诵的名言,“横眉”、“俯首”形象地写出了革命战士对待敌人和对待人民两种绝然不同的态度。这两句不仅意义深长而且形象鲜明。郭沫若同志在《鲁迅诗稿序》里赞美这一联道:“虽寥寥十四字,对方生与垂死之力量,爱憎分明;将团结与斗争之精神,表现具足。此真可谓前无古人,后启来者。”“千夫指”的出处,本于《汉书·王嘉传》:“里谚曰:‘千人所指,无病而死。’”这里的“千人”即“千夫”,是指群众。但鲁迅在1931年2月4日《致李秉中》里说:“今幸无事,可释远念。然而三告投杼,贤母生疑。千夫所指,无疾而死。生丁今世,正不知来日如何耳。”鲁迅在这里给予新义,这个“千夫”不指群众,指敌人,指各式各样的敌人。这同《无题》“一枝清采采湘灵”里的“无奈终输萧艾密”一样,“萧艾密”指敌的众多,跟“千夫”的指敌人的多一致。因此,冷对“千夫指”,不是冷对群众所指责的独夫,是冷对众多敌人的指点,毛主席说“‘千夫’在这里就是说敌人”,是极正确的。
释义:
既然交上了恶运,还能有什么要求?未敢翻身动一动,却已经碰到了头。
我只好把破帽压得低低的穿过闹市,就像漏船行驶急流中,还装载着酒。
我对敌人始终怒目而视,毫不宽宥,而对人民我却甘愿做一头勤劳的牛。
还是躲进小楼吧,那里有个小一统,管他外面寒来暑往是什么样的气候!
(5)自题小像
作者:鲁迅 朝代:近代 体裁:七言绝句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注释】
①寒星:宋玉《九辩》:“愿寄言夫流星兮,”②灵台:(书面语)心灵。神矢,爱神的箭。全句是把自己的祖国比作恋人③故园:故乡。④荃不察:化用《离骚》中“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句。荃,香草名,隐喻国君。察,体察。中,内心。⑤荐:献,进献祭品。⑥轩辕:黄帝,上古帝王,中华民族的始祖,代指中华民族。
【译文】
我的爱国之心犹如被爱神之箭所射一般无计可逃,祖国正在风雨飘摇中黯然失色。
我把我的心意寄托给人民,然而人民却难以察觉,我愿意把我毕生的精力托付给我的祖国。
【赏析】
许寿裳在《怀旧》一文中,对《自题小像》这首诗的内容有极其精炼的概括,“首句说留学外邦所受刺激之深,次写遥 望故原风雨飘摇之状,三述同胞未醒、不胜寂寞之感,末了直抒怀抱,是一句毕生实践的格言。”这首诗的创作缘起是剪辫 子。鲁迅在《藤野先生》一文中对“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着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的“清国留学生” 进行了辛辣的讽刺,这可视为鲁迅毅然剪辫的形象注脚。而鲁迅断发并且题诗于小照背后赠送给挚友,则显然是借以明志。 可以说“剪辫”是青年鲁迅与封建思想诀裂、自觉接受民主思想的鲜明标志。鲁迅后来在《〈呐喊〉自序》中叙述了“写起小说来”之前的几个思想发展阶段,其“弃医从文”志向的确立便发生在他写《自题小像》之后。鲁迅“弃医从文”确立了他一生的奋斗目标,其源概出于“我以我血荐轩辕”所表露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我以我血荐轩辕”是《自题小像》诗的爱国主义感情的升华,也是青年鲁迅鸿鹊之志的写照,更是鲁迅先生矢志不渝、毕生实践的人生格言。

(6)赠画师①
风生白下千林暗,②雾塞苍天百卉殚。
愿乞画家新意匠,只研朱墨作春山。
注释:
①此诗作于一九三三年一月二十六日,是送给日本画家望月玉成的。(白下:南京的别名。③殚(dàn):尽。雾和上句的风都是暗指国民党的反动统治。④意匠:匠意、匠心,指艺术巧妙的构想。⑤朱墨:这里是指红色的颜料。

浅析:
当时在国民党统治区笼罩着白色恐怖,南京这个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老巢尤为黑暗。蒋政府对革命人民进行了残酷野蛮的大屠杀。仅南京雨花台一处,就杀害了数以十万计的共产党员和革命人民。从南京吹起来的腥风毒雾,充塞大地,笼罩山野,摧残花木。这 “风生白下千林暗,雾塞苍天百卉殚”,就是当时南京和整个国民党 统治区的写照,是作者对国民党当局血腥屠杀革命人民的强有力的控诉。 愿乞画家新意匠,只研朱墨作春山。”作者希望画家能匠心独运,用彤红的颜料去描绘美丽的欣欣向荣的 “春山”。这个作者所向往的红色 “春山”,我们既可理解为红色根据地,也可理解为革命的美好前景。这首诗的前后两联,用高度概括的手法创造了两个对立的意境:一个是风生雾塞,林暗花残;一个是红色的春山。这种强烈的对照,突出地表现了作者在革命战争的极端艰苦的岁月里,对革命事业美好前景的意愿,洋溢着革命乐观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释义:
南京城吹出阴森森的寒风,千林万树都显得一派凄清,
毒雾弥漫塞满了整个宇宙,摧折得百花一齐消残凋零。

我衷心请求画家别出心境,不要再去画那些断枝落英;
用大红画笔描绘春山图景,鲜艳的红旗衬着蓝天白云。

(7)题《彷徨》

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
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
注释:
这首诗作于一九三三年三月二日,和《题<呐喊>》一样,是者题在自己的作品上赠给日本友人山县
初男的《。彷徨》:鲁迅的第二本小说集,收一九二四年到一九二六年写的《祝福》等十一篇小 说。
②新文 苑:指 “五四”以后的文艺界。③旧战场:作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中说:“北京虽然是‘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但自从支持着《新青年》和《新潮》的人们,风流云散以来,一九二○年至一九二二年这三年间,倒着寂寞荒凉的古战场的情景。④两间:指新文苑和旧战场之间。⑤荷:肩负着。彷徨:游移不定,不知往哪儿走好。
浅析:
“五四”以后,新文化运动的队伍分化了, “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有的前进”,新文坛一度显得很寂寞,新旧文化激战过的旧战场似乎又平安无事了。那个时候,作者一面同章士钊、陈西滢、胡适等进行了尖锐的斗争,一面还在探索道路,对前途还看得不十分清楚。在《彷徨》一书的扉页上,就引用了屈原的诗: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到了三十年代,鲁迅已经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他回首往事时,严格地剖析自己,表现出共产主义者坦白的襟怀和可贵的自我革命精神。
作者的好友许寿裳后来对作者说: “你的诗‘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已经成了‘两间余一卒,挺戟独冲锋’了。”说完两人相视一笑。(见许著《亡友鲁迅印象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