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资讯 » 京津冀三年计划
扩展阅读
中国银行四支股票 2025-04-29 08:56:42
股票行情查询中航投资 2025-04-29 08:55:49
股票涨幅哪里看 2025-04-29 08:49:21

京津冀三年计划

发布时间: 2023-02-09 06:36:35

『壹』 北京:2023年支持新能源车消费/将出台二手车外迁奖励政策等


上易车App搜索“超级评测”,看专业、硬核、全面的汽车评测内容。

『贰』 《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开始实施了吗

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7月20日举行的政策例行吹风会上,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表示,《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将于近期印发实施。《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标本兼治,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汾渭平原等区域为重点,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综合运用经济、法律、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和用地结构,强化区域联防联控,狠抓秋冬季污染防治,统筹兼顾、系统谋划、精准施策,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

赵英民表示,《三年行动计划》的总体思路是“四个四”,即突出四个重点、优化四大结构、强化四项支撑、实现四个明显。突出“四个重点”,即重点防控污染因子是PM2.5,重点区域是京津冀及周边、长三角和汾渭平原,重点时段是秋冬季,重点行业和领域是钢铁、火电、建材等行业以及“散乱污”企业、散煤、柴油货车、扬尘治理等领域;优化“四大结构”,就是要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和用地结构;强化“四项支撑”,就是要强化环保执法督察、区域联防联控、科技创新和宣传引导;实现“四个明显”,就是要进一步明显降低PM2.5浓度,明显减少重污染天数,明显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明显增强人民的蓝天幸福感。

『叁』 京津冀三年计划是什么

北京市发布《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2018-2020年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要高质量完成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期目标任务,初步形成协同发展、互利共赢的新局面。

今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期目标的起步之年。据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2018-2020年行动计划将聚焦非首都功能疏解、北京“两翼”建设、生态环境协同治理、交通互联互通、产业对接协作、协同创新、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体制机制改革等8个领域,扎实有序推动各项工作任务。

“北京市坚持瘦身健体,加快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制定实施了全国首个新增产业禁限目录,制定出台了加快科技创新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等10个高精尖产业的指导意见。”7月26日,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在人民日报主办的2018京津冀协同发展论坛上表示。

根据2018-2020年行动计划,北京市要坚持疏控并举、政府与市场两手用力,聚焦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持续推进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不断优化提升首都功能,实现高质量发展。北京市将加快一般制造业企业疏解退出步伐,到2020年再退出1000家左右一般制造业企业,实现“散乱污”企业“动态清零”。基本完成北京城市学院、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北京电影学院新校区建设,稳步推进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新校区建设。

舍得放弃、舍得转移,才能为可持续发展腾出更多的资源和空间。北京市发改委主任谈绪祥介绍,北京在全国率先出台了以治理“大城市病”为目标的新增产业禁限目录,全市不予办理工商登记业务累计达1.95万件,关停退出一般制造业企业2465家,动物园、天意等区域性批发市场完成撤并升级和外迁。

根据2018-2020年行动计划,北京市要全方位支持河北雄安新区开局起步,高水平推进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加快形成错位发展、协同共进、两翼齐飞的生动格局。

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市将紧密对接雄安新区各项规划,全面落实与河北省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把支持雄安新区建设作为分内之事,坚持雄安新区需要什么我们就坚决支持什么。京冀两省市研究制定“交钥匙”项目实施暂行办法,以“交钥匙”的方式支持雄安新区高水平建设3所学校和1所综合医院,让雄安人民享受到北京优质教育医疗资源。抓好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京雄城际等建设。

建成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一期工程及配套设施,有序推进行政办公区二期工程建设。推动城市副中心由行政办公区建设为主向城市功能建设为主转变,全面增强城市副中心综合承载力和吸引力。

根据2018-2020年行动计划,北京市要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大生态环境联合治理和协同保护力度,全力打造京津冀区域绿色生态屏障,携手构建山川秀美的京津冀。

此外,北京市将实施新一轮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协调推进北运河、潮白河等跨界河流水环境治理和生态工程建设,持续推进京冀生态水源保护林、京津风沙源治理、太行山绿化等京津冀区域重大生态工程建设,实施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构建“廊道+斑块”的生态格局。

“京津冀一体化交通网络加快构建,首都地区环线高速、京秦高速全线贯通,北京市域内3条国家高速公路‘断头路’全部消除。”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轨道上的京津冀”正在形成,“1小时交通圈”让空间上的“一体化”变成了时间上的“同城化”。

根据2018-2020年行动计划,北京市以形成京津石中心城区与新城、卫星城之间“1小时通勤圈”、京津保唐“1小时交通圈”为目标,加快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多节点、网络化交通格局。

北京市将建成京张高铁、京沈客专等国家干线铁路,加快建设京唐城际、京滨城际等城际铁路,建成北京新机场航站楼、飞行区、场内市政交通工程以及新机场外围“五纵两横”综合交通网络。积极推进承平高速、国道109新线等高速公路建设,完善便捷畅通的公路交通网。

根据2018-2020年行动计划,北京市将坚持产业转移与转型升级相统一,更加注重强化区域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全区域优化产业布局,推动形成产业链有机衔接、优势互补、分工协作、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

加快河北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建设,加快首钢京唐二期、金隅曹妃甸示范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力争实现竣工投产。积极支持张家口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建设。完善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管委会共建共管机制,加速创新要素和产业资源集聚。推进新机场临空经济区起步区建设,基本建成口岸物流等生产生活配套设施。加快推进京津合作示范区、北京·滦南大健康产业园等一批重大产业合作项目。

根据2018-2020年行动计划,北京将发挥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辐射带动作用,提升北京创新资源辐射外溢能力;健全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引领创新链、产业链、资源链、政策链深度融合,加快构建协同创新共同体,为增强区域竞争力注入新动能。

北京将打造“三城一区”北京创新发展高地,加快中关村(曹妃甸)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基地、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宝坻中关村科技城等协同创新平台建设。

根据2018-2020年行动计划,北京市将坚持优质公共资源输入与带动当地公共服务提升并举,加强规划和政策统筹衔接,合力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让广大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

除了交通的日益便利、产业的协同发展,北京还有序输出优质医疗、教育资源等。2017年8月,北京世纪坛医院、清华长庚医院、北京口腔医院、北京儿童医院、北京佑安医院分别与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保定市第二医院、保定市儿童医院、保定市传染病医院建立对口合作关系,推动在北京和石家庄之间形成具有一定医疗辐射能力的区域中心。

此外,北京市还将深化京津冀高校联盟建设,持续推进与河北保定等地区开展的重点医疗卫生合作项目。深化京东休闲旅游示范区、京北生态(冰雪)旅游圈、京西南生态旅游带建设。全面抓好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工作,完成国家速滑馆等新建场馆建设,满足2020年测试赛和冬奥会、冬残奥会需求。

『肆』 为什么抓紧研究起草蓝天保卫战的三年作战计划

在环保部今日召开的2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环保部大气环境管理司司长刘炳江指出,环保部正在抓紧研究起草蓝天保卫战的三年作战计划,确立具体的战役,一个战役接着一个战役打。
会上有记者问: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计划有没有一些具体的措施,目标是什么?跟之前的《大气十条》相比,这些措施有哪些特点?有哪些变化,会不会更加着重于深层次结构方面的调整?
刘炳江介绍,《大气十条》确实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在下一步治理工作中这些成功的经验、措施会进一步固化。环保部正在抓紧研究起草蓝天保卫战的三年作战计划,确立具体的战役,一个战役接着一个战役打。
关于目标,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规定了空气质量的约束性指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提出了更高要求:大幅度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进一步明显降低PM2.5浓度,明显减少重污染天数,明显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明显增强人民的蓝天幸福感。下一步改善目标要进一步深入论证,有的地方可能要提高要求,与人民的期盼相符合。
具体措施方面,有主攻阵地、主攻方向和突破点。主攻阵地就是以京津冀及周边等重点区域,这些地方污染比较重。主攻方向就是着重是解决产业结构问题、能源结构问题、交通结构的问题。突破点就是联防联控,重点解决重污染天气,因为人民群众最不满意的就是重污染天气。
具体到产业结构方面,重点是继续开展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淘汰落后产能并化解过剩产能,还有城区内重污染企业的搬迁。各个地方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列出了化解过剩产能的数量。我们会在全国范围内继续排查散乱污企业,进行综合整治,同时加强环保执法监管,提高污染物排放标准,目前“2+26”城市关于重点行业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已经颁布实施。
在能源结构调整方面,重点是治理散煤,这个作为突破口,持续推进重点地区的煤炭消费总量控制。
在交通结构方面,重点是进行大宗物流由公路运输向铁路运输调整,并通过车油路联动措施提高机动车排放控制水平。
刘炳江表示,这涉及的都是深层次问题,目前都有所突破,但没有取得显著进展,后面三年要有新的时间表。
刘炳江还指出,下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重污染天气应对,重污染天气应对在京津冀已经实现了重大突破,大幅减少了持续时间较长的重污染过程,联防联取得实效。其他很多地区还没有这种联防联控。要提高预测预报的准确度,完善重污染应急启动标准。
刘炳江还强调了面源污染,京津冀地区空气质量比较清新,没有像以前出现扬尘污染很高的情况,这些地区真正把责任压实到了村、乡、镇,治理还是比较到位的。下一步要切实提高城乡的精细化管理,压实责任,切实解决秸秆焚烧等面源污染。

『伍』 生态环境监测数据质量保障责任体系何时健全

生态环境部发布《生态环境监测质量监督检查三年行动计划(2018年—2020年)》(以下简称《三年行动计划》),将用三年时间将全面监督检查生态环境监测机构、排污单位、运维机构三类主体。

《三年行动计划》明确,将重点检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汾渭平原等重点区域和造纸、火电、钢铁、化工、城市污水处理等重点行业,旨在达到重点突破、以点带面的效果。此外,生态环境部大力加强和市场监管部门的持续合作,开展联合监督检查,发挥各自职能优势,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提升行政管理效能,共同管理好我国生态环境监测机构。

『陆』 哪些地区成为污染防治重点区域

《三年行动计划》总体思路是,突出四个重点、优化四大结构、强化四项支撑、实现四个明显。在工作领域上,突出四个重点。以大气污染最为严重的京津冀及周边、长三角、汾渭平原等地区作为重点区域,其中,北京是重中之重;以人民群众最为关注、超标最为严重的PM2.5作为重点指标;以重污染天气发生频率最高的秋冬季作为重点时段;以工业、散煤、柴油货车、扬尘等大气污染源治理作为重点领域。

当前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长三角西北部是我国PM2.5浓度较高的区域。5年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PM2.5浓度显著改善,但仍为全国平均浓度最高的区域。汾渭平原11个城市PM2.5年均浓度平均为65微克/立方米,仅次于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2+26”城市,同时也是全国二氧化硫浓度最高的区域,煤炭在能源消费中占比近90%,产业结构偏重、规模偏小、装备水平低,多数钢铁、焦化企业尚未实现稳定达标排放。长三角区域虽然空气质量相对较好,但优良天数比例为71.6%,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区域污染程度不平衡,西北部多个城市浓度水平接近京津冀部分城市。

『柒』 2108 环保开始查了吗

对于环保严查国家一直就没松懈过。近日,央视新闻报道,环保部部长李干杰在2018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指出,未来三年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重中之重是打赢蓝天保卫战,进一步明显降低PM2.5浓度。行业专家表示:2018年环保形势依然严峻,家具原材料仍将继续涨价,具体原因如下:环保还要严查3年.据央视报道,2018年开始环保还要严查3年。这次除了京津冀及周边和长三角地区,汾平原(包括山西省和陕西省的西安、咸阳等地)将首次被纳入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
2018年环保部需要重点抓好的工作有:全面启动打赢蓝天保卫战作战计划。制定实施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计划,出台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汾渭平原等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实施方案。PM2.5未达标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浓度同比下降2%;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79%;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继续下降;持续推进散煤和机动车污染治理。

『捌』 大气污染违法企业单位不整改将会无退路吗

强化督查从去年4月8日开始将进行一年。它是迄今为止,环保部组织的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执法行动,截至目前已进行了10个月。强化督查目的明确,就是为了改善“2+26”城市的大气质量,按期完成“大气十条”提出的目标。

环保部提出,将制定实施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计划,出台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汾渭平原等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实施方案。眼下距离强化督查结束还有不足两个月时间,从环保部发出的332封督办函看,违法企业(单位)不整改,无退路;问题企业如果抱有侥幸心理或企图蒙混过关更是不可能。而地方政府不及时对违法企业进行处罚,对清单问题进行整改或将被量化问责。