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资讯 » 天龙山石窟
扩展阅读
美国银行开户股票买卖 2024-09-24 00:48:32
股票行情系统软件 2024-09-24 00:37:46

天龙山石窟

发布时间: 2021-05-17 07:45:37

⑴ 龙山和天龙山石窟哪个好太原

你好龙山石窟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元代(公元1271~1368年)道教石窟群。[1]位于山西太原西南20千米的龙山山顶,主窟开凿于元代太宗六年至十一年(公元1234~1239年)。共8窟,分别为虚皇龛、三清龛、卧如龛、玄真龛、三大法师龛、七真龛及两座辩道龛。
天龙山石窟在山西太原市西南40公里天龙山腰。天龙山亦名方山,海拔高1700米。这里风光秀丽,历史上曾是北齐皇帝高洋之父高欢的避暑宫。四周山峦起伏,遍山松柏葱郁,山头龙王石洞泉水荡漾,山前溪涧清流潺潺。由于北齐时山下兴建了天龙寺,后人就习惯地称之为天龙山了。天龙寺,宋代易名为圣寿寺,一九四八年失火,寺庙被焚毁。一九八一年,搬迁太原南郊南大寺于山上,现已修葺一新。

⑵ 太原天龙山石窟属于世界文化遗产吗

太原天龙山石窟属于世界文化遗产吗?太原天龙山石窟是世界文化遗产

⑶ 太原天龙山石窟最近开放了吗

开放。
最佳旅游季节
天龙山屏峰黛立,松柏成荫,溪泉鸣涧,气候凉爽。春夏两季是最佳旅游季节。

交通
坐太原到清徐的小巴,或者坐8路公交晋祠下车,然后绕道晋祠后面上天龙山,沿着盘山公路一直走就到了,现在收进山费。

⑷ 天龙山石窟的历史

天龙山石窟创建于东魏(公元534—550年),高欢在天龙山开凿石窟,高欢之子高洋建立北齐的晋阳为别都,继续在天龙山开凿石窟。隋代杨广为晋王,继续开凿石窟,唐代李渊父子起家于晋阳,建造石窟达到高峰。
天龙山石窟位于东西两峰悬崖半腰,这些石窟中,有东魏、北齐、隋、唐各代开凿的石窑二十七窟。东峰八窟,西峰十三窟,山北三窟,寺西南三窟,窟之间山径相通。现存石窟造像1500余尊,浮雕、藻井、画像1144幅。各窟的开凿年代不一,以唐代最多。
天龙山石窟的雕塑技巧比北魏大大前进了一步。第九窟,原有木构“漫山阁”,阁内唐代石窟分上下两层,上层弥勒大佛,坐像高约八米,局部虽有毁损,但仍是天龙山石窟中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尊石雕塑像。下层,观音立像高达十一米,形态生动,姿态优美,身披璎珞,罗纱透体,体态丰满,薄软的罗纱质感清晰,是天龙山石窟中艺术价值最高的一尊雕像。

⑸ 天龙山石窟的石窟特色

石窟的最早开凿者是东魏大丞相高欢,即东峰的第2、3号窟;其子高洋开凿3窟,即东峰的1号窟和西峰的第10、16号窟;北齐至隋之间开凿了东峰第11号窟;隋炀帝为晋王时开凿东峰第8号窟;余为唐代开凿18个窟。共跨越4个朝代,历时400多年,反映出各个时期的不同风格和艺术成就,却又有着一线相连的传统关系。如北齐的第1、10、16号窟,窟前增加了仿木结构的前廊,廊雕二柱,柱头承普柏枝,枋上有一斗三升斗拱,补间则施人字形叉手,是现存北齐的唯一建筑实例,有重大的科研价值。隋代的第8窟是一个中央有方形塔柱的制底窟,窟壁和塔柱四面各开龛设像,结构复杂却处理得十分贴切,双钩衣纹简洁平稳,有独到之处。西峰的第9窟是晚唐罕见的精品。峰顶有高755厘米的弥勒坐像,姿态端庄的华丽形象中略具朴素、温暖的感觉,衣纹处理虚实结合、聚散合理,使在严的佛像增加了活泼的气氛。下部又以高500厘米的十一面观音为主尊,文殊、普贤菩萨为胁侍的三大士像,用男体女态的方式处理,极妙地表现出肉体、纱衣、饰物三者之间穿插迂回的雕塑功力。后壁又用倚坐弥勒、坐佛和许多化佛坐在莲座上的淡浮雕构成一组反映弥勒净土世界的背衬。崖壁间又附若干龛窟,宽猛相济,繁简结合,寓意十分深刻。为保护这组石窟,重建仿明楼阁三层,下承汉白玉台阶步步登高,间内置木梯直到弥勒佛顶部。沿用旧名,曰“漫山阁”。“高阁停云”是天龙山八景之一。
天龙山石窟还有北坡史家峪福慧寺的三个唐窟,南坡柳子沟滩地悬崖上有五代至元、明时期的五个窟(其中三个窟无佛像),这样,天龙山石窟应该是33个窟,其中有佛像的是30个窟,而不仅仅是25个窟,只是由于南北两处路线不顺,崖壁险要,又是较晚的作品,故鲜为人知。
综观天龙山风景名胜区,它是以石窟为代表的人文景观闻名遐迩、称誉中外的。它是以技巧的成熟、饱满、洗练和表现感情的细致,接近劳动者的生活气息,以浓厚的民族性和地方性为其特色,以“小而精”著称,体现了天龙山雕塑艺术不同于其他石窟艺术的独特风格,因而被誉为“天龙山式样”,是中国古代石窟雕塑艺术的一颗灿烂的明珠。

⑹ 天龙山石窟流失佛首回归祖国

是的。2月12日,在牛年春晚登台的回归国宝天龙山石窟第8窟北壁主尊佛首亮相北京鲁迅博物馆。国家文物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该佛首是经多方努力2020年归国的第100件流失文物,也是近百年来首件从日本回国的天龙山石窟流失佛雕。

2020年9月14日,国家文物局监测发现,日本一拍卖行拟于东京拍卖一尊“唐天龙山石雕佛头”,疑似为天龙山石窟流失文物。经鉴定,判断其确属天龙山石窟第8窟北壁佛龛主尊佛像的被盗佛首,年代为隋代,于1924年前后被盗凿并非法盗运出境。

10月15日国家文物局致函拍卖行,要求其终止与佛首相关的拍卖和宣传展示活动。次日,拍卖行作出撤拍决定。国家文物局与拍卖行董事长、旅日华侨张荣取得联系,鼓励其促成文物回归。10月31日,张荣与日籍文物持有人谈判完成洽购,经国家文物局充分沟通,决定将佛首捐献中国。11月17日,佛首被移交给中国驻日使馆保管。

12月12日12时,佛首被安全运抵北京,当日点交入库,重回祖国怀抱。

(6)天龙山石窟扩展阅读

国家文物局组织多方专家开展实物鉴定

据了解,天龙山石窟流失佛首长33.7厘米,宽30.4厘米,高44.5厘米,重55.5公斤。佛首石材主要由石英和方解石构成,符合天龙山岩体特征,内部一致性较好,无显著裂隙发育。顶部和耳部发现彩绘痕迹,推断佛像原始状态应有彩绘。

鼻翼及鼻梁部位存有有机材料,推断有修复经历,与鼻翼修整情况相契合。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司副司长邓超指着佛首背后的削痕说,这是佛首被盗之后,为了展示需要,经历二次削凿后留下的痕迹。

⑺ 山西天龙山石窟能欣赏到怎样的石像呢

在民间有着这么一句话"地下文物看陕西,地上文物看山西",这就是在说山西地面上的文物是非常多的,比如说大家熟知的平遥古城、王家大院、皇城相府等这些景点,而在这处人杰地灵的地方还有着无数的石窟,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处山西的石窟,里面各种各样的雕塑琳琅满目,而且不云冈哦!


门票价格

不过这里也有很多地方都被破坏,如今只剩下一部分依然还矗立在石窟里面。上面也说了这片石窟群是各个朝代建造的,所以佛像也各具特色,有的只是土灰色的,但是有的却是非常的鲜艳,雕像的身上都涂满了色彩斑斓的颜色,让整个雕像看上去更加的好看。除了大部分的佛像之外还有四大天王等道教雕像,凶神恶煞表情加上自身庄重铠甲看起来十分的威严。就是这样一处不可多得的石窟群门票的价格居然只有区区的30元,可以说是十分的良心了。

而天龙山景区也是一处绝佳的避暑胜地,这里到处都是浓郁的树林,覆盖率是十分广阔,因为独特的地理环境所以这里的温度都是特别的低,非常适合前来避暑。好了今天小编就先介绍到这里,欢迎大家前来评论!

⑻ 天龙山石窟的石窟艺术

石窟艺术是一种宗教文化,取材于佛教故事,兴于魏晋,盛于隋唐。它吸收了印度健陀罗艺术精华,融汇了中国绘画和雕塑的传统技法和审美情趣,反映了佛教思想及其汉化过程,是研究中国社会史、佛教史、艺术史及中外文化交流史的珍贵资料。
石窟艺术与佛教是十分密切的。石窟艺术是为当时信佛的人们服务的。因信仰佛教的各阶级、各阶层人物不同,他们所属的佛教宗派也不一样,因而在造像与壁画的题材上,也要根据自己那一宗派的经典造像。所以石窟艺术的发展,因时间、地点的不同,发展情况也不一样。如新疆石窟,除唐代或以后汉人所开的窟画出一些大乘经变以外,其余早期开凿的各窟,全看不到反映大乘经中的故事造像。这些石窟群中,遗存到今天的雕像,主要是释迦和菩萨等单独的形象,其次则多是佛本生、佛本行(即如何苦行、忍辱、寻求解脱)等故事画像。这些画像多数是根据《声闻藏》各经创造出的,与外国商人竺婆勒子竺法度学小乘教唯礼释迦的记载相同,与法显、玄奘等人所记天山南簏各国信仰小乘教的记录也完全吻合。
石窟艺术是佛教艺术,它反映了佛教思想及其发生、发展的过程,它所创造的像、菩萨、罗汉、护法,以及佛本行、佛本生的各种故事形象,都是通过具体人的生活形象而创造出来的。因而它不能割断与历史时期人们的生活联系,它不像其他艺术那样直接地反映社会生活,但它却曲折地反映了各历史时期、各阶层人物的生活景象。这应该是石窟艺术的一个特点。

⑼ 天龙山石窟的重点石窟

天龙山石窟属灰白色砂岩,易雕凿,也易风化。其中东峰十二窟、西峰十三窟。
北魏末年分裂成东魏和西魏,虽然都以“大魏”为国号,但实际上都已是傀儡政权,东魏由高欢摄政,公元550年其子高洋称帝,改魏为齐,史称“北齐”。太原古称晋阳,东魏(534~550年)、北齐(550~577年)时为高氏的别都,高欢曾在天龙山修建避暑宫,使这里的佛教迅速兴盛起来,开始了大规模的石窟寺营造工程。
两座东魏窟和三座北齐窟都是方形窟室,三壁三龛的形制,东魏尊像组合皆三尊像,为正壁释迦、左壁弥勒、右壁阿弥陀的三世佛。西魏改为五尊像,倚坐的弥勒佛改为交脚坐的弥勒菩萨。东魏像清瘦,造像手法朴实、简洁,仍是“秀骨清像”的风格。北齐像更减少了动感,重在形体结构的雕造,雕塑语言臻于完美。同时,还可以看到龛形和窟形上对于建筑结构的关注,相当精确地再现当时木构建筑的原貌。
隋代仅有的一窟,保存着有名的“开皇石室铭”,可知建窟于隋代开皇四年(584年)。晋阳又是唐太祖李渊的龙兴之地,因此在唐代也是别都,地位重要,佛教更为发展,因而天龙山唐代开凿最多,达十五座,可以第9窟“漫山阁”为代表。这是一座上下两层的大窟,上层有8米高的弥勒佛倚坐像,下层以6米高的十一面观音像居中,左右分别为乘象的普贤和骑狮的文殊。造像丰腴、优雅,手法细腻。
总体来说,天龙山造像的艺术水平在同时代其他石窟之上,生动显示了石窟艺术由北朝向隋唐转化的进程。可惜的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天龙山石窟遭到难以置信的盗凿破坏,大批精品流失国外。
天龙山石窟已被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更好的保护与弘扬这一历史的和艺术的宝贵遗产。

⑽ 龙山石窟与天龙山石窟是一个地方吗

龙山石窟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元代(公元1271~1368年)道教石窟群。[1]位于山西太原西南20千米的龙山山顶,主窟开凿于元代太宗六年至十一年(公元1234~1239年)。共8窟,分别为虚皇龛、三清龛、卧如龛、玄真龛、三大法师龛、七真龛及两座辩道龛。
天龙山石窟在山西太原市西南40公里天龙山腰。天龙山亦名方山,海拔高1700米。这里风光秀丽,历史上曾是北齐皇帝高洋之父高欢的避暑宫。四周山峦起伏,遍山松柏葱郁,山头龙王石洞泉水荡漾,山前溪涧清流潺潺。由于北齐时山下兴建了天龙寺,后人就习惯地称之为天龙山了。天龙寺,宋代易名为圣寿寺,一九四八年失火,寺庙被焚毁。一九八一年,搬迁太原南郊南大寺于山上,现已修葺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