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建国大业》是电影,还是电视剧﹖
电影,讲述建国前到建国时的故事,明星众多,阵容强大!是部不错的电影
㈡ 2019的建国大业啥时播放
据传,李晨、关晓彤等人合作拍摄剧版《建国大业》,该剧于2019年2月份开机,预计拍摄周期为120天,不过目前只是路透还没有正式官宣
㈢ 电视剧建国大业演员表
电影《建国大业》演员表
主演
唐国强——毛泽东
张国立——蒋介石
刘劲———周恩来
王学圻——李宗仁
陈坤———蒋经国
史鑫———邓小平
王伍福——朱德
赵雍———贺龙
刘沙———刘少奇
宗利群——彭德怀
尤立平——林彪
车晓彤——刘伯承
傲阳———聂荣臻
谷伟———陈毅
孙继堂——罗荣桓
王军———徐向前
叶进———叶剑英
修宗迪——傅作义
王健———任弼时
许晴———宋庆龄
邬君梅——宋美龄
江珊———邓颖超
王冰———张澜
金鑫———李济深
友情出演
李连杰——陈绍宽
成龙———采访李济深的记者
刘德华——俞济时
黎明———蔡廷锴
姜文———毛人凤
胡军———顾祝同
冯小刚——杜月笙
陈凯歌——冯玉祥
陈道明——阎锦文
陈宝国——周至柔
尤勇———白崇禧
葛优———卢广声
冯远征——傅泾波
毕彦君——罗隆基
侯勇———陈赓
陈好———傅冬菊
甄子丹——田汉
赵薇———选国歌的女代表
孙红雷——《中央日报》记者胡立伟
李幼斌——报社社长
吴刚———闻一多
邓超———徐悲鸿
李强———陈诚
黄晓明——李银桥
佟大为——孔令侃
刘烨———红军老战士
王学兵——解放军王参谋
张涵予——解放军
范伟———厨师长
孙兴———俞济时副官
㈣ 建国大业演员名单
电影《建国大业》演员表
主演
唐国强——毛泽东
张国立——蒋介石
刘劲———周恩来
王学圻——李宗仁
陈坤———蒋经国
史鑫———邓小平
王伍福——朱德
赵雍———贺龙
刘沙———刘少奇
宗利群——彭德怀
尤立平——林彪
车晓彤——刘伯承
傲阳———聂荣臻
谷伟———陈毅
孙继堂——罗荣桓
王军———徐向前
叶进———叶剑英
修宗迪——傅作义
王健———任弼时
许晴———宋庆龄
邬君梅——宋美龄
江珊———邓颖超
王冰———张澜
金鑫———李济深
友情出演
李连杰——陈绍宽
成龙———采访李济深的记者
刘德华——俞济时
黎明———蔡廷锴
姜文———毛人凤
胡军———顾祝同
冯小刚——杜月笙
陈凯歌——冯玉祥
陈道明——阎锦文
陈宝国——周至柔
尤勇———白崇禧
葛优———卢广声
冯远征——傅泾波
毕彦君——罗隆基
侯勇———陈赓
陈好———傅冬菊
甄子丹——田汉
赵薇———选国歌的女代表
孙红雷——《中央日报》记者胡立伟
李幼斌——报社社长
吴刚———闻一多
邓超———徐悲鸿
李强———陈诚
黄晓明——李银桥
佟大为——孔令侃
刘烨———红军老战士
王学兵——解放军王参谋
张涵予——解放军
范伟———厨师长
孙兴———俞济时副官
陶泽如——唱票员甲
黄圣依——战地播音员
刘仪伟——李璜
周星驰——周作人
曹可凡——上海市市长吴国桢
刘桦———国军队长
连晋———甘介侯助手
梁家辉——解放军代表
章子怡——文化界代表
苗圃———文化界代表
沈傲君——文化界代表
宁静———文化界代表
董璇———文化界代表
陈数———文化界代表
张秋芳——文化界代表
王雅捷——文化界代表
郭德纲——文化界代表
龚蓓苾——女兵
何琳———女兵
杨若兮——女兵
车永莉——女兵
㈤ 建国大业主要讲了谁 什么是 有什么印象深刻的情节
建国大业 即 中国1945之重庆风云。
《中国1945之重庆风云》是2011年电视剧,被称为电视剧版的《建国大业》。由唐国强、张国立、蒋勤勤、袁莉、刘劲、张铁林、许还山、达式常等主演。该剧讲述的是以重庆谈判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国共两党之间斗智斗勇的革命史实,把中国共产党人的机智勇敢表现的淋漓尽致,将蒋介石的阴谋呈现在观众眼中,并着力描写了各大民主党派积极支持共产党创建新中国的历史进程。
演员表
唐国强饰毛泽东
张国立饰 蒋介石
蒋勤勤饰宋美龄
袁莉饰宋庆龄
刘劲饰周恩来
张铁林饰黄炎培
吴晓东饰张治中
王伍福饰 朱德
郭连文饰刘少奇
许戈 饰王若飞
王健 饰任弼时
杨俊勇 饰 陈云
史鑫 饰邓小平
吴有熙 饰褚辅成
赵凯 饰蒋经国
张东强 饰叶剑英
钟明和 饰冯玉祥
李宝安 饰陈布雷
皮特(美国) 饰 赫尔利
巴甫洛夫(俄罗斯) 饰 斯大林
宗利群 饰彭德怀
车晓彤饰刘伯承
王正平 饰 张群
刘欣 饰 王芸生
达式常饰柳亚子
许还山饰张澜
杨维奇 饰 鲜英
基本信息
剧名:中国1945之重庆风云
又名:建国大业、风雨同舟
类型:主旋律题材
国家/地区:中国内地
总导演:张国立
总监制:唐国强
年份:2011年
主题曲:沁园春·雪---演唱:韩红
㈥ 《建国大业》的导演是谁
黄建新,1954年6月14日出生于陕西西安,毕业于西北大学,中国内地导演、编剧、制片人。
1979年,黄建新毕业后入西安电影制片厂担任任编辑、场记,从而正式进入电影圈。1985年,首次独立执导剧情片《黑炮事件》,而他也凭借该片获得新时期十年电影奖最佳处女作奖。1988年,执导剧情片《轮回》,该片为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正式参赛作品。
1992年,凭借执导的喜剧片《站直啰别趴下》获得第50届威尼斯电影节参议院特别奖。1994年,凭借执导的剧情片《背靠背脸对脸》获第1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1997年,凭借执导的喜剧片《埋伏》获得第1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评委会特别奖。
(6)电视剧建国大业扩展阅读
2001年,执导喜剧片《谁说我不在乎》,而他也凭借该片获得第21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提名。2005年,执导喜剧片《求求你,表扬我》,该片获得第八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评委会特别奖。2008年,监制动作片《投名状》。2010年,凭借执导的历史片《建国大业》获得第14届中国电影华表奖最佳导演奖。
2011年,执导历史片《建党伟业》。2013年,监制的3D魔幻片《白发魔女传之明月天国》获得第10届好莱坞中美电影节金天使奖电影。2014年,担任CCTV-6综艺选秀节目《来吧!灰姑娘》的导师。2016年,担任动作警匪片《湄公河行动》的制片人。
㈦ 建国大业演员表马天宇
扮演张澜和伍子胥的是老演员王冰今年73岁,三年前在《走向共和》中扮演李鸿章时,刚好70岁。演员王冰与剧中李鸿章同龄。古稀之年,感悟李鸿章的心路历程,王冰的生活经历为他提供了非常好的表演体验。
《走向共和》中饰李鸿章王冰曾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北京青年艺术剧院的台柱子。剧院每年拍两三个舞台剧,王冰都是男主演,如50年代的舞台剧《保尔柯察金》,在全国巡演了400多场,演遍中国的大江南北;话剧《费加罗的婚礼》,王冰也演过一百多场。在《哈姆雷特》等多部莎士比亚的话剧中,王冰也是男主角,演过几百场。
1990年王冰退休以后,由于身体原因,便彻底退出了话剧的演出舞台。但王冰时不时地还会在影视剧中客串一个角色。如在电影《父子老爷车》中,王冰扮演一位经理;在电影《最后的贵族》中与卢燕演夫妇,扮演潘虹的父亲。在电视剧《武则天》中扮演武则天的重臣狄仁杰;在刘威主演的电视剧《唐明皇》中扮演唐代的名臣宋?。拍摄电视剧《走向共和》之前,他刚刚在一部18集香港电视剧《蟋蟀四爷》中扮演一位清末初期的赌场老板四爷。
㈧ 电影建国大业有描写一个片段和观后感300字
建国大业》这部影片,集中反应了自1945年抗战胜利国共两党重庆谈判,一直到新中国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五年间的风云变幻,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磅礴的历史画卷。《建国大业》充分利用了电影蒙太奇手法将重大历史事件进行宏观和微观间切换,增强了影片的历史真实感和内容上的厚实感。同时,还用虚实相映的手法表述历史事件,省去了大量篇幅,又达到再现历史的目的。如李公朴被害是通过闻一多演讲来展示,闻一多及后来上海的13名知名民主人士被害则以画面来展现。又如用写意的战争场面来烘托建国的艰辛。同时,以大量的镜头展现民主党派、民主人士为民主建国做出的努力和牺牲,这也是空前的。如展示了敌机轰炸西柏坡x住处未爆炸的炸弹这一细节,给人以惊心动魄的历史真实感。影片的重点,是国共两党的实力如何从势均力敌、针锋相对,到最后共产党技高一筹,三大战役的决定性胜利让历史的天平终于倾向在共产党一边,中国的历史从此改变了前进的方向。
共产党得天下,一是得民心,二是得人才。从《建国大业》一片来看,“得民心者得天下”的主基调始终灌注整部影片,当时的不少人才都倒向了共产党阵营,这也是政治协商制度诞生的首要前提和重要保证。相比之下,另一阵营的国民党,派系纷争内耗,一党独揽,自挖墙脚,众亲叛离,诸如蒋经国、白崇禧等经世之才的一度无奈落寂,恰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三四十年代的中国,民族危机,内外战争不断,人民出于水深火热之中,在这个曾经一度辉煌耀眼的东方,燃起的是熊熊的战火,滚滚的狼烟。看着电影,想着历史,心中无限感慨。遐想当年历史的种种,心中激起了年轻人澎湃的涟漪,心在起伏,随着60国庆,我百感交集,伴着新中国成立的礼炮,回想起60年前,中国说民主政治协商,60年后,中国说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这是60年抒写的新中国。
建国大业这部电影令我十分感动,终身难忘。
㈨ 建国大业观后感
提供两遍,自己选吧!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电影《建国大业》在毛主席的庄严宣告中结束了,那一幕幕令人振奋的场景,在脑海里久久回荡,挥之不去。
影片以抗战胜利至建国前夕为背景,正面再现共和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从诞生到确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重庆谈判、双十协定、校场口事件、辽沈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定都北平、政治协商会议、开国大典等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在影片中依次展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等老一辈革命家,宋庆龄、张澜、李济深、沈钧儒、何香凝等民主爱国人士纷纷登场,仿佛把我们带到那个艰难而又催人振奋的岁月中,去追忆那段历史,缅怀远去的革命先辈。
电影以毛泽东、周恩来赴重庆谈判的飞机上拉开序幕。抗日战争结束之后,各阶级、各党派、广大人民群众反战情绪高涨。于是,在民主爱国人士张澜等人的斡旋下,毛泽东代表的共产党与蒋介石代表的国民党拉开了重庆谈判的序幕。为了表示诚意,中国共产党主动放弃了部分占领的解放区,然而,国民党却丝毫没有建立民主政府的意思,反而驱赶民主党派,逐渐走向了军政府独裁统治的灭亡之路。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展开了白色恐怖下的血腥屠杀,一大批爱国民主人士遭到杀害。此举遭到了以共产党为首的各党派的强烈反对。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将军的一幕戏中,冯将军大白天手持白灯笼闯入蒋介石的府第,要求见蒋介石,被拒绝后。冯将军义愤填膺的说:“这个世道太黑了,我怕看不见。”足以看出当时的时局是多么的恐怖,而冯将军也遭到国民党特务的杀害。
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通过建立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获得了全中国人民群众的支持,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李公朴、闻一多为代表的革命人士为了政协会议的召开,奉献了一切,奉献了自己的生命。他们用鲜血换来了新中国的诞生。
最让人难忘的镜头是,影片中淮海战役结束后,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朱德等革命元首,听到战役结束我军大获全胜的消息,毛主席说,长江以北,再无大战。于是,四个改变了中国历史的男人,四个改变了中国命运的男人,一起喝酒,喝醉了一起唱歌的那一番情景,让人十分的感动。那一刻,他们几十年经历的苦难,一幕幕的回想,把心中的感情迸发。五次围剿,突破封锁线,茫茫大雪山,漫漫草地,无数人的生命,换来了这革命转折的这一刻。让他们再也克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唱起来,喝起来,哭起来,笑起来,跳起来……观众的眼睛似乎也在这一刻湿润了,多么艰难的历程啊。
解放上海,解放军战士打仗累了,没有占民宅,集体整齐的睡在马路上。宋庆龄看到了,看到了为什么中国共产党会胜利。这就是我们最亲爱的人——中国人民解放军。
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的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国人民从此翻身做主人,一个崭新的国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台湾那边,落寞的是蒋介石那悲情的身影……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现如今,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成立六十周年了,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回忆那段历史,追忆那段历程,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并由衷地祝福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人们幸福安康。
二、
经过千辛万苦搞到票,然后聚精会神地看完了一票难求的国庆60周年献礼大片《建国大业》。《建国大业》这部影片,集中反应了自1945年抗战胜利国共两党重庆谈判,一直到新中国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五年间的风云变幻,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磅礴的历史画卷。《建国大业》充分利用了电影蒙太奇手法将重大历史事件进行宏观和微观间切换,增强了影片的历史真实感和内容上的厚实感。同时,还用虚实相映的手法表述历史事件,省去了大量篇幅,又达到再现历史的目的。如李公朴被害是通过闻一多演讲来展示,闻一多及后来上海的13名知名民主人士被害则以画面来展现。又如用写意的战争场面来烘托建国的艰辛。同时,以大量的镜头展现民主党派、民主人士为民主建国做出的努力和牺牲,这也是空前的。如展示了敌机轰炸西柏坡x住处未爆炸的炸弹这一细节,给人以惊心动魄的历史真实感。影片的重点,是国共两党的实力如何从势均力敌、针锋相对,到最后共产党技高一筹,三大战役的决定性胜利让历史的天平终于倾向在共产党一边,中国的历史从此改变了前进的方向。
电影的场景设计和叙事角度有大有小,最喜欢两个场景:一是北平机场,万人喜迎毛泽东和老红军战士的声嘶力竭的场面,令现场观众百感交集,不禁涌动起对建立共和国的无数先辈的敬仰情怀。二是蒋经国前往上海督导经济,直面谴责孔家才是让党国身处危难的蛀虫,回到南京时父亲蒋介石却对他说“不反亡国,反则亡党”的言语,一番时局的忠告带走了经国的锐气,这或许是对多年之后的台湾主政人物的一种性格铺垫和诠释吧。据说蒋经国在深刻反思败走台岛的教训,启动肃贪和党建转型改革,呕心沥血、励精图治的将台湾带上“亚洲四小龙”的地位,亲手实现了政治解严(将台湾带入民主时代),集其大成的功业在他之后的新台湾,未见在政治境界及领导效能上超越蒋经国的新典范。蒋经国“与时推移的改善及修正的性格”,注定这位奇迹经济的缔造者最终心力憔悴呕血而亡的悲怆宿命。因此我认为,影片中陈坤的扮相与我心目中的蒋经国最为吻合。片中对征集到国旗、国歌作品的选用过程,犹如生动的教学片,更让人增长了不少知识。
看完《建国大业》,如果你非要问我,谁演的最好?我说是张国立。可能在一些人心里,张国立电视剧演的多了,没有那些“电影明星”们更有银幕范儿。其实错了,他是真正有多大舞台能担多大戏的人,蒋介石,这个份量特别重的角色,被他担起来了,担得漂亮。
当然从外形上来说,张国立无论是从长相上还是身材,都跟蒋介石“不像”得太厉害。但是张国立没走“形似”,甚至于没去追求“神似”,他是在演蒋介石的心,把内心吃透了,打通了血脉去演,这个就很厉害。所以蒋介石的第一个镜头一出来,我就闭嘴了,那种融会贯通的精神气质,已经远远超过了演技的范畴。需要再提一句的是,张国立刻画人物用的是“春秋笔法”,不显山不露水的,很多好东西要是不仔细看,一不留神就过去了。
共产党得天下,一是得民心,二是得人才。如今许多影视作品塑造的英雄给很多人一种印象,共产党大都是些没文化,被地主老财逼迫无路可走,才入伍参加革命的土包子,其实这是很大的误解。从《建国大业》一片来看,“得民心者得天下”的主基调始终灌注整部影片,当时的不少人才都倒向了共产党阵营,这也是政治协商制度诞生的首要前提和重要保证。相比之下,另一阵营的国民党,派系纷争内耗,一党独揽,自挖墙脚,众亲叛离,诸如蒋经国、白崇禧等经世之才的一度无奈落寂,恰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然而,这部影片也存在很多不如人意的地方。
首先是剧本的粗糙。作为一剧之本,可以看得出,剧作者试图在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里,集中将五年间的大大小小事件做一全面而详尽地描述,终因功力不够,而显得结构凌乱、内容庞杂,头绪错综复杂,人物刻画不是很到位。
其次是导演的问题。这是一部国庆献礼片,担纲导演的是好像从来没有独立导过电影的、负责电影事业的高级官员,为了保险起见,又拉了另外一位导演过很多片子的导演。但对于一个剧本先天不足的影片,导演再有号召力,也无济于事。尽管场面做得很大,气势上很雄伟,但描写战争无非就是行军、长镜头、多弄几处炸点,动不动就是航拍,电脑三维动画,虽是群星云集,但仍旧掩盖不住影片的整体苍白。
第三个要说的是摄影问题。片中出现众多开会的大场面,这是一般导演最为头疼的,因为场景单调不容易调度。而本片的导演及摄影师或许为了照顾众多明星的档期,根本就没考虑拍得再细些,几乎都是全景、中景等几组镜头,场面有了,但效果上就显得雷同了。
第四个要说的是剪辑的问题。可能还是因为剧本的原因,内容上的凌乱表现在剪辑上显得有些捉襟见肘,太跳跃的手法有点模仿美国大片的意思,以对白或音乐的先入作为场景转换的套路,也显得有些老套了。黑白与彩色色调之间的转换也都过时很久了。
总之,这部片子作为主旋律的国庆大片,看了也就看了,不看也不是个损失。它没有早年间《开国大典》拍得精致,当然,想看明星们是如何在一部影片里集中露下小脸的,看看也挺有意思。
㈩ 建国大业 历史背景
1、经济上:
被蒋、宋、孔、陈四大家族控制。国统区物资短缺,物价飞涨,通货膨胀严重,国民党政府大量印制法币,货币严重贬值~官僚资本把持着国民经济的命脉。由于战乱,交通运输阻塞。国统区经济面临全面崩溃。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解放了大量农村劳动力,推翻了2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2、政治上:
国民党坚持军事独裁统治,拒绝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拒绝和平民主建国。实行恐怖政策,镇压学生运动,迫害和暗杀民主人士。共产党则召开了政治协商会议,商讨民主建国方针。
3、军事上:
第一阶段:国民党对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中共以打击敌人的有生力量为主,不在乎以诚意地的得失。
第二阶段:由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被粉碎,转而重点进攻山东和陕北解放区,但都以失败告终。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向国民党统治的薄弱地区进军,直接威胁国统区的大城市,牵制了大量国军。
第三个阶段:即战略决战阶段。
国共双方先后进行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国民党大部分主力被歼。国共军事力量发生根本性转变,长江以北基本解放。
第四阶段:渡江战役,解放军突破了长江防线,占领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向中南、西南、东南等地进军。
4、文化上:
国民党奉行大汉族主义和专制的文化政策。压迫少数民族,打击少数民族风俗文化。极力推行“党治文化”,强调国民党对文化的统治,限制和摧残革命文化。大量文物古迹被破坏或被国民党官员私自占有。
(10)电视剧建国大业扩展阅读
剧情简介
1945年4月23日中共七大开幕,毛泽东所做的七大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引起了全国进步民主人士的热烈反响。
与此同时国民党也召开了六中全会,蒋介石独裁野心的欲盖弥彰和国民党内部的腐败糜费,让很多人产生不满,特别是以民盟为首的一些中间派,他们更拥护《论联合政府》提出的观点。
无奈之下,蒋介石决定召开国民大会,颁布宪法,想通过国民大会的形式,使国民党获得执政权,借此拉拢其他一些社会党派,并妄图骗得社会舆论的支持。
此时的欧洲战场,德国即将战败,日本战败也只是时间问题、国际、国内的形势,国共两党均有所洞察,美国政府和蒋介石害怕看到一个赤色的中国在亚洲出现,决定派宋子文赴莫斯科与苏联谈判。
为了促成国共联合,民盟决定组成延安观察团,蒋介石无奈之下同意了他们的延安之行。民盟的观察团到了延安以后得到了毛泽东的亲自迎接,并和共产党达成了共识,但蒋介石对延安一行人带回的中共协议很不满,坚持召开国民大会,还对去延安的六个人进行监控。
8月6日,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两地投下原子弹,8月9日,苏联红军向中国东北境内的日本关东军发起进攻。在这同时,苏联在谈判中并没有一点的让步,这使宋子文不愿意在协约上签字,但美国方面却希望蒋介石可以妥协。
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全国上下,举国欢庆。蒋介石不同意让中共受降,但中共的部队还是进入了东北,并展开基层工作,巩固根据地,还得到了苏联的支持。中间党派为可能发生的内战而担心,想要设法促成国共双方的合作、和解,但蒋介石还是在暗中对下属做好了开战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