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贫液式和胶体式的区别
你好,首先贫液式电池是AGM隔板式电池,电解液稀硫酸是吸附在隔板上的,而胶体电池采用的是PVC隔板,电解液稀流硫酸混合在气相二氧化硅里,但现在做纯胶体的厂很少,绝大部分是亚胶体电池。即下方为AGM隔板贫液式,上面浇一层气相二氧化硅电解液。纯胶体的技术在国外,成本很高的,相对来说,贫液式要便宜的多。价格的话纯胶体大概是贫液式的一倍,亚胶体稍贵于贫液式。但纯胶体电池大电流放电性能比较差。
『贰』 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是免维护电瓶吗
电瓶本身就是蓄电池,而铅酸蓄电池只是市场上占有率最高的一种。笼统的说凡是应用了阀控式密封技术的,都可以认定为贫液式蓄电池(相对富液式而言,不作过多描述)。之所有你会有这样的认识,是因为铅酸蓄电池本身应用比较广泛,性价比高,所以电动车和汽车使用装配率极高。不能说你的说法不对,只是说不严谨。(免维护电池、电瓶这种叫法只流行于中国,也属于是国人的原创吧,为什么这么说,有兴趣的话私聊)
『叁』 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AGM电池)
典型的铅酸蓄电池是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AGM电池)。近年来,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被广泛地用于传动汽油车和一些低速纯电动汽车上,如图1-1-2所示。如果与小型的镍镉电池或镍氢电池等密封型电池比较,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则是一种阀门开启压力相当低的电池,在充电过程中利用负极吸收反应消耗正极上所产生的氧气并使之处于密封状态,未能吸收完的剩余氧气将通过控制阀向外界排出,负极吸收反应是指充电过程中正极所产生的氧气与负极的铅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铅,氧化铅又与电解液中的硫酸起反应生成硫酸铅,硫酸铅通过再次充电又被还原为铅的一整套循环。由于在整个充电过程中将持续进行这样的循环,因此能始终保持密封的状态。但是,液体式铅酸蓄电池中充足的电解液会阻碍氧气的移动,因此在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中采用了一种被称为AGM隔板的超细玻璃纤维隔板,电解液将限制该隔板所能吸收的氧气量并使氧气平稳地向负极移动。另外,因电解液的量受到了限制,因此即使蓄电池发生翻倒,电解液也不会泄漏;而且由于极板群是被栅网状的隔板牢固压紧的,因此它还具有因正极难以老化而延长寿命的特点。
『肆』 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什么情况下会起火
充电或大电流放电过程中,电池内部都会产生氢气,这是铅酸电池的特性,没有办法避免。那么这些氢气只要有火花了肯定会爆。
不管这个火花是电池短路造成的也好,外界的也好。一般只有液孔塞带阀的电池才会有气体聚集在电池体内,那种气体很容易就通过的液孔塞的电池爆炸机会很小。
(4)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扩展阅读:
阀控铅酸蓄电池的极栅主要采用铅钙合金,以提高其正负极析气(H2和O2)过电位,达到减少其充电过程中析气量的目的。正极板在充电达到70%时,氧气就开始发生,而负极板达到90%时才开始发生氧气。
在生产工艺上,一般情况下正负极板的厚度之比=6:4,根据这一正、负极活性物质量比的变化,当负极上绒状Pb达到90%时,正极上的PbO2接近90%,再经少许的充电,正、负极上的活性物质分别氧化还原达95%。
接近完全充电,这样可使H2、O2气体析出减少。采用超细玻璃纤维(或硅胶)来吸储电解液,并同时为正极上析出的氧气向负极扩散提供通道。这样,氧一旦扩散到负极上,立即为负极吸收,从而抑制了负极上氧气的产生,导致浮充电过程中产生的气体90%以上被消除(少量气体通过安全阀排放出去)。
『伍』 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阀装在哪里
阀控式蓄电池的阀又称限压阀,当电池内部气压达到一定值时,阀门自动开启将电池内部化学反应产生的气体排到空气中,当气体排出后,电池内部气压会急剧下降,下降到一定压力值,阀门自动关闭,不是所有电池的阀都是密封在电池内部的,比方说2V,3000Ah的固定电池,阀就在电池表面的,就是那几个凸起物。阀如果在电池内部是和电池排气孔相通的,所以不要担心阀起不了作用。
『陆』 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为什么叫阀控,阀控的原理是什么
阀控密封式铅酸蓄电池(Valve-Regulated Lead Acid Battery)
——在极群组与电池槽内壁间增加透气间隙层,改善氧循环、提高密封反应效率
电动助力车用密封铅酸蓄电池、小型阀控密封式铅酸蓄电池等密封式铅酸蓄电池相对于原来的开口富液式电池,其主要优点便在于充电时能形成氧循环,不易失水,电池在使用寿命期间一般不用添加电解液或进行其它维护。为实现氧循环,电池中电解液被完全固定在AGM隔板和正、负极板中即极群组内部不能流动,装配时需采取紧装配、负板活性物质过度等措施,并严格控制电解液数量,保证AGM隔板留有小部份孔隙,从而使充电时正极析出的氧气,能顺利通过AGM隔板到达负极,化合成水,完成氧气的循环复合。
氧气的循环复合反应方程式如下:
O2+2Pb=2PbO PbO+H2SO4=PbSO4+H2O
但当电池充电进行到一定程度,负极如不能及时吸收正极析出的氧气,此时逸出极群组外的氧气在电池槽上层积累到一定压力时,还是要排出蓄电池外,从而引起失水。所以这种通常的电池装配方法并没有解决逸出极群组外的氧气的循环吸收问题。
在以上电池中,每一极群组的两边负板都与电池槽内壁紧密接触,无丝毫间隙(见图1)。原因有三:1、为了提高装配紧度,不能有空隙;2、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电池容量(特别是电动车电池),则必须在一定的空间内尽可能多的增加极板数量,故没有多余的空隙可留;3、极群组两边负板外表面在放电时不起作用,不需要留有空隙。但是放电时不起作用,在充电时也不能起作用吗?到目前为至,这是大多数电池制造商长期忽略的问题,我们完全可以利用极群组两边负板来吸收电池上层逸出的氧气。方法很简单:只需在极群组与电池槽内壁间增加透气的耐酸介质层,或者直接在电池槽内壁上加工出适当数量的凹槽以形成间隙层,当电池初充电完成后抽尽间隙内酸液,便于氧气自上而下进入电池槽上层氧气不能被吸收 电池槽上层氧气通过极群组两边负极板被吸收通过以上改进可以进一步改善电池的氧循环,提高密封反应效率。更有意义的是:一般新电池刚启用时还处于富液或准贫液状态,其极群组内部尚不能形成氧循环,但采取以上措施后,极群组两边负板在起始阶段便可以吸收氧气。因此电池的失水将减少到最低限度,充电接受能力也相应提高,解决了新电池因充电不足而产生的硫化问题,这两个方面都将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而且电池的负极过度也可适当减少,降低了生产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