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杨英编辑了哪些图书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杨英编辑了《中国美术报》《中国书画报》《丹青天地》等图书。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杨英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祖籍山东省,大学毕业于哈尔滨教育学院中国画专业,之后师从于中国工笔画学会会长,其代表作《中国美术报》《中国书画报》《丹青天地》,多次在国内外画展中展出并获奖。杨英历任哈尔滨市动力区教师进修学校高级教师、教研员,多次被评为哈尔滨市优秀美术教师,全国优秀美术辅导教师。
2. 历史上姓杨的名人
1、杨雄:字子云,汉族。西汉官吏、学者。西汉蜀郡成都人。扬雄少年好学,口吃,博览群书,长于辞赋。年四十余,始游京师长安,以文见召,奏《甘泉》、《河东》等赋。
成帝时任给事黄门郎。王莽时任大夫,校书天禄阁。扬雄是继司马相如之后西汉最著名的辞赋家。所谓“歇马独来寻故事,文章两汉愧扬雄”。在刘禹锡著名的《陋室铭》中“西蜀子云亭”的西蜀子云即为扬雄。
2、杨坚:弘农郡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人。汉太尉杨震十四世孙,隋朝开国皇帝,开皇元年(581年)到仁寿四年(604年)在位。鲜卑小字那罗延,鲜卑姓氏普六茹,杨坚掌权后恢复杨氏。
3、杨素:字处道,弘农郡华阴县(今陕西华阴市)人。隋朝权臣、诗人、军事家。北魏谏议大夫杨暄之孙、北周骠骑大将军杨敷之子。出身弘农杨氏,不拘小节,胸怀大志。初仕北周,拜车骑将军、仪同三司,参加平定北齐之役,与族兄杨坚深相结纳。
隋朝建立后,升御史大夫。开皇八年(588年),以行军元帅身份,率水军东下攻灭陈朝,以功拜荆州总管,封越国公。暗中帮助晋王杨广,夺嫡成为太子。杨广即位后,领兵讨平汉王杨谅叛乱,拜尚书令、太师、司徒,封楚国公。
4、杨广:本名杨英,小字阿_,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市)人。隋朝第二位皇帝(604—618年在位),隋文帝杨坚与文献皇后独孤伽罗嫡次子。
北周天和四年,生于长安,封雁门郡公。开皇元年(581年),立为晋王,率军消灭陈朝,谋划夺嫡事宜。开皇二十年(600年),册立为皇太子。仁寿四年(604年)七月,正式即位。
5、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_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3. 大熔炉之热血青春大结局是什么 徐小斌最后和谁在一起
结局:经过一系列挫折和磨练,他们完成了从普通民众到军事转型,培育铁的骨头,锻造武器的友谊,生命和死亡更多的模具为祖国听命令,愿意牺牲人民的钢铁。
徐小斌终于和桑小雨在一起了。
大熔炉之热血青春大结局:
肖树田看到唐山大地震的消息后,也毅然回部队参加救灾。他告诉张彩琴,这次他不会再骗她了,灾后一定会回来结婚。在唐山火车站的救援活动中,肖树田和许小斌在李某平静的眼神下英勇牺牲抢救伤员。萧淑田临死前问徐小斌,他在徐小斌眼里是不是一直是个孙子。
徐小斌摇摇头说:当然不是,你是我的战友,我的兄弟。小书田微笑着离开了。徐小斌和李哭了起来。张彩琴被两名士兵抬到萧树田的墓前。她瘫倒在地,哭了起来。后悔当初不该说要拥抱萧书天的骨灰盒婚姻。杨英也来到萧树田墓前,行礼、送花、立正。
“四人帮”被捣毁后,杨英因牵连父亲的事,被送到农场卫生站。但杨英并不难过。她知道真正的春天已经来了。兵团报到,石家庄步兵学校恢复招生。副教务长何鹏举已被调回学校当教员。有一个地方供三家公司就读军校。此时,小组长在徐小斌和李之间犹豫不决。
徐小斌决定放弃这一配额,平静地让李去军校。李平静地约着徐小斌来到了萧书田的墓前。李又迫使他与自己,冷静地告诉徐小斌,他也渴望去学校深造,成为一个更好的士兵,但是连长和班长转移教育他,和个人利益比军队的利益更重要。
徐小斌是领导部队的材料,是我军未来所需要的人才。他告诉徐小斌不要忘记自己最初的梦想,不要忘记罗宝秀,不要忘记赵连长,不要忘记他,不要忘记萧淑田。一条郁郁葱葱的道路,徐小斌怀着感激之情,带着梦想和希望来到了新军校。
(3)杨英扩展阅读:
《大熔炉之热血青春》剧情介绍:
该剧讲述了20世纪70年代,三个截然不同的年轻人如何在革命大熔炉的熔炉中锻造成长的过程。一个决心要成为冠军的战争英雄,一个发誓要晋升的人,一个没有思想的士兵。
同一天,三个人走进同样的兵营,吃同样的饭,做同样的被子,走同样的正步。但由于性格、动机和世界观的不同,他们之间产生了各种矛盾和冲突。
4. 历史上的一代昏君扬广属相是什么,历史上隋朝的杨广真的是昏君吗
提起历史上的一代昏君扬广属相是什么,大家都知道,有人问历史上隋朝的杨广真的是昏君吗?另外,还有人想问真实的杨广是史书上记载的昏君吗,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其实隋炀帝胸怀大志,又很有天赋,为何后面成为了“一代昏君”?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历史上隋朝的杨广真的是昏君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历史上的一代昏君扬广属相是什么
1、历史上的一代昏君扬广属相是什么:历史上隋朝的杨广真的是昏君吗?
公元年,杨坚在大兴城(今陕西西安)称帝,定国号为隋,结束了至汉末以来三百年的乱世,并且杨坚采用了休养生息的,开始富强,史称“开皇之治”。无论怎么看,这都是一个生机勃勃的新王朝,谁能想到它会和秦朝一样“二世而亡”呢?公元年杨坚继位;公元年江都兵变,杨坚为宇文化及叛军所弑。好家伙,十几年就把老爹留下的家业全给“作”没了。那杨广是昏君吗?在我看来,杨广并不是昏君,而是一个暴君。
我们可以先定义一下什么是“昏君”和“暴君”,昏君一般就是指无功之人,暴君一般是指无德之人。就比如秦二世嬴胡亥,这家伙继位以来就没干过一件好事,陷害蒙恬两兄弟、李斯等大臣,还大力修建修造阿房宫和骊山,是一个妥妥的昏君加暴君。
隋炀帝胸怀大志,又很有天赋,为何后面成为了“一代昏君”?
隋朝灭亡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杨坚好大喜功,那杨广了啥呢?三征高丽、西征、滥用民力修建大运河,导致国力大减,这么看是一妥妥的暴君了,那么他是否有功呢?当然有还是有的,就比如修建大运河,滥用民力是不假,但是修建大运河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还有洛阳、重开丝绸之路和大兴科举等等,这些为政措施都影响后世深远,功绩都是不能否认的。这么看来,他是一个有功无德的人,毕竟“过在当代,功在千秋”,没有将功绩和的利益相统一,才出现了这种局面。
其实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大之后的代王朝大都,但是下一个王朝必定富强,比如秦朝之后的汉、隋朝之后的唐。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正是因为有秦、隋打好基础,汉、唐才不用收拾摊子,才会出现了大治的局面。
2、历史上的一代昏君扬广属相是什么:真实的杨广是史书上记载的昏君吗
3、隋炀帝胸怀大志,又很有天赋,为何后面成为了“一代昏君”?
4、历史上的一代昏君扬广属相是什么:隋炀帝是谁?是昏君吗?
隋炀帝被认为是史上的昏君,很多人将他和商纣、夏桀相提并论。我想,世人给隋炀帝一个这样的评价,是基于以下三个主要原因:其一,他是一个皇帝,就是我们所谓的“败家子”。其二,他靡华,荒无道。其三,他横征暴敛,严刑峻法,不顾死活。
有人说:“评论历史人物,功就是功,过就是过,功不折罪,瑕不掩瑜,归根结底要看他历史活动的意义,是进步还是。”从这点来说,隋炀帝还不失为一个伟大的历史人物,他还可能是中国历史上建树最多的皇帝之一。或者可以这样说:“在所有的皇帝中,隋炀帝是最有出息的一个,他虽不是明君,但也没有必要给他扣上昏君的帽子。”
隋炀帝杨广,又名杨英,小字阿摩,公元年封为晋王,在南下灭陈和抵御北方的过程中,他立有大功,并笼络了一批人材,一心要取代兄长的太子地位。由于生活,渐渐失去了隋文帝的欢心。杨广就迎合文帝的心意提倡节俭,伪装出生活俭朴,不好声色的样子。有一次,杨广外出狩猎,正逢大雨。侍卫给他送上雨衣,他拒绝着说道:“兵士们都在大雨中淋着,我一人岂能穿上独自避雨呢?”文帝听了以为杨广还具备仁爱之心,更加喜爱。为了得到皇帝这个位置,他伪装14年,不露任何马脚,令人叹为观止。此人可比初进关中的汉高祖刘邦,胸怀大志且处心积虑,这岂是一位昏君所能做到的。
他在位以后,开通京杭大运河,击溃吐谷浑、、、契丹等国,阔疆五万里,建立科举取士制度。为中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洛阳人和扬州人应该感谢隋炀帝,洛阳从西周起,陆续有九个王朝在此建都,因而被誉为九朝古都。隋炀帝继位后立即在此建立新都,新都是一座七公里见方的大都市,建好后,洛阳成为当时的、经济、文化和教育的中心。以致在隋以后的的唐代一直被做为东都。扬州城的兴衰更是离不开隋炀帝和他举全国之力量修建的大运河,到了明清时,扬州的经济地位相当于现在的上海,没有隋炀帝,没有大运河,哪会有春风十里的扬州。扬州,作为一个王朝的缩影,留下了隋炀帝很多故事。扬州,是隋炀帝事业的起点、生命的终点。
和秦朝的大一统一样,隋朝的建立打破了各地间的壁垒,完善了建立统一大国所必备的各种制度,例如,将土地全部分配给农民,对其征税的均田制均以实行,将数目庞杂的归纳为五百条的《律》,以及行政中《令》的制定,用律宜刑以防,以律采运营方针,这两者是的两根基础支柱。确立于隋的这一套《律》《令》此后持续了一千三百多年。隋炀帝还十分重视人才的培养,他雄心勃勃,雷厉风行,把隋文帝废止的学校全部恢复起来,在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上,开创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举制。这一制度一直沿用到清末。隋炀帝为了使行政区域的划分摄制四海,慕秦王而重设郡县制,大大扩大了郡的辖境。除了整治内部隋炀帝还把目光投向扩展和巩固疆域。从他三次亲征来说,也不是个胆小和无作为的皇帝,只不过“胜者为王败者寇“。
隋炀帝在位之时,滥杀朝臣,穷兵黩武,劳民伤财,多次巡幸江南,国库空虚,致使国内兵民之变蜂起,最终被禁卫军勒死于江都。但不可否认的是,他开疆辟土,为唐代的繁盛和强大打下坚实的基础,也丰厚了心理积淀和创建了统一的多样板;在文化上他促进了南北的和联系。把隋炀帝开凿大运河说成是为了到江南游玩,这显然不可信。开凿大运河,其实是出于和经济目的,是为了沟通加强南北的经济文化联系,大运河边的那么多的大粮仓可以作证。
隋炀帝在文才方面也不是平庸之徒。史书说他自幼聪颖,敏慧好学,颇有文才。他一生之中作了不少有一定水平的诗赋、歌词,而且整理、收集了一部分文集以传后世。隋宫中流传的音乐,有很多是采用了杨广所作的歌词,颇有南朝华丽之风。在中国历代皇帝中,隋炀帝的文采虽然不能和南唐后主、北宋徽宗这些才子相比,但亦绝非泛泛之辈。
纵观隋炀帝的一生,可以说他是文士、武帅、阴谋家、野心家、暴君、昏君、懦夫等等角色集于一身的人,他的人生之复杂,不是简单的三言两语就能评价的。就是这样一个帝王,为什么为后人所唾弃,这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过秦论》中说:“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隋炀帝之所以失败,归根结底是好大喜功而伤了民心,隋炀帝建立的那些工程按现在的说法,就是面子工程和形象工程,做成了,发挥了效益,你就是功臣,做不成,你就会遭到骂名。隋炀帝修一条大运河毕竟还能成为中华的遗产,反观我们有些面子工程,完全是好大喜功,劳民伤财,所以我们千万不能步隋炀帝的后辙。
以上就是与历史上隋朝的杨广真的是昏君吗?相关内容,是关于历史上隋朝的杨广真的是昏君吗?的分享。看完历史上的一代昏君扬广属相是什么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5. 红七军著名战将,战斗中遇难,家中仅存一老母一瞎眼未婚妻,她们过得怎样
红七军作为我军早期的主力部队之一,曾涌现出了一大批军事人才,他们中许多人历经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都成长为了独当一面的大将,然而也有不少将领,没能走过这条充斥着血与火的革命道路,壮烈牺牲,为革命付出了生命,今天我要说的便是一位红七军革命烈士。
一九三五年,杨英率领二十四师,在闽西一带遭到了国军围攻,他亲自带领部队拼杀突围,最后还是壮烈牺牲。令人痛心的是,杨英一直没有机会回到老家,和老母亲以及未婚妻见上一面,后来莫文骅听说了杨英牺牲的消息后,深感悲痛,他曾到宝庆打听杨英家里的情况,却没有打听到,此事一直是莫文骅心中的遗憾。
6. 隋炀帝怎么读
拼音:suí yáng dì
声母:s、y、d
韵母:ui、ang、i
声调:阳平、阳平、去声
简介:杨广,公元604年杀父杨坚自立为帝,后征集大量民工,修成大运河,修建宫殿和西苑,修筑长城,开辟驰道。公元618年被禁军将领宇文化及等缢杀。
(6)杨英扩展阅读
详细资料:
隋炀帝杨广(569年—618年4月11日),本名杨英,小字阿摐,弘农华阴人。隋朝第二位皇帝(604年—618年在位),隋文帝杨坚与文献皇后独孤伽罗嫡次子。
开皇元年(581年),册立为晋王,参与灭陈朝,阴谋夺宗。开皇二十年(600年),册立为皇太子。仁寿四年(604年)七月,正式即位。在位期间,修隋朝大运河,营建东都洛阳,迁都洛阳,改州为郡;改度量衡依古式;频繁发动战争,西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滥用民力、穷奢极欲,引发全国范围农民起义,天下大乱,导致隋朝崩溃覆亡。
大业十四年(618年4月11日),江都兵变之后,为宇文化及叛军所弑。隋恭帝杨侑追谥为明皇帝,庙号世祖;唐高祖李渊追谥为炀皇帝,夏王窦建德追谥为闵皇帝,《全隋诗》录存其诗四十余首。
7. 杨姓名人有哪些呢
杨姓名人有:
1、杨坚
隋文帝杨坚(541年7月21日—604年8月13日),弘农郡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人。汉太尉杨震十四世孙,隋朝开国皇帝,开皇元年(581年)至仁寿四年(604年)在位。小字那罗延,鲜卑姓普六茹,杨坚掌权后恢复杨氏。
8. 隋炀帝为什么营建东都洛阳
隋炀帝营建东都洛阳的原因:
一、历史因素。洛阳地形险要,《隋书》:“控以三河,固以四塞,水陆通,贡赋等,故汉高祖刘邦曰:‘吾行天下多矣,唯见洛阳’。汉王谅据并州反叛,使州县或沦非所。此由关河悬远,兵不赴急,加以并州移户,复在河南。
南服遐远,东夏殷大,因机顺动,今也其时。群司百辟,佥谐厥议。”各部门、众朝臣,大都同意兴建东都。
二、人口、地理,及粮食物质转运因素。汉王杨谅在并州造反,平叛后,“并州移户复在河南”,急需加强控制。关中人口众多,地域不广,漕运不便,朝廷与民争食。每遇关中受灾,多有饥民至洛阳就食。
至隋代,特别是统一全国后,关中“地狭人繁”,粮食产出已远不能满足关中需要,供应极度困难。东南粮食可以转输于洛阳,但因渭水、广通渠运力不足,加之黄河三门峡河道狭窄,水流湍急,物资转运至长安得改用陆路,既运输量有限,又耗费耗时。
隋炀帝介绍:
隋炀帝杨广(569年—618年4月11日),本名杨英,小字阿摐,弘农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人。隋朝第二位皇帝(604年—618年在位),隋文帝杨坚与文献皇后独孤伽罗嫡次子。
美姿仪,少聪慧,初封雁门郡公。开皇元年(581年),册立为晋王,参与灭陈朝,阴谋夺宗。开皇二十年(600年),册立为皇太子。仁寿四年(604年)七月,正式即位。
9. 杨英的介绍
杨英(1963.7-)男,藏族,青海久治人。研究生文化程度,1981年8月参加工作,1985年4月入党,现任青海省果洛州人民政府副州长。
10. 杨姓名人有哪些呢
杨姓名人有:
1、扬雄(前53年~18年),字子云,蜀郡郫县(今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人。汉朝时期辞赋家、思想家,庐江太守扬季五世孙,名士严君平弟子。
少年好学,博览群书,长于辞赋。游历长安,担任大司马王音门下史。汉成帝时,得到同乡杨庄推荐,入奏《甘泉》、《河东》等赋。授给事黄门侍郎,修书于天禄阁,结交王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