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第十二届全运会会徽的概述
全国人民翘首以待的第十二届全运会会徽终于正式揭晓,体块相生,凸显着中国力量的智慧;曲直相间,凝聚着继往开来的精神。会徽充分展现了体育精神,弘扬了中华文化,突出了辽宁特色。壮美全运藉此镌刻下“辽宁印记”,在全运辽宁时间的历史进程中,这将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十二运会会徽整体设计动感流畅,表现手法独树一帜。体块相生,凸显着中国力量的智慧;曲直相间,凝聚着继往开来的精神,明快的色彩烘托出时代感:红色代表的激情、黄色代表的朝气与蓝色代表的祥和相映成趣,将精彩全运、和谐全运的理念充分表达,突出时代气息和激情饱满的运动精神,灵感源自于国旗颜色的红色将体量感强,黄色腾飞的龙鸟似彩带,似河流,飞扬流淌;蓝色强调了和谐、创新、沿海大省海纳百川的胸怀和气魄。三位一体的色彩组合,不仅预示着国家美好的未来,更将运动精神、人文精神、时代精神完美呈现。
巧妙地融合本届全运特点、大胆创新成为本次设计的突破点。将时代性、时尚性的设计元素和设计手法与运 动精神、运动符号、文化符号、地区特色相融合,恰似万花筒般将中华盛事、体育盛会、民众盛典、文明胜景作出时尚化表达。凸显本次全运会的时代性主题和风貌,突出时代精神的传承和发展。高扬创新进取、继往开来的中华之魂,新世纪、新活力、新梦想、新激情的时代语境呼之欲出。
“没有痕迹的设计,是成功的设计”、“我们的设计过程,就是从激情开始,到否定自己、推倒重来的一个周而 复始、痛并快乐的过程”、“灵光乍现的那一刻,爆点被点燃那一刻,就是我们期待已久的幸福”……名为“中国力量 继往开来”的第十二届全运会会徽设计创意是由鲁迅美术学院平面设计与多媒体学部主任赵璐、辽宁报业传媒集团视觉总监张庆钧、辽宁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关慧良三人完成。昨天,在接受本报记者的采访时,三位设计者道出了他们心中无限的自豪感、荣耀感,以及那些有关会徽创作点滴的故事。
⑵ 全运会会徽的寓意
第十四届全运会会徽的寓意是全国人民以最好的精神面貌庆祝第一个百年梦想的实现和第二个百年梦想的到来。
第十四届全运会会徽由中心部分、环形部分、主体色彩三方面构成。中心部分为宝塔山、延河水和五孔窑洞,它们是中国革命的灯塔。环形部分将玉璧纹饰幻化成田径、球类、游泳三个运动项目人形,展示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团结向上、奋力拼搏、逐梦圆梦。
主体色彩黄、绿、蓝、紫、红,其中,黄色象征黄土高天,绿色象征生态文明,蓝色象征现代科技,紫色象征文化魅力,红色象征革命圣地。
第十四届全运会吉祥物
第十四届全运会吉祥物以陕西独有的“秦岭四宝”朱鹮、大熊猫、羚牛、金丝猴为创意原型。朱鹮“朱朱”,手举火炬,展翅飞跑;大熊猫“熊熊”,张开双臂,热情奔放;羚牛“羚羚”,健壮憨萌,阔步向前。
金丝猴“金金”,聪明智慧、灵动可爱。身着“富裕黄”“圣地红”“梦想蓝”“生态绿”运动装的吉祥物组合,分别寓意奔向新时代、喜迎八方客、同享新生活、共筑中国梦。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会徽
⑶ 全运会会徽11种元素
十一运会会徽以“和谐中华、活力山东”命名,以11个“竞技人形”为主要构成元素.整体结构创意来源于中国古代文字小篆中繁体“中华”的“华”字,代表此次运动会是全中国人民的一次体育盛会;其中造型语言借鉴中国传统吉祥饰物“四喜人”的手法,共用人形,巧妙地完成了11个运动人形的组合,在点明“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的同时还具有吉祥美好的象征意义;会徽整体图形创意还融合了中国传统纹样“同心结”的概念,寓意此次全运会将是一次“团结、和谐、圆满”的体育盛会.
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会徽发布仪式2008年11月18日晚在济南举行.由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副教授孙大刚等集体创作的 “和谐中华,活力山东”图案最终被选定为十一运会会徽.据专家介绍,会徽设计中巧妙地融入了具有山东文化传统特色的特征元素.会徽中的几何形构成元素来源于山东济南出土的战国时期“错绿松石铜豆”上的“几何勾连雷纹”和西汉时期“规矩纹铜镜”上的规矩纹饰,文化内涵深厚;会徽选用的色彩取材于山东传统木版年画中的颜色,蕴含了山东民间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其中的“红、黄、蓝、绿、黑”五种颜色,还代表了奥林匹克五环色彩;同时,会徽表现手法轻松、活泼、现代,既体现了深厚的齐鲁文化底蕴,又表现出现代山东充满活力、朝气蓬勃的新形象.十一运会会徽通过面向社会公开征集的方式产生.在征集期间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应征作品3040件.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将于2009年10月在山东举办
十一运会会徽取名为“和谐中华、活力山东”.会徽图案特点鲜明、风格独特、内涵丰富.会徽以“竞技人形”为主要构成元素,图形中含有多种运动项目,形态之间相互穿插、相互融合、和谐共存,体现了第十一届全运会“和谐中国,全民全运”的精神和理念;同时,以“运动人形”作为会徽主形态,充分体现了 “以人为本”的时代特点.[[寓意此次全运会将是一次“团结、和谐、圆满”的体育盛会!]]
十一运会会徽取名为“和谐中华、活力山东”.会徽图案特点鲜明、风格独特、内涵丰富.会徽以“竞技人形”为主要构成元素,图形中含有多种运动项目,形态之间相互穿插、相互融合、和谐共存,体现了第十一届全运会“和谐中国,全民全运”的精神和理念;同时,以“运动人形”作为会徽主形态,充分体现了 “以人为本”的时代特点.[[寓意此次全运会将是一次“团结、和谐、圆满”的体育盛会!]
⑷ 13届全运会会徽
象征“津”字与海河等元素的第十三届全运会会徽和吉祥物“津娃”,3日下午在天津正式亮相。
第十三届全运会会徽由书法字“津”、“13”、“张开双臂的人形”和“海河”等元素构成,呈“火炬”造型,取名为“奔向未来”。会徽主色调为蓝色,体现了顽强拼搏、勇攀高峰的体育精神。
吉祥物取名为“津娃”,取材于天津杨柳青年画,并与现代卡通形象进行了有机整合,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天津特色。“津娃”身着牡丹花图案服装,脚穿虎头鞋,手持全运火炬,做出跳跃的动作,传递出运动的概念,整体形象诙谐、幽默、生动。
⑸ 全运会会徽是什么
运动会会徽设计理念是富有创意,设计语言准确,设计风格简明单纯,总体把握住了“和谐中国,全民全运”的设计理念,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
会徽对中华文明、齐鲁文明、现代文明内涵体现得比较准确,体现了奥林匹克“更快、更高、更强”的精神,具有竞技体育的韵味,同时符合当代审美要求。
运动会会徽设计含义:
会徽图案特点鲜明、风格独特、内涵丰富。会徽以“竞技人形”为主要构成元素,图形中含有多种运动项目,形态之间相互穿插、相互融合、和谐共存,体现了第十一届全运会“和谐中国,全民全运”的精神和理念;
会徽设计中巧妙地融入了具有山东文化传统特色的特征元素,延展出“和谐中华、活力山东”的寓意。会徽中的几何形构成元素来源于山东济南出土的战国时期“错绿松石铜豆”上的“几何勾连雷纹”和西汉时期“规矩纹铜镜”上的规矩纹饰,文化内涵深厚;
会徽选用的色彩取材于山东传统木版年画中的颜色,蕴含了山东民间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其中的“红、黄、蓝、绿、黑”五种颜色,还分别代表了体现奥林匹克运动精神的五环色彩,将2008北京奥运会的成功给予延伸;
运动人形和泉水喷涌的结合处理,给人热烈和激情的感受,让人们感受着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这一盛会的理想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