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土家族民歌有哪些
土家族爱唱山歌,山歌有情歌、哭嫁歌、摆手歌、劳动歌、盘歌等。
土家族文学以叙事诗、山歌及跳摆手舞时所唱之摆手歌等最为著名。
摆手歌有大摆手歌和小摆手歌之分,大摆手歌具有史诗性质;
小摆手歌多为苦歌、恋歌,系抒情性作品。
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山乡风味。长篇叙事诗《锦鸡》
是四句头民歌的组合体,用男女对唱方式表现,
它以爱情故事为主线,反映出广阔的社会生活面。
在土家人的生活中,生子添女亲朋好友前来贺喜,叫做吃祝米酒;
筵席结束后,俩亲家母头戴草帽,脸上抹些锅咪,
手里拿着蒲扇或扫把对唱、对跳,相互祝福、打情卖俏、送情送爱,
就是这样一唱一跳,把整个祝米宴会推向高潮。乡民们称之为叫打“
花鼓子”,也有人叫它喜花鼓或花鼓戏。《黄四姐》
就是祝米宴上的传统保留节目。《黄四姐》歌词:
“(男唱)黄四姐,(女唱)你喊啥子,(男)我给你送根丝帕子,
(女)我要你根丝帕子干啥子,(男)戴在妹头上,行路又好看,
坐着有人瞧,我的个娇娇沙。(女)哎呀我的哥,你送上这么多,(
男)东西送得少些沙,你不要这么说……。”
《黄四姐》的歌词曲调、演唱形式喜闻乐见,
很容易被广大群众所接受。喜花鼓调有很多种,其中有《闹五更》、
《黄四姐》、《探男歌》、《货郎歌》、《螃蟹歌》、《单身汉歌》
、《青蛙歌》、《结婚歌》、《十送》、《十绣》、《十爱》、《
十写》、《十想》、《猜字歌》等等。
㈡ 土家族民歌歌词
梦回故乡
歌手:李绪杰
专辑:《蓝梦》
远离了妈妈远离了家
远离了心中的她
不管外面有多少变化
我的心还属于她
每当那月儿又圆又亮
就特别的想念她
拜托那风儿
去问候那亲人
寄一首恋歌给她啊
永远都忘不了永远都记载着
永远的一个她
我的梦在远方
我的根刻留在
那片土地上啊
㈢ 土家族民歌都有哪些音乐特点
土家族民歌的音乐特点,当然应从这个民族用自己的语言——土家语唱出的歌为依据来分析归纳。如果将焦点集中在土家族的汉语民歌上,所反映出的音乐特点与汉族民歌长江上游·西南风格区的大体一致。这里根据土家语民歌,分析归纳出土家族传统民歌的音乐特点。
土家语民歌都采用五声羽调式音阶。调式音列有[LaSiReMiSol]和[LaSiReMiSol],音调模式为下行的[SolMiReSi(Do)La]前者显示出更加鲜明的民族属性。
主音“1a”和上方五度音“mi”形成的纯五度,在旋律中起着骨干框架的作用。可以说,土家语山歌的旋律基础是五声羽凋式音阶,旋律外部框架为la→sol小七度,旋律内部核心为1a→mi纯五度。
乐句末尾的主音均延长下滑,有较强的稳定感,在曲尾进一步强调这种进行,则形成完满的终止感。
湘西酉水流域的土家语民歌与鄂西南清江流域的土家语民歌音乐上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运用以纯五度为核心的五声音阶,旋律多有大的跳进,风格高亢热烈;后者多运用以小三度(LaDo)为核心的[LaDoRe]三音列,旋律线平稳,曲风较古朴。
土家语民歌多采用非律动性有板为主的节拍形态,混合节拍很普遍。前短后长的节奏型较突出。节奏布局多呈前密后疏。
㈣ 土家族的民歌分类有哪些
根据使用的语言,土家族民歌有汉语歌和土家语歌之分。
汉语民歌的数量较多,包括小调、山歌、号子、灯调、薅草锣鼓歌、哭嫁歌、跳丧鼓等类别。这类民歌在音乐形式和风格方面,都与当地汉族民歌比较接近。
土家语民歌数量较少,主要流传在湘鄂西部交界地的龙山、保靖、永顺、来凤四县,包括山歌、情歌、摇儿歌、咚咚喹歌、梯玛神歌等类别。土家语民歌与当地汉族民歌区别较大,显示出土家传统音乐的固有特征。由于土家语民歌留存数量不多,加上土家族自己的音乐文化在与汉族长期而密切的交流中淡化了的现实,这部分民歌显示出较高的学术价值。
土家语山歌结构较规整,旋律采用五声羽调式音阶,节奏疏密相间,句尾喜用长音甩腔,多由四个乐句构成单乐段,曲风清纯质朴。
土家语情歌的结构较规整,采用[LaSiReMiSol]有两个小三度结构的独特的五声羽调式音阶。由于较常使用大跳音程,曲风高亢热烈。
“吹木叶歌”也是山歌的一种,内容以情歌为多。土家青年男女交往时,随手撷取一片树叶,便可吹出动听的旋律。放下木叶又出口成歌,这类特定的民歌即是“吹木叶歌”。“吹木叶歌”主要流传在鄂西南来凤县的土家族聚居区。旋律使用[LaDoRe]三声腔,核心音为LaDo二音,装饰性上滑扩展至Mi,曲风十分单纯质朴。这可能是一种土家族古老音乐形态的遗存。
另有一首《吹木叶歌》的曲调甚为怪谲,也许有更为古老的土家族原生民歌形态的影子。
哭嫁歌是土家族的风俗歌,也可以认为是一种特殊的情歌。这种土家姑娘婚嫁前夕,邀约女性亲朋好友围坐一起叙述往日的欢乐与悲伤,憧憬未来的美好与忧虑时唱出的歌曲,旋律婉转而凄美,节奏舒缓而具有内在张力,十分感人!
土家语摇儿歌节奏舒缓,旋律起伏平稳,曲风与彝语支诸民族的民歌比较接近。
咚咚喹调本来是土家族的一种竹制吹奏乐器“咚咚喹”的曲调。这些曲调既能在咚咚喹上吹出,土家人称为曲牌,也可直接唱出来,成为“咚咚喹歌”。这类歌调仅由三、四个音构成,旋律简单,节奏齐整。
梯玛神歌梯玛神歌是土家族巫师梯玛在主持祭祀活动时唱的一类舞歌。曲调简朴,单乐句结构,歌词带有即兴性。唱时一手摇铜铃,一手舞司刀,充满神秘气氛。
跳丧鼓是土家族的一种极富特色的丧俗歌舞,土家人称“跳撒忧儿嗬哇”,其意不详,有可能是古老的土家语词汇遗存。这种丧俗歌调十分高亢激越,舞蹈风格剽悍、粗犷,有许多模仿老虎动作的舞蹈语汇,当是土家族白虎崇拜的远古遗韵。跳丧鼓主要兴盛在湖北的长阳、五峰、巴东等县,是清江流域土家族传统歌舞的代表种类。长阳的一首丧鼓歌《请出一对歌师来》以[LaDoRe]三声腔为骨干音,采用自由旋宫转调的手法,旋律从G宫经B宫、A宫转入C宫,用遍传统宫调系统的十二律,说明土家族传统音乐文化的高度发达。
㈤ 土家族民歌都有哪些分类
根据使用的语言,土家族民歌有汉语歌和土家语歌之分。
汉语民歌的数量较多,包括小调、山歌、号子、灯调、薅草锣鼓歌、哭嫁歌、跳丧鼓等类别。这类民歌在音乐形式和风格方面,都与当地汉族民歌比较接近。
土家语民歌数量较少,主要流传在湘鄂西部交界地的龙山、保靖、永顺、来凤四县,包括山歌、情歌、摇儿歌、咚咚喹歌、梯玛神歌等类别。土家语民歌与当地汉族民歌区别较大,显示出土家传统音乐的固有特征。由于土家语民歌留存数量不多,加上土家族自己的音乐文化在与汉族长期而密切的交流中淡化了的现实,这部分民歌显示出较高的学术价值。
土家语山歌结构较规整,旋律采用五声羽调式音阶,节奏疏密相间,句尾喜用长音甩腔,多由四个乐句构成单乐段,曲风清纯质朴。
梯玛神歌
土家语情歌的结构较规整,采用[LaSiReMiSol]有两个小三度结构的独特的五声羽调式音阶。由于较常使用大跳音程,曲风高亢热烈。
“吹木叶歌”也是山歌的一种,内容以情歌为多。土家青年男女交往时,随手撷取一片树叶,便可吹出动听的旋律。放下木叶又出口成歌,这类特定的民歌即是“吹木叶歌”。“吹木叶歌”主要流传在鄂西南来凤县的土家族聚居区。旋律使用[LaDoRe]三声腔,核心音为LaDo二音,装饰性上滑扩展至Mi,曲风十分单纯质朴。这可能是一种土家族古老音乐形态的遗存。
另有一首《吹木叶歌》的曲调甚为怪谲,也许有更为古老的土家族原生民歌形态的影子。
哭嫁歌是土家族的风俗歌,也可以认为是一种特殊的情歌。这种土家姑娘婚嫁前夕,邀约女性亲朋好友围坐一起叙述往日的欢乐与悲伤,憧憬未来的美好与忧虑时唱出的歌曲,旋律婉转而凄美,节奏舒缓而具有内在张力,十分感人!
土家语摇儿歌节奏舒缓,旋律起伏平稳,曲风与彝语支诸民族的民歌比较接近。
咚咚喹调本来是土家族的一种竹制吹奏乐器“咚咚喹”的曲调。这些曲调既能在咚咚喹上吹出,土家人称为曲牌,也可直接唱出来,成为“咚咚喹歌”。这类歌调仅由三、四个音构成,旋律简单,节奏齐整。
梯玛神歌是土家族巫师梯玛在主持祭祀活动时唱的一类舞歌。曲调简朴,单乐句结构,歌词带有即兴性。唱时一手摇铜铃,一手舞司刀,充满神秘气氛。
跳丧鼓是土家族的一种极富特色的丧俗歌舞,土家人称“跳撒忧儿嗬哇”,其意不详,有可能是古老的土家语词汇遗存。这种丧俗歌调十分高亢激越,舞蹈风格剽悍、粗犷,有许多模仿老虎动作的舞蹈语汇,当是土家族白虎崇拜的远古遗韵。跳丧鼓主要兴盛在湖北的长阳、五峰、巴东等县,是清江流域土家族传统歌舞的代表种类。长阳的一首丧鼓歌《请出一对歌师来》以[LaDoRe]三声腔为骨干音,采用自由旋宫转调的手法,旋律从G宫经B宫、A宫转入C宫,用遍传统宫调系统的十二律,说明土家族传统音乐文化的高度发达。
㈥ 超级好听的土家族歌曲有哪些
突然觉得清江谣特别的好听。
㈦ 土家族歌曲有哪些
《哈格咋》、《哈格扎》、《黄四姐》、《妹娃要过河》、《桑木扁担软溜溜》、《柑子树》、《土家女儿会》、《绣香袋》、《巴舞土风》、《巴山魂》、《八百里清江》、《土家梆鼓》、《啊喔呃》、《吼起号子走峡江》、《神农溪》、《美丽的神农溪》、《山中一片林》、《捧起太阳》、《织西兰卡普的妹子》、《对门对户对条街》、《这山看见那山高》、《栽秧情歌》、《农家乐呵呵》、《恩施土著》、《农家小院》、《路是弯弯山是高》、《路是弯弯山是高》、《掐菜苔》、《伙计歌》、《建始美》、《唱起山歌送情郎》、《清江之恋》、《大山里有一支歌》、《好山沟》、《大山深处有条河》
㈧ 讲几首土家族的歌曲
《三下锅》这首歌由胡家胜作词,符玮作曲, 山水组合 (许勇、舒维)演唱。
中文名称,三下锅
歌曲原唱,山水组合
填词,胡家胜
谱曲,符玮
歌词
男:
锅锅嘛架起来呀
逮呀
火火嘛点起来呀
逮呀
喝多喝少都是情啊
酒杯端起来啊
猪肚羊肚加牛肚啊
腊肉萝卜炖白菜啊
猪脚羊脚加肥肠
一锅子全装下
男:
三下锅哎
女:
麻麻辣辣 麻麻辣辣
男:
三下锅哎
女:
麻麻辣辣 麻麻辣辣
男:
三下锅哎
女:
麻麻辣辣 麻麻辣辣
男:
三下锅哎
女:
麻麻辣辣 麻麻辣辣
合:
老乡喜欢它
朋友喜欢他
生活里有五味
人生多苦辣
男:
锅锅嘛架起来呀
逮呀
火火嘛点起来呀
逮呀
喝多喝少都是情啊
酒杯端起来啊
猪肚羊肚加牛肚啊
腊肉萝卜炖白菜啊
猪脚羊脚加肥肠
一锅子全装下
男:
三下锅哎
女:
麻麻辣辣 麻麻辣辣
男:
三下锅哎
女:
麻麻辣辣 麻麻辣辣
男:
三下锅哎
女:
麻麻辣辣 麻麻辣辣
男:
三下锅哎
女:
麻麻辣辣 麻麻辣辣
合:
老乡喜欢它
朋友喜欢它
香飘寻常百姓家
寻常百姓家
男:
一双筷子一个碗
一个锅锅儿一把铲
一把钥匙一把锁
一个女人一个汉
朋友伙计兄弟姊妹
逮个三下锅儿啊
一坛子米酒索索利利
全部都干完啊
七姊妹
辣得死心
六月椒
麻得舒服
胡师傅的三下锅
土家族的文化
张家界的山水
它就养这方人
养得后生儿像座山
养得姑娘儿像朵花儿
张家界的儿女
敢说敢讲 敢爱敢恨
敢作敢当 敢打敢拼
也敢闯天下啊
男:
三下锅哎
女:
麻麻辣辣 麻麻辣辣
男:
三下锅哎
女:
麻麻辣辣 麻麻辣辣
男:
三下锅哎
女:
麻麻辣辣 麻麻辣辣
男:
三下锅哎
女:
麻麻辣辣 麻麻辣辣
合:
老乡喜欢它
朋友喜欢它
香飘寻常百姓家
寻常百姓家
香飘寻常百姓家
(8)土家族民歌扩展阅读:
民间歌曲 按土家族的传统习惯可分为山歌、薅草锣鼓、劳动号子、摇儿歌与儿歌、风俗歌等5种。
土家族主要聚居在中国湘西、鄂西两个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少数散居在重庆酉阳、秀山、石柱、黔江和湖北宜昌地区的五峰、长阳等县。人口835万人(2013年统计)。
土家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通用汉语汉字,仅有湘西的保靖、龙山、泳顺及鄂西的来凤等县少数偏僻山寨保留着土家语。土家族人民喜爱歌舞,每年农历正月和三月是传统的歌舞节“社巴日”。民间音乐主要有民间歌曲和器乐两类。
㈨ 湘西土家族民歌的介绍
土家族自称“毕兹卡”或“毕际卡”,本意一说是“本地人”的意思,一说是古代“伏羲”、“鼻息”(古羌戎的一支)的转音。湘西土家族的地域范围包括:龙山县里耶镇、洗车河镇、苗儿滩镇、隆头镇、靛房镇、农车乡、他砂乡;永顺县灵溪镇、首车镇、 两岔乡、西歧乡、勺哈乡、大坝乡、对山乡、泽家镇、芙蓉镇、小溪乡;古丈县断龙山乡、红石林镇;保靖县迁陵镇、碗米坡镇、清水坪镇;泸溪县潭溪镇。
㈩ 生活歌的土家族民歌
土家族绝大部分居住在湖南永顺、龙山、保靖、古丈以及湖北省来凤、利川、鹤峰、咸丰、宜恩一带及四川省。自称“毕兹卡”(意为本地人)。土家族有自己的语言,大多数人通汉语,目前只有几个聚居区还保留着土家语。没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 土家族爱唱山歌,山歌有情歌、哭嫁歌、摆手歌、劳动歌、盘歌等。
土家族文学以叙事诗、山歌及跳摆手舞时所唱之摆手歌等最为著名。摆手歌有大摆手歌和小摆手歌之分,大摆手歌具有史诗性质;小摆手歌多为苦歌、恋歌,系抒情性作品。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山乡风味。长篇叙事诗《锦鸡》是四句头民歌的组合体,用男女对唱方式表现,它以爱情故事为主线,反映出广阔的社会生活面。
在土家人的生活中,生子添女亲朋好友前来贺喜,叫做吃祝米酒;筵席结束后,俩亲家母头戴草帽,脸上抹些锅咪,手里拿着蒲扇或扫把对唱、对跳,相互祝福、打情卖俏、送情送爱,就是这样一唱一跳,把整个祝米宴会推向高潮。乡民们称之为叫打“花鼓子”,也有人叫它喜花鼓或花鼓戏。《黄四姐》就是祝米宴上的传统保留节目。《黄四姐》歌词:
“(男唱)黄四姐,(女唱)你喊啥子,(男)我给你送根丝帕子,(女)我要你根丝帕子干啥子,(男)戴在妹头上,行路又好看,坐着有人瞧,我的个娇娇沙。(女)哎呀我的哥,你送上这么多,(男)东西送得少些沙,你不要这么说……。”
《黄四姐》的歌词曲调、演唱形式喜闻乐见,很容易被广大群众所接受。喜花鼓调有很多种,其中有《闹五更》、《黄四姐》、《探男歌》、《货郎歌》、《螃蟹歌》、《单身汉歌》、《青蛙歌》、《结婚歌》、《十送》、《十绣》、《十爱》、《十写》、《十想》、《猜字歌》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