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蒋介石处死的将领有哪些
抗战期间死于非命的国民党将领不少,如段朗如、张德能、陈牧农等因作战畏缩不前被枪决;酆悌、文重孚(湖南益阳人,长沙市警察局局长)因长沙大火被枪决,胡启儒,黄埔军校二期,教导总队2旅旅长(1937),1942年夏因贩毒被处决。梅春华,少将,黄埔军校四期,18军参谋长(1940),1943年因私贩军队装备被处决。程泽润等死于犊职贪贿……
同样参加第二次长沙会战的精锐部队,第74军为王耀武所辖:51师李天霞,57师余程万,58师廖龄奇;第4军欧震所辖:59师张德能……其中,余程万后来在常德会战中几乎被蒋判死刑,张德能在第四次长沙会战后被蒋下令枪毙,廖龄奇即在本次会战后被判死刑。
同期枪毙的还有97师师长傅维藩,胡宗南的部下,罪名也是笼统的“作战不力,自动后退”。
74军历史上,两个极为出色的学生师长,壹个在蒋介石的批示之下,做了枪下鬼;壹个也是在蒋的批示之下,命悬壹线,黄泉惊魂,其经历叫人扼腕。他们就是廖龄奇和余程万。
B. 张德能的军旅生涯
当时第四军带领群众,一面救火,一面抗日,那时情势极其严重,日寇大军压境,群众楼房被焚;张德能坐镇长沙,指挥若定,在友军及群众的大力协助支持配合下,奋勇反击日寇,痛歼来犯敌人,取行了闻名全国的第一次长沙会战大捷,战果辉煌,捷报飞向全国各地,大鼓舞了人心。
1939年,日寇不甘心失败,而且更迫切地要夺取此军事重地长沙。企图打通粤汉铁路,强化日伪统治,于是再次调动大批兵力,进犯长沙,这是长沙第二次大会战。那时张德能兼任长沙警奋司令,他分析了形势。当机立断,采取向外分兵合围战法,先埋伏兵力于长沙外围,以小部队诱敌,分割围而歼之。他们与各条战线互相配合,依靠爱国民众,同心协力,浴血奋战十多天,痛歼来犯日寇一半,又取得长沙第二次会战的大捷,打乱了日寇的战略计划,张德能因此又取得长沙第二次会战的大捷,打乱了日寇的战略计划,张德能因此又立下战功,被晋升为第四军副军长兼五十九师师长。
日寇又遭失败后退回岳阳,整顿军马,于1940年大举调动,第三次进犯长沙。张德能与军长欧震等制订作战破敌良策,由他率领一个师潜伏长沙外围要地。其余两师由欧震统率,布防长沙内线,互为倚角,互相呼应,各线经过艰苦血战十五天,歼灭日寇一个师团,夺得了长沙第三次大会战的胜利,捷报电传,举世闻名。当时美国总统罗斯福来电表示祝贺。由于第四军屡战屡胜,建立了特大功勋,该军军长欧震升为第八战区副总司令,第四军军长由张德能升任,并晋升为陆军中将。 1941年12月,日寇发动太平洋战争,侵占了香港,南洋等大片土地,为了打通由中国东北经华北、华中、华南、贯通南洋的大动脉,同时欲攻占西南各省,逼蒋介石投降。因此,便孤注一掷,务必占领粤汉铁路要津长沙,经过密谋策划,再作一次争夺战。
1942年,日寇选调三个精锐师团及大量伪军共十多万人,并配备空军、坦克、大炮,从南、北、东三路夹攻长沙。当时张德能的第四军经过三次长沙大会战,伤亡不少,他将长沙险情电告蒋介石。蒋介石亦深知长沙安危,至关重要,便急向美国驻华军事使团救援,得一美军炮兵团,又调谪系三十六军前来长沙增援。美军的军事顾问到达长沙,选择长沙外围岳麓山,名义上是保守长沙,实际上是保卫美国顾问及炮兵团。日寇经过三次进攻长沙惨败教训,转变战略战术,采取步步为营,稳打稳扎的方针,日寇探悉长沙仍由张德能坐镇指挥,不能贸然发动攻势,而外围岳麓山方面是由三十六军防守,该军虽属美式装备,但未经战阵、容易得手,便拟定了侵攻长沙,先破岳麓山的作战计划,首先摆开阵势,假装猛攻长沙模样,其实暗调大军迂廻岳麓山,那时张德能根据各方情报,亦估计到日寇有此阴谋,使用电话向第九战区司令部总参谋长赵子立报告,请求第四军与三十六军换防,以防万一。但美军事顾问在场,听后不满,认为自己的布置非常严密,是万无一失的,不予采纳。 日寇大军暗渡湘江,迂廻岳麓山后,先严密监视美军炮兵阵地,然后将三十六军分别包围。准备就绪后,先用飞机狂轰滥炸,再用大炮密轰,地面部队以坦克开路,发动猛烈进攻。美炮兵猝不及防,被炸尸横遍野,三十六军装备虽好,但未经大战考验,官兵闻战,心惊胆颤,军长黄涛,惊惶失措,暗中逃跑,军中无首,未战自乱。因此,一触即溃,霎时兵败如山倒,大部官兵和美炮兵为日寇俘虏,日寇占领岳麓山后,控制了外围制高点,便立即全面调集大军,以坦克掩护,三面夹攻,并以大量空军轰炸扫射,弹如雨落。张德能得知屏障尽失,孤军无援,但为了保卫长沙,仍需冒死抵抗。他分电向赵子立、蒋介石告急求援。并亲自上前线指挥作战,全体将士,浴血奋战,一次又一次击退敌人冲锋。激战达七天七夜,一名师长,几名团长先后阵亡,官兵伤惨重,弹药不继,援军无望,众寡悬殊,腹背受敌。有的地方已转入巷战,如继续死战,必将全军覆没,长沙也无法守住。张德能将实际情况向九战区总参谋长赵子立电告,请示解决办法?当时赵子立电复:“如守不住可撤”。(属电话往来,没文字记录,后赵竟不认账)接此命令,张德能才下令撤退。当时因三面被围,只有湘潭一面可撤,但为湘江阻隔,船只又大部开走,撤时勿促,日寇攻势又猛,很多官兵无船渡江,象倒泻箩蟹,有用门板,杉木漂浮,有的徒手游泳过江,溺死冲走的不计其数,张德能指挥仅有少数船只先渡伤员及文职人员过江,他殿后指挥兵士掩护。日军四面涌至,他欲举枪自杀殉职,被卫士夺去手枪,又被工兵营长李保罗(是开平长沙冲澄人)抱起,跑到江边,拥下汽船撤退,撤至衡阳时全军只剩三分之一。
C. 抗战中被蒋介石枪毙的将领有多少
抗战期间第一位被处决的高级将领是李服膺,时任晋绥军第61军军长。1937年10月,他被阎锡山以“撤防败逃”的罪名枪决。事实上,他率部防守天镇县,是在完成阎锡山“坚守三日”“续守三日”的指示后,奉命“相机撤退”的。阎锡山为了推卸战败责任,就拿李服膺做了“替罪羊”。
被处决的杂牌军将领,还有出身西北军的韩复榘和石友三。韩复榘身兼山东省主席、第五战区副司令长官和第三集团军总司令。1938年3月他被控“不尽其守土职责及抵抗能事”“擅先放弃济南,撤退泰安”“节节后退”,处以死刑。石友三在抗战中被任命为冀察战区副司令长官兼察哈尔省政府主席、第39集团军总司令,但他勾结日军,准备投敌。1940年12月,新8军军长高树勋设计扣押石友三,并将之处决。
石友三(1891年—1940年),字汉章,吉林省九台市卡伦人。石友三一生中投机钻营,反复无常,曾先后多次投靠冯玉祥、阎锡山、蒋介石、汪精卫、张学良、日本人和中共,而又先后背叛,被时人称为“倒戈将军”。 对我国的佛教事业,以及文物造成巨大的损害,登封少林寺被他几乎焚毁殆尽,历史责任不容推卸。
此外,1938年6月,任骑兵第4军军长的原东北军将领檀自新,因不服调遣,被蒋介石下令枪决。1944年,第四次长沙会战时,薛岳因私心自用,致使长沙失守。第4军军长张德能原本是奉命撤军,但为平息舆论,被按军法处决。张德能为粤军将领。
D. 抗日时期四邑籍将军
张德能:著名爱国将领,抗日名将
张德能,1899年出生于开平县沙冈乡金腾里一个华侨家庭。1920年高中毕业,他遵父命回乡择配完婚,与长沙冲美坊谭少英结婚,婚后不久,便携眷赴越南谋生。于1922年毅然携眷返国,投入云南讲武学堂第二期就学,当时云南讲武堂是中国著名的军事学校。1924年学成毕业,被分配到陆军第四军任排长职。1933年再升为副师长,1934年正式升任五十九师少将师长。 1942年被蒋介石囚禁,秘密杀害。
余程万:抗日国军名将。常德保卫战时为国军74军57师的师长。
余程万(1902-1955),广东台山人,毕业于黄埔军校一期及中山大学政治系,1931年就任南京警卫军少将教官,次年转入陆军大学研究院深造,学历之高,在国民党军队将领中少见。
早年长期从事政工工作,1940年任74军57师中将师长,1943年11月至12月率部8000守卫抵挡日军116师团30000精兵常德12天之久,部下仅剩五六十人弹尽粮绝他率部突围。次日即带增援部队32团反攻常德,当日收复。战后,蒋介石闻知常德失守,以违抗军令罪,下令将其送交军法处审判 。孙连仲、王耀武出面求情 。余程万被判服刑两年 。刑期未满,王耀武再向军法处说情,将余程万保出 。1948年任二十六军军长,卢汉云南起义时,余程万摇摆不定,后赴香港。1955年8月27日,在香港新界种菜养鸡的余程万遭遇匪徒抢劫,身死警匪枪下 。
E. 张德能的惨遭杀害
日寇占领长沙,经短期整顿后,便驱兵直进,势如破竹,直捣衡阳,再沿湘桂,占广西柳州,一路上毫无阻挡,顿时丧失大片领土,与论哗然,更兼美军顾问不甘心失去许多大炮,威迫蒋介石追究失守长沙责任,蒋介石无法交待,乃电召张德能到重庆开会,沏时有人劝张德能不要去重庆,因蒋介石妒忌贤能,排除异已,偏坦谪系,去必被杀。但他认为撤退令是由赵子立发的,而且三十军、美炮兵团先败,丢失岳麓山于前,才造成后来的长沙失守,自己已尽了军人责任,如自己不去,必须追究四军责任,就算自己一死,也要保存各师团长及士兵,乃不顾劝告,毅然去重庆。张德能到达重庆,便被蒋介石囚禁起来,但不敢正面公开审讯,只从侧面追问一次,张德能将当时实情申辩,而赵子立则否认曾发生过任何撤退命令,张德能被囚禁约三个月后,便下令“该军长失守长沙,有失戎机,枪决”。就这样将张德能枪杀,1945年,日寇投降后,张德能之长子张文龙将其骸骨由重庆运回原籍,安葬于梁金山南麓。
F. 张德能的介绍
张德能(1899—1944),1899年出生于广东省开平县一个华侨家庭。1920年高中毕业,遵父命回乡择配完婚,与长沙冲美坊谭少英结婚,婚后不久,便携眷赴越南谋生。于1922年毅然携眷返国,投入云南讲武学堂第二期就学,当时云南讲武堂是中国著名的军事学校。1924年学成毕业,被分配到陆军第四军任排长职。1933年再升为副师长,1934年正式升任五十九师少将师长。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升任第四军第59师师长。1942年4月,任第四军副军长。1943年,任第四军军长。1944年6月,长沙沦陷,张德能因“指挥不当,作战不力”,被蒋介石下令处决。
G. 抗战中处决了多少高级将领
抗战期间第一位被处决的高级将领是李服膺,时任晋绥军第61军军长。1937年10月,他被阎锡山以“撤防败逃”的罪名枪决。事实上,他率部防守天镇县,是在完成阎锡山“坚守三日”“续守三日”的指示后,奉命“相机撤退”的。阎锡山为了推卸战败责任,就拿李服膺做了“替罪羊”。②…[详细]
被处决的杂牌军将领,还有出身西北军的韩复榘和石友三。韩复榘身兼山东省主席、第五战区副司令长官和第三集团军总司令。1938年3月他被控“不尽其守土职责及抵抗能事”“擅先放弃济南,撤退泰安”“节节后退”,处以死刑。石友三在抗战中被任命为冀察战区副司令长官兼察哈尔省政府主席、第39集团军总司令,但他勾结日军,准备投敌。1940年12月,新8军军长高树勋设计扣押石友三,并将之处决。③
此外,1938年6月,任骑兵第4军军长的原东北军将领檀自新,因不服调遣,被蒋介石下令枪决。1944年,第四次长沙会战时,薛岳因私心自用,致使长沙失守。第4军军长张德能原本是奉命撤军,但为平息舆论,被按军法处决。张德能为粤军将领。…[详细]
以上被枪决的杂牌军将领,官职都比较大,除了韩复榘、石友三是战区副司令长官,其他至少也是各军军长。这些人的被杀,或者不是出于蒋介石的授意,如李服膺、石友三;或者有派系斗争背景,而使蒋介石在处置时少了很多顾忌,如韩复榘、张德能。
H. 张德能的早期经历
张德能,1899年出生于广东省开平县沙冈乡冲翼全腾里一个华侨家庭。张德能的父亲是一位旅居越南海防市开设德源船料行的华侨。
张德能3岁时,他的母亲伍氏在家病逝,因无人照顾,其父张崇铭回乡,携带张德能到越南支抚养。因他聪明活泼,勤奋好学。肯下苦功钻研科学。因此,他在越南华人办的中法文小学初中高中学校读书时,均各列前茅,成绩优良。1920年高中毕业,他遵父命回乡择配完婚,与长沙冲美坊谭少英结婚,婚后不久,便携眷赴越南谋生。
在越南定居期间,张德能和广大爱国侨胞一样,密切注视着祖国局势。关怀着祖国的命运,那时,中国因军阀争权夺利,连年混战,武力割据,各自称雄,使祖国四分五裂,而世界各帝国主义,对中国则垂诞三尺,虎视眈眈,时欲瓜分中国之势。张德能念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祖国富强,华侨才有靠山,而乱世要强兵,卫国靠军人。张德能抱着一片爱国的热心。
I. 投降日军的方先觉到底是汉奸还是抗日名将
抗日名将。
方先觉领导的衡阳保卫战是抗日战争中一次惨烈而悲壮的战役,国军第十军坚守衡阳四十七天,创造了抗日战争中最长的守城记录。终因弹尽援绝,方先觉下令投降。当时无论中共还是国军对他的评价都是积极的,而晚年时却因国民党党派之争,被冷落。
现代对方先觉将军的评价很多,有人说他是汉奸,也有人说他是抗日英雄。客观地说,方先觉已经尽了自己的职责,主要的责任不在于他,能在衡阳里面死守47天就是奇迹,守城最怕无援,在援军迟迟不来的情况下守军士气耗尽。
7月下旬突围还有可能成功,方先觉反对突围,不愿把伤兵丢给日军。跟日本人谈投降条件时,方先觉以有条件的投降来换取日军对守军官兵的人道待遇。虽然最后遭到了日军的拒绝,但方先觉率部投降后,第10军被俘官兵没有遭到大规模的屠杀。方先觉功篑一亏,未竞全功,是悲剧人物,后人称他是”惟欠一死”,以致晚节未保。
(9)张德能扩展阅读:
方先觉(1903~1983年),字子珊,江苏省徐州府萧县(今安徽萧县) 。抗日爱国将领,国民革命军二级上将。
相继参加北伐战争、中原大战、台儿庄会战、长沙会战、衡阳保卫战等军事行动。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5月),衡阳保卫战中指挥国民革命军第十军面对6倍于己的日军重兵围攻,坚持防守47日。
1949年底,离开大陆去台湾。晚年有《子珊行述》《衡阳坚守战回忆》等著作,1983年3月3日在台北病逝。
J. 抗战时期,蒋介石处决了哪些国民党将领
1937年10月4日,61军中将军长李服膺因忻口战役不战而逃在太原被枪决。
1938年1月24日,山东省省主席.第三集团军总司令韩复榘上将,因放弃山东
在汉口被枪决。
1938年6月12日,骑兵第4军中将军长檀自新,因不服调遣被枪决。
1938年6月17日,88师少将师长龙慕韩,因擅自放弃兰封被处死刑。
1939年5月1日,79师少将师长段朗如,因“决心不坚,畏缩不前,坐失战机”
被“军前正法”。
1939年6月24日,新四军四支队少将司令高敬亭,因不服调遣被枪决。
1940年12月8日,第39集团军中将总司令兼69军军长石友,三因通敌叛国被
处决。
1941年10月, 74军58师少将师长廖龄奇,因作战不利在南岳衡山被枪决。
1944年8月25日,第4军中将军长张德能,因保卫长沙不利被处死刑。
1944年9月20日,93军中将军长陈牧,因擅弃广西全县阵地被处死刑。
1945年7月6日,兵役署长(中将)程润波因“办理兵役,舞弊多端”被枪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