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资讯 » 杨彦波
扩展阅读
股票行情查询中航投资 2025-04-29 08:55:49
股票涨幅哪里看 2025-04-29 08:49:21
中国挂牌的股票公司 2025-04-29 08:45:07

杨彦波

发布时间: 2023-02-09 02:17:48

『壹』 从出征到入驻空间站,过去12小时航天员都经历了啥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时隔5年,太空再一次迎来中国人的身影。

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此后,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19次飞行任务,也是中国空间站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任务成功,标志着中国航天员常驻太空的时代已经到来。

当天清晨5时40分,西北大漠腹地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这里的天还未完全放亮,却已经吸引不少媒体支起“长枪短炮”,他们是来见证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的出征瞬间。

位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问天阁,是航天员生活和训练的区域,在航天员进入发射塔架之前,他们就住在这里。当天,3位航天员就是从这里出发,开启他们的太空征程。

清晨6时许,来自航天城各界民众陆续到达问天阁附近的道路上,大家翘首以盼,为即将出征的航天员送行,路上行走的工作人员神情肃穆,来往的车辆秩序井然。

此刻,微阳初至,阳光冲破云层倾撒大地,圆梦园内光与影静谧祥和,出征现场万众期待。

6时30分许,身着乳白色航天服的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迈着稳健的步伐,走出一楼出征大厅,出现在圆梦园广场上。

此刻,圆梦园广场彩旗飘扬、人头攒动。欢送队伍挥舞鲜花、国旗、彩旗,大声呼喊:“向航天员学习!向航天员致敬!”“祖国和人民期待你们载誉凯旋!”

在场的人们用各种方式为航天员壮行,为他们祈福加油。

6时32分,由左至右,航天员汤洪波、聂海胜和刘伯明排成一行。

“总指挥长同志,我们奉命执行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准备完毕,请指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航天员聂海胜,航天员刘伯明,航天员汤洪波。”广场上传来洪亮的声音。

“出发!”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任务总指挥长李尚福庄重地下达命令,并举手敬了一个军礼。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伟大的祖国……”伴着《歌唱祖国》的乐曲,现场民众用力挥动着手中的彩旗为航天英雄送行。

一步、二步、三步……3位勇士身穿沉重的白色战袍,迎着大漠朝阳,缓步走向开往载人航天发射场的专用车辆。此时人们将圆梦园变成了一片沸腾的海洋。

车队在多辆摩托车的护送下,穿过夹道欢送的人群,向5公里外的载人发射塔架进发。

此时,在距地面几百公里的轨道上,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已做好各项准备进入了交会对接轨道,等待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到来。

晨光下,发射塔架由上至下徐徐打开回转平台,长征二F火箭托举着神舟十二号飞船离开塔架的怀抱。火箭露出了全部面容,白色的长征火箭耸立在蓝天与荒漠之间,直指苍穹。火箭箭体上鲜红的五星红旗和“中国航天CZ-2F”字样格外醒目。

3名航天员即将进入到神舟十二号飞船之中,做最后的准备。

“10、9、8、7……3、2、1,点火,起飞”

9时22分,“……3、2、1起飞”全场观众跟着零号指挥员口令同声高喊。

刹那间,大地震颤,烟尘沸腾,长征二号火箭发出巨大的轰鸣声,火箭托举着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直入云霄,飞向太空。

通过指挥大厅的直播镜头可以看到,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看着越来越远的地球,逐渐将目光转向了无边无际的星空……

在神舟十二号飞船步步逼近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的期间,无论是天上的航天员,还是地面的飞控人员都是一个紧凑的工作节奏。

9时52分,航天员接到指令可以解开锁扣,这就像飞机起飞阶段完成后,乘客可以解开安全带一样,可以适当活动了。

5分钟后,神舟十二号自主变轨允许的指令发出,10分钟后,飞船开始第一次自主变轨,在接下来的3个小时内,飞船需要进行多次类似的自主变轨。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轨道专家李革非说,“通过多次变轨,我们可以将飞船的轨道逐步抬升,达到满足与组合体对接的高度,同时完成轨道偏差的修正,保证飞船的运行平面与天和核心舱一致,最后还要进行相位调整,逐步缩小与组合体的距离,所有这几步工作都将在这3个小时内完成。”

14时许,经历了多次自主轨控后,神舟十二号转入寻的飞行段,此时航天员们距离中国的太空家园不足50公里了,随着相对导航的建立,近距离自主交会对接正式开始。

与此前的历次交会对接任务不同,由于神舟十二号将首次采用自主快速远导、中瞄点直接交会对接的方式,所以没有了多个不同距离的停泊点,而是一次飞到天和天舟组合体前向200米的停泊点上,与前者保持相对静止的距离飞行。

此时地面将在几分钟内与飞船、航天员等各个系统确认飞船状态,当确认状态一切正常后,北京总调度指挥航天员设置交会对接前飞船的状态,为接下来的对接做好准备。

对于任务现场的飞控人员来说,航天员在天上的每一分钟,都是人命关天的时刻,必须有万无一失的准备,随时做好应急处置,牢牢掌握住航天员的生命安全线。

“各号注意,我是北京,飞船转200米保持,状态正常,天和核心舱对接前状态正常,继续实施交会对接。”屏幕上,神舟十二号与天和天舟组合体的距离越来越近,紧接着就已经来到了19米的停泊点上,伴随着“飞船转最后靠拢”的口令声,飞船一点点驶向这座在太空中遨游了18天的太空家园。

“对接机构捕获”

“对接环拉回开始”

“对接锁锁紧开始”

……

一连串的指令仿佛在解说一场节奏紧张的比赛,短短的12分钟里呈现了密集精彩的情节。15时54分,最终指向了一个意料之中的满意结果――交会对接成功!

这是天和核心舱发射入轨后,首次与载人飞船进行的交会对接。

整个交会对接过程历时不到7个小时,如果是航天员们从北京出发坐高铁,有的连自己的家乡都到不了,而今却已能够抵达中国的太空家园。

飞船与组合体对接后,航天员进到核心舱的操作,就像人们开车回到自家院子的门口,先要开车门,再开院子大门,还要走过庭院来到家门口,最后再打开房门。

“十年前,我作为北京调度亲眼见证了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实现首次交会对接,今天还是在同样的地方,我们再次见证神舟十二号快速对接,看到航天员穿过舱门,这是对我参加载人航天任务十周年的最好见证。”有“神八哥”称号的北京飞控中心技术人员杨彦波感慨道。

彼时,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已经将厚重的舱内压力服换下,穿上了轻便的蓝色舱内工作服,按程序完成各项准备后,他们先后开启节点舱舱门、核心舱舱门。

18时48分,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先后纵身跃入,轻盈地进入了核心舱,动作一气呵成,飞控大厅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这是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未来3个月,3位航天员将在这里驻留,开展机械臂操作、太空出舱等活动,验证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再生生保等一系列关键技术。

从清晨6时32分出征,到傍晚18时48分入驻空间站,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和他们背后的中国载人航天队伍仅用了12个小时。

告别了地球,便可以拥抱太空。现在,3位航天员在空间站驻留的每一分钟,都将不断刷新着中国人驻留太空的时长纪录。

你好,中国空间站。你好,太空!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酒泉6月17日电

『贰』 神舟十三号成功返回的背后,到底是谁在为他们保驾护航

神舟13号成功返航之后,让很多人都感觉到非常的兴奋,这是我国在航天事业上取得的一个最新的进展,而如果想要实现航天事业的发展,那么也是需要我们国家付出足够多的努力,并且对于科技发展要求也是非常高的,那么在这背后到底是由谁在为航天事业保驾护航呢?相信这一个问题有很多人也是特别感兴趣的。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货运飞船任务指挥杨彦波在这一次的任务过程中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可以说在这个任务刚刚开始的时候就需要做出大量的方案和紧急预案,一直等到任务开始实施前,巡视任务执行的过程中都有可能会发生意外,需要临时制定解决的预案,特别是在空间站的任务,在核心舱的任务更是需要考虑到如果发生了故障之后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只有做好了这些准备才能避免出现问题。


被称之为空间站大管家的航天器运控及长期管理团队,副指挥胡国林也为这一次任务的顺利完成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虽然航天员和地面的距离比较远,但是其实每天的生活和工作都是紧紧的联系在一起,也正是因为他们的付出才让这些航天员顺利的完成了任务。

『叁』 神舟十三号返回舱成功着陆,航天员顺利出舱

神舟十三号返回舱成功着陆,航天员顺利出舱

神舟十三号返回舱成功着陆,航天员顺利出舱,太空出差半年的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名航天员被送回了阔别已久的祖国大地。神舟十三号返回舱成功着陆,航天员顺利出舱。

神舟十三号返回舱成功着陆,航天员顺利出舱1

据央视新闻4月16日消息,刚刚,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

北京时间2022年4月16日0时44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分离。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在空间站组合体工作生活了183天,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单次飞行任务太空驻留时间的纪录。

正式撤离空间站组合体前,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进行了简短的告别。

翟志刚:北京,我们是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我们已圆满完成了6个月的在轨飞行,即将返回地面。

王亚平:感谢全国人民的关心和关爱,感谢所有科研人员的大力支持和日夜陪伴,对我们伟大的祖国感到骄傲和自豪。

叶光富:祝愿中国空间站、中国的太空家园越建越好,我们北京见!

4月15日22点18分,航天员翟志刚关闭了连接天和核心舱与神舟十三号飞船的双向承压舱门。进驻飞船后,航天员换上舱内压力服,处于随时待命状态。4月16日0点05分,神舟十三号飞船返回舱舱门关闭。分离前,航天员乘组在地面科技人员的配合下,完成了空间站组合体状态设置、实验数据整理下传、留轨物资清理运转等工作。

0点44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分离。后续,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将在地面指令控制下择机再入返回。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载人飞船任务副指挥 杨彦波:这次撤离也是我们首次实施神舟飞船的径向撤离,目前飞船已经转到独立飞行的一个阶段,撤离开之后,我们将进一步对飞船返回前的状态进行设置,同时地面也将根据着陆场的气象条件,进一步精化计算我们返回的控制数据,来发送给飞船,确保返回过程顺利实施。

神舟十三号返回舱成功着陆,航天员顺利出舱2

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披挂着红白色大伞飘然于天际,在全世界的瞩目下,稳稳降落在东风着陆场,将在太空出差半年的'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名航天员送回了阔别已久的祖国大地。至此,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神舟系列飞船是航天员实现天地往返的生命之舟,由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抓总研制。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推进舱三舱构成,历经三个阶段从距离地面300多公里的太空穿越大气,浴火凯旋。这也是神舟系列飞船执行的第八次载人飞行任务。

作为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发射的第二艘载人飞船,也是驻留太空时间最久的神舟飞船,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此次飞行任务中实现了多个首次,不断刷新中国航天的纪录,展现了中国航天科技的新高度。

首次实施径向交会对接

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搭载三名航天员开启“超长太空之旅”。在此次任务中,神舟十三号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技术,在入轨后6.5小时内与天和核心舱完成交会对接。随后,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形成组合体,在轨飞行约6个月。

为适应空间站组合体不同构型及来访航天器不同停靠状态,实现与空间站前向、后向、径向交会对接和分离,神舟十三号首次验证了径向交会对接技术,与天和核心舱径向对接口实施了径向交会对接。

执行最长6个月组合体长期驻留任务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径向对接后,停靠飞行时间增加至6个月,是我国迄今为止时间最长的一次载人飞行,神舟十三号飞行任务首次考核并验证了空间站任务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能力。

首次执行应急救援发射待命任务

为应对在轨停靠飞船无法返回的故障,空间站任务阶段首次建立了应急救援任务模式,采用“滚动待命”策略,前一发载人飞船发射时,后一发载人飞船在发射场待命,通过在轨停靠飞船和发射场待命飞船共同确保在轨航天员安全。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首次执行了应急救援发射待命任务。

首次实施快速返回流程

为进一步提高返回任务执行效率,缩短地面飞控实施时间,提高航天员返回舒适度,神舟十三号首次实施快速返回。通过对飞行任务事件进行合理裁剪和调整、压缩操作时间,将返回所需时间压缩至5个飞行圈次。

神舟十三号返回舱成功着陆,航天员顺利出舱3

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后,航天员翟志刚安全顺利出舱,身体状态良好。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2年4月16日9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现场医监医保人员确认,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身体状态良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9时06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通过地面测控站发出返回指令,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轨道舱与返回舱成功分离。09时30分,飞船返回制动发动机点火,返回舱与推进舱分离。

返回舱成功着陆后,担负搜救回收任务的搜救分队及时发现目标并第一时间抵达着陆现场。返回舱舱门打开后,医监医保人员确认航天员身体健康。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总指挥部有关领导在东风着陆场迎接航天员。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于2021年10月16日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随后与天和核心舱对接形成组合体,3名航天员进驻核心舱,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驻留,创造了中国航天员连续在轨飞行时长新纪录。

航天员在轨飞行期间,先后进行了2次出舱活动,开展了手控遥操作交会对接、机械臂辅助舱段转位等多项科学技术实(试)验,验证了航天员长期驻留保障、再生生保、空间物资补给、出舱活动、舱外操作、在轨维修等关键技术。利用任务间隙,航天员还进行了2次“天宫课堂”太空授课,以及一系列别具特色的科普教育和文化传播活动。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的圆满成功,标志着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任务圆满完成,中国空间站即将进入建造阶段。

『肆』 五伦与五方

2021年10月19日,星期二,小雨

家庭无伦中,老人居土位,爸爸在火位,妈妈在水位,大孩子在木位,家里别的人都在金位。家是一棵树,老人是树根,孩子是枝叶,要想孩子好,就要好好去培土,水浇着,太阳嗮着,土就会越来越旺越来越厚,土质量好了,树就会枝繁叶茂。土还会生金。现实生活中,杨彦波,神舟飞船总指挥,爸爸妈妈善良纯厚,对爷爷奶奶孝顺,妈妈忍让,(特别是爸爸是三岁时从伯伯家抱养的),孝道悌道都尽得圆满!杨彦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留在航天城,三十四五岁的年纪,已经是小有名气!是家族的骄傲!也是我们平堡人的骄傲!感恩感谢传统文化让我能更深刻的思考人生!五十不惑!幸运遇见传统文化!

『伍』 杨彦波的他人评价

学弟眼中的他--西安交大国防生,“干净历练”是我们的榜样。
“师兄的工作单位需要保密,不便透露,但是在学校的时候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很多人都知道他。”
“当年我读大一的时候,杨学长读大四,他是我们学校国防生模拟训练营下边的总管,相当于学生会副主席,他的领导能力和协调能力非常强,总能又快又好地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执行能力很强。”
“不仅如此,杨师兄作为学生骨干,不仅自己得过很多奖,还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学弟,所以,他手下的师弟们也都以他作为榜样,也得奖。”陈同学说到他的一个兄弟,曾获得了陕西省优秀学生干部,“当时我很惊讶,说你咋这么强?”
杨彦波为人很低调,性格乐观开朗,做事情考虑得很周全,在组织活动方面也很出色,干净历练。“师兄各方面都很完美,后来师兄去读研究生,就不再出现在学校的模拟训练营了,毕竟我们学校的课压力也很大。师兄的更大心思就放在了学习上。”
“他们工作很忙,最近由于执行任务,也在加班加点地忙工作,很少上网了。你看他的人人网已经很久不再更新了。QQ也很少上,有休息时间,睡觉还来不及。”
“师兄是不是86年我不大清楚,但是我87年出生,上学时,我们班上已经有90年出生的同学了,所以即使真是86年,也是很正常的。” 在航天系统工作的人称:“神八哥所在的部门有很多又萌又宅的帅哥……”

『陆』 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将择机进行第二次出舱

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将择机进行第二次出舱丨核心舱组合体运行稳定 具备出舱活动条件

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将于近日择机实施第二次出舱,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持续对神舟十二号飞船及核心舱组合体实施24小时不间断的跟踪测控,目前,核心舱组合体运行稳定,具备开展出舱活动条件。

核心舱组合体运行两个月期间,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对神舟十二号飞船进行了两次设备巡检,对天和核心舱和货运飞船进行了一次全系统状态巡检,对出舱使用的机械臂也进行了状态确认。针对未来空间站将长期运行,在这次任务中,空间站任务测控通信指挥部组织各系统,按计划开展了分布式运控模式下空间站组合体的各项飞控工作,利用天地基测控网对组合体开展日常测控跟踪。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神舟十二号副总师 胡国林 :从7月7日我们整个的飞控工作,由以往的这个集中飞控转为了这个分布式飞控,那么针对分布式飞控的需求,北京中心完成了分布式飞控相关的决策支持系统的建设,那么目前呢很好支持了一个多月以来的这个分布式飞控工作。

针对危险天气和异常问题,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组织各系统配合开展空间站运控气象保障,及时发布危险天气预报信息,实施测控网调整,稳妥处置各类异常情况,确保了航天员与航天器的安全。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神舟十二号副指挥 杨彦波 :我们也每天监测整个空间站运转的这样一个轨道和空间环境情况,发现有这种空间的碎片的情况,我们还要在轨实施空间站的这种碰撞规避的控制。

航天员乘组已完成第二次出舱活动准备工作

『柒』 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第二次出舱,这支地面团队功不可没

2021年8月20日14时33分,经过约6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第二次出舱活动圆满完成。

这是自6月17日神舟十二号飞船发射以来的第二次出舱活动,为此,天地之间各参试单位和人员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据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神舟十二号任务总工程师谢剑锋介绍,近两个多月,北京中心对神舟十二号飞船及核心舱组合体实施了24小时不间断的跟踪测控,先后完成了飞船与核心舱组合体的交会对接,守护航天员顺利进驻核心舱,开展日常的工作与生活。

在轨工作期间,他们组织各系统完成了天地通话、第一次出舱等活动,各项工作进展有序。自7月7日至8月10日,空间站任务测控通信指挥部组织各系统,按计划开展了分布式运控模式下空间站组合体的各项飞控工作。

近一个月多月来,型号团队根据任务需要组织召开飞控组会和联席会,对关键技术状态进行研究审议,充分发挥了分布式运控和重要事件集中审议的灵活作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空间站任务副指挥杨彦波说:“航天器在轨期间,我们利用天地基测控网对核心舱组合体开展日常测控跟踪,按计划实施了空间站组合体飞行模式转换、平台巡检等各类重要控制,有效保证了各个系统的工作状态稳定,数据收发正常。”

与此同时,地面工作人员与航天员之间密切配合,按计划开展了多项科学实验。针对应急和异常问题,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组织各系统配合开展空间站运控气象保障,及时发布天气预报信息,实施测控网调整,稳妥处置各类异常情况,确保了航天员与航天器的安全。

目前,随着航天员乘组第二次出舱活动的顺利结束,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将组织空间站任务团队做好任务总结,完成好后续关键控制和重要节点的准备工作。

摄影:撒亚佳

编辑 谢永利

流程编辑 吴越

『捌』 杨彦波的人物简介

杨彦波,男,2003年考入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是作为国防生进行培养的,在学校攻读四年之后,由于学习成绩优秀,又获得了在西安交大攻读硕士学位的机会。于2009年研究生毕业。单位属于军队系统,需要保密,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飞船交会成功对接的一名飞控中心工作人员。面庞眼神颇有几分演员张嘉译的感觉,也有几分像主持人董浩,因帅气的样貌走红网络,被网友称为“天宫神八哥”。老婆玩微博,有孩儿了。

『玖』 神舟十四号飞船何时返回指挥调度高健右侧的谁

2022年12月5日,杨彦波。神舟14号2022年12月5日返回,神舟14号坐在高健右边的正是神舟八号任务的北京总调度杨彦波。神舟十四号(英文:Shenzhou-14,英文又称:ShenzhouXIV,简称:神十四),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的第十四艘飞船,是中国空间站组合体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