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天津历史文化名胜古迹
天津历史文化名胜古迹
天津的历史文化名胜古迹有 天津古文化街 、 天津大悲禅院 、 大沽口炮台遗址 等景点。天津,简称“津”,别称津沽、津门,位于海河五大支流南运河、子牙河、大清河、永定河、北运河的汇合处和入海口,素有“九河下梢”“河海要冲”之称。
天津古文化街
天津古文化街位于天津市南开区东北角东门外、海河西岸,系商业步行街,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作为津门十景之一,天津古文化街一直坚持“中国味,天津味,文化味,古味”经营特色,以经营文化用品为主。
古文化街是由仿中国清代民间小式店铺组成的街道 。 以元代古迹天后宫为中心,天后宫俗称“娘娘宫”,是古文化街上的主要参观旅游项目。
这条街上有一座享誉几百年的古庙,它原名“天妃宫”,后改称“天后宫”。天津东临渤海,背倚京城,自古就是舟车汇集的水陆交通枢纽。天后宫就是在漕运大发展的情况下,为庇佑漕运建立起的祭祀海神天后的庙宇。
天津大悲禅院
大悲院位于天津市河北区天纬路,是天津市保存完好,规模最大的一座八方佛寺院。由西院和东院两部分组成,西院又叫旧庙,始建于清顺治年间,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扩建,由文物殿和方丈院等组成,东院又叫新庙,建于1940年,由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殿、地藏殿、配殿、耳房和回廊组成,是寺院的主体。
殿内藏有铜制释迦牟尼佛像,还塑有大悲菩萨、倒坐观音、弥勒佛、天王像、罗汉像等。 位于院中央的大雄宝殿内曾珍藏着魏晋南北朝至明清各代铜、木、石刻造像数百尊,工艺和艺术水平很高。 殿内还曾供奉过唐僧玄奘法师的灵骨,1956年转赠印度那兰陀寺。院内朱门绿瓦,佛坛高筑,松柏参天,庄严静穆,是全国重点佛教寺庙之一。

② 天津的历史文化简介 天津的历史文化资料介绍
1、天津是我国华北地区的一个沿海城市,简称津,意为天子经过的渡口,别名津沽、津门等。津始于隋朝(公元581-618年)大运河的开通,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天津作为直辖市,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2、天津原来是海,地下至今仍可以找到鲸、海豚等海生动物遗骸和种类繁多的贝壳。
3、津始于隋朝(公元581-618年)大运河的开通。在南运河和北运河的交汇处、金钢桥三岔河口地方,史称“三会海口”,是天津最早的发祥地。唐朝(公元618-907年)中叶以后,天津成为南方粮、绸北运的水陆码头。金代(公元1115-1234年)在直沽设“直沽寨”,元朝(公元1206-1368年)设“海津镇”,是军事重镇和漕粮转运中心。明建文二年(1400年),朱棣率兵经直沽渡河南下夺取政权,1403年改元永乐。天津作为军事重地,于永乐二年(1404年)正式设卫,翌年设天津左卫,转年又增设天津右卫。清顺治九年(1652年),三卫合一,归并于天津卫,设立民政、盐运和税收、军事等建置。雍正三年(1725年)升天津卫为天津州。雍正九年(1731年)升天津州为天津府,辖六县一州。从明朝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正式建卫到公元2014年,天津建城已有610周年。
4、1860年天津被辟为通商口岸后,西方列强纷纷在天津设立租界,天津成为中国北方开放的前沿和近代中国“洋务”运动的基地。军事近代化,以及铁路、电报、电话、邮政、采矿、近代教育、司法等方面建设,均开全国之先河,天津成为当时中国第二大工商业城市和北方最大的金融商贸中心。
5、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天津作为直辖市,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进一步巩固了中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和商贸中心的地位。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天津作为沿海港口城市的优势不断增强,对外交流日益广泛,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十一五”期间是天津历史上经济发展和综合实力提升最快的时期,全市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16.1%。经济建设跨越式发展带来了城市地位的显著提升。随着滨海新区被列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布局,天津又迎来了重大的历史性发展机遇,这颗渤海明珠必将更加璀璨。
③ 天津最具代表性的文化
1、天津时调:天津时调是天津曲艺中最有代表性的曲种之一,主要流传于天津市。2、天津快板:天津快板是一种传统说唱艺术。上世纪50年代形成,是天津业余演员改革、发展天津时调“大数子”的结果。3、京东大鼓:京东大鼓是一种采用京东方音说唱表演的曲艺鼓书暨鼓曲形式。主要流行于河北廊坊、承德、保定、唐山、北京怀柔和天津宝坻一带。天津的建筑:1、古代建筑:天津是着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截至2016年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处,包括独乐寺、大沽口炮台、望海楼教堂、义和团吕祖堂坛口遗址等。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黄崖关古长城,有各种造型的烽火台20多座,盘旋于群山峻岭之中,四周风景优美如画。全市现有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3处,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0多处。着名的有天后宫、玉皇阁、文庙、天主教堂、清真大寺、大悲禅院、广东会馆,以及周恩来青年时代在津革命活动旧址等。2、近代建筑:天津素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城市建筑独具特色,既有雕梁画栋、典雅朴实的古建筑,又有众多新颖别致的西洋建筑。有英国的中古式、德国的哥特式、法国的罗曼式、俄国的古典式、希腊的雅典式、日本的帝冠式等,通常把这些外国建筑称为“小洋楼”。④ 天津传统文化有哪些
1、天津时调
天津时调是天津曲艺中最有代表性的曲种之一,主要流传于天津市。
天津时调源于明清小曲,清末民初形成并流传于天津城区,以天津方言语音演唱。天津时调的表演形式为一人或两人执节子板站唱,另有人操大三弦和四胡等伴奏。天津时调曲调非常丰富,包含许多天津地方民歌小调和外地流入天津的曲调。
2、天津快板
天津快板是一种传统说唱艺术。上世纪50年代形成,是天津业余演员改革、发展天津时调“大数子”的结果:去掉了“大数子”的前两句“靠山调”慢板,丰富了伴奏音乐。演出时,演员手持节子板数叙,唱调几言皆可,上、下句子要求对仗,对尾字的要求押韵即可,全篇既可一辙到底,也可用花辙。自由活泼,颇富韵律。伴奏乐器为大三弦和扬琴等。
3、京东大鼓
京东大鼓是一种采用京东方音说唱表演的曲艺鼓书暨鼓曲形式。主要流行于河北廊坊、承德、保定、唐山、北京怀柔和天津宝坻一带。
京东大鼓约形成于清代中叶,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地方有过不同的称谓,如京东怯大鼓、乐亭调、平谷调大鼓、平谷调等。表演时一人站唱,左手敲板,右手击鼓为节,旁有乐师伴奏。京东大鼓经典剧目主要有《王婆骂鸡》《耗子告猫》《大八义》《小八义》等。
(4)天津历史文化扩展阅读
天津的建筑:
1、古代建筑
天津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截至2016年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处,包括独乐寺、大沽口炮台、望海楼教堂、义和团吕祖堂坛口遗址等。
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黄崖关古长城,有各种造型的烽火台20多座,盘旋于群山峻岭之中,四周风景优美如画。
全市现有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3处,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0多处。著名的有天后宫、玉皇阁、文庙、天主教堂、清真大寺、大悲禅院、广东会馆,以及周恩来青年时代在津革命活动旧址等。
2、近代建筑
天津素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城市建筑独具特色,既有雕梁画栋、典雅朴实的古建筑,又有众多新颖别致的西洋建筑。有英国的中古式、德国的哥特式、法国的罗曼式、俄国的古典式、希腊的雅典式、日本的帝冠式等,通常把这些外国建筑称为“小洋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