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资讯 » 是故百战百胜
扩展阅读
张国荣同性恋的原因 2024-11-17 23:12:10
西安自驾游 2024-11-17 23:04:27
山东俊富公司股票 2024-11-17 22:38:43

是故百战百胜

发布时间: 2021-05-13 04:36:36

㈠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什么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所以,百战百胜,算不上是最高明的;不通过交战就降服全体敌人,才是最高明的。

出处:《孙子兵法·谋攻篇》

选段: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译文:

所以,百战百胜,算不上是最高明的;不通过交战就降服全体敌人,才是最高明的。所以,上等的军事行动是用谋略挫败敌方的战略意图或战争行为,其次就是用外交战胜敌人,再次是用武力击败敌军,最下之策是攻打敌人的城池。

(1)是故百战百胜扩展阅读:

谋略对抗中有很多斗争方式,其中攻心,不通过武力拼杀就能战胜敌方是上策。运用这种谋略方法应懂得攻心仅是理想的一种战胜敌人的方法,不是唯一更不是非用不可的方法,是否采用这种方法应视实际情况而定。同时即使采取这种方法时也应用其他方法,特别是“兵战”方法相配合。

这一思想是孙子不战而屈人之兵全胜战略思想的具体体现,也是春秋时期谋略艺术广泛运用于军事领域的理论结晶。上兵伐谋自提出来后,便被许多政治家、军事家作为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的一种最高境界所追求,从而从一个方面推动了中国古代军事谋略艺术的日趋完善。

㈡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 的翻译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译文是【所以百战百胜,虽然高明,但不是最高明的】。

出自《孙子兵法·谋攻》。

【原文】
“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译文】
衡量战争取胜的一般原则是,以能使敌国完整无损的降服于我为上策,而攻破敌国使其残缺受损便略逊一筹;能使敌人一军(12500人为一军)将士完整无缺全员降服为上策,而动武力击溃敌人一个军,便略逊一筹;能使敌人一旅(500人为一旅)将士完整无缺全员降服为上策,而用武力击溃敌人一个旅便略逊一筹;能使敌人一卒(100人为一卒)官兵全员降服为上策,击溃一卒兵众就差一等了;能使敌人一伍(5人为一伍)士卒全员降服为上策,击溃一伍士卒就差一等了。所以百战百胜,虽然高明,但不是最高明的;在攻城之前,先让敌人的军事能力(包括指挥能力和作战能力)严重短缺,根本无力抵抗,才是高明之中的最高明的。

㈢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山之善者也。的意思

打仗百战百胜 并非是最高明的 能够不发动战争而使人退兵屈服 才是最好的

㈣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是什么意思

在战争中,常胜将军并不是最好的,如果能不战就让敌人屈服,这才是最好的,因此高级的战争是谋略的相互较量,再下就是两国来使的较量,最后才是用兵力较战
所以百战百胜,(虽然很好却也)不是最好(好中之好)的。(非善之善者也)不战斗就能使敌人屈服,才是最好(好中之好)的(办法)。

㈤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什么意思

一、不战而屈人之兵。孙子认为最高明的战争方法不是百战百胜,而是不用战争就能够使敌人屈服,因为战争是耗费国库的行为,是关乎国家兴亡的大事,不可以不慎重为之。 二、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战争是敌我双方的事,不但我的行为影响成败,敌的行为也影响成败,所以在清楚地了解敌我的情况下往往可以取得胜利。 三、争取主动的地位。让自己处于主动,敌人被我调动,这样敌军就处于劣势。 四、避实击虚。避开敌人的锋芒,寻找敌人薄弱的地方集中兵力攻击之。 五、用兵不厌诈,能够欺骗过敌人。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用而示之不用,不用而示之用。

㈥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虾米意思

所以百战百胜,虽然很好但却不是最好的,不战斗(不费一兵一卒)而使别人屈服才是最好的。<出自《孙子兵法》谋攻篇>

㈦ 是故百战百胜 非善之善者也 不战而屈人之兵 善之善者也什么意思

意思是:因此百战百胜,不算是最好的用兵策略,只有在攻城之前,先让敌人的军事能力严重短缺,根本无力抵抗,才算是高明中最高明的。

出自春秋孙武《孙子兵法·谋攻篇》:“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译文:使敌人全卒降服是上策,打败敌人一个卒的队伍就次一等;使敌人全伍投降是上策,击破敌人的伍就次一等。因此百战百胜,不算是最好的用兵策略,只有在攻城之前,先让敌人的军事能力严重短缺,根本无力抵抗,才算是高明中最高明的。



(7)是故百战百胜扩展阅读

《孙子兵法》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早于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约2300年,被誉为“兵学圣典”。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

《孙子兵法》被奉为兵家经典,诞生已有2500年历史,历代都有研究。兵法是谋略,谋略不是小花招,而是大战略、大智慧。《孙子兵法》已经走向世界,它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军事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

意大利前国防部副部长斯特法诺·西尔维斯特里评价说,《孙子兵法》是一本战略书,是东方式战略,是以智克力,是统帅战略,决策战略,而不是西方式战略以力克力。中国兵法注重谋略,是大智慧,不拘泥于技术。

德国学者说,“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孙子最为推崇的、也是他提出的最著名的命题。尽量避免战争,因为战争充满风险和灾难,最大的风险是失败,最大的灾难是亡国。

在东方世界,在中国古代,有许多大的谋略家、军事家,他们讲战争,更讲谋略。千百年来,西方军事学家们苦苦寻求,从直接使用暴力、军事威慑力,到重视战争谋略,利用各种资源,尽量减少对抗,不必发动战争,正在对战争尤其是现代战争有了新的理解,这应归功于2500年前的中国孙子。

欧洲学者将东西方兵学、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军事著作与中国兵书进行比较,认为以《孙子兵法》为代表的中国兵法更具有军事哲学价值,更具有超越时代的理论价值,也更具有世界价值。

与孙子缜密的军事、哲学思想体系,深邃的智慧、哲理相比,欧洲兵法显得逊色。时至今日,中国的《孙子兵法》仍列为世界兵书之首,这个地位是不容动摇的。

㈧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之兵,善之善者也。的意思

你好,该句子出自《孙子兵法.谋攻篇,意思是:
因此百战百胜,不算是最高明的作战者,不交兵而使敌人屈服的,才算是最高明的.
善:高明;屈:使屈服.
希望对你有帮助。

㈨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什么意思

在战争中,常胜将军并不是最好的,如果能不战就让敌人屈服,这才是最好的,因此高级的战争是谋略的相互较量,再下就是两国来使的较量,最后才是用兵力较战。

孙子兵法·谋攻篇【作者】孙武【朝代】春秋末年

孙子曰: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译文:

孙子说:战争的原则是:使敌人举国降服是上策,用武力击破敌国就次一等;使敌人全军降服是上策,击败敌军就次一等;使敌人全旅降服是上策,击破敌旅就次一等;使敌人全卒降服是上策,击破敌卒就次一等;使敌人全伍降服是上策,击破敌伍就次一等。

所以,百战百胜,算不上是最高明的;不通过交战就降服全体敌人,才是最高明的。所以,上等的军事行动是用谋略挫败敌方的战略意图或战争行为,其次就是用外交战胜敌人,再次是用武力击败敌军,最下之策是攻打敌人的城池。攻城,是不得已而为之,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9)是故百战百胜扩展阅读:

《谋攻》篇是《孙子兵法》的第三篇,分为六章,主要讲:以最小的伤亡获得胜利。战争死人,先谋后打,减少伤亡。

第一章讲以最小的伤亡换取胜利,使敌国不战而降好于击破敌国。击破敌人军队规模越大,伤亡越多。

第二章讲不战而屈人之兵是最好的,然后讲了战略四方法,分别为谋攻、伐交、伐兵和攻城,智谋水平逐渐下降,暴力程度逐渐上升,伤亡逐渐增加。

第三章讲战术用兵六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其原则为集中自己的兵力,产生兵力对比优势而获胜。

第四章讲国君三患而致败,三患为縻军、疑军和惑军,失败原因是外行指导内行而导致失败。第五章有利胜利五因素。

第六章讲多知胜,少知不胜。知己知彼是多知,胜;不知己不知彼是少知,不胜。

㈩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不战儿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翻译)

所以百战百胜,(虽然很好却也)不是最好(好中之好)的。(非善之善者也)不战斗就能使敌人屈服,才是最好(好中之好)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