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股市变化,测行情波动,尽在股市行情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资讯 » 盗猎
扩展阅读
恒大回购公司股票 2025-05-03 16:55:54

盗猎

发布时间: 2023-02-09 05:22:08

① 起底盗猎野生动物黑产链,背后的犯罪分子是通过什么手段作案的

盗猎野生动物黑产链,有上家有下家,现金付钱,转账到朋友手里,计划的非常周密,作案过程非常熟练。

有人偷盗,有人收购,有人贩卖。

想到一句非常有名的公益宣传语,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大多数野生动物是国家保护动物,所有的人都应该保护它们,不能随意杀害野生动物。这些伤害买卖野生动物的人会受到法律的严惩,还会被罚款,还要没收他们买卖野生动物的钱。如果看到有人非法捕猎,就要及时报警。

② 盗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怎么判

法律分析:非法捕杀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如果捕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最高可以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这就是盗猎保护动物判几年的解答。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四十一条 非法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或者非法收购、运输、出售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违反狩猎法规,在禁猎区、禁猎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进行狩猎,破坏野生动物资源,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违反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法规,以食用为目的非法猎捕、收购、运输、出售第一款规定以外的在野外环境自然生长繁殖的陆生野生动物,情节严重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第四十五条 违反本法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三条第一款、第二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在相关自然保护区域、禁猎(渔)区、禁猎(渔)期猎捕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未取得特许猎捕证、未按照特许猎捕证规定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猎捕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海洋执法部门或者有关保护区域管理机构按照职责分工没收猎获物、猎捕工具和违法所得,吊销特许猎捕证,并处猎获物价值二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没有猎获物的,并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六条 违反本法第二十条、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三条第一款、第二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在相关自然保护区域、禁猎(渔)区、禁猎(渔)期猎捕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未取得狩猎证、未按照狩猎证规定猎捕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猎捕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或者有关保护区域管理机构按照职责分工没收猎获物、猎捕工具和违法所得,吊销狩猎证,并处猎获物价值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猎获物的,并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违反本法第二十三条第二款规定,未取得持枪证持枪猎捕野生动物,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③ 盗猎一级保护动物怎么判刑

法律分析:目前我国全面禁止捕杀和食用野生动物,而我国有很野生动物是属于保护动物,是我国特有的,特别大熊猫、藏羚羊等,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捕杀国家一级野生动物的,会构成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依据捕杀的情节判刑。一般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条 非法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或者非法收购、运输、出售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违反狩猎法规,在禁猎区、禁猎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进行狩猎,破坏野生动物资源,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违反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法规,以食用为目的非法猎捕、收购、运输、出售第一款规定以外的在野外环境自然生长繁殖的陆生野生动物,情节严重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④ 男子当众剥皮宰杀国家保护动物狗獾,盗猎保护动物的行为为什么屡禁不止呢

目前来看盗猎行为为什么屡禁不止,主要是相关地区的管理力度是有待松懈,这个是很有可能,其次大部分的民众对这些保护动物的认识和认可度并不是很高,再加上每一次有盗猎行为的出现,惩罚力度并不是很高,所以会让其他的人钻了空子。

面对猎杀保护动物个人觉得应该要严惩,毕竟国家保护动物一旦因为猎杀而灭绝其会破坏整个生物链。所以面对这种倒立行为,应该要严厉惩罚。

一、管控力度松懈

全国的国家保护动物确实是比较多,种类也是比较杂,在面对这些保护的群体当中,个人觉得应该不是每一个地方都有高强度的保护措施,即便是有人员在看守,但是这个管控力度并不是很够,又或许随着时间的推移,管控力度有松懈,所以就会导致其他人钻了空子,也就为了个人的私欲去捕猎这些国家保护动物。

⑤ 藏羚羊遭盗猎的原因

保护现状

藏羚羊主要分布于中国青藏高原,是青藏高原动物区系的典型代表。经过漫长的自然演替和发展,该物种种群曾达到相对稳定状态,且数量巨大。但从80年代末开始,该物种遭受了从未有过的大规模盗猎,种群数量急剧下降。

一、藏羚羊种群的分布及其生态学习性
藏羚羊在中国主要分布于青海、新疆、西藏、四川四省区海拔3700―5500米的高山荒漠草原。这些区域植被稀疏,并均为高原草本植物。此外,这些区域气温较低,许多地方年被雪覆盖期超过6个月。在青藏高原独特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为寻觅足够的食物和抵御严寒,经过长期适应,藏羚羊形成了集群迁徙的习性,并且其身体上生长有一层保暖性极好的绒毛。虽然藏羚羊在每年夏季自然更换一次绒毛,但由于自然更换的绒毛是零星掉落、随风飘散,目前还无人尝试收集自然更换的绒毛的活动。

二、中国藏羚羊资源正遭受十分严重的破坏
虽然藏羚羊分布区是人烟稀少、气候恶劣的高寒地区,但近10年来盗猎者手持武器、不断涌入藏羚羊栖息地或守候在藏羚羊迁徙路线上屠杀藏羚羊。根据中国有关部门近年来查获的藏羚羊皮、绒数量和各有关单位在藏羚羊分布区发现的藏羚羊尸骸情况分析,每年被盗猎的藏羚羊数量平均在20000头左右。此外,由于盗猎活动的严重干扰,藏羚羊原有的活动规律被扰乱,对种群繁衍造成严重影响。
盗猎的严重后果之一,是藏羚羊种群数量急剧下降。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的调查资料表明:1986年冬季在青海西南部调查到藏羚羊分布密度为每平方公里0.2?0.3头,1991年羌塘自然保护区东部藏羚羊分布密度为每平方公里0.2头,并且还能看到集群数量超过2000头的藏羚羊群。1994年在新疆昆仑山进行的一次调查,估算该区域藏羚羊数量约43700头。而据一位多年在青藏高原从事野生动物研究的资深专家估计,在1995年中国藏羚羊总数已急剧下降至约50000―75000头左右,并且现仍在继续下降。近几年来,也无人再见到集群数量超过2000头的藏羚羊群。在许多昔日藏羚羊集聚的地方,如今只能看到零星的藏羚羊。这个古老的物种已经走向面临灭绝危险的边缘。

三、中国为保护藏羚羊做出巨大努力
藏羚羊作为青藏高原动物区系的典型代表,具有难于估量的科学价值。藏羚羊种群也是构成青藏高原自然生态的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政府十分重视藏羚羊保护。1981年中国加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鉴于藏羚羊为附录I物种,中国政府严格禁止了一切贸易性出口藏羚羊及其产品的活动。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颁布后,中国国务院随即批准发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将藏羚羊确定为中国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严禁非法猎捕。此外,中国政府还在藏羚羊重要分布区先后划建了青海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疆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藏羌塘自然保护区等多处自然保护区,成立了专门保护管理机构和执法队伍,定期进行巡山和对藏羚羊种群活动实施监测。
据不完全统计,自1990年以来,中国森林公安机关共破获盗猎藏羚羊的案件100余起,收缴被猎杀的藏羚羊皮17000余张、藏羚羊绒1100余公斤、各种枪支300余支、子弹15万发、各种车辆153辆,抓获盗猎藏羚羊的犯罪嫌疑人近3000人,击毙盗猎分子3人。

四、中国藏羚羊保护仍面临着重重困难,其根本原因是由于在中国境外存在着利润巨大的藏羚羊绒及其织品贸易
令人遗憾的是,部分国家和地区的藏羚羊绒及其织品贸易并未得到有效打击和制止,而这恰恰是盗猎分子疯狂猎杀藏羚羊的根本原因。这可从以下几方面看得十分清楚:
1、盗猎分子猎杀藏羚羊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获得藏羚羊绒。到目前为止,中国所逮捕的所有盗猎分子的供词都证实了这一点。另一方面,由于藏羚羊肉寄生虫很多、藏羚羊皮制革性能差等原因,还不存在对藏羚羊肉、皮、头骨、角等的贸易性开发利用,中国境内也没有藏羚羊及其产品的需求市常在所有盗猎藏羚羊现场都可以看到大量遗留的藏羚羊尸体、头骨、角,而取绒后被丢弃的大量藏羚羊皮则在其它许多地方被发现,可充分证明获得藏羚羊绒是引发大肆猎杀藏羚羊的根本目的。
2、藏羚羊绒贸易给盗猎分子带来巨额利润。大量藏羚羊被猎杀取绒后,一部分绒被走私分子藏夹在棉被、羽绒服中或藏匿在汽油桶、车辆和羊绒中,蒙混通过中国西藏的樟木、普兰等口岸出境;而另一些走私分子则人背畜驮到边境秘密交易点进行交易。在中国境外,1公斤藏羚羊生绒价格可达1000―2000美元,而一条用300―400克藏羚羊绒织成的围巾价格可高达5000―30000美元。如此高额的利润,进一步刺激了盗猎分子欲望,并使他们有条件获得更有效的武器和装备,用于大肆屠杀藏羚羊。毫无疑问,这还进一步加大了中国实施打击行动的难度。
3、中国从来没有利用藏羚羊绒的传统习俗,至今也没有藏羚羊绒及其产品的消费市常盗猎分子所获藏羚羊绒,最终都是在中国境外转换成资金或他们所需的物资。综合分析上述实际情况,国际上许多关注藏羚羊保护的组织、人士和我们得出的结论都是一致的:正是由于在部分国家和地区一直存在着藏羚羊绒加工及贸易,并由此给盗猎分子带来丰厚的收益,刺激盗猎活动愈演愈烈,直至威胁藏羚羊的生存。

五、保护藏羚羊需要国际社会的理解和共同行动
当今社会已经普遍认识到,不受控制的野生动物及其产品国际贸易,势必严重损害某些野生动植物种的自然发展,甚至危及物种的生存;而对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国际贸易进行控制和对某些物种实行保护,仅依靠某一个国家的力量是难以实现的。
目前,一批批藏羚羊在呻吟中死去,而盗猎者、加工者和贸易者却仍在部分国家和地区通过走私、非法国际贸易等形式获得了浸满藏羚羊血的巨额利润;一些消费者为追求时尚,仍在麻木地作为帮凶而加剧了对藏羚羊的残杀。这不仅是对许多国家相关法律的对抗,也是对《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蔑视和对全人类保护野生动物意愿的践踏。

让藏羚羊续说“生命禁区”的神奇

可可西里,中国最大的“无人区”,上个世纪80年代末,这一区域由于疯狂的杀戮而震惊国内外。在令人心颤的枪声中,成千上万张血淋淋的藏羚羊皮让“无人区”几乎成为“无羊区”,藏羚羊种群数量从20多万只急剧减少到几万只,成为世界濒危物种。经过可可西里反盗猎勇士的不懈努力,近六年来可可西里盗猎现象有所遏制,藏羚羊重新拥有了和平安宁的生存环境……
九月的青藏高原却是寒风劲吹。驱车翻越海拔4767米的昆仑山口后,随着“与藏羚羊一起奔向2008——亚信·精神之旅”的队伍,记者便进入了中国最大的“无人区”——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路莽原雄峰,白雪绿草,在“生命禁区”里我们的心灵受到荡涤。

高原上的精灵
可可西里蒙语为“美丽的少女”,位于青海省西部青、新、藏三省区交界处。这里是世界上仅存的古老、原始而又完整的生态环境之一。这片人迹罕至的青色山脉,本是藏羚羊的乐园。每年六月,成群结队的,藏羚羊翻过昆仑山山脉和一道道冰河,历经艰险,在雪后初霁的地平线上涌出。它们身材矫健,奔跑如飞,被称为“高原精灵”。
有“中华水塔”之称的青藏高原三江源地区是藏羚羊的主要栖息地。有关专家研究称,大群的藏羚羊为瘠薄的高原土壤提供了有机肥料,它们对牧草的适度践踏又起到分蘖作用,使牧草长势旺盛。它们产仔后遗留下来的大批胎盘及老弱病残者,又为狼、秃鹫等许多肉食动物提供了食物,因此藏羚羊在青藏高原的生态系统和食物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如果没有了藏羚羊,三江源地区的生态将会急剧恶化,许多野生动植物也将面临灭顶之灾。
藏羚羊浑身是宝,其纤细柔软的绒纤维被称为“软黄金”,用藏羚绒制成的“沙图什”披肩在国际非法贸易中十分走俏,“高原精灵”因此遭到疯狂屠杀。2003年“5·9”特大武装盗猎藏羚羊案的血腥场面,保护区管理局的队员们至今不能忘怀。在一个盗猎团伙的巢穴,藏羚羊尸横遍野,母藏羚羊已经被剥皮,腹内的小羊被遗弃在雪地上,藏羚羊的鲜血从此流过的小河染成鲜红色……加上母羊腹内的胎儿,被非法猎杀的藏羚羊达到一千多只。
1998年,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正式成立。从此,可可西里有了忠实的守护卫士。在4.5万平方公里的雪域荒原上,“高原精灵”藏羚羊正是在这批守卫者的悉心呵护下,以它特有的速度、坚韧继续述说着“生命禁区”的神奇、壮丽。

可可西里的守卫者
从1998年初带领队员在“无人区”向盗猎分子打响的第一枪开始,保护区管理局局长才嘎的名字就与可可西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如今,年过半百的才嘎仍然执著地巡查在保护区的土地上,岁月的皱痕已划上了这位藏族老巡山队员黝黑的面庞。才嘎告诉记者说:“只要可可西里的枪声不停息,我就不会休息。”
据统计,1998年以来,可可西里管理局在保护区坚持开展严防严打武装盗猎藏羚羊的反盗猎行动,出动人员2100人次,行程近60万公里,组织巡山240次,破获盗猎藏羚羊等高原珍稀野生动物和非法捕捉、盗卖、运输野生动物产品的各类案件107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00余人,收缴藏羚羊皮近4000张。
管理局组建之初,没有办公地点和车辆,20多名反盗猎队员当时就挤在租来的两间房子。条件的简陋并没有阻却队员们的反盗猎决心。每年,他们都要在4.5万平方公里的可可西里核心区内巡逻十几次,每一次少则一周,多则半个月。
由于装备不足,巡山队员在“生命禁区”里时时刻刻面对着威胁和死亡。2001年6月,在一次特别追捕行动中,可可西里主力行动组的7名队员只有1支枪,而盗猎分子却有3支枪,行动组连续追踪5天5夜,终于在可可西里腹地藏羚羊产仔必经之路截住了这个武装盗猎团伙。疯狂的盗猎分子向队员开枪射击,反盗猎队员冒着生命危险与盗猎分子展开周旋,最终将其制服。
在“无人区”巡山,不仅要克服高寒缺氧等困难条件,而且要学会忍受难熬的孤独寂寞。保护队员在天寒地冻的保护区内风餐露宿,爬冰卧雪,有时甚至一天吃不上一顿饭。由于长期在冰天雪地,很多队员都不同程度地患上了风湿性关节炎、心、肺疾病。

生命禁区的绿色之梦
如今,风雨中走过六年的可可西里从枪声中走向安宁,汽车行驶在青藏公路上就可以看见藏羚羊蓝天白云下跳跃,奔跑。
自2003年“5·9”特大武装盗猎藏羚羊案发生以来的一年多,可可西里藏羚羊等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取得了实质性成果,保护区没有听到一声枪响。在相对安全的环境中,藏羚羊羊羔存活率保持在50%左右,藏羚羊的数量正在慢慢增长。
在可可西里,管理局不仅是纯粹的反盗猎者更是环保宣传者。他们救助受伤的小藏羚羊,收留迷途的乌鸦,用自己仅有的口粮喂养饥饿的动物,他们制止非法的挖土采沙,他们向青藏公路过往的行人车辆宣传环保……每到藏羚羊的迁徙期,在青藏公路边就总能看到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的身影,他们拦下高速行进的汽车,为藏羚羊让道。越来越多的志愿者也加入到守卫者队伍中来。
然而,才嘎也向记者表示了他的忧虑,由于藏羚羊皮和羊绒走私通道没有封死,我国刑法对盗猎分子的处罚过轻等原因,国际藏羚羊绒制品非法贸易依然存在,盗猎分子盗猎手段变换不定,再加上保护区内放牧区域不断扩大,藏羚羊的天敌相对增多等因素,藏羚羊和三江源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仍面临着危机。
“环境的恶劣,我们能克服;但物资的匮乏,让我揪心呀!”才嘎同时也坦陈,国家财政每年不到20万的拨款与保护区每年70多万的基本费用相差甚远。为了筹集资金,才嘎时常要奔赴西宁、北京等各城市展示藏羚羊的濒危困境,以换得社会的援助。令人宽慰的是,保护藏羚羊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前不久,亚信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向管理局捐献了5辆全新越野车。
目前,可可西里人的最大愿望就是希望藏羚羊成为奥运会吉祥物,借绿色奥运的理念,拉近藏羚羊与全世界人的距离,使人们远离屠杀,热爱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